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不会爬有3大隐忧
宝宝不会爬有3大隐忧
正常情况下,八九个月的宝宝就会开始爬行了,可越来越多家长发现,自己的孩子却迟迟不会爬,有的甚至会站会走了也不会爬。这是发育超前还是有运动发育障碍?麦坚凝表示,孩子到时间不爬可能存在脑损伤、脑发育迟缓、抚养方式不当三大原因。
爬行是宝宝成长中的一个重要阶段,虽然很多爸妈认为宝宝爬行可有可无,但是研究表明,爬行不仅可以锻炼宝宝的肢体运动能力,而且对脑力开发也有帮助,所以爸妈们还是不要省略掉宝宝这一阶段,积极地进行训练吧。
若是脑损伤或运动神经损伤所致,则以后极可能出现运动能力障碍,像脑瘫,即使早期治疗也不可能达到正常人一样的动作技能。但这种情况的发生概率很低。
还有部分孩子是某种原因导致脑发育一过性迟缓所致,主要表现为动作发育慢,如8个月时会坐,但动作笨拙,一直不会爬,或爬行动作笨拙。这其中有部分孩子今后可能会出现运动协调障碍,但大多数孩子如接受早期训练治疗,随着年龄增长能达到正常水平。
抚养方式不当则是人为造成的原因。如孩子从小缺少动作锻练,平常总被抱着、背着或经常不适当地使用学步车;躯干和手脚主动活动少,在抱着、背着时,孩子总会腰背后仰,头常往一侧偏,而支持脊柱的肌肉也缺乏锻练,从而易导致爬、走、跑等动作落后、笨拙,姿势转换困难等,这些孩子还易发生头晕、头疼等问题。对这种原因,只要父母及早重视训练宝宝的动作技能,是不会出现动作协调问题的。
宝宝多大会爬 宝宝学爬注意事项
在房子里准备一块宝宝爬行自留地,避免在水泥、磨石子、瓷砖等所铺设的地板上爬行,避免宝宝受伤,家长们可以在凹凸不平或者硬地板上铺上软垫子,厚度要较高的软垫为宜,同时避免有有很多小花纹的软垫。
很多时候家里的家具都会有尖细的角,宝宝在家里爬行的时候,家人一定要对房子了里面凡是有角的地方套上保护垫,或者将桌子柜子都搬远离宝宝爬行的地方。
如果插座很低的话,建议加上防护盖,避免宝宝爬行到插座附近存在触电的隐患,或者可以使用安全插座。
一些如茶具、花瓶等家居用品对刚学会爬的宝宝来说是危险品,尤其是一些热水壶,如果碰倒打碎了,很容易烫伤宝宝,或者尖利的碎片会划伤宝宝肌肤。
宝宝学爬行三个阶段
刚开始宝宝学爬有3个阶段:有的宝宝学爬时向后倒着爬;有的宝宝则原地打转,只爬不前进;还有的是在学爬时匍匐向前,不知道用四肢撑起身体;这都是宝宝爬的一个过程,因此,爸爸妈妈应该根据宝宝的特点耐心教宝宝练习爬行。
通常,在5~6个月时,宝宝就会为爬行做准备了,他会趴在床上,以腹部为中心,向左右挪动身体打转转,渐渐地他会匍匐爬行,但腹部仍贴着床面,四肢不规则地划动,往往不是向前爬而是向后退。
大概在宝宝6~7个月大,能够不用支撑独自坐稳后,可能很快就可以开始爬了。宝宝会把头抬来,向四周看。这时候他的手臂、腿和背部的肌肉也足够强壮有力,在用双手和双膝支撑身体时,不至于摔倒。
宝宝会逐渐(在几个月内)学会充满信心地从坐姿转换为四肢着地的姿势,而且很快就会意识到,如果自己伸开四肢,让身体和地板平行,就可以前后晃动身体了。
到大概9~10个月的时候,宝宝会发现借助膝盖用力推动身体,就能向前移动了。随着动作越来越熟练,宝宝还能学会从爬的姿势转到坐下的姿势。宝宝甚至还能掌握一种高级爬行技巧:交叉爬行,就是向前爬的时候移动一只胳膊和另一侧的腿,而不是同时移动同侧的胳膊和腿。在这之后,只要多加练习,宝宝就可以熟能生巧。到1岁左右时,他爬得就非常好了。
宝宝学会爬之后,距离完全行动自如只有一步之遥,那就是学会走路。为了完成这最后一步,宝宝很快就会开始撑着所有能够得着的东西努力站起来,不管是家里的茶几还是你的腿。一旦小家伙找到了双腿站立、保持平衡的感觉,他就能够独立站起来,并扶着家具走上几步。之后,宝宝学会行走、跑、跳,就只是时间问题了。
5大因素影响宝宝爬行
5大因素影响爬行
爬行属于人体控制运动的本能发展,当宝宝的脑部发育到达一定程度,周边神经系统连结也达到阶段性需要,脑神经及肌肉协调都足够成熟,又没有外力限制的时候,宝宝自然就开始学爬行。
而影响宝宝爬行的因素大致可以分成内、外两个方面。
3大内在因素
神经细胞功能正常
如果脑细胞出现缺损,例如脑性麻痹,或者肌肉张力有异常,例如唐氏症,那么宝宝要正常爬行就比较困难。
神经系统与肌肉骨骼关节合作顺畅
当宝宝的身体发育和动作协调发展到达一定程度,在相互合作下才能出现爬行。
宝宝的个性
如果是活泼好动的宝宝,学习爬行走路的意愿就比较强烈。而较胖的宝宝可能因为身体的负担太重,所以显得有些裹足不前。
2大内在因素
环境
即使宝宝准备好了要爬,但是照顾者经常给予活动空间的限制,例如经常坐学步车、被抱着或背着等,因此宝宝体验爬行的乐趣就被剥夺啦。
教养
指的是父母亲或照顾者的观念,因为有些人认为人类是行走的动物,“爬”只是一个过程,略过爬行之后还是会走路。而有些父母则认为爬行非常重要,所以会鼓励、诱导宝宝去爬行。
宝宝爬行2大疑问
Question1 略过爬行正常吗?
的确有少数宝宝几乎完全没有爬行就学会走路,到目前为止,并没有任何正式的医学研究可以证明,不爬的宝宝会对日后发展造成负面影响。只要以后的发展(例如走路)都正常,父母就无需担忧。
Question2 多爬有积极作用吗?
宝宝爬行最好在舒适安全的环境下自然发展,至于传说中的“多爬或者多抬头会帮助脑部发育”,其实并没有科学根据。
宝宝爬行3要点
时间
6-7个月可说是预备期,有些宝宝会先翻身,然后开始出现爬行动作,通常在7~10个月时开始爬行。如果宝宝到了1岁还没有爬行迹象出现,就应求助于小儿脑神经医师,以确认是否出现发展迟缓等问题。
方式
宝宝爬行的方式因人而异,对此不必太在意。刚开始爬行时,宝宝可能会出现后退、横行、单手爬、双手爬等动作,以及其他各种奇怪的姿势,此时不需要刻意矫正,只要最后能成熟进步到双手前进爬行即可。
Creeping:蠕动、缓慢前进、贴地式匍伏前进,或者以单手或双手往前挺身移动,也就是躯干接触地面,两下肢伸展在后的爬行方式。
Crawling:双手双脚触地爬行,或将躯干高抬的爬行动作,这是一种较为成熟的爬行方式。
安全
会爬行之后,代表宝宝的活动空间变大了,父母及照顾者要高度注意居家环境的安全。除了保证爬行空间的清洁之外,油漆、碎屑以及其他容易误食呛伤的小东西最好都要远离宝宝!
不应有的东西:电线、插头、绳索、尖物,以及会让宝宝吞入嘴巴的东西都要小心提防。
不能去的地方:浴室和厨房的危险物品较多,一定要避免宝宝单独爬入。
宝宝不会爬对长大以后有什么影响 宝宝不会爬怎么办
宝宝不会爬,家长要加强训练,提高孩子爬行乐趣,帮助孩子去爬行。临床中确实有些孩子不经过爬行就会行走的,这部分孩子不用过于担忧。但如果孩子不会爬行且并存着某些不协调动作,或肌张力异常等就该及时找专家检查检查,以免影响孩子的正常发育。
八个月的宝宝发育标准
身体外观及成长
这月宝宝不论体重、身高还是头围,增长速度都在放缓。
体格标准:体重:满七个月时男婴体重6.4~10.3千克;女婴体重5.9~9.6千克。
身长:男婴身长64.1~74.8厘米;女婴身长62.2~72.9厘米。
头围:男宝宝平均为45.0厘米左右;女宝宝平均为43.8厘米左右。
牙齿:长出2-4颗乳牙。 发育规律:体重:本月宝宝体重有望增加0.22~0.37千克。
身高:这个月宝宝身高可增1.0~1.5厘米。
头围: 本月宝宝头围增长进一步放缓,平均数值在0.6~0.7厘米之间。
囟门: 没有大变化,和上个月差不多
运动
坐得很稳了:此时孩子可以在没有支撑的情况下坐起,坐得很稳,可独坐几分钟,还可以一边坐一边玩,还会左右自若地转动上身,也不会使自己倾倒。尽管他仍然不时向前倾,但几乎能用手臂支撑。随着躯干肌肉逐渐加强,最终他将学会如何翻身到俯卧位,并重新回到直立位。现在他已经可以随意翻身,一不留神他就会翻动,可由俯卧翻成仰卧位,或由仰卧翻成俯卧位。所以在任何时候都不要让孩子独处。
匍匐爬行:此时的宝宝已经达到新的发育里程碑——爬。刚开始的时候宝宝爬有三个阶段,有的孩子向后倒着爬,有的孩子原地打转还有的是匍匐向前,这都是爬的一个过程。等宝宝的四肢协调的非常好以后,他就可以立起来手膝爬了,头颈抬起,胸腹部离开床面。可在床上爬来爬去。
一岁多宝宝磨牙怎么回事 寄生虫
宝宝肠道里有寄生虫,如蛔虫和蛲虫,蛔虫寄生在宝宝的小肠里,掠夺营养食物,刺激肠壁,分泌有毒物质,使得宝宝的肚子隐隐作痛,影响睡眠,导致宝宝睡觉磨牙,此外,蛲虫寄生在宝宝的大肠里,宝宝入睡后,蛲虫会悄悄的爬到肛门口产卵,引起肛门瘙痒,使宝宝出现磨牙的现象,所以妈妈要及时给宝宝吃打虫药。
会爬宝宝的8大安全隐患
会爬宝宝刚刚接受新鲜事物,对很多东西都感兴趣,然而这正是宝宝家庭安全需要防范之处。
安全篇:远离爬行8雷区
宝宝开始学习爬了,视野的开阔,让他对更多新鲜的事物感到好奇,妈妈稍微不注意,他可能已经进入了危险地段。为了宝宝的安全,赶快想个办法给宝宝创造一个舒适、宽松、安全的爬行环境,让宝宝远离爬行的雷区!
雷区1:地板
危险因素
用水泥、磨石子、瓷砖等所铺设的地板,都容易让学习爬行的宝宝因一不小心跌倒而受伤,造成无法弥补的遗憾。
安全改造
可在硬地板上面铺设软垫,不过注意要使用厚度较高的软垫才能发挥作用,并且避免用有很多小花纹的软垫,以防宝宝将小花纹抠起来吃。
雷区2:桌角、柜子角
危险因素
尖锐的桌角或者是柜子角,对学爬的宝宝来说简直就是“危险地带”,万一宝宝碰到了,就有可能造成脸上或头上“破相”!
安全改造
一律将所有的桌角或柜子角套上护垫,或用海绵、布等包起来,就算宝宝不慎撞到,也能将伤害降到抵。也可暂时把这些桌子、柜子搬离宝宝爬行的房间。
雷区3:电插座
危险因素
宝宝爬行过程中,可能会爬到插座附近,一不小心就有触电的危险。
安全改造
可使用电插座的防护盖,在未使用的插座上加装此装置或是使用安全插座。也可用绝缘材料将它们塞好、封上。
雷区4:垃圾箱
危险因素
垃圾箱里的脏东西不仅会把宝宝全身弄脏,还有很多危险的细菌,万一宝宝把脏垃圾塞进嘴里那可就坏事了!
安全改造
把垃圾箱放到远离宝宝的地方,如把它放到卫生间,然后把卫生间的门关上,以防宝宝爬进去。
雷区5:热水瓶等易碎品
危险因素
热水瓶、茶具、花瓶等易碎品带来的危害可不小。一旦碰碎,热水瓶里的热水会烫伤宝宝,而花瓶的碎渣则可能划破宝宝稚嫩的皮肤。
安全改造
热水瓶、茶具可以暂时放在厨房上方的柜子里;花瓶好放在窗台上,不要放在有桌布的桌子上,因为宝宝拉扯桌布的时候会将花瓶拉扯下来。
雷区6:气球等类似物品
危险因素
气球、塑料薄膜、塑料袋等类似的物品容易引起宝宝窒息。
安全改造
在宝宝爬行时,把这些东西收拾好,放在远离宝宝的地方,或干脆放到另外一个房间里。
雷区7:药品或其他有毒食品
危险因素
宝宝都有一个“爱好”,不管什么东西都喜欢放进嘴里,不管能不能吃。要是不小心误食了药品、有毒食品等,后果可不堪设想。
安全改造
药品之类对宝宝有危险的食品,好放在宝宝看不到也够不到的地方,比如锁在抽屉和柜子里。
雷区8:窗户
危险因素
会爬的宝宝,探索范围慢慢扩大,窗户就是他的目标之一。若不小心让宝宝爬到了窗口,很有可能会掉下去,造成生命危险!
安全改造
窗户加上护栏或者防盗窗,或者让床远离窗户,防止宝宝爬上窗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