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当防儿童风湿热
春季当防儿童风湿热
春季气候多变,忽冷忽热,忽风忽雨,链球菌最为活跃,居住在寒冷、潮湿环境中的儿童或营养不良的儿童风湿热的发病率较高。
资料表明,风湿热常见于5-15岁学龄儿童。儿童风湿热是导致风湿性心脏病的罪魁祸首,因此,儿童应特别注意预防风湿病。
风湿热发作前1-3周可有急性扁桃体炎、咽喉炎和上呼吸道感染,病人有发热、咽痛、周身关节酸痛、乏力等表现,之后1-3周为临床无症状的静止期。
静止期过后病人再次出现发热、咽痛、周身关节游走性疼痛。由于个别儿童发热不明显,而以局部关节肿后为主,容易误诊为骨科疾病。
大约1/3以上的儿童患有各种皮疹,如环形红斑、结节性红斑、多形红斑及皮下结节等。有的儿童还可表现为不协调、不自主、无目的性、木偶戏状的肌肉动作,临床称之为舞蹈病。
在风湿热过程中,儿童可有心率增快、心脏增大、心音改变,出现心脏杂音及心律失常等,提示已累及心脏,引起风湿性心脏病。风湿热如反复发作,可形成慢性风湿性心瓣膜病,如二尖瓣狭窄等,造成不可恢复的永久性损害。
上面这些就是关于小而风湿热的症状,网友们一定要牢记,在日常生活中,遇到上面的这些症状,一定要立即去正规医院确诊,一旦确诊,就要及时治疗,千万不能拖延,否则就会加重病情发展。
如何减少儿童风湿痛?
如果患上了风湿病,病人关节处有明显的疼痛症状,不过成年人对疼痛的忍受能力强,而儿童如果患上了风湿病,会无法承受住这种疼痛,这让很多的家长很担心。那么临床上有什么方法可以减缓儿童患者的这种疼痛吗?
从临床的病例上我们看到儿童正在长身体的时候,得了风湿病不仅让患者儿童生活受到了折磨,还会给患者的成长带来危害,所以一定要及时的预防儿童风湿病的发生,那么如果已经得了风湿病,怎样减少痛苦呢?下面就来介绍一下如何减少儿童风湿病的痛苦,希望家长注意。
在找到减少儿童风湿病的痛苦之前,我们应该先了解一下儿童风湿病的病因,儿童风湿病发生的起因,缘于免疫系统失调,敌我不分,攻击正常的关节,造成发炎,出现肿、痛及热三大病征。而免疫系统的失调一般与感染、遗传有关,感染无论老年还是儿童和青少年都不可能不发生,相比之下,儿童的抵抗力还不如青少年,所以更易发生感染,这也给风湿病提供了发病的基础。也是为什么儿童也会有风湿病,并且发病率还不低的原因。
儿童类风湿性关节炎要学会按摩,减少患者的痛苦,那么,儿童类风湿的按摩方法:
(1)家长以拇指指端按揉并弹拨足三里穴1~3分钟。
(2)患儿俯卧位,家长以全掌横擦患儿肩、背、腰、骶部,以透热为度。
(3)患儿仰卧位,家长以手掌置于患儿腹部,顺时针揉摩2~5分钟。
(4)以拇指和其余四指相对,拿揉四肢部,重点是患病的肢体,并配合四肢关节的屈伸活动。反复操作3~5分钟。
儿童风湿热的发病原因是什么呢
风湿病是一组侵犯关节、骨骼、肌肉、血管及有关软组织或结缔组织为主的疾病,其中,多数为自身免疫性疾病。发病多较隐蔽而缓慢,病程较长,且大多具有遗传倾向。因此,儿童也成为风湿病的好发人群,最常见的就是风湿热,风湿热,是儿童风湿病的一种,而且具有反复发作的的特点,对儿童的身心健康造成巨大的危害。
儿童风湿热的发病原因是什么呢?
1.多数患儿的咽培养,可发现溶血性链球菌生长或血清中抗链球菌抗体升高,且链球菌感染后,小儿风湿热的发病增多。
2.小儿风湿热患儿的抗链球菌溶血素与其他链球菌抗体滴定度,比无并发症的链球菌感染患者更多,这也证实小儿风湿热发病与链球菌感染有关。
3.溶血性链球菌的感染可引发两种免疫反应,包括变态反应和自身免疫反应,这可导致小儿风湿热的发生。
4.小儿风湿热的发病原因尚未完全清楚,一般与溶血性链球菌的感染密切相关,也可能是链球菌感染的合并症。因多数患儿在发病前有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史,包括扁桃体炎或猩红热等,溶血性链球菌感染疾病。
5.链球菌的细胞成分,与其菌外产物有高度特异性和抗原性,患儿在链球菌感染后,体内产生大量特异性抗体,该抗体可在结缔组织内退变和溶解。感染链球菌的患儿产生抗体越多,发生小儿风湿热的几率越大,因此小儿风湿热与溶血性链球菌感染有关。
造成儿童风湿病的原因有哪些呢
1、关节过度疲劳和膳食不平衡会导致酸性体质,儿童风湿病因包括软骨浸泡在酸性体液中就会降解,滑液的润滑效果也会变差。损失的软骨成分同时存在于软骨和骨骼中,导致骨骼末端变得不平滑并形成骨刺(大的骨骼突起)。由此引起的发炎会限制关节的运动。
2、酸性体质的人会造成大量的钙流失,钙平衡的失调会导致钙在软组织中堆积,引起肌肉疼痛,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的骨骼末端会接合,融合在一起也是儿童风湿病因。
3、儿童风湿病因还有健康的关节包括强健的骨骼,它主要由必需矿物质在胶原蛋白基质中形成。关节中有一个含有滑液的囊,它保护骨骼的末端不会受到相邻骨头和软骨的冲击,因为滑液可以有效地润滑关节均是儿童风湿病因。
为何穿着短裙易患风湿病
常话说,脚冷冷全身,脚部若受冻,身体抵抗力易下降,病邪便有机可乘。另外,人的五脏六腑,在足部有相应的敏感区或反应点,若受冻便可反射性地,引起相关部位的毛细血管收缩。初春冷暖变化大,湿冷气候持续,时尚的女生穿短裙却忽略对膝关节的保护。中医认为:其风气胜者为行痹,寒气胜者为痛痹,湿气胜者为着痹。痹,即闭塞、不通的意思。穿短裙的女生下肢“卫外不固”,遭受风寒湿邪的直接侵袭。此时下肢气血无法通畅,寒湿留注经络、关节、肌肉等部位,从而引起肢体、关节等处的疼痛,极易诱发急性风湿性关节炎。长时间积累,更演变为慢性风湿性关节炎。
温馨提示:上述的因素大家已经认识了吧,平时家长需注意起来,尤其是喜欢给孩子穿裙子的家长,要注意膝关节的保护,避免影响到健康,不要一味的最求美丽,避免导致自己的关节出现问题。
如何预防儿童关节炎
1、舞蹈病:这种儿童风湿关节炎的症状常常表现在小龄儿童身上,一般青春期之后的青少年就很少出现舞蹈病。这种儿童风湿关节炎的症状发病年龄多在6岁以后,以8~12岁为多见。
2、多发性关节炎:这种儿童风湿关节炎的症状的发病特点为多发性及游走性,以膝、踝、腕、肘、肩等大关节为主。儿童风湿关节炎患者一般经治疗后,关节功能可完全恢复,且不遗留变形和强直。
3、风湿关节炎性全心炎:随着儿童风湿关节炎病程的不断进展,儿童风湿关节炎的症状会侵袭到儿童心脏的各个层面,严重侵害儿童风湿关节炎患儿的健康。风湿关节炎全心炎包括心肌炎、心内膜炎和心包炎。
原发性骨性关节炎多发生于50岁以后,女性多于男性,继发性关节炎,发病年龄较小,30-40岁多见,最常见的关节为颈椎、腰椎、髋、膝、踝、肩、肘、手指等关节。
骨性关节炎早期主要临床表现是:以僵硬为主、劳累、受凉或轻微外伤而加重,肢体从一个位置换到另一个位置时困难,稍活动疼痛僵硬很快缓解:如:早晨起床或久坐后起立时,出现僵硬、疼痛,症状明显,经过活动后关节症状减轻或消失,由于早期出现此症状不被重视,加上没有及时治疗,此症状慢慢加重,每1-2 年急性发作一次,发作时关节轻微肿胀或有少量积液,有时关节活动出现摩擦感,功能受到一定影响。
骨性关节炎晚期关节疼痛加重,夜间休息时能疼醒,疼痛为持续不断,直至关节变形,肿大,功能活动受到障碍生活不能自理。
1.一般症状 常见的全身症状有疲乏、全身不适、肌痛及低热。少数患者可有中度发热。
2.关节症状 反应性关节炎的主要表现为关节受累,其程度轻重不一。轻者可仅感关节疼痛,重者则出现明显的多关节炎,甚至活动受限。典型的表现为渐进性加重的非对称性单关节或少关节炎,以下肢关节受累最为常见,如膝、踝和髋关节。肩、肘、腕及手足小关节也可受累。出现关节局部红肿、疼痛、皮温增高,或伴有皮肤红斑。足小关节的腊肠趾比较常见。在部分患者,可出现下腰背及骶髂关节疼痛。
无论年龄大小,一旦患病,患者都会遭受很大的痛苦,成人都难以忍受的病痛加到孩子身上就变得更加可怕,所以家长们一定要多注意孩子的动向,发现孩子有不正常症状就要抓紧时间治疗,以防疾病恶化。
儿童常见风湿性疾病介绍
环形红斑:
家长们要重视通过这个症状的出现及时判断儿童风湿的发作,对尽早去除风湿造成的危害意义很大。患儿的皮肤会出现环形红斑,这是风湿发病的预警。有的患儿其他症状不明显,这时候,环形红斑的出现对确诊风湿就具有不可小觑的作用。风湿热患者的红斑为淡红色环状红晕,中央苍白,不痛不痒,压之退色,其大小变化不一,时隐时现,有时风湿热的症状有几个红斑互相融合成不规则环形,可从一处移至另一处,多分布在躯干或肢体的近端,受热加剧。
皮下结节:
这个症状的出现对患儿的病情诊断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意义,因此家长和医护人员都要重视检查风湿患儿的这个症状。发病期间患者的具体病情是结节呈圆形,略硬,无触痛,可滑动,直径约0.5~2.0cm大小,风湿热的症状常位于肘、腕、膝、踝等关节仲侧面,持续数日至数周,一般2~4周内消失。
儿童风湿热的饮食
一、风湿热食疗方(下面资料仅供参考,详细需要咨询医生)
1、秦艽桑枝煲老鸭。
配方:秦艽30克,老桑枝50克、老鸭100克。
制法:将老鸭洗净切块与中药材一同入煲,加水适量,煲烂后,调味,吃鸭肉饮汤。
功效:秦艽有祛风湿、止痛、解热作用,桑枝能祛风湿通络活络作用,鸭肉滋脾胃。本食疗方适用于关节肿痛伴有低热之风湿热痹型系统性红斑狼疮。
2、薏苡、木防已煲猫肉。
配方:薏米50克,木防已10克、猫肉200克。
制法:将猫宰杀退毛,去除内脏切成小块,与药材共放入煲内煲烂吃肉喝汤。
功效:薏米味甘淡,性微寒,入脾、肺、肾经,有利尿、化湿、清热作用,又有补脾胃之功效;木防已有祛风湿、止痛作用,猫肉味甘酸、性温、有祛风补血养 血作用。本食疗方适用于关节肿痛伴低热之风湿热痹型的系统性红斑狼疮。
3、秦艽丹参煲瘦肉。
配方:秦艽30克、丹参30克、瘦肉50克。
制法:将瘦肉洗净切块与药材共入煲内,加水适量,文火煲烂。
功效:秦艽有祛风湿、止痛、解热作用;丹参性味苦微寒,入心肝经,有活血通络、祛瘀、利水、消肿、安神等功效;瘦猪肉性味甘咸,平,入脾、肾经,滋阴 润燥,补肾益血,治热病伤津。本食疗方有祛风湿清热止痛作用,对风湿热痹型之系统性红斑狼疮有效。
二、风湿热患者宜食
1、酒性辛热,能祛散寒邪,如是寒湿体质或是证属寒湿内阻的,可饮用一些药酒。
2、祖国医学中具特殊功效的蛇虫类药食妙品,如乌梢蛇、蝮蛇、蝎子、蜈蚣、蚯蚓、蜂房、僵蚕等,一般以浸酒、研末单味或复方做成药膳食疗,对改善风湿热的关节炎肿痛等证候有一定疗效。
3、痹证属风湿热型:食疗中宜多吃清凉食品,如金银花露、菊花茶、薏苡仁粥、绿豆、芦根等,同时以北黄芪、忍冬藤、海风藤、黄柏、牛膝等药食兼用之品在食疗中配餐或水煎内服,往往可在半个月左右控制症状,使关节肿痛消失或减轻,关节功能改善。
4、痹证属风寒湿型:食疗中宜用性温热之品,以祛除寒湿,如食用猪、牛、羊肉及骨汤等;还宜用具补气血、益肝肾与祛风湿之功为一体之食品、药食兼用之 品,如蛇肉、狗肉、鳝鱼、鸡血藤、附子、桂枝、细辛、黄芪、丹参、黄精、川芎等。
三、风湿热患者忌食
1、南方湿热较重,如伴有湿热之象的患者,则不宜饮酒,因为酒性原本湿热,热重伤肝,湿重伤脾,如再浸入附子、川乌、细辛一类的热药,会加重内热和肿痛。
2、糖类及也要少食,因为此类食物久食多食容易损伤脾胃,导致痰湿的滋生,从而加重病情。
3、处于急性期有关节肿胀的患者,食盐用应比正常人少,因为盐摄入过多会造成水钠潴留,停滞于关节,更会加重关节的肿胀程度。
4、风湿热痹型忌食温燥伤阴食物。如生姜、大蒜、辣椒、花椒、八角、桂皮、洋葱、荔枝、狗肉、羊肉、猪肝、猪肚等。
儿童风湿热的诊断准则是什么
儿童风湿热由于缺乏特异性的诊断方法,诊断主要依靠综合的临床表现,目前多参照1992年修订的琼斯(Jones)风湿热诊断标准:主要表现包括心脏炎、多发性关节炎、舞蹈病、皮下结节及环形红斑。其中心脏炎的诊断应具备以下四点之一:①新出现有意义的杂音,如心尖部,收缩全期杂音或舒张中期杂音;②心脏增大;③心包炎;④心力衰竭。次要表现包括发热,关节痛,心电图P-R间期延长,血沉增快,反应蛋白阳性或白细胞增多,既往有风湿热史或有风湿性心瓣膜病。具备两项主要表现或一项主要表现加两项次要表现,同时有链球菌感染的证据,高度提示风湿热的可能。诊断时还要注意:主要表现中的心脏炎与次要表现中的心电图改变只能算作一个表现,同样若多发性关节炎作为主要表现,那么关节痛就不能再作为一条次要表现。
小儿风湿热皮肤病应该如何治疗
风湿热的常见症状为精神不振、疲倦、食欲减退、面色苍白、多汗、鼻出血、发热等等。临床上一般认为本病与三个因素的相互作用有关:一,A族β溶血性链球菌致病的抗原性;二,易感组织器官的特性;三,宿主易感性。
若是已经患上此病,应入院治疗,积极配合医生,主要是抗生素类药物的对症治疗。另外,在饮食上应给患儿食用易消化、富有蛋白质、糖类以及维生素C的食物,应少食多餐,有充血性心力衰竭的患儿应适当限制盐、水的摄入。
慢性心瓣膜病是小儿风湿热反复发作所导致的,在临床上若是表现为活动性的需要给予抗风湿药物,而对于无风湿活动临床表现者,治疗时要控制患儿的活动量,用洋地黄长期治疗,扁桃体摘除等。
1、要加强儿童体质锻炼,提高抗病能力。
2、小儿风湿热要怎么预防?注意防寒防湿,避免着凉。
3、孩子发生咽喉炎或扁桃体炎时,应立即治疗,如能在24小时内开始治疗,则可避免风湿热发作。
4、对于患有慢性扁桃体炎或每年有两次以上的急性发作史者,可考虑在风湿活动停止时进行病灶切除术。
5、预防儿童风湿热的关键在于积极防止和控制上呼吸道链球菌感染。要搞好环境卫生,使居室空气清新通畅,防止细菌生长。
6、应尽可能避免儿童与链球菌疾病患者或带菌者接触,对链球菌感染的咽炎病人,用青霉素治疗可明显减少风湿热的发生。
儿童风湿热的治疗原则是什么
儿童风湿热的治疗原则是①早期诊断,合理治疗,防止病情进展造成心脏发生不可恢复的改变;②根据病情轻重,使用合理的抗风湿药物使危重患儿避免死亡。对一般病例能及时控制症状,减少患儿痛苦;③控制及预防A族p溶血性链球菌感染,防止疾病复发;④风湿热为一反复发作的慢性过程的疾病,在反复及长期用药过程中应注意药物的副作用的发生,故应权衡利弊合理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