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病患者的饮食注意事项
血液病患者的饮食注意事项
1、蛋白质类:如豆类,包括各种豆制品、蛋类、鱼类、肉类(猪肉、羊肉、牛肉、肝)、家禽、坚果等。这类食物是蛋白质的主要来源,同时还含有维生素B族及铁等;
2、乳类:包括所有的乳制品如全奶,脱脂奶、奶粉、炼乳、乳酪、干酪等。乳类食物是蛋白质,维生素A、B族和钙的重要来源;
3、蔬菜水果类:包括所有的水果及果汁、蔬菜,这类食物能供给人体所需要的维生素及矿物质;
4、米面类:包括米饭、各种面食、面包、饼干等。这类食物为人体提供碳水化合物、维生素B族和铁;
除上述四类基本食物外,每天还应当摄入适当的脂肪或油类,以供给人体热量和维生素E。至于维生素和矿物质,在没有明显缺乏的情况下,不应服用,尤其是脂溶性维生素A、D、E和K,用量过多会沉积在组织中不能排出,造成中毒,所以说饮食中营养搭配很重要。
鱼鳞病患者饮食
1、吃一些含有蛋白质、钙等成分的食物,比如黄豆芽、绿豆芽、豆腐、菠菜、芹菜、西红柿、豆角等,这些蔬菜对治疗鱼鳞病可有辅助作用。
2、多吃蔬菜如白菜、胡萝卜、白萝卜、茄子、芋头、空心菜、土豆、油菜、苦瓜、黄瓜、丝瓜等等,这不同的蔬菜有不同的营养,有不同的作用,白菜含有胡萝卜素、维生素C等多种成分。其性味甘、温,具有解热、安神等作用,胡萝卜中含有维生素A,可以补充患者体内维生素A的缺乏。白萝卜和茄子含有的碳水化合物等成分,其性味甘、辛、凉,具有对鱼鳞病患者清热解毒、消食、活血凉血、去风消肿等作用。芋头和空心菜其性味甘、辛、平滑,有小毒,具有清热解毒、祛瘀消肿、补虚止痛、消炎等作用。
3、良好的饮食有助于鱼鳞病的患者的治疗,鱼鳞病患者应多吃含维生素类的食品,如新鲜水果、蔬菜等,应忌虾、海鲜、酒、辛辣食物,中医认为虾、海鲜有腥发之性、易化热动风;酒、葱、蒜、辣椒等食物性温助热,味辛能散,偏嗜这些食物或进食不当,都会使脾胃失和而诱发或加重本病,但也不要忌口太严、太广,这样下去既影响身体健康,也不利于病情恢复。患者还应注意增加营养,多吃胡萝卜、新鲜蔬菜、水果和动物肝脏、蛋黄、豆类食品,勿吸烟饮酒。
4、白萝卜:含有碳水化合物、钙、磷、胡萝卜素、维生素C等成分。具有清热解毒、消食等作用;白菜:含有胡萝卜素、维生素C等多种成分。具有解热、安神等作;空心菜:含有蛋白质、钙、磷、胡萝卜素、维生素C以及B1、B2等。具有清热解毒、化瘀消肿等作用。
鱼鳞病患者要多吃白色食物?白色食物的脂肪含量要较红色食物肉类低得多,所以属于一种安全性相对较高的营养食物,对于高血压、高血脂、脂肪肝等患者的保健有一定的好处。另外一些白色食物的饮食对于中属金,入肺,偏重于益气行气,而肺主皮毛,鱼鳞病又主要表现在体表的皮损,所以白色食物可以养肺,益肺气,进而使鱼鳞病有所好转。
血液透析患者饮食禁忌
1、控制液体摄入量
尤其是水分,体重增加应控制在每2次透析间增长不超过4%。饮水量一般为前1天尿量增加500ml为宜。饮水的温度适宜,应饮用冰水或热水,不宜饮用温水,不要连续大量喝水,饮用时应含满一口水,一吞而下。
2、蛋白质和热量不能超标
蛋白质的摄入量为1.2~1.4g/(kg·日)。这是指能充分透析患者的蛋白质摄入量,其中50%应为优质蛋白,可选用的食品如:鸡蛋、牛奶、瘦肉、鱼类等。注意不要用豆制品、硬果类食品。其他部分可食碳水化合物及部分主食类。超标准的蛋白质是不能摄入的,可能引起远期并发症。热量每日供给125~146kJ/kg(30~35cal/kg)。
血液病的饮食注意有哪些
1、化疗期间:饮食应清淡、少渣、易消化和少刺激性,避免油腻、粗糙和带刺激的食物,以免损伤口腔和消化道粘膜。
2、预处理前:应进高蛋白、高维生素饮食,如猪肉、牛肉、剔刺的鱼肉、剔骨的排骨等,还要多进食新鲜的蔬菜、水果。
3、移植早期:此时患者胃口较差,宜选择自己爱吃的食物,以半流质、流质为主,如牛奶、菜粥等,食物应严格无菌消毒(微波或高温)。
4、移植后期:摄入高蛋白、高维生素,营养丰富、易消化的食物。
总之血液病患者饮食非常讲究,饮食要卫生,饭菜水果要新鲜,变质食品切勿食,避免感染从中来。不然会造成许多不良后果,使病情加重或复发。
蛔虫病患者饮食原则
蛔虫病是指因蛔虫寄生于人体所引起的疾病,是小儿常见的寄生虫病,多因吃了被蛔虫卵污染过的食物或水,或不注意个人卫生,蛔虫卵从口食入而引起。轻者无任何症状,重者临床表现为经常腹痛、食欲不振、营养不良、智能和发育障碍,情绪不宁、烦躁、磨牙、瘙痒及惊厥等;部分患者临床表现为过敏反应(血管神经性水肿、顽固性荨麻疹),还会引起并发症(胆道蛔虫病、蛔虫性肠梗阻及肠穿孔、腹膜炎等)、异食癖。
1.走在蛔虫病前面——预防蛔虫病“净”为先
◆注意饮食卫生,不喝生水,不食未经洗净的瓜果。
◆生吃蔬菜时,要洗净后用开水烫一下再吃,凉拌菜在制作前要充分冲洗,以免虫卵污染。
2.“快速走过”蛔虫病——治疗蛔虫病这样吃
◆爆炒大葱
大葱30克洗净切段,用植物油不加佐料爆炒,每天清晨空腹1次吃完,连服7天,食后2小时再进早餐。
◆爆炒洋葱头
洋葱头50克洗净切丝,用植物油不加佐料爆炒,每天清晨空腹吃。
◆炒蚕蛹
鲜蚕蛹50克,用植物油炒熟,每天吃1次,连吃3—5天。炒蚕蛹治疗脾胃虚弱幼儿的蛔虫症效果不错。
◆拌海带
海带100克洗净切细丝,按常法加入佐料凉拌。
◆醋
醋50毫升,吞服,治疗胆道蛔虫病效果不错。
◆醋姜汁
生姜100克洗净切丝,放入250毫升米醋中,置罐中密封7天后,每天早晨吃10毫升,连吃3天。醋姜汁治疗肠蛔虫症效果不错。
血液病患者的饮食注意事项
血液病患者应当吃的食物:
1、蛋白质类:如豆类,包括各种豆制品、蛋类、鱼类、肉类(猪肉、羊肉、牛肉、肝)、家禽、坚果等。这类食物是蛋白质的主要来源,同时还含有维生素B族及铁等;
2、乳类:包括所有的乳制品如全奶,脱脂奶、奶粉、炼乳、乳酪、干酪等。乳类食物是蛋白质,维生素A、B族和钙的重要来源;
3、蔬菜水果类:包括所有的水果及果汁、蔬菜,这类食物能供给人体所需要的维生素及矿物质;
4、米面类:包括米饭、各种面食、面包、饼干等。这类食物为人体提供碳水化合物、维生素B族和铁;
除上述四类基本食物外,每天还应当摄入适当的脂肪或油类,以供给人体热量和维生素E。至于维生素和矿物质,在没有明显缺乏的情况下,不应服用,尤其是脂溶性维生素A、D、E和K,用量过多会沉积在组织中不能排出,造成中毒,所以说饮食中营养搭配很重要。
胃病患者饮食八原则
1、饮食宜淡:饮食宜素淡,少食肥甘厚味的食物。“胃喜淡薄而畏多谷”,淡味的食品是养胃的,素淡的食品便于人体消化吸收,便于保护胃。中国的养生家其中一个很大的特点是提倡人们食用素淡的食物,这种观念经过实践检验,越来越被世人所理解证实。
2、饮食宜少:即指调和的多少要适度,少食可以养胃,晚饭宜少,食粘、硬、难消化的宜少;食荤、油腻的宜少;食腌制的宜少;食香燥煎炒的宜少;饮茶宜少;饮酒宜少。特别是中老年人,一日三餐,数量以八成饱为宜。现代研究认为限食可以长寿。1935年麦卡报告了他的大白鼠限食试验,证明饿肚子的大白鼠比吃饱的大白鼠的寿命长得多,这就是著名的“麦卡效应”。以后一些科学家都重复了这一试验,证明了节食可以益寿。一些研究报告说明:限食可使机体内的免疫力保持年轻化,推迟免疫中枢器官胸腺的衰老;可使自由基反应水平降低,减少引起衰老物质在心、脑等脏器中的堆积,使器官老化延迟。有些胃病病人吃的少,整日怕营养不够,造成心理负担。本来胃就有病,消化吸收不好,还希望多吃一些,认为多吃一些对身体才有帮助。其实适得其反,胃病严重时多吃一点,都会引起疾病的发作。故胃病病人宁可少吃一口,不要多吃一口。
3、饮食宜缓:主要指细嚼慢咽。饮食缓嚼有益于人者有三:(1)细嚼则食之精华能滋养五脏。(2)脾胃宜于消化。(3)不致吞、呛、噎。据最新研究资料表明:在充分咀嚼食物过程中,唾液会大量分泌,唾液中含有大量的多种酶类,可以帮助消化食物中的各种营养成分,唾液入胃后,给胃壁形成了一层十分理想的保护层,大大减少了对胃壁的破坏。在咀嚼的过程中,胃肠道,胰腺分泌的酶也会大量的增加,促使食物的消化吸收。
4、饮食宜洁:饮食宜洁净,不吃不干不净的食物。生吃蔬菜,瓜果要洗净,以防农药,化肥的污染中毒。饮食宜洁包括制作过程,厨师的卫生,储存及器皿,餐具供应清洁。“秽饭,饮食,馁肉,食之皆伤人。”现已证实:吃黄曲霉菌污染的花生宜患肝癌;日本有的食用混有润滑粉的大米,因粉内含有石英纤维极多而致胃癌。
5、饮食宜软:主要是不吃坚硬食物,不吃难消化的食物,如葵花子,炒花生米等干果以及油炸,坚韧,半生半熟之物。这些食物如不细细咀嚼,不仅不宜消化,甚或刺伤胃络,引起糜烂或出血。胃病之人,煮饭食以及瓜菜,鱼肉之类,必须极软烂而入口,以便于消化吸收。出血性,糜烂性胃炎,溃疡病必须软食,甚或流食,半流食。
6、饮食宜温:温的食物对胃是个保护,但是,温的同时忌热烫食物,热烫食物对胃、食管的损伤非常大,500C的热水如连续喝一个月,可造成食管上皮细胞增生。800C的热水会立即对食管及胃造成损伤。有胃病的人喜欢吃热食,这样进胃以后才舒服,其实这样对胃和食管是最大的损伤。
7、饮食宜鲜:一是指适量吃新鲜蔬菜和水果。蔬菜水果的抗癌作用现已被充分肯定;二是吃新鲜食物不食陈腐和过夜的食物,包括一些腌制食品;三是多食一些保鲜食品。
8、饮食宜精:将饮食精工细作,不吃粗糙和粗纤维的食物,尤其是消化道出血的病人,有时需要无渣饮食,以减少食物纤维对胃肠粘膜的刺激而加重病情。《论语》中说:“食不厌精,脍不厌细。”有些学者研究指出:粗纤维食物虽有利于防癌,但也有“抗营养物”的缺点,尤其是可和食物中的矿物质结合减少人体对矿物质的吸收和利用。故食物的纤维摄入量应有限制。
肾病患者饮食要注意
错误一:过度限盐
对于肾炎病人的饮食,民间的错误看法不少,什么“肾炎必须戒盐”、“有病要增加营养”等等,以讹传讹,误人不浅。我们知道盐是人体内必不可少的成分,长期不吃盐会导致电解质紊乱,如低钠血症等,对身体不利。从医学上讲,严重的“缺盐”还会出现神经系统的损害,甚至引起死亡,尤其是老年病人,因而不能盲目戒盐。对肾炎病人的吃盐问题要做具体分析,无论什么样的肾炎,绝对戒盐都是错误的。当病人有明显水肿或血压增高时,应该考虑减少食盐的摄入,以免加重水钠潴留。而当病人临床上并没有水肿或高血压时,则对食盐的摄入不必多加限制。
错误二:大量补充植物蛋白
对于肾炎病人蛋白质的摄取,根据病情不同而有所增减。当病人尿中排出的蛋白很多,并有低蛋白血症时,应相应增加肉类食品的摄入量,如精肉、鱼、鸡蛋等;但过多的蛋白质摄入会加重肾脏负担,使病情加重。当病人肾功能已明显受损时,蛋白质的摄入量就必须受到限制,以免加速肾功能恶化。蛋白质限制的标准须视肾功能受损程度而定,有条件的患者可以由医师及营养师配合拟订食谱。
植物蛋白所含的大部分氨基酸可在体内合成,不需外源性补充,这类氨基酸称之为非必需氨基酸。进入体内的非必需氨基酸增多,可加重肾脏负担,特别是已有肾功能损害时。故应在可能的范围内予以减少。
在日常生活中,含植物蛋白较多而又经常食用的有:豆类(包括豆制品),含植物蛋白最多,应列为忌食之列,特别是对于已出现肾功能不全的病人;面(包括面制品),植物蛋白含量也不少,少食为佳;大米,含植物蛋白较少,可选为主食,但不宜多;薯类,以淀粉为主,含热量高而含蛋白质相对低,适宜肾炎病人食用,如土豆、山药、芋头、莲藕、荸荠、南瓜、粉丝、藕粉等。
错误三:过度运动和不动
过度的运动或活动,会增加身体疲劳,加重肾脏的负担,导致肾炎病情的加重或肾炎的复发。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可以看到,不少肾炎病人不注意生活起居,导致活动或劳累后尿蛋白增加,病情加重。因此,肾炎病人的活动应适当限制。
另外,再谈谈“静”的问题。总的来讲,“静”对肾炎病人是有益处的,但也需要全面衡量。一味地强调卧床,会使患者逐渐丧失生活的能力及乐趣,甚至导致一些并发症的出现,如静脉血栓的形成等。合理的原则应该是:静是基础,包括身体的休息和心理上的平衡;动是辅助,应该按肾炎的程度,选择参加适当的文体及社会活动。如此,病人的身心得到平衡,从而有利于肾炎的治疗及病情的恢复。
错误四:滥用药物,滥“求医”
老百姓有句俗话说,“男怕伤肾、女怕伤肝”,肾脏得了病那可是“要命”的事!不少患者因为求医心切而常常滥用药物。要提醒大家的是,肾脏是身体的排泄器官,摄入体内的各种物质(包括药物)以及它们的代谢产物,多需从肾脏排出体外。有不少药物具有肾毒性,若不加思考、不加选择,轻信游医,道听途说而乱用药,很可能使肾炎患者得不到治疗,并因为药物的副作用使病情加重。过去在人们的印象里,中药是无毒的,但近些年随着“中药事件”的不断出现,专家们提醒大众——中药亦不可滥用!如中药木通,会造成肾脏的损伤,严重者会导致肾功能衰竭。
错误五:不适当地添加衣服
患有肾炎的病人,机体免疫力下降,防御能力减弱,往往在天气变化时,失于自我保护,导致感冒或咽喉部炎症的出现,加重病情。因此,随着天气及气候的转变,自觉调整衣着是很重要的。天气凉,衣着过少,易感风寒,固然不利;但过分小心、过于保暖,使身体常常处于微汗的状况,容易招致上呼吸道感染等。合理的办法是凉则加衣,热应酌减。不要怕麻烦,千万不能有“穿得密密实实的便能防止受凉”的错误想法。“三分饥七分寒”这个民间的育儿忠告,对于过分注意自我保护的肾炎患者也许同样是个值得思考的建议。
肝脑病患者饮食宜忌
1、补充热能和碳水化合物
供给充足的热量以满足脑组织代谢,减少体内组织蛋白分解,促进肝功能的恢复,是肝性脑病治疗过程中必须保证的环节。
(1)病人昏迷时,每日提供1200~1400kcal热量,完全由葡萄糖提供,可由静脉或鼻饲输入,停用蛋白质。
(2)病人复苏后,随其病情好转可稍提高热量至1200~2000kcal,蛋白质供应量为20~30g/d,碳水化合物仍占70%~75%的热量比重,剩余一小部分可由脂肪提供。
2、控制蛋白质的摄入量
对于肝性脑病的病人,减少氨的来源。抑制其产生和减少吸收,是治疗的重点。控制饮食中蛋白质的摄入量是防止血氨升高的基本措施之一。患者在没有肝性脑病症状期间,每日蛋白质食入量可在60g左右即可,富含蛋白质的食物有鸡蛋、牛奶、奶酪、瘦肉、鱼肉、鸡肉,可以交替食用,注意控制每日总量即可。当血氨升高但是症状不明显时,患者每日蛋白质在35g左右为宜。
(1)对于昏迷的病人必须停用蛋白质或减至微量,采用葡萄糖维持营养。但停用蛋白质过久,会导致体内蛋白质分解内源性氨的形成,影响肝细胞的修复和再生,加重浮肿和腹水。
(2)病人复苏后,每日可经口或鼻饲含20~30g的蛋白质,若病人症状无进行性加重,血氨未升高,肝功能未恶化,神志逐步好转,可2~3日增加饮食中的蛋白质10g/d,直至到50g/d。
(3)应选用含氨少的食物。
3、慎用脂肪
使用脂肪应以小剂量为好,每日1g/d效果较好。应尽量使用中链脂肪酸加上必须氨基酸,供应热量不超过总量的40%。对于昏迷的病人应尽量慎用脂肪。
4、维生素C
肝性脑病患者维生素C的供给量应多一些。维生素C有利于解毒。专家表示,低蛋白饮食常会导致钙、铁、维生素B2、维生素K等缺乏,因此应在饮食之外予以补充。研究表明,肝衰竭时脑中铜、锌降低,可能为肝昏迷的原因之一,因此,在膳食治疗中应注意锌、铜的补充,以利于营养的均衡。
5、减少体内代谢氨量
控制总能量及蛋白质。日常能量供应应适当控制,每日供给6。7MJ(1600kcal)左右为宜。患者饮食应以碳水化合物为主,应占总能量的75%左右。
6、食用水和盐方
患者在食用水和盐方面应视有无腹水和水肿而定。 专家表示,没有腹水或水肿者,不必限盐。若伴有腹水或水肿者,应给予低盐饮食,并需限制液体:每日钠摄入量不超过500mg,根据腹水的程度限制液体摄入量在800-1500毫升之间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