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丘脑闭经的表现
下丘脑闭经的表现
1.精神性闭经
该类患者常有精神刺激史,仅有月经稀发与闭经,可有不孕及体重减轻。有关检查示血皮质醇水平较高,但无相关临床症状;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刺激试验示垂体有反应或对外源性GnRH反应迟钝。
2.假孕
患者渴望生育而出现抑郁、闭经、乳汁分泌,可有恶心呕吐、食欲不振等早孕样反应,是一种典型的神经内分泌疾病。在患者认为怀孕时检查可见BBT持续高温相,血中PRL和LH分泌脉冲幅度增高,E2、P水平维持在黄体期,但患者得知自己未怀孕,其上述激素水平可急剧下降,随之月经可来潮。
3.神经性厌食症
常见于青春期或青年女性,迷恋消瘦体形,过分地限制饮食,诱发呕吐,甚至几乎不进食。患者进行性消瘦,体重日益减轻。闭经为最主要的表现(原发或继发),伴不同程度的性征消退。
4.运动性闭经
此症常见于女性运动员,由于长时间参加剧烈的体育训练或比赛活动,使下丘脑-垂体功能出现异常,引起月经初潮推迟或正常月经出现暂时的月经紊乱以至闭经。在长跑运动员和芭蕾舞演员中闭经的发生率较高。
子宫性闭经该如何进行诊断
子宫性闭经的原因在子宫,先天性无子宫或子宫发育不良,子宫内膜损坏或子宫切除的病例,即使卵巢功能健全,性激素分泌正常,也无月经来潮。临床上子宫性闭经的诊断,需与卵巢性闭经及下丘脑-垂体性闭经相鉴别诊断。
一、卵巢性闭经
没有卵子的发育,也就没有月经,此类闭经称为卵巢性闭经。其原因可因先天卵巢发育不全而无卵子,或因后天多种原因卵子耗竭而闭经。前者为原发性卵巢性闭经;而后者为继发性卵巢性闭经,亦称为卵巢早衰。
二、下丘脑-垂体性闭经
正常月经是由中枢神经系统、下丘脑-垂体前叶和卵巢功能之间相互调节而控制的。任何因素直接或间接影响下丘脑-垂体功能,导致下丘脑分泌促性腺释放激素,以及垂体前叶分泌促性腺激素的功能低下或紊乱,导致闭经即为下丘脑-垂体性闭经,包括以下3种类型:
1、先天性无子宫或子宫发育不良:属原发性闭经,有正常的卵巢功能,患者的外生殖器和第二性征发育良好,细胞遗传学检查性染色质为阳性、核型为46XX。
2、子宫内膜损坏或子宫切除:如子宫内膜因受放射治疗破坏、刮宫过深或吸宫负压过高、严重感染、哺乳时间过长可使子宫内膜过度萎缩,导致闭经。
3、子宫内膜反应不良:子宫内膜对卵巢激素分泌的性激素不起反应,无周期性改变,故无月经。
闭经的种类
1 垂体性闭经垂体的病变所致促性腺激素的合成及分泌障碍,从而影响卵巢功能而导致闭经。
2 下丘脑性闭经指障碍在下丘脑或下丘脑以上。由于下丘脑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缺乏或分泌形式失调而导致闭经。包括下丘脑-垂体单位功能异常,中枢神经系统-下丘脑功能异常,以及其他内分泌异常引起的下丘脑不适当的反馈调节所致的闭经。
上述闭经的种类是比较常见的,根据障碍发生的部位可分为子宫性、卵巢性、垂体性及下丘脑性4种类型,了解了不同闭经的种类的特点,我们就要到正规的医院积极的治疗了。
下丘脑闭经的疾病病因
(1)肝肾不足:先天不足,精气未充,肝血虚少,冲任失于充养,无经血可下;或因多产、坠胎、房劳及久病伤肾,俾肾精亏耗,肝血亦亏,精血匮乏,泉源枯竭,胞宫无血可下而形成闭经。
(2)气血虚弱:素体脾虚,或忧思劳倦,损伤心脾,营血不足;或大病久病,失血过多,哺乳过长,耗伤阴血等,以致冲任血虚,胞宫不能满溢而经闭。
(3)阴虚血燥:本型系因阴虚而生热。虚多实少。多由素体阴虚。或久病失血伤阴,或过食辛热灼伤津血,或久病伤精耗阴,血海枯竭而致经闭。
(4)气滞血瘀:七情内伤,肝气郁结,血行不畅,瘀阻冲任,经水阻隔不行,故致经闭。
(5)寒气凝滞:经产之时,调摄不利,感受风冷寒邪;或内伤生冷,胞宫失温,血为寒凝运行不畅而致经闭不行。
(6)痰湿阻滞:肥胖之人,多痰多湿,痰湿壅阻经隧;或脾运失职,聚湿生痰,脂膏痰湿阻滞冲任,胞脉闭阻而经水不行。
(7)热灼冲任:本型系因热盛而阴伤,实多虚少。多由素体阳盛内热,或过食辛热动火之品,或感受邪热,热邪煎熬阴血,以致阴血亏虚,瘀热阻脉而成经闭。
(8)肾气不足:月经之潮汛必赖肾之阳气鼓动。肾气先天不足,或遇后天损伤,肾气鼓动无能,故经闭不行。本型常是年轻少女闭经的主要原因,其病机之关键在于肾气未盛,精气未裕,经血无以化生而为病,故在病因病机中单独强调,以资与各年龄阶段妇女均易患之肝肾不足型闭经相区别。
下丘脑性闭经的导致不孕
一、生殖道下段闭锁。如子宫颈、阴道、处女膜、阴唇等处,有一部分先天性闭锁,或后天 损伤造成粘连性闭锁,虽然有月经,但经血不能外流。这种情况称为隐性或假性闭经。生殖道下段闭锁,经过医生治疗,是完全可以治愈的。
二、生殖器不健全或发育不良。有的人先天性无卵巢,或卵巢发育不良甚至出现卵巢损坏,不能产生雌激素和孕激素,因此子宫内膜不能发生周期性的变化,也就不会出现子宫内膜脱落,所以也就没有月经来潮。也有的先天性无子宫,或子宫内膜发育不良,或子宫内膜损伤, 即使卵巢功能健全,雌激素和孕激素的分泌正常,也不会来月经。
三、疾病。主要包括消耗性疾病,如重度肺结核、严重贫血、营养不良等,特有的内分泌疾 病,如肥胖生殖无能性营养不良等;体内一些内分泌紊乱的影响,如肾上腺、甲关腺、胰腺等功能紊乱。这些原因的影响,都可能不来月经。
四、脑垂体或下丘脑功能不正常。脑垂体能分泌促性腺激素。促性腺激素有调节卵巢功能和维持月经的作用。如果脑垂体的功能失调,就会影响促性腺激素的分泌,进面影响卵巢的功能,卵巢功能不正常就会引起闭经。
女性垂体瘤患者为什么闭经
一、最常见的原因为下丘脑闭经,其功能性原因为:1. 精神应激性2.体重下降和神经性厌食3.运动性闭经4.药物性闭经5.颅咽管瘤。
二、体性闭经,主要病变在垂体,有:1.垂体梗死2.垂体肿瘤3.空蝶鞍综合症。
三、卵巢性闭经:1. 卵巢早衰2.卵巢功能性囊肿3.多囊卵巢。四、子宫性闭经。这是由于子宫内膜受破坏或者对卵巢激素不能产生正常反应而出现的闭。
其中,体性闭经,主要病变在垂体,是指脑垂体或下丘脑功能不正常。脑垂体能分泌促性腺激素。促性腺激素有调节卵巢功能和 维持月经的作用。如果脑垂体的功能失调,就会影响促性腺激素的分泌,进面影响卵巢的功能 ,卵巢功能不正常就会引起闭经。另外,下丘脑功能不正常也会引起闭经。引起下丘脑功能失 调的原因很多,如精神刺激、悲伤忧虑、恐惧不安、紧张劳累,以及环境改变、寒冷刺激等。由下丘脑引起的闭经比较多见。
暗经和闭经的区别
一、定义的区别:
1、暗经:暗经是指女性终身没有月经来潮,但是仍然有卵巢和子宫周期性变化,没有经血出现,不影响生育,发生在少数女性身上。
2、闭经:闭经是常见的妇科症状,表现为无月经或者月经停止。根据既往有无月经来潮,分为原发性闭经和继发性闭经,其中多为继发性闭经,占闭经总数的90%以上。
(1)原发性闭经:是指年龄超过13岁的女性,第二性征未发育,或者年龄超过15岁的女性,第二性征已发育但月经还未来潮。
(2)继发性闭经:是指正常月经建立后月经停止6个月,或者按自身原有月经周期计算,停止3个周期以上。
二、月经情况的区别
1、暗经:有暗经的女性终身未见有月经来潮,但是包括怀孕在内的各项功能都不受影响,卵巢功能运作正常,子宫内膜也呈周期性变化,但属于自行退化,没有内膜脱落,因而没有经血来潮。
2、闭经:无月经或者是有来月经但出现月经停止一段时间。
三、病因的区别:
1、暗经:暗经的发生可能与子宫内膜的血管系统缺乏分化有关。
2、闭经:闭经发生多是疾病导致,原发性闭经的病因常见有性腺发育障碍、米勒管发育不全及下丘脑功能异常等。继发性闭经的病因常见有多囊卵巢综合征、高催乳素及卵巢早衰等。
原发性闭经的病因:
(1)性腺发育障碍:性腺发育不全者,无染色体异常,染色体组型可分46,XX或46,XY,患者外表都是女性,是一种第二性征缺乏的原发性闭经。
(2)米勒管发育不全:由副中肾管发育障碍引起的先天性畸形,可能是基因突变导致,和半乳糖代谢异常相关,但染色体核型正常,为46,XY。主要异常表现为始基子宫或无子宫、无阴道。
(3)下丘脑功能异常:下丘脑功能异常导致下丘脑分泌不足或者垂体分泌促性腺激素不足,导致原发性闭经。最常见的表现为体制性青春发育延迟。
继发性闭经的病因:
(1)多囊卵巢综合征:以长期无排卵和高性激素血症为特征,临床表现为闭经、不孕、多毛和肥胖等。
(2)高催乳素:催乳素也叫做泌乳素,是属于一种多肽激素,是由脑垂体分泌的激素之一。催乳素偏高,容易导致月经不调,以闭经、不孕为多见。
(3)卵巢早衰:卵巢早衰是指40岁前由于卵巢内卵泡耗竭或者医源性损伤发生的卵巢功能衰竭。以低雌激素和高促性腺激素为特征,表现为继发性闭经。
四、是否影响生育的区别
1、暗经:暗经是包括怀孕在内的各项功能都不受影响,不影响生儿育女,因此不会影响生育。
2、闭经:闭经多由疾病引起,会影响怀孕和生育。根据致病因素,如果能治疗好,则可能不影响生育。
不管是暗经还是闭经,当女性在月经来潮的年龄迟迟不见来月经,尤其是在15岁后月经还没来,建议到医院进行检查,判断是什么原因导致月经不来,要在全面检查后才能确定,不可自己盲目下结论,以避免与闭经混淆。
闭经是怎么回事
(一)发病原因
闭经有生理性和病理性之分。青春期前、妊娠期、哺乳期、绝经后月经的停止,均属于生理性闭经。此处讨论的只是病理性闭经的问题。
月经是由下丘脑-垂体-卵巢轴的周期性调节造成子宫内膜周期脱落形成的,因此闭经的病因是在下丘脑、垂体、卵巢和生殖道特别是子宫的各个环节上出现的任何器质性或功能性的变化,其他内分泌腺的器质性和功能性异常,也可能影响月经以致发生闭经。
(二)发病机制
与月经有关的器官包括子宫、卵巢、垂体及下丘脑,任何一个环节发生障碍都可能出现闭经。根据障碍发生的部位可分为子宫性、卵巢性、垂体性及下丘脑性4种类型。
1.子宫性闭经
闭经的原因在子宫。虽卵巢功能正常,但子宫内膜不能产生正常的反应,因而不来月经。引起子宫性闭经常见的疾病有:
(1)先天性子宫发育不全或缺如:胚胎时由于副中肾管发育不全或不发育所致。表现为原发闭经。青春发育后,第二性征如乳房,外生殖器,阴、腋毛等均发育正常。若测基础体温有时可显示有排卵,还可表现有周期性乳房胀痛及小腹不适。染色体及性腺均为正常女性。各种卵巢激素及垂体促性腺激素FSH,LH等均在正常女性水平。盆腔检查及B超证实无子宫。若原发闭经伴周期性腹痛者应考虑是先天性子宫或阴道的畸形,如阴道有隔或处女膜闭锁等。因生殖道不畅,经血不能排出。B超可发现子宫积血和阴道积血。手术将通道打开会恢复正常月经。而先天性子宫发育不全或缺如则永远不会有月经。
(2)子宫内膜损伤或粘连:常发生于人工流产后,产后或流产后刮宫,闭经的病因是由于过度搔刮损伤了子宫内膜,或手术后感染造成宫腔粘连,出现闭经。当宫腔部分粘连时,使经血不能流出,表现为闭经同时伴有周期性腹痛及下坠感。将症状与基础体温对照,或B超发现子宫积血,即可明确诊断。
有些感染如结核性子宫内膜炎,流产或产后严重的子宫内膜炎均可使内膜遭破坏而导致闭经,一般为继发闭经。若少女在青春期前感染子宫内膜结核则表现为原发闭经。
(3)子宫治疗:子宫或子宫内膜切除后或宫腔内放射治疗后均可出现子宫性闭经。
(4)对雄激素不敏感综合征:又称睾丸女性化。这是一种特殊形式的子宫性闭经。患者核型为46,XY,性腺为睾丸,闭经的原因是由于靶器官缺乏雄激素受体或受体不能发生正常的生物功能,因而未能发育为正常男性。完全型睾丸女性化外表极似女性,有乳房发育,但子宫缺如阴道上段为盲端。患者往往于青春期后原发闭经来就诊。
2. 卵巢性闭经
指原发于卵巢本身的疾患或功能异常所致的闭经。可为先天的,亦可是后天的。卵巢性闭经诊断的2个主要内分泌指标是雌激素水平低落和促性腺激素水平升高。
(1)先天性卵巢发育不全:又称Turner综合征。是少女原发闭经中最多见的一种。这是一种性染色体异常的疾病,多数是X染色体数目异常,基本核型是 45,X,也可为性染色体结构异常,如X染色体等臂,长臂或短臂的缺失,环状X染色体等。还有些是多种核型的嵌合体。本病患者除原发闭经和第二性征不发育外,多有一组躯体异常表现,如身材矮小、颈状蹼、多面痣、桶状胸,肘外翻及其他畸形。少数与46,XX嵌合的病例可能表现为继发闭经或偶有正常月经。
(2)单纯性腺发育不全:包括46,XX单纯性腺发育不全和46,XY单纯性腺发育不全。二者除核型不同外,临床表现相似。均表现为原发闭经,第二性征不发育。个高,四肢长,体形为阉割型。性腺多呈条索状。核型为XY的性腺易发生肿瘤。北京协和医院曾报道过5例XY单纯性腺发育不全,均切除性腺,病理证实 4例已发生肿瘤,其中性腺母细胞瘤2例,性索瘤与支持细胞瘤各1例。所以XY单纯性腺发育不全闭经者均应尽早手术切除性腺。
(3)卵巢早衰:又称早绝经,即绝经发生在40岁以前。偶见于20岁以下青年女性。多数为继发闭经,极少为原发闭经。卵巢萎缩,雌激素水平低落,FSH升高达绝经水平。卵巢早衰的真正机制尚不十分清楚。有人观察到卵巢早衰与自身免疫系统有关,因发现卵巢早衰常与多种自家免疾病相伴随,如Addison病,甲状腺炎,甲状旁腺功能低下,重症肌无力,糖尿病等,能测出抗卵巢组织的抗体,已观察到卵巢上有抗促性腺激素受体抗体,阻碍FSH与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亦有报道发现卵巢早衰有家族因素,闭经患者母亲或姐妹中有早绝经的情况。
(4)卵巢不敏感综合征:临床表现同卵巢早衰,可为原发闭经或早绝经。与卵巢早衰不同的是此类患者卵巢中有为数不少的正常卵泡,但处于休止状态,不能发育成熟和排卵。卵巢不敏感综合征的发病机制亦不十分清楚。较多的解释是卵巢存在抗促性腺激素受体抗体或受体后生物功能障碍。该病的生殖激素变化与卵巢早衰相同,若B超或腹腔镜见到卵巢不萎缩且有小卵泡存在,则闭经可以与卵巢早衰进行鉴别。
(5)去卵巢综合征:卵巢切除或组织被破坏。多由于手术切除双侧卵巢或双侧卵巢经放射治疗后,卵巢组织被破坏以致功能丧失,表现为原发或继发闭经。严重卵巢炎症也可破坏卵巢组织而致闭经。
3.垂体性闭经
垂体的病变所致促性腺激素的合成及分泌障碍,从而影响卵巢功能而导致闭经。
(1)原发性垂体促性腺功能低下:是一种少见的遗传病,表现为孤立性促性腺激素缺乏,闭经患者常常原发闭经,性征不发育,有些还伴有嗅觉障碍。垂体促性腺激素FSH与LH以及卵巢性激素均为低水平。
(2)继发性垂体前叶功能低下:闭经的原因是由于垂体损伤、出血、炎症、放射及手术等破坏了垂体前叶功能,造成促性腺激素及垂体前叶其他激素,如促甲状腺激素及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等的缺乏。故除有性腺功能低下外,有时还会有甲状腺功能低下和肾上腺皮质功能低下,表现出闭经、消瘦、乏力、怕冷,低血糖,低血压、低基础代谢及性欲减退等。由于产后大出血、休克引起垂体前叶组织缺血坏死而发生的席汉综合征是继发性垂体前叶功能低下的典型情况。
(3)垂体肿瘤:亦是垂体性闭经较常见的病因,可通过直接破坏垂体前叶功能或因破坏了下丘脑与垂体间调节通道,干扰了生殖激素的分泌与调节,导致闭经。垂体肿瘤的种类很多,如生长激素瘤、泌乳素瘤、促甲状腺激素腺瘤、促肾上腺皮质激素腺瘤、促性腺激素腺瘤的混合瘤以及无功能垂体腺瘤等。与闭经有关的最常见的垂体瘤是泌乳素瘤。
4.下丘脑性闭经
指障碍在下丘脑或下丘脑以上。由于下丘脑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缺乏或分泌形式失调而导致闭经。包括下丘脑-垂体单位功能异常,中枢神经系统-下丘脑功能异常,以及其他内分泌异常引起的下丘脑不适当的反馈调节所致的闭经。
(1)下丘脑-垂体单位功能异常:闭经的病因可为先天性下丘脑-垂体功能缺陷,亦可为继发于损伤后,肿瘤、炎症及放射等所致的下丘脑激素GnRH合成和分泌障碍。临床上最常见的下丘脑-垂体单位功能异常所致的闭经是高泌乳素血症。这是由于下丘脑泌乳素抑制因子(主要是多巴胺)缺乏,使垂体分泌过多的泌乳素。此外,任何其他原因妨碍了多巴胺对泌乳素分泌的抑制,都可发生高泌乳素血症。如肿瘤压迫垂体柄会阻断多巴胺对泌乳素分泌的抑制;某些药物因能消耗多巴胺的贮备或阻断多巴胺受体作用而使泌乳素分泌增加,如甲氧氯普胺(灭吐灵),氯丙嗪(冬眠灵)等药物。其他垂体腺瘤、甲状腺功能低下、吸吮乳头和胸部刺激等亦可引起泌乳素分泌增加。升高的泌乳素水平还可作用于下丘脑,抑制GnRH的合成与释放;作用于垂体,降低垂体对GnRH的敏感性;作用于卵巢,干扰卵巢甾体激素的合成。除闭经外,泌乳也常常是高泌乳素血症的重要表现之一。然而许多患者自己不能发现泌乳,约半数以上是因闭经或月经不调就诊时体检发现的。实验室检查会发现血泌乳素水平升高,>30ng/ml,促卵泡激素(FSH),促黄体生成激素(LH)相当或低于正常早卵泡期水平,雌激素水平低落。为除外垂体瘤,应做鞍区影像学检查。必要时还应当检查视野,以警惕肿瘤压迫视神经所致的视野缺损。
(2)中枢-下丘脑功能异常:精神因素,外界或体内环境的改变可以通过中枢神经系统经大脑皮质,丘脑及下丘脑的神经内分泌途径,或经大脑边缘系统影响下丘脑功能而导致闭经。在青年女子中,闭经的病因较常见的典型情况如受精神刺激,情绪紧张或更换环境后可突然闭经。FSH,LH和雌二醇(E2)水平可在正常范围,由于GnRH脉冲分泌的节律受到干扰导致无排卵从而出现闭经。因刻意减肥,追求苗条身材所致的神经性厌食在青少年女孩中屡见不鲜。她们从节食到厌食或形成怪癖的饮食习惯,严重消瘦,闭经,以致发生甲状腺、肾上腺,性腺及胰腺等多器官的功能低下,甚至发生水及电解质紊乱和极度营养不良危及生命,此类患者多数可追问出与精神心理因素有关的病史。一般FSH,LH和E2水平均低下。此外,假孕也是一种精神心理因素导致的中枢下丘脑功能异常。常发生于盼子心切的不育妇女。
(3)其他内分泌异常引起不适当的反馈调节:
①雄激素过多:过多的雄激素可来自卵巢及(或)肾上腺。临床上在青少年女子中最常见的是多囊性卵巢综合征。闭经主要的病理生理特点是雄激素过多及持续无排卵,表现为闭经或月经失调,多毛和肥胖,以及卵巢多囊性增大等一系列症状与体征。过多的雄激素主要来源于卵巢,部分来自肾上腺。增加的雄激素在周围组织内转化为雌激素。这种持续的无周期性的雌激素转化使垂体对Gn-RH的敏感性增强,导致LH分泌增多,并失去周期性,而FSH相对不足。多囊性卵巢综合征患者血循环中的雄激素水平约比正常女性高50%~100%。若雄激素异常升高,应注意与其他情况进行鉴别,如卵巢或肾上腺分泌雄激素肿瘤,酶缺陷所致的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及其他性发育异常。
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是女孩中另一种较常见的雄激素过多情况。是由于肾上腺皮质在合成类固醇激素过程中缺乏某种酶而生成过多的雄激素,使下丘脑-垂体-性腺轴功能受干扰而出现月经不调或闭经。除此之外,闭经患者常有不同程度的男性化甚至生殖器畸形。
②甲状腺激素异常:甲状腺激素参与体内各种物质的新陈代谢。因此,甲状腺激素过多或过少都可直接影响生殖激素及生殖功能,如有些甲亢患者可表现有月经过少或闭经。
③分泌性激素肿瘤:以卵巢和肾上腺肿瘤多见。肿瘤分泌过多的性激素可通过反馈机制抑制下丘脑及垂体的分泌调节功能,破坏其周期性,导致无排卵或闭经。根据血中雌激素或雄激素水平异常增高的特点,可判断肿瘤分泌激素的性质。仔细的盆腔检查,相应部位的影像学检查,如盆腔及肾上腺B超、CT扫描、MRI等有助于肿瘤的确诊。
④运动与闭经:运动员、芭蕾舞演员等因从事大运动量活动,身体中脂肪过少,会出现运动性闭经。能量的消耗以及训练和比赛的精神压力均可影响神经内分泌代谢功能,使下丘脑GnRH分泌异常,导致闭经。
⑤药物性闭经:有些药物能影响下丘脑功能而引起闭经,特别是噻嗪类镇静药,大剂量应用常能引起闭经泌乳,停药后月经能恢复。少数闭经妇女注射长效避孕针或长期口服大剂量避孕药后导致继发闭经,是药物对下丘脑-垂体轴持续性的抑制所致。
⑥ 肥胖:肥胖有时伴其他内分泌异常。这里指单纯肥胖。体重与下丘脑-垂体-性腺轴关系密切。脂肪组织是雌激素蓄积场所,又是雄激素腺外转化为雌激素的主要部位。过多的脂肪组织导致雌激素的增加。这种无周期性生成的雌激素通过反馈机制,对下丘脑-垂体产生持续的抑制,导致无排卵或闭经。
引起闭经的原因具体是什么
(一)发病原因
闭经有生理性和病理性之分。青春期前、妊娠期、哺乳期、绝经后月经的停止,均属于生理性闭经。此处讨论的只是病理性闭经的问题。
月经是由下丘脑-垂体-卵巢轴的周期性调节造成子宫内膜周期脱落形成的,因此在下丘脑、垂体、卵巢和生殖道特别是子宫的各个环节上出现的任何器质性或功能性的变化,均可能引起闭经。其他内分泌腺的器质性和功能性异常,也可能影响月经以致发生闭经。
(二)发病机制
与月经有关的器官包括子宫、卵巢、垂体及下丘脑,任何一个环节发生障碍都可能出现闭经。根据障碍发生的部位可分为子宫性、卵巢性、垂体性及下丘脑性4种类型。
1.子宫性闭经 闭经的原因在子宫。虽卵巢功能正常,但子宫内膜不能产生正常的反应,因而不来月经。引起子宫性闭经常见的疾病有:
(1)先天性子宫发育不全或缺如:胚胎时由于副中肾管发育不全或不发育所致。表现为原发闭经。青春发育后,第二性征如乳房,外生殖器,阴、腋毛等均发育正常。若测基础体温有时可显示有排卵,还可表现有周期性乳房胀痛及小腹不适。染色体及性腺均为正常女性。各种卵巢激素及垂体促性腺激素FSH,LH等均在正常女性水平。盆腔检查及B超证实无子宫。若原发闭经伴周期性腹痛者应考虑是先天性子宫或阴道的畸形,如阴道有隔或处女膜闭锁等。因生殖道不畅,经血不能排出。B超可发现子宫积血和阴道积血。手术将通道打开会恢复正常月经。而先天性子宫发育不全或缺如则永远不会有月经。
(2)子宫内膜损伤或粘连:常发生于人工流产后,产后或流产后刮宫,由于过度搔刮损伤了子宫内膜,或手术后感染造成宫腔粘连,出现闭经。当宫腔部分粘连时,使经血不能流出,表现为闭经同时伴有周期性腹痛及下坠感。将症状与基础体温对照,或B超发现子宫积血,即可明确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