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小时动态心电图的正常值
24小时动态心电图的正常值
1、窦性节律:正常人几乎总是窦性心律。窦性心动过速发生于运动、情绪激动时,窦性心动过缓出现于午休及夜间睡眠时,窦性心律不齐可出现于各个时间。
2、心律:成年人24h全部心搏数多在80000--140000个。夜间睡眠时,最低心率可慢至40bpm,偶有小于40bpm多因迷走神经增高所致。青年人剧烈运动心率可达180bpm以上。老年人运动时心率一般不超过160bpm。为此,以安静时心率在60--100bpm之间作为动态心电图的标准显然是不合适的。
3、早搏:24小时房性早搏小于100次。室性早搏数目小于800次。多为单形室性早搏,少数有偶发多源室性早搏,室性QRS波群时间≤0.14S,无RonT现象。
4、房性心动过速:正常人房性心动过速的发生率约为了10 --20 左右,多由3--7个房性QRS波群构成,心率100--250bmp,24h不超过3阵。
5、心房扑动与心房颤动:心房扑动、心房颤动的发生率约为0.25 --2 。为短暂偶发,能自行终止。见于特发性心房颤动或心房扑动。
6、房室传导阻滞:正常人偶有一度及二度I型房室传导阻滞,发生于睡眠时,多为一过性。
7、逸搏与逸搏心律:逸搏出现于窦性心动过缓,早搏的代偿间歇后,常见的逸搏有房性及交界性。逸搏连续出现3次,形成短暂逸搏心律,可与窦性心律形成不完全干扰房室脱节。
8、ST--T变化;剧烈运动ST段轻度上斜型下降≥0.75mv。不同状态下记录到的T波可直立低平,一般不出现深而倒置的T波。
9、Q--T间期;Q--T间期变动在0.40±0.04S之间。心率快时Q--T间期缩短,心率慢时Q--T间期相应延长,一般不超过480ms。
儿童心律不齐种类诊断误区
1、仅凭一次听诊或心电图即诊断“心动过缓”或“心动过速”。
常有家长咨询,主诉很简单:“我孩子心动过速”。当问及心跳多快时,经常的回答是“一百多次”。而医生诊断过程却并不那么简单。与成人不同,孩子年龄越小心跳较成人越快,因此心率正常范围随年龄组而不同。
其次,影响心率的因素很多,心率会在一定范围内波动。同样的心率,在同样的年龄,我们很难简单地评判它是正常亦或异常。通常,我们需要结合心电图图形是否正常,特别重要的是24小时动态心电图检查了解全天心率波动范围来综合评价。
2、听诊“心律不齐”。
有时体检或就医时被告之“心律不齐”,家长经常很紧张。心律不齐只是个泛泛的名词,它包含了更多具体的诊断,如可能与呼吸有关的窦性心律不齐是正常生理现象。其他常见的有早搏、房室传导阻滞等,仅凭听诊有时较难鉴别,需进一步做心电图检查。
3、阵发性心动过速,发病间期听诊或心电图检查正常。
对阵发性发作的心动过速,如常见的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发作时心率非常快,可达160~300次/分,持续时间长短不一,有的患儿可能仅持续数分钟,体表心电图甚至24小时动态心电图检查都难以捕获。
出现症状,家长不要乱投医,及时到专业医院就诊,配合医生的诊断和治疗,孩子的病情肯定会转好的。
24小时动态心电图是什么
记录24小时动态心电图运动状况。包括:ST水平趋势图,心率变异,身体运动后的数据及各种心率失常的鉴别诊断。对心率失常及心肌缺血的定性、定量诊断,对阵发性晕厥、眩晕和心悸原因及性质的确定,对药物疗效的评定及起博器的功能评定。能够记录全部的异常电波,能检出各类心律失常和病人在24h内各状态下所出现的有或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种心脏病的诊断提供精确可靠的依 .在临床应用中,尤其对早期冠心病有较高的检出率。
心电图为什么对分析心律失常有特异性
在正常情况下,窦房结按其固有的频率发出激动,按一定的顺序和时间依次下传到心房、房室结、希氏束、左右束支、浦金野纤维、心室,所到之处相应产生激动。若以上过程的某一环节发生异常或出现窦房结以外的异位节律等时即出现心律失常。如果在心律失常发作时进行心电图检查,则可发现其异常的心电图改变。因此可以讲,对心律失常的诊断,心电图是一种临床上必不可少的、迅速的诊断方法。
心电图可分为普通心电图、24小时动态心电图、his束电图、食管导联心电图、人工心脏起搏心电图、正交心电图。应用最广泛的是普通心电图及24小时动态心电图。
心跳加快应该做哪些检查
通过心电图就可以作出诊断。
动态心电图(Holter监测)介绍:
动态心电图:是一种可以长时间连续记录并编集分析心脏在活动和安静状态下心电图变化的方法。又称Holter监测。
动态心电图(Holter监测)正常值:
常规心电图只能记录静息状态短暂仅数十次心动周期的波形,而动态心电图于24小时内可连续记录多达10万次左右的心电信号,可提高对非持续性异位心律、尤其是对一过性心律失常及短暂的心肌缺血发作的检出率。
动态心电图(Holter监测)临床意义:
1.心肌缺血的诊断。
2.评价可能与心脏有关的各种症状。
3.抗心肌缺血及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的评价。
4.起搏器功能的评价。
5.心肌梗塞病人的随访。
6.心律正常的诊断。
24小时动态心电图的操作规程
1、动态心电图检查需提前预约,预约时向受检者说明注意事项并登记患者地址、电话。 2、记录1份常规12导联心电图,供分析动态心电图时参考。 3、用75%酒精棉球涂擦电极安置部位局部皮肤表面,并用小砂片轻磨皮面,以清洁皮肤,降低皮肤电阻。4、将电极牢固贴粘在相应的位置上,最好贴于所选部位的胸骨或肋骨上,以减少呼吸运动影响及肌电干扰,并用胶布固定。 5、连接导联线记录盒,装上电池,将记录盒装进专用套子,背在受检者身上,调整背带长短。 6、嘱患者详细记录活动日志及自觉症状。 7、24小时后,从病人身上按顺序取下电池、拆卸记录盒,擦净受检者身上的导电糊。 8、将记录盒连接电脑USB结头,打开软件,输入病人信息,分析报告。
心绞痛的诊断
心电图作为最基本、最简便、最经济的检查手段,广泛用于临床,在对心跳活动是否正常的初步判断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心电图能发现什么样的问题呢?首先可判断心脏的大小如何、是不是按正常的活动顺序传导、节律是否正常、供血情况怎样,还可判断各种外界因素是否影响了心脏活动以及用于治疗心脏的各种药物的疗效如何等等。心电图是目前唯一一种无创性的检查变异性心绞痛的方法。
心电图正常是否就是心脏功能正常呢?我们的回答是不尽然。首先心电图检查监测的时间很短,它只能反映做心电图当时的情况,而且是在安静平卧的状态下进行的,因此我们提醒大家,如果病人以往有心血管、糖尿病、颈椎病、晕厥等病史以及病人自身有心脏不适的症状,就要进一步检查,需做动态心电图。
动态心电图可监测24小时至48小时的心跳活动。它是在人们日常活动状态下进行的,只需要配带一个很小的记录器,就可以发现在监测时间内的任何一项心跳活动(正常的或异常的)。用来判断心电图未能发现的各种异常,在做动态心电图的同时,还可做24小时的心率变异率,它是用来检测植物神经功能的,对判断心肌异常是心源性的还是神经源性的很有帮助。
用来检查心脏的方法还很多,无创的有心脏多普勒,有创的有心导管、造影等,无论做何种检查,均应由临床医生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而定。
24小时动态心电图的使用注意事项
1、宜动不宜静。佩戴者要适当做一些运动,因为大部分疑心绞痛者是由于激烈的运动而导致的疾病,这样方便观察运动量与心肌缺血、心律失常的关系,供医生诊断参考。不过病情严重者应遵循医生吩咐。
2、皮肤宜干燥不宜潮湿。电极贴在前胸皮肤上经导线与记录仪相连,如果皮肤是潮湿的,可能会导致电机和皮肤接触不良,甚至造成电极脱落,受检者只得重做。因此检查日不能洗澡、避免出汗。
3、远离电磁场。因为24小时动态心电图是利用磁带进行记录,因此磁场对此干扰颇大。从接听过手机的心电图上可以看到,接听时段已无正常心电波形了,分析图形时只得把这个时段裁去。不过现在的记录仪已为数字化的,不受磁场干扰了。
4、宜记日记。常记录对动态心电图的研究结果有着帮助。将24小时内身体不适和运动时间详细登记,就可找出此时间段的心电图看有无变化,为医生诊治提供可靠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