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为什么要给压岁钱 春节为什么要穿新衣服
春节为什么要给压岁钱 春节为什么要穿新衣服
辞旧迎新,表达一种喜庆的寓意。
春节有辞旧迎新的含义在里面,春节穿上新衣服,有新年新气象,表示新的一年到头从开始,表达一种喜庆的寓意。而且以前的经济不宽裕,一年也就买两三套衣服,过年的时候买套衣服可以开心一下,
春节为什么要给压岁钱 春节为啥要放鞭炮
营造热闹喜庆的氛围。
远古时期人们燃放鞭炮是为了驱逐年兽,让人们得以安全的生活下来,最后在民间也就自然而然形成了春节燃放鞭炮的习俗,习俗演变到了现在则是为了营造一种喜庆的氛围,寄托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期待。
为什么不可以晚上拜年 为什么大年初一拜年
大年初一是新年第一天,晚辈要去给长辈拜年,祝福长辈身体健康、吉祥如意,晚辈送完祝福,长辈要给压岁钱,压岁钱在传统意义中可以压住邪祟,因为“岁”与“祟”谐音,因为大人常常认为小孩容易受鬼祟的侵害,所以用压岁钱压祟驱邪,帮助小孩平安过年,祝愿小孩健康吉利、平平安安地度过新的一年。
关于春节的风俗有哪些 压岁钱
春节拜年时,晚辈要先给长辈拜年,祝长辈人长寿安康,长辈可将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分给晚辈,据说压岁钱可以压住邪祟,因为“岁”与“祟”谐音,晚辈得到压岁钱就可以平平安安度过一岁。压岁钱有两种,一种是以彩绳穿线编作龙形,置于床脚,此记载见于《燕京岁时记》;另一种是最常见的,即由家长用红纸包裹分给孩子的钱。压岁钱可在晚辈拜年后当众赏给,亦可在除夕夜孩子睡着时,由家长偷偷地放在孩子的枕头底下。现在长辈为晚辈分送压岁钱的习俗仍然盛行。
正确培养孩子独立意识
正确培养孩子独立意识
专家认为,怎样花压岁钱是一个教育培养小孩独立意识和理财观念的好机会
穿新衣,放鞭炮,收压岁钱……过年最开心的是孩子,年过完了,许多小朋友收了不少压岁钱,兜里都满满的。这几天,小朋友们讨论最多的话题就是“这么多压岁钱该怎么花呢?”记者昨日走上西安街头采访了一些小朋友,看看他们如何打理压岁钱。
交学费买文具从小爱学习
7岁的王保罗是小学二年级学生。过了个年,他的小腰包也“丰收”了。
“我的压岁钱有500多块!”王保罗说,过年,爷爷奶奶每人给了他100元,外公外婆每人给了100元,小舅给了100元,小姨给了50元,还有舅爷等也给他压岁钱,加起来一共有500多元。钱还没在王保罗兜里捂热,就转交给妈妈保管了。妈妈说了,过几天开学了,这些钱要给他交学费和买文具。“我每年的压岁钱都用来买文具!”8岁的刘霁维是小学二年级学生。他今年有些失落,压岁钱只收了300元。原来刘霁维的老家在湖南,亲戚也都在那边,由于湖南雪灾,他和父母没能回家过年。压岁钱也就只有妈妈和外公给他。“家里什么吃的都有,平时的零花钱也能买玩具,把压岁钱花在学习上最好!”
采访中,多数家长和小朋友都选择用压岁钱交学费和买文具,从小养成爱学习的好习惯。
教育储蓄为孩子未来做打算
12岁的赵菲是小学六年级学生。今年,她的压岁钱多达4300元。采访中,不少小朋友的压岁钱都有上千元之多。这么多钱,是该消费还是存下来做长远打算?
赵菲的妈妈已经早早帮她做好了计划。“我小学一二年级的时候,我妈就在银行给我开了个账户,把每年的压岁钱都存进去。”赵菲说,妈妈给她存的是教育储蓄,用于将来上中学、上大学的花费。今年她就要上初中了,这些钱马上就可以用。
一些精明的家长还让孩子用压岁钱“生钱”,从小学会理财。比如购买黄金纪念品和艺术品等。一家保险公司推出的理财业务,每年将压岁钱存入,既为孩子准备了教育基金,同时孩子还可以享有18种重大疾病的保险保障,也受到一些家长的喜爱。
捐款做善事培养孩子的爱心
除了投资教育、理财,一些家长还用心良苦地从压岁钱中规划出一笔资金,让孩子参与慈善事业。
9岁的李明玮是小学四年级学生。今年,他收到的压岁钱有1000多元。这几年,李明玮每年都会拿出一些压岁钱,给儿童村的小朋友捐款,给贫困大学生捐款,帮助需要帮助的人。“我们正想着,今年给灾区捐些钱!”李明玮的爸爸说,他希望孩子从小学会去爱别人,这样别人也会爱他,等他长大了,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益的人。
孩子的压岁钱消费观念应引导
陕西省社科院社会学研究所青年学者尹小俊表示,压岁钱除了有较强的物质吸引力外,还起着传达长辈与小孩之间代际感情交流的作用。对于压岁钱,父母不能只关心花出去,还应该更关心怎么花,因为怎样花压岁钱是一个教育培养小孩独立意识和理财观念的好机会,作为家长,应该协助小孩打理压岁钱,把压岁钱花得更有意义。
尹小俊认为,在协助孩子花压岁钱时,应该重点考虑培养孩子的人生阅历、开拓孩子的视野、增加孩子对社会的接触面等几个方面,如:用压岁钱带孩子到科技馆参观;孩子用压岁钱参加夏令营;让孩子用压岁钱捐助农村贫困学生等,增加孩子对社会的了解。
过年给压岁钱的寓意
压岁钱是汉族的传统年俗,一般在新年倒计时由长辈将钱装在红包内给晚辈。压岁钱,又名压祟钱,“祟”就是不吉利的东西。古人借这个习俗来表达来年不要有任何不吉利的事情发生。据说压岁钱可以压住邪祟,晚辈得到压岁钱就可以平平安安度过一岁。过年给压岁钱也表达了长辈对晚辈的美好祝愿,现在也赋予了“一本万利”、“财源广进”、“步步高升”等意思。
春节为什么要给压岁钱
有祝福之意。
压岁钱在传统文化中有除邪祟、保平安的寓意,春节是新旧交替的时期,小孩子身体较弱,容易被邪祟所侵害,所以,长辈会送一些压岁钱“压祟”它代表着一种长辈对晚辈的美好祝福,它是长辈送给孩子的护身符,保佑孩子在新的一年里健康吉利。
过年的由来 过年的习俗
吃年夜饭是过年的一个传统习俗,又称年晚饭、团年饭、团圆饭等,特指年尾除夕的阖家聚餐。中国人的年夜饭是家人的团圆聚餐,这顿是年尾最丰盛、最重要的一顿晚餐。
压岁钱也是春节的习俗之一,压岁钱一般是由长辈派发给晚辈,因为人们认为小孩容易受鬼祟的侵害,而据说压岁钱可以压住邪祟,晚辈得到压岁钱就可以平平安安度过一岁,给压岁钱也寄托了长辈对晚辈的关切之情。
贴春联、福字、门神、窗花等都被叫做是贴年红,因为这些都是红色喜庆元素,所以被统称为“贴年红”。这既反映了人民大众的风俗信仰,同时还增添了喜庆的节日氛围。
守岁,又叫做照虚耗、守岁火、照岁等,是民间春节的年俗活动之一。新年前夕夜晚守岁,民俗活动主要表现为点岁火、守岁火。每个房间要整夜灯火通明,全家团聚,迎接新岁到来;并称之为“照虚耗",据说如此照岁之后,就会使来年家中财富充实。
过年习俗大科普 放鞭炮、拜年、穿新衣
大年初一,金鸡报晓,晚辈给长辈拜年,长辈给压岁钱,压住邪祟。过年放鞭炮是古老的习俗,有喜庆的寓意。过年,家家户户的大人孩子,每人都得穿上新衣服,图个喜庆,也就是破旧立新的意思。
压岁钱的发展历程
汉代:最早的压岁钱出现于汉代。最早的压古代压岁钱岁钱也叫厌胜钱,或叫大压胜钱,这种钱不是市面上流通的货币,是为了佩带玩赏而专铸成钱币形状的避邪品。这种钱币形式的佩带物品最早是在汉代出现的,有的正面铸有钱币上的文字和各种吉祥语,如“千秋万岁”、“天下太平”、“去殃除凶”等;背面铸有各种图案,如龙凤、龟蛇、双鱼、斗剑、星斗等。
唐代:宫廷里春日散钱之风盛行。当时春节是“立春日”,是宫内相互朝拜的日子,民间并没有这一习俗。《资治通鉴》第二十六卷记载了杨贵妃生子,“玄宗亲往视之,喜赐贵妃洗儿金银钱”之事。这里说的洗儿钱除了贺喜外,更重要的意义是长辈给新生儿的避邪去魔的护身符。宋元以后,正月初一取代立春日,称为春节。原来属于立春日的风俗也移到了春节。春日散钱的风俗就演变成为给小孩压岁钱的习俗。清富察敦崇《燕京岁时记》是这样记载压岁钱的:“以彩绳穿钱,编作龙形,置于床脚,谓之压岁钱。尊长之赐小儿者,亦谓压岁钱。”
明清时期:压岁钱大多数是用红绳串着赐给孩子,“以彩绳穿钱编为龙形,谓之压岁钱。”所以一些地方把给孩子压岁钱叫“串钱”。
民国:长辈用红纸包100文铜钱当压岁钱给晚辈,取“长命百岁”的寓意。货币改为纸币后,长辈喜欢用连号的新钱做压岁钱,意味着连连好运、连连高升。
20世纪50年代:币制改了,压岁钱于是也就开始五分、一毛地给,磕响头作毕恭毕敬状才拿得到。20世纪60年代:那时多数家庭的经济状况很差,一年到头见到糖的时间并不多。用几块糖替代“压岁钱”,父母和孩子都很甜蜜。
20世纪70年代:前期经济状况还是不太好,但“压岁钱”真的是钱了,拜年磕头的孩子,大多能得到五到十元的压岁钱。
20世纪80年:国家经济状况的好转和压岁钱额度成正比。城市里的人给孩子的钱往往几十上百元,开始包成“红包”发赠。
20世纪九十年代:压岁钱不稀罕了,身不动膀不摇地
红包就能得个成百上千块,不过搁手里攥着的少了,有的被爸妈拿去了,有的存银行了,还有就是自己花了。21世纪初:随着经济条件越来越好,压岁钱的传统寓意渐渐走样,大人们拼面子发压岁钱,孩子们也开始比谁拿到的压岁钱多。2014年的问卷调查显示,90名孩子在春节一共收到43.8万元压岁钱,人均收到约4867元。其中,一半以上的孩子收到的压岁钱总数在1000到5000元之间。参与调查的90名孩子中,父母职业为公务员的压岁钱平均水平最高。
过年的习俗
吃年夜饭
吃年夜饭是过年的一个传统习俗,又称年晚饭、团年饭、团圆饭等,特指年尾除夕的阖家聚餐。中国人的年夜饭是家人的团圆聚餐,这顿是年尾最丰盛、最重要的一顿晚餐。
发压岁钱
压岁钱也是春节的习俗之一,压岁钱一般是由长辈派发给晚辈,因为人们认为小孩容易受鬼祟的侵害,而据说压岁钱可以压住邪祟,晚辈得到压岁钱就可以平平安安度过一岁,给压岁钱也寄托了长辈对晚辈的关切之情。
贴年红
贴春联、福字、门神、窗花等都被叫做是贴年红,因为这些都是红色喜庆元素,所以被统称为“贴年红”。这既反映了人民大众的风俗信仰,同时还增添了喜庆的节日氛围。
守岁
守岁,又叫做照虚耗、守岁火、照岁等,是民间春节的年俗活动之一。新年前夕夜晚守岁,民俗活动主要表现为点岁火、守岁火。每个房间要整夜灯火通明,全家团聚,迎接新岁到来;并称之为“照虚耗",据说如此照岁之后,就会使来年家中财富充实。
孩子压岁钱父母该不该动
春节过后,不少父母纷纷清算起孩子手中的压岁钱,要么强制“充公”,要么用计逐一“蚕食”。在孩子压岁钱如何支配的问题上,不少父母煞费苦心。
强硬派没收压岁钱当学费
12岁的程程,是大坪小学五年级学生,家住大坪正街118号,今年春节就“赚”了1800元。对父母强制没收压岁钱的做法,程程今年相当抵触。
以前,程程每年收到的压岁钱还没在身上捂热,妈妈袁丽玲就开始发话了:“把压岁钱拿出来,过几天该报名交学费了。”程程总是乖乖地全部上交。今年,程程开始不听话了:“这钱我要留着自己用。”
儿子的“叛逆”,让袁丽玲大动肝火。她遂采取强硬政策,命令儿子悉数交钱,否则“家法伺候”。程程不敢挑战妈妈的耐心,被迫拿出压岁钱。
“孩子太小,不懂得如何计划开支,还会滋长他乱花钱的毛病。”袁丽玲认为儿子还未到可以自由支配压岁钱的年龄,让孩子拿压岁钱当学费,可以让他从小明白自己的学费是可以自己“买单”。但程程对此并不认同。
“狡诈”派哄女儿交出压岁钱
如果说程程父母的做法属于强硬派,那么有部分父母则采取委婉手段,通过各种理由将孩子手中的压岁钱“榨干”,收入囊中。
家住渝中区中山一路171号的钟女士介绍,女儿瑶瑶快10岁了,对自己压岁钱看得很紧,绝不允许父母“强取豪夺”。瑶瑶每年的压岁钱收入也相当可观,她每收到一笔压岁钱红包就塞进自己的存钱罐,并隔几天拿出来清点,一旦发现数目不对,就开始哭闹。
担心女儿把钱弄丢,钟女士就千方百计“哄”女儿拱手交出压岁钱。上周,钟女士带瑶瑶去外公外婆家。吃完饭后,钟女士就对瑶瑶说:“我家瑶瑶最懂事了,别人送给她礼物,她都会回报的。外公外婆过年给你压岁钱了,你是不是也应该回报一下呀?”瑶瑶经不得夸,当即就给外公外婆每人一百元。前天,钟女士带女儿吃完肯德基后,就故意跟女儿诉“穷”,说自己手里的钱已经花完了,问女儿可否支援一下她。瑶瑶考虑了一阵,借出500元。
新奇派变压岁钱为股票
巴蜀中学高二学生廖国钺,已成为一个持有400份“中国联通”股票的小股东。这些股份,可都是他用1700元的压岁钱换来的。
廖国钺手中的股票,是父亲分两次低价卖给他的。去年春节,股市行情较好时,父亲500元卖给了他70股,较之市场股价他节省了200元。今年春节期间,父亲再次动员用压岁钱购买其手中的股票,并开出用1200元卖给他330股的优惠条件。廖国钺当即答应成交。
如此安排自己的压岁钱,廖国钺很满意。他也常在父亲的指导下,关注股市行情,并增长了不少股市方面的知识。
春节穿新衣有哪些含义
以前的生活条件比较差,很多人的衣服都是“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平时都不做新衣服的, 因此春节过年可以奢侈一把,享受这一年辛勤劳动的果实。
穿新衣还是辟邪的,它是驱邪降吉祥这样一个寓意在里边。不管是有钱人还是穷人,到这个新 年的时候,他都得给自己穿上新衣服。
新年新气象,从头开始,丢掉过去的不好,迎接新的好运;
春节为什么要放鞭炮 压岁钱
在春节时,长辈一般都会给晚辈派发压岁钱,据说压岁钱可以压住邪祟,晚辈得到压岁钱就可以平平安安度过一岁;有的人家是父母在夜晚待子女睡熟后,放在他们的枕头下。过年给压岁钱,体现出长辈对晚辈的关切之情和真切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