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诊断三步曲
糖尿病诊断三步曲
诊断是哪类糖尿病:
1.1型糖尿病:胰岛β细胞破坏导致胰岛素绝对缺乏,具强烈遗传倾向。一般18岁前起病,多为消瘦,发病较急,糖尿病症状明显,需要胰岛素治疗才能控制病情。患者常出现酮症,尿酮体阳性,血胰岛素、C肽水平低,甚至测不出,体内胰岛β细胞抗体常持续阳性。
成人隐匿性自身免疫性糖尿病属于1型糖尿病的亚型,其特点为:成人起病,病情进展缓慢,早期可不依赖胰岛素,发病时多不肥胖,血胰岛素、C肽水平可偏低,体内胰岛β细胞抗体常持续阳性,具有1型糖尿病的易感基因。
2.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为主伴胰岛素分泌不足,或胰岛素分泌不足为主伴或不伴胰岛素抵抗。约占所有糖尿病患者的90%以上,其病因现认为由多基因遗传和环境因素(主要为运动不足和能量相对过剩)共同促发,种族、家族史、不良生活方式、肥胖(尤其是腹型肥胖)、血脂异常、老年和糖耐量异常是其危险因素,对上述人群应加强血糖监测,必要时早期干预。
3.其它特殊类型糖尿病:包括一系列病因比较明确或继发性的糖尿病,由基因缺陷、其它内分泌疾病、药物及化学品、感染等引起。
4.妊娠期糖尿病:妊娠期间发生或首次发现的糖尿病。筛查时间一般选择在妊娠24~28周之间。对妊娠糖尿病患者应在产后6周或更长一段时间重新进行糖耐量试验,大部分患者血糖可能恢复正常,但其在若干时间后发生糖尿病的机会可明显增加。
诊断有无并发症糖尿病急性并发症主要包括: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糖尿病高渗性昏迷、乳酸酸中毒、低血糖昏迷。糖尿病慢性并发症包括大血管病变(如冠心病,高血压等)、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糖尿病神经病变、糖尿病足等。
糖尿病的诊断
1、糖尿病诊断标准:
根据1999年WHO糖尿病诊断标准修订:
注:空腹状态指至少8h没有进食热量;随机血糖指不考虑上次用餐时间,一天中任意时间的血糖,不能用来诊断空腹血糖受损(IFG)或糖耐量异常(IGT);a只有相对应的2h毛细血管血糖值有所不同,糖尿病:2h血糖≥12.2mmol/L;IGT:2h血糖≥8.9mmol/L且<12.2mmol/L
表格 1. 1999年WHO糖尿病诊断标准
2、关于使用糖化血红蛋白诊断糖尿病:
近年来人们越来越倾向将糖化血红蛋白作为筛查糖尿病高危人群和诊断糖尿病的一种方法。糖化血红蛋白(HbA1c)较OGTT试验简便易行,结果稳定,不受进食时间及短期生活方式改变的影响;变异性小;检查不受时间限制,患者依从性好。2010年ADA指南已将HbA1c≥6.5%作为糖尿病诊断标准之一。2011年世界卫生组织WHO也建议在条件具备的国家和地区采用同一切点诊断糖尿病。
但是,HbA1c检测目前在我国尚不普遍,我国HbA1c检测方法的标准化程度不够,HbA1c测定的仪器和质量控制尚不能符合目前糖尿病诊断标准的要求。此外,中国人群中HbA1c诊断糖尿病的切点是否与国际上一致尚待研究证实。基于以上原因,目前尚不推荐在我国采用HbA1c诊断糖尿病。
鉴别诊断要点
1.口渴、多饮、多尿症状鉴别:①尿崩症:多尿明显,尿比重低,血糖正常。②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可伴有糖耐量减低,血糖升高,但有明显心慌、怕热,甲功检查,T3、T4升高,TSH下降。
2.尿糖的鉴别:①肾性糖尿:可见于肾小管酸中毒、肾病综合征、范可尼综合征、间质性肾炎等疾病,引起肾小管功能受损,肾糖阈降低,产生糖尿,但血糖在正常范围。②妊娠期糖尿病:妊娠期间由于肾糖阈降低出现尿糖,血糖始终正常范围,分娩后尿糖消失。③应激性糖尿:在急性感染、急性心肌梗塞、脑卒中等应及时发生一过性糖尿,一般不超过一周时间。
3.高血糖疾病鉴别:库欣综合征、垂体生长激素瘤、嗜铬细胞瘤、胰高糖素瘤等分泌升糖激素使血糖升高。多有原发疾病的症状和相应的激素改变。
糖尿病诊断标准
要诊断糖尿病,检查血液内的葡萄糖浓度是必需的。验尿只能辅助诊断糖尿病。尿内有糖是诊断糖尿病的重要线索,但需排除由于肾糖阈降低所致的糖尿。
尿糖阳性不等于是糖尿病。糖尿病最初命名为是因为尿里面出现了糖,因而称之为『糖尿病』,实际上许多情况下尿里面都有可能出现糖尿,常见的有:
肾性糖尿:正常人每分钟约有100毫克糖从肾脏排出,但经肾脏时又被重新吸收而进入血液循环,因此,正常人尿中是不会有糖。当肾脏有病时,如患了慢性肾炎、肾病综合症、老年性肾病等疾患时,肾脏的重新吸收能力会下降,于是便出现了糖尿。
神经性糖尿:某些疾病,如休克、外伤、脑出血等,使人体处于应激状态,引起神经—内分泌紊乱,肝糖元大量分解,血糖浓度上升,出现糖尿。
药物性糖尿:如长期使用激素,如糖皮质激素(肥仔药)以及吗啡、解热止痛药等,可使某些人出现糖尿。
妊娠性糖尿:妊娠妇女在妊娠中及后期,由于乳腺功能活跃,所分泌的乳糖增多,同时因妊娠使肾脏重新吸收葡萄糖的能力下降,都有可能使妊娠妇女血糖浓度升高,尿糖增高,尿糖检查阳性。
饮食性糖尿:当人们从食物中摄取大量的糖类物质时,可以从尿中验到糖,如甲状腺机能亢进或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的病人,因其肠道对食物中的糖类吸收过快,可出现血糖水平升高过急,糖份经肾脏排出体外。
由此可知,尿里面出现糖不一定就是糖尿病,若在尿中出现糖时,应结合血糖浓度、临床表现综合分析,而后正确判断。
血糖高是糖尿病吗
1血糖高并不一定就是糖尿病。诊断糖尿病需要空腹血浆血糖大于或等于7.0mmol/l或者餐后两小时血糖大于或等于11mmol/l,并且连续两次不同时间段检查出现血糖异常,才可以明确诊断为糖尿病,如果血糖出现异常,但未达到糖尿病诊断标准,则为糖耐量受损。
2糖尿病诊断后,患者除了感觉多饮多食多尿外,可能在短期内不会有太多其他的症状,但是血糖一旦长时间控制不佳,很容易发生一些并发症,如动脉血管硬化,视物模糊,头晕眼花等,严重的还会出现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足等。
3糖尿病患者一旦确诊,就要非常注意自己的饮食,最好做到定时定量,不可以随心所欲或者暴饮暴食,要根据自己的运动量适当调整摄入量,达到控制血糖的效果。同时加强身体锻炼,避免摄入高糖分食物,水果等。
根据什么来诊断糖尿病
糖尿病诊断标准是什么?如果您对这个问题十分陌生的话,接下来,为您介绍一下糖尿病诊断标准是什么的问题,请看下文详细解说
众所周知,糖尿病已经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最重要的疾病之一,不但对生活和工作有很大的影响,更是会引起各种并发症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所以需要早期诊断及时治疗,下面来了解一下糖尿病的诊断标准有什么吧。
糖尿病诊断标准是什么?若是有以下几种情况,可以诊断为糖尿病:
没有典型症状,仅空腹血糖≥7.0 mmol/l或餐后血糖≥11.1 mmol/l糖耐量实验2小时血糖≥11.1mmol/l者可以确诊为糖尿病。
没有典型症状,仅空腹血糖≥7.0 mmol/l或餐后血糖≥11.1 mmol/l应再重复一次,仍达以上值者,可以确诊为糖尿病。有典型症状,空腹血糖≥7.0 mmol/l或餐后血糖≥11.1 mmol/l。
糖尿病诊断标准是什么?若是有以下症状,则可以排除糖尿病:
严重症状和明显高血糖者,要求血糖值超过以上指标即可确诊。无症状者不能依一次血糖值诊断,必须另一次也超过诊断标准。
若餐后血糖<7.8 mmol/l及空腹血糖<5.6mmol/l可以排除糖尿病;如糖耐量2小时血糖7.8-11.1 mmol/l之间,为糖耐量受损;如空腹血糖6.1-7.0 mmol/l为空腹血糖受损,均不诊断为糖尿病。
儿童糖尿病多数症状严重,血糖高,尿糖、尿酮体阳性,无需做糖耐量试验少数症状不严重者,则需测空腹血糖或糖耐量试验。在急性感染、外伤、手术或其他应激情况下,虽测出明显高血糖,亦不能立即诊断为糖尿病。
糖尿病诊断有误区吗
第一个诊断误区。上面提到糖尿病的分型,实际上这个分型是欧美国家的学者分的,也就是说是按照西方人的体质、发病情况分的,这种分型是否完全适合中国人的情况,目前这个问题仍在争论中。因此我们中国人不应该完全套用的。
一般而言,1型糖尿病的患者多为儿童,而2型则大部分为成年人患病。但是,早前有人报道了一例70多岁的1型糖尿病,随后各种含糊不清的报告病例和有争议的病例报道逐年增多。这就使我们对糖尿病的分型问题有了一些新的认识。之所以给大家讲糖尿病的分型,是要告诉大家糖尿病在真正的学术背景里面,它的分型还存在一定的争论。换句话说,糖尿病患者其实并不非要需要知道自己患的是1型还是2型,直接找医生看病就可以了。
第二个诊断误区。有些糖尿病患者存在这样的疑问:“我根本没有吃的多、喝的多、尿的多,我也不瘦,怎么可能是糖尿病呢?是不是诊断错了呀?
“吃的多、喝的多、尿的多”这些症状,在中医里面分别称为上消、中消、下消。有的患者患的是上消,有的是中消,中医术语称之为消谷善饥,也就是我们说的吃的多。很多年以前我们对糖尿病的认识并不清楚,对糖尿病的各种症状积累的经验不足,等到发现有上消、中消、下消症状,也就是口渴爱喝水,或是吃的多或尿的多的时候再诊断为糖尿病,已经耽误了早期诊断的宝贵时间。
第三个诊断误区,糖尿病患者应该注重餐后血糖的检测。如果患者是老病号,糖尿病诊断毋庸置疑,那就无需多言。但对于大多数早期的糖尿病患者,空腹血糖往往是正常的。我们应该把餐后血糖作为常规检测,这是因为早期糖尿病一开始的表现是糖耐量异常。
糖尿病诊断标准
1.尿微量白蛋白
正常人尿中有微量的白蛋白排出,但24小时内不会超过20毫克,当糖尿病患者发生肾脏损害时,从尿中排出的白蛋白就会增加,当24小时尿白蛋白的排出量为30-200毫克时说明肾脏已有病变。
2.胰岛细胞抗体、胰岛素抗体、谷氟酸脱羧酶抗体
这些抗体的出现说明了患者体内存在着针对胰岛的自身免疫反应,若抗体阳性者多为1型糖尿病患者,在发病初期测定意义较大,如果发病已较长时间,抗体可能转为阴性。
3.糖基化血清蛋白或果糖胺
糖基化血清蛋白果糖胺是葡萄糖与血清蛋白主要是白蛋白结合的产物,其水平的测定可反映测定前1-3周血糖浓度的平均水平,不受临时血糖浓度波动的干扰。其临床意义与糖基化血红蛋白相似。
4.血胰岛素及C肽
胰岛素β细胞所分泌的胰岛素原可被相应的酶水解生成胰岛素和C肽,因此血胰岛素和C肽都能反映患者体内胰岛素的分泌能力。胰岛素的测定会受到一些外源性胰岛素的干扰,例如测定注射过胰岛素或正在注射胰岛素的患者,而C肽的测定则相对稳定。
宫颈糜烂诊断三步走
宫颈糜烂确诊流程医生一般要做的化验和检查,第一步要做妇科常规白带化验,宫颈糜烂常伴有阴道炎,要先确诊是什么病原体感染,主要有滴虫、霉菌、细菌等病原体。
第二步要做阴道镜检查,一般是要放大20~40倍。医生可以用肉眼直观地观察宫颈的情况,并且在碘、醋的用药下观察宫颈上皮的变化。上面两步是要医生配合检查的,医生一般会去触膜子宫和宫颈的变化,这个跟医生的红验有关系的。如果宫颈糜烂比较严重,医生会再次做TCT检查。
第三步TCT检查,这个主要是排除宫颈糜烂癌变的检查,从细胞水平上分析分泌物宫颈的情况,并看是否有可疑恶性病变。结果有可疑的话,医生会进入第四步化验检查,第四步要取活组织做病理检查,诊断癌变程度。
什么是妊娠糖尿病
什么是妊娠糖尿病?妊娠期糖尿病是一种孕期疾病,在孕期孕妇发生的血糖升高现象。绝大多数情况下,妊娠期糖尿病在分娩过后会自然治愈。想要详细了解什么是妊娠糖尿病,不妨看看下面的介绍。
什么是妊娠糖尿病?
与一般糖尿病的发病时间不同,这是一种在孕期发生的血糖升高现象。在所有血糖偏高的孕妇中,只有两成左右是本身就患有糖尿病的(即怀孕前就患有糖尿病)。绝大多数情况下,妊娠期糖尿病在分娩过后会自然治愈,但是等到步入中老年后,这类孕妇患2型糖尿病的机率会变大。一般来说,孕期两次测出空腹晨尿血糖呈阳性的妇女患病的可能性极大。
妊娠糖尿病诊断标准:
国际妇产科联合会公布的最新妊娠期糖尿病诊断标准是空腹血糖>5.1mmol/L。餐后高血糖标准分别是60分钟>10.0mmol/L,120分钟>8.5mmo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