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神堂的位置和作用 神堂的配伍功效

神堂的位置和作用 神堂的配伍功效

1、神堂穴配膻中穴:治疗胸闷;

2、内关穴配神门穴:治疗神经衰弱、精神分裂等。

耳垂后面是什么穴位

“翳”,羽扇,指双耳。“明”,明亮,指的是眼睛。本穴位于耳后,主治目疾,故名“翳明”。

翳明穴属于经外奇穴,翳明穴的准确位置位于项部,翳风穴后1寸处。

按摩翳明穴位的作用:

按摩翳明穴缓解治疗近视、远视、耳鸣、头痛、失眠等病症。

按摩翳明穴位的功效:

按摩翳明穴具有明目聪耳、宁心安神的功效。

翳明穴位配伍:

1、翳明穴配球后穴、睛明穴缓解治疗早期白内障。

2、配印堂、内关、三阴交,主治失眠。

3、配风池、上睛明、球后,主治视神经萎缩。

按摩翳明穴的手法:

将食指、中指并拢,用两指指尖点揉翳明穴100次,具有明目安神的功效,每天坚持按揉可以预防治疗眼部疾患。

慢性支气管炎刮痧图解 慢性支气管炎刮痧方法三

大椎、大杼、膏肓俞、神堂。配穴:一般均配风池、身柱、曲池、天突、定喘、列缺;外感或发热者配合谷,胸闷配内关,痰多配丰隆、足三里。

用刮痧法。先刮主穴,用泻法刮至出现密集紫红色疙瘩为止。再刮配穴(可分次交叉配用),次日再刮未刮或已刮配穴,每日1次,至愈为度。

主治支气管炎。

屡用效佳,多1次病情大减,3次即愈。

神堂的位置和作用 神堂的治疗用法

1、疗法原则:寒则补之灸之,热则泻针出气。

2、针刺方法:神堂穴,斜刺0.3—0.5寸,局部酸胀; 不可深刺,以防气胸。

3、艾灸方法:神堂穴,艾条温灸5—15分钟,神堂穴,艾炷灸3—7壮。

神堂的准确位置图片 神堂针刺操作手法

简易取穴:由平双肩胛骨下角之椎骨(第7胸椎),往上推2个椎骨,即第5胸椎骨棘突下缘,旁开4横指处是穴。

进针深度:进针0.2-0.3寸,留15分钟;艾炷灸2-3壮,或温和灸10-15分钟。

功能:清热散风,止咳平喘。

主治:心悸,气短,咳嗽,胸痛,脊背疼痛。

配穴:配内关,郄门治疗心悸,气短;配风门,肺俞治疗咳嗽,胸痛。

神堂的准确位置图作用 神堂穴常用配伍治疗穴位

配肺俞,定喘可治疗咳喘胸闷;配心俞,内关可治心胸疾患;配神门,内关,四神聪,治心神疾患;配天宗,大椎治疗脊背强痛。

印堂的准确位置图 印堂的作用

印堂穴处的气色可以反映一个人的精力,体质,心理等多方面的信息。精神饱满,体质状况良好,印堂就会充满光泽;反之,如果过度疲劳,长期处于亚健康状态,印堂就会晦暗。经常按压印堂穴,可调和气血,升清降浊,起到清脑健神,舒心宁志,明目去皱,祛风通窍的作用。多用于治疗头痛,头晕,失眠,鼻炎,目赤肿痛,三叉神经痛,高血压等。

鱼腰的准确位置在哪里

鱼腰的准确位置

科学定位:在额部,瞳孔直下,眉毛正中。

快速取穴:正坐或仰卧位,在额部,目正视瞳孔直上,眉毛中央,按压有痛感。

鱼腰的功效与作用

鱼腰位于眉中,属经外奇穴。有疏风清热,明目通络,消肿祛翳的功效,主要用于治疗各种眼疾,包括外感风邪,风热上扰之目赤肿痛,目翳,眉棱骨痛,眼睑瞤动,眼睑下垂,近视,急性结膜炎等症;此外对口眼㖞斜,面神经麻痹,三叉神经痛等症亦有很好的保健调理作用。

常用配伍:

1.本穴经配伍,针刺泻法,疏风清热,明目通络,如配太阳,合谷,睛明,少商,治疗风热目赤肿痛;配风池,阳白,丝竹空,印堂,合谷,治疗风热上扰之眉棱骨痛,风邪伤络之眼睑下垂;配地仓,颊车,阳白,合谷,治疗风邪入中之口眼歪斜。

2.配睛明,四白,侠溪,行间,太冲,针刺泻法,清泄肝胆,治疗肝胆火盛之目赤肿痛,肝胆风热之目翳等。

神堂的位置和作用 神堂穴的作用

类属:足太阳膀胱经。

作用:宁心安神,理气宣肺,通络止痛,止咳平喘,清热散风。

主治病证:

1、心神失养之心痛,心悸,失眠,健忘,癫狂诸病证。

2、肺失宣肃之咳嗽,气喘,胸满诸症。

3、经脉痹阻之肩痛,脊背强痛诸症。

常用配伍

1.配心俞,内关,神门,针刺补法,宁心安神,治疗心气虚之心悸,失眠,健忘,心痛等症。

2.配鸠尾,丰隆,太冲,针刺泻法,祛痰开窍,治疗痰浊蒙心之癫狂。

3.配肺俞,大椎,尺泽,曲池,针刺泻法,疏风清热,宣肺止咳,治疗风热咳嗽。

4.配肺俞,风门,膻中,尺泽,列缺,针刺泻法,疏风散寒,止咳平喘,治疗风寒疏肺之哮喘,胸满等。

5.配大椎,夹脊,后溪,针刺泻法,祛风散寒,舒筋活络,治疗风寒入络之脊背急强。

上星的位置在哪里

上星的位置

科学定位:在头部,前发际正中直上1寸。

快速取穴法:

1.正坐或仰卧位,在头部,前发际正中直上量1横指处,按压有酸胀感。

2.正坐或仰卧位,可先取百会,再向前4寸处,按压有酸胀感。

3.正坐或仰卧位,在头部,先取百会,百会与眉心连线的中点处,按压有酸胀感即为本穴。

上星又名神堂,名堂,鬼堂,为督脉经穴,该穴位五脏精气所聚,督脉经气所发,具有疏调局部经气,祛风明目,清热止血,散邪通窍的作用,用于治疗头痛,目痛,鼻衄,鼻渊,热病汗不出,癫狂,鼻窦炎,眩晕,面赤肿,小儿惊风等症。

配伍功能

1.上星有激发督脉经气,以通经活络,祛风明目,清热止血,散邪通窍;迎香能清泄阳明泄热,以启闭通窍益嗅觉,二穴配伍,上下夹击,直达病所,疏调局部经气,启闭开窍之功益彰。

2.禾髎位于鼻下两旁,为手阳明大肠经气所注,不仅能疏调局部经气,行气开窍,又能疏泄阳明经邪热,凉血止血,活血化瘀,和上星配伍,一上二下,三角鼎立,直达病所,通经活络,活血散瘀,清热止血,启闭通窍之功益彰。

3.素髎居于鼻端正中央,不仅有疏调督脉经气,又能调和局部经气,以泄热开窍,凉血止血,回阳救逆,二穴合用,一上一下,直达病所,清热止血,活络通窍之力增强。

神堂穴的准确位置在哪里

神堂的位置

科学定位:在背部脊柱区,第5胸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3寸。

快速取穴法:坐位,在背部脊柱区,两肩胛骨水平线与脊柱相交所在的椎体为第7胸椎,向上数2个椎骨(第5胸椎),再从其棘突旁开量4横指(即3寸)处,平心俞,按压有酸胀感。

神堂穴的作用

类属:足太阳膀胱经。

作用:宁心安神,理气宣肺,通络止痛,止咳平喘,清热散风。

主治病证:

1、心神失养之心痛,心悸,失眠,健忘,癫狂诸病证。

2、肺失宣肃之咳嗽,气喘,胸满诸症。

3、经脉痹阻之肩痛,脊背强痛诸症。

常用配伍

1.配心俞,内关,神门,针刺补法,宁心安神,治疗心气虚之心悸,失眠,健忘,心痛等症。

2.配鸠尾,丰隆,太冲,针刺泻法,祛痰开窍,治疗痰浊蒙心之癫狂。

3.配肺俞,大椎,尺泽,曲池,针刺泻法,疏风清热,宣肺止咳,治疗风热咳嗽。

4.配肺俞,风门,膻中,尺泽,列缺,针刺泻法,疏风散寒,止咳平喘,治疗风寒疏肺之哮喘,胸满等。

5.配大椎,夹脊,后溪,针刺泻法,祛风散寒,舒筋活络,治疗风寒入络之脊背急强。

神堂的位置和作用 神堂的位置

科学定位:在背部脊柱区,第5胸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3寸。

快速取穴法:坐位,在背部脊柱区,两肩胛骨水平线与脊柱相交所在的椎体为第7胸椎,向上数2个椎骨(第5胸椎),再从其棘突旁开量4横指(即3寸)处,平心俞,按压有酸胀感。

急性肠炎的刮痧治疗法

刮痧法常用的穴位及位置

1、大椎:第七颈椎棘突下。

2、大杼:第一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3、膏肓俞:第四胸椎棘突下,旁开3寸。

4、神堂:第五胸椎棘突下,旁开3寸。

5、天枢:脐旁2寸。

6、足三里:犊鼻穴下3寸,胫骨前嵴外一横指处。

7、上巨墟:足三里穴下3寸。

8、阴陵泉:胫骨内侧踝下缘凹陷中。

9、曲泽:肘横纹中,肱二头肌腱尺侧。

10、委中:横纹中点。

11、合谷(虎口):手背第一、二掌骨之间,约平第二掌骨中点处。简便取法:以一手的拇指指关节横纹,放在另一手拇、食指之间的指蹼缘上,当拇指尖下。

12、三阴交:内踝高点上3寸,胫骨内侧面后缘。

13、内关:腕横纹上2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

14、曲池:屈肘成直角,当肘横纹外端与肱骨外上髁连线的中点。

15、关元俞:第五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

中医解说

大椎穴属于督脉,督脉有总管、统率的意思,行于背部正中,其经脉多次与手足三阳经及阳维脉交会,能总督一身之阳经,故又称为“阳脉之海”;其次,督脉行于脊里,上行入脑并从脊里分出属肾,它与脑、脊髓和肾有密切的联系。大杼、膏肓、神堂穴则属足太阳膀胱经,太阳者,天之巨阳也,膀胱与表气相通,“腠理毫毛其应”,外邪侵袭,首当其冲。

基于上述原因,治疗时首先刮拭的穴位是大椎、大杼、膏肓俞及神堂,配合刮拭的穴位是天枢、足三里、上巨虚、阴陵泉、曲泽及委中。腹痛甚者加刮合谷、三阴交;恶心、呕吐加刮内关;发热加刮曲池;里急后重加刮关元俞。

注意事项

凡刮拭出现紫块瘀点的穴位,7天后才能刮拭,其他穴位可刮拭1~2次。

神堂的准确位置图 神堂穴的功效作用

功效:宽胸理气,通络宁神。

作用机制:神堂穴属膀胱经,位于背部,内应心肺,与心肺之气相通,也是心脏精气寄托之处,有调理气血,宽胸理肺,通调心脉,宁心安神的作用,用于治疗心肺疾患;并循经治疗脊背强痛。

主治疾病:1.咳嗽气喘,胸闷胸痛;2.心悸,失眠,癫狂;3.脊背强痛。

相关推荐

风油精按摩嗓子的作用功效 风油精通鼻塞涂哪里

迎香穴、印堂穴、太阳穴、人中穴。 如果是因为感染了风寒而鼻塞的话,那么可以将风油精涂抹在迎香、印堂、太阳、人中的位置上,这些位置具有通窍醒神的作用,将风油精涂抹在这些位置上的话能够更快地起到缓解鼻塞的作用。 但鼻塞主要还是因为感染风寒所导致的,虽然风油精可以使鼻塞的症状暂时缓解,但是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鼻塞的症状,所以还是需要配合其他的方法一起治疗。

请问印堂能反映什么问题

古代看相之人认为,印堂发黑就一定是有厄运。传统医学认为,通过印堂看健康确实有一定道理。据《黄帝内经·灵枢·五色篇》中所述,印堂可以反映肺部和咽喉疾病。到了现代,对于印堂的研究已不再局限于肺部,而是反映五脏的兴衰和全身的健康。 湖北中医药大学针灸骨伤学院齐凤军副教授解释,印堂发黑说明人体心脏功能不佳,脑部供血不足,心、脑缺氧,甚至有心肌坏死的情况。另外,急性腰扭伤也可以导致印堂发黑。在症状较轻时,点压、按揉印堂可以缓解心脑供血、供氧,在此基础上配合按揉内关穴,服用改善心脑血管的药物效果更好。 齐凤军介绍,刺

印堂的准确位置图和作用 印堂穴养生按摩方法

如果头痛,失眠,血压升高时,印堂就会晦暗,这时可以用中指和食指指腹掐按印堂穴3-5分钟,不适感觉就会得到缓解。每天用食指和中指掐按印堂100次,可以改善面部气色,疏通经络,调和气血,有病治病,无病强身。

孩子夜啼小儿推拿 惊骇恐惧型夜啼推拿

临床症状:睡中时作惊惕,唇与面色乍青乍白,紧偎母怀,指纹色青,脉,舌无异常变化。 治则:养血益肝,镇惊安神。 推拿处方:推攒竹,清肝经,揉小天心,五指节,摩肝俞,膏肓俞,魂门,神堂。 推拿方解:对于惊骇恐惧而夜啼者,有推攒竹,清肝经,揉小天心,揉五指节,镇惊除烦之施;肝气虚,肝血不足,血虚魂不守舍,有摩肝俞,膏肓俞,魂门,神堂之治,借膀胱经激发脉气,输布津液,则肝气充,肝血足,魂守舍,心神宁,而无惊恐夜啼之候。

感冒鼻塞风油精擦哪

迎香穴 位置:此腧穴在鼻翼外缘中点旁,当鼻唇沟中; 功效:有疏散风热、通利鼻窍的作用;主要用于治疗鼻塞、鼽衄、口歪,胆道蛔虫等病症。 印堂穴 位置:此腧穴位于人体额部,在两眉头的中间。 功效:有明目通鼻、宁心安神的作用,临床上主要用于配合治疗失眠、头痛、鼻渊等病症。 太阳穴 位置:太阳穴的正确位置是在颞部,眉梢与目外眦之间,向后约一横指的凹陷处就是太阳穴。 功效:太阳穴主治头痛、偏头痛、眼睛疲劳、牙痛等疾病。 人中穴 位置:位于人体鼻唇沟的中点,在上嘴唇沟的上三分之一与下三分之二交界处 功效:用于小儿惊风

银根胶囊有哪些好处

五脏通调----心脑血管病防治新的里程碑 保众堂银根胶囊,是中医名家赵世立教授结合自己多年临床经验和其独家创立的“五脏通调”心脑血管病防治最新理论研发而成的,其处方立意于中医整体观,从调理肝、肾、脾、胃等内脏功能入手,加快糖脂代谢,改善动脉硬化,从源头上防治心脑血管病。 组方应用创新,国内外未见相关报道 保众堂银根胶囊由葛根、银杏叶提前物、乌梢蛇、拟黑多刺蚁等配伍而成,其中把拟黑多刺蚂蚁、乌梢蛇应用到心脑血管病的防治,是保众堂首创,国内外未见相关报道。经过对比实验,添加拟黑多刺蚂蚁后,无论是各项血脂指标改

本神的准确位置图 本神穴配伍应用方法

配心俞,大陵,合谷,益气养心,定志安神,治癫痫;配百会,人中,十宣,开窍泻热,镇静安神,治中风不省人事;配神庭,攒竹,合谷,疏通经络散邪止痛,治前头痛。

印堂发黑是怎么回事

印堂发黑就是眉毛以上到发际线呈现晦暗、无光泽、死气沉沉的一片。 而相学所指的部位可以说是整个前额部分,那么为什么印堂的发亮和发暗会使人产生不同的境遇。 有人说是迷信,有人确实相信,有人半信半疑,其实仔细分析起来还是有一定的道理的。印堂在人面部居中偏上的位置。面部是人体经脉汇聚的场所。面部的气,色泽,润显现了一个人精力,体质,精神,生理,心理诸多方面的信息,当一个人心身健康,阴阳平衡,生机勃勃,面部气色光洁润泽,同时对外界事物的反应也会发挥到极致,做生意,谈判,工作,学习,娱乐也就会有灵机一动之时,多说一句

头昏的缓解穴位

当人们用脑过度精神疲惫的时候,往往会不由自主地按揉前额,或者用拳头轻轻地敲打,其实,这就是刺激头部的两个重要的养生穴位:印堂和神庭。另外,头痛头昏,按摩这两大养生穴位,疗效显著。 按摩印堂穴和神庭穴位,对消除头痛头昏、恢复大脑活力有异曲同工之妙。如果同时按摩这两大养生穴位,则互相补益,效果更佳。 印堂穴 此养生穴位是人体经外奇穴,《达摩秘功》中将此穴也列为“回春法”之一,可见其重要地位。印堂穴在两眉连线的正中间。按摩时将中指放在印堂穴上,用较强的力点按10次。然后再顺时针揉动20~30圈,逆时针揉动20~

如何通过穴位治疗三叉神经痛

穴位治疗三叉神经痛主要是通过按摩穴位来进行三叉神经痛治疗的一种中医方法,一般要按摩下关穴、印堂穴、风池穴、太阳穴等很多关节。具体穴位位置功效如下: 1、下关穴:位于耳屏前1横指,为两颧弓与下颌切迹所形成的凹陷处。患者用双手食指或中指分别放在同侧下关穴上,再用适当的力度揉按下关穴0.5~1分钟。起到疏风清热,解痉止痛的作用。 2、印堂穴:位于两眉正中,正对鼻尖处。用一手拇指指腹放于印堂穴上,其余4指附于对侧目外,适当用力从印堂向上推至发际处,反复推20~30次可以起到祛风开窍,安神宁志的功效。 3、风池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