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平均血红蛋白浓度高的原因

平均血红蛋白浓度高的原因

既然血红蛋白会出现偏高或者偏低的现象,那什么样的标准才是正常的血红蛋白指标呢?可能还有很多人对血红蛋白浓度这个概念还是很模糊,下面就为您介绍一下正常的血红蛋白指标到底是多少。

红细胞平均体积(MCV) 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量(MCH) 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MCHC)

大细胞性贫血 94~160fl 32~50pg 32~36%

正细胞性贫血 80~90fl 27~31pg 32~36%

单纯小细胞性贫血 72~80fl 21~24pg 32~36%

小细胞低色素贫血 50~80fl 21~29pg 24~30%

平均血红蛋白浓度偏低会怎么样呢?红细胞及血红蛋白减少是指血液中的红细胞数、血红蛋白量及血细胞比容低于参考值正常范围的低限,通常称为贫血。以血红蛋白为标准,则成年男性的血红蛋白<120g/L,成年女性<110g/L,即可以认为有贫血。根据血红蛋白减低的程度,将贫血分为以下4级:

(1)轻度贫血:血红蛋白小于参考值正常范围的低限,减少至90g/L;(2)中度贫血:血红蛋白90~60g/L;(3)重度贫血:血红蛋白60~30g/L;(4)极重度贫血:血红蛋白<30g/L。

治疗:

1病因治疗:首先要查明引起贫血的原因,并尽可能除去引起贫血的原因。

2铁剂治疗:口服铁剂可以用硫酸亚铁,每日三次,每次0.2-0.3g。

3辅助治疗:加强营养,增加含铁丰富的食品:如肝、腰、肾、瘦肉、血、蛋奶、干果(枣、杏干)、木耳、蘑菇、绿叶蔬菜等。

如果人体内的平均血红蛋白浓度偏低就会出现贫血,对人们人体的伤害还是很大,所以当人们检查出自己的血红蛋白浓度偏低的时候就应该给与足够的重视,可以同时饮食或口服一些药物进行治疗,否则时间拖得越久越不利于患者的健康。

缺铁性贫血的诊断依据

一,红细胞平均体积<80fl,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含量<28pg,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30%,红细胞大小不一,小的红细胞比较常见,形态不规则,红细胞中心淡染区扩大,甚至变成狭窄环状。

二,幼红细胞增多,胞浆发育不平衡,血清铁明显降低。

三,有明确的缺铁病因及临床表现。

四,血清铁小于60μg/dl,总铁结合力大于360g/dl。

五,运铁蛋白饱和度小于15%,骨髓细胞外铁消失,细胞内铁小于15%,血清铁蛋白小于14μg/L。

六,患者朋友们可能偏食或母乳、牛奶喂养时间过长。

七,患者朋友们生过重病史或者有过寄生虫病史。

八,患者朋友们的症状多为:发育迟缓、面色苍白、厌食、恶心、便秘、疲乏、心悸、头晕、头痛、注意力不集中,严重的患者朋友们会伴有口角炎、舌炎。

九,患者朋友们在体检皮肤时,皮肤表现为干燥,毛发干枯易脱落,指甲薄、脆,严重的患者朋友们指甲呈匙状甲。

十,血红蛋白男性小于120g/L,女性小于110g/L,红细胞平均体积小于80fl,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含量小于26pg,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小于0.31。

贫血有几种类型 按红细胞形态学分类

平均血红蛋白体积、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在任常范围内,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大多在正常范围内,少数可稍低于正常。网织红细胞计数如果较高,可使血红蛋白体积超出正常范围。属于此类贫血的有急、慢性失血性贫血、溶血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等。

其血红蛋白体积、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增加,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正常或降低。属于此类贫血的主要有各种不同原因引起的叶酸或维生素B12缺乏的巨幼细胞贫血,以及其他原因或代谢障碍所引起的巨幼细胞贫血等。

其血红蛋白体积、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及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均出现降低。属于此类贫血的有缺铁性贫血,铁粒幼细胞贫血,各种类型的海洋件贫血和某些血红蛋白病等。

其血红蛋白体积、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降低,但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正常。属于此类贫血的有慢性感染,慢性肾疾患所导致的贫血及炎症、肝病、内分泌障碍、恶性肿瘤等引起的继发性贫血等等。

血红蛋白低的原因及症状

出现了平均血红蛋白浓度低的情况,不一定就是因为饮食,也有可能是药物的副作用。如果在饮食上面没有不好的习惯但是又这个现象的人,应该要及早到正规医院进行检查一下。

血红蛋白偏低的原因

血红蛋白低的原因有很多,营养不良是其中一个最常见因素。很多营养素缺乏会直接影响血红蛋白数量,如维生素不足(特别是B12)。这种问题最常见于孕妇和饮食不当的女性(缺乏叶酸,维生素和矿物质)。

缺铁性贫血症是因为饮食中缺乏铁造成的。铁摄入量不足直接影响血红蛋白生产,因此会导致血红蛋白分子生产过程中出现重大故障。这无疑会造成血红蛋白质水平偏低。如血痔,分娩时大量出血,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月经过多等。 ?荷尔蒙失调也会导致红血蛋白水平降低。有时甲状腺机能降低会引起身体新陈代谢率下降,患者会感觉疲劳和昏昏欲睡,这也是一个重要因素。患脾脏或恶性贫血患者有可能因为过多红血细胞遭到破坏,导致血红蛋白水平下降。

长期感染导致的肾功能衰竭,癌症,克罗恩病等慢性疾病也会引起血红蛋白数量下降。其他类似原因还有肠道感染和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等。

此外,还有一些药物有可能对红血细胞产生副作用,如化疗药物,或放射治疗等。

血红蛋白低的常见症状

疲倦

虚弱

头昏眼花和头重脚轻

无法正常完成日常体力活动

呼吸急促和胸痛

心悸

严重贫血症状,如皮肤,舌头和指甲发白等

脱发

上面就是向大家介绍了关于平均血红蛋白浓度低的知识,相信很多人看完之后对平均血红蛋白浓度低的认识会更加清楚。想要自己的身体更加的健康,就一定要有健康的生活习惯,这个是保证你健康的前提。如果身体遇上什么不适的话应该要及早到正规医院检查。

血常规化验单的检查项目有哪些

血常规检查项目包括红细胞、白细胞、血红蛋白及血小板数量等。也近而血常规化验单列出的是相关红细胞、白细胞、血红蛋白、血小板的检测结果。如果这几项都在正常范围,基本上问题不大。但红细胞有可能升高而血红蛋白正常,这就是涉及看平均血红蛋白体积、平均血红蛋白含量、平均血红蛋白浓度这三项指项。

红细胞血红蛋白的临床意义

红细胞平均体积(MCV) 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量(MCH) 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MCHC)

大细胞性贫血 (MCV)94~160fl(>94fl) ,(MCH)32~50pg(>32fl),(MCHC)32~36%

正细胞性贫血 (MCV)80~94fl ,(MCH)26~32pg,(MCHC) 31~35%

单纯小细胞性贫血 (MCV)72~80fl(<80fl),(MCH)21~25pg(<26fl) ,(MCHC)31~35%

小细胞低色素贫血 (MCV)50~80fl(<80fl) ,(MCH) 21~25pg(<26fl) ,(MCHC)24~30% (<31fl)

正常参考值:

血球计数仪法、人工法

平均红细胞体积(MCV):80~100fl

平均红细胞蛋白量(MCH):27~33pg

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32~36%(320~360g/L)

血红蛋白偏低吃什么好

平均血红蛋白浓度偏低主要为缺铁性贫血的表现,血红蛋白的主要构成元素铁和蛋白质,饮食饮食中增加含铁的食物,含铁最多的是猪肝、蛋黄、黑木耳、红枣、海带、桂圆,以及富含优质蛋白质的食物有黄豆以及鱼、蛋、奶、瘦肉等。

平均血红蛋白偏低也可以服用含有丰富铁质和蛋白质的常用铁剂-铁之缘片,搭配食补有效提高血红蛋白数量纠正贫血,补充一个月得到改善后建议继续补充两个月,以存储体内的铁质。

平均血红蛋白浓度偏低吃什么?如何治疗?治疗小贴士:

1.病因治疗:首先要查明引起贫血的原因,并尽可能除去引起贫血的原因。

2.铁剂治疗:口服铁剂可以用硫酸亚铁,每日三次,每次0.2-0.3g。

3.辅助治疗:加强营养,增加含铁丰富的食品:如肝、腰、肾、瘦肉、血、蛋奶、干果(枣、杏干)、木耳、蘑菇、绿叶蔬菜等。

4.看你的平均血红蛋白浓度低多少?低一点在其它指标正常的情况下意义不大, 属于正常波动。 如果明显偏低,就要看是红细胞数过高还是血红蛋白偏低。

血常规化验单怎么看

血常规检查是临床上最基础的化验检查之一。经过血常规检查之后得出的化验结果就会明确列在单子上,不同的细胞结论表现出不同的病症。血常规检查项目包括红细胞、白细胞、血红蛋白及血小板数量等。也近而血常规化验单列出的是相关红细胞、白细胞、血红蛋白、血小板的检测结果。如果这几项都在正常范围,基本上问题不大。但红细胞有可能升高而血红蛋白正常,这就是涉及看平均血红蛋白体积、平均血红蛋白含量、平均血红蛋白浓度这三项指项。血小板计数由于仪器计数的原因有可能升高,但不一定是真正升高,小红细胞也会引起血小板假性升高,这就需要血小板手工计数还校正,至于白细胞计数正常,而分类异常也要注意,有可能在早期时出现问题。血常规检查在全身体检中是基本的体检项目,它的意义在于可以发现许多全身性疾病的早期迹象,诊断是否贫血,是否有血液系统疾病,反应骨髓的造血功能等。那么血常规化验单的内容就充分展现了诊断结果。

平均血红蛋白浓度正常参考值

血球计数仪法、人工法平均红细胞体积(MCV):80~90fl

平均红细胞蛋白量(MCH):27~31pg

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310~370g/L.[临床意义]分为生理性或病理性增高。

1.生理性增高:住在高原地区的居民其红细胞和血红蛋 白往往高于平原地区的居民。饮水过少或出汗过多,排除水分过多可导致暂时性的血液浓缩,造成红细胞和血红蛋白轻度升高。新生儿则为生理性增高。

2.病理性升高:

(1)严重呕吐,腹泻,大量出汗,大面积烧伤病人,尿崩症,甲状腺功能亢进危象,糖尿病酸中毒等,由于血浆中水分丢失过多,导致血液浓缩,会出现红细胞和血红蛋白量的明显增加。

(2)慢性心脏病、肺源性心脏病、子绀型先天性心脏病等因为组织缺氧,血液中促红细胞生成素增多而使血液中红细胞和血红蛋白量呈代偿性增加。

(3)某些肿瘤,如肾癌,肝细胞癌,子宫肌瘤,卵巢癌,肾胚胎癌等也可使促红细胞生成素呈非代偿性增加,导致上述的结果。

(4)真性红细胞增多症是一种原因不明的以红细胞增多为主的血液疾病。

贫血看什么指标

血常规中的红细胞、血红蛋白是诊断贫血的参考指标,成年男子的血红蛋白如低于12.5g/dl,成年女子的血红蛋白低于11.0g/dl,可以认为有贫血。其中平均血红蛋白浓度、血红蛋白体积,分布宽度是初步分类的参考。

如果为缺铁性贫血,可补充铁剂治疗,如为巨幼细性贫血应补充叶酸、维生素B12治疗,并对原发病积极治疗。

月经会引起平均血红蛋白浓度偏高吗

不会的。血红蛋白正常的值是在110-150之间的,血红蛋白是在血液中负责运输氧气的,所以理论上来讲值是越高越好的,所以你检查中发现血红蛋白偏高的话是没有关系的,完全不要担心的血红蛋白放映一个人的携带氧气的能力的,所以要是平时比较经常锻炼或者活力活动比较多的人,由于需要的耗氧量比较多,所以一般在他们的体内血红蛋白也是比较高的,也是一种很正常的事情。

1)每天生吃连皮花生米每日50~100克。

(2)连皮花生米100克,猪蹄一只,老藕节适量,共煨汤食用。

(3)连皮花生米200克,与带肉脊骨500克或猪肝加水煨汤食用。

血小板减少食疗方分类:卫生健康

龙眼肉15克,连衣花生30克,鸡蛋1枚,同炖汤饮食,每日一次。龙眼性

温益血宁心,花生衣促生血小板,故对血小板减少、心慌心悸、畏寒怕冷之患

者较合适。

平均血红蛋白浓度偏低

中文名称: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英文名称:MCHC

名词解释:指每升红细胞中平均所含血红蛋浓度,以g/L表示。

推算公式:MCHC=MCH/MCV=Hb/Hct(g/l, 习惯用%化表示,老外来的,没办法), 理解为离心仅剩下红细胞(白细胞等忽略)后,血红蛋白的比例,

化验介绍:红细胞平均体积(MCV)、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量(MCH)、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MCHC)3种平均值,是根据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测定和红细胞比积结果计算出来的,对贫血的鉴别有一定的价值。

相关推荐

血红蛋白浓度偏高

1.应该注意调整饮食结构,最好不吃动物肝脏、无鳞鱼和肥肉,少吃花生、瓜子等含油多的坚果,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多做户外运动等。 2.病理性原因造成的血红蛋白,一定要及时去医院检查原因,对症治疗才能药到病除。 3.每天早上空腹喝一杯温热得淡盐水,有助于稀释血液。 生理情况下,人体每天均约有1/120红细胞衰亡,同时,又有1/120的红细胞产生,使红细胞的生成与衰亡保持动态平衡。多种原因可使这种平衡遭到破坏,导致红细胞和血红蛋白数量减少或增多。所以当发现血红蛋白浓度不正常时,一定要及时去医院检查。

血红蛋白浓度偏高

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32~36% 意见建议:1.生理性增高:住在高原地区的居民其红细胞和血红蛋 白往往高于平原地区的居民。饮水过少或出汗过多,排除水分过多可导致暂时性的血液浓缩,造成红细胞和血红蛋白轻度升高。新生儿则为生理性增高。 2.病理性升高: (1)严重呕吐,腹泻,大量出汗,大面积烧伤病人,尿崩症,甲状腺功能亢进危象,糖尿病酸中毒等,由于血浆中水分丢失过多,导致血液浓缩,会出现红细胞和血红蛋白量的明显增加。 (2)慢性心脏病、肺源性心脏病、子绀型先天性心脏病等因为组织缺氧,血液中促红

贫血的检查

1.外周血 是小细胞低血色素贫血,Hb降低较红细胞减少更明显。红细胞平均容积(MCV)

糖尿病患者为何要查糖化血红蛋白

血糖检查可以评价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水平,但一次或一天的血糖监测并不能正确评价一段时间内的血糖控制水平,而仅能反应一个时间点的血糖水平。糖尿病患者应定期检查糖化血红蛋白指标,以评价近2~3个月的平均血糖水平。 糖化血红蛋白是血液中血糖和血红蛋白结合的产物,血糖越高,血糖与血红蛋白结合得越多,糖化血红蛋白浓度就越高。血糖和血红蛋白的结合是不可逆的反应,一旦结合可以保持约120天,糖化血红蛋白测试通常可以反映患者近8~12周的血糖控制情况。 糖化血红蛋白在正常范围中而一次血糖水平高,应考虑血糖升高是由于吃得过多

血常规正常参考值

WBC——白细胞计数:成人(4~10)×10^9/L ; 新生儿(15.0~20.0)×10^9/L 2.RBC——红细胞计数:成年男性:(4.0~5.5)×10^12/L(400万~550万/mm3); 成年女性:(3.5~5.0)×10^12/L(350万~500万/mm3); 新生儿:(6.0~7.0)×10^12/L (600万~700万/mm3)。 3.HB——血红蛋白浓度:120~160g/L 4.HCT——红细胞压积:40%~48% 5.MCV——平均红细胞体积:80~97fL 6.MCH—

婴幼儿贫血的危害有哪些

小儿贫血根据外周血血红蛋白量和红细胞数,将贫血分为轻、中、重、极重四度。根据红细胞平均容积(MCV),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量(MCH)和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MCHC)将贫血分为大细胞贫血、正细胞贫血、小细胞贫血和小细胞低色素贫血四类,根据疾病发生的原因,将贫血分为失血性,溶血性和生成不足性三类。 1.失血性贫血 (1)急性失血 如外伤,出血性疾病等。 (2)慢性失血 如肠道畸形、溃疡病、钩虫病、肠息肉、特发性肺含铁血黄素沉着症等。 2.溶血性贫血 (1)红细胞内在缺陷 ①红细胞膜缺陷 如遗传性球形细胞增

哪些是银屑病的检查方法呢

银屑病检查方法 1.寻常型银屑病 根据好发部位以及界限清楚的红斑、明显的鳞屑、典型的薄膜现象、清楚的筛状出血点即可诊断。 光镜检查:寻常型银屑病患者可有明显的、不同程度的甲皱微循环异常。 实验室检查:部分寻常型银屑病患者可见红细胞的平均体积MCV、平均血红蛋白量MCH、平均血红蛋白浓度MCHC及体积分布宽度RDW4项指标异常。一般情况是:患者的平均红细胞体积值明显增大;患者的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值明显增大;患者的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值明显降低;少数患者的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量出现异常。 2.关节型银屑病 关

银屑病的检查方法

银屑病检查方法 1.寻常型银屑病根据好发部位以及界限清楚的红斑、明显的鳞屑、典型的薄膜现象、清楚的筛状出血点即可诊断。 光镜检查:寻常型银屑病患者可有明显的、不同程度的甲皱微循环异常。 实验室检查:部分寻常型银屑病患者可见红细胞的平均体积(MCV)、平均血红蛋白量(MCH)、平均血红蛋白浓度(MCHC)及体积分布宽度(RDW)4项指标异常。一般情况是:患者的平均红细胞体积值明显增大;患者的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值明显增大;患者的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值明显降低;少数患者的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量出现异常。 2.关

小儿缺铁性贫血的检查方法

1.血象 红细胞及血红蛋白均降低,特别是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相应地减少,平均体积(MCV)小于80fl,平均血红蛋白(MCH)低于26pg,平均血红蛋白浓度(MCHC)低于0.30。涂片中红细胞变小,染色浅,中间透亮区加大。重症病例,红细胞可能呈环形。脆性降低,周围血象中很少见到有核红细胞。普赖斯-琼司曲线左移,且基底加宽。网织红细胞百分数正常,绝对值低于正常。严重贫血的病例,白细胞数量可减低,同时出现淋巴细胞相对增高。血小板计数多数正常,部分病例可出现血小板计数增高,但在严重病例中可稍降低,但极少达到

缺铁性贫血需要做哪些化验检查

1.血象 以血红蛋白量减低为主。贫血早期红细胞数不减少,随着病情的发展红细胞数也减少;红细胞平均容积小于正常;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量和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均减低;网织红细胞数正常。血涂片可见红细胞大小不一和异形,胞径以小者为多,中央浅染区增大。红细胞脆性降低。白细胞总数正常或轻度减低。血小板计数多为正常或偶见减低,体积变小。 2.血液分析 血清铁减低,往往低于35微克/分升;血清总铁结合力增加,常高于370微克/分升;血清铁饱和度明显下降,常在15%以下。 3.骨髓象 骨髓有核细胞增生活跃,严重病例也可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