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1岁以下孩子睡觉严防过热

1岁以下孩子睡觉严防过热

秋天里孩子中暑,这事说出来也许没人相信。昨天上午,只有3个月大的小美因中暑正处于昏睡中。原来小美睡觉时被妈妈包裹过度,结果,小美大汗淋漓、面色青灰,抽搐,患上捂热综合征。目前,小美病情危重,上了呼吸机。

小美腹泻、发热。晚上睡觉时,20岁的妈妈怕小美受凉,于是给孩子穿了2件单衣,一件棉衣,再盖上一床厚棉被。凌晨4时,妈妈突然发现小美面色青灰,大汗淋漓。由于病情危重,小美被送到省儿童医院危重病医学一科治疗。

捂热综合征,又叫“蒙被综合征”,多发1岁以内婴儿,未满月婴儿尤其常见。因为家长怕孩子挨冻生病,给孩子穿得过多,有的甚至用被子蒙住头部,导致孩子高热、缺氧,发生抽搐、昏迷,甚至呼吸循环衰竭等严重后果。捂热过度可引起多器官、多系统功能衰竭,会出现脑水肿。如果处理不及时,甚至可导致婴儿在短时间内突然死亡,即便是抢救存活,后遗症也很容易发生。

所以寒冷季节为孩子适当保暖非常重要,婴儿不宜盖得过度暖和,也不宜给孩子用电热毯,要严防“过热”和“缺氧”这两个导致捂热综合征关键因素的发生,时刻保持孩子能呼吸新鲜的空气,不要把头蒙在被子内。

很多宝宝患上捂热综合征,有一个特征就是,孩子穿得多,并且是睡在大人中间,这样大人的热量加速了孩子的不适。家长怎样预防宝宝寒冷季节“中暑”?俗话说:“若要小儿安,三分饥与寒”。胥志跃说,只要宝宝手脚和头部温温的,没有汗,就说明不冷。孩子比成人多一件衣服即可。盖被要适中,夜晚睡觉时不要给宝宝穿得太多,不宜用电热毯,不要与大人盖一个被,还要防止宝宝熟睡时头蒙在被子里。发现孩子身体有大汗,体温又过高的情况应警惕,可以立即松解衣扣,擦干汗水,减少包裹衣物,用温水洗澡降温等;切忌用退热药退烧,以免出汗过多引起脱水;病情加剧时要清除口鼻分泌物,防止呼吸不畅而窒息,严重者应即刻送往医院。

宝宝最好别睡在大人中间,以防止体温过高或被熟睡中的父母压住口鼻导致捂热综合征或窒息。最好让宝宝单独睡在父母床边的小床上,穿一件薄棉内衣,盖的被子让宝宝感觉手心温热即可。

教你识别过敏体质儿童

辨识途径之一:年龄表现

1岁以内,由于孩子刚出生,体内有妈妈带来的抗体,所以很少生病。这个年龄的孩子主要表现是揉眼睛、晚上睡觉不踏实,过敏严重的孩子会经常鼻子堵、打喷嚏。另一个典型的表现就是孩子突然不吃奶,或者吃奶量明显减少。如果孩子有这些症状,并在9~11个月的时候得过喘息性肺炎或毛细支气管炎,孩子以后患哮喘的机会就很大。

3~5岁,这个年龄段是过敏的高发期,由于孩子已经能够外出,接触外界的过敏原越来越多,所以过敏主要在这个时期发作明显,特别是孩子上幼儿园,集中和长期接触另外的环境,交叉感染。此期间主要是反复发烧或者高烧不退,经常伴有头疼、头晕,嘴里有臭味。这是鼻前庭炎或者急性鼻窦炎。

另外高热惊厥和心肌损伤也主要发生在这个阶段,绝大部分高热惊厥的孩子都患有慢性鼻窦炎。心肌损伤的表现就是晚上睡觉的时候爱出汗,不爱走路。半年不长体重,或者体重变化不大。

5~8岁,孩子消瘦,爱动、爱出汗,话多、很聪明,但脾气比较大、马虎。有慢性鼻窦炎的孩子经常高热、扁桃体化脓。

8~12岁,孩子体力不好,喜欢趴着、躺着,有驼背或者含胸。或者放学回家第一件事情就是躺下来或者靠在什么地方。老师反映孩子比较聪明,就是不听话或者不用功。

12~16岁,孩子学习马虎或者学习成绩下降。老师会发现孩子上课老想睡觉,注意力不集中。体育课跑步成绩不好。

其他疾病也会有上述症状,不一定就是过敏性症状。这一点请家长注意。

辨识途径之二:性格特点

过敏体质的孩子大多聪明、好动;性格急躁,爱发脾气;话特别多;精力旺盛,好像有使不完的劲儿;入睡困难,不爱睡觉。

1岁以下孩子睡觉严防过热

秋天里孩子中暑,这事说出来也许没人相信。重症监护室内,只有3个月大的小美因中暑正处于昏睡中。原来小美睡觉时被妈妈包裹过度,结果,小美大汗淋漓、面色青灰,抽搐,患上捂热综合征。目前,小美病情危重,上了呼吸机。

10月31日,小美腹泻、发热。晚上睡觉时,20岁的妈妈怕小美受凉,于是给孩子穿了2件单衣,一件棉衣,再盖上一床厚棉被。凌晨4时,妈妈突然发现小美面色青灰,大汗淋漓。由于病情危重,小美被送到儿童医院治疗。

医学主任介绍,捂热综合征,又叫“蒙被综合征”,多发1岁以内婴儿,未满月婴儿尤其常见。因为家长怕孩子挨冻生病,给孩子穿得过多,有的甚至用被子蒙住头部,导致孩子高热、缺氧,发生抽搐、昏迷,甚至呼吸循环衰竭等严重后果。捂热过度可引起多器官、多系统功能衰竭,会出现脑水肿。如果处理不及时,甚至可导致婴儿在短时间内突然死亡,即便是抢救存活,后遗症也很容易发生。

所以寒冷季节为孩子适当保暖非常重要,婴儿不宜盖得过度暖和,也不宜给孩子用电热毯,要严防“过热”和“缺氧”这两个导致捂热综合征关键因素的发生,时刻保持孩子能呼吸新鲜的空气,不要把头蒙在被子内。

很多宝宝患上捂热综合征,有一个特征就是,孩子穿得多,并且是睡在大人中间,这样大人的热量加速了孩子的不适。家长怎样预防宝宝寒冷季节“中暑”?俗话说:“若要小儿安,三分饥与寒”。胥志跃说,只要宝宝手脚和头部温温的,没有汗,就说明不冷。孩子比成人多一件衣服即可。盖被要适中,夜晚睡觉时不要给宝宝穿得太多,不宜用电热毯,不要与大人盖一个被,还要防止宝宝熟睡时头蒙在被子里。发现孩子身体有大汗,体温又过高的情况应警惕,可以立即松解衣扣,擦干汗水,减少包裹衣物,用温水洗澡降温等;切忌用退热药退烧,以免出汗过多引起脱水;病情加剧时要清除口鼻分泌物,防止呼吸不畅而窒息,严重者应即刻送往医院。

宝宝最好别睡在大人中间,以防止体温过高或被熟睡中的父母压住口鼻导致捂热综合征或窒息。最好让宝宝单独睡在父母床边的小床上,穿一件薄棉内衣,盖的被子让宝宝感觉手心温热即可。

怎么做可以让孩子快速入睡

睡觉时数

虽然对于0~1岁的孩子来说睡午觉是很正常的事,但孩子成长到2~3岁时,睡午觉就会影响到睡眠时间,例如晚上就寝时间变晚,或是常常要辛苦的哄小孩睡觉……等。对于孩子就寝时间变晚的情况,想必许多妈妈们都有著相同的烦恼。但其实在2~3岁的时候,不需要特别在意晚上就寝的时间哦!比起就寝的时间点,更重要的是〖包含午觉的睡觉总时数〗。2~3岁孩子所需的睡眠总时数约11小时左右。(笔记)因此,若孩子已经午睡2小时的话,晚上就让他睡9小时就可以了。

养成每天同一时间睡觉

说到哄小孩入觉的方法,大多都是唸故事书、唱歌或是抱抱拍拍之类的方法吧~比起这些方法,把每天生活作息常规化,反而会更有效果喔!例如「19点吃晚餐、20点洗澡、21点睡觉」,建议像这样配合自己家庭的生活步调,并将睡觉时间规律化。避免改变睡眠时刻及生活规律,每天重複相同的模式,孩子也能够感觉到「现在是差不多要睡觉的时间了」。

三岁孩子夜里睡眠不好怎么办

三岁孩子夜里睡眠不好怎么办?一般三岁孩子睡眠不好,可能是睡眠环境不佳、喂养不当、安全感缺失、安全感缺失、夜间排尿等等都会导致孩子睡眠不好,那么,三岁孩子夜里睡眠不好怎么办呢,家长首先要掌握好孩子的睡眠时间,正常3岁宝宝每天睡眠时间为12小时左右,白天睡眠一次,约2小时,晚上要坚持早睡,因为孩子一旦过了疲劳期,那么他们就很难再安定下来入睡了。

以下几种方法可轻松搞定夜里睡眠不好的孩子:

1、坚持早睡:孩子在晚上睡觉的时间最好能够固定,因为坚持早睡或者在同一时间睡觉,对提高孩子的睡眠质量非常有帮助。有专家表示一旦孩子过了疲劳期,那么他们就很难再安定下来入睡了,因此建议孩子在上小学前的就寝时间应该定在19:30-20:30之间。

2、睡前设置一种例行常规:在睡前做几个简单的小活动可以更好地帮助孩子放松。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睡前可以洗澡、穿上睡衣、刷牙和阅读一本故事书。让事情变得基本和简单,芝加哥洛约拉大学医学院博士Hannah Chow是说最好是要有一个安静的例行常规,有助于孩子的睡眠。

3、创造一个舒适的睡眠环境:确保你的孩子的房间是舒适的,保证冬暖夏凉即可。房间要可以控制光线,适当地添加灯罩或者百叶窗。柔软的灯光可以让孩子感觉更好,一个柔软的枕头也能让他觉得舒服。可千万不要让他的床上到处都是玩具。

4、在同一时间上床睡觉:虽然在我们大人的眼里,小孩子是没有时间观念,但是在他们的身体里面有。保证每天晚上按时睡觉能够让他们的身体和心理都进入一种睡眠规律。在周末或者在夏天的晚上睡眠时间可以适当延迟,但是其他时间应该尽量保持一致。推迟时间睡觉的话很难会让孩子再度调整到正常的生物钟。

5、要午睡:小孩子在三岁以前最好都要午睡,18个月以上的幼儿一般午睡在一到三个小时。尽量避免在黄昏时候睡觉,这样做会让他们在夜晚难以入睡。当孩子5岁以后,就不用再有长时间的午睡,只需要在午后打个小盹即可。

关于“三岁孩子夜里睡眠不好怎么办”就为大家介绍这么多,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据相关专家介绍说人的一生大都数的时间都是在睡眠中度过的,因此拥有一个良好的睡眠质量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健康的睡眠质量保证了我们白天的精力充沛,而且对于孩子来说,睡眠显得格外的重要。

宝宝的睡眠时间一般是多少

1到4个月:14-15小时

从第6周起稍有规律一些,你会发现宝宝的睡眠开始有些规律。整觉可以睡到4-6个小时。晚上的睡眠逐渐稳定。这一阶段应该能够区分白天和黑夜。

34到12个月:14-15小时

4到12个月能保持每天睡到15个小时以上是非常理想的,令人遗憾的是很多宝宝到了11月只能睡到12个小时。在这阶段,因为宝宝白天的活动增加,如何协调宝宝的活动与睡眠,非常关键,为宝宝养成的良好习惯做前期准备。

41到3岁:12-14小时

有些宝宝在将近1岁半的时候,白天的上下午都没有睡觉的习惯,那么睡眠时间只有10个小时。另外,上海出版的《父母学做医生》一书,多次被国内医学生长发育文献引用,也指出1岁的孩子到3岁孩子至少睡眠13-14小时,才能促进生长激素的分泌,否则容易影响身高。

甲肝疫苗接种注意3点 4类人甲肝疫苗打不得

4大人群禁止接种甲肝疫苗

第一类、身体不适、发热,腋温超过37。5℃者。

第二类、患有急性感染性疾病或其他严重疾病者。

第三类、患有免疫缺陷或正接受免疫抑制剂者不宜接种甲肝疫苗。

第四类、过敏性体质者,尤其是已知对疫苗任何一种成分过敏或以前接种疫苗有过敏反应者。

如何正确接种甲肝疫苗

正确掌握甲肝疫苗的禁忌症,既是减少甲肝疫苗接种副反应和事故的重要措施,也是使每一个应接种者得到免疫的保证。了解了不宜接种甲肝疫苗的人群,还要提醒甲肝疫苗接种者应该与医生密切配合,医生在接种疫苗前一定要仔细了解被接种人的身体情况是否适合接种,尤其是家长们要把孩子当时的身体情况如实地向计划免疫机构和医生反映,否则很可能不仅没有达到预防甲肝的作用,反而引发其他问题。

在给1岁孩子接种甲肝疫苗后要让孩子多休息,在给孩子洗澡时,注意不要让孩子受凉;孩子睡觉时,注意屋内通风;一旦孩子出现发烧的症状,如果在38℃以下就给孩子多喝水观察,若持续高于此温度就要立即咨询医生,及时处理病情。

接种甲肝疫苗后,孩子出现发烧等不良反应的为4%,家长不需要太过恐慌,而对于初次进行预防接种者,注射后应现场留观半小时,防止发生速发性过敏反应,回家后72小时之内如有异常反应或迟发性过敏反应,应尽快就医。

1岁孩子贫血怎么办

1.坚持母乳喂养或吃强化铁的配方奶粉,足月儿在4-6月时需添加含铁丰富的辅助食品,幼儿期应注意多给含铁丰富的食物,尤其是含铁高、吸收好的肝脏、瘦肉和动物血类,并注意合理搭配,做到荤素同吃。

2.多吃含钙多或能促进钙吸收的食物。例如:奶类含钙较丰富,吸收也充分;动物肝脏、蛋黄、鱼、肉及豆类,含有丰富的维生素D,可以促进钙的吸收,但动植物中的维生素D要经过紫外线照射转化为内源性维生素D,才能被人体利用,故小儿要适当晒太阳。海带、小虾皮等海产品含钙量高;紫菜、菜花含钙也较丰富或者去买些红蘑鲜蔬/金枪鱼海苔/香菇三文鱼拌饭料给宝宝拌在饭里吃也不错。

3.平时给宝宝多吃含铁丰富的食物,其中蛋黄所含铁质较丰富,容易吸收;还有常见的含铁食物如瘦肉、牛肉、鱼、动物肝脏、动物血制品、大豆、菠菜、韭菜、黑木耳、香菇等。

另外对于轻度贫血还是建议以食补为主,如果贫血较重时,最好根据化验结果遵医嘱口服铁剂,千万不要擅自补铁,也不要盲目为小儿购买营养辅助品。婴儿胃肠道的微生物菌群处于生长变化阶段,尚不稳定,饮用酸奶可能会引起嗜酸乳杆菌群摄入过多,导致肠道中原有的微生物菌群生态平衡失调,从而引发肠道疾病。

3岁孩子睡觉磨牙怎么办

磨牙是一种咬合障碍,这种咬合障碍破坏了咀嚼器官的协调关系,于是机体就以增加牙齿的磨动来去除咬合障碍,结果就会不由自主地磨牙。磨牙可以是阶段性出现,也可以每夜发生。那父母们该怎么办才能更好地为孩子进行治疗呢?

中药治疗磨牙

鲜枸杞菜(连梗先煲)半市斤、黄花菜20条(去蒂)、蜜枣2-3个、猪胰腺1条,煲汤。

中医认为夜间磨牙多与"胃热"有关,可用芦根30g,茯苓12g,黄连1.5g,夜睡不安加夜交藤10g;消化不良加炒谷芽10g。用以上中药煎汤,每日服一剂。针刺合谷等穴位也有一定效果。

6分钟按摩也有效

家长还可以把手心搓热后,放到宝宝的肚脐处轻轻按摩,顺时针、逆时针各转2-3分钟,一天两次。按摩可以刺激宝宝的肠道蠕动,利于食物的消化和吸收。

白天磨牙

宝宝白天磨牙,和长牙时宝宝的牙龈痒痛不适有关。其实,6个月以上的宝宝,牙床开始痒痒,宝宝就会喜欢咬这咬那。家长平时可以给宝宝一些磨牙小食品,如磨牙棒、磨牙饼等来磨牙缓解,同时练习咀嚼与促进乳牙萌出。在宝宝的食谱中,加入一些磨牙的食物,就能缓解宝宝牙床的不适。稍硬一些的蔬菜、水果、谷物都能派上用场。

冬季宝宝当心患上捂热综合征

什么是捂热综合征?

捂热综合症,又称“婴儿蒙被缺氧综合症”或“婴儿闷热综合征”,是由于过度保暖、捂闷过久引起婴儿缺氧、高热、大汗、脱水、抽搐昏迷,乃至呼吸、循环衰竭的一种冬季常见急症,1岁以内的婴儿,特别是新生儿,若不注意科学护理,最易诱发此症。

宝宝患了捂热综合症一般表现为:体温出现过高热,接着大汗淋漓,有脱水症状,严重的还会出现面色苍白、呼吸急促、口唇青紫等,甚至导致昏迷、呼吸衰竭等。相较于成人,婴幼儿的呼吸系统不完善,体温调节能力未发育完全,无力挣脱过热和缺氧等不利环境,因此家长需格外留意,避免造成婴幼儿睡觉时呼吸不畅,避免酿成惨剧。

预防捂热综合征注意穿衣和盖被

捂热综合征实际上是由于父母过度溺爱孩子引起的,一到了冬天,除了暖气、空调、电热毯等取暖工具齐上阵外,一些家长尤其是长辈还给孩子穿上厚厚的衣服,盖上厚厚的棉被,殊不知,这种过度保暖的做法,很容易诱发婴儿闷热综合征。

俗话说“若要小儿安,须带三分饥与寒”。家长要预防宝宝患上预防捂热综合征,就要注意合理去取暖。

首先是合理穿衣。一岁以内的孩子比大人多穿一件(平均厚度的)衣服。要穿得宽松些,让小孩子的手脚好活动,被子、衣服不能勒着他们。不建议给孩子穿打底裤这一类太过紧身的衣物。一岁以上的婴儿和儿童可以参照大人一样穿衣。这是因为可以参照大人一样穿衣体温调节能力基本和大人一样了。孩子感冒、发烧时应该适当减少衣物,不要把孩子捂得太严实,注意孩子的体温,让孩子多喝水。

其次是合理盖被。不要把婴儿包盖得过紧、过严、过厚,更不要无限制地在婴儿被褥周围加热水袋等;切忌给婴儿蒙被睡眠或用棉被堵塞其口鼻,以防影响呼吸;也不要把新生儿置于母亲腋下睡眠,或让婴儿含着乳头睡觉,提倡母婴分被睡眠。一旦出现婴儿闷热综合征,应速送医院救治,切莫掉以轻心。

孩子的睡眠时间不规律如何调整

新生儿每天睡眠时间为16~18小时,分散成6~7次;1岁孩子白天瞌睡两次,共2~3小时,晚上睡眠时间为11.5~12小时;2岁孩子白天瞌睡时间一般会降至1次,约1~2小时,晚上需睡11~12小时。

了解孩子是否需要午睡

白天的瞌睡时间会随着年龄增长而减少,但并非意味着完全消失。具体来说,85%的2岁孩子、65%的3岁孩子、25%的4岁孩子以及15%的5岁孩子每天都要小睡一下。实际上,任何年龄段的人都需要瞌睡,这是一种健康的睡眠习惯。

辨别孩子的午睡信号

下面几个迹象表明孩子需要瞌睡:第一,白天沾枕头就睡着或虽然抵抗午睡,但一入睡,睡眠时间就会超过1小时;第二,早起时兴高采烈,慢慢就烦躁不安;或者傍晚精力不佳,稍后又突然恢复活力;第三,出现揉眼、打哈欠的身体反应,目光呆滞无神。若孩子熬夜太晚、醒得过早或晚上睡眠时间不够,父母应在他们瞌睡后,适时将其摇醒,以保证孩子晚上的睡眠能持续长久。

保证充足的光照

阳光可以调整孩子的生理节奏,建议在清晨让孩子多接触阳光,每天多出去玩几次。但入睡前的一段时间要保持黑暗和安静。

放松的睡前活动

为孩子创造舒适的睡眠环境,睡前1~2小时让孩子吃一点低糖零食,并给孩子阅读有趣的故事书,然后在他入睡时,播放轻柔的音乐,这些都是切实可行的睡前放松活动。

9岁孩子睡觉磨牙石怎么回事呢?

○由寄生虫引起

蛔虫是最容易寄生在宝贝肠道里的寄生虫,它在小肠内掠夺各种营养物质,分泌毒素、上下乱窜、极不安分,刺激肠管使蠕动加快,引起消化不良、肚脐周围隐痛。这样会使宝贝在睡眠中神经系统仍处于兴奋状态,从而引起磨牙。

蛲虫病在3岁以下的宝贝中比较常见,每当夜间宝贝睡觉后,蛲虫就会爬到宝贝的肛门口产卵,引起肛门瘙痒,使宝贝睡不安稳,发生夜间磨牙现象。

Tips:如果发现发生了寄生虫,一定要及时驱虫,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驱虫药。

○由大脑过分兴奋引起

比如,宝贝白天情绪悸动、过度疲劳等,也能引起夜间磨牙。

Tips:在宝贝活动量较大时,妈咪要记得让宝贝及时休息,不要玩得太累了。

○由不良饮食习惯引起

有的宝贝不爱吃早餐,晚餐却吃得很多,这样极易引起消化功能紊乱,因为晚餐吃得多,睡觉时宝贝的胃肠道内积存有大量食物,胃肠道不得不加班工作。胃肠工作时,会引起面部咀嚼的自发性收缩,导致牙齿来回磨动。

Tips:及时纠正宝贝的不良饮食习惯,临睡前不要给宝贝吃不易消化的食物,以免食物在肠胃道内刺激宝贝的相应部位,通过神经引起咀嚼肌持续收缩而磨牙。

○由精神刺激引起

宝贝睡前如果受到呵斥、打骂、惊吓等,很容易造成焦虑、压抑、烦躁不安、过度紧张等不良情绪,导致夜间发生磨牙现象。

Tips:爸爸妈妈要给宝贝创造宽松、舒适的成长环境,不要当着他互相争吵,不要给宝贝太多的学习压力,不要给宝贝看有恐怖色彩的电视节目。

​10岁孩子睡觉磨牙的原因

磨牙的原因有很多,家长只有了解原因,才能有效地治疗宝宝磨牙的症状。肠道寄生虫、精神压力、消化系统紊乱等等都会引起磨牙。家长要逐项调查,找出造成宝宝磨牙的原因,对症治疗哦。

1、肠道寄生虫病

由蛔虫毒素,刺激神经,刺激神经引起磨牙。蛲虫也会分泌毒素,并引起肛门瘙痒,影响孩子睡眠并发出磨牙声音。

解决方法:如果孩子有肠道寄生虫病,你需要早蠕虫。

2、过度的精神压力

看惊险打斗,看电视,玩太多睡觉前,和心理应激可引起磨牙症。如果长时间被父母责骂,会导致抑郁、焦虑和焦虑,会导致夜间磨牙症。

解决办法:给孩子一个舒适和谐的家庭环境,晚上少看电视,避免过度兴奋。

3、消化功能障碍

孩子晚上吃得太晚,睡觉时肠道积了很多食物,胃肠负担太重,导致睡觉时牙齿不自主。

解决办法:饮食要搭配肉类,要改变挑食的坏习惯,晚餐要清淡,不要过多。

4、营养失衡

挑食者,特别是那些不喜欢吃蔬菜的人,形成不均衡的营养,导致钙、磷、维生素和微量元素。

解决方法:儿童应定时定量、寒冷和适宜的温度。磨牙期间应让孩子少吃,或尽量避免油腻、油炸和辛辣的食物。尽量平衡摄入,使儿童吸收各种食物中的营养素,少打病,增强抵抗作用。

5、牙齿发育不良

牙齿替换期间,如果孩子患有佝偻病、营养不良、个别牙先天缺陷,等等,所以,可怜的牙齿发育,上下牙齿接触会发生咬合面不平,也是磨牙症的原因。

解决方法:要请口腔科医生仔细检查牙齿不好,如有需要准备牙齿垫,晚上戴会减少磨牙。

相关推荐

打呼噜和尿床的关系

很多孩子1岁半时,就开始能在夜间控制排尿了,尿床现象已大大减少。如果孩子3岁后夜间还有规律遗尿。或者5岁以后每周至少有一次遗尿者,就要考虑是否有其他问题。 引起尿床的疾病有:蛲虫症(虫体对尿道口的刺激)、尿道口局部炎症、脊柱裂等等,但因病引起的遗尿只占很小的比例。绝大多数孩子的尿床与精神因素、卫生习惯、环境因素等有关。 精神因素有:孩子入睡前玩得太累或兴奋过度,这些情况只是偶尔发生。 环境因素有:突然换新环境;气候变化如寒冷等。此外,孩子入睡前饮水过多;吃了西瓜等含水量多又有利尿作用的水果;父母在孩子

保证儿童睡眠注意4大原则

孩子早睡 儿童身高除了与遗传、营养、体育锻炼诸因素有关外,还与生长激素的分泌有重要关系。生长激素是人下丘脑分泌的一种蛋白质,它能促进骨骼、肌肉、结缔组织和内脏的生长发育。生长激素分泌过少,势必会造成身材矮小。而生长激素的分泌有其特定的节律,即人在睡着后才能产生生长激素,深睡一小时以后逐渐进入高峰,一般在22时至凌晨1时为分泌的高峰期。如果睡得太晚,对于正在长身体的儿童来说,身高就会受到影响。因此,孩子睡觉最迟不能超过21时,一般以20时前睡觉最为适宜。这样,就不会错过生长激素的分泌高峰期。 让孩子睡足

电热毯对孕妇有辐射吗 宝宝怎么使用电热毯

电热毯的加热速度较快,温度也非常高,而婴幼儿对温度是很敏感的,既不能过热,又不能过冷,长时间使用电热毯,被窝里的温度上升较高,会使婴幼儿失水量增多,婴幼儿可出现哭声嘶哑、烦躁不安等轻度脱水现象。为了避免此类状况发生,可在孩子睡前先通电预热,待孩子上床睡觉时,再及时切断电源。 如果在使用电热毯过程中,孩子出现脱水症状,而且咳嗽、发热,家长也不要过分紧张,应先给孩子喝杯水,观察一下,一般孩子都会平静下来,很快恢复正常。要是孩子饮水后仍然烦躁不安,那么,应及时送医院诊治。

宝宝睡觉突然大哭

1岁宝宝晚上睡觉哭闹: 宝宝一般都会有夜晚哭闹的问题,针对1岁的宝宝,有可能是刚断奶,对饮食不习惯,造成营养不足,缺乏微量元素,爸妈可以带孩子去检查是否缺微量元素。另外,还需要确定孩子是否有哪里不舒服,如果孩子肚子疼或是有地方不舒服那就会哭,受到惊吓也会哭。 如果是孩子成长太快导致的缺乏微量元素的原因,微量元素很多,有钙铁锌等,建议带宝宝检查一下微量元素,看是否缺乏在进行系统补充。另外,如果宝宝白天睡得多,晚上自然不怎么睡,要注意白天多陪宝宝玩,不要让他睡太多。晚上睡前最好就不要跟孩子玩太疯,让他能安心的

七岁孩子睡眠不好怎么办

宝宝睡觉不踏实、哭闹的原因和对策 1、缺微量元素,血钙降低引起大脑及植物性神经兴奋性增设导致宝宝晚上睡不安稳,需要补充钙和维生素D,如果缺钙,宝宝的卤门就闭合得不好;如果缺锌,一般嘴角都会溃烂。 2、太热、太冷 3、太干燥,有鼻屎 4、睡眠前玩得太兴奋,按时睡觉:在宝宝入睡前0.5~1小时,应让宝宝安静下来,睡前不要玩得太兴奋,更不要过分逗弄宝宝。免得宝宝因过于兴奋、紧张而难以入睡。不看刺激性的电视节目,不讲紧张可怕的故事,也不玩新玩具。要给宝宝创造一个良好的睡眠环境。室温适宜、安静,光线较暗。盖的东西要

不同年龄的BB睡眠时间不同

格兰大学的医学与理学双博士沙拉德·塔西里在研究中总结了关于儿童睡眠与体重的各项研究成果。 他发现,睡眠不足和孩子身体超重之间似乎存在联系。比如,睡眠不足会增加“饥饿激素”;而疲劳也是影响体重的重要因素。毕竟,当睡眠不足时,谁也没有足够的精力到处活动,把体内的热量消耗掉。 关于儿童需要睡多长时间,这取决于每个孩子的具体情况,美国国家睡眠基金会提出了指导标准: 1―2个月的婴儿:每天要睡10.5―18个小时; 3―11个月的婴儿:每天夜里睡9―12个小时,白天小睡30分钟到两个小时,一天睡1―4次; 1―3岁

孩子睡觉磨牙并非都因寄生虫

孩子睡觉磨牙并非都因寄生虫 孩子晚上睡觉,有时会发出像小老鼠一样的“咯吱咯吱”的声音,那是孩子睡觉时发出的磨牙声音。由于父母经验不足,所以很不理解,为啥孩子睡觉睡的好好的,却时不时的磨牙。大多会认为孩子肚子里长虫子了,接着就会给孩子服用驱虫药,发现根本不见效。其实,孩子睡觉磨牙并不都是肚子里有虫,也有可能是睡前太兴奋了或者是睡前吃得太饱。那么,到底是哪些原因引起睡觉磨牙呢?不妨看看下面的介绍。 睡前太兴奋 有的孩子晚上看了一些比较惊险离奇的动画片,那些情节被深深地印在了宝宝的脑海中;有的宝宝睡前听了些恐怖

宝宝越长越丑原因?都是这几个坏习惯惹的祸! 警惕宝宝歪脖子

宝宝歪脖子可爱?这可能没有你们想得那么美好...如果宝宝有下面这几种表现,麻麻们应该要重视起来了: 1、头总是往一个方向侧,下巴朝向对侧肩膀; 2、头型不对称,一边扁一边圆; 3、颈部有1-3公分大的硬块,或脖子上有圆形小包; 4、宝宝转头不灵活,只转一边。 这些症状可能一出生就有,也可能后天慢慢出现。生理性斜颈可以采取体位疗法,即家长在喂养孩子或者抱着孩子睡觉时,调整自己与孩子的位置关系。 比如孩子是右侧肌性斜颈,在喂奶和睡觉时就要把孩子放于家长的左侧,反之亦然。随着孩子的发育,大部分生理性斜颈都能痊愈

小宝宝睡觉穿袜子到底好吗

不太好,袜子会束着孩子的脚,会影响孩子的脚部的血液循环的。孩子睡觉别盖太多的,本来孩子就喜欢翻,爬,盖多了,就更加喜欢踢被子,孩子就容易着凉的,因为穿着袜子的话,对着宝宝的血液循环不是很好的哦。就算是宽口的袜子也是有束缚的作用的呢。所以建议脱掉袜子睡觉吧。这样子血液循环好哦。 宝宝入睡了之后,自然应该要把袜子脱掉的,因为入睡的时候应该要穿着宽松,才会让宝宝睡眠质量更好的。穿着袜子,会束缚到宝宝脚部的血液通畅,不利于睡个好觉的。 但是大了再穿就不好了.大人我也没有发现有几个是穿袜子睡觉的.很不卫生.容易染上

睡前程序和姿势有助宝宝睡的香

睡前程序和睡眠的姿势 哄孩子可以让孩子觉得安全,作息制度也能帮助孩子在睡眠前放松下来,二者都与孩子自然放松的状态有关。睡觉时间要安排在孩子从犯困转变到过度疲倦之前。对于年龄大以及作息规律的孩子,可以大概估计到他们的睡觉时间,他们是按时睡觉的。下面抚慰孩子上床睡觉的步骤。看看你常用的是哪些。尽量按照我所列的顺序来实施你的步骤。 ① 孩子睡觉之前,尽量减少外界的刺激:噪音、灯光、玩耍和活动等; ② 卧室保持安静,关闭灯光,温暖,但不过热; ③ 给孩子洗澡; ④ 洗完澡后,温柔地给孩子按摩全身; ⑤ 穿睡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