枳棋子的相关论述
枳棋子的相关论述
1、《本草纲目》:“止呕逆。”[1]
2、《本草冉新》:“其味甘酸,性平,无毒。归心脾二经。”
3、《滇南本草》:“它能解酒毒……”
4、《本草拾遗》:“能止渴除烦,润五脏,利大小便,去上隔热,功用如蜜。”
[2-3]
防风的相关论述
1、《本草纲目》:“三十六般风,去上焦风邪,头目滞气,经络留湿,一身骨节痛。除风去湿仙药。”[1]
2、《药类法象》:“治风通用。泻肺实,散头目中滞气,除上焦邪。”
3、《本草求原》:“解乌头、芫花、野菌诸热药毒。”
猪胰的相关论述
1、《本草经疏》:“猪胰盖是甘寒滑泽之物,甘寒则津液生,滑泽则垢腻去,故主如书述诸证也。”
2、《随息居饮食谱》:“凡妇人子宫脂满不孕及交合不节,而子宫不净者,皆宜蒸煮为肴,多食,自可受孕,妊妇食之,蠲胎垢,其儿出痘必稀。小儿食之,消积滞,可免疳、黄诸病。且血肉之品,无克伐之虞,虽频食亦无害也。所谓泽颜、止嗽者,非用以作面脂而治肺也。食此则痰垢潜消,无秽浊熏蒸之弊,容颜自泽,则咳嗽自平矣。”
苦参的相关论述
1、《本草纲目》:“苦参、黄柏之苦寒,皆能补肾,盖取其苦燥湿,寒除热也。热生风,湿生虫,故又能治风杀虫。惟肾水弱而相火胜者用之相宜,若火衰精冷,真元不足,及年高之人不可用也。张从正亦云,凡药皆毒也,虽甘草、苦参,不可不谓之毒,久服则五味各归其脏,必有偏胜气增之患,诸药皆然,学者当触类而长之可也,至于饮食亦然。又按《史记》云,太仓公淳于意医齐大夫病龋齿,灸左手阳明脉,以苦参汤日漱三升,出入慎风,五、六日愈,此亦取其去风气湿热杀虫之义。”[1]
2、《本草汇言》:“姚斐成云,苦参,祛风泻火,燥湿去虫之药也。前人谓苦参补肾补阴,其论甚谬。盖此药味苦气腥,阴燥之物,秽恶难服,惟肾气实而湿火胜者宜之;若火衰精冷,元阳不足,及年高之人,胃虚气弱,非所宜也。况有久服而致腰重者,因其专降而不升,实伤肾之谓也,何有补肾补阴之功乎?”
3、《神农本草经》:“主心腹结气,症瘕积聚,黄疸,溺有余沥,逐水,除痈肿,补中,明目止泪。”
4、《名医别录》:“养肝胆气,安五脏,定志益精,利九窍,除伏热肠澼,止渴,醒酒,小便黄赤,疗恶疮下部疡,平胃气,令人嗜食。”
5、《药性论》:“治热毒风,皮肌烦燥生疮,赤癞眉脱,主除大热嗜睡,治腹中冷痛,中恶腹痛,除体闷,治心腹积聚。”
6、《滇南本草》:“凉血,解热毒,疥癞,脓窠疮毒。疗皮肤瘙痒,血风癣疮,顽皮白屑,肠风下血,便血。消风,消肿毒,痰毒。”
7、《唐本草》:“治胫酸,疗恶虫。”
橘红的相关论述
1、《本草纲目》:下气消痰。[1]
2、《本经逢原》:橘红专主肺寒咳嗽多痰,虚损方多用之,然久嗽气泄,又非所宜。
3、《药品化义》:橘红,辛能横行散结,苦能直行下降,为利气要药。盖治痰须理气,气利痰自愈,故用入肺脾,主一切痰病,功居诸痰药之上。佐竹茹以疗热呃,助青皮以导滞气,同苍术、厚朴平胃中之实,合葱白、麻黄表寒湿之邪,消谷气,解酒毒,止呕吐,开胸膈痞塞,能推陈致新,皆辛散苦降之力也。
橘红的相关论述
1、《本草纲目》:下气消痰。
2、《本经逢原》:橘红专主肺寒咳嗽多痰,虚损方多用之,然久嗽气泄,又非所宜。
3、《药品化义》:橘红,辛能横行散结,苦能直行下降,为利气要药。盖治痰须理气,气利痰自愈,故用入肺脾,主一切痰病,功居诸痰药之上。佐竹茹以疗热呃,助青皮以导滞气,同苍术、厚朴平胃中之实,合葱白、麻黄表寒湿之邪,消谷气,解酒毒,止呕吐,开胸膈痞塞,能推陈致新,皆辛散苦降之力也。
芡实的相关论述
1、《本草经百种录》:“鸡头实,甘淡,得土之正味,乃脾肾之药也。脾恶湿而肾恶燥,鸡头实淡渗甘香,则不伤于湿,质粘味涩,而又滑泽肥润,则不伤干燥,凡脾肾之药,往往相反,而此则相成,故尤足贵也。”
2、《本草求真》:“芡实如何补脾,以其味甘之故;芡实如何固肾,以其味涩之故。惟其味甘补脾,故能利湿,而泄泻腹痛可治;惟其味涩固肾,故能闭气,而使遗、带、小便不禁皆愈。功与山药相似,然山药之阴,本有过于芡实,而芡实之涩,更有甚于山药;且山药兼补肺阴,而芡实则止于脾肾而不及于肺。”
枳棋子的简介
枳棋子俗称鸡爪梨,学名枳棋子,又叫龙爪果、林琴、万字梨、万寿果、万韦果、金钩子、鸡距子、木蜜、梨枣、枸等,属鼠李科,枳属木本植物。落叶乔木,高达10米多;嫩枝、幼叶背面、叶柄和花序轴初有短柔毛,后脱落。叶片椭圆状卵形、宽卵形或心状卵形,长8—16厘米,宽6—11厘米,顶端渐尖,基部圆形或心形,常不对称,边缘有细锯齿,表面无毛,背面沿叶脉或脉间有柔毛。枳棋子果实入药,为清凉利尿药,并能解酒;“拐枣酒”能治风湿症;木材硬度适中,纹理美,供建筑及制家具和美术工艺品等的用材。
猪肺的相关论述
《随息居饮食谱》:猪之脏腑,不过为各病引经之用,平人不必食之。不但肠胃垢秽可憎,而肺多涎沫,心有死血,治净匪易,烹煮亦难。
《本草图经》:猪肺,补肺。
《本草纲目》:疗肺虚咳嗽、嗽血。
《随息居饮食谱》:甘平,补肺,止虚嗽。治肺痿、咳血、上消诸症。
乳腐的相关论述
1、《嘉祐本草》:“微寒。”
2、《本草品汇精要》:“味甘,微寒,无毒。”
3、《四声本草》:“治赤白痢。切如豆大,面拌,酸浆水煮二十沸,顿服。小儿服之弥佳。”
4、《普济方》:“治血痢,不问远近:乳腐一两。切,以浆水一中盏,煎至半盏,去滓温服之。”
5、孟诜:“润五脏,利大小便,益十二经脉,微动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