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量突降是肝癌的先兆吗
酒量突降是肝癌的先兆吗
有不少中年男士在工作酒局上从不怯场,久而久之练出了一副酒精不破之躯。但如果曾千杯不醉的你突然在某天酒量大不如从前,很可能是肝脏在向你发出求救信号。
肝脏是重要的解毒器官,喝入体内的酒精先通过门静脉收集,然后在肝内被氧化脱氢。除了解毒,肝脏还能降解和吸收酒精,但这一切都是建立在肝功能正常的情况下。长期大量的饮酒,造成了肝细胞的损坏,自然降低了肝脏的解毒功能,使人酒量下降,容易醉酒。
半夜老醒是肝癌先兆吗
目前我国肝癌多数由肝炎、肝硬化引起
我国85%的肝癌患者都是由病毒性肝炎、肝硬化转变来的。肝癌的发展一般经过肝炎-肝硬化-肝癌这“三部曲”。研究数据表明,15%-20%的肝炎患者会在5年内发展至肝硬化,10%-15%肝硬化患者会演变成肝癌。而发展到肝癌之后,患者往往还伴有肝炎、肝硬化等基础性肝病,这大大增加了治疗难度。
除了乙肝导致肝硬化而引起肝癌外,黄曲霉素、亚硝酸盐、饮用水污染、寄生虫感染和遗传因素也会导致肝癌的发生。据《广州社区人群肝癌高危因素调查》显示,肝炎病毒、黄曲霉素污染、酗酒、饮用水污染和肝吸虫感染是诱发肝癌的五大高危因素。
肝癌高危人群需每半年行肝功能、甲胎蛋白和肝脏彩超监测
肝癌在发现时大多数患者都已经处于中晚期,导致治疗效果很差。因此,疾病的早期诊断对肝癌患者来说至关重要。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肝脏外科、肝移植中心张英才医生表示,肝癌的早期发现其实并不难,对于高危人群只需抽血行肝功能、血清甲胎蛋白(AFP)及行肝脏彩超检测即可早期诊断肝癌。
哪些是高危人群?张英才指出,有肝癌家族病史者、乙型/丙型病毒感染者、5年以上肝炎病史、5-8年以上酗酒史以及确诊肝硬化患者均为肝癌的高危患者。这类患者最好每3-6个月抽血检查肝功能和甲胎蛋白,每半年做一个肝脏超声检查,有怀疑肝癌者还要加做CT或核磁共振检查,有助于早期发现肝癌。“否则,等出现肝区疼痛、消瘦、黄疸、腹水等症状再检查时,绝大部分患者已经是肿瘤的中晚期了。”
张英才强调,筛查肝癌应查甲胎蛋白,这是目前肝癌最敏感、特异性最强的一种肿瘤标志物。临床上,在肝细胞癌中有70%-80%的患者会出现甲胎蛋白升高,大于其正常上限值(20ng/mL)。
酒量突然下降三种原因
如果以前酒量很好,突然酒量就下降的话,可能跟以下原因有关:
酒精需要肝脏来分解,如果肝脏出现了问题,分解酒精的能力就会下降。
经常喝酒的人可能会刺激到胃部,使胃感觉非常不舒服,如身体出现了胃炎的话,会导致酒精分解出现异常,进而引起酒量突然下降。
人在感冒发烧时,会出现身体不适的现象,此时喝酒,其身体里代谢酒精的酶的运转速度会比较慢,也会出现酒量突然下降的情况。
食欲下降是肝癌的表现吗
肝癌患者在病程的初期,会出现以下的临床病理表现:食欲下降、饭后上腹饱胀。暧气、消化不良、恶心等是肝癌常见的消化道症状,其中以食欲减退和腹胀最为常见。腹泻也是肝癌较为常见的消化道症状,国内外均有报道,发生率较高,易被误认为慢性肠炎。门静脉或肝静脉癌栓所致的门静脉高压及肠功能紊乱可致腹胀、大便次数增多,腹胀亦可因腹水所致。胃肠功能紊乱还可导致消化不良、暧气、恶心等症状。
除了上述的病理表现以外,还有一些典型的病症需要引起注意。肝癌患者常较其他肿瘤患者更感乏力,此与慢性肝炎患者相似。乏力的原因不明,可能由于消化功能紊乱、营养吸收障碍导致能量不足,或肝细胞受损,肝功能下降,使得代谢障碍、某些毒素不能及时灭活,或由于肝癌组织坏死释放有毒物质。消瘦也是肝癌患者的常见症状,系由于肝功能受损。消化吸收功能下降所致。随着病情的发展,消瘦程度可加重,严重时出现恶病质。
了解肝癌临床表现的相关常识,可以有效的提高自我鉴别疾病的能力。本文简单的概述了肝癌的临床表现,有助于加强大家肝癌的了解,提高疾病预防意识。希望本文的概述对大家有所帮助。
酒量突然下降三种原因
如果以前酒量很好,突然酒量就下降的话,可能跟以下原因有关:
1、肝脏异常
酒精需要肝脏来分解,如果肝脏出现了问题,分解酒精的能力就会下降。
2、酒精性胃炎
经常喝酒的人可能会刺激到胃部,使胃感觉非常不舒服,如身体出现了胃炎的话,会导致酒精分解出现异常,进而引起酒量突然下降。
3、感冒发烧
人在感冒发烧时,会出现身体不适的现象,此时喝酒,其身体里代谢酒精的酶的运转速度会比较慢,也会出现酒量突然下降的情况。
每天喝三杯咖啡肝癌风险减半
肝癌是全球第六大癌症,死亡率位居第三的癌症。美国《临床肠胃病学与肝脏病学》杂志刊登一项新研究发现,每天喝3杯咖啡可使肝癌危险降低50%以上。
新研究由意大利米兰大学流行病专家卡罗·拉·维克奇亚博士及其同事完成。研究人员对1996年~2012年9月发表的有关咖啡与肝癌的相关研究文献进行分析,其中包括16项高水平研究。新研究涉及病例3153例,研究还包括近期发生的900多原发性肝癌病例的相关数据。结果发现,喝咖啡可使原发性肝癌(最常见肝癌)危险降低40%,而独立研究表明,每天喝3杯咖啡可以使该病危险至少降低一半。
维克奇亚博士表示,最新研究证实,喝咖啡有益健康,特别是对肝脏。早期研究证实,常喝咖啡可防止糖尿病,糖尿病正是肝癌的一大已知风险因素。研究还发现,喝咖啡对肝硬化和肝脏酶也有积极的影响。
维克奇亚博士还表示,肝癌主要是由乙肝和丙肝病毒导致的慢性炎症,其它原因还包括:过量饮酒、吸烟、肥胖症和糖尿病等。肝癌可通过接种乙肝疫苗、控制丙肝病毒传播和减少饮酒量加以避免。这三大措施可避免全球90%以上的肝癌病例。
吃什么对肝不好 饮酒
长期饮酒,酒精会破坏胃粘膜,胃的细胞一旦受伤,食物中的有毒物质就容易被胃吸收,从而容易引起酒精性肝炎,损害肝脏的解毒功能,甚至引起酒精性肝硬化,这是肝癌发生的危险因素。建议成年男性每人每天饮酒量不能超过2杯,女性不能超过1杯。
食欲是五脏功能好坏的标志
偶尔没胃口多为脾胃虚的信号,而顽固性厌食则往往是萎缩性胃炎的发作,甚至有胃癌、胰腺癌的可能性。顽固性厌食还往往是肝郁、精神病、抑郁症的征兆。
如厌食伴有恶心,则常是肾衰尿毒症、糖尿病晚期酸中毒、酮中毒的信号。
甲减也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胃口变差。 与没胃口相对的是食欲大增。如果你发现自己突然食欲亢进,多是胃中有火的预兆;甲亢和精神病狂症,也有明显的食欲亢进;若喜食异物,如蜡烛、煤炭、泥土、生米等,多是小儿疳积以及精神病的先兆。
正常人的嘴中是不燥不渴,食而知味的,这叫“口中和”,表明胃气正常,体液充足。
相反,人体一旦阴阳失调,脏腑有病,就会失去“口中和”的感觉,在口感、口味等方面表现出某种信号: 口苦提示肝热或胆病;口甜提示脾热;口咸多提示肾虚,因肾虚肾液上泛之故;口酸是肝气上溢的征兆,多提示肝虚;口腥是肺热先兆。而老年人突然味觉丧失,常是脑梗的先兆。久病卧床,长期不想吃东西的病人,如果突然有一天特别想吃某种东西,则可能是回光返照。
记得很久以前我还是一个医学生在医院实习时,一个久病的老大娘,向我要肉票,说她想吃红烧肉,我把肉票给了她女儿,之后,老大娘吃了几口肉后,第二天就悄然离世了。
调理脂肪肝的3个简单步骤
脂肪肝—肝硬化—肝癌3步走
如果你不重视脂肪肝,极易发展成为肝纤维,75%的肝纤维发展成为肝硬化,不可逆转,肝细胞坏死,治愈率极低。半年就可能走完这三步。
从脂肪肝到肝硬化
肪肝可能会发展成肝硬化,因为长期大量的肝细胞内脂肪堆积,使其血液供应、氧气供应及自身的代谢受到影响,造成肝细胞大量肿胀、炎症浸润及变性坏死。一旦肝脏有纤维增生及假小叶形成,就成为肝硬化。
在国外,30%的酒精性脂肪肝可发展为肝纤维化,10%~40%发展为肝硬化。大量饮酒引起肝硬化的时限为20年,但有时少于上述饮酒量和时限也可发展为肝硬化。慢性嗜酒者近60%发生脂肪肝,20%~30%最终将发展为肝硬化。非酒精性脂肪肝发生肝纤维化的发病率为25%,发生肝硬化的概率较低,发展进程相对较慢,约1.5%~8.0%的病人可进展为肝硬化,也是由于这个原因,它是隐源性肝硬化的主要原因。
从脂肪肝到肝癌
脂肪肝与肝癌的关系,脂肪肝是各种肝毒性损伤的早期表现,脂肪肝疾患本身与原发性肝癌的发生无直接关系,脂肪肝不是肝癌的危险因素。但是,脂肪肝的某些病因,如饮酒、营养不良、药物及毒物质损害等,既是脂肪肝的发病因素,也是肝癌的发病因素,因此,脂肪肝对肝癌的发生有一个助动因素,可增加癌变的机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