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干扰素的作用有哪些

干扰素的作用有哪些

干扰素(IFN)是一种广谱抗病毒剂,并不直接杀伤或抑制病毒,而主要是通过细胞表面受体作用使细胞产生抗病毒蛋白,从而抑制乙肝病毒的复制,其类型分为三类,α-(白细胞)型、 β-(成纤维细胞)型,γ-(淋巴细胞)型;同时还可增强自然杀伤细胞(NK细胞)、巨噬细胞和T淋巴细胞的活力,从而起到免疫调节作用,并增强抗病毒能力。干扰素是一组具有多种功能的活性蛋白质(主要是糖蛋白),是一种由单核细胞和淋巴细胞产生的细胞因子。它们在同种细胞上具有广谱的抗病毒、影响细胞生长,以及分化、调节免疫功能等多种生物活性。它的作用有:

1、抗病毒作用:Ⅰ型干扰素是免疫系统中的主要抗病毒防御与调节因子。机体在早期的病毒感染期间,Ⅰ型干扰素即可控制病毒的生长和增殖。它一方面直接激活免疫细胞,另一方面可间接抑制病毒的复制过程。所以它可以治疗由于人类乳头瘤病毒的感染而引起的疣类疾病,如果能与汇臣ptx生物疗法共用效果会更好;除此之外,Ⅰ型干扰素还可以活化自然杀伤细胞和巨噬细胞,从而达到促进树突状细胞的活化,并同时诱发周围的CD41亚型T淋巴细胞、T辅助细胞在区别效应细胞上产生大量水平的Ⅰ型干扰素,达到保护CD81细胞,防止诱导抗体细胞死亡的功能。并且也会在机体内显示出一个有效的T淋巴细胞与B淋巴细胞佐剂的作用。另据报道,IFN-γ与IFN-β有相互加强抗病毒的作用。

2、抗菌作用:干扰素的抗菌作用主要体现于IFN-γ。IFN-γ能通过下调转铁蛋白受体减少细菌供铁量或通过诱导产生内源性NO直接抑制细胞内细菌,还能增加单核巨噬细胞的吞噬小体——溶酶体溶解细菌作用,通过以上途径共同达。

3、抗寄生虫作用:干扰素的抗寄生虫作用主要表现于IFN-γ上,干扰素可激活巨噬细胞(Mφ),活化的Mφ可表达高水平的诱导型-氧化氮合酶(iNOS)催化L-精氨酸产生NO,NO对接种病原体有抑制和杀伤作用。并据报道,IFN-γ能激活Mφ产生NO,同时促进NO合成作用受剂量依赖性,剂量越高作用越明显。Daubener等(2001)发现用IFN-γ刺激人脑微血管内皮细胞(HBMEC)能诱导其抗弓形虫病。IFN-γ刺激后的HBMEC能抑制弓形虫生长,提高TNF-α的出现,这与IDO的活性有关。另外,在HBMEC的培养中加入过量的色氨酸能完全抑制IFN-γ-TNF-α介导的抗弓形虫病,表明IDO能介导其保护性,并且据报道,IFN-γ依赖IDO的表达而起作用。

4、参与免疫调节:参与免疫调节的为干扰素为IFN-γ,又称为免疫调节作用干扰素。免疫调节干扰素可对IgG的Fc受体表达,从而有利于巨噬细胞对抗原的吞噬,K、NK细胞对靶细胞的杀伤以及T、B淋巴细胞的激活,增强机体免疫应答能力。IFN-γ可使巨噬细胞表面MHCⅡ类分子的表达增加,增强其抗原递呈能力。此外还可以通过增强巨噬细胞表面表达Fc受体,促进巨噬细胞吞噬免疫复合物、抗体包被的病原体和肿瘤细胞。同时还可以刺激中性粒细胞,增强其吞噬能力,活化NK细胞,增强其细胞毒作用等作用来参与免疫调节。

5、抗肿瘤作用:干扰素是一个在防御肿瘤发展的先天的和适应的必需细胞因子,IFN-γ由特异性抗原刺激T淋巴细胞产生,其结构与I型干扰素不同,不耐酸,为机体主要的巨噬细胞刺激因子,对机体免疫反应有多方面的调节作用。能激活效应细胞,提高自然杀伤细胞、巨噬细胞和肿瘤浸润淋巴细胞的活性,促进单核细胞循环,增强免疫细胞表面抗原和抗体的表达,刺激IL-2、肿瘤坏死因子、干扰素-α等细胞因子的产生,抑制肿瘤细胞分裂,诱导基因全成抗病毒蛋白等。Siegbert(2003)等发现,IFN-α对神经型胰腺肿瘤细胞有抗增殖的作用,且此种抗增殖反应与机能性和非机能性神经内分泌瘤是相似的。

经过上边的介绍我们知道了干扰素的作用都有哪些,也从它的作用我们能够知道它在医学领域的地位是相当重要的,它能够治愈或者抑制多种疾病。但是毕竟干扰素的作用巨大,所以我们不能随便的使用干扰素,一定要在医生的叮嘱下进行使用。

新鲜的萝卜吃法助你戒烟

目前,“干扰素诱生剂”的抗病毒、抗肿瘤用途已被国际公认。我国科学家发现,萝卜中含有“干扰素诱生剂”。此物质能刺激细胞产生干扰素。

从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国内科研机构先后在10种蔬菜中发现了干扰素诱生剂,其中以萝卜含量最高,且不分白萝卜、青萝卜还是心里美萝卜,它们都含有相同的干扰素诱生剂。实验中还发现,存在于萝卜中的“干扰素诱生剂”,不但能刺激细胞产生干扰素,对人的癌细胞有显著抑制作用,其中所含木质素和辛辣成分还可促进巨噬细胞活力,有防癌的功效。此外萝卜中膳食纤维很丰富,能通便、抗菌、降低胆固醇、防胆结石形成、预防高血压和冠心病。

萝卜煮熟后其有效成分会被破坏,只有生吃、细嚼才能使其中有效成分释放。且生吃萝卜半小时内最好不吃其他食物,以防有效成分被其他食物稀释。一般每日或隔日食用2 3两萝卜即可。另外,生萝卜切丝后拌白糖食用,有戒除烟瘾的作用。

乙肝治疗能用长效干扰素吗

乙肝治疗中传统治疗中,用的比较多的就是注射干扰素和口服抗病毒的核苷酸类药物,核苷酸类药物长期服用易导致乙肝病毒变异耐药,且治疗效果差,注射干扰素成为了患者主要选择的治疗方式,乙肝治疗用长效干扰抗病毒治疗是有一定的成效的,乙肝治疗哪种方法最好?

长效干扰素可以有效的抑制乙肝病毒复制,在乙肝治疗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但是注射长效干扰素是有很多局限条件的,一些患者是不适合使用注射长效干扰素治疗的,干扰素治疗不利于肥胖,喝酒的患者使用,也不利于男性患者使用,母婴传染导致的乙肝患者使用后效果不大,乙肝治疗用长效干扰素是需要综合实际病情和实际身体情况的。

干扰素治疗乙肝的副作用有哪些?干扰素配合药物治疗,确实有一定的疗效,及时适合治疗,但是干扰素副作用是非常大的,很多患者在使用干扰素治疗后,都会出现严重的反应,注射干扰素后常出现发热,畏寒,流鼻涕,使用三个月以上还会出现严重的脱发,干扰素还会导致血小板数量较少,凝血能力下降。

乙肝治疗用长效干扰素还易诱导其他疾病的发生,长期使用干扰素治疗,会引起精神抑郁,因此有家庭精神病史的或者精神抑郁的患者不要使用,易导致精神病的发生,另外注射干扰素还会诱发甲亢,加重糖尿病,注射干扰素还有很强的肾毒性,还会造成尿毒症的发生,因此乙肝患者使用干扰素治疗要慎重。

乙肝治疗哪种方法最好?建议乙肝患者使用三氧自体血回输疗法治疗,三氧疗法能够有效的杀死乙肝病毒,增强肝脏供血和供氧,促进肝细胞的修复,具有见效快,治疗效果稳定,治愈率高,最重要的是不会引起任何毒副作用,是治疗乙肝的理想疗法。

干扰素种类

70年代中期人们发现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自身产生干扰素[2] 的能力低下,在应用外源性干扰素后,不仅产生了上述抗病毒作用,同时可以增加肝细胞膜上人白细胞组织相容性抗原的密度,促进T细胞溶解感染性肝细胞的效能。成人注射(2~5) X 106单位干扰素后,3小时血清中干扰素活性开始测出,6小时达高位,48小时基本消失。目前可供临床选用的干扰素种类很多。例如国产重组 IFN-α1型和IFN-α2型,进口的干扰能(IFN-α2b)、罗扰素( IFN-α2a)、惠福仁(类淋巴母细胞干扰素)及组合干扰素等等。各种亚型的干扰素-α(含α1或α2或α2a或α2b)疗效近似;干扰素-β(IFNβ)也有相似效果,但它在肌肉组织中易被灭活。干扰素-β制剂进入血液后,稳定性差,确切疗效尚在观察中,但可作为干扰素- α的替代制剂。当前国内对干扰素-α各亚型制剂的活用较佳剂量为(3~5)X106单位/日,连续用1 周后改为隔日或每周3次,肌内注射,疗程3~6月。

普通干扰素

普通干扰素分子小、作用时间短,一般情况下,普通干扰素注射12小时后基本完全排出体外,因而需要多次注射,普通干扰素的注射方法可以为隔一天注射一针或是一周注射三针。对于普通干扰素的价位,普通干扰素价格比较低,300万剂量的普通干扰素价格一般在50-80元不等。

长效干扰素

相对于普通干扰素,长效干扰素半衰期长,长效干扰素的半衰期长达40小时,可以在乙肝患者体内持续作用168个小时,因而,长效干扰素一周只需要注射一次,使用比较方便,而且提高了干扰素治疗的安全性。至于长效干扰素的价格是多少?长效干扰素价格相对较贵,长效干扰素的价格一般在1200-1500元之间。

黄芪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 增强心脏功能

黄芪具有强心作用,可使心脏收缩振幅增大,输出量增加,对中毒或疲劳衰竭及心脏的作用更为明显。此外,对于病毒性心肌炎引起的自身免疫反应,黄芪还可以通过增强免疫功能而抑制病毒性心肌炎,并增强心肌细胞产生干扰素及促诱生干扰素作用。

丙肝能治疗好吗

1.联合用药是丙肝治疗方法之一。

目前推荐的方案是干扰素联合病毒唑(利巴韦林),还可应用干扰素联合胸腺肽( Tα1 ),后者每次1.6 毫克皮下注射,每周应用2 ~3 次。

新近研究,国产中药氧化苦参碱注射剂除有抗乙肝病毒作用外,还有抗丙肝病毒作用,有人应用于临床,每次200 毫克肌注,每日2 次,疗效很好,不逊于干扰素,可和干扰素联合应用治疗丙肝。

2.α干扰素。

α干扰素是目前治疗丙肝惟一有效的药物,故希望丙肝患者不要轻易放弃干扰素治疗。我们曾遇到数位丙肝患者应用α干扰素3 ~6 个月没有反应,而应用到9 个月时疗效明显,一直应用到12 个月甚至更久,取得理想疗效。

3.符合干扰素。

复合干扰素是应用基因重组技术,对干扰素各种亚型进行重组而得到的非天然干扰素,它比原来的 α 干扰素的抗丙肝病毒作用至少大5 倍,不良反应为轻到中度,与其他类型干扰素相似。

干扰素治疗丙肝副作用

一、发热。丙肝患者在使用干扰素治疗时,往往会出现高热现象,一般在很快见效才会退烧。

二、感染。丙肝患者在使用干扰素治疗往往会出现乏力、肝区疼痛、食欲不佳等症状,这将对患者的正常的生活造成一定的影响。

三、骨髓抑制。丙肝患者在使用干扰素治疗往往会导致患者体内现白细胞及血小板减少。

四、神经系统的症状。丙肝患者在使用干扰素治疗还容易出现焦虑、失眠、兴奋、失眠等丙肝的临床表现。

从以上可以看出,丙肝患者使用干扰素治疗是有一定的副作用的,这将对患者的康复带来阻力,同时一些副作用的出现,还容易对患者的健康造成的威胁。所以丙肝患者在接受治疗时,应该注意到正规的肝病医院接受全面的检查,然后在医生的指导下采用科学的药物进行治疗,以便早日康复。

丙肝干扰素的副作用

1、精神神经症状临床最为严重且占比率最高的特殊丙肝干扰素副作用,以精神抑郁为主,占用药者的8.5%~8.9%不等。其中 20%~30%为轻度抑郁,8.5%需精神专科治疗或中止用药。此类丙肝干扰素副作用还有精神错乱、记忆力减退、幻听、幻视、躁狂甚至自杀倾向等。日本调查,仅在 1999年3月因用干扰素而抑郁自杀者即达15人之多。

丙肝病人神经症状复杂多样,如感觉异常、神经性肌萎缩、末梢神经炎、运动神经痛等。1998年英国报告有一老年女性,应用干扰素3天后诱发了左侧外展神经麻痹、复视和步态不稳,停药及应用肾上腺糖皮质素治疗方愈。

2、用药一周内几乎所有患者都会出现流感样表现,如发烧、畏寒、身痛、头痛、出汗、恶心、呕吐等。症状较轻时可不予治疗,只须适当多喝开水、卧床休息,一般10日左右症状便可消失。症状重者则须服用些解热镇痛药,如阿司匹林、消炎痛等,这是丙肝干扰素常见的副作用。

丙肝好治吗

1.联合用药是丙肝治疗方法之一。

目前推荐的方案是干扰素联合病毒唑(利巴韦林),还可应用干扰素联合胸腺肽(Tα1),后者每次1.6毫克皮下注射,每周应用2~3次。

新近研究,国产中药氧化苦参碱注射剂除有抗乙肝病毒作用外,还有抗丙肝病毒作用,有人应用于临床,每次200毫克肌注,每日2次,疗效很好,不逊于干扰素,可和干扰素联合应用治疗丙肝。

2.α干扰素。

α干扰素是目前治疗丙肝惟一有效的药物,故希望丙肝患者不要轻易放弃干扰素治疗。我们曾遇到数位丙肝患者应用α干扰素3~6个月没有反应,而应用到9个月时疗效明显,一直应用到12个月甚至更久,取得理想疗效。

3.符合干扰素。

复合干扰素是应用基因重组技术,对干扰素各种亚型进行重组而得到的非天然干扰素,它比原来的α干扰素的抗丙肝病毒作用至少大5倍,不良反应为轻到中度,与其他类型干扰素相似。

慢性肝炎根据病人具体情况采用综合性治疗方案,包括合理的休息和营养,心理平衡,改善和恢复肝功能,调节机体免疫,抗病毒,抗纤维化等治疗。

丙肝的传染性是很强的,还容易引发多种肝脏疾病,只要疾病早期进行确实有效的治疗就能从一定程度上阻止丙肝进一步恶化。而目前治疗丙肝的方法是多样的,希望患者能根据自身实际情况选择有效的疗法,千万不要盲目的选择的选择用药,这样不仅不能起到治疗的作用,还会给后期的治疗增加难度,一定建议患者一定要去正规专业的肝病医院进行诊治,以免出现不良反应。

干扰素治疗丙肝副作用

丙肝的治疗关键在于抗病毒,市面上丙肝的抗病毒药物很多,常见的就是干扰素类,临床实验证明,干扰素治疗丙肝有一定的效果,但是并不能彻底清除患者体内的丙肝病毒,而且还有一定副作用,下面就来介绍一下干扰素治疗丙肝副作用有哪些。

一、发热。丙肝患者在使用干扰素治疗时,往往会出现高热现象,一般在很快见效才会退烧。

二、感染。丙肝患者在使用干扰素治疗往往会出现乏力、肝区疼痛、食欲不佳等症状,这将对患者的正常的生活造成一定的影响。

三、骨髓抑制。丙肝患者在使用干扰素治疗往往会导致患者体内现白细胞及血小板减少。

四、神经系统的症状。丙肝患者在使用干扰素治疗还容易出现焦虑、失眠、兴奋、失眠等丙肝的临床表现。

从以上可以看出,丙肝患者使用干扰素治疗是有一定的副作用的,这将对患者的康复带来阻力,同时一些副作用的出现,还容易对患者的健康造成的威胁。所以丙肝患者在接受治疗时,应该注意到正规的肝病医院接受全面的检查,然后在医生的指导下采用科学的药物进行治疗,以便早日康复。

丙肝干扰素的副作用

干扰素这种药物对身体的伤害是有很大的,并且如果长期使用的话,是会出现很多后遗症现象的,比如说头疼,口干,浑身无力,食欲不振等方面的症状,都是在使用干扰素过后引起的一些现象。

而针对自己的丙肝疾病做治疗的时候如果开始发现这样的现象话,那么就要及时的换药来治疗,治疗丙肝疾病的时候主要是采用抗病毒的药物来缓解自己的症状,同时自己还需要从饮食方面来进行改善。

治疗这种疾病的时候可以选择食用清淡的食物,并且在治疗的期间一定要避免自己会出现饮酒的坏习惯,这样的习惯是会导致自己丙肝疾病加重的现象发生,因为丙肝疾病的因素都跟饮酒有关系。

注意事项:而治疗丙肝疾病的时候还可以采用其他的药物来做治疗,期间需要检查自己的肝功能,如果发现肝功能没有什么异常现象的话,那么影响就不是很大,可以采用中药来治疗。

干扰素的副作用是什么

干扰素作为抗病毒与抗肿瘤药物,目前已较广泛地应用于临床。但注射干扰素带给患者的副作用也不容忽视。

病毒和肿瘤细胞是临床上难以对付的“敌人”,干扰素作为抗病毒与抗肿瘤药物,自然受到人们的青睐,目前已较广泛地应用于临床。但在治疗的同时,注射干扰素带给患者的副作用也不容忽视,大约有20%的人因忍受不了副作用,而中途放弃治疗。

张大妈近来总是浑身无力,吃饭也不香,去医院通过一系列的检查,确诊为乙型肝炎。她不知听谁说得了肝炎就得用干扰素,认为这是目前治疗肝炎最好的药物,所以大夫开的保肝药她一概拒绝。

是药三分毒,这个道理恐怕谁都清楚,干扰素也不例外。

干扰素(IFN)是一类具有生物活性的糖蛋白,具有抗病毒、抗肿瘤和免疫调节功能。目前临床用于各种病毒感染(尤其是乙型和丙型肝炎)性疾病、恶性肿瘤、血液病等的治疗。

由于干扰素的治疗量和中毒量很接近,所以在用药过程中很容易引发不良反应,虽发生率较低,但危害性大。

一般不良反应

干扰素常见的不良反应为流感样综合征。表现有发热、寒战、全身不适,肌肉痛、头痛等,有时还可出现鼻塞、流涕、头晕、尿急等,而以发热最为常见,与给药途径和用药剂量无关,多在第一次注射后2~6小时出现,体温可升至38℃~40℃,6~12小时达到高峰,24小时内均能自然消退。流感样综合征可随着用药次数的增加而在体内产生耐受性或消失。

严重不良反应

精神、神经症状患者用药后可出现疲劳、乏力,嗜唾、情感淡漠、易激惹、癫痫发作,抑郁(有的人甚至有自杀倾向)等。

内分泌、代谢紊乱长期用药者易发生甲状腺功能障碍;另外还可引起雌激素水平下降、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低、甘油三酯升高、尿糖升高,偶见高血钾,低血钙等症。

造血系统改变抑制骨髓,降低外周血白细胞,通常发生在用药后数小时至数日,停药或间歇5天以上再用药,白细胞可恢复正常。长期应用干扰素可引起贫血和血小板减少。

肝、肾损害干扰素诱导的自身免疫反应可导致自身免疫性肝炎的发生。这时患者病情恶化,化验血清转氨酶、γ球蛋白水平升高,自身抗体阳性。干扰素还能诱发和加重胆汁性肝硬化。干扰素引起的较常见的肾损害是蛋白尿。

心血管毒性作用应用干扰素可引起心律失常、局部缺血性心脏病和心肌病,严重者可出现心源性休克、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等。

听觉和视觉功能障碍干扰素可引起视网膜损害,尤其是糖尿病和高血压患者更容易出现。有人出现听力损害,主要为耳鸣和听力丧失。

皮肤黏膜反应有些患者在用药4个月后出现轻、中度脱发。另外,斑丘疹多发生于躯干和四肢,但多为暂时性;还有发生弥漫性红斑、荨麻疹、口唇疱疹等,极个别患者可出现过敏性休克。

其他表现消化系统反应如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腹泻、腹胀等。另外,干扰素可损害免疫系统而导致胰岛B细胞损伤,引发1型糖尿病或诱发2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有报道说,患者应用干扰素后出现眼睑水肿,并伴有发热、肝功能损害、血细胞减少和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最终死于出血性休克。还有人在使用干扰素后引起溶血性贫血。局部缺血性结肠炎、格林—巴利综合征、功能性子宫出血、肝功能衰竭等。

干扰素虽然是当代生物技术药品中基础和临床研究最为广泛的生物激活素,但其副作用则有损于健康。所以,能否使用干扰素,还得听从医嘱。

​干扰素用法用量

多采用皮下注射、肌注、脑脊髓腔内或腹腔内、局部灌注给药。一般剂量多用一次1×10^6~3×10^6单位,皮下注射或肌注,每周3次,可连用数月或更长。可根据病情逐渐增减剂量。该药有时间依赖性,长时间保持有效浓度,抗癌效果较好(即连续治疗为佳)。

不良反应:1.全身反应主要表现为流感样症状,即寒战、发热和不适。剂量超过44×10^4单位/m^2时,注射2~6小时后即可出现发热。随着疗程延长,发热可逐渐减轻,一般7天后可停止发热。为避免发热,事先可使用醋氨酚。若仍发热,与IF-α含杂质有关,不宜再用。2.骨髓抑制在用药中可出现白细胞、血小板和网状红细胞减少。减少剂量在8.5×10^4单位/m^2以下,可减轻骨髓抑制发生。3.局部反应部分患者在注射部位可出现红斑,并有压痛,24小时后即可消退。4.其他脱发、皮疹、血沉加快、嗜睡、一过性肝损伤。偶见过敏性休克,用药前作过敏试验。相互作用:泼尼松或其他皮质激素有降低干扰素生物活性的作用,应予注意。

注意事项:1.心肌梗死、重症高血压、脑血管疾病慎用。2.如发现冻干制剂萎缩、变色,液体制剂混浊、有异物或不溶性沉淀等均不宜使用。3.不宜口服与静注。4.置1~4℃处保存。

疗效评价:1.对多种恶性肿瘤有显著疗效 干扰素用于毛细胞白血病有效率可达80%;用于慢性白血病CR可达69%,IF-α仪疗法已成为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一种标准治疗;对非何淋巴瘤有效率为65%;对骨髓瘤为15%-25%;对急性白血病仅有中等疗效;对膀胱癌、卵巢癌、晚期转移性肾癌及胰腺恶性内分泌肿瘤也有一定疗效;对黑色素瘤IF-α有效率为15%~25%;对艾滋病发生的Kaposi肉瘤有效率为35%~50%。2.与其他抗肿瘤药物并用可明显提高疗效与DTIC并用治疗播散的恶性黑色素瘤疗效较好;与ADM并用治疗卵巢癌、胰腺癌等表现有协同作用。5-氟尿嘧啶联合干扰素治疗晚期胃肠道癌、特别是结肠癌和食管癌总反应率最高达63%。3.在临床应用中多作为放疗、化疗及手术的辅助治疗剂 如与放疗并用治疗膀胱癌可减轻放射反应,提高患者免疫功能。4.对病毒性疾病的防治效果明显的是由乳头癌病毒引起的尖锐湿疣、单纯疱疹病毒引起的角膜炎、鼻病毒引起的感冒以及带状疱疹等。对乙型肝炎有一定效果。

相关推荐

治疗酒精肝该吃什么药

1、细胞保护类:本类药物的作用机制为保护肝细胞,阻止其凋亡。二甲基前列腺素前列腺素E类似的依尼前列腺素对多种毒性因子引起的肝损害均细胞保护作用,能抑制肝纤维化大鼠的胶原基因表达,减少内胶原沉积,对培养的星状细胞胶原合成亦抑制作用的报道用一恩前列腺素治疗酒精性肝硬化亦显着改善。 2、星状细胞抑制剂:星状细胞活化抑制剂的研究近年甚为关注,其中首推干扰素干扰素广谱抗病毒、抗肿瘤及调节免疫作用、能诱导多种抗病毒蛋白产生,抑制病毒在细胞内复制,增强NK细胞活性。 3、中和细胞团子活性类:这方面研究尚

怎么治疗酒精肝呢

1、细胞保护类:本类药物的作用机制为保护肝细胞,阻止其凋亡。研究证实熊去氧胆酸(UDCA)对 原发性胆汁性肝纤维化效。二甲基前列腺素E2及前列腺素E类似的依尼前列腺素对多种毒性因子引起的肝损害均细胞保护作用,能抑制肝纤维化大鼠的胶原基因表达,减少内胶原沉积,对培养的星状细胞胶原合成亦抑制作用的报道用一恩前列腺素治疗酒精性肝硬化亦显著改善。 2、星状细胞抑制剂:星状细胞活化抑制剂的研究近年甚为关注,其中首推干扰素干扰素广谱抗病毒、抗肿瘤及调节免疫作用、能诱导多种抗病毒蛋白产生,抑制病毒在细

​丙肝口服药哪些

1、α-干扰素,主要药品注射用α-干扰素,治疗慢性丙型肝炎一定疗效治疗后血清HCV RNA转阴率可达50%~80%,但停药后约半数HCV RNA又转阳,再用α-干扰素效在HCV复制指标转阴同时可见肝功能改善及肝脏病变好转。 2、复合干扰素,主要药品聚乙二醇干扰素α-2b注射剂、注射用重组干扰素α-2b、注射用重组人干扰素等等。复合干扰素是应用基因重组技术,对干扰素各种亚型进行重组而得到的非天然干扰素,它比原来的α干扰素的抗丙肝病毒作用至少大5倍,不良反应为轻到中度,与其他类型干扰素相似。丙肝病人

干扰素治疗尖锐湿疣

干扰素是提高自身免疫功能的不抗病毒,达不到治疗尖锐湿疣目的。而且毒副作用非常之大。可以引起不育不孕、胚胎畸形等。因此使用起来一定要慎重。另外患者可适当增加体育运动,以增强自身的免疫力。 2扰素的毒副作用发生率比较高,最常见的是发热及流感样综合征,患者体重减轻,脱发,情绪激动,轻度贫血,可发生神经系统损伤,影响内分泌系统功能,并且对消化系统的影响也是非常大的。 3消化系统反应,如食欲不振,味觉异常,恶心等,吃不下饭,其副作用对身体的危害是非常大的,不到万不得以还是尽量不用干扰素来治疗。另外对于一些顽疾病可尝

摆脱丙肝困扰的效措施都哪些

抗病毒治疗丙肝:丙肝患者的病情不同,疗程也不同。一半的病人出现复发后,再次应用干扰素治疗仍可获效。治疗上,通常配合应用其他抗病毒药,可提高疗效,减少复发。治疗时,患者如果出现畏寒、发热、感冒等反应,应立即停药。 α干扰素治疗丙肝:α干扰素是目前治疗丙肝很效的药物,故希望患者不要轻易放弃干扰素治疗。我们曾遇到数位患者应用α干扰素3~6个月没反应,而应用到9个月时疗效明显,一直应用到12个月甚至更久,取得理想疗效。 中成药物治疗丙肝:藿香正气丸(或水)或沉香化滞丸口服,适用于暑湿重的患者。安宫牛黄丸或安脑

干扰素对中性粒细胞的作用

中性粒细胞是一种体内特殊的白细胞,它是机体抵御感染入侵因子的第一道防线。这些入侵因子包括细菌、病毒和真菌感染,当体内白细胞数量或中性粒细胞数量低于某一水平时(小于1500/mm’或 750/mm3)就是所说的中性粒细胞减少症,长效干扰素比每周三次的干扰素更容易导致中性粒细胞减少症。 虽然出现严重感染等并发症不常见,采取手段预防中性粒细胞减少症或者在出现后想办法逆转它还是很重要的。中性粒细胞减少症在非洲裔美国人比白人常见。 目标是不影响干扰素治疗的前提下预防或扭转中性粒细胞减少。一种逆转中性粒细胞减少的方法

干扰素停药后易反弹

乙肝患者在治疗的过程中,病情反弹的现象普通存在,其中一点就是由于耐药性,不过一点值得肯定,那就是选择用干扰素不会产生耐药性,但是些患者在使用干扰素的过程中,病情为何出现反弹呢? 小丁是大三阳患者,十年了,身体一直很好,能吃能睡,体质也很好!前年还参加了户外俱乐部成功登雪山呢!忙忙碌碌的生活中我都快忘记自己是乙肝患者了,肝功能一直正常。 直到去年体检,发现:NA 7次方、肝功能108。小丁认为治疗时机到了,决定选择干扰素治疗,现在已经治疗6个月,大三阳转小三阳。但是,近日检查发现e抗体没了,变成了

乙肝使用干扰素治疗会哪些副作用

我们知道,乙型肝炎是一种传染病,其危害人体的大。如果在检查的时候,发现乙型肝炎感染自己,应及时到医院进行治疗,以免病情恶化。治疗时,一些患者会选择抗病毒药物,但部分患者会选择药物干扰素,将身体出现一些副作用,乙型肝炎干扰素治疗可能会作用吗? 干扰素是临床上比较常见的乙肝抗病毒药物,如果患者经常使用的话,会使自身出现以下常见的副作用: 第一,一些患者在使用干扰素不到一个月后,就会出现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等消化道症状,的患者还会出现注意了不集中、嗜睡等不适症状。一般情况下,如果患者出现的症状较轻,在很短时

干扰素治疗疱疹吗

建议:关于干扰素治疗疱疹这个问题你一定要引起注意,你提到的干扰素治疗疱疹这个问题为你解答如下: 中医称为热疮,是一种疱疹病毒所致的病毒性皮肤病。疱疹分为带状疱疹、生殖器疱疹、单纯疱疹。 一、指皮肤表面出现的黄白色或半透明的小水泡,常成片出现,里面充满液体、天花、水痘等都这种症状; 二、指一种皮肤病,病原体是一种病毒,多发生在上唇和面部,症状是局部先发痒,然后出现水泡状的隆起,内含透明的液体,一两周后结痂自愈。 疱疹分为生殖器疱疹、单纯疱疹、汗疱疹、带状疱疹。 意见建议:【疱疹患者的自我保健】 1、不要

进口干扰素真能治好乙肝吗

肝病专家指出,一般进口干扰素都是长效的,长效干扰素克服了普通干扰素半衰期短的缺点,其在体内可持续作用一周左右的时间,使用起来更方便,如治疗期间严重不良反应时,撤药快,偏于调整用药的剂量,提高了长效干扰素的安全性。长效干扰素在抑制病毒复制的同时,还可增强巨噬细胞的活力,起到免疫调节的作用,提高人体抗病毒能力,利于防止病情发展为肝纤维化、肝硬化,因此进口干扰素在治疗乙肝的效果方面还是很不错的。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长效干扰素的价格也是比较昂贵的,同时长效干扰素治疗乙肝也会存在不良反应,如使用长效干扰素后会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