养生健康

新生儿生理性体重下降

新生儿生理性体重下降

新生儿出生后第1周内会有体重的下降,这种体重下降不会超过新生儿出生体重的8%,而且最迟10天就会恢复甚至超过出生体重。

这种体重下降我们称之为生理性体重下降。它是由于新生儿出生后排出胎便和尿液,且通过皮肤、肺等途径丢失了许多水分,加之出生后前几天吃奶较少等原因造成的。

一般的新生儿出生后7~10天体重就会明显增加,大致每天以增加30克的速度增长,这说明婴儿体内的发育步入正常的轨道。但也有个别的孩子第2周体重增长不足100克,如果没有其他疾病发生,我们首先应该想到可能是母乳不足,然后就积极地想办法帮助母亲坚持母乳喂养。比如增加孩子吸吮次数,纠正不正确的吸吮衔接姿势,让母亲吃好、睡好、不要焦虑等等。这些做法仍无效时可试着加一些配方奶,以免婴儿因哭闹不止,睡眠不足而进一步影响了体重增长。这种短时间加一点配方奶的方法并不是意味着放弃母乳喂养,仅仅是一时的权宜之计。估计第2周过去,新妈妈适应了家庭的环境和生活秩序之后,母乳分泌会有所增加,这时应回到完全母乳喂养。

每个婴儿由于先天气质不同而决定了他在新生儿期就有各种不同的表现,如睡眠时间长短、吃奶多少、爱不爱哭、是否爱漾奶、长不长湿疹、有没有尿布疹等等各不相同,因此不要寄希望于某一本育儿的书会针对你的孩子把事情都讲清楚。原则上掌握了科学育儿知识,实践中还需结合你的宝宝的具体情况去灵活的运用。因为医生或你周围的人仅仅是提建议者,真正做决定的还是妈妈和宝宝自己。比如按需哺乳就是尊重宝宝的人权的最佳选择,你能按他的需要哺乳,他给你的回报必然是良好的体重增长。

新生儿体重下降什么原因

新生儿体重下降,是妈妈奶水不够吗?

其实,这是家长们多虑了。一般情况下,新生儿的出生体重为2500-4000克,在出生后的几天至一周内,体重不但没有增加反而会下降,但降幅不超过出生体重的10%,并在十天左右恢复甚至超过出生时体重,这种现象被称为“新生儿暂时性体重下降”,也叫做“生理性体重下降”。

生理性体重下降的原因主要有三点:

1. 体内多余水分的排出;

2. 胎便的排出;

3. 前几日宝宝胃容量太小,本身就吃的少。

看到“生理性”三个字,我们就可以得知这是正常的,所以,爸爸妈妈们不必担心。宝宝体重下降没有超过出生时体重的10%,妈妈只要按照科学的喂养方式及时哺乳并细心护理即可,宝宝的体重便能很快恢复。

如果发现体重下降的范围超出正常标准,或者体重恢复时间比正常的要晚,就要仔细找找原因了:

1. 母乳喂养的宝宝未能按需哺乳。

2. 母乳不足。

3. 宝宝总是在睡觉。

4. 人工喂养的牛奶量不够。

5. 奶粉冲调过稀。

如果以上原因都不能解释宝宝体重为什么下降的话,还可以在体检时告知儿科医生,让医生做更专业的检查。

新生儿六种异常现象不必惊慌 生理性体重下降

表现:宝宝在生后第1周体重暂时下降,一般减少初生时体重的7%-8%,为200-250克,随后迅速恢复和增长,被称为生理性体重下降。

原因:在出生后的最初几天内,宝宝的吃奶和饮水量较少,加上肺呼吸、皮肤蒸发、大小便的排出等因素,使宝宝体重暂时下降。

处理:早哺乳,只要小宝宝吃奶好,消化功能不发生紊乱,就会在7-10天后即恢复到出生时的体重。体重恢复较慢的新生儿,并非以后一定发育不好,应当分析体重不增的原因,看看是否母乳不足、喂养不得法或由于疾病,必要时请医生诊治。

母乳性黄疸眼睛会发黄吗 母乳性黄疸能继续喂母乳吗

母乳性黄疸是可以继续吃母乳的,早发性母乳性黄疸是指单纯母乳喂养的新生儿最初三到五天,由于摄入母乳量不足,胎粪排出延迟,使得肠肝循环增加,导致其胆红素水平高于人工喂养的新生儿,甚至达到需要干预的标准。一般早发性母乳性黄疸,常有生理性体重下降大于百分之十二,如果黄疸上升快,他体重下降比较多,建议加强母乳喂养,如果是母乳不够的时候,可以适当地补充配方奶喂养。

然后晚发性母乳性黄疸是指发生于纯母乳喂养或以母乳喂养为主的新生儿,黄疸现于出生一周后,两周左右达高峰,然后逐渐下降,若继续母乳喂养,黄疸可持续四到十二周方消退,如果是停母乳喂养,四十八到七十二小时明显消退,新生儿生长发育良好,并可以除外其他非生理性高胆红素血症的原因,当胆红素水平小于十五毫克每分升,不需要停母乳,如果是大于十五毫克每分升,可以暂停母乳三天改人工喂养,一般黄疸可下降百分之五十左右,当黄疸大于二十毫克每分升时,则加用光疗,晚发性母乳性黄疸一般情况良好,停母乳以后黄疸下降比较快,如果是确定母乳喂养,监测胆红素的水平如果不是特别高,是可以继续母乳喂养的,如果是黄疸它的持续时间比较长,宝宝一般情况都还可以,没有其他的并发症,也是不影响常规的预防接种,也不影响继续母乳喂养的。

新生儿发热为什么 脱水热

因为脱水热导致新生儿发热在夏天比较常见,最常见于出生后3~4天,此时新生儿出现一个生理性体重下降期,体温可突然上升到38摄氏度左右。但一般情况比较好,反应正常,喂水后体温迅速下降,发热很少超过1天以上。

小宝宝易得新生儿败血症

新生儿容易患败血症的原因

1、新生儿的皮肤、黏膜薄嫩,容易破损。未愈合的脐部是细菌入侵的门户。更主要的是,新生儿免疫功能低下,感染不易局限。当细菌从皮肤、黏膜进入血液循环后,极易向全身扩散而导致败血症。

2、母亲患感染性疾病时,某些细菌及其毒素,可以通过胎盘传染给胎儿,此种情况多于出生后48小时内发病。

3、胎儿娩出时,由于母体胎膜早破、羊水污染、产程延长、助产过程消毒不严等,均可增加感染机会,而导致新生儿败血症。

4、新生儿反应能力低下,当有某些局部感染时,未被及时发现。如脐炎、口腔炎、皮肤小脓疱、脓头痱子、眼睑炎等,均可成为病灶。如不及时治疗,则可发展为败血症。

新生儿败血症前期都有哪些症状

无力

新生儿吃奶明显减少,似乎不知饥饿,吮乳时间短且无力,吃奶时易呛奶。败血症的宝宝常不哭闹,或只哭几声就不哭了,而且哭声低微。

手足发凉

新生儿患败血症时,不是体温高,而是体温低,测体温时在35.5 以下,宝宝手足发冷。

全身软弱四肢少动

新生儿屈肌张力高,四肢屈曲,或不停地活动,小手会紧紧抓住你的手指;而败血症的宝宝四肢及全身软弱,你拉他的上肢,也无明显的屈曲反应,你松手,他的上肢会自然坠落下来,手也不会抓紧你的手指,而且四肢很少活动。

昏昏欲睡

正常新生儿在受到刺激时可做出适当反应,如惊醒、注视、微笑等;而败血症的宝宝则表现为反应能力低下,精神萎靡或昏昏欲睡。

黄疸不退或退而复现

正常生理性黄疸应该逐步消退,新生儿败血症时生理性黄疸持续不消退,反而加剧,或黄疸消退后又出现黄疸。

体重不增

正常新生儿出生后有生理性体重下降,但下降的时间在生后3~4天最明显,下降的幅度不超过出生体重的10%,以后逐渐恢复,在生后7~10天恢复到出生体重,以后宝宝每天体重增加约50克,满月时体重增长在750克以上。而败血症的新生儿,生理性体重下降超过正常范围,在体重增长期体重不增加。

新生儿败血症的预防

1、注意保护孕妇健康,积极治疗感染性疾病,保持脐部卫生状态。

2、争取做到100%的无菌接生,注意对脐带的清洁消毒处理。

3、注意保护患儿的皮肤、黏膜的清洁,避免损伤。

4、严禁病人与新生儿接触,母亲发热亦须与小儿适当隔离。

5、新生儿的衣服、被褥、尿布要保持干燥清洁,最好能暴晒或烫洗。

6、注意室内空气新鲜、流通,经常打开门窗通风换气,或用食醋每日熏2次。

新生儿生理性体重下降

这种体重下降我们称之为生理性体重下降。它是由于新生儿出生后排出胎便和尿液,且通过皮肤、肺等途径丢失了许多水分,加之出生后前几天吃奶较少等原因造成的。

一般的新生儿出生后7~10天体重就会明显增加,大致每天以增加30克的速度增长,这说明婴儿体内的发育步入正常的轨道。但也有个别的孩子第2周体重增长不足100克,如果没有其他疾病发生,我们首先应该想到可能是母乳不足,然后就积极地想办法帮助母亲坚持母乳喂养。比如增加孩子吸吮次数,纠正不正确的吸吮衔接姿势,让母亲吃好、睡好、不要焦虑等等。这些做法仍无效时可试着加一些配方奶,以免婴儿因哭闹不止,睡眠不足而进一步影响了体重增长。这种短时间加一点配方奶的方法并不是意味着放弃母乳喂养,仅仅是一时的权宜之计。估计第2周过去,新妈妈适应了家庭的环境和生活秩序之后,母乳分泌会有所增加,这时应回到完全母乳喂养。

新生儿生理性体重下降是为什么

一、新生儿的体重为什么会下降

1. 出生后的宝宝会排出小便并把体内的胎便排掉。

2.在出生的最初几天里,宝宝睡得多吃得少。

3.妈妈在生产过程中输液过多,造成宝宝出生后体重略微下降。

二、生理性体重下降会持续多久

在出生3 ~ 4 天时宝宝的体重达到最低点,之后逐渐回升。在出生后第7 ~ 10 天, 宝宝体重会明显增加, 每天大约增加30 克, 到满月时体重将比出生时增加500 ~ 800 克。

相关推荐

新生宝宝的特殊生理现象

黄疸 :由于新生儿肝脏清除胆红素能力差,在出生后2-3天会出现皮肤及巩膜发黄,这属于生理范畴的黄疸,一般7-10天会逐渐消退。 早产儿 可能到3-4周才会消退。这都是正常的。 提示:妈妈要给宝宝充足的奶量,让宝宝居住在光线充足的室内。如果黄疸迟迟不退,可能是疾病所致,家长要带宝宝就医。 体重下降 :在宝宝出生几天内,由于进奶量较少,排出胎粪,皮肤及呼吸时蒸发水分较多,在出生后2-4天体重不升反降,称为生理性体重下降。 提示:生理性体重下降到10天左右会恢复到出生时体重,如果2周后仍未恢复,家长就要寻找原因

初生婴儿喂奶时间是什么

一天当中应当给新生儿喂几次奶? 这也有不同的看法,在过去一般认为应定时喂奶,每隔3小时喂奶一次。因此,有母亲定时闹钟,不到时间决不喂奶,结果使婴儿和母亲都非常紧张,反倒使母乳喂养失败。 现在主张的是“按需哺乳”,即新生儿饿了就喂奶,母亲的奶胀了就给婴儿喂奶。这是因为新生儿的胃容量较小、吸吮能力也较弱、吸允时间较短,不能一次吃饱而持续较长时间,同时新生儿出生后的头几天,母亲的乳房一次分泌乳汁的量不多,这就需要多次让婴儿频繁地有吮来满足婴儿的需要。在新生儿做到早吸吮的基础上,尽快、尽早地再给新生儿喂奶,最好不

宝宝身高体重标准表

1.正常孩子出生后,体重会在2500g~4000g之间,身体长度大概会在46cm~52cm之间,一般情况下头围会达到34cm,通常胸围会比头围小1~2cm. 2.在出生后2至4天会出现暂时性体重下降的现象,医学上称为“生理性体重下降”一般下降不超过300克。随着吃奶量的增加,宝宝的体重从第4、5天开始回升,这一周即可恢复到出生时的体重。 3.满月宝宝的体重,男孩平均为4.9公斤,女孩平均为4.6公斤;满月宝宝的身长,男孩平均为56.6厘米,女孩平均为55.6厘米。 4.宝宝从出生到1岁,它的脑重量几乎是以

正确的认识婴儿游泳

认识1:我国传统的观念不利于婴儿的生长 在中国,由于几千年来传统观念的影响,很多婴儿特别是新生儿一般是长时间地处于一种肢体被束缚或半束缚的状态,能做的运动量最大的活动就是啼哭和吃奶,四肢的自由活动通常被限制,民间俗称包"蜡烛包"。此种方式早就被世界卫生组织(WHO)所强烈反对 认识2:婴儿游泳具有与生俱来的可行性 胎儿生活在母亲子宫中就被羊水包围,所以新生儿具有天生的亲水性,很多刚出生的宝宝在熟悉的水环境中游泳时快乐无比,一抱离水就表现出不高兴,甚至啼哭。新生儿早期参加游泳训练,对于生理性黄疸早消退、

宝宝体重的增长速度一般是多快

宝宝在不同的时期,他的体重增长标准是不一样的。一般一岁以内的宝宝生长速度会快一点,新生儿出生以后有一个生理性体重下降的过程,一般是在出生第十天要求恢复到出生体重,然后体重下降不超过出生体重的10%的样子,如果喂养好,他的体重下降可以没有那么多,满月的时候体重增长会比较多。男宝宝和女宝宝体重增长标准也是不一样的,所以一般我们建议6个月以内的宝宝,每个月都要去检查他的生长发育情况,监测他的身高、体重、头围、还有运动发育的情况。6个月以后的宝宝,如果前面监测是正常的,每两个月做一次检查。如果宝宝是早产儿,那要求

儿童奶粉什么时候喝最好

儿童奶粉的类型也已经有很多了,儿童奶粉也能够很好的帮助宝宝更健康的成长,有时候平时的饮食中不能够及时的补充身体需要的营养,就需要喝一些奶粉来补充,那么儿童奶粉什么时候喝最好? 初乳是最好,不要怕脏就不给宝宝喝了。至于什么时候喝奶粉,因人而异吧,一个奶水足的麻麻可以喂养宝宝到一岁多,不足甚至没有的话,只能喝奶粉了一般正常分娩的新生儿可以在结脐带后半小时内开奶。尽早开奶,可减轻婴儿生理性黄疸、生理性体重下降和低血糖的发生。初乳是指母亲产后最初4、5天分泌的乳汁。在分娩后1~2天初乳分泌量少且稀,它含脂肪少,抗

一岁宝宝吐奶挂什么科

呕吐是新生儿期常见的症状之一,主要由于新生儿胃内容量小,食管下端括约肌压力低,贲门括约肌发育较差,胃呈水平位,肠道神经调节功能差,以及胃酸和胃蛋白酶分泌少等生理特点是有关系的。 一般如果是不是很频繁的吐奶,是不需要特殊处理的,如果小孩子频繁反复的吐奶,影响正常的进食,尿量和大便明显的减少,体重下降比较明显,甚至出现精神状态比较差,血糖偏低,或者是黄疸明显的升高,这时候就属于病理性,要及时的检查处理,一般这时候小宝宝建议去新生儿专科,一般是新生儿内科的挂号治疗。

新生宝宝这几种异常状况是正常的

1.打喷嚏 宝宝打喷嚏,很多家长的第一反应是宝宝感冒了,但对于新生宝宝来说,打喷嚏不一定是感冒。因为新生宝宝鼻腔血液的运行较旺盛,鼻腔小且短,若有外界的微小物质如棉絮、绒毛或尘埃等进入便会刺激鼻黏膜引起打喷嚏,这也可以说是宝宝代替用手自行清理鼻腔的一种方式。 2.生理性黄疸 生理性黄疸主要是由于胎儿在宫内所处的低氧环境刺激红细胞生成过多,使新生儿早期胆红素的来源较成人多,加之新生儿肝细胞对胆红素的摄取、结合及排泄功能差,故可引起生理性黄疸现象。 一般于生后2-3 天出现,7-14 天消退。一般情况良好,具

新生儿身体发育的15项指标

体重 足月的新生儿出生时平均体重约为3000克左右,男婴比女婴略重一些。出生后一周常会有体重减轻的现象,这是暂时的,10天内即可恢复,称之为生理性体重下降。 身长 平均约为49-50厘米,男婴比女婴略长。 头围 男婴约为34.4厘米,女婴约为34.01厘米。 胸围 男婴约为32.65厘米,女婴约为32.57厘米。 头部 新生儿的头顶前中央的囟门呈长菱形,开放而平坦,有时可见搏动。父母注意保护囟门,不要让它受到碰撞。大约1岁以后它会慢慢闭合。 腹部 腹部柔软,较膨隆。 皮肤 全身皮肤柔软、红润,表面有少量胎

新生儿生理性黄疸

黄疸,是由于血液中胆红素浓度过高,以至于皮肤粘膜出现肉眼所见的黄疸。事实上,大部分出生不久的新生儿都可能出现不同程度的黄疸,之所以叫生理性黄疸,与新生儿胆红素代谢的特点有关。 1.新生儿红细胞的寿命比较短,只有70-90天,红细胞破坏得多,胆红素产生得就多。 2.肝细胞转运胆红素的蛋白要到出生后5-10天才能达到正常水平,所以出生后最初几天胆红素的转运功能还不足。 3.新生儿肝脏酶系统发育还不完善,产生的胆红素就不能及时转化。此外,刚出生的新生儿肠道无菌也会影响胆红素的代谢。这些因素的综合结果使新生儿血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