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糖尿病降压治疗越早越好

糖尿病降压治疗越早越好

研究证实,人类血压水平自115/75 mmHg起,随着血压水平的升高,心血管事件发生危险以及全因死亡率呈几何级数增加。糖尿病患者中的高血压患病率远高于无糖尿病者。在没有肾损害的2型糖尿病患者中,高血压患病率约为70%。在有少量蛋白尿的糖尿病患者中,高血压患病率达90%。而在有大量蛋白尿者中,高血压患病率高达93%。据调查,目前我国糖尿病患者有3000多万例,其中约有2000多万例并发高血压。MRFIT研究显示,在任何一个血压水平,糖尿病患者心血管死亡率均显著高于非糖尿病者。糖尿病患者若合并高血压,发生严重心脑血管病,如卒中、冠心病、心力衰竭、外周血管病、肾损害、视网膜病等的风险与死亡率均为单独存在高血压或糖尿病者的2倍多。

积极降压可使糖尿病患者明显受益

UKPDS研究表明,与降低血糖相比,降压的益处更为显著。一项长期观察研究表明,严格的降压治疗可使患者的卒中、死亡、微血管并发症、所有糖尿病并发症的相对发病风险分别降低44%、32%、37%和24%,而严格的降糖治疗则仅使上述各项风险分别下降5%、10%、32%和12%。可以看出,除微血管并发症下降幅度不悬殊外,其他几项的降幅相差1~7倍之多。因此,降压治疗对糖尿病患者预后影响更大,必须积极地控制糖尿病患者的高血压。

SHEP、Syst-Euro、HOT等高血压大规模临床试验的糖尿病亚组分析,以及UKPDS研究结果均一致表明,将血压控制到收缩压为140 mmHg左右的降压治疗能显著降低心血管事件风险达20%~70%。2007年发表的ADVANCE研究则表明,进一步将收缩压从140 mmHg降至134 mmHg,能使全因死亡进一步降低14%(P=0.025),心血管事件危险进一步降低9%(P=0.041)。我国以及欧美的高血压诊疗指南均建议,对糖尿病患者,至少应将血压控制到低于130/80 mmHg,而不是像普通高血压患者那样低于140/90 mmHg。众多研究结果表明,更严格、强化的降压治疗可更大幅度降低心脑血管病发病风险及死亡率,减少糖尿病肾病发生,并延缓其进展。

但是,要使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患者血压降至低于130/80 mmHg并非易事,为此绝大多数患者需用两种或两种以上降压药物联合治疗。MDRD、IDNT以及HOT研究均表明,至少需要同时使用3种以上的药物治疗,才能使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控制到目标水平(135/85 mmHg)以下。为降低心血管事件风险,改善患者预后,抗高血压治疗必须降压达标,而联合治疗是必然选择。

高质量积极降压方案的选择

钙拮抗剂主要作用于血管平滑肌细胞膜上的L型钙通道(有研究证实第三代钙拮抗剂氨氯地平可同时作用于L型和N型钙通道),阻断血管平滑肌细胞的兴奋-收缩偶联,从而降低全身血管阻力,达到降低血压的目的。第三代钙拮抗剂氨氯地平的半衰期长达35~50小时,ALLHAT以及VALUE研究均证实,其能够强效、平稳和持久降压,更加强力地控制血压波动的晨峰现象,并能在长期治疗中表现出显著的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因此,钙拮抗剂与其他抗高血压药物联合使用均能产生显著的协同降压疗效,尤其是与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阻断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或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联合治疗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能够产生更显著的靶器官保护作用,带来更明显的临床益处。

在5123例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中进行的ASCOT-BPLA糖尿病亚组分析表明,与经典的β阻滞剂+利尿剂联合治疗相比,以钙拮抗剂氨氯地平为基础,联合培哚普利的降压治疗能更加显著地降低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的心血管事件风险[相对危险降低(RRR)14%,P=0.026]。2008年3月在ACC年会上公布的提前终止的ACCOMPLISH研究结果显示,在60%合并糖尿病的高危高血压患者中,采取起始即联合治疗,并强制性增加剂量以达到患者能够耐受的最大降压幅度的积极降压治疗方案,治疗30个月时,钙拮抗剂氨氯地平+贝那普利组收缩压降至129.3 mmHg,而贝那普利+利尿剂组收缩压为130.0 mmHg,血压控制率分别达到81.7%和78.5%。与贝那普利+利尿剂相比,氨氯地平+贝那普利治疗组心血管事件危险进一步降低达20% (P=0.0002),其中心血管事件硬终点(心血管死亡+心肌梗死+脑卒中)进一步降低20%(P=0.007)。从ALLHAT研究开始,VALUE、ASCOT-BPLA以及ACCOMPLISH研究均充分证实了钙拮抗剂氨氯地平对高血压和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心血管保护方面的作用,亦进一步巩固了氨氯地平与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联合治疗在高血压长期治疗中的地位。

心血管疾病是糖尿病患者的主要死因,对于合并糖尿病的高血压患者,与降糖等治疗手段相比,降压治疗可能是降低发病危险更为有效的手段,降压治疗给这类患者所带来的益处至少等于或大于给年龄相当的无糖尿病的高血压患者所带来的益处。对于有糖尿病肾病的高血压患者,须更加积极地进行有效的降压治疗,采用多种抗高血压药物联合治疗,尤其是氨氯地平与RAS阻断剂的联合,以更大幅度降低心脑血管事件发生风险与死亡率,改善患者长期预后。

高血压有哪些治疗原则呢

1、治疗目的及原则

降压治疗的最终目的是减少高血压患者心、脑血管病的发生率和死亡率。降压治疗应该确立血压控制目标值。另一方面,高血压常常与其他心、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合并存在,例如高胆固醇血症、肥胖、糖尿病等,协同加重心血管疾病危险,治疗措施应该是综合性的。

(1)改善生活行为 ①减轻体重。②减少钠盐摄入。③补充钙和钾盐。④减少脂肪摄入。⑤增加运动。⑥戒烟、限制饮酒。

(2)血压控制标准 原则上应将血压降到患者能最大耐受水平。

(3)多重心血管危险因素协同控制 降压治疗后尽管血压控制在正常范围,血压升高以外的多种危险因素依然对预后产生重要影响。

2、降压药物治疗

(1)降压药物种类 ①利尿药。②β受体阻滞剂。③钙通道阻滞剂。④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⑤血管紧张素II受体阻滞剂。

(2)治疗方案 大多数无并发症或合并症患者可以单独或者联合使用噻嗪类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等。治疗应从小剂量开始,逐步递增剂量。临床实际使用时,患者心血管危险因素状况、靶器官损害、并发症、合并症、降压疗效、不良反应等,都会影响降压药的选择。2级高血压患者在开始时就可以采用两种降压药物联合治疗。

生活中治疗高血压的方法都有什么

(一)非药物的高血压的治疗方法:

这种高血压的治疗方法是限制钠盐摄人、减轻体重、运动、气功、戒烟酒及其他生物行为方法等。

(二)药物的高血压的治疗方法:

1.使用降压药物时,应使普通高血压病患者的血压缓慢降低为宜,且不宜将血压降至过低,这种高血压的治疗的目的都是为了避免减少对心、脑、肾等重要器官供血。

2.急症的高血压的治疗,安排高血压急症病人卧位时应抬高床头,目的是避免加重脑水肿。这是高血压的治疗的方法之一。降压时选用快速降压药,如硝普钠。高血压脑病时可给予甘露醇快速静滴减轻脑水肿。

高血压治疗的主要目标是血压达标,降压治疗的最终目的是最大限度地减少高血压患者心、脑血管病的发生率和死亡率。降压治疗应该确立血压控制目标值。另一方面,高血压常常与其他心、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合并存在,例如高胆固醇血症、肥胖、糖尿病等,协同加重心血管疾病危险,治疗措施应该是综合性的。不同人群的降压目标不同,一般患者的降压目标为140/90mmHg以下,对合并糖尿病或肾病等高危患者,应酌情降至更低。对所有患者,不管其他时段的血压是否高于正常值,均应注意清晨血压的监测,有研究显示半数以上诊室血压达标的患者,其清晨血压并未达标。

高血压患者要禁忌腌咸的肉和菜,如咸肉、火腿、咸鱼、咸鸡(鸭)蛋、腌菜、榨菜、雪里蕻、酱菜等含盐量高的食品,以减少水钠滞留。要注意不吃、少吃高热量的食物:减少含脂肪多的食物,如油炸食品、猪肉、动物油、黄油糕点等。烹调时,少用食盐或酱油,每日摄入食盐约2~5克或酱油不超过10毫升。多吃水果和蔬菜。

血压高如何治疗

(一)原发性高血压的治疗1.治疗目的及原则降压治疗的最终目的是减少高血压患者心、脑血管病的发生率和死亡率。降压治疗应该确立血压控制目标值。另一方面,高血压常常与其他心、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合并存在,例如高胆固醇血症、肥胖、糖尿病等,协同加重心血管疾病危险,治疗措施应该是综合性的。

(1)改善生活行为 ①减轻体重。②减少钠盐摄入。③补充钙和钾盐。④减少脂肪摄入。⑤增加运动。⑥戒烟、限制饮酒。

(2)血压控制标准个体化 由于病因不同,高血压发病机制不尽相同,临床用药分别对待,选择最合适药物和剂量,以获得最佳疗效。

(3)多重心血管危险因素协同控制 降压治疗后尽管血压控制在正常范围,血压升高以外的多种危险因素依然对预后产生重要影响。

2.降压药物治疗(1)降压药物种类 ①利尿药。②β受体阻滞剂。③钙通道阻滞剂。④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⑤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剂。

(2)治疗方案 大多数无并发症或合并症患者可以单独或者联合使用噻嗪类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等。治疗应从小剂量开始,逐步递增剂量。临床实际使用时,患者心血管危险因素状况、靶器官损害、并发症、合并症、降压疗效、不良反应等,都会影响降压药的选择。2级高血压患者在开始时就可以采用两种降压药物联合治疗。

(二)继发性高血压的治疗主要是针对原发病的治疗,如嗜铬细胞瘤引起的高血压,肿瘤切除后血压可降至正常;肾血管性高血压可通过介入治疗扩张肾动脉。对原发病不能手术根治或术后血压仍高者,除采用其他针对病因的治疗外,还应选用适当的降压药物进行降压治疗。

如何治疗小脑梗塞

控制好血压,治疗原发病,降脂溶栓,疏通血管,净化血液,减少血栓形成,延缓动脉硬化,降低危害因素,预防脑动脉硬化血栓形成。经常检测,发现问题早防早治;心态平和,生活规律,低盐低脂清淡饮食,多喝水,少烟酒,多吃蔬菜水果,减肥,加强运动锻炼。

缺血性的小脑梗的治疗要在溶栓直接内进行吸氧,抗凝,合理降压以及防治脑水肿的情况出现,还要控制小脑感染,积极治疗原发病症。

溶栓时间窗外结合中药活血化瘀、舒经活络、溶栓醒脑,改善血管、血液内环境,尽快恢复大脑供血,减轻大脑损伤,降低后遗症(发病前后同时可服用,发病前预防,发病后治疗,康复治疗服用越早治愈率越高,预后越好)。

降血压的六大误区

1、灵丹妙药根治高血压

2、降压药物用得太早会导致以后用药无效

部分高血压患者认为,降压药用得太早会导致以后用药无效,趁现在症状不重就不要用药,这种想法非常危险。血压升高后,心、脑、肾等多个器官会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损害。血压控制得越早,越能预防靶器官受到伤害,其远期的预后越好。如果等到并发症出现,就已失去了最佳治疗时机,后悔莫及了。

3、降压药物影响肝肾功能

有些人由于担心降压药物的不良反应,而不敢应用。实际上,有的人服用降压药物可能会有一定的不良反应,但相比高血压的致残、致死的严重后果而言,服用降压药物的获益更大。

4、保健品有降压作用

高血压病人千万不要被某些鼓吹能根除高血压的伪科学所蒙蔽,不遵医嘱而采取一些不科学的治疗方法,从而导致中风、心肌梗塞的发生。

5、去医院复查时停止服用降压药物

一些高血压患者去医院复查前停服用降压药物,认为停药后血压测量的更真实,这是错误的做法。降压治疗是一个长期过程,医生更关注服药后血压水平,因此,无论是否去医院就诊,均应按时服药。

6、长期用药可产生耐药性

目前没有证据显示长期服用同一种降压药会出现耐受性而导致疗效下降,所以在血压控制良好的情况下,不要自行换药,以免因血压波动导致心脑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

高血压能吃丁香吗

高血压治疗

1.治疗目的及原则

降压治疗的最终目的是减少高血压患者心、脑血管病的发生率和死亡率。降压治疗应该确立血压控制目标值。另一方面,高血压常常与其他心、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合并存在,例如高胆固醇血症、肥胖、糖尿病等,协同加重心血管疾病危险,治疗措施应该是综合性的。

(1)改善生活行为 ①减轻体重。②减少钠盐摄入。③补充钙和钾盐。④减少脂肪摄入。⑤增加运动。⑥戒烟、限制饮酒。

(2)血压控制标准 原则上应将血压降到患者能最大耐受水平。

(3)多重心血管危险因素协同控制 降压治疗后尽管血压控制在正常范围,血压升高以外的多种危险因素依然对预后产生重要影响。

2.降压药物治疗

(1)降压药物种类 ①利尿药。②β受体阻滞剂。③钙通道阻滞剂。④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⑤血管紧张素II受体阻滞剂。

(2)治疗方案 大多数无并发症或合并症患者可以单独或者联合使用噻嗪类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等。治疗应从小剂量开始,逐步递增剂量。临床实际使用时,患者心血管危险因素状况、靶器官损害、并发症、合并症、降压疗效、不良反应等,都会影响降压药的选择。2级高血压患者在开始时就可以采用两种降压药物联合治疗。

通过以上的了解,我们知道了,如何预防高血压等方面的措施,那么高血压能吃丁香吗 ?希望人们能正确的了解,为了我们高血压患者的健康,人们一定要谨慎,合理的食用任何东西。

视力突然模糊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眼底出血

多见于高血压的病人,也可见于血液病、肾脏病、糖尿病病人。症状表现为突然发生眼前黑影,影响视力,及时通过降压治疗控制继续出血,已经发生出血的逐渐吸收后视力可得到恢复。

相关推荐

高血压能吃番茄酱吗

高血压患者不能吃太多的盐,所以一般高血压患者吃的食物都是比较清淡的,也有很多的高血压患者会问高血压患者能不能吃番茄呢?下面我们一起去看看高血压患者到底能不能吃番茄。 这是可以吃番茄的,高血压患者宜"三多三少",即多维生素,多无机盐,多纤维素,少盐,少脂肪,少热量,禁烟忌酒,长期饮酒可促使儿茶酚胺,皮质激素水平升高而诱发高血压,肥胖患者要限制饮食,防止体重超重。 高血压的治疗 治疗目的及原则 降压治疗的最终目的是减少高血压患者心、脑血管病的发生率和死亡率。降压治疗应该确立血压控制目标值。另一方面,高血压

食疗降血压到什么程度合适

我国有绝对数量庞大的高血压人群,发病率也居高不下。在我们房颤中心,很多心律失常病人同时合并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疾病。临床上经常遇到病人询问:我的血压降到多少合适?我今天100/60,是不是太低了;我血压120/60,是不是脉压差太大了......诸如此类。 国际上高血压的指南一直在更新,2013 JNC8 高血压指南建议简单明了: * 对年龄在

高血压住院怎么治疗

1.治疗目的及原则降压治疗的最终目的是减少高血压患者心、脑血管病的发生率和死亡率。降压治疗应该确立血压控制目标值。另一方面,高血压常常与其他心、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合并存在,例如高胆固醇血症、肥胖、糖尿病等,协同加重心血管疾病危险,治疗措施应该是综合性的。 (1)改善生活行为①减轻体重。②减少钠盐摄入。③补充钙和钾盐。④减少脂肪摄入。⑤增加运动。⑥戒烟、限制饮酒。 (2)血压控制标准个体化由于病因不同,高血压发病机制不尽相同,临床用药分别对待,选择最合适药物和剂量,以获得最佳疗效。 (3)多重心血管危险因素

孕妇吃什么降血压

莲子心高血压病降压茶:所谓莲子心是指莲子中间青绿色的胚芽,其味极苦,但却具有极好的降压去脂之效。用莲心12g,开水冲泡后代高血压病降压茶用,一天早晚各饮一次,除了能降低血压外,还有清热、安神、强心之特效。 决明子高血压病降压茶:中药决明子具有降血压、降血脂、清肝明目等功效。经常饮用决明子高血压病降压茶有治疗高血压病之特效。一天数次用15—20g决明子泡水代高血压病降压茶用,不啻为治疗高血压病、头晕目眩、视物不清之妙品。 桑寄生高血压病降压茶:中草药桑寄生为补肾补血要剂。祖国医学临床表明,用桑寄生煎汤代高血

高血压高危人群标准是什么

1、男性>55岁,女性>65岁。 2、超重或肥胖(BMI≥24kg/m2)和/或腰围男性≥90cm,女性≥85cm)。 3、高血压家族史(一、二级亲属):(1级亲属:父母、子女以及兄弟姐妹 ; 2级亲属:叔、伯、姑、舅、姨、祖父母、外祖父母)。 4、吸烟:每天至少吸1支,连续吸烟≥6个月。 5、长期过量饮酒(每日饮白酒≥100m1每周饮酒≥4次)。 6、长期膳食高盐(食盐量≥10克/日)。 7、缺乏体力活动:每周

糖尿病肾病患者能活多长时间

糖尿病肾病患者积极预防病发症,也是影响糖尿病肾病能活多久的,重要的因素,降低病人伴随血压增高的情况,或降低病人三高状态,从而减轻病人的蛋白尿症状,和延缓病人肾功能衰竭的发生。 糖尿病肾病能活几年,是不能提前下结论的,需要根据,患者在治疗期间恢复的状况而定。在科学的治疗方案、合理的护理作用下,相信患者会早日,摆脱糖尿病肾病的困扰,拥有健康的生活。 严格控制血糖,在出现临床糖尿病肾病之前,也就是在糖尿病早期,用胰岛素泵,或多次皮下注射胰岛素,严格控制糖尿病,使血糖保持基本正常,可以延缓甚至防止,糖尿病肾病的发

高血压临床治疗方法是什么

降压治疗的最终目的是减少高血压患者心、脑血管病的发生率和死亡率。降压治疗应该确立血压控制目标值。另一方面,高血压常常与其他心、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合并存在,例如高胆固醇血症、肥胖、糖尿病等,协同加重心血管疾病危险,治疗措施应该是综合性的。 1、改善生活行为:①减轻体重;②减少钠盐摄入;③补充钙和钾盐;④减少脂肪摄入;⑤增加运动;⑥戒烟、限制饮酒。 2、血压控制标准个体化:由于病因不同,高血压发病机制不尽相同,临床用药分别对待,选择最合适药物和剂量,以获得最佳疗效。 3、多重心血管危险因素协同控制:降压治疗

高血压的治疗

(一)原发性高血压的治疗 1.治疗目的及原则 高血压治疗的主要目标是血压达标,降压治疗的最终目的是最大限度地减少高血压患者心、脑血管病的发生率和死亡率。降压治疗应该确立血压控制目标值。另一方面,高血压常常与其他心、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合并存在,例如高胆固醇血症、肥胖、糖尿病等,协同加重心血管疾病危险,治疗措施应该是综合性的。不同人群的降压目标不同,一般患者的降压目标为140/90mmHg以下,对合并糖尿病或肾病等高危患者,应酌情降至更低。对所有患者,不管其他时段的血压是否高于正常值,均应注意清晨血压的监测,

血压波动范围注意事项

平衡方法: 1.治疗目的及原则 降压治疗的最终目的是减少高血压患者心、脑血管病的发生率和死亡率。降压治疗应该确立血压控制目标值。另一方面,高血压常常与其他心、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合并存在,例如高胆固醇血症、肥胖、糖尿病等,协同加重心血管疾病危险,治疗措施应该是综合性的。 (1)改善生活行为①减轻体重。②减少钠盐摄入。③补充钙和钾盐。④减少脂肪摄入。⑤增加运动。⑥戒烟、限制饮酒。 (2)血压控制标准个体化由于病因不同,高血压发病机制不尽相同,临床用药分别对待,选择最合适药物和剂量,以获得最佳疗效。 (3)多重

饮酒对糖尿病有哪些具体的危害

喝酒对糖尿病的危害: 1、长期饮酒视力下降更快 为了解饮酒对糖尿病患者的影响,在长达5年半的跟踪调查中,研究人员发现,和不饮酒者相比,每周适量饮酒的人,出现糖尿病眼病的几率虽然没有改变,但视力下降幅度更大、速度更快。 2、引发各种并发症 酒精的热量明显高于同重量的碳水化合物,容易导致患者血糖波动,继而加重血糖代谢紊乱,加速各种并发症的进程,如糖尿病眼病、糖尿病肾病、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此外,酒精对某些降糖药物有干扰作用,服药前后饮酒会削弱药效,增加不良反应风险。 由于糖尿病患者饮酒造成的危害难以逆转,所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