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发性癫痫鉴别诊断
继发性癫痫鉴别诊断
抽搐是癫痫病的主要症状之一,但不是癫痫病的独有症状。其它疾病也可引起抽搐,如癔病抽搐、低钙抽搐、小儿高热惊厥、大家低血糖惊厥等均不属癫痫病范畴。因此抽搐不一定都是癫痫病所致。同时,有些类型的癫痫病人没有抽搐症状,如失神发作,颞叶癫痫、腹型癫痫、头痛癫痫等。因此,不能把抽搐与癫痫等同起来。2.抽搐动作大是大发作,动作小是小发作。癫痫病的大发作和小发作都属全身性发作。大小发作不是按抽搐动作幅度大小区分的。大发作有全身四肢的抽搐,而典型小发作,仅有短暂的(不超过1分钟)的意识丧失,而没有搐动作。有些患者或家属把全身大发作以外的其它形式的发作都认定是小发作,显然是不确切的。临床医生要根据患者的病史,发病症状,准确分型,合理选药,才能收到较好疗效。3.癫痫病发作时,患者都有神志丧失。绝大部分癫痫病患者发作都伴有神志丧失。但有些类型的癫痫病,如局限性发作,肌阵挛癫痫等病人发作时意识清楚。因此,不能因为患者神志不丧失,就否认癫痫病的诊断而贻误治疗。4.原发性癫痫病与遗传有关,而继发性癫痫病与遗传无关。通过对癫痫病人及其有血缘关系亲属的大量调查发现,不仅原发性癫痫与遗传有关,而且继发性癫痫的直系亲属发病率远比普通人群高。从临床上分析,发生了脑外伤、患过脑炎、脑膜炎、有产伤窒息史的患者不一定都发生癫痫。因而说明,是否发生癫痫不仅取决于环境因素的强弱,而重要是决定于先天的遗传因素。遗传决定了一个人发生惊厥的“惊厥阈”值的高低,这种阈值越低越易发生癫痫。若环境因素的强度,超过了其惊厥阈值,就会发生癫痫。从而说明,不仅原发性癫痫,而且继发性癫痫都具有一定的遗传性。5.癫痫病具有遗传性,癫痫病人不宜生育。癫痫病虽有遗传性,但对下代的影响不是百分之百的。一般说来,癫痫病人的子女只有5%发生癫痫,因此癫痫病人是可以生育的。我国法律也未明令禁止癫痫病人生育。但从优生学的角度,癫痫病人最好避免与惊厥阈值低的人(包括癫痫病人和有高热惊厥史者)结婚,癫痫病人应在病情稳定,基本控制发作后生育。6.脑电图正常,就不能诊断癫痫病。脑电图检查对于癫痫病的诊断,鉴别诊断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是诊断癫痫必不可少的辅助检查手段。据统计80%的癫痫病人脑电图异常,而有5-20%左右的癫痫病人发作间隙期脑电图检查正常,还有一些脑电图异常的人始终没有癫痫发作。因此,临床上不能因脑电图正常就排除癫痫病的诊断,也不能因脑电图异常就诊断癫痫。医生必须结合病史和临床发作表现,综合分析,才能做出正确诊断。
儿童的诊断及鉴别诊断
癫痫诊断
1. 确定是否为癫痫详细询问患者本人及其亲属或同事等目击者,尽可能获取详细而完整的发作史,是准确诊断癫痫的关键。脑电图检查是诊断癫痫发作和癫痫的最重要的手段,并且有助于癫痫发作和癫痫的分类。临床怀疑癫痫的病例均应进行脑电图检查。需要注意的是,一般常规脑电图的异常率很低,约为10~30 %。而规范化脑电图,由于其适当延长描图时间, 保证各种诱发试验, 特别是睡眠诱发, 必要时加作蝶骨电极描记, 因此明显提高了癫痫放电的检出率,可使阳性率提高至80%左右,并使癫痫诊断的准确率明显提高。
2.癫痫发作的类型
主要依据详细的病史资料、规范化的脑电图检查,必要时行录像脑电图检测等进行判断。
3.癫痫的病因
在癫痫诊断确定之后,应设法查明病因。在病史中应询问有无家族史、出生及生长发育情况、有无脑炎、脑膜炎、脑外伤等病史。查体中有无神经系统体征、全身性疾病等。然后选择有关检查,如头颅磁共振(MRI)、CT、血糖、血钙、脑脊液检查等,以进一步查明病因。
鉴别诊断
临床上存在多种多样的发作性事件,既包括癫痫发作,也包括非癫痫发作。非癫痫发作在各年龄段都可以出现(见表2),非癫痫发作包括多种原因,其中一些是疾病状态,如晕厥、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发作性运动诱发性运动障碍、睡眠障碍、多发性抽动症、偏头痛等,另外一些是生理现象,如屏气发作、睡眠肌阵挛、夜惊等。
鉴别诊断过程中应详细询问发作史,努力寻找引起发作的原因。此外,脑电图特别是视频脑电图监测对于鉴别癫痫性发作与非癫痫性发作有非常重要的价值。对于诊断困难的病例,可以介绍给专科医师。
面肌痉挛的诊断鉴别方法有哪些
⒈面肌痉挛鉴别诊断之面神经麻痹后的面肌抽搐
面神经损伤或面神经炎引起的面神经麻痹,恢复不完全时可产生面肌抽搐。这种面抽常伴有瘫痪肌的挛缩或联带运动(如张口时眼睛不自主闭合),在作自主运动如露齿时,抽搐侧的面肌并不收缩,而健侧面肌收缩正常,口角歪向健侧。
⒉面肌痉挛鉴别诊断之继发性面肌痉挛
桥小脑角肿瘤、颅内炎症、延髓空洞症、运动神经元性疾病、颅脑损伤以及面神经瘫痪后等引起的面肌痉挛,多伴有其他颅神经损害的表现。
⒊面肌痉挛鉴别诊断之臆症性(功能性)眼睑痉挛
常见于中年以上女性,多系双侧性,仅仅局限于眼睑的痉挛,抽动时双侧同步,而颜面下部的面肌则并不累及。
⒋面肌痉挛鉴别诊断之习惯性面部抽动
常见于儿童及青壮年,为短暂的强迫性面肌运动,为双侧性,可为意志暂时控制。肌电图检查出现的肌收缩与主动运动时所产生的一样。
⒌面肌痉挛鉴别诊断之舞蹈病及手足徐动症
表现为双侧面肌的不自主抽动,伴有四肢、躯干类似的不自主运动。
⒍面肌痉挛鉴别诊断之局限性癫痫
局限性运动性癫痫其抽搐幅度较大,并往往累及颈、上肢、甚或偏侧肢体,或出现典型的按大脑皮层运动区顺序扩散的局限性癫痫发作。仅局限于面肌者少见,脑电图检查可有癫痫波。
⒎面肌痉挛鉴别诊断之痛性抽搐
部分三叉神经痛患者发作时可伴有同侧面部肌肉抽搐。原发性面肌痉挛病程长,症状重,亦可引起面部疼痛,但疼痛程度较轻,无诱发疼痛触及点。
脑血管硬化诊断鉴别
诊断
根据病史、临床症状和实验室检查资料可以诊断。
鉴别诊断
1、神经衰弱
早期症状类似,但神经衰弱发病年龄40岁,症状常于用脑后加重,休息后减轻,记忆力减退明显,无神经系统体征和实验室证据不支持脑动脉硬化的诊断等可以鉴别。
2、原发性高血压伴发的精神障碍
关键在于原发病的鉴别诊断,即脑动脉硬化与原发性高血压的鉴别诊断。临床上很难鉴别。因为,往往两种原发疾病同时存在。一般讲,原发性高血压伴发的精神障碍的病人发病年龄较早,精神症状出现前已有多年高血压史,精神因素常是诱发因素,精神症状发生较为迅速。情感障碍多为恐惧、焦虑,意识障碍多见,脑动脉硬化伴发的精神障碍自主神经系统症状较多。
3、颅内肿瘤
某些局灶性症状突出且呈进行性发展的脑动脉硬化伴发的精神障碍应与颅内肿瘤鉴别。后者常表现头痛且早晨明显,因咳嗽、用力而加剧,伴呕吐、视盘水肿,病程较短,进展较快,CT或核磁共振影像学检查可帮助鉴别颅内占位病变。
4、其他
伴有明显的抑郁或焦虑情绪时,应注意与抑郁症、焦虑症鉴别;伴有癫痫发作时需与原发性癫痫或其他症状性癫痫鉴别。明确的躯体体征和实验室检查可以区别功能性精神病。
小儿继发性癫痫鉴别诊断
小儿继发性癫痫俗称“羊儿风”,是小儿时期常见的一种病因复杂的、反复发作的神经系统综合征。是由阵发性、暂时性脑功能紊乱所致的惊厥发作。以往认为部分性(局限性)癫痫均为继发性者。但功能性部分性发作系一种原发性良性发作,多见于儿童。
(一)儿童良性中央-颞棘波灶癫痫。多在3~13岁发病,表现为一侧口角、齿龈的感觉异常及一侧口唇、面部、舌咽部强直性或阵挛性抽搐,伴言语困难,但意识清楚。多于睡眠中发作。抽搐可波及上肢,甚或发展成全身强直-阵挛性发作。因父母在患儿全身抽搐时才发现发作,故常误诊为全身强直-阵挛性发作。脑电图呈一侧或双侧中央区和颞部棘波灶。发作频度较少,常为数月发作一次。约占儿童癫痫的15%~20%。对抗癫痫药物有良效,至青春期自愈,预后良好。
(二)儿童良性枕部放电灶癫痫:属原发性、良性癫痫。发病年龄自15个月至17岁,平均7岁。多表现为发作性黑朦、幻视(单纯性)、错视,继之可有偏侧肢体阳挛性抽搐或全身强直-阵挛性发作。约有25%的中层得发作后有偏头痛样头痛。闭目状态下脑电图可见发作性枕部高波幅棘波、尖波或棘慢波发放,睁眼时消失。
其他类型鉴别诊断
(一)婴儿痉挛。以短暂、激剧和强烈的多发性肌强直或阵挛性收缩发作为其主要表现。以“折刀样”或“鞠躬样”、“点头样”发作最多,亦可呈Moro反射(拥抱反射)样痉挛发作。常在婴儿期(4~6个月)起病,多伴有智力发育迟滞,脑电图呈高度失律,West综合征。可由胎儿期、围产期及出生后多种原因引起。
(二)热性惊厥。小儿急性发热性疾病进伴有的一种痉挛发作。以3岁以前婴幼儿多见,多呈全身强直-阵挛性发作。与热度高低不呈正相关,有进低热即可引起,与遗传因素有一定关系。预后多良好,多数不需服用预防性抗癫痫药物,在学童期自愈。亦有一部分患儿在反复出现热性痉挛后转变为无热惊厥(癫痫)。
中风的诊断方法与鉴别诊断
一、中风的诊断方法:
(1)一般根据病史、年龄、发病情况及明显的脑神经定位症状可以作初步诊断。
(2)初步区分出血性或缺血性脑血管疾病,一般活动中或情绪过激中起病多为出血性;安静中起病,病程发展相对缓慢者多为缺血性。
(3)颅脑CT或核磁共振检查可以确诊。
(4)若考虑急性脑血管疾病而无条件行CT或核磁共振查检、或不宜搬动的病人,可以进行腰椎穿刺术,做脑脊液检查可以确诊。若压力高呈均匀血性者为出血性,压力不高且脑脊液无改变的为缺血性。
(5)症状突然发作,在1分钟内达到高峰,一般时间不超过15分钟,个别可达2小时,症状持续不超过24小时,发作停止后体征与症状完全消失,不遗留后遗症,为急性脑血管短暂缺血。
二、中风的鉴别诊断:
对于急性脑血管疾病,首先必须对本病各种类型进行鉴别,后与其他类似疾病进行鉴别诊断。
(1)局限性癫痫:各种类型的局限性癫痫,易与短暂性缺血发作相混淆。大多数局限性癫痫继发于脑部病变,其脑电图检查可发现局部脑波异常,临床上常可发现其他神经系统体征,特殊检查可以发现脑的病灶。
(2)昏厥:与短暂脑缺血发作鉴别。前者呈短暂意识丧失,而后者无意识障碍,通过病史询问及血压检查可以区别。
(3)老年性痴呆:与缺血性脑血管病鉴别,起病缓慢,病程较长,年龄较大,无明显定位症状,但可有精神症状,颅脑CT或核磁共振可以鉴别。
(4)颅内占位性变:与缺血性脑血管病鉴别,起病缓慢,呈渐进性,颅脑CT或核磁共振可以鉴别。
(5)病毒性或散发性脑炎:与脑出血鉴别,前者较年轻,有感染,精神症状等前驱症状,多无高血压史,可作脑脊液检查以确诊。
(6)颅脑外伤:明显病史,但须查明外伤与出血的发病先后与因果关系。
(7)颅内肿瘤出血:与脑出血鉴别,前者在脑出血前常有进行性加重的头痛、呕吐、视神经乳头水肿等慢性颅内压增高征和肢体无力,麻木,局限性癫痫等局部脑症状或病史,颅脑CT或核磁共振可以确诊。
急性脑血管疾病的危重指标有以下五个方面,请看内容介绍:
(1)起病急骤,病程进展迅速,很快出现深昏迷。
(2)持续血压升高,一般降压药无效,甚至舒张压常在18.6kPa(140mmHg)以上。
(3)瞳孔不等圆等大或针尖样瞳孔,对光反射迟钝或消失,呼吸改变,呈潮式呼吸、点头样呼吸或呼吸表浅。
(4)短时间内出现超高热(中枢性发热),体温高达40℃以上,对降温治疗无效;或呕吐咖啡样胃内容物者。
(5)颅脑CT或核磁共振证实大量脑出血或大面积脑缺血者。
面肌痉挛的诊断
(1)多为中年后起病,女性多于男性。
(2)最早及影响最严重者为眼轮匝肌,逐渐影响到同侧面部的其他肌肉。
(3)表现为而肌不随意、阵发、节律性抽搐,严重时呈痉挛或强直性发作。
(4)情绪、劳累、精神因素等可使症状加重。
(5)可有数天至数月间隙期,间隙期内如正常人。
(6)神经系统检查除可有轻度面瘫外,无其他神经系统阳性体征。
鉴别诊断:
(1)继发性面肌痉挛
如肿瘤、炎症、延髓空洞症、损伤等,从病史、体检常可鉴别,必要时借助CT和MRI检查。
(2)局限性运动性癫痫
为大脑半球病变所致的运动性癫痫发作,程度轻时仅表现为一侧口角处抽搐,不伴意识障碍,此时和面肌痉挛相似。脑电图常可见到尖波发放,CT和MRI也可明确病灶部位及性质。
(3)三叉神经痛
为一侧面部的阵发性短暂的剧烈疼痛。疼痛发作时可伴有疼痛侧肌肉痉挛、流泪和面部潮红,但本病不伴疼痛,亦无“扳机点”。抽搐频数远较三叉神经痛为重。
(4)一些锥体外系病变
如舞蹈病及手足徐动症,因多伴有典型的一些全身性运动障碍症状,一般不难鉴别。
原发性癫痫和继发性癫痫的区别有什么
1、认识原发性癫痫和继发性癫痫原发性癫痫是指病人在目前现有的医疗检查条件和医学诊断水平下,在脑部及全身找不到可以解释脑部病症的结构变化和代谢异常,这就是所说的原发性癫痫。通俗地说就是找不到发病原因的癫痫。随著医学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发展,一些过去无法查到病因的患者现在可以找到病因了,现在无法找到的将来会找到,所以原发性癫痫将会越来越少。所谓继发性癫痫是指继发于其他疾病(如:多种脑部疾病或代谢异常)的癫痫,即由其他疾病引起的癫痫,又称为“症状性癫痫”。与“原发性癫痫”一样,“继发性癫痫”也有自己的特点。大多起病于青壮年之后,发作类型大多是局限性发作和精神运动性发作癫痫,在病因去除之前,应用抗癫痫药物不易控制等。
2、原发性癫痫和继发性癫痫的区别
①发病的人群原发性癫痫在临床上发病多于青少年期,找不到病因,亦无神经系统阳性体征;继发性癫痫可在发病在任何年龄层,能找到有引起癫痫发作的病因或神经系统有阴性体征。
②癫痫治疗及预后原发性癫痫抗癫痫药治疗效果较好,而继发性癫痫,在病因没有根治前,药物治疗控制率为60%,脑外伤后癫痫一般较易控制。一些脑部急性严重的病变,一般发作频繁且难以控制,容易形成癫痫持续状态。
③病因的不同原发性癫痫是有患者先天性的疾病或原因造成的,继发性癫痫是由于外伤、发烧、脑内疾患等后天的疾病或情况造成的。
④脑部的状况原发性癫痫没有器质性病变,有一少部分原发性癫痫与遗传因素有关;继发性癫痫有明确的病因,同时脑部有器质性病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