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儿童服氟哌酸影响身体增高

儿童服氟哌酸影响身体增高

氟哌酸是氟喹诺酮类抗生素药物,是20世纪80年代研制的广谱抗菌药物,抗菌活性强、组织穿透性能好,与其他抗生素几乎无交叉耐药性,有毒性低、不良反应少等优点。

但动物实验表明,它可影响幼龄动物的软骨生长。近来有研究表明,这类药物可使人体骨骺线提前骨化,直接影响到儿童的身体增高。

骨骺线是人体骨骼的生长发育点,长在四肢长骨的两端。儿童在12-15岁之前,骨骺线细胞十分活跃,这样才使儿童不断长高。

如果处在这个时期的儿童服用氟哌酸这类氟喹诺酮类药物,一些儿童的骨骺线就会过早骨化,影响儿童身体增高。

所以,儿童不宜服用氟哌酸等氟喹诺酮类药物,并且孕妇和哺乳妇女也不宜使用,以免此类药物通过母体影响婴幼儿的正常生长发育。

儿童抽动障碍治疗

(1)氟哌啶醇:开始剂量每日1~2mg,分2~3次口服,而后逐渐增量,每日总量范围为1.5~8mg,同时可服用抗震颤麻痹药(如安坦)以减少副反应。常见的副反应为嗜睡、乏力、头昏、便秘、排尿困难、锥体外系反应。可适当减少剂量和对症处理。

(2)哌迷清(pimozide):治疗作用与氟哌啶醇相似,但镇静作用轻,对心脏副作用较氟哌啶醇为多见。每日服药1次,开始剂量0.5~1mg/d,小量增加,儿童每日剂量为3~6mg。服药过程须监测心电图的变化。

(3)泰必利(tiapride):治疗抽动障碍有效,副反应较氟哌啶醇为轻,但见效稍慢,一般于服药后1~2周见效。剂量50~100mg,每日2~3次。主要副反应有头昏、无力、?睡。

(4)可乐定(clonidine):是一种α肾上腺素阻滞剂,并可直接作用于中枢多巴胺神经元,属于抗高血压药。临床用以治疗抽动障碍证明有效,同时可改善伴发行为症状。通常开始剂量为0.05mg/d,每日分2~3次口服。儿童每次剂量范围为0.0375~0.075mg,每日服2~3次。可乐定主要副反应为嗜睡、口干、头昏、血压降低、失眠。少数可产生心电图改变。服药时应定期测血压和心电图检查。其他药物包括肌苷、舒比利、氯硝基安定、五氟利多、左旋千金藤立啶、四氢小檗碱等治疗抽动障碍获得效果,但须待进一步对照探讨研究。关于针对抽动障碍伴发行为症状的治疗:

①伴发注射缺陷多动障碍可采用氟哌啶醇,三环类抗抑郁药,或以可乐定口服治疗;

②对于伴有强迫障碍者可口服氯丙咪嗪治疗有效。儿童剂量3mg/kg·d。通常为12.5~25mg,每日1~2次,近来,有报告用氟西汀(fluoxetin)可有效控制强迫症状。心理治疗:抽动障碍严重程度不同,对患儿自身、家庭带来干扰损害,抽动症状本身也是很多心理困扰的原因。因此,除药物治疗之外应配合心理治疗,并帮助其家长及老师理解患儿不自主抽动症状的特征和性质,取得他们合作、支持。此外,应适当安排日常活动,避免过度紧张疲劳,纠正营养的偏导,适当开展文娱体育活动等。抽动症一般预后良好。抽动-秽语综合征属于慢性神经精神障碍,病程迁延,服药大多数可以控制症状,但须较长时间维持服药治疗。同时须追踪观察。

儿童腹泻用药的注意事项

1、选择儿童专用药物:儿童专用药物能遵循儿童的生理结构特点及用药规律,有针对性的进行研发并经过严格的临床试验,具有成分合理、剂量精准、药物安全级别更高的优势。但目前由于我国许多药物都没有专门的儿童剂型,家长多采用“成人药酌情减量服用”的无奈之举,这往往存在剂量不精准、药物不良反应几率增加等风险。因此,儿童腹泻治疗,家长应选取专业的儿童用药更合适。此外,选药时可认清标有绿色OTC标识的儿童专用药,属于药物分类中安全级别最高,使用更安心。

普通成人用腹泻药不能随便给小孩食用:虽然治疗腹泻的药很多,但每种药物均是各有弊端,服用前要搞清副作用。如氟哌酸的副作用相对较大,容易影响肾功能,还会抑制骨骼生长,因此不建议给孩童服用;而思密达能吸附细菌、保护肠道,但吃多后容易便秘,所以病情好转后应及时停药。

2、不要滥用抗生素:目前小儿腹泻,应用各种抗生素的现象非常普遍,而实际上小儿腹泻约一半以上为病毒所致,或者由于饮食不当引起。对这些原因引起的腹泻,抗菌药物不但无效,反而会杀死肠道中的正常菌群,引起菌群紊乱,加重腹泻。近年来出现了许多生态制剂,如双歧杆菌制剂、整肠生、培菲康、乳酸菌素片等。这类药物是以扶植肠道正常菌群为目的,通过生物拮抗作用,抑制病菌的生长,间接达到杀死病菌的效果的,而且无副作用的。当然对于严重的痢病,合理使用抗菌药物也是必要的。

易用错的抗生素有:

氟哌酸(诺氟沙星)——12岁以下小儿不宜选用。该药对致病性和产毒性大肠杆菌、沙门菌等所致的胃肠炎、菌痢有良好疗效。但该药没有抗病毒作用,因此治疗小儿秋冬腹泻无效。该类药物有可能影响软骨发育。

痢特灵——有的人一腹泻就吃痢特灵。其实该药主要治疗由痢疾杆菌、大肠杆菌引起的细菌性痢疾、细菌性肠炎等疾病。秋冬腹泻是病毒引起的,用痢特灵不但收不到预期的效果,还容易引起不良反应。痢特灵常见的毒副作用有胃肠道不适、恶心、呕吐、过敏性皮炎、过敏性哮喘等。

3、不轻易使用止泻药:小儿发生腹泻,适当用点止泻药,对防止体液过多损失是有益的,但由于腹泻是多种疾病共有的症状,因此,在治疗时应该针对病因用药,不要一见腹泻就立即用止泻药,更不能将抗生素作为常规止泻药。滥用止泻药,不仅不能治愈某些腹泻,相反,对小儿还有一定的副作用,尤其是小婴儿。

易用错的止泻剂有:

易蒙停(洛哌丁胺)——5岁以下儿童禁用。该药为一种极强的长效抗腹泻药物,适用于各种病因引起的急性腹泻的治疗。但其作用强烈,直接作用于肠壁,抑制肠蠕动和收缩,迅速止泻。低龄儿童服用将影响中枢神经系统,曾有新生儿用药致死的报道。

复方地芬诺酯(复方苯乙哌啶)——2岁以下婴儿禁用。该药也叫止泻宁。该药对肠道作用类似吗啡,适用于急、慢性功能性腹泻及慢性肠炎等。国内外不断有应用该药致小儿中毒甚至致死的报道,且死亡病例集中于小于2岁的婴幼儿。

药用炭——禁止长期用于治疗3岁以下小儿腹泻或腹胀。该药吸附导致腹泻及腹部不适的多种有毒及无毒刺激物,减轻对肠壁的刺激,从而起到止泻作用。但该药吸附作用强且无选择性,长期服用可影响肠道营养吸收,因此禁止长期用于治疗3岁以下小儿腹泻。

4、小儿腹泻推荐选用度来林:度来林适用于肠炎及消化不良而想起的腹泻。度来林为复方制剂,每袋含鞣酸蛋白0.1克,干酵母0.1克,辅料为葡萄糖、二氧化等,因其主要成分不参与血液循环,因而被誉为最安全的儿童止泻药。不过所有药物的使用还是必须遵循用药分量,度来林也不例外,否则服用过量会引起便秘。

拉肚子了怎么办

【药物治疗】

1.感染性腹泻首选黄连素,复方新诺明、氟哌酸(诺氟沙星)、环丙氟哌酸(环丙沙星)、氟嗪酸(氧氟沙星)对菌痢,沙门菌或产毒性大肠杆菌,螺杆菌感染有效,甲硝唑对溶组织阿米巴、梨形鞭毛虫感染有效,病毒性可选择抗病毒药如阿昔洛韦。

2.消化性腹泻可用胰酶、胃蛋白酶,伴腹胀可选用乳酶或二甲硅油。

3.激惹性腹泻要控制饮食,口服乳酶生或微生态制剂,处方药硝苯地平,化学性刺激引起的可用蒙脱石散。

4.肠道菌群失调性腹泻可补充微生态制剂如双岐三联活菌胶囊。

5.急、慢性功能性腹泻首选洛哌丁胺或地芬诺酯。

6.肠易激综合征以腹泻为主要症状者可用匹维溴铵,阿洛司琼可显著降低直肠扩张或受损害,对女性更佳。

【注意事项】

1.在使用止泻药的同时应实施对因治疗。

2.病毒性腹泻、旅行者腹泻、秋季食物中毒造成的腹泻这类腹泻不需服用抗生素。

3.口服补液盐还需特别注意补钾。

4.药用炭可影响儿童的营养吸收。

【建议】

饮食应以能保证营养而又不加重胃肠道病变部位的损伤为原则,一般宜选择清淡流质饮食,如浓米汤、淡果汁和面汤等,不要禁食。腹泻时应该尽量减少吃蔬菜。

【警告】

婴幼儿体质柔弱,正处在生长发育时期,因此腹泻对婴幼儿的危害很大,要注意并发症。

小孩面部抽搐的原因

在日常生活当中家长朋友们,都是希望孩子的身体是健健康康的希望孩子每天可以健康地发育成长,可是随之而来孩子总是出现这些变化让家长朋友们,寝食难安比如说小儿面部抽筋,这种现象不排除是周东升的可能,那么该怎么办呢。

抽动秽语综合征是临床较为常见的儿童行为障碍综合征,以面部、四肢、躯干部肌肉不自主抽动伴喉部异常发音及猥秽语言为特征的综合症候群。

特征是患儿频繁挤眼、皱眉、皱鼻子、撅嘴等;继之耸肩、摇头、扭颈、喉中不自主发出异常声音,似清嗓子或干咳声。少数患儿有控制不住的骂人说脏话。症状轻重常有起伏波动的特点。感冒、精神紧张可诱发和加重,其中约半数患儿伴有多动症。日久则影响记忆力,使学习落后,严重者因干扰课堂秩序而被迫停学。

临床上治疗首选氟哌啶醇+安坦。

氟哌啶醇口服应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增加, 0. 25~0. 5mg/d,逐渐增到3~4mg/d,部分患者小剂量如1mg/d即可获得满意的效果。服氟哌啶醇可发生急性肌张力障碍(如舌持续伸出口腔,痉挛性斜颈等),所以需要同时服用安坦拮抗症状。

让我们了解到了小儿面部抽搐,首先这样的现象,很有可能是患上了抽动症,特别是常见的一种儿童性疾病大多数都是比较难以治愈的建议各位朋友们,要带着孩子及时的到医院检查防止病情恶化。

成人药千万别当宝宝药

有的孩子出现感冒、腹泻等常见病后,家里没有储备相关的儿童专用药物,由于看病不方便等原因,有的家长会自行给孩子吃成人药,有时还自作主张把药量减半,认为这样就可以了。

其实这种做法是错误的。因为儿童的各个器官处于生长发育阶段,神经、内分泌以及许多脏器发育不完善,肝脏的解毒功能、肾脏的排泄功能都较成人弱。因此,大人用的药儿童不一定能用。特别是六个月以下的婴幼儿,用药更要格外慎重。比如儿童如果服用阿司匹林,可能引起脑、肝部的病变甚至死亡,因此12岁以下的儿童要慎用阿司匹林,3个月以下的婴儿禁用(某些特殊情况除外,如川崎病)。

此外,其它很多成人常用药也是明确不能用于儿童的,如喹诺酮类 (左氧氟沙星、氟哌酸等),不能用于16岁以下儿童,否则可能带来潜在的骨骼发育风险。而氨基糖甙类(庆大霉素、链霉素)具有耳毒性,儿童服用可能导致听力障碍。因此,父母给儿童用药时要特别慎重,尤其不要擅自使用抗生素及处方药。

另外专家还提醒,成人用的药品剂型(如胶囊剂、片剂)也不适合给儿童服用,服用不当会引起窒息。尽量选择适合小孩吞咽的液体或颗粒剂型。

儿童服药时间严格遵医嘱

对于儿童来说,为使药物达到最佳的疗效,一定要严格遵守服药时间,饮食往往会影响药物的疗效。

药物和食物、药物和药物之间是会相互作用的,药物搭配使用不当会影响到疗效和身体健康,而合理使用会增加药物的疗效,事半功倍。如在服用退烧药泰诺林时,为尽快使药物发挥作用,最好避免摄入高碳水化合物,因为高碳水化合物会延缓泰诺林的吸收,不能够达到很快退烧的目的。不过,也有一些药物和食物的搭配会促进药物吸收,如把布洛芬与食物同服能减少胃肠刺激。

另外,有些家长担心饭前服药伤肠胃,会选择在饭后服药,但并非所有的药都该如此。对于那些对肠胃刺激较大的药物,适合饭后服用,服用后多喝水并走动,使药物尽快分散,避免药物对黏膜的局部刺激。而有些药饭后服药会使药物的吸收受到影响,减弱治疗效果。另外还有些药物空腹服用效果好,比如治疗腹泻的蒙脱石,需与食物及其他药物隔开两个小时服用。

因此建议家长在购药时,除了咨询每种药物的用法、用量、药物使用的间隔、如果漏服或服药后呕吐如何补服外,还应了解药物及食物对正在服用药物的影响。

儿童腹泻不适宜使用氟哌酸

氟哌酸又名诺氟沙星,为第三代喹诺酮类药物,具有抗菌谱广、组织穿透性能好、与其它抗生素几乎无交叉耐药性,且毒性低、不良反应少等优点,尤其对革兰阴性菌(如绿脓杆菌、大肠杆菌、肺炎克雷白杆菌等)有强杀菌作用。近年来,临床上广泛应用于肠道细菌感染(如解粘液血便、腹痛或解水样大便等)和泌尿系统感染(患者表现为尿频、尿急、尿痛,严重者可出现畏寒、发热等),也可用于耳鼻喉科、皮肤科感染性疾病等。

氟哌酸之所以儿童不宜使用,主要原因有两个:1、氟哌酸口服吸收后,广泛分布于全身,在人体组织、血液内几乎不被代谢,通常从尿中以原形排出。但由于儿童全身组织器官发育不成熟,肝、肾功能比较脆弱,加上氟哌酸主要由肾排出,容易造成蓄积而损害肾功能,所以儿童(尤其是低年龄小儿)应该慎用,最好不用。2、动物实验表明,氟哌酸可直接影响幼龄动物的软骨生长,使骨骺线提前骨化。骨骺线是人体骨骼的生长发育点,长在四肢长骨的两端。一般而言,女孩在12-13岁以前,男孩在14-15岁以前,骨骺线细胞十分活跃,这样才能使儿童不断长高。如果处在这个时期的儿童应用氟哌酸,其骨骺线就会过早骨化,从而影响骨骼的增长,对孩子的身高发育非常不利,甚至会造成个子长不高的可怕结果。

还要一提的是,与氟哌酸相似的同一类广谱抗菌药氟嗪酸(又名泰利必妥、沃氟沙星、氧氟沙星等),也不宜给儿童服用;否则,同样可能会人为导致阻滞孩子个体生长等不良后果。

急性胃肠炎用药状况

黄连素

抗菌谱广,有解除肠痉挛作用。

口服,每次 0.2~0.4克,每日3次。

偶有恶心、呕吐、皮疹和药热等不良反应。

氟哌酸

对肠道致病菌有良好疗效,为首选药物。

口服,每次2克,每日3次。

儿童、孕妇和哺乳妇女不宜用,有恶心、呕吐、头晕、皮疹、白细胞减少、转氨酶增高等不良反应。

环丙氟哌酸

抗菌能力强于诺氟沙星。

口服,每次0.25~0.5克,每日2次;静脉滴注,每次0.2克,每日2次。

儿童面部抽搐治疗

儿童面部抽筋,是现在的医学上面经常会发生的一些病例,特别是孩子的儿童,总是会无缘无故的出现面部神经抽搐,而且男孩子并不控制了自己的行为,那么接下来人家们就来了解一下,这种现象是由于什么原因而造成的呢!

抽动秽语综合征是临床较为常见的儿童行为障碍综合征,以面部、四肢、躯干部肌肉不自主抽动伴喉部异常发音及猥秽语言为特征的综合症候群。特征是患儿频繁挤眼、皱眉、皱鼻子、撅嘴等;继之耸肩、摇头、扭颈、喉中不自主发出异常声音,似清嗓子或干咳声。少数患儿有控制不住的骂人说脏话。症状轻重常有起伏波动的特点。感冒、精神紧张可诱发和加重,其中约半数患儿伴有多动症。日久则影响记忆力,使学习落后,严重者因干扰课堂秩序而被迫停学。

临床上治疗首选氟哌啶醇+安坦。

氟哌啶醇口服应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增加, 0. 25~0. 5mg/d,逐渐增到3~4mg/d,部分患者小剂量如1mg/d即可获得满意的效果。服氟哌啶醇可发生急性肌张力障碍(如舌持续伸出口腔,痉挛性斜颈等),所以需要同时服用安坦拮抗症状。

96%的患者于11岁以前发病,平均发病年龄为5. 6岁(3~8岁最多) , 10岁是抽动发展最严重时期,至18~20岁时, 1 /2的患者抽动可停止。抽动持续至成人者,抽动的严重性也明显减轻。持续至成年的抽动大多数长期不愈。成年发病的病情严重。本病不影响患者寿命和智力,药物治疗能控制并使病情缓解者约占总数一半以上。

在上面的文章当中,我们了解到了儿童面部抽搐,首先这种现象不排除是吃患上了抽动症的可能,患上了抽动症,就很有可能会造成儿童面部抽搐,建议家长朋友们要给孩子及时的观察治疗。

相关推荐

儿童腹泻慎用五类止泻药

夏季腹泻高发,特别是儿童,常因贪吃冷饮、不讲卫生而引起,有些家长可能会随便给孩子吃点止泻药。但对于儿童来讲,以下5类止泻药要慎用。 氟哌酸(诺氟沙星):对致病性和产毒性大肠杆菌、沙门菌属等所致的胃肠炎、菌痢有良好疗效,临床应用广泛,为人们熟知。但因该药及其同类(喹诺酮类)药物有引起骨病变的可能,因此,12岁以下小儿不宜选用。 易蒙停(洛哌丁胺):适用于各种病因引起的急慢性腹泻。但其作用强烈,用于低龄儿童易致药物不良反应,如影响中枢神经系统等,加之曾有新生儿用药致死的报道,故国内外均限制用于低龄儿,如我国易

尿道感染的抗菌之道

1 对于非妊娠妇女患者 1.1 甲氧苄啶5天。 1.2 已知有尿道异常者,疗程10天,药物可选用 甲氧苄啶 300mg 口,每日一次,或 头孢氨苄 500mg口,隔12小时一次,或 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 500/125mg, 口,隔12小时一次(推荐药物),或 氟哌酸(诺氟沙星)400mg, 隔12小时一次。 1.3 随诊:3周后中段尿检查。 1.4 注意: 1.4.1 避免使用强效的喹诺酮类——氟哌酸(诺氟沙星)或者环丙沙星作为首选药物。 1.4.2 磺胺甲基异恶唑不作首选药物,因为治疗效果并不

孩子用成人药易致中毒

遇上孩子感冒、腹泻了,一些家长就用自己常吃的感冒、腹泻药,然后用量减半给孩子吃,殊不知,乱用药可能损害孩子的肝、肾、血液等系统,引起耳聋,影响骨骼生长发育等。 成人非处方类感冒药可致孩子药物中毒 半个月前,刘女士发现10岁儿子蒙蒙(化名)感冒了,由于工作比较紧张,她没带蒙蒙上医院,而是拿出自己常用的感冒通,让他吃了半片。但是,婆婆一听说孙子感冒,下午就赶来带他上医院。孙子的病倒不要紧,但医生的话吓了她一身冷汗。“医生严厉告诫,以后万不能给孩子乱用成人非处方类感冒药,否则,可能引起惊厥。”蒙蒙奶奶说。 “感

抽动症能治好吗

1.药物治疗 (1)针对抽动的治疗: 1)氟哌啶醇:该药治疗抽动障碍效果较好,有效率为70%~80%。起始剂量为0.5mg,睡前。如疗效不显,无明显不良反应,可每周增加0.5mg,一般日量为0.5~6mg。用期间应注意该药的不良反应,及时予以处理。 2)哌咪清( pimozidc):该药疗效与氟哌啶醇相当。抽动障碍的治疗起始剂量为0.5~1mg,睡前。如疗效不显,无明显不良反应,可每周增加1mg,一般日量为1~10mg。该药镇静作用及锥体外系反应均较轻,但约10%患儿出现心脏传导阻滞,故应监测心电图

诺氟沙星为什么需要空腹

在拉肚子的时候,很多人都会氟哌酸。人们嫌去医院麻烦,会自己到药店购买氟哌酸,回家仔细看了说明书,上面写着空腹用。会想,氟哌酸是抗生素,以前自己在医院看病用其他抗生素时,医生嘱咐饭后用。同是抗生素,为什么氟哌酸要空腹用呢? 就一般而言,抗生素尤其是红霉素、阿齐霉素等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最好在饭后半小时用,因为这类药物对胃肠道的刺激大,饭后用能够减轻药物对胃肠道的刺激。氟哌酸属于氟喹诺酮类抗生素,除了用于治疗肠道感染,还适用于泌尿系统、皮肤、妇科、耳鼻喉科感染等,它对胃黏膜的刺激较小。另外,氟哌酸

抽动症如何治疗

对于严重的抽动障碍儿童,早期应用合理的药物治疗是非常必要的,也是综合治疗成功的基础。目前常用的药物主要有氟哌啶醇(haloperidol)、硫必利(tiapride, 又称泰必利)、哌咪清(pimozide, 又称匹莫齐特)、硝西泮(nitrazepam)等。氟哌啶醇是最常使用的药物,约85%的患者可获得较好的疗效。硫必利是轻症患者比较喜欢选用的药物,其特点是副作用比氟哌啶醇少。也有用五氟利多、氯米帕明、抗抑郁剂、纳曲酮等药物治疗抽动障碍或抽动障碍合并行为和情绪症状的报道。特别是近几年随着精神药理学研究的

不粘锅成分可能致胆固醇增加

美国一项研究发现,全氟辛酸和全氟辛烷磺酸盐与儿童和青少年体内胆固醇水平存在明显关联。 全氟辛酸和全氟辛烷磺酸盐属于全氟烷基酸。食品包装和不粘厨具等日用品常含这类人工合成物质。 研究小组2005年和2006年抽取12476名儿童和青少年血样并分析。这些儿童和青少年都受到至少一年俄亥俄河谷水污染事件影响。 他们血液中全氟辛酸和全氟辛烷磺酸盐平均浓度远高于美国同龄人群整体水平。 全氟辛酸水平较高的研究对象,总胆固醇和俗称“坏”胆固醇的低密度脂蛋白水平较高。全氟辛烷磺酸盐水平较高者,总胆固醇和俗称“好”胆固醇的高

宝宝腹泻不宜用哪些药物

易蒙停(洛哌丁胺): 适用于各种病因引起的急慢性腹泻的治疗。但其作用强烈,用于低龄儿童易致药物不良反应,如影响中枢神经系统等,加之曾有新生儿用药致死的报道,故国内外均限制用于低龄儿,如我国易蒙停使用说明书中就规定:5岁以下儿童禁用。 复方地芬诺酯(复方苯乙哌啶): 适用于急慢性功能性腹泻又慢性肠炎的治疗。该药每片含盐酸地芬诺2.5mg、硫酸阿托品0.025mg,其中地芬诺酯对肠道作用类似吗啡,可直接作用于肠平滑肌,作用亦很强烈。由于国内外不断有应用该药致小儿中毒甚至致死的报道(死亡病例集中于小于两岁的婴幼

哪些药影响儿童的健康

这些药可能影响儿童的健康 国内外已有资料表明,链霉素、卡那霉素、庆大霉素有可能损害儿童的听神经,引起耳聋;多黏菌素、去甲肾上腺素能引起儿童的肾脏损伤;四环素、氟哌酸等药物能影响幼儿牙齿、骨骼的发育;感冒通能引起儿童血尿;鼻眼净(萘甲唑啉)能引起儿童中毒等,儿童用药的选择应特别慎重。 儿童在使用这类抗生素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般的感冒发热不要上来就用抗生素,非用不可时,也应首选青霉素。在确需使用抗生素时,不可几个疗程连续使用。不要同时联合使用氨基糖甙类的药物,如庆大霉素与卡那霉素联用,联用不仅不会增强疗效和抗

儿童腹泻慎用5类药

氟哌酸(诺氟沙星):对致病性和产毒性大肠杆菌、沙门菌属等所致的胃肠炎、菌痢有良好疗效,临床应用广泛,为人们熟知。但因该药及其同类(喹诺酮类)药物有引起骨病变的可能,因此,12岁以下小儿不宜选用。 易蒙停(洛哌丁胺):适用于各种病因引起的急慢性腹泻。但其作用强烈,用于低龄儿童易致药物不良反应,如影响中枢神经系统等,加之曾有新生儿用药致死的报道,故国内外均限制用于低龄儿,如我国易蒙停使用说明书中就规定,5岁以下儿童禁用。 复方地芬诺酯(复方苯乙哌啶):适用于急慢性功能性腹泻及慢性肠炎的治疗。该药每片含盐酸地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