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圆和元宵的区别
汤圆和元宵的区别
元宵是“滚“出来的,做法是先做好馅料,分成小块,冷冻,然后准备一个斗,里面放上糯米粉,馅料上撒点水,放在糯米粉里滚,越滚越大,再撒点水,继续滚,重复操作四五次,元宵就完成了。
汤圆是“包“出来的,做法类似饺子,不过不用擀皮,只需用糯米粉加温水揉成光滑的面团,分成一个小小的团子,中间按一个洞,包入馅料,就是一个汤圆。
元宵皮厚,汤圆的皮薄,因为汤圆是包的,元宵是干糯米面摇成的,所以熟了以后显得很厚。
因为元宵是“滚“出来的,所以馅料种类不多,偏硬,一般就是传统的豆沙、芝麻、花生等馅料。
汤圆就不同了,有甜有咸,花样繁多,馅料偏软,有豆沙、黑芝麻、花生、巧克力、香芋、水果等,甚至还有肉馅儿,风味多种多样。
滚出来的汤圆最终会是原形的,不会有其它造型,而包出来的汤圆除了常见的原形,若是有创意的人还会包出各种可爱的动物、花等造型。
因为制作工艺的不同,所以汤圆的口感一般更为细腻,元宵就略带粗糙,但是有嚼劲,同时馅料的区别也导致汤圆和元宵吃起来口感有差异。
汤圆一般是煮着吃,近几年也有蒸着吃、炒着吃。不过一般煮汤圆的时间比较短,因为汤圆是先吸水再包馅,所以煮出来的汤也比较清澈。
而元宵,除了煮着吃,还有炸着吃。如果煮元宵的话,由于是滚出来的,外面是干粉,入锅煮的时候再吸水,所以煮的时间较长,汤比较浑浊。
汤圆很少有现做现卖的,一般都是冷冻包装,保质期可长达一年左右,而元宵基本都是现做现卖为主,保质期时间短,只能放2天左右,放久了会开裂、变质。
北方地区吃元宵比较多,而南方地区更偏爱汤圆一点,因此有北方“滚“元宵,南方“包“汤圆的说法。
元宵是煮的还是炸的
元宵可以煮也可以炸。
市面上有很多炸元宵,不了解元宵的人听了就以为元宵是炸的,其实区分元宵和汤圆主要是从制作工艺上进行区别,摇出来的就是元宵,包出来的就是汤圆,元宵和汤圆的烹饪方式并无太大区别。
酒酿圆子孕妇可不可以吃呢
1、早餐不宜食用
营养科专家指出,酒酿圆子虽然味道好,但也不能多吃。无论是元宵还是汤圆都属于高热量、高糖分的食品,还含有油脂,但却缺乏营养素,除了热量和糖外并没有太多其它营养。
这样的食品首先是不适合当早餐吃,除了缺乏营养外,还因为人早起时胃肠道功能是最弱的,而无论是元宵还是汤圆,外皮的部分都是糯米的,黏性高、不易消化。因此早餐吃元宵汤圆很容易消化不良,出现泛酸、烧心等情况,影响一天的工作和生活。
2、每顿一二两足矣
除了早餐不适合吃酒酿圆子外,究竟该什么时候吃酒酿圆子还有很多讲究。专家建议,最好也别把元宵当正餐,上午早饭后九十点钟或者下午加餐的时候吃点元宵还可以,但每次吃个一二两也就足够了。在吃元宵、汤圆的同时,不能再吃其它含糖高的食品;
3、喝点汤促消化
其实酒酿圆子也并非“一无是处”,一些微量元素、营养素就溶在煮汤圆、元宵的汤里。因此吃酒酿圆子最好再喝汤,这还可以促进消化吸收,即民间常说的原汤化原食。
不过喝汤一定要注意别在汤里再加糖。如果吃的是咸汤圆,可以在汤里放些小虾米及蔬菜,补充营养,但最好不要再放油脂或调味料。
吃汤圆有什么好处
专家介绍,元宵汤圆的材料主要是糯米,《本草纲目》中指出,糯米是补脾胃、益肺气之谷。糯米味甘、性温,吃后能补养人体气血,滋养脾胃。冬季最冷是三九,目前虽然已过,但天气乍暖还寒,寒冷天最容易亏损的就是胃气。古人在正月十五闹元宵时用糯米材料制作汤圆,除了糯米有粘性,包圆容易下锅不会散开,还因糯米具有御寒方面的特性。
元宵时吃糯米汤圆,温暖脾胃,人气息就会变得相当顺畅,以致周身发热,起到御寒的作用,尤其适用于脾胃虚寒者。此外,糯米还含有蛋白质、钙、磷、铁、烟酸等丰富营养,可以说糯米汤圆正是温补强壮的食品。
据介绍,糯米汤圆外型圆圆的,里面带馅或实心,在北方叫元宵,到了南方则叫汤圆。元宵汤圆可以有很多花样。尤其带馅的品种最多。甜馅一般有豆沙、白糖芝麻、桂花什锦、枣泥、果仁、麻蓉、杏仁、白果、山楂等;咸馅一般有鲜肉丁、虾米等。还有菜馅元宵用芥、葱、蒜、韭、姜组成,称五味元宵,寓意勤劳、长久、向上。
传统的制作方法,南方做汤圆,是先将糯米粉用水调和成皮,然后将馅包好;北方做元宵,先把馅捏成均匀的小球状,放在铺有干糯米粉的箩筐里不断摇晃,不时加入清水使馅粘上越来越多的糯米粉,直至大小适中。元宵的吃法也有很多花样,不但可以煮着吃,也可以炸着吃、蒸着吃、炒着吃。
煮熟的汤圆怎么保存 汤圆的营养价值
汤圆(元宵)是用糯米粉等原料做成的圆形食品,内有其他食物,高碳水化合物的一种食物,同时有一定的纤维、脂肪和蛋白质。
汤圆(元宵)在中医学上视为开胃健脾的营养食品,有促进食欲,润肠胃健脾胃的功效。
汤圆(元宵)的热量较高,有补充人体所需能量的作用,同时补虚生血,强身健体,视为瘦弱人士的保健佳品。
孕妇吃元宵汤圆要注意的事项
一、吃汤圆,不要过量
在元宵节,很多人家里想必早已备上满满当当的元宵、汤圆。一顿吃不完的元宵甚至连续几天里都是餐桌上的常客,早餐、加餐甚至夜宵都少不了元宵和汤圆。
俗话说过犹不及,其实说起吃元宵和汤圆来也是一样。不论是元宵还是汤圆,从营养学来看,糯米皮加上豆沙、芝麻、枣泥、花生等甜馅或鲜肉、菜肉等咸馅,都是高糖分高热量的非健康食品。那么到底如何吃元宵,才能保证您美味与健康兼收呢?
1、早餐不宜食用
营养科专家指出,元宵、汤圆虽然味道好,但也不能多吃。无论是元宵还是汤圆都属于高热量、高糖分的食品,还含有油脂,但却缺乏营养素,除了热量和糖外并没有太多其它营养。这样的食品首先是不适合当早餐吃,除了缺乏营养外,还因为人早起时胃肠道功能是最弱的,而无论是元宵还是汤圆,外皮的部分都是糯米的,黏性高、不易消化。因此早餐吃元宵汤圆很容易消化不良,出现泛酸、烧心等情况,影响一天的工作和生活。
2、每顿一二两足矣
除了早餐不适合吃元宵汤圆外,究竟该什么时候吃元宵、汤圆还有很多讲究。专家建议,最好也别把元宵当正餐,上午早饭后九十点钟或者下午加餐的时候吃点元宵还可以,但每次吃个一二两也就足够了。在吃元宵、汤圆的同时,不能再吃其它含糖高的食品;还要减少其它主食的摄入,一般来说是吃三个元宵或汤圆就要减去半两主食。夜宵如果和睡觉的时间离得比较近,最好也别吃元宵、汤圆,否则前面说过了,这类食品不好消化、排空慢,也会加重胃肠道负担。一些胃肠道弱的人在吃了元宵后就会出现泛酸、烧心等胃食管反流问题。因此吃元宵不能吃太饱,吃完后也不要马上就躺着,最好活动两小时以上再睡觉。
3、喝点汤促消化
其实元宵、汤圆也并非“一无是处”,一些微量元素、营养素就溶在煮汤圆、元宵的汤里。因此吃元宵汤圆最好再喝汤,这还可以促进消化吸收,即民间常说的原汤化原食。不过喝汤一定要注意别在汤里再加糖。如果吃的是咸汤圆,可以在汤里放些小虾米及蔬菜,补充营养,但最好不要再放油脂或调味料。
无论是吃元宵还是喝汤还要注意不能太烫,也不能大口大口地吃,否则很可能烫伤口腔和食管的黏膜。医学研究已经证实,食物灼伤很可能引起食管癌、胃癌等相关疾病。有的人吃元宵时一被烫就很快把元宵咽下去,这种习惯危害更大。
汤圆和元宵这些方面不一样
汤圆是“包”出来的,元宵是“滚”出来的。
汤圆用的是和好的面团,外皮表面光滑黏糯,而元宵是直接用干粉一层层滚起来的,所以外皮相对干燥松软粗糙一些。
汤圆元宵的馅料偏硬,一般是甜口为主,黑芝麻、豆沙都是常见的馅料。汤圆的馅偏软,口味繁多,咸甜荤素都有,还有新奇口味,如鲜肉、水果、鲜花、冰激凌、巧克力等口味。
元宵因为用的干粉,煮的时间一般要10分钟以上,汤水比较浑浊,而汤圆大概煮3-5分钟漂起来就可以了,汤则更清澈。
汤圆一般是工厂提前做好,然后冷冻保存,低温下可以放一年左右,一年四季都有得吃;而元宵多为元宵节当天现做现卖,保质期也就是1-2天左右。
汤圆和元宵所用的馅料以及外皮厚薄等有所区别,即使是采用水煮的方式煮好后,尝试的口感都是有较大区别的,一般汤圆的口感一般更为细腻,元宵就略带粗糙,但是有嚼劲,不过味道各有特色,根据自己喜好选择即可。
元宵节为什么要挂灯笼 元宵和汤圆是一种东西吗
不是。
元宵和汤圆并不是同一样东西,在元宵节的时候,北方吃的的元宵,而南方吃的汤圆。元宵和汤圆虽然长得相似,却也有所不同,两者从制作手法到口感上都是有区别的。
元宵节需要吃什么
汤圆元宵
元宵节有吃汤圆和元宵的习惯,主要祈求全家团团圆圆,汤圆和元宵主要是由糯米制成的,而糯米性平、味甘、补虚调血、健脾开胃的作用,元宵、汤圆是元宵节的应节食品。
饺子
元宵节北方有吃饺子的习惯,河南人有“十五扁、十六圆”的元宵节习俗、传统,所以正月十五应该吃饺子,饺子历史悠久,深受老百姓的欢迎,民间有“好吃不过饺子”的俗语。
元宵茶
陕西等地有吃元宵茶的风俗,就是在热汤面中放进各种菜和水果,很像古时的“元宵粥”,元宵茶中含有大量的纤维素、矿物质及维生素,且不像普通元宵那么油腻,对于节日多食动物性食品而呈现的酸性体质有中和作用,也使元宵的营养更为全面。
汤圆吃多了会怎么样
二十个汤圆就能供给一个成年男子一天所需要的热量。而且制作汤圆的原料——糯米,有一种不能被消化的物质。人在吃了汤圆后很容易消化不完全,汤圆吃多了会感觉腹胀,对其他食物也没有食欲。吃汤圆**选择小的无馅汤圆,且不超过四个为宜。
专家提醒,元宵(汤圆)属于高糖、高热量食物,应该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合理食用,不能任性地多吃、乱吃。四个汤圆提供的热量等于要跑步8公里才能消耗掉,经常关心体重的朋友,更要不吃尽量少吃汤圆(元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