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体功能不全的原因 子宫内膜异位症
黄体功能不全的原因 子宫内膜异位症
女性患有子宫内膜异位症或流产次数过多,均可会造成子宫内膜释放前列腺素增多,进而影响黄体功能,出现黄体功能不全。
子宫内膜异位导致不孕
子宫内膜异位症是子宫内膜生长在子宫腔以外的任何部位所引起的妇科疾病。如在卵巢、子宫骶骨韧带、子宫下段后壁浆膜层、子宫直肠陷窝以及乙状结肠的盆腔腹膜等处,亦可在子宫肌层发生,故临床上将子宫内膜异位症分为外在型子宫内膜异位症和内在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常主诉不孕、痛经及盆腔疼痛而就诊。
1.腹水的量、成分与不孕。患者的腹水量为10-20ml,而正常人<10ml。患者腹水中巨噬细胞和淋巴细胞增加,腹水酸性磷酸酶增高,这种巨噬细胞功能的激活现象,可使激活的巨噬细胞吞噬精子影响受孕。此外,巨噬细胞与抗原物质,如致炎物与倒流的经血相遇时,会加速分裂繁殖,对精子和卵子有直接细胞毒害作用,从而干扰妊娠。
2.子宫内膜异位可伴随不排卵。据报道子宫内膜异位症有17%-27%不排卵,其机制和患者卵泡细胞的lh受体少有关。
3.卵巢黄体期缺陷。观察到部分患者黄体期≤10天,子宫内膜定期病理检查黄体期缺陷,其黄体缺陷的发生率据报道为25%-40%。黄体功能不全不但降低受孕率,同时增加自然流产率。
4.黄素化卵泡不破裂综合征(luf)。即指卵泡黄素化而无排卵、卵泡成熟并黄素化而形成黄体,但成熟的卵子并不破出黄体而进入腹腔。虽然血清内孕激素浓度增加、基础体温双相,子宫内膜呈分泌期改变,但腹腔镜下在卵巢黄体上见不到排卵后的破孔。腹水内孕激素含量也显著低于正常。据报道子宫内膜异位症中,luf的发生率可高达75%,且提出检测腹水内孕激素的含量是诊断本征的最好方法。
5.腹水中白介素ⅰ及ⅱ增高与不孕。白介素ⅰ是巨噬细胞产生的一种特异蛋白,能诱导t细胞分化、增殖并产生白介素ⅱ,还能刺激前列腺素合成,使纤维细胞增加,活化及细胞产生免疫球蛋白的功能。异位症患者腹水存在白介素ⅰ及白介素ⅱ,并随疾病的严重而增加。
6.腹水中前列腺素(pgf2a)分泌增高与不孕。研究发现患者腹水中前列腺素浓度较正常人高。前列腺素的增高可影响卵泡的成熟并造成黄体功能不足。此外,腹水中的前列腺素的增加,可使输卵管痉挛、节律运动异常及使孕卵发育与蜕膜变化不同步,从而影响受孕卵和着床。
综上所述:子宫内膜异位患者的不孕率达40%左右。本症和不孕的关系,已为临床所关注,认为子宫内膜异位症是不孕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在临床上,对主诉不孕的妇女,如果输卵管通畅、基础体温双相,子宫内膜反应良好,房事后试验正常者,应考虑有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可能。
子宫内膜异位症为什么会引起不孕
1.腹水的量、成分与不孕。患者的腹水量为10-20ml,而正常人<10ml。患者腹水中巨噬细胞和淋巴细胞增加,腹水酸性磷酸酶增高,这种巨噬细胞功能的激活现象,可使激活的巨噬细胞吞噬精子影响受孕。此外,巨噬细胞与抗原物质,如致炎物与倒流的经血相遇时,会加速分裂繁殖,对精子和卵子有直接细胞毒害作用,从而干扰妊娠。
2.子宫内膜异位可伴随不排卵。据报道子宫内膜异位症有17%-27%不排卵,其机制和患者卵泡细胞的LH受体少有关。
3.卵巢黄体期缺陷。观察到部分患者黄体期≤10天,子宫内膜定期病理检查黄体期缺陷,其黄体缺陷的发生率据报道为25%-40%。黄体功能不全不但降低受孕率,同时增加自然流产率。
4.黄素化卵泡不破裂综合征(LUF)。即指卵泡黄素化而无排卵、卵泡成熟并黄素化而形成黄体,但成熟的卵子并不破出黄体而进入腹腔。虽然血清内孕激素浓度增加、基础体温双相,子宫内膜呈分泌期改变,但腹腔镜下在卵巢黄体上见不到排卵后的破孔。腹水内孕激素含量也显著低于正常。据报道子宫内膜异位症中,LUF的发生率可高达75%,且提出检测腹水内孕激素的含量是诊断本征的最好方法。
5.腹水中白介素Ⅰ及Ⅱ增高与不孕。白介素Ⅰ是巨噬细胞产生的一种特异蛋白,能诱导T细胞分化、增殖并产生白介素Ⅱ,还能刺激前列腺素合成,使纤维细胞增加,活化及细胞产生免疫球蛋白的功能。异位症患者腹水存在白介素Ⅰ及白介素Ⅱ,并随疾病的严重而增加。
6.腹水中前列腺素(PGF2a)分泌增高与不孕。研究发现患者腹水中前列腺素浓度较正常人高。前列腺素的增高可影响卵泡的成熟并造成黄体功能不足。此外,腹水中的前列腺素的增加,可使输卵管痉挛、节律运动异常及使孕卵发育与蜕膜变化不同步,从而影响受孕卵和着床。
7.高催乳血症。据一组报道14例子宫内膜异位症,其中7例有乳汁及3例PRL上升。说明不孕的内膜异位症常合并泌乳和PRL升高,从而影响卵巢功能,导致不排卵。
8.自身免疫与不孕。有人对内膜异位症的血清、宫颈分泌物进行抗体测定,发现患者血清中抗内膜和抗卵巢抗体滴度明显增高,宫颈分泌物的抗卵巢抗体滴度也增高。同时,患者血清及腹水中C3及C4补体比正常人高,补体增高意味着炎症的存在。这种引起补体参与的炎症是针对异位的内膜,是一种自身免疫反应。抗卵巢抗体升高可影响排卵和黄体功能不全,抗子宫内膜抗体升高可影响子宫内膜的改变而不利于孕卵着床。
女人为什么会出现黄体功能不全
1、卵泡发育不良:正常情况下卵巢排卵后,卵泡将黄素化形成黄体并分泌雌孕激素,分泌量于排卵后7~8天达高峰,然后于月经前1~2天迅速下降。若垂体促性腺激素及雌激素分泌不足,则卵泡发育成熟将不会完善,卵巢虽能排卵,但黄体发育常受影响而出现黄体功能不足的现象。
2、高催乳素血症:研究指出,适量的催乳素对维持正常黄体功能是必要的。过高的催乳素可直接作用于卵巢的β-羟固醇脱氢酶而影响孕酮的合成,导致黄体期缩短、闭经、溢乳和不孕。
3.、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黄体功能不全者占25%-45%。子宫内膜异位症与黄体功能不全的关系,目前尚不清楚。
4、黄素化未破裂卵泡综合征:未破裂卵泡黄素化综合征,妇科疾病,是指卵泡成熟但不破裂,卵细胞未排出而原位黄素化,形成黄体并分泌孕激素,体效应器官发生一系列类似排卵周期的改变。随着生殖内分泌的发展,实时超声和内窥镜的综合应用,使不孕症的病因了解得更加详细和具体。一份黄体功能不全的研究报告指出:47例黄体功能不全病人,腹腔镜和激素测定证实为LUFS者16例,占34%。
5、情绪问题 有的女性情绪起伏非常大,长期处于焦虑、紧张、压抑等负面情绪的压迫下,极易容易出现内分泌失调的问题,可能会影响到卵巢,不利于黄体功能。
子宫内膜异位症会不会造成流产
(1) 免疫学因素:异位子宫内膜碎片的种植或排斥与机体的免疫功能有关,在猴或人类患有异位症时,均证明有细胞免疫功能降低。异位症实质上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异位症与全身免疫现象有一定联系,异位症患者发生系统性红斑狼疮的危险2倍于正常人,出现抗核抗体或狼疮抗凝物的频率较高。现已证实,子宫内膜抗原主要存在于子宫内膜腺上皮细胞的胞浆中,且异位症患者的血清中可测出抗子宫内膜抗体,这种抗体干扰了受精卵着床,或着床后影响其生长发育以致流产。内膜异位症患者局部的病变主要是由病灶内周期性出血所致。当组织内及经血中的蛋白质成分被巨噬细胞吞噬吸收后即成为抗原,使宿主产生抗体,抗原抗体反应形成自身免疫反应。这种免疫功能的改变,也干扰了受精卵着床而致流产,甚至干扰精子的正常运送、受精致不育。
(2) 卵巢功能改变:子宫内膜异位症影响卵巢功能是肯定的。 这主要是由于子宫内膜的广泛种植,造成卵巢实质的破坏,卵巢粘连形成瘢痕并可有假包膜,导致卵巢功能障碍与不排卵。子宫内膜常与黄素化未破裂卵泡综合征(致不育)、黄体功能不全、高催乳素血症并存,可表现为月经失调、经量增多及无排卵月经周期、流产、不育。子宫内膜异位症者发生自然流产率较高,合并黄体功能不全为重要原因。黄体功能不全指黄体不能产生足够的孕激素,血清孕激素小于32纳摩/升,致使子宫内膜发育迟缓,不能维持正常的分泌功能和早期妊娠,常表现为不孕和反复早期流产。高催乳素血症的主要症状是闭经及溢乳,但在正常范围的高水平者,却表现为黄体功能缺陷。高水平的催乳素可直接抑制颗粒细胞的增生及其产生雌激素的能力,抑制垂体促性腺激素的分泌导致不育。
(3) 前列腺素因素: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异位内膜病灶结节及腹腔液中前列腺素的浓度升高,这可能是由于异位内膜合成前列腺素增多和分解排出缓慢,使局部蓄积所致。前列腺素在卵泡的发育、卵巢激素的分泌、诱发排卵和溶解黄体等过程中,均参与调节作用,并影响子宫和输卵管的正常收缩和蠕动。在正常情况下,前列腺素从生殖器官产生后,经过局部血管传递到邻近卵巢产生作用。每当卵巢黄体退化之前,前列腺素有所升高,产生溶解黄体作用,调节了黄体的生命过程,数日后,血中孕酮也明显下降。所以,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异位内膜组织产生的大量前列腺素,和黄体早期萎缩、黄体功能不足及引起的不孕与流产率增高密切相关。
黄体酮和安宫黄体酮有什么区别
黄体酮就是完全模拟人体卵巢分泌的生理性黄体酮,用于先兆流产和习惯性流产保胎、黄体功能不全的不孕症、体外受精后、无排卵型功血和无排卵型闭经、经前期紧张综合症、更年期综合症、子宫内膜异位症假孕疗法及子宫内膜癌、痛经、继发性闭经等。
安宫黄体酮为激素类药,属于以上物质的人工衍生物,用于痛经、功能性闭经、功能性子宫出血、先兆性流产或习惯性流产、子宫内膜异位症等。
区别:有点名不副实的是安宫黄体酮的安胎作用不如黄体酮。
而黄体酮治疗更年期综合症、子宫内膜异位症假孕疗法及子宫内膜癌、痛经、继发性闭经等倒是不一定比安宫黄体酮好。
所以安胎用黄体酮,月经紊乱疼痛用安宫黄体酮。
子宫内膜异位症与不孕
有研究表明,过多的雌激素与肝功能受损、不能灭活和代谢雌激素有关。因此,改善肝功能、支持雌激素代谢和排毒是纠正生殖内分泌失衡的重要路径。
炎症和免疫:异位内膜组织可产生大量的炎性介质,如前列腺素、白介素等,在子宫外区域内膜组织可以引发免疫反应,导致大量的炎性细胞因子,影响周围神经而疼痛。有人认为该病是一类自体免疫反应疾病,因此,抑制炎性因子活性、调节免疫平衡是重要的干预手段。
子宫内膜异位症如何导致不孕 ?
子宫内膜异位是女性不孕的主要因素之一,大约25-50%的不孕症妇女由子宫内膜异位引起,约30-50%子宫内膜异位症妇女可发生不孕。
导致不孕:内膜异位可削弱卵巢功能,使卵泡发育不良、排卵障碍;导致输卵管粘连、扭曲和堵塞,影响卵子摄取而无法受孕,或授精卵无法进入子宫着床而不孕或宫外孕;内膜异位所致过高炎性因子、自体免疫反应,导致子宫内环境异常,影响排卵和黄体功能不全,或授精卵着床困难而流产等。
引起生育困难或反复流产:包括阴道异常出血、流产、先兆子痫和早产等,这多与异位内膜所引起的过度炎性反应相关。
引发女性不孕的疾病有哪些呢
导致女性不孕的妇科病有哪些?
1、多囊卵巢综合症。这是一种什么疾病呢?多囊卵巢综合症指的是因为卵巢功能异常导致的排卵不规律或者女性不排卵的情况。这种病症会直接造成不孕。
2、卵巢囊肿。卵巢囊肿会阻碍受精卵通过,这种病症不可小觑,我们在临床上发现,卵巢囊肿造成不孕的几率是很大的。可高达百分之四十以上。
3、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内膜异位会造成输卵管周围黏连,影响输卵管的蠕动甚至是阻塞输卵管。子宫内膜异位症还可能影响到卵巢的功能,造成卵巢病变等等,导致不孕和黄体功能不全。
4、我们说到黄体功能不全,这种情况也会直接造成不孕,此外还有黄体萎缩过早等,它会造成子宫内膜提前脱落,减少受精卵着床的机会。
子宫性不孕的早期症状有哪些呢
1、月经不调
经量改变:经量过多、过少;月经周期改变:月经提早或延迟;经期延长:常见于黄体功能不全及子宫内膜炎症。
2、痛经
子宫内膜异位、盆腔炎、子宫肌瘤、子宫发育不良、子宫位置异常等疾病存在时可出现行经腹痛。
3、腹痛
慢性下腹、两侧腹隐痛或腰骶痛常常是在有盆腔炎、子宫肌炎、卵巢炎、子宫内膜异位症和子宫或卵巢有肿瘤出现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