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郁症的症状有所不同
抑郁症的症状有所不同
一般不同的人,不同的年龄阶段会有不同类型的抑郁症,这些患者出现抑郁症的症状表现也是不一样的,具体介绍如下:
1.产后抑郁症:这种抑郁症岁发生在产后新妈妈身上的,这些患者特别是对自己的婴儿产生强烈内疚、自卑、痛恨、不爱或厌恶孩子的反常心理。哭泣、失眠、吃不下东西,忧郁,是这类抑郁症患者的常见症状。
2、青少年抑郁症:这一类抑郁症患者多是以一些青少年学生为主,这些患者的主要症状就是学习困难,注意力涣散,记忆力下降,成绩全面下降或突然下降,厌学、恐学、逃学或拒学。
3、隐匿性抑郁症:患有该抑郁症的患者,不会有太明显的情绪低下和忧郁症状,但是患者常常会表现为各种躯体不适症状,如心悸、胸闷、中上腹不适、气短、出汗、消瘦、失眠等。
4、反应性抑郁症:这种抑郁症的发生多是因为生活中的各种精神刺激,挫折打击所导致的抑郁症。在生活中,突遇天灾人祸、失恋婚变、重病、事业挫折等,心理承受力差的人,容易患反应性抑郁症。
抑郁症症状
抑郁症并不是属于一种身体上的疾病,而是属于心理疾病,常常看到患上抑郁症的人们,会表现在心情不好,不与人为友,情绪不稳定等。现在我们就来了解一下抑郁症症状表现,让大家更清楚什么样的症状是属于抑郁症。
1.心境低落
主要表现为显著而持久的情感低落,抑郁悲观。轻者闷闷不乐、无愉快感、兴趣减退,重者痛不欲生、悲观绝望、度日如年、生不如死。典型患者的抑郁心境有晨重夜轻的节律变化。在心境低落的基础上,患者会出现自我评价降低,产生无用感、无望感、无助感和无价值感,常伴有自责自罪,严重者出现罪恶妄想和疑病妄想,部分患者可出现幻觉。
2.思维迟缓
患者思维联想速度缓慢,反应迟钝,思路闭塞,自觉“脑子好像是生了锈的机器”,“脑子像涂了一层糨糊一样”。临床上可见主动言语减少,语速明显减慢,声音低沉,对答困难,严重者交流无法顺利进行。
3.意志活动减退
患者意志活动呈显著持久的抑制。临床表现行为缓慢,生活被动、疏懒,不想做事,不愿和周围人接触交往,常独坐一旁,或整日卧床,闭门独居、疏远亲友、回避社交。严重时连吃、喝等生理需要和个人卫生都不顾,蓬头垢面、不修边幅,甚至发展为不语、不动、不食,称为“抑郁性木僵”,但仔细精神检查,患者仍流露痛苦抑郁情绪。伴有焦虑的患者,可有坐立不安、手指抓握、搓手顿足或踱来踱去等症状。严重的患者常伴有消极自杀的观念或行为。消极悲观的思想及自责自罪、缺乏自信心可萌发绝望的念头,认为“结束自己的生命是一种解脱”,“自己活在世上是多余的人”,并会使自杀企图发展成自杀行为。这是抑郁症最危险的症状,应提高警惕。
4.认知功能损害
研究认为抑郁症患者存在认知功能损害。主要表现为近事记忆力下降、注意力障碍、反应时间延长、警觉性增高、抽象思维能力差、学习困难、语言流畅性差、空间知觉、眼手协调及思维灵活性等能力减退。认知功能损害导致患者社会功能障碍,而且影响患者远期预后。
5.躯体症状
主要有睡眠障碍、乏力、食欲减退、体重下降、便秘、身体任何部位的疼痛、性欲减退、阳痿、闭经等。躯体不适的体诉可涉及各脏器,如恶心、呕吐、心慌、胸闷、出汗等。自主神经功能失调的症状也较常见。病前躯体疾病的主诉通常加重。睡眠障碍主要表现为早醒,一般比平时早醒2~3小时,醒后不能再入睡,这对抑郁发作具有特征性意义。有的表现为入睡困难,睡眠不深;少数患者表现为睡眠过多。体重减轻与食欲减退不一定成比例,少数患者可出现食欲增强、体重增加。
抑郁症症状
【抑郁症的三大主要症状】
很多人对抑郁症不陌生,但抑郁症与一般的“不高兴”有着本质区别,它有明显的特征,综合起来有三大主要症状,就是情绪低落,思维迟缓和运动抑制。
情绪低落就是高兴不起来,总是忧愁伤感,甚至悲观绝望,《红楼梦》中整天皱眉叹气,动不动就流眼泪的林黛玉就是典型的例子。
思维迟缓就是自觉脑子不好使,记不住事,思考问题困难,患者觉得脑子空空的,变笨了。
运动抑制就是不爱活动,浑身发懒,走路缓慢,言语少等,严重的可能不吃不动,生活不能自理。
【抑郁症的其他症状】
具备以上典型症状的患者并不多见,很多患者只具备其中的一点或两点,严重程度也因人而异,心情压抑,焦虑,兴趣丧失,精力不足,悲观失望,自我评价过低等,都是抑郁症的常见症状,有时很难与一般的短时间的心情不好区分开来,这里向大家介绍一个简便的方法:如果上述的不适早晨起来严重,下午或晚上有部分缓解,那么,你患抑郁症的可能性就比较大了,这就是抑郁症所谓昼重夜轻的节律变化。
抑郁会导致痴呆吗
“研究表明具有抑郁症症状的人更容易痴呆,但我们还不清楚二者之间到底是怎样一种关系。”拉什大学阿尔兹海默症中心神经精神病学家、该项研究的带头人及论文作者罗伯特·威尔逊(Robert S. Wilson)博士说,“忧郁症是痴呆的结果?还是二者都源自同样的脑内潜在问题?或者抑郁症与痴呆的联系跟痴呆相关的病理学根本无关?这些都还没有结论。”
目前的研究表明,抑郁症和痴呆的联系与痴呆相关的脑部变化没有明确的关系。威尔逊说:“这些发现令人激动,因为这暗示着抑郁症确实是痴呆的风险因素,而如果我们可以把目标对准抑郁症以及压力的成因并进行防治,我们或许可以帮助人们将他们的思考和记忆能力保持到老年。”
本研究共涉及研究对象1764人,他们来自宗教秩序研究(Religious Orders Study)和拉什大学“记忆和老龄”项目(Rush Memory and Aging Project)。在研究开始时受试者的平均年龄为77岁,没有思维或者记忆方面的问题。参与者每年接受一次抑郁症症状筛查,这些症状包括孤独或者缺乏食欲等,平均每8年参与思考和记忆能力测试。研究期间共有680人辞世,其中582人的遗体被解剖,以便寻找脑部病理改变,作为痴呆及其他脑部损伤迹象的证据。
在研究期间,922人(52%的参与者),出现了轻度认知障碍(MCI)或者记忆和思考方面的轻微问题,而这些往往是阿尔兹海默症的前兆。总共315人(18%的参与者)罹患了痴呆。但是,在脑内发现的损伤程度与患者抑郁症状水平之间,或者与抑郁症状随时间的变化趋势之间,研究者均未发现关联。也就是说目前研究只发现了抑郁和罹患痴呆的关联性,但是并不能把抑郁症同脑部的病理变化相关联。
研究者观察发现,出现MCI的人更有可能在被诊断之前就出现了抑郁症症状,但是在诊断之后,他们的抑郁症症状较之前并无太大改变。而痴呆患者则不同,这些人在痴呆发病之前更有可能出现抑郁症症状,但是当出现痴呆之后,抑郁症症状消退得更快一些。抑郁症症状越重,思考和记忆能力衰退的速度越快。而研究结果显示不能简单地将这些归因于大脑损伤的程度。
焦虑症和抑郁症的症状分别是怎样的
1、抑郁症:这 是一种大脑生物胺不足导致精神功能全面低下和抑制性心理症病,总的临床表现为心理活动阻抑、功能低下、迟缓不敏、体力、精力、脑力全面性下降;焦虑症是脑功能警觉性增高的心理疾病,临床总的特点是惊恐、紧张、植物性神经系统功能不稳定,导致病人焦虑不安。如果用一种简短通俗比拟,抑郁症症状是抑制向下的, 而焦虑和紧张是惊恐向上的。
2、焦虑症:经常无须有的担心是焦虑症患者典型的症状之一。如他们会担心自己的亲人、自己的财产、自己的健康等,而这些情况在常人看来很正常,即焦虑症患者的反应与实际情况不符或偏差颇大。
焦虑症可与抑郁症合并存在
经调查显示,约有33%-95%的抑郁症患者同时合并焦虑症状。而且二者症状有重叠,如食欲下降、睡眠障碍、心肺和胃肠道不适、易激惹、疲劳等。二者在? 发病机理、病状表现等方面确实具有很多相同之处。但是二者又必须进行鉴别、不能混淆。因为抑郁症的自杀率高,危害性较大,患者既有抑郁症状、又有焦虑症状时,优先诊断为抑郁症。这项原则是众多精神科医生和专家总结多年经验的结果。遵循这项原则可以避免抑郁症的漏诊,及早对抑郁症进行治疗,防止自杀自伤等后 果发生。
焦虑症和抑郁症的鉴别:
焦虑症患者常处于心烦意乱、惊恐紧张,怕有祸事降临的恐慌预感之中, 并伴有头晕、多汗、潮热、震颤、手脚麻木、胃肠道不适等症状。焦虑和恐惧不同,焦虑所感到的威胁和危险都是不现实或不十分明确的。焦虑症经常与抑郁症合并存在,临床统 计,80%以上抑郁症患者有焦虑症状。在临床诊断中,有一个“抑郁症优先诊断”的原则,即既有抑郁症症状又有焦虑症状时,不论其焦虑症状多重,都应当诊断 为抑郁症。这项原则是众多精神科专家多年经验的总结,已经成为国际标准。
抑郁症症状有哪些
1.情绪障碍
患者心境不良,情绪消沉,或焦虑、烦躁、坐立不安;对日常活动丧失兴趣,丧失愉快感,整日愁眉苦脸,忧心忡忡;精力减退,常常感到持续性疲乏;认为活着没有意思,严重者感到绝望无助,生不如死,度日如年,部分患者有着结束自己生命的意念。
2.思维缓慢及自我评价降低
表现思考能力下降,患者常常感到思维变慢了,脑子不好使了,各方面能力都下降了,常常自疚自责,自我评价过低,明明学习工作很好,却对自己事事不满意,将自己过去的一些小错误、小毛病都说成是滔天大罪。
3.精神运动迟缓
患者精神运动明显抑制,联想困难,言语减少,语音低沉,行动缓慢。有时闭门独处,淡漠亲情,不能料理家务,严重者不语、不动、不吃、不喝。
4.其他症状
患者常常出现食欲、性欲明显减退,明显消瘦,体重减轻;失眠严重,多数入睡困难,噩梦易醒,早醒,醒后无法入睡,抑郁症常表现晨重夜轻的规律。
急慢性支气管炎的症状有所不同
急性支气管炎的症状
1.急性支气管炎大多先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咳嗽,发热,怕冷,但是也可忽然出现频繁而较深的干咳,以后渐有支气管分泌物。婴幼儿因为太小,所以还不会咯痰,多经咽部吞下。
2.急性支气管炎症状轻者无明显病容,症状重者发热38~39℃,偶达40℃,多2~3日即退。
3.患者感觉疲劳,影响睡眠与食欲,重者甚至会发生呕吐、腹泻、腹痛等消化道不适症状。同时还会出现诉头痛及胸痛的症状。咳嗽一般会延续7~10天,有时迁延2~3周,反复发作。如不经适当治疗很有可能可引起肺炎,白细胞正常或稍低,白细胞,中性粒细胞升高者可能有继发的细菌感染。
4.身体健壮的小儿少见并发症,如及时用药,病情可得到及时控制,症状会有很大的改善。但一些营养不良,免疫功能低下或者患有先天性呼吸道畸形、慢性鼻咽炎、佝偻病等先天疾病的患儿中,不但容易患支气管炎,而且易并发肺炎、中耳炎、喉炎及副鼻窦炎等炎症疾病。
慢性支气管炎的症状
1.咳嗽,初期晨间咳嗽较重,白天较轻,晚期夜间亦明显,睡前常有阵咳发作,并伴咳痰。此系由于支气管黏膜充血、水肿,分泌物积聚于支气管腔内所致。随着病情发展,咳嗽终年不愈。
2.气短与喘息,病程初期多不明显,当病程进展合并阻塞性肺气肿时则逐渐出现轻重程度不同的气短,以活动后尤甚。慢性支气管炎合并哮喘或所谓喘息型慢性支气管炎的患者,特别在急性发作时,常出现喘息的症状,并常伴有哮鸣音。
3.咳痰,以晨间排痰尤多,痰液一般为白色黏液性或浆液泡沫性,偶可带血。此多系夜间睡眠时咳嗽反射迟钝,气道腔内痰液堆积,晨间起床后因体位变动引起刺激排痰之故。当急性发作伴有细菌感染时,痰量增多,痰液则变为黏稠或脓性。
焦虑症与抑郁症有什么区别
症状有主次
抑郁症常伴有焦虑症状,但抑郁症以抑郁为主,焦虑往往只是抑郁症患者表现出来的一种情绪反映,同时还伴有其他情绪反映,如强迫、疑病、恐惧等。临床中可用症状量表进行测试,分清症状的主次。
两者的发病性质差异
焦虑症是持续的表现出与实际情况不符的焦虑 情绪,或者是焦虑持续的时间过长,成为病理性的焦虑症状,是一种典型的情 绪障碍,而抑郁症是显著持久的心境低落状况,是一种常见的心境障碍。
治疗难度不一样
焦虑症的治疗一般都能取到很好的治疗效果,并且 预后也能恢复得很好。但是抑郁症患者预后经常会出现反复发作的症状,维持治疗的时间也比较长。
自杀念头
焦虑症患者没有自杀念头,尽管害怕,但是还不是以死来逃避;而抑郁症患者往往有自杀念头甚至自杀行为。
躯体症状反映不同
焦虑症与抑郁症患者的躯体症状反映不同。焦虑症的躯体反映主要与植物神经相联系,比如呼吸、心跳、出汗等等;而抑郁症患者的躯体症状带有一定的稳固性,比如“梅核气”、两胁疼痛、周身沉重等等。
心烦意乱、惊恐紧张
焦虑症患者常处于心烦意乱、惊恐紧张,怕有祸事降临的恐慌预感之中,并伴有头晕、多汗、潮热、震颤、手脚麻木、胃肠道不适等症状。焦虑和恐惧不同,焦虑所感到的威胁和危险都是不现实或不十分明确的。
其实,焦虑症经常与焦虑抑郁症合并存在,临床统计,80%以上焦虑抑郁症患者有焦虑症状。在临床诊断中,有一个“焦虑抑郁症优先诊断”的原则,即既有焦虑抑郁症症状又有焦虑症状时,不论其焦虑症状多重,都应当诊断为焦虑抑郁症。诊断之后,然后再进行有效治疗。
注意力不集中是抑郁症的症状表现吗
现在的人由于社会和工作压力越来越大,很有可能会出现抑郁症的现象,一旦患上此病,无法发现明显的抑郁症症状,但到严重时会影响到患者的生活,甚至危及生命。所以要及时知道抑郁症症状,才能有效地缓解病情。下面就来介绍抑郁症症状有哪些。
抑郁症症状有:
(1)注意力难以集中。这是常见的抑郁症症状。
(2)自我评价下降。常会觉得自己不如别人,别人也看不起自己,伴有强烈的自卑、自责,甚至自罪感等一系列抑郁症症状。
(3)兴趣减退甚至丧失。对往常感兴趣的事也会表现出厌烦、冷淡、无动于衷等多种抑郁症症状。
(4)精神疲惫。似乎精力已经耗尽,想振作也振作不起来,至少无法持久。这也是抑郁症症状之一。
(5)对前途悲观。似乎生活、工作、学习都前景黯淡,事情已经无可挽回和不可收拾,严重者可感到绝望。这些也属于抑郁症症状。
上述所说的内容就是关于抑郁症症状的详细介绍,希望大家能一一了解。如有人发现上述所说的现象出现时,请立即去医院做个检查,这样可以及时的发现病情并接受治疗,越早治疗就越能治愈,请谨记这些抑郁症症状。
长期住养老院老人易患老年抑郁症
老年抑郁症也是如今老人的一种多发症状。尤其是长期住养老院的老人更是高发人群,下面给大家就这点详细说说,让大家有更多的认识。
长期住养老院老人易患抑郁症
近期,研究表明,长期住在护理院、养老院等养护机构的老年人中,44%的人患有抑郁症症状,其健康状况和生活质量都不理想。研究显示,有抑郁症症状的老年人在医疗、社会活动、身体功能以及生活质量等方面都面临严重问题。
针对65岁以上老年人进行了这些抑郁症调查,这些老年人都长期居住在护理机构或养老院,有专人照顾饮食起居。对老人的统计调查发现,这些老年人中已有26%的人被确诊患有抑郁症,另有18%的人有持续愤怒、泪眼汪汪、反复焦虑等抑郁症症状。
研究显示,有抑郁症症状的老年人在医疗、社会活动、身体功能以及生活质量等方面都面临严重问题。例如,相比没有抑郁症症状的老年人,他们更有可能表现出行为过火、与家庭成员或工作人员发生冲突、退出兴趣活动、睡眠紊乱以及生活自理能力减弱等问题。
长期住养老院的老人由于养老院的特殊环境等因素影响,在社会活动、身体功能以及生活质量等方面都面临一些问题,这久而久之就会让老人形成老年抑郁症,所以家人也应当积极关心老人,让老人避免抑郁症的发生。
快步走有助缓解抑郁症
高强度运动有助于缓解抑郁症症状已得到证实,但是较低强度运动对抑郁症的作用尚无定论。日前,《心理健康与身体活动》杂志刊登英国苏格兰一项新研究,文章中指出快步走对缓解抑郁症症状有重要作用。
英国斯特林大学研究人员对8项与“快步走”研究的相关数据进行了分析,发现快步走是一种有效的干预抑郁症的措施,与强度较大的运动有类似的功效。研究人员表示,快步走是大部分人都能轻而易举地完成的健身项目,又省时省力,经济实惠。快步走有助于改善抑郁症,有益于身心健康,可能的机理是锻炼有助于转移视线,让抑郁症患者不再沉湎于自己的内心世界,不再钻牛角尖,增强患者自控感,促进多种可以让患者产生“好感觉”的激素的释放。
英国心理健康慈善机构负责人保罗·法尔莫也指出,户外活动本身就有益心理健康,关键是要找到一种自己喜爱且能够长期坚持的运动方式,散步、骑自行车、游泳等都是不错的选择,运动的同时又能增进与人的交往,一举多得,持之以恒,一定能看到满意的效果。
造成产后抑郁的遗传因素
产后抑郁症也叫产后忧郁症,是妇女在生产孩子之后由于生理和心理因素造成的抑郁症,症状有紧张、疑虑、内疚、恐惧等,极少数严重的会有绝望、离家出走、伤害孩子或自杀的想法和行动。产后抑郁的病因有很多,绝大多数原因已经知道,但仍有少数产后抑郁的原因尚未阐明,造成产后抑郁症的原因包括了遗传因素。
有精神病家族史,特别是有家族抑郁症病史的产妇,产后抑郁的发病率高,说明家族遗传可能影响到某一妇女对抑郁症的易感性和她的个性。研究均证实,产后抑郁症患者家族中,单、双向情感障碍的发病率均较高。
产后忧郁症与产后抑郁症的关系还不明确,患有产后忧郁症者不一定发展成产后抑郁症,但患有产后忧郁症者发生产后抑郁症的可能性增加,也有可能一部分产后抑郁症是产后忧郁症的较重类型,或是产后忧郁症发展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