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不爱吃饭怎么办 方法二:拒绝追着喂饭
宝宝不爱吃饭怎么办 方法二:拒绝追着喂饭
针对不爱吃饭的宝宝,家长一定杜绝追着喂饭,只会累坏了妈还坑了娃。很多溺爱孩子的家长,正因抱着吃一口是一口的想法,在不是饭点的时间喂饭,或者喂其大量零食水果,孩子才会到了饭点时没食欲。
因此,家长最好把孩子吃饭的时间固定化,让孩子产生仪式感,对孩子将来的方方面面都会有好处。
如何判断断奶是否成功
随着宝宝一天天地长大,母乳中所含的各种营养成分已经不能满足宝宝生长发育的需要了,这时宝妈应该开始为宝宝断奶做准备了。而秋季是给宝宝断奶的最好季节,因为天气凉爽,宝宝更容易接受全辅食喂养。那么各位宝妈们,你们知道怎样判断断奶是否成功了呢?
高举成功小红旗
1、断奶后,宝宝能正常吃饭,不会拒绝辅食喂养;
2、断奶后,宝宝能保持正常的睡眠状态,不会出现夜间哭闹难哄的现象;
3、宝宝没有因断奶而出现上火、发烧、腹泻等持续症状;
4、宝宝心情愉悦,能充分享受玩耍的乐趣;
5、宝宝与宝妈之间仍保持亲密和相互信任。
低垂失败小白旗
1、断奶后,宝宝出现持续的哭闹、烦躁、生病;
2、断奶后,宝宝不爱吃饭,拒绝辅食的喂养;
3、宝宝经常吃手、啃东西,时常表现出很强的攻击性;
4、宝宝对玩耍的兴趣降低,经常无精打采;
5、宝宝对宝妈的亲密度和信任度明显降低。
如何判断断奶是否成功
高举成功小红旗
1、断奶后,宝宝能正常吃饭,不会拒绝辅食喂养;
2、断奶后,宝宝能保持正常的睡眠状态,不会出现夜间哭闹难哄的现象;
3、宝宝没有因断奶而出现上火、发烧、腹泻等持续症状;
4、宝宝心情愉悦,能充分享受玩耍的乐趣;
5、宝宝与宝妈之间仍保持亲密和相互信任。
低垂失败小白旗
1、断奶后,宝宝出现持续的哭闹、烦躁、生病;
2、断奶后,宝宝不爱吃饭,拒绝辅食的喂养;
3、宝宝经常吃手、啃东西,时常表现出很强的攻击性;
4、宝宝对玩耍的兴趣降低,经常无精打采;
5、宝宝对宝妈的亲密度和信任度明显降低。
给孩子喂饭危害大
曾经有这样的例子,从开始学吃饭起,有个小朋友就是奶奶和妈妈轮流追着喂,还没吃两口,跑了去玩玩具去了,又没吃两口,看电视去了,总之,他吃顿饭,别人累的喘粗气,浑身是汗,他自己却还没吃饱。久而久之,因为喂饭,他竟然对吃饭产生了抵触情绪,一度身体不好,甚至都五六岁了,还不能独立吃饭,要一口一口地喂。
其实,好多家长根本没有意识到,喂饭,是对孩子彻头彻尾的伤害。因为,喂饭容易使宝宝失去耐心,不喜欢沟通,变得烦躁不安。从小就失去了宝贵的耐心,长大后,这种性格就会成为短板。
如果说喂饭会毁掉孩子一生的幸福,有些妈妈们一定觉得萌萌在危言耸听,接下,让我们一起花两分钟时间看看下面的真实案例:
案例:
小A(女生)是我的前同事,特别爱吃,办公室抽屉装满了零食,饭量1个人顶我们三个。每天就是吃、吃、吃!体重据说180斤,来公司不到一年都坐坏了3把椅子了,行政的经理都翻白眼了,这简直影响我们年底的成本控制呀!一天实在忍不住问小A:你从小就这么爱吃吗?她说听她妈妈说从小奶奶就怕她吃不饱,每次都喂很多,很多时候都是等她都吐了才停止喂。就这样她越吃越多,可是吃再多似乎都不饱,结果就是越来越胖,最后就现在这个样子了。
小A是典型的喂饭导致的内部感知力迟钝,因为从小就是被喂喂喂!她们从来不需要自己感知饱了而指挥手和嘴巴停止进食。其实在婴幼儿期间,让宝宝自己感知饥饿、饱涨是非常重要的感知发展。但喂饭就是这个感知能力发展的最大杀手。如果小A奶奶和妈妈知道了当年喂饭的严重后果,时间倒流他们一定不会再拼命喂饭了。
宝宝吃饭误区
饭桌误区一:追着孩子吃饭
总想让孩子多吃些,这是中国家长普遍的想法,“多吃才能长大个儿”,“妈妈做这么好吃的饭你才吃那么一点,不行,再吃两口”在这些饭桌上常听到的配音声中,孩子的吃饭这件事渐渐变了味儿,小的时候追着喂,长大了又得逼着吃,搞得饭桌像是战场,一顿饭下来,家长累心又费力。到底追着孩子吃饭是好还是坏呢?要怎么让孩子吃饭才对?
饭桌误区二:饭桌上训孩子
调查显示:超过一半孩子在餐桌上挨过父母的批评,好多家长平时工作忙很少能跟孩子坐在一起,于是吃饭时就成了家长关心孩子的重要时间,先问学习成绩,再问思想动态,然后就是滔滔不绝的说教,但你知道饭桌上训孩子带来什么坏处吗?
饭桌误区三:“吃无吃相”
吃有吃相一直是我国的传统,但渐渐被很多家长忽略了这个问题。有的家长出于对小孩的宠爱,任小孩放任自由,吃起饭来毫无规矩。实际上这种行为对于小孩日后的行为习惯是百害无一利的。
饭桌误区四:喂养环境无关紧要
有的小孩吃饭时,周围的人七嘴八舌地聊天,使喂养人不能集中注意力喂孩子,也不能与孩子进行交流,孩子的注意力很容易分散,对于孩子来说是非常不好的一件事。
结语:以上就是小编给大家介绍的宝宝不爱吃饭的解决方法,相信大家看完之后对于这样的方法也是有了一些了解,所以各位妈妈看完之后一定要清楚的记得宝宝身体所需要的营养成分,有时候在宝宝不爱吃饭的时候,妈妈们也可以变化一下宝宝的食物,首先让宝宝对于这些食物感兴趣,然后才会去好好的吃。
妈咪喂宝宝的错误方法不要靠近
一口水蒸蛋居然带走了8个月的宝宝
8个月的亮亮一直由奶奶照看,那一天和往常一样喂辅食,奶奶准备了孙子爱吃的水蒸蛋。可是吃到一半的时候,亮亮不高兴大哭起来,并拒绝吃饭。奶奶一边哄一边往亮亮嘴里塞东西。突然一阵剧烈的咳嗽,亮亮被呛住了,小脸憋成了紫红色,哭声也渐渐弱下来。
奶奶急忙使劲拍打孩子的后背,可孩子依然没有反应。慌了神的奶奶又赶忙给正在上班的儿子和媳妇带了电话,等爸妈把亮亮送到医院的时候,亮亮已经永远的合上了眼睛。奶奶捶首顿足,她怎么都想不通,孩子平时爱吃的水蒸蛋怎么会夺走他的生命。
硬币大小的糯米团子,差点要了宝宝的命
一个妈妈抱着17个月大的儿子,急忙冲进了海宁人民医院的急诊室。孩子的脸已经呈青紫色,四肢全面无力,且没有了呼吸和心跳。原来孩子趁妈妈没注意吃了一块很大的糯米团子,可第一口吃下去就卡住了。
医生用拍打背部、心肺复苏和呼吸囊辅助通气等常规方法,都没有把气管中的异物排出去。最后,使用喉镜打开起到,才取出一块如硬币大小的糯米块。虽然虽然暂时脱离了生命危险,但因为大脑出现片段缺氧,为避免后遗症还需继续在医院救治。
大家可别以为这些案例是耸人听闻,在喂食方面不恰当导致孩子窒息死亡的案列是非常多的。曾有新闻报道,妈妈喂稀饭的时候孩子哭闹,一不小心被饭呛住导致窒息,花了2个多小时仍没抢救过来。
家长注意:千万别这样给孩子喂饭!
宝宝被呛到,一方面是因为神经系统发育不完善,宝宝年龄越小,越容易被呛住窒息。另一个主要原因则是错误的喂养方式。总有些家长总意识不到生活中这些危险,追着孩子喂饭,吃饭时候逗宝宝,公交车上喂奶......这些其实都很容易让孩子呛到。吃东西需细嚼慢咽,禁狼吞虎咽、打骂逗引和追逐打闹。
错误做法:一手搂着一手喂,躺着喂追着喂
正确方法:坐上小椅子,面对面喂养
喂饭的位置有讲究,有的父母认为喂养能否成功的第一步就是喂饭位置的讲究。
我们经常看到在农村里,各家各户都出尽招数哄宝宝吃饭。有的把宝宝放在儿童专用餐桌椅或儿童车上,爸爸妈妈坐在其对面面对面喂养的;也有的让宝宝侧身坐在自己的大腿上,一手搂着宝宝一手喂饭的;还有的让宝宝躺着喂、到处追着喂的,喂养方式可谓五花八门。
其中最值得推荐的是面对面喂养,但遗憾的是,仅有一半的爸爸妈妈能够做到。
面对面喂养第一保证了宝宝的安全,不会跌落或摔伤;第二,宝宝的手脚可以自由的活动,不会因为坐在大人怀里而受到束缚;第三,更有利于宝宝和爸爸妈妈之间的目光交流,还有利于宝宝观察事物和自己取食,培养宝宝对事物的兴趣和良好的进食习惯;第四也有助于宝宝集中注意力。
温馨小提示:最好固定宝宝吃饭的位置,而且最好是设在大餐桌旁边,这样每次饭菜一上桌,他就能产生“吃饭了”的条件反射。当宝宝的小手能够熟练掌握小勺时,就可以完全让他自己吃了。如果宝宝哭闹,扭过头、用手推开饭勺,或打翻饭碗时,爸爸妈妈要停止喂饭。
在国外,宝宝吃饭,必须自己决定吃什么,或者自己是否吃饱。如果没有吃饱,而是为了贪玩而不再吃,那么过一会儿他挨饿,也不会再给宝宝喂饭了。因为那是宝宝自己的选择,他必须自己承担后果。
错误做法:看看电视玩玩具,趁其不备喂进嘴
正确方法:环境要安静,集中注意力
同样是给不满一岁的宝宝喂饭,在小明家,妈妈为了让不听话的宝宝吃进饭,干脆打开电视机,趁着宝宝盯着节目正专注时,赶紧把饭塞到宝宝嘴里,认为这种办法可以让宝宝多吃些。
而在小新家,姥姥饭还没做好,姥爷就关掉电视,拿走玩具,抱着宝宝端坐在了餐桌椅上,让宝宝静静等待逐一端上桌的菜肴,边等边跟宝宝说“我们要吃饭了”、“还有一个排骨马上就好”。
小新这个家庭,因为没有干扰,因为有了等待的过程,宝宝对于食物的专注度明显提高,而不仅仅是机械地吞咽食物。这样一来,给宝宝喂饭就不觉费劲。
宝宝吃饭的环境应该尽量保持安静。开电视、玩游戏、人多吵闹,都不利于宝宝将注意力集中在食物上,更不利于喂养者与宝宝之间的交流,潜移默化中还会降低宝宝对食物的味觉敏感性和饥饱能力的自我控制性,增加肥胖趋势。
温馨小提示:爸爸妈妈要培养宝宝养成专心吃饭的好习惯,可以选择关掉电视,收起玩具等。在刚开始添加辅食时,可以给宝宝提前喂饭,然后慢慢过渡到和全家同一时间吃饭。爸爸妈妈要做好榜样,有的爸爸妈妈喜欢一边吃饭,一边看电视,或吃饭时攀谈、说笑,宝宝在耳濡目染之下,也会养成吃饭不专心的坏习惯,作为爸爸妈妈的要以身作则。
医生提醒:这些东西千万别给孩子吃!
从各大儿科医院的病例中发现,软性食物呛到气管里的危险更大。类似瓜子、糖果、药丸、蚕豆、花生米、樱桃、豌豆、龙眼、硬币、玩具零件之类的硬物,在一定的外力作用下还可能被咳出来,但像稀饭、泡泡糖、香蕉、葡萄、果冻、糯米团、汤圆、年糕等软性食物黏在气管里,却很难排出来。即使送到医院,处理起来也比硬性食物麻烦。几乎所有儿童医院,每个月都要接收至少十几例因气管进入异物的孩子。
1坚果
不要让宝宝食用坚果类食物。在急诊室里,最常见的异物是瓜子、花生等坚果类的零食。小宝宝很容易来不及嚼就吞下去。即使嚼了,这么硬的坚果,宝宝也很难彻底地嚼碎嚼烂,一旦不慎进入气管,易导致窒息。而且如果家长不及时发现,孩子可能都撑不到来医院。
2果冻
急诊室医生最怕的,就是有张力容易变形的东西,这种很容易被吸入气道,而因为形状容易变化,有很难被医生取出来,果冻就是最典型的例子。而如果这货恰好堵住的是主气道,可能孩子都支撑不了几分钟。
3橡皮糖
不要喂宝宝吃口香糖、橡皮糖,即使是软糖,也要切成很小很小的块,让宝宝舔个甜味就行了。因为橡皮糖过韧不易嚼,容易噎住呼吸道。
4粘性大的食物
软面包、年糕、汤团之类较软、较粘的食物会粘在宝宝的喉咙口,既吐不出来又咽不下去,这是很危险的。
医生提醒
家里如果有小孩或者婴儿,监护人一定不能离开视野,否则危险有可能随时出现。家长也要及时纠正孩子将小玩具等异物含入口中玩耍的不良习惯,并尽量避免将有可能吸入气道的小玩具给孩子玩。
1岁3个月宝宝不爱吃饭怎么办
1岁3个月宝宝不很大,但是也有他的小脾气呢,还很任性,吃饭的时候都是蹦蹦跳跳的,每次吃饭都要追着他的脚步喂他吃饭,当他心情不好的时候,就耍小脾气不吃饭了。当宝宝不愿意吃饭的时候,应该怎么办呢?
首先家长要好好教育宝宝哦,不能太过宠溺,不能任由他耍小性子。但很多家长往往当宝宝不愿意吃饭的时候,就不停的哄他,这样会助长他们的小火焰呢。
有时候宝宝不爱吃饭有可能是饭菜不可口呢,宝妈可以变换着花样,每天都弄点特别的菜肴给小宝宝吃,顽皮的小宝爱了也会心动呢。
让宝宝养成定时定点吃饭的习惯。定点定时、定点进食会使孩子形成条件反射,每当临近吃饭时,他的消化系统便会活动起来,产生饥饿感,从而为进食作好准备。
宝宝喜欢含饭的原因 为了引起注意
有时宝宝含饭不咽只是为了引起家人更多的关爱及关注;家长应做好榜样示范作用,吃饭时提醒宝宝或与他一起做咀嚼和吞咽的动作。及时给予鼓励。另外,宝宝含饭有时是不饿或已经吃饱了,表现为扭头拒绝或含饭不咽。当然,饭菜若不可口,孩子也会含饭。
一岁宝宝不爱吃饭
一岁宝宝不爱吃饭怎么办1岁宝宝不爱吃饭正确对策:不要心急。1岁后,宝宝的食欲有所减少,是由于幼儿生长速度减缓造成的。这个时候,1岁宝宝一般一天进食5-6次。注意在吃饭前一个半小时之内,不要给宝宝吃任何其他食物。
在宝宝饥饿时先喂辅食,如果宝宝因为母亲在场而拒绝吃饭,可以暂时让母亲离开,由别人喂饭,让宝宝及时学会和接受固体食物非常重要。如果宝宝恋母乳特别严重,可以考虑断母乳,如果孩子能很好的吃辅食,母乳可以继续喂。另外,针对1岁宝宝不爱吃饭的问题,也可以从下面几个方面进行调整:
1、早餐起来后喝白开水:早上起来就喝白开水(因为这样可以补充晚上丢失的水分,清理肠道,排除废物,唤醒消化系统及整体机能的恢复,清洁口腔等!),半小时后再喝奶或吃主食,吃完后再喝几口水(以便稀释奶和清洁口腔)。
2、喝奶和吃主食时间要有规律,有间隔,3到4小时一次,晚上可以4到6小时,是因为宝宝的肠胃娇嫩,发育不完全,需要充分排空和休息,保证消化、吸收功能正常运作。先吃主食,此时胃口较好,容易接受主食,如果没吃饱,可以再吃奶。一餐要吃9分饱.晚上操作难,就只喝奶。
3、两餐之间喝白开水或果汁,不要吃其他东西,补充充足水分和微生素,促进消化、吸收功能的完善,排除体内废物和毒素。(注意的是自制果汁必须卫生,新鲜,即做即喝,不要存放,配方有:胡罗卜,苹果,青瓜,梨,西红柿等,担心凉到宝宝,用开水隔杯温热再喝,有条件上午、下午各一次,一定要保证每天一次)
有哪些方法可以让孩子爱上吃饭
一是饥饿疗法。孩子不饿不喂,不追着喂,表示饱了后立即停止喂。
二是食物多样化,这是引起孩子吃饭兴趣的最好办法。可买儿童食谱参考,要遵循“从少到多,从稀到稠,从一种到多种”的原则。
三是多用耐心。有人做过调查,当你耐心劝说孩子10次的时候,90%的孩子就不拒绝了。
四是懂得孩子的心理。 儿童都有从众心理,孩子吃饭时,不要让他在小饭桌上单独吃,让他和大人一起吃,或找几个小伙伴一起吃,让餐桌热闹起来,是重建宝宝对餐桌渴望的一种心理方法。
五是充足的睡眠。相当多的孩子瘦弱是睡眠不足引起的。
六是适量活动。不会走路的小孩子不要老抱,一定要训练孩子多爬,大孩子多到户外活动。
让宝宝不挑食的喂养技巧
很多入园前都有挑食、偏食的不良饮食习惯,后却少有这种习惯出现,究其原因,除了家长自身的一些挑食、偏食的行为影响了之外,还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家长对宝宝挑食、偏食行为的纵容。在家里,宝宝就像是个小皇帝,想吃什么就吃什么,不想吃什么就可以不吃,许多家长担心宝宝的营养不够,还追着喂饭,想尽办法哄宝宝多吃一点,这样的宝宝到了之后会怎样呢?里的饭菜,是按照宝宝们生长发育的需要制定的,自然各个品种、口味的都会有一些,如果宝宝到了幼儿园仍然挑三拣四,而老师们由于忙于其他工作,很难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来照顾每个宝宝,挑食的宝宝就有可能吃不饱。而且,幼儿园里是不允许宝宝吃零食的,爱吃零食的宝宝到了幼儿园也会觉得不适应。所以,无论从宝宝生长发育的角度,还是从准备的角度来看,都应该让宝宝养成不挑食、不偏食的好习惯。
那么,这种习惯应该如何养成呢?
在宝宝4个月大时,就可以告别纯吃奶的时代,适当添加一些了,包括米糊、鸡蛋黄、菜泥、菜粥等,7个月时,则可以开始吃一些肉类的食物了。刚开始添加的时候,由于宝宝对新的食物口味还不适应,他可能会拒绝吃辅食或者吃得很慢、很少,家长千万不要因此轻易放弃,也不要过于着急。添加辅食本来就要遵循由少到多的原则,对宝宝拒绝吃的食物,可将它们切碎,和宝宝喜欢吃的食物混在一起,或想办法把饭菜的色彩搭配得漂亮一些,以吸引宝宝去尝试。对年龄大一些的宝宝,可给他讲一些挑食有害的小故事或教宝宝说、唱一些不挑食的儿歌,也可以用游戏性的吸引宝宝开口,如,舀上一勺饭,一边慢慢将饭送到宝宝嘴边,一边说“火车来了,咦,山洞呢?”很多宝宝听到后,都会开心地把嘴张大,让“火车”开进去。
宝宝七八个月时就可以吃饼干、软饭等固体食物了,此时宝宝可能因为没有掌握咀嚼食物的本领,会表现出对固体食物的拒绝,家长切不可为了省事,继续把食物做成碎泥状,因为幼儿园里的饭菜是以固体食物为主的,如果不会咀嚼,宝宝到了幼儿园就会比较麻烦,因此,家长必须耐心地教会宝宝咀嚼。首先,要多给宝宝演示正确的咀嚼动作,演示的时候要将动作放慢些,让宝宝看清楚大人是如何用门牙把食物咬碎,又是如何用磨牙把食物磨碎的,还可以让宝宝摸摸大人的脸,通过感受大人有力的咀嚼动作,唤起宝宝的咀嚼兴趣。当然,家长还可以自编一些浅显易懂的儿歌,教会宝宝咀嚼的动作。总之,学会咀嚼食物,是防止宝宝挑食的重要步骤,千万不可省略。
断奶失败表现
1、在断奶了之后,宝宝情绪不安,不停的哭闹、烦躁,甚至出现生病的现象。这种情况就属于断奶失败了。
2、断奶后,宝宝不爱吃饭,拒绝辅食的喂养;
3、宝宝经常吃手、啃东西,时常表现出很强的攻击性;
4、宝宝对玩耍的兴趣降低,经常无精打采;
5、宝宝对宝妈的亲密度和信任度明显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