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糖太多会增加心脏病死亡风险
吃糖太多会增加心脏病死亡风险
研究结果显示,1天总热量超过21%来自添加糖的人,与添加糖摄取量占不到总热量10%的人相比,因心脏疾病而死亡的风险多了1倍。
此外,假如一天摄取的总热量有17%至21%来自添加糖,心脏病风险比添加糖摄取量占不到总热量10%的人高出38%。
以1天摄取2000大卡热量计算,假如21%热量,约420大卡来自添加糖,相当于1天喝3罐含糖饮料。
研究还发现,每周摄取7份以上含糖饮料的人,患心脏病的风险要比每周摄取1份以下含糖饮料的人高29%。
发表在最近出版的《美国医学会内科医学》期刊上的这项研究称,随着糖的分量摄取的多少,人们死于心血管疾病的风险会明显增加。
研究职员指出,过往已经有研究以为,高糖分摄取,特别是含糖饮料,与肥胖,高血压,Ⅱ型糖尿病以及会引发心脏疾病和中风风险因子有关,但大多数研究着重在含糖饮料,而不是整体糖量的摄取。而这项最新研究报告则是第一个关于糖分与“因心脏病而死亡”有关联的研究。
发脾气会增加心脏病发作的风险
总有这样或那样的时刻,我们会控制不住自己的脾气。现在一项发表在《欧洲心脏杂志》上的新研究表明,愤怒可能会增加急性心血管疾病发病率的风险,例如,发脾气几个小时后会心脏病发作或中风。
更重要的是,研究人员报告说,那些经常失去冷静或本身就有心脏问题的人是发病风险最高的。
一些研究人员审查后表明,虽然心脏疾病患者在愤怒之后发病的绝对风险很低,但与平静状态相比,风险也是相当大的。
研究人员分析了九项研究,这些研究是在1966-2013年间进行的,其中包括了4500多例心脏病发作、462例急性冠脉综合征、800多例中风和300多例心律失常。
了解风险:尝试心脏病风险计算器
发脾气两个小时后是关键
研究人员还发现,发火后两小时的时候,一个人心脏病发作或急性冠脉综合征的风险上升了近五倍,中风的风险上升了近四倍,一种被称为心室性心律失常的心律紊乱疾病的风险也上升了。
研究结果表明,与一个月只发一次火,即较低心脏病风险的人相比,发火可能导致1万人中有一个心脏病发作。而在具有较高的心脏病风险的人群中,这个数字增加到四人。
一天发火五次会很危险
研究人员还发现那些频繁发火的人一天很危险,比如一天发火五次就会导致低心脏病风险的人群里1万人中约158人心脏病发作,而较高心脏病风险人群中数字则上升到657人。
10种可减轻压力的方法
纽约大学朗格尼医学中心的医学助理教授斯瑞伯.班格勒博士指出,愤怒发作和心脏病之间有联系并不奇怪,因为众所周知的,愤怒会增加人体神经系统的应激反应,包括心率上升和血压升高。
哈佛大学公共卫生和研究的首席研究员伊丽莎白.摩斯托夫斯基指出虽然这种影响看上去似乎是暂时的,尽管如此,她还是说,“虽然一个人的心血管疾病发作的绝对风险很小。然而,某些人可能有更高的风险。”
别失去冷静
摩斯托夫斯基还提到,虽然愤怒与急性心脏病发作的风险相对较低,然而那些频繁愤怒的人的发病风险是可以累加的。”这对于那些具有其他潜在风险因素或已经患有心脏病、中风和糖尿病的人尤为重要,”她说。
根据摩斯托夫斯基的说法:对于没有心脏病潜在风险因素且每月只发一次火的人来说,发病的风险非常小;而对于有多种危险因素、有心脏病和中风发作病史、经常发火的人来说,随着时间的推移,风险不断累加,会达到一个惊人的高度。
心脏病学家早就知道,心脏病发作后的抑郁生气可以产生不利影响,而心理压力也可成为健康问题的风险因素。注意,他们的研究发现并不是表明愤怒导致了心脏病发作,而是说他们之间有关联,研究人员补充说,包括他们评论在内的研究结果都是相当一致的。
血液粘稠度高的症状 哪些因素会导致血粘稠
血液粘稠会导致身体疲乏、萎靡不振,但长时间熬夜,睡眠不足也会对血液粘稠有影响。易引发高血压、高血脂、心脏病、肥壮和其他健康问题。研讨发现,每晚睡眠不足6—7小时导致死亡率的增加份额与吸烟相当。
下肢血管也很重要,但常被我们忽视。脑血管有问题,发作心脏病的几率是健康人的2倍左右;一旦是下肢血管被堵塞,这一危险就会增加到4倍。
饮食摄入的热量过高,导致血管里的脂肪越来越多,简单将血管堵塞。研讨发现,普通人吃糖太多,可能引起血糖和胰岛素水平增高。一朝一夕,导致胰岛素反抗和缓慢炎症,诱发动脉粥样硬化,促进血栓构成,增加患脑卒中危险。
心脏病高发人群
久坐不动、暴饮暴食这些对心脏不好的坏习惯已经被大家熟知,但其实还有一些易被忽视的习惯也在悄悄伤害你的心脏。据美国MSN网站近日报道,下面五种人要格外警惕心脏病。
常堵车的人。德国一项研究显示,人们陷于交通堵塞一小时后,心脏病发作的风险增加3.2倍。专家分析,遇到路面拥堵时,精神会高度紧张,肾上腺皮质醇浓度增加,心跳加快、心肌疲劳,从而诱发冠心病的发生。此外,堵车严重的地方也是“重污染地带”,空气中充斥着大量含苯、甲苯、二甲苯等有害物质的汽车尾气,所以堵车时最好不要打开车窗。
孤独的人。美国芝加哥大学心理学教授约翰·卡西奥波在美国科学促进会年会上发表研究成果时说,孤独可以削弱人体免疫系统,使血压上升、压力增大,还有可能造成抑郁症。孤独的人,血压比社交活跃的人高出30毫米汞柱,从而使孤独者患心脏病和中风的可能性达到正常人的3倍,死于心脏病和中风的概率达到正常人的2倍。
不吃早餐的人。据《美国临床营养学杂志》报道,经常不吃早餐能增加患心脏病的风险。澳大利亚塔斯马尼亚大学研究人员对2184名志愿者进行长达20多年的跟踪调查发现,经常不吃早餐的人容易肥胖,腹部脂肪堆积、胆固醇升高,这些都是心脏病的诱因。从小不爱吃早餐直到成年的人,30岁就开始向心脏病发展了。原因是不吃早餐的人更喜欢吃垃圾食品,膳食纤维、维生素吃得不够。此外,他们用餐时间很不规律,是生活方式混乱的典型代表。
秃顶的人。研究发现,头顶容易掉发的人,心脏病风险会增加40%;额前脱发、发际线后退的人,心脏病风险会增加28%。研究认为,男性脱发与睾丸激素分泌的多少有关,而睾丸激素的分泌会影响心脏细胞。
住机场附近、闹市区的人。瑞士一项大规模的新研究表明,飞机噪音水平和时长都会使致命心脏病危险增加。与日常接触噪音不足45分贝的人相比,日常接触噪音超过60分贝的人,心脏病死亡风险增加30%。在高分贝噪音下生活15年以上的人,心脏病死亡危险会增加 50%。研究也发现,居住地距离交通繁忙马路100米以内,同样会增加心脏病危险。
最易被忽视4个早亡原因
1、爱看电视。
看电视会导致久坐,久坐的生活方式会折寿。美国内华达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科学家对13284名毕业生进行平均为期8.2年的跟踪调查发现,与每天看电视1小时或更少的参试者相比,每天看电视至少3小时的参试者早亡风险增加两倍。
2、感觉孤独。
美国科学促进会芝加哥年会上公布的芝加哥大学一项涉及2000多名50岁以上参试者的新研究发现,极度孤独会增加过早死亡危险。感到孤独的老人更难缓解压力和恢复积极的生活态度。孤独也会导致高血压,增加应激激素皮质醇水平,干扰正常睡眠。新研究负责人约翰·卡乔布博士表示,总体而言,孤独老人早亡风险会增加14%。
3、过早退休。
工作狂压力虽大,但过早退休的早亡风险也不小。瑞士苏黎世大学研究人员对体力劳动者死亡风险与退休时间之间的关联性展开深入研究。结果发现,过早退休的男性67岁前死亡危险几率大大增加。每早退休1年,早亡危险就会增加13.4%。退休之后身体运动量减少和失去工作目标是两大主因。
4、空气污染。
室内及室外空气污染是容易被忽视的又一大常见早亡原因。世界卫生组织(WHO)表示,空气污染是全球最大的环境健康风险。过多置身空气污染环境会增加中风、缺血性心脏病、急性呼吸道感染、慢阻肺(COPD)及某些癌症的风险。WHO数据显示,2012年有700万死亡病例(占死亡人数的1/8)与空气污染有关。
吃糖太多易加重心脏病死亡风险
每个人每天摄取的糖量是要在一定的范围内的,超过这个限额吃太多会造成不良后果。比如心脏病患者可能因为吃糖太多加重死亡风险。
美国疾病与预防控制中心的研究职员对参加“全国健康与营养普查”的31000多人的数据进行了分析,这些参与者回答了有关饮食与健康行为的题目。调查发现,大多数成年人1天摄取的添加糖,占总热量10%以上;约10%成年人1天摄取的添加糖,占总热量25%以上。
研究结果显示,1天总热量超过21%来自添加糖的人,与添加糖摄取量占不到总热量10%的人相比,因心脏疾病而死亡的风险多了1倍。
此外,假如一天摄取的总热量有17%至21%来自添加糖,心脏病风险比添加糖摄取量占不到总热量10%的人高出38%。
以1天摄取2000大卡热量计算,假如21%热量,约420大卡来自添加糖,相当于1天喝3罐含糖饮料。
研究还发现,每周摄取7份以上含糖饮料的人,患心脏病的风险要比每周摄取1份以下含糖饮料的人高29%。
发表在最近出版的《美国医学会内科医学》期刊上的这项研究称,随着糖的分量摄取的多少,人们死于心血管疾病的风险会明显增加。
研究职员指出,过往已经有研究以为,高糖分摄取,特别是含糖饮料,与肥胖,高血压,Ⅱ型糖尿病以及会引发心脏疾病和中风风险因子有关,但大多数研究着重在含糖饮料,而不是整体糖量的摄取。而这项最新研究报告则是第一个关于糖分与“因心脏病而死亡”有关联的研究。
日常这几种人最易招惹心脏病
常堵车的人
德国一项研究显示,人们陷于交通堵塞一小时后,心脏病发作的风险增加3.2倍。专家分析,遇到路面拥堵时,精神会高度紧张,肾上腺皮质醇浓度增加,心跳加快、心肌疲劳,从而诱发冠心病的发生。此外,堵车严重的地方也是“重污染地带”,空气中充斥着大量含苯、甲苯、二甲苯等有害物质的汽车尾气,所以堵车时最好不要打开车窗。
孤独的人
美国芝加哥大学心理学教授约翰·卡西奥波在美国科学促进会年会上发表研究成果时说,孤独可以削弱人体免疫系统,使血压上升、压力增大,还有可能造成抑郁症。孤独的人,血压比社交活跃的人高出30毫米汞柱,从而使孤独者患心脏病和中风的可能性达到正常人的3倍,死于心脏病和中风的概率达到正常人的2倍。
不吃早餐的人
据《美国临床营养学杂志》报道,经常不吃早餐能增加患心脏病的风险。澳大利亚塔斯马尼亚大学研究人员对2184名志愿者进行长达20多年的跟踪调查发现,经常不吃早餐的人容易肥胖,腹部脂肪堆积、胆固醇升高,这些都是心脏病的诱因。从小不爱吃早餐直到成年的人,30岁就开始向心脏病发展了。原因是不吃早餐的人更喜欢吃垃圾食品,膳食纤维、维生素吃得不够。此外,他们用餐时间很不规律,是生活方式混乱的典型代表。
秃顶的人
研究发现,头顶容易掉发的人,心脏病风险会增加40%;额前脱发、发际线后退的人,心脏病风险会增加28%。研究认为,男性脱发与睾丸激素分泌的多少有关,而睾丸激素的分泌会影响心脏细胞。
住机场附近、闹市区的人
瑞士一项大规模的新研究表明,飞机噪音水平和时长都会使致命心脏病危险增加。与日常接触噪音不足45分贝的人相比,日常接触噪音超过60分贝的人,心脏病死亡风险增加30%。在高分贝噪音下生活15年以上的人,心脏病死亡危险会增加50%。研究也发现,居住地距离交通繁忙马路100米以内,同样会增加心脏病危险。rning:0.0000pt;" >
心血管病变
糖尿病患者的死亡原因多为心血管并发症。糖尿病患者冠心病的发病率是非糖尿病患者的2~8倍。糖尿病患者的大血管病变往往更广泛、更严重、发病年龄更早;在血糖水平尚未达到可诊断糖尿病的血糖水平时,大血管并发症的危险性就已经增加了。
太瘦的几种危害
骨折危险更大。女性越瘦,其骨密度就越低,中年更易骨折。过瘦女性应适当增加体重,多进行跑步、跳绳和举重等运动。
关节炎患者心脏病死亡风险增加3倍。美国梅奥诊所研究人员对数百名患者42年病历数据的研究发现,体重过轻的关节炎患者在中年死于心脏病的风险比体重正常者高3倍。
流产危险增加72%。英国伦敦卫生和热带医药学院研究发现,怀孕前太瘦的女性,怀孕头3个月发生流产的危险会增加72%。太瘦女性孕期还容易出现严重的反胃。
自杀危险增加12%。研究发现,与体重正常的男性相比,太瘦的男人自杀危险增加12%。主要原因是瘦男人大脑中使人产生欣快感的化学物质水平更低。
女人补钙会延长寿命
一项新的研究显示,与不定期补钙的女性相比,定期补钙的女性在10年当中死亡的风险降低了22%。
在此之前,有研究认为,大量补钙会增加死于心脏病的风险,但进行这项最新研究的加拿大研 究 人 员明确建议,钙摄入量低的女性应加大服用量。他们研 究 发 现,日常补钙与女性死亡风险降低之间存在着关联,并在每天补充多达1000毫克钙剂(无论补钙产品是否含有维生素D)的女性身上看到了成效。
加拿大麦基尔大学的研 究 人 员分析了从1995年到2007年所收集的关于9033名加拿大人的健康状况资料。在此期间,有1160人死亡。
研究结果显示,与没有补钙的女性相比,补钙的女性发生死亡的风险降低了22%。不过,从数据上看不出补钙对男性的健康有益。
补钙有助于延长女性寿命
研 究 人 员没有发现确凿的证据表明服用维生素会降低死亡风险,每天补钙的剂量超过1000毫克似乎也不会给服用者带来益处,这是因为如果过多的钙出现在血液循环中会产生“洪灾效应”,可能会导致动脉硬化和心脏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