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容易中暑是什么原因 周围环境湿度大

容易中暑是什么原因 周围环境湿度大

散热的主要方式之一是出汗。出汗必须在周围环境湿度小时才能充分发挥。假如周围空气不够干燥哦,则身体拍出来的汗不能变成蒸汽,就不能带走身体多余的热量。这种原因引起的中暑常常发生在蒸煮作业的高温车间。

夏天中暑的原因

1、外界气温过高

外界气温过高时,身体的温度不但不能散去,身体的温度还会持续升高。比如在大太阳底下晒,或是在高热车间里工作,或者因为房间里通风不好,都可以发生这种情况。这个时候,身体的温度就大大增高,超过人体所能忍受的程度,发生中暑,这种情况也叫做“热射病”。

2、周围环境湿度大

散热的主要方式之一是出汗。出汗必须在周围环境湿度小时才能充分发挥。假如周围空气不够干燥哦,则身体拍出来的汗不能变成蒸汽,就不能带走身体多余的热量。这种原因引起的中暑常常发生在蒸煮作业的高温车间。

3、钠盐丢失

钠盐是我们身体不可缺少的一种物质,当人体出汗时就会排泄出钠盐,如果我们不及时予以补充,身上缺少这种钠盐,就会引起肌肉痉挛,这就是我们所说的“抽筋”,在医学上右脚“中暑性痉挛”。

怎么预防宝宝中暑 宝宝为什么会中暑

假日带宝宝到郊外玩耍,宝宝玩得好开心,脸都晒得红红的,真可爱呀!?但爸妈发现汗流浃背的宝宝精神似乎变得越来越差,甚至都不想要玩了。

中暑是因为体内的热能太多又无法散热,导致体温过高而中暑。一般来说,中暑与两个因素有关──「温度」及「水份」!当温度太高(气温32度以上要注意,35度以上应停止户外活动)就容易造成中暑不适。不过,身处潮湿闷热的夏季,除了温度之外,还要考察湿度,也要考虑个人的散热能力(包含:水份不足、服药、年纪小散热能力较弱)。

有时候气温不会很高,但是长期曝晒又激烈运动,身体就会累积很多热能。如果环境湿度又高(汗水较难蒸发,无法带走热能),又没有风(风能带走热能),而且水份摄取过少(无法流汗),身体在没有办法正常散热的情况之下,就可能会中暑。

冬季室温湿度多少最合适

人体对环境温度的感知相当敏感,对不同的温度会有不同的感知,具体内容如下:

1.当环境温度在18-25℃,相对湿度在40%-70%时,人体感觉最舒适;

2.温度在24-30℃,湿度小于60%时,人体感觉热而不闷;

3.温度高于30℃,湿度大于70%时,人体感觉闷热;

4.温度高于36℃,湿度大于80%时,人体感觉闷热难忍,发汗机制受阻,极易中暑;

5.亚洲人舒适温度:18-25℃;

6.夏天最佳室温:22-25℃,冬天:18-20℃;

7.婴儿沐浴最佳室温:25~18℃,水温:36~38℃。

中暑后猛喝水易导致热痉挛

8月,人们迎来了一年中又一酷暑的月份,“中暑”应该是夏季最红的词汇,虽然随着条件的改善和认知能力的提高,不少家庭都准备了消暑药品,但是一些户外工种依然面临中暑的问题。

医生提醒,轻微中暑可服用藿香正气液或藿香正气胶囊,严重的,若发烧则要及时送医。此外,中暑后不能猛喝水,应该少量多次。

症状头晕、头痛体温突然升高

内江市第二人民医院急诊科主任唐孝文介绍,近期,医院还未收到中暑患者,但是随着气温的持续上升,不排除会有这样的患者。据悉,中暑是指因环境高温引起的人体体温调节功能失调,体内热量过度积蓄,从而引发中枢神经系统体温调节中枢受损。唐孝文说,中暑症状较轻者可出现头晕、头痛、恶心、口渴、大汗、全身疲乏、心慌、胸闷等;中暑较重者体温会升高到38℃以上,会出现面色苍白、四肢湿冷、血压下降、脉搏增快等虚脱的表现;中暑严重者则会出现高热(体温超过40℃)、无汗、意识障碍、嗜睡、言语不清、神志不清、手足抽搐,甚至会出现休克、心力衰竭、肺水肿、脑水肿等。

急救解开衣服到阴凉通风处

“一位高空一位高空作业的工人作业的工人,,从塔吊下来之后来之后,,连喝了几瓶水连喝了几瓶水,,结果一喝完就不省人事了不省人事了。”。近日近日,,记者从内江一位医生口中听到这样一则消息医生口中听到这样一则消息。。虽然并未找到当事人的家人未找到当事人的家人,,但是记者在网上搜索后发现上搜索后发现,,这样的案例不在少数这样的案例不在少数。。唐孝文解释说唐孝文解释说,,中暑后不宜猛喝水,否则容易导致热痉挛,一下子大量喝水反而会造成反射性排汗亢进,从而发生抽搐。遇到中暑怎么办?若发生中暑,轻微的可服用藿香正气液或藿香正气胶囊,多喝水、多休息,应该少量多次饮用淡盐水;严重的,若发烧则要及时送医。若发现周围有人中暑晕倒,应及时将病人移至阴凉通风处,垫高头部,解开衣裤,以利其呼吸和散热。可用冷水浸过的毛巾敷头部,或将冰袋、冰块置于病人头部、颈部两侧、腋窝、大腿根部等大血管部位。

预防夏季锻炼可早上进行

唐孝文建议,室外锻炼要注意天气情况,高温高湿天气下尽量不要锻炼,如果一定要,可以在清晨进行,虽然湿度也较高,但相对来说温度较低。另一方面,高温天气锻炼不可强求锻炼强度。一般来说,如果人们感到心率明显加快时,不建议继续锻炼,尤其是年龄越大的人们,更应适当降低运动强度。另外另外,人体会对炎热的环境产生调适现象生调适现象,如果长时间待在冷气房里房里,突然在高温中从事剧烈活动突然在高温中从事剧烈活动,就比较容易中暑就比较容易中暑。因此因此,从事户外活动前活动前,尽可能离开冷气房尽可能离开冷气房,并做一些户外的体能训练些户外的体能训练。

湿气重的人睡电热毯有好处吗

有一定的好处。

因为湿气重可因环境湿度高导致,而电热毯的使用,能增加被窝的温度,去除潮湿,有助于人体睡觉时的干燥舒适,对因环境引起的湿气重现象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但体内湿气的排除还需正确饮食,多吃一些白扁豆、山药、薏仁、红豆等健脾祛湿的食物,参与适当的运动,调整房间的适宜湿度才行。

什么是中暑

热射病(中暑)是指因高温引起的人体体温调节功能失调,体内热量过度积蓄,从而引发神经器官受损。热射病在中暑的分级中就是重症中暑,是一种致命性疾病,病死率高。该病通常发生在夏季高温同时伴有高湿的天气。

遇到高温天气,一旦出现大汗淋漓、神志恍惚时,要注意降温。如高温下发生出现昏迷的现象,应立即将昏迷人员转移至通风阴凉处,冷水反复擦拭皮肤,随后要持续监测体温变化,若高温持续应马上送至医院进行治疗,千万不可以为是普通中暑而小视,耽误治疗时间。

病因对高温环境适应不充分是致病的主要原因。在大气温度升高(>32℃)、湿度较大(>60%)和无风的环境中,长时间工作或强体力劳动,又无充分防暑降温措施时,缺乏对高热环境适应者易发生热射病。易发因素包括:①环境温度过高 人体由外界环境获取热量。②人体产热增加 如从事重体力劳动、发热、甲状腺功能亢进和应用某些药物(苯丙胺)。③散热障碍 如湿度较大、过度肥胖或穿透气不良的衣服等。④汗腺功能障碍 见于系统硬化病、广泛皮肤烧伤后瘢痕形成或先天性汗腺缺乏症等患者。

1.劳力性热射病

多在高温、湿度大和无风天气进行重体力劳动或剧烈体育运动时发病。患者多为平素健康的年轻人,在从事重体力劳动或剧烈运动数小时后发病,约50%患者大量出汗,心率可达160~180次/分钟,脉压增大。此种患者可发生横纹肌溶解、急性肾衰竭、肝衰竭、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或多器官功能衰竭,病死率较高。

2.非劳力性热射病

在高温环境下,多见于居住拥挤和通风不良的城市老年体衰居民。其他高危人群包括精神分裂症、帕金森病、慢性酒精中毒及偏瘫或截瘫患者。表现皮肤干热和发红,84%~100%病例无汗,直肠温度常在41℃以上,最高可达46.5℃。病初表现行为异常或癫痫发作,继而出现谵妄、昏迷和瞳孔对称缩小,严重者可出现低血压、休克、心律失常和心力衰竭、肺水肿和脑水肿。约5%病例发生急性肾衰竭,可有轻、中度DIC,常在发病后24小时左右死亡。

夏天有点恶心想吐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专家介绍,夏日里恶心想吐,多半是中暑的缘故。中暑的主要表现有:

1.先兆中暑:是人体在温度32度以上,湿度大于60度的环境下呆的时间太长,造成生理功能紊乱,出现包括口渴头晕耳鸣乏力大汗等一下症状,属于中暑的前兆。

2.轻度中暑:体温往往升高到38度以上,并出现面色潮红,大量出汗,皮肤灼热等症状,有的则出现四肢湿冷,面色苍白,血压下降脉搏增快等。

3.重度中暑:病情严重如不及时救治会危及生命。这个时候整个人可能已经有点不清醒了。

什么是中暑

中暑是指在温度过高的环境下,身体受到热伤害之后所产生的一连串反应,严重时会致命。

容易中暑的状况,中暑最常发生的时候是夏季的正午时分,高温以及通风不良的环境,都很容易造成中暑。中暑的初期症状包括:呼吸加速、张口喘气、焦虑不安、出现瞪眼的表情、反应迟钝、皮肤出现出血斑、黏膜充血(口腔黏膜以及牙龈呈现鲜红色)、心跳脉搏加速、体温上升(肛温可达41~43℃)、呕吐、衰弱。

中暑持续一段时间之后,末期的症状则会出现:尿量减少或完全无尿、发绀(口腔黏膜以及牙龈呈现暗紫色)、因持续不断的喘气而造成喉头水肿、黄胆(口腔黏膜、皮肤、以及眼白部位呈现黄色)、颤抖、不自主的划水动作、昏迷、丧失知觉、反射消失、最后造成死亡。

男子因热射病身亡 热射病是什么病

中暑分为先兆中暑、轻度中暑、重症中暑三种,而热射病即属于重症中暑,是比较严重的类型。它主要因为外界温度高,湿度大,体内热量过度积蓄,引起的人体体温调节功能失调,产生的机体调节障碍,水盐代谢紊乱及神经系统功能损害等一系列的严重症状。

夏季哪些人最容易中暑

中暑是夏季的常见病,是指人体在高温环境下体温调节机能出现障碍而发生的一种综合征。据专家介绍,在正常情况下,人体的产热和散热处于动态平衡中,当周围温度低于体温时,人体散热以辐射方式为主;当周围温度高于体温或接近体温时,人体散热主要通过汗液的蒸发,但是蒸发受到空气湿度的影响很大,湿度越大,出汗就越少。因此,处在高热、高湿、低风速状况下,人体调节体温的能力会失调,极易导致一系列不适反应而中暑。

年老体弱者、婴幼儿、产妇、心脑血管疾病患者、营养不良者以及较长时间处于高温环境下的人最容易中暑。专家特别提醒,心脑血管疾病患者要远离中暑。炎热会使人交感神经兴奋,加重心血管系统的负荷,尤其是心脏功能不全的病人,体内的热量不能及时地转移至皮肤而在体内积蓄,便容易中暑。在高温曝晒的天气下,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应尽量少出门,并随时带好常用药,以防高温诱发原发病。由于中暑和其他疾病发病的病因不同,需要区别对待。因此,如果原有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感到不舒服,应赶紧到荫凉通风处,口服一些防暑药。如果症状很快缓解,就可能是中暑;如果不见好转,有可能是其他疾病,应尽快服用心血管药物。

上述易中暑人群应该多喝水,适当补充淡盐水。在室内打开电扇,加速空气流通,但不要直吹身体;空调使用温度不要太低。同时,可以常备一些祛暑化湿的药物,比如同仁堂的藿香祛暑软胶囊(水)。该药具有祛暑化湿,解表和中之功效,用于内蕴湿滞,受暑感寒引发的恶寒发热、头痛无汗、四肢酸懒、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症。

中暑是怎么回事

一、发病原因

中暑是由于在高温高湿环境下,人体内产热和吸收热量超过散热,人体温调节功能紊乱而引起的中枢神经系统和循环系统障碍为主要表现的急性疾病。

患者对高温环境适应能力减退,体内产热和吸收热量超过散热量是致病的主要原因。

1、气候和环境的原因:

夏天的7、 8、 9 月,我地区的气温是全年气温最高的时期, 日平均气温达到32℃以上,湿度大于60%。

2、自身原因:

平时运动量小,尤其在室外活动少,对疾病的抵抗力和热耐受力较差。 特别对于新生来说是一个新的环境,饮食和睡眠都不十分好。针对中暑的原因,中暑的预防是关键。

3、其他:

有时气温虽未达到高温,但由于湿度较高和通风不良,亦可发生中暑。老年、体弱、疲劳、肥胖、饮酒、饥饿、失水、失盐、穿着紧身、不透风的衣裤以及发热、甲状腺机能亢进、糖尿病、心血管病、广泛皮肤损害、先天性汗腺缺乏症和应用阿托品或其他抗胆碱能神经药物而影响汗腺分泌等常为中暑的发病因素。如果机体产热大于散热或散热受阻,则体内就有过量的热蓄积,引起器官功能和组织的损害致中暑。

二、发病机制

热射病的发病机制是由于人体受外界环境中热原的作用和体内热量不能通过正常的生理性散热以达到热平衡,致使体内热蓄积,引起体温升高。

热痉挛的发生机制是高温环境中,人的散热方式主要依赖出汗。一般认为一个工作日的最高生理限度的出汗量为6L,但在高温中劳动者的出汗量可在10L以上。汗中含氯化钠约0。3%~0、5%。因此大量出汗使水和盐过多丢失,肌肉痉挛,并引起疼痛。

热衰竭的发病机制主要是由于人体对热环境不适应引起周围血管扩张、循环血量不足、发生虚脱;热衰竭亦可伴有过多的出汗、失水和失盐。

中暑早期症状有哪些

中暑是指在高温环境下人体体温调节功能紊乱而引起的中枢神经系统和循环系统障碍为主要表现的急性疾病。除了高温、烈日曝晒外,工作强度过大、时间过长、睡眠不足、过度疲劳等均为常见的诱因。临床表现为头痛、头晕、口渴、多汗、四肢无力发酸、注意力不集中、动作不协调等症状。

在暑热天气、湿度大以及无风的环境条件下容易导致中暑,中暑可以根据病情的严重程度分为先兆中暑、轻症中暑和重症中暑,而它们的早期症状是不一样的,下面是3种中暑的不同症状:

根据发病过程及轻重,将中暑分为:先兆中暑、轻度中暑和重度中暑。

1、先兆中暑的症状为:大量出汗、口渴、明显疲色、四肢无力、头昏眼花、胸闷、 恶心、注意力不集中、四肢发麻等,体温正常或略高,一般不高于37.5℃。

2、轻度中暑有面色潮红、胸闷、皮肤干热等,或早期呼吸循环衰竭症状,如面色苍白、恶心呕吐、大量出汗、皮肤湿冷、 体温升高到38℃以上、血压下降、脉搏加快等。

3、重度中暑除上述症状外,如果还出现昏倒或痉挛,或皮肤干燥无汗,体温在40℃以上,说明中暑严重,应紧急处置,昏迷者针刺人中、十宣穴。在急救的同时,及时送医院治疗。

产妇如何预防产褥中暑

产妇在室内高温闷热环境下,体内余热不能及时散发引起很容易中暑。

据医生介绍,产后,产妇体内储留的水分需要排出,因此有显著的利尿现象,出汗也特别多,可以经常见到产妇衣、被为汗水浸湿,夜间尤甚。出汗也是一种散热方式,当环境气温超过35℃时,机体依靠大量汗液蒸发进行散热。但是一些旧风俗习惯却要求产妇密闭在家中,由于住房矮小,室温过高,湿度很大,产妇出汗散热又受到严重障碍,将导致体温中枢调节失常,出现高热、水电解质代谢紊乱和神经系统功能损害等一系列病变。产褥感染患者发热时,更容易中暑。

小编提示:产褥中暑是可以预防的,关键是告诫产妇必须破除旧风俗习惯,居室要通风,衣着要适宜。此外,还要预防和积极治疗产褥感染。当产妇发生产褥中暑应迅速降温,积极防治休克。

相关推荐

中暑怎么回事

1、气候和环境原因: 夏天的7、 8、 9 月,我地区的气温全年气温最高的时期, 日平均气温达到32℃以上,湿度大于60%。 2、自身原因: 平时运动量小,尤其在室外活动少,对疾病的抵抗力和热耐受力较差。 特别对于新生来说一个新的环境,饮食和睡眠都不十分好。针对中暑原因中暑的预防关键。 3、其他: 有时气温虽未达到高温,但由于湿度较高和通风不良,亦可发生中暑。老年、体弱、疲劳、肥胖、饮酒、饥饿、失水、失盐、穿着紧身、不透风的衣裤以及发热、甲状腺机能亢进、糖尿病、心血管病、广泛皮肤损害、先天性汗

容易中暑什么原因 其它诱因

中暑还有其它诱因,比如过分剧烈的劳动,由于肌肉互动后要产生大量的人,虽然一个人平时并没有什么病,但因为热量一时积聚太多,来不及散出去,也能中暑。此外,像老年人、体弱的人、本来有心脏病的人,以及其他慢性疾病患者都会比较容易发生中暑的现象。

怎样利用三伏天排湿气 三伏天的特点什么

三伏天,出现在小暑与处暑之间,一年中气温最高且又潮湿、闷热的日子,平均气温高、低气压、环境湿度大、风速等级小。“三伏天”的“伏”就指“伏邪”,即所谓的“六邪”中的暑邪。

中暑的病因

天气越来越热了,对于那些体弱多病的老年人和小孩来说中暑一件值得关注的事情,因为他们夏季中暑的高发人群,中暑后会表现为身体虚弱,没有精神,头昏出虚汗等等症状,件非常折磨人的事情。 (一)发病原因 患者对高温环境适应能力减退,体内产热和吸收热量超过散热量致病的主要原因。 1、气候和环境原因: 夏天的7、 8、 9 月,我地区的气温全年气温最高的时期, 日平均气温达到32℃以上,湿度大于60%。 2、自身原因:平时运动量小,尤其在室外活动少,对疾病的抵抗力和热耐受力较差。 特别对于新生来说一个新的

中暑由什么原因引起的

天气越来越热了,对于那些体弱多病的老年人和小孩来说中暑一件值得关注的事情,因为他们夏季中暑的高发人群,中暑后会表现为身体虚弱,没有精神,头昏出虚汗等等症状,件非常折磨人的事情。 一发病原因 患者对高温环境适应能力减退,体内产热和吸收热量超过散热量致病的主要原因。 1、气候和环境原因: 夏天的7、 8、 9 月,我地区的气温全年气温最高的时期, 日平均气温达到32℃以上,湿度大于60%。 2、自身原因:平时运动量小,尤其在室外活动少,对疾病的抵抗力和热耐受力较差。 特别对于新生来说一个新的环境

中暑不等于热中风

中暑、中风究竟有什么不同之处,目前还有很多人无法很好地分辨这两种疾病。这两种疾病虽然都与高热天气有关,即发病的诱因相似,病状也有近似之处;但他们的病理根源、变化机理以及预防治疗有很大的区别。 中暑人在高热环境中,人体产热与散热功能失调,大量热蓄积体内导致体温升高所致。正常人体在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的控制下,产热和散热处于平衡,维持体温在37℃左右。当气温超过皮肤温度(一般为32℃~35℃),或环境中有热辐射源(如电炉、明火),或空气中湿度过高通风又不良时,机体内的热难于通过辐射、传导、蒸发,对流等方式散发

如何判别热衰竭还中暑

病情分析:热衰竭高温环境劳动,出现的血液循环机能衰竭。血压下降、脉搏呼吸加快、大量出汗、皮肤变凉、血浆和细胞间液量减少、晕眩、虚脱等症状。这时体温正常。在炎热的天气下作体力劳动或长跑,都可能引致热衰竭,严重的更会中暑。一般起病迅速先有头晕、头痛、心悸、恶心、呕吐、大汗、皮肤湿冷、体温不高、血压下降、面色苍白、继以晕厥,通常昏厥片刻即清醒,一般不引起循环衰竭。治疗方法使病人仰卧,饮水待血压恢复正常,不必用升压药,有心血管疾患者尤应慎用,以免增加心脏负荷而诱发心衰。预防措施应着重降低气温。 意见建议:中暑

哪些药物可以缓解中暑

藿香正气并非万能解暑药 藿香正气根据宋代《太平惠民合剂局方》中藿香正气散制成,方剂学里将其归类于“祛湿剂”,功用解表化湿、理气和中,主治外感风寒、内伤湿滞证等。例如,暴雨之后的闷热天气,或者长时间的“桑拿天”,这时环境湿度往往超过60%,人们会觉得恶心、头痛、食欲不振、呕吐、腹泻,用藿香正气比较合适。 中暑因为暑热内侵,临床以高热、大量出汗、疲倦乏力为主要表现,严重的可能会出现虚脱。治疗应以清热泻火、养阴解暑为主。而藿香正气类药物药性偏温,可能加重中暑不适症状。而且在烈日曝晒下人体会缺水,而藿香正气

中暑什么意思

1、中暑什么意思 中暑指在高温和热辐射的长时间作用下,机体体温调节中枢出现障碍,水、电解质代谢紊乱及神经系统功能损害等一系列症状的总称。对于颅脑疾患的病人,老弱及产妇耐热能力差者,更加容易发生中暑。 2、中暑的危害 对于中暑的患者若不给予迅速有力的治疗,可引起抽搐、永久性脑损害或肾脏衰竭,甚至导致死亡。当人体核心体温(core temperature)达41℃时,表示预后恢复较为困难,体温若再略为升高一点则常可致死。如果老年、衰弱和酒精中毒可加重预后。 3、中暑原因 中暑原因非常多的,在高温作

中暑可以吃芒果吗

中暑后可以吃芒果。 中暑由于体内环境温度过高,引起头痛、眩晕、乏力、意识障碍的一种表现,对于中暑的病人来说,食用芒果没有绝对的禁忌,所以中暑可以吃芒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