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脏有问题的表现 脂肪肝放任不管有可能癌变
肝脏有问题的表现 脂肪肝放任不管有可能癌变
如果说脂肪肝要发展成肝硬化,或者肝癌,它的时间应该是比较漫长的,一般至少要十五、二十年以后,才有可能。但是脂肪肝发展为肝硬化,或是肝癌这部分病人是很少。
脂肪肝可以通过运动和饮食调理进行治疗,大部分脂肪肝患者通过科学的饮食和运动调理后,都能恢复健康。但是有一点需要注意的是,脂肪肝如果治疗恢复后,要终生预防。因为如果不良的饮食习惯再次形成,脂肪肝仍会形成,对肝脏再次造成损伤。
脂肪肝是否会发生癌变
脂肪肝发病率的一路飙升,引起了人们对脂肪肝的一度恐慌,而脂肪肝本身给人体带来的危害确实非常之大,很多患者担心脂肪肝会发生癌变,因此对这个问题非常关心。对于脂肪肝的癌变问题,我们请肝病专家为我们详细介绍一下吧!
专家指出:脂肪肝疾病本身与原发性肝癌的发生无直接关系,但若任脂肪肝发展,肝细胞可变性、坏死。部分脂肪肝长期未得到治疗。有可以发展为脂肪性肝炎和肝纤维化,甚至导致肝硬化。
肝病专家解释说,脂肪肝转为肝硬化后,肝硬化是肝癌的一个常见病因。另外,脂肪肝病患者的免疫力下降,抗感染及抗肿瘤的能力也明显下降,易感染各种疾病及发生肿瘤。肝脏不是体内的解毒中心,脂肪堆积在肝细胞使肝脏的正常解毒功能发生障碍,体内的有毒物质不能代谢而滞留体内。容易诱发各种癌变。
脂肪肝的某些病因,如饮酒、营养不良、药物及毒物损害等,既是脂肪肝的发病因素,也是肝癌的发病因素,因此,脂肪肝对肝癌的发生是一个助动因素,可增加癌变的的概率。
肝病专家指出,我国是肝炎大国, 同时酒文化导致了大量嗜酒者的存在。而嗜酒者和慢性病毒性肝炎是肝癌发生的主要原因。酒精几天脂肪肝和肝炎后脂肪肝容易演变成肝硬化,因而相比非酒精性脂肪肝更加易于癌变。
肝脏有问题的表现 肝区疼痛
脂肪肝肝区痛还有另一种要考虑的因素,就是病情恶化了。脂肪肝进一步发展,会导致肝肿大。这意味着它的肝的脂肪含量会增加,增加以后肝脏胞膜会紧缩,他就会有肝区疼痛,或是肝区不适这些表现。
这种情况下,病人有时候感觉右上腹或肝区疼痛,有的有背部也有胀痛或隐痛。
脂肪肝与肝癌有关联吗
脂肪肝分为非酒精性脂肪肝与酒精脂肪肝两类,是典型的文明病。脂肪肝形成的早期,肝脏内没有炎症性改变,肝细胞损害较轻,常无任何症状,肝功能检查可能正常,肝也未必肿大,所以易被人们忽视。
导致脂肪肝的六大因素有:肥胖、肝炎恢复期、糖尿病、嗜酒、药物、营养不良、三酰甘油高。通俗地说,就是肥胖、吃得太多、吃得太油,以致营养过剩。
脂肪肝常在B超时被发现,准确度高达97%。长期过度饮酒会导致肝脏代谢功能障碍,使肝内脂质囤积,形成酒精性脂肪肝。
最新研究表明,肥胖和胰岛素抵抗也能导致脂肪肝。无论是哪种类型的脂肪肝,只要处于轻度阶段,病情是可以逆转的。如果此时持之以恒地进行饮食调节并配合适当的运动,细胞内沉积的脂肪将会逐渐减少,肝脏可以恢复正常。
如果脂肪肝继续发展,肝脏内出现炎症性改变,称为脂肪性肝炎,转氨酶化验检查结果升高,这时有些患者可发展成肝纤维化,经过数年后,有些患者会出现肝硬化相关的并发症,包括肝细胞癌。所以说脂肪肝与肝癌是有关联的,不得不小心防范。
脂肪肝的癌变几率有多少
脂肪肝的癌变几率有多少?
一些研究表明,大约有0%~0.5%的脂肪肝和0%~2.8%的脂肪性肝炎患者在大约20年后会发生肝癌。但是,非酒精性脂肪肝一旦发展成隐源性肝硬化,肝癌的发生率将会增加到4%~27%。最近,阿沙医生对195例非酒精性脂肪肝肝硬化和315例丙型肝炎肝硬化进行了长期的跟踪随访。在他们诊断为肝硬化后,平均随访3年多,就有25例(12.8%)非酒精性脂肪肝肝硬化和64例(20.3%)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发生肝癌;每年平均有2.6%的非酒精性脂肪肝肝硬化癌变,有4.0%的丙型肝炎肝硬化癌变。
也就是说,非酒精性脂肪肝发展到隐源性肝硬化以后,12.8%在3年后有可能癌变,其癌变率仅比丙型肝炎肝硬化少了不到8个百分点,每年的癌变率比丙型肝炎肝硬化仅低1.4%。全球丙肝病毒的感染率约为3%,而脂肪肝的发生率为9%~46%,是丙型肝炎发病率的3~15倍!
非酒精性脂肪肝与肝癌有关吗?
一些医生开始对一些不明原因的肝硬化(隐源性肝硬化)和肝癌(隐源性肝癌)进行调查。医生们发现,大部分隐源性肝硬化的病因实际上就是非酒精性脂肪肝,而且,隐源性肝硬化确实能够发展成为肝癌。2002年,伯格尼斯医生对641例肝癌的病因进行调查时发现,有6.9%的肝癌患者病因不明。以后经过分析确定,这些患者都是由非酒精性脂肪肝发展而来的。马瑞欧医生调查了100例肝癌患者,发现至少有13%的肝癌患者与非酒精性脂肪肝有关。
红酒对肝脏有益吗
胖子才会得脂肪肝?错
很 多人以为只有胖子才会得脂肪肝,这是错误的。正常的肝细胞是含脂肪的,如果脂肪含量超过肝脏总重量的5%即为脂肪肝。但是,造成肝脏脂肪过多的原因很多, 除了肥胖外,酗酒、代谢性疾病(如糖尿病)、甘油三酯过高等,也可导致肝脏脂肪过多。目前,全球脂肪肝患病率约为10%-25%,50%-75%的肥胖人 群患有脂肪肝,但体型正常或偏瘦的人群,脂肪肝罹患率也高达20%。
脸色偏黄
一定是肝脏出了问题?
脸色发黄未必是肝脏出了问题,尤其肤色本来就偏黄的亚洲人(黄种人),很多时候肤色变暗黄,可能是贫血或肾病导致。但是,如果巩膜(眼白)泛黄就要小心了,这很可能是肝脏的问题,如黄疸、肝硬化等。
白酒才伤肝,
红酒对肝脏有益?
坊间流传着不少关于“红酒有益健康”的说法,但事实上,红酒多饮无益,多饮必伤肝。因为无论任何酒类,都含有乙醇,一旦过量都会对肝脏造成伤害,引发酒精性肝炎、肝硬化,甚至肝癌。
肝脏肿瘤等于肝癌?
肿 瘤有良性和恶性之分,肝脏肿瘤亦是如此,肝脏肿瘤也可能是良性肿瘤,如肝脏血管瘤、肝脏腺瘤、局部结节性增生和肝囊肿等。一般来讲,肝脏良性肿瘤无需特殊 处理,除非引起严重症状才考虑手术切除或相应治疗。需要提醒的是,如果发现肝脏肿瘤,一定要配合医生做进一步检查,以确定是良性或恶性。
肝硬化不会死人?
肝 硬化是由一种或多种原因长期、反复损害肝脏而引起的肝脏病变。的确,肝硬化听上去似乎没有肝癌那么可怕,但要知道的是,临床上很多肝硬化最后都会转化为肝 癌,即使没有恶化为肝癌者,也会引发一些其他的并发症,如肝性脑病、上消化道大出血、肝肾综合征、门静脉血栓、肝脏功能衰竭等,其中,肝性脑病、上消化道 大出血都是肝硬化致死最常见的原因。
转氨酶正常
就万事大吉?
转氨酶是反应肝功能的一 项重要指标,常被视为肝脏健康的“晴雨表”,但有时转氨酶的高低并不能代表肝功能的好坏。如重症肝炎时,此时的转氨酶可能并不高,但实际上肝功能已经严重 受损或衰竭;又如急性甲型肝炎、药物性肝炎等,此时的转氨酶可能很高,但肝脏的损害常是一过性的,经过治疗,转氨酶可迅速降为正常。
肝脏活检绝对不能做?
肝 脏活检是临床上用来确诊肝脏疾病的一个重要手段,其最常用的方法是将一根针穿刺入肝脏,取得少量肝组织样本后,将其放在显微镜下检查,以确定肝病的病因及 肝脏纤维化的程度。但该项检查一般不建议用于确诊肝癌,肝癌的确诊多是采用CT或MRI(核磁共振),原因在于肝癌患者经过肝脏活检获取组织的同时,癌细 胞有可能经过穿刺针道向肝外扩散。
吃肝可以补肝?
人们常说“以形补形”,认为多吃动物的肝脏,就可以补益自 己的肝脏,其实,这是非常不科学的做法。首先,肝脏本身是一个再生、自我修复能力极强的脏器,有动物实验证明,将小白鼠的肝脏切去75%,只需3周就能完 全恢复原样,人类也只需4周就可恢复,根本无需“以形补形”;其次,由于肝脏是体内最大的解毒器官,且胆固醇含量极高,因而多吃对身体无益。
脂肪肝会不会引起传染呢
专家介绍:并非所有肝炎都会传染,脂肪肝不具传染性
专家指出,肝炎主要分为病毒性肝炎、药物性肝炎、酒精性肝炎、脂肪肝和自身免疫性肝炎等等。其中病毒性肝炎会传染,而脂肪肝属于非传染性肝炎,脂肪肝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肝细胞内脂肪堆积过多的病变,它仅仅是肝脏内脂肪含量过多、脂肪细胞大量充盈于肝细胞内而引起的肝脏脂肪化。脂肪肝并没有传染性,它是不会传染的。因此,大家对脂肪肝的传染问题不必过于担忧,也不要因为担心脂肪肝的传染问题而疏远身边患有脂肪肝的人。
很多朋友认为,既然脂肪肝不具有传染性,而且早期脂肪肝并没有对生活构成太大的影响,因此就以为脂肪肝并不是什么大不了的疾病。对此,专家指出,患者切不可被早期脂肪肝的表面现象所欺骗,早期脂肪肝的症状并不明显,这也是导致患者常常忽略治疗的原因。然而,很多患者就是因为在脂肪肝发病早期不在意治疗,往往因此错过了治疗的最佳时机。如果患者一直不注重脂肪肝的治疗,脂肪肝持续性的恶化,不仅给肝脏造成持续性的负担,造成肝脏的损伤,而且还会随着病情的发展,其危害波及其他器官,引发消化系统疾病、动脉粥样硬化和心脑血管疾病等一系列的并发症,可以说,脂肪肝长期不接受治疗,其危害严重性是无法估计的,甚至可能造成致命的肝硬化、肝癌,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
上面文章内容介绍的是关于脂肪肝疾病会不会传染的问题,相信我们在阅读了这篇文章之后,能够知道脂肪肝疾病是不会传染的,所以作为患者的家属,我们可以放心了。但是脂肪肝患者一定要积极的进行治疗。
老人脂肪肝的预防
人们随着年龄的增长或因为各种压力的出现,会感到身体不适,主要的表现就是内脏功能退化。最常见的就是脂肪肝。放任不管的话肝脏的功能会日益下降,并会加速人体的衰老。据日本营养师医学博士本多京子女士表示,预防脂肪肝需要摄入一种叫“肌醇”的水溶性维生素。
肌醇属于B族维生素中的一种,是细胞膜中磷脂的构成物质。因为它可以使类脂物在体内顺利流动不易聚集,所以可以有效预防脂肪肝。另外,肌醇可以促进胆固醇的代谢,所以也有利于预防动脉硬化。而且肌醇还能向脑神经细胞运输营养,是维持神经正常不可缺少的物质,如果肌醇不足会引起脱发或发育不全等问题。
指出了有效摄取肌醇的方法,即多吃橘子、西瓜、白兰瓜、柚子、桃子等的水果。而且因为肌醇为水溶性维生素,所以不用担心会摄入过量。如果同其他B族维生素或胆碱一起的话摄入的效果更好。另外,花生、西红柿沙拉还有动物肝脏中也富含肌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