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雀鱼怎么养才不容易死
孔雀鱼怎么养才不容易死
孔雀鱼别名彩虹鱼、百万鱼、库比鱼,英文俗名Guppy。属于鱼纲、鳉形目、花鳉鱼科的小型热带观赏鱼,原产于南美洲(委内瑞拉、圭亚那、西印度群岛等地)的江河流域。体型较娇小,其雄鱼个体长3厘米左右,色彩艳丽,背鳍相对较长而舒展,臀鳍演化成棒状交接器,尾鳍长大,其尾长可占体长的2/3左右;雌性个体一般长5~6厘米,色彩较雄鱼暗淡,背鳍和臀鳍正常,尾鳍是较小的圆扇形者居多。孔雀鱼喜欢集群在水中漂来游去,品种繁多,色彩或绚丽或纯净,可适合养殖者的不同欣赏品位。
一、前期准备
1.水族箱和玻璃缸的准备 水族箱和玻璃缸可直接由市场选购,新缸最好浸泡一周以上再用于养殖,用以消除缸体对水质的影响。因为孔雀鱼属于小型鱼类,一般选择0.6~1.0米长水族箱都可满足养殖需要。有条件最好设置在室内比较明亮的地方,为其提供接近原产地的长日照时间,这样既可以弥补光强不足,又节约了电费开支。
水族箱同时应配备过滤器,用以过滤、混匀和充氧。一般夏季可以不用加热棒加热,但当冬春季水温降低至18℃以下时,要使孔雀鱼健康生长和繁殖,必须配有加热棒以保持18℃以上的温度。水温计用于指示水体温度,确保加热棒正常工作,所以水温计和加热棒应该同时配备。
成熟的孔雀鱼不能和仔鱼一起饲养,可以将新生仔鱼捞到玻璃缸中暂养。玻璃缸搬动灵活,将其放到阳台上,光照后水体逐渐变绿,可以增加溶氧和产生仔、稚鱼喜食的天然活饵,这是鱼苗配合饵料的有益补充。但要注意每天进行少量换水,以保持水体溶氧的充足和新鲜。
2.营造合适的水环境 所有养殖中使用的设备和工具在使用之前,都要用高锰酸钾浸泡、消毒15~20分钟。用净水或自来水洗净后,才可以加水放鱼,注意要加入经曝晒2~3天的自来水,消除氯气的毒害作用。如果没有曝晒的条件,也可以使用困6~7天的自来水。
3. 孔雀鱼的选购 选购孔雀鱼时,应注意挑选游动活泼、尾鳍宽大、色彩艳丽、符合品种特征的鱼。雌鱼的比例差别不大。一缸中最好选择同一品系的孔雀鱼,以免后代出现杂交和退化品种。其数量或密度,可根据饲养容器的大小决定。1.0米的水族箱中饲养30多对孔雀鱼,不用过滤器都能生活得很好。还可以考虑适当搭配饲养几对大小相近的其他品种。注意放鱼时,达到温度一致时再放鱼。
二、日常管理
1.饵料投喂 孔雀鱼是生活于水体上层的前上位口鱼类,其肠道略长于体长,所以它属于偏肉食性的杂食性鱼类,饵料可以选择市场出售的孔雀鱼人工配合饵料,每天早、中、晚定期投喂。但要使孔雀鱼健康活泼、色彩艳丽,应间隔投喂肉食性饵料,如市售冰冻血虫或鱼虫,出售的活体应用高锰酸钾消毒15~20分钟,重复消毒后,洗净直接投喂(冰冻的血虫或鱼虫,已经过消毒的,用水化开后再投喂),一次投喂量以鱼5分钟内吃完为度;如果是血虫,除消毒、洗净外,还要将血虫剪成小段后才能投喂。否则不利于鱼苗的吞咽和摄食。
2.换水清污 孔雀鱼是耐污染鱼类,而不是喜污染鱼类,如果密度较大,尽量每天或隔天更换部分新水,既可去除残饵粪便、增加观赏性,又可以保持清新的水质;如果密度较小,可根据水质情况适当减少换水次数或换水量。换水的同时可以加入少许食盐,既为孔雀鱼提供近于原产地的水体盐度,增强抗病力,又有助于保持它鲜艳的色泽、活泼的特性。
清污工具有观赏鱼市场出售的换水器具,但换水量较大,对较小的饲养容器不太适合。可以利用虹吸原理,自己动手制作。制作方法:购买输液管和注射器,在输液管的一端绑上一个小竹棍伸入水底,另外一端用注射器吸水排污。不仅制作简便,而且清污彻底。
3.鱼病的预防 养殖孔雀鱼最常见的是烂肤、烂尾病和肠炎病,投饵时,要 注意观察鱼体和其摄食强度。预防方法是每天或隔天更换部分等温新水,保持水质清新;除投喂人工配合饵料外,还可以投喂经消毒的优质肉食性饵料,杜绝投喂未经消毒处理和变质的饵料。
三、繁殖期的管理
1.孔雀鱼的繁殖 孔雀鱼属于卵胎生鱼类,繁殖简单,没有固定的繁殖季节,一般4个月左右性成熟,之后每月产仔一次。鱼体性成熟的标志:雌体腹部肥壮隆起,生殖口处出现黑色胎斑;雄体尾鳍和背鳍长大、飘逸、色泽鲜艳,并开始追逐雌鱼。
亲鱼产仔后有吞食仔鱼的习性,同样也会成为其他成鱼的一顿美餐,为了防止幼鱼被吃掉,在临近产期时,可将雌亲鱼捞出待产。或将临产亲鱼捞到设置隔离玻璃的一侧,里面放几株供鱼苗藏身的水草等附着物,这样仔鱼产出母体后,贴附在水草间就可暂时逃避被吞食的危险。待产仔结束后,将仔鱼捞出单养。
2. 仔、幼鱼的饲养 仔鱼生出后伏于水底或贴附于水草之上,不久即能自由游泳和逃避敌害,开始阶段觅食能力较弱,且有卵黄囊提供营养,不会影响其生长。第二天即排出粪便,肠道贯通。此时即可定期投喂鱼苗的适口饵料。形成条件反射后,摄食和生长较好,后代成活率极高,也因此具有“百万鱼”之称。
活的大闸蟹怎么保存不容易死
水盆保存
大闸蟹买回家后,需要保存一段时间,可以用家里的水盆进行保存,往水盆中加适量水,水位不要没过大闸蟹,大概在大闸蟹身体一半即可;然后定时往里面投喂食物,1-2天换一次水,这样可以将大闸蟹保存一周左右。
冰箱保存
活的大闸蟹买回家后,还可以将其置于冰箱进行保存,但通常建议冷藏即可,因为冷冻室温度比较低,容易导致大闸蟹死亡;正确的做法是用绳子将大闸蟹蟹腿绑好,然后用湿毛巾垫在盒子中,然后将大闸蟹整齐放进去,放好后上面再放一个干湿毛巾,这种方法可以将大闸蟹保存2-3天左右。
浴缸保存
如果家里的大闸蟹数量比较多,并且需要保存较长的时间,这是家里有浴缸的话,可以将其置于浴缸中养,具体做法和放水盆保存差不多,往浴缸中倒入适量水,水量不要没过大闸蟹,
之后将大闸蟹放浴缸中每天适量投喂一些小虾米,并且按时更换水就可以了,可以保存7-14天左右。
氧气泵保存
要是家里的条件比较好,那么可以使用氧气泵养活大闸蟹,因为大闸蟹离开水比较容易缺氧,将大闸蟹放在浴缸或水盆中,加适量水,之后再放氧气泵,这样可以给大闸蟹充足的氧气,这样可以避免大闸蟹缺氧死亡。
如何挑选凤尾鱼
1、尽量挑选身体没有外伤的孔雀,更严格一点,最好整缸里都没有受伤或死亡的孔雀鱼,免得将病源带回家,新鱼下缸的时候也要注意,最好不要将鱼店的水倒入鱼缸里面,同时也不会将新买进的孔雀和已经饲养一段时间的孔雀养在一起,而是将新买回来的孔雀鱼在检疫缸中先隔离检疫,目的就是为了避免已经养过一段时间的孔雀对于新进来的孔雀带入的细菌,没有抵抗力造成孔雀鱼的死亡。
2、挑选各鱼鳍都没有紧缩的,如果鱼鳍紧缩,表示孔雀鱼已经不太能适应环境了,或是水中的细菌量已经过高,如果再买回去的过程中又有很大的变动,大概孔雀鱼一回去就会躺在缸子底下。
3、会抢食饲料的,表示健康情况不错。
4、观察孔雀鱼是否有体内寄生虫,可以观察肛门部份的地方,是否有一 分岔状的红色突起;或是有肿起,如果是的话表示带有体内寄生虫,最好是不要买,除非你有把握治好!从外表看得出来的已经算是成虫了,但是体内是否有虫卵或是幼虫,就无法从外表看出,而且初期几乎没有任何异状况且一旦带有寄生虫的孔雀鱼进入你的鱼缸,那么很容易让寄生虫传染到每一只健康的孔雀鱼,那时问题就很麻烦了! 如果是以培育新品种为目的,最好挑选年轻一点的孔雀,虽然完全成熟的孔雀不论雌雄都很美丽,但是可能超过生育黄金时期,所以最好是挑选年轻有活力的孔雀,强壮的公鱼会尾随在母鱼后面,不停的追逐母鱼。 另外,好的种鱼不一定都是那些尾鳍大的、花纹艳丽的。而是那些有着良好特征。
凤尾鱼的形态
体型较小,体长且侧扁,向后渐细,颇像一把刀。吻短略圆突,口大,下位,口裂斜,体背淡绿色,体侧和腹部为银白色,体被大而薄的圆鳞,无侧线,胸鳍前面的6条鳍条延长,游离成丝状,臀鳍大,与尾鳍相连。
崇明凤尾鱼肉质细腻,营养丰富。红烧凤尾鱼色泽诱人,肉嫩味鲜,令人食欲倍增;油煎凤尾鱼外焦内软,香酥可口,是宴席上的佳品;凤尾鱼罐头对外出口,备受青睐,供不应求。将凤尾鱼一条条串起来,在阳光下晒干后,可久存不坏。清蒸凤尾鱼干,香气四溢,鲜美爽口,能大开胃口。
该鱼体形修长,后部侧扁,有着非常漂亮的尾巴,该鱼雌雄鱼的体型和色彩差别较大。雄鱼身体瘦小,体长4~5厘米。背鳍较长,卜靖尖状,尾鳍宽而长约占全长的二分之一以上,尾柄长,大于尾柄高。根据其尾鳍的形状,何分为上旬尾、下剑尾、双剑尾、琴尾、针尾、圆尾、旗尾、扇尾、三角尾,剪尾、尖尾)大尾等品种。其身体及背鳍、尾鳍的颜色五彩缤纷,主要有红色、蓝色、黑色、黄色、绿色、虎皮色及杂色等。有些雄鱼撇尾旬上有蓝黑色小圆斑,像孔雀的尾翎,故名。雌鱼身体较粗壮:体长可达7厘米左右,体色暗淡,呈肉色,稍透明,背鳍和尾鳍的颜色较雄鱼逊色得多
孔雀鱼是热带鱼中最普通、最为人们喜爱饲养的一种鱼。它体小玲珑,活泼好动,雄鱼体长4~5厘米左右,其尾柄及尾鳍占身长的2/3左右;雌鱼体长可达6厘米,其尾柄及尾鳍占全身的1/2以上。雄鱼体色斑斓多彩,有红、橙黄、绿、青、蓝、紫等色,基调色为淡红、淡绿、淡黄、红、紫和孔雀蓝等。尾鳍和体腹上有蓝红色圆斑,其周围有淡色环纹,似孔雀尾翎花色,故以得名。背鳍短而高,尾鳍宽而长,并有琴尾、圆尾、上剑尾、下剑尾、叉尾、方形尾、火炬尾、齿尾、大尾等各种形状。
雌鱼较雄鱼体色逊色得多,多为单一银灰色,尾鳍上虽有一些花纹,均没有雄鱼的鲜艳。雌鱼的各鳍均较雄鱼的短,但体长约为雄鱼的2倍。
黄油鲚是什么鱼
黄油鲚是凤尾鱼。
凤尾鱼俗称“子鲚”,学名“凤鲚”,属名贵的经济鱼类,它是温州的著名特产,是下饭佐酒的佳品,因其尾部分叉形状像凤凰的尾巴,短呈红色,尖细窄长,犹如凤尾,故称。凤尾鱼是一种洄游性小型鱼类,平时多栖息于外海,每年春末夏初则成群由海入江,在中下游的淡水入口处作产卵回游。此外,凤尾鱼亦是原产于南美洲的花鳉科观赏鱼类孔雀鱼的俗称。凤尾鱼分布在圭亚那、东海和南海等地。
养凤尾鱼多少天换一次水
换水鱼的多少和鱼缸的大小决定。鱼缸放在太阳直射的地方容易晒绿。放在避免照射的地方就可以多隔几天换次水。不用氧气设备也可以。换水时水温不要太低、最好晒一点备用换水的水。阳光充足晒一两天就可以用了。只要水不浑浊就不用换太勤。鱼食残余的多了就容易滋生细菌,小鱼会得病,最好换一下水。不要喂鱼太多,每次喂的最好都能吃光。一到三天喂一次都是没问题的。在家里繁殖的小鱼适应能力更强。
凤尾鱼的养殖方法要注意水质是关键,不管养什么鱼首先水质都是首要的,水就等同于鱼儿的生活环境,要注意温度、和水质这两项,水温水质:应稳定在22到26度之间,成鱼一般我是控制在22到24度,刚出生的孔雀鱼则是控制在24至26度左右。养殖凤尾鱼,用PH值在7-7.3之间DH值在8-9左右的弱碱性水比较合适,孔雀鱼对药品和氯气的反应很剧烈,水中的残留氯是造成孔雀鱼大量死亡的罪魁祸首,所以要特别关注水质情况,要是用自来水的话要经过充分的晾晒。
凤尾鱼俗称"子鲚",学名"凤鲚",属名贵的经济鱼类,它是温州的著名特产,是下饭佐酒的佳品,因其尾部分叉形状像凤凰的尾巴,短呈红色,尖细窄长,犹如凤尾,故称。凤尾鱼是一种洄游性小型鱼类,平时多栖息于外海,每年春末夏初则成群由海入江,在中下游的淡水入口处作产卵回游。此外,凤尾鱼亦是原产于南美洲的花鳉科观赏鱼类孔雀鱼的俗称。凤尾鱼分布在圭亚那、东海和南海等地。
凤尾鱼和孔雀鱼有什么区别
凤尾鱼和孔雀鱼是同一种鱼,两种称呼。
孔雀鱼,又称孔雀花鳉、虹鳉、我国东北部分地区称之为“凤尾鱼”、“火炬”,是鳉亚目,花鳉科,花鳉属的一种热带鱼,饲养难度较低。原产于南美洲的委内瑞拉,巴巴多斯,巴西北部与圭亚那,作为观赏鱼引入新加坡、中国、日本、韩国、美国以及众多欧洲国家(比如俄罗斯、德国等)
孔雀鱼怎么分公母
1.幼年孔雀鱼公母的分辨
对于幼年孔雀鱼,一般如果发育比较正常,一般来说,一个月左右的小鱼就能分辨公母了。如果一个多月还难以分辨,则可能是食物或者水质不好导致小鱼生长发育太慢。同时,其也会受温度、饵料、品系、个体差异等因素影响,快或者慢一礼拜左右都正常。此时的辨别公母,未必能依靠“臀鳍尖还是圆”等成年孔雀的辨性方法来进行。但在臀鳍发生明显变化前,也是可以分辨公母的:
1)一般来说公鱼先发色。
2)看肚子后部:小母鱼可见肚子里面的颜色(大母鱼“胎斑”的雏形),小公鱼则是白肚皮包着,基本看不到里面颜色。
2.成鱼孔雀鱼公母的分辨
孔雀成鱼好分辨。
1)母鱼颜色也不如公鱼鲜艳。公鱼身上的鳍很大,体色很漂亮,有很多花纹。而母鱼不是,母鱼的鳍短小,体色单一,无绚丽的花纹,但是鳍上有花纹的母鱼品质较好。
2)公鱼尾巴比较大,母鱼尾巴较小。成体雄鱼体长3厘米左右,身体短,尾部长占体长的2/3左右,甚至可以更大;成体雌鱼体长可达5~6 厘米,身体长,尾鳍短,尾部长占体长的1/2以上,一般尾巴上都是黑色的。
3)公鱼臀鳍是长棒,母鱼臀鳍是扇形的。公鱼的腹鳍细长,鳍尖有个小钩,母鱼的腹鳍宽大且短。雄鱼的特点就是腹部较小,瘦长,最关键的就是他的臀鳍演变出交接器,用于繁殖时候输送精子用。所以雄鱼的臀鳍前方的几根鳍条比较粗大。而雌鱼的臀鳍则是均匀的。
4)胎斑只有母鱼才有,公鱼没有胎斑。公鱼全身都是漂亮的花纹,因此看不见腹腔内的内脏,而母鱼身体偏透明,其肛门处若出现黑斑则表明它已有身孕(也有品种是红色的胎斑)胎斑越大则越接近生产。
如果是1~3个月没发色的孔雀,只能看臀鳍,臀鳍尖的是公鱼,臀鳍圆的是母鱼。
如何鉴别嗑药鱼
近期沸沸扬扬的多宝鱼风波可以说是“一条鱼腥了一锅汤”,不但导致北京市禁止销售多宝鱼,很多人吃鱼的时候也忐忑起来,不知道自己吃的鱼是否安全。有关人士指出,要想让百姓吃得安心,首先要从源头上抓管理,其次是管好流通领域和销售环节。与此同时,消费者最好也掌握一些鱼类饮食健康知识,保证自己的饮食安全。
鱼儿吃药,不是鱼的错。多宝鱼出了问题,“一棍子打死”的确可以反映出相关政府部门的决心。但是,如果出现了问题就禁售,那想想蔬菜里的农药残留,猪肉里的瘦肉精和注水肉,水发产品里的甲醛……那真的说不准什么时候人们会发现没的吃了。因此,政府部门该做的、该想的是让老百姓如何能安全放心地吃到鱼,而不是让某种问题鱼从百姓的餐桌上消失。
◆吃了药的鱼有何危害?
鱼肉中可能残留的药物有三类。
一是硝基呋喃类药物,在国际国内均为禁用渔药,人体长期大量摄食含硝基呋喃类药物的食品存在致癌可能;
二是孔雀石绿,是一种带有金属光泽的绿色结晶体。它既可以杀菌,又可以作为染料使用。一般来说,渔民用它来预防鱼的水霉病等,或是使鳞受损的鱼延长生命。不过如果它在鱼体中残留时间太长,就有致癌、致畸、致突变的副作用,对人体绝对有害;
三是抗生素药,如恩诺沙星、环丙沙星、氯霉素、红霉素均是抗生素类药。
海淀区卫生监督所副队长周凤武指出,为了加大鱼的产量,养殖者一般会使用消毒剂和抗生素,前者如孔雀石绿,有可能致癌,后者如抗生素,会破坏人体的正常菌群,产生耐药性。
崇文区卫生监督所所长王刚说,国家并不禁止在鱼类养殖过程中添加药品,但有严格的用量规定,而且在鱼上市前一个月不能再投药,让鱼经过自然净化后再上市。
◆怎样吃鱼才安全?
要保证老百姓吃鱼安全,首先必须是政府部门从源头上抓管理,在流通中严格规范,对市场多监管,这需要渔业、工商、卫生等部门团结协作。如国家要严格规定鱼类养殖业中的药物使用情况,使其规范化。工商和技术监督部门要严格抓好产品的流通和加工环节。卫生部门要严格监管鱼类市场,保证餐桌、菜篮子的安全。
王刚说,对销售鱼类的摊贩的卫生监督是卫生监督的重要内容,如要求摊贩保持鱼类的新鲜,使用的容器要定期消毒,控制交叉污染等。
作为鱼的“终结者”,消费者也得掌握一定的知识,让自己吃得更健康。
王刚提醒市民,最好到正规的大型市场购买鱼类食品,要从感官上多加辨别,挑选鲜活的鱼,千万不能吃死的、看着不新鲜的、变了质的鱼。
要辨别鱼体内是否有孔雀石绿,一是看鱼鳞的创伤是否着色,受创伤的鱼经过浓度大的孔雀石绿溶液浸泡后,表面会发绿,严重的还长有青草绿色;
二是看鱼鳍,正常情况下鱼鳍应该是白色的,而经孔雀石绿溶液浸泡过的鱼鳍也容易着色。
另外,若是发现通体色泽发亮的鱼也该警惕。对于不易识别的鱼,在吃前要尽量浸泡,这样即使鱼经过了孔雀石绿溶液的浸泡,也可以稀释,减轻对人体的毒害。
周凤武还提醒市民,尽量吃野生的鱼类和海鱼,而且不要长时间吃一种鱼类,饮食结构要合理。
购买活鱼回家后可以用清水养上一两天;如果是已经杀死时鱼也要尽量用清水浸泡1个小时左右,也可以使用洗涤液来去除毒素。鱼千万不要长时间存放,吃的时候鱼鳃部分一定要洗净、去掉。做法上,尽量煮透、蒸透,不要生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