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溃疡的检查有哪些

溃疡的检查有哪些

(一)病史

了解溃疡患者的病史应针对溃疡发生的病因,一般来讲应包括患者年龄、性别、职业及有无不洁性交史等。因溃疡往往为继发损害,因此在现病史中了解皮损最初损害的特点尤其重要,常能提供诊断线索。还应了解皮损部位,发展快慢、变化情况、病期及用药情况、既往疾病情况等。

(二)体格检查

体格检查应注意患者全身状况及溃疡的发生部位、分布、大小、数目、颜色、边缘清楚与否。形状、基底及表面分泌物等情况。

(三)实验室检查

组织病理是常用的诊断方法,对肿瘤、血管炎及一般炎性溃疡可进行鉴别。细菌培养、真菌检查有助于感染性疾病的诊断,详见鉴别诊断内容。

如何分别结肠道息肉是良性还是恶性

1看大小:息肉增大或者息肉较大的时候容易出现恶变,如果息肉不会明显增大,表示恶变的可能性较小。

2看外形:息肉如果出现恶变,会成分叶状。

3看类型:如果息肉出现管状腺瘤的时候相对的癌变率相对较低。

4看基底:如果息肉的基底较大的时候,比较安全,如果息肉头比较小容易恶发。

5看脆性:检查的时候如果用窥器观察,会发现出血多为恶性息肉。

6是否溃疡:检查的时候如果出现溃疡就要考虑是不是恶变,因为恶变会形成溃疡。如果出现溃疡就要考虑是恶变。

胃溃疡的检查方法

1、细菌的直接检查:是指通过胃镜检查钳取胃粘膜(多为胃窦粘膜)作直接涂片、染色,组织切片染色及细菌培养来检测HP。其中胃粘膜细菌培养是诊断HP最可靠的方法,可作为验证其他诊断性试验的金标准,同时又能进行药敏试验,指导临床选用药物。

2、尿毒酶检查:因为HP是人胃内唯一能够产生大量尿毒酶的细菌,故可通过检测尿毒酶来诊断HP感染。尿毒酶分解胃内尿毒生成氨和二氧化碳,使尿素浓度降低、氨浓度升高。基于此原理已发展了多种检测方法:1,、胃活检组织尿毒酶试验;2、呼吸试验;3、胃液尿素或尿素氮测定;4、15N-尿素试验。

3、免疫学检测:目前已有多种免疫学检测方法,通过测定血清中的HP抗体来检测HP感染,包括补体结合试验、凝集试验、被动血凝测定、免疫印迹技术和酶联合吸附测定(ELISA)等。

4、聚合酶链反应技术:正常胃粘膜很少检出HP(0~6%),慢性胃炎患者HP的检出率很高,约50%~80%,慢性活动性胃炎患者HP检出率则更高,达90%以上。

胃溃疡的检查项目

(1)胃镜检查

胃镜检查是确诊胃溃疡首选的检查方法。胃镜检查不仅可对胃黏膜直接观察,还可直接取活组织作病理学检查及幽门螺杆菌检测。内镜下胃溃疡多呈圆形或椭圆形,也有呈线形,边缘光整,底部覆有灰黄色或灰白色渗出物,周围黏膜可有充血、水肿,可见皱襞向溃疡集中。

(2)X线钡餐检查

X线钡餐检查适用于对胃镜检查有禁忌或不愿接受胃镜检查者。溃疡的X线征象包括龛影及胃大弯侧痉挛性切迹。

(3)幽门螺杆菌检测

幽门螺杆菌检测是消化性溃疡诊断的常规检查项目,检测方法分为侵入性和非侵入性两大类。前者需通过胃镜检查取胃黏膜活组织进行检测,主要包括快速尿素酶试验、组织学检查和幽门螺杆菌培养;后者主要有13C或14C尿素呼气试验、粪便幽门螺杆菌抗原检测及血清学检查(定性检测血清抗幽门螺杆菌IgG抗体)。

胃溃疡做什么检查 胃镜检查

胃镜检查是当前公认诊断溃疡病的最佳方法。从内镜下观察不仅能明确溃疡的存在。而且还可以估计溃疡灶的大小、溃疡周围炎症的轻重、溃疡面上有无血管显露以及可准确地评价药物治疗的效果。此外,还可采取粘膜活检做病理组织学检查,排除溃疡恶性变的可能性。胃镜检查对诊断溃疡病的准确性优于钡餐X线检查。

消化性溃疡的检查

(一)内镜检查

不论选用纤维胃镜或电子胃镜,均作为确诊消化性溃疡的主要方法,在内镜直视下,消化性溃疡通常呈圆形,椭圆形或线形,边缘锐利,基本光滑,为灰白色或灰黄色苔膜所覆盖,周围粘膜充血,水肿,略隆起。

日本学者将消化性溃疡的生命周期的胃镜表现分为三期:

活动期(A期),又分为A1及A2两期。

A1:圆形或椭圆形,中心覆盖白苔,常有小出血,周围潮红,有炎症性水肿。

A2:溃疡面覆黄或白色苔,无出血,周围炎症水肿减轻。

治愈期(H期),又分为H1及H2两期。

H1:溃疡周边肿胀消失,粘膜呈红色,伴有新生毛细血管。

H2:溃疡变浅,变小,周围粘膜发生皱褶。

瘢痕期(S期),也分为S1及S2两期。

S1:溃疡白苔消失,新生红色粘膜出现(红色瘢痕期)。

S2:红色渐变为白色(白色瘢痕期)。

(二)X线钡餐检查

消化性溃疡的主要X线下象是壁龛或龛影,指钡悬液填充溃疡的凹陷部分所造成,在正面观,龛影呈圆形或椭圆形,边缘整齐,因溃疡周围的炎性水肿而形成环形透亮区。

胃溃疡的龛影多见于胃小弯,且常在溃疡对侧见到痉挛性胃切迹,十二指肠溃疡的龛影常见于球部,通常比胃的龛影小,龛影是溃疡存在的直接征象,由于溃疡周围组织的炎症和局部痉挛等,X线钡餐检查时可发现局部压痛与激惹现象,溃疡愈合和瘢痕收缩,可使局部发生变形,尤多见于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后者可呈三叶草形,花瓣样等变形。

(三)HP感染的检测

HP感染的检测方法大致分为四类:

1、直接从胃粘膜组织中检查HP,包括细菌培养,组织涂片或切片染色镜检细菌。

2、用尿素酶试验,呼吸试验,胃液尿素氮检测等方法测定胃内尿素酶的活性。

3、血清学检查抗HP抗体。

4、应用多聚酶链反应(PCR)技术测定HP-DNA,细菌培养是诊断HP感染最可靠的方法。

(四)胃液分析

正常男性和女性的基础酸排出量(BAO)平均分别为2.5和1.3mmol/h,(0~6mmol/h),男性和女性十二指肠溃疡病人的BAO平均分别为5.0和3.0mmol/h,当BAO>10mmol/h,常提示胃泌素瘤的可能,五肽胃泌素按6μg/kg注射后,最大酸排出量(MAO),十二指肠溃疡者常超过40mmol/h,由于各种胃病的胃液分析结果,胃酸幅度与正常人有重叠,对溃疡病的诊断仅作参考。

口腔溃疡的检查

单纯性口腔溃疡,口腔视诊即可;如口腔溃疡病程长或为其他疾病的伴随症状,则还应检查原发疾病。若为非特异性炎症,初期出现严重的血管及炎性反应,形成溃疡后,其表面有纤维素性假膜覆盖,下方有少量坏死组织,固有层有大量炎症细胞浸润,胶原纤维可水肿,玻璃样变或断裂消失,腺周口疮的病变与以上基本变化相同,但范围大而深,且唾液腺腺泡破坏,腺管扩张,上皮增生。

该病好发于20~45岁间的女性,男女之比约为2∶3,据有关资料统计,发病率不底于10%,多发生于口腔粘膜无角化或角化较差的区域,如唇内侧,舌尖,舌缘,舌腹,颊,软腭,前庭沟等处粘膜。

胃溃疡的检查

1、胃液分析和胃酸测定

胃液分析与胃酸测定对于胃十二指肠溃疡的诊断和治疗方式的选择都有帮助,基础胃酸分泌量(basal acid output,BAO)>5mmol/h可能为十二指肠溃疡,BAO>7.5mmol/h则应手术治疗,BAO >20mmol/h最大酸分泌量(MAO)大于60mmol/h,或BAO/MAO>0.6者可能为胃泌素瘤,应进一步行胃泌素测定。

2、血清胃泌素及血清钙测定

血清胃泌素的测定可以帮助排除或诊断胃泌素瘤,血清胃泌素>20pg/ml则考虑有胃泌素瘤可能;当胃泌素>100pg/ml则可以肯定为胃泌素瘤,甲旁亢患者易并发消化性溃疡,因此血清钙的测定亦有一定的帮助。

3、大便隐血试验

合并出血的胃溃疡可为阳性,但大便隐血试验如持续为阳性则应考虑胃恶性病变。

4、与胃溃疡合并出血的相关检查

包括血红蛋白,红细胞比容,网织红细胞计数,出血和凝血时间。

5、希林试验(Schilling test)

在广泛萎缩性胃炎患者作测定维生素B12的希林试验(Schilling test)。

6、幽门螺杆菌检查

此检查虽不是溃疡病的诊断依据,但因其与溃疡病的复发有密切关系,故在治疗上有重要意义,凡此菌阳性者,应选用有效的药物将其根除。

7、胃镜加活检

准确性和灵敏性都比较好,确诊率高,电子纤维胃镜可准确了解胃溃疡的大小,部位,有无出血,穿透,活动期还是静止期,根据溃疡的病理形态可以大致了解是良恶性,加上病理活检更可以清楚知道是良性还是恶性,同时胃镜还可结合幽门螺杆菌的检测,了解有无幽门螺杆菌的感染,胃镜可以进行某些治疗,如镜下局部止血。

8、钡餐检查

简便易行,痛苦少,可以根据胃的大体形态了解胃的蠕动及是否革袋胃,同时根据龛影和黏膜的改变可以鉴别良性或恶性,良性溃疡龛影多位于胃壁以外,周围黏膜放射状集中,钡餐也可了解十二指肠及幽门有变形,狭窄,梗阻,但钡餐有一定的假阴性。

9、CT检查

不作为本病的首选和常规检查,但在溃疡性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上仍有一定的意义,胃溃疡的CT表现是溃疡,胃壁水肿和瘢痕性改变的综合。

口腔溃疡检查

1、以溃疡愈合时间来区分。良性口腔溃疡一般数天至数周可以愈合,而恶性口腔溃疡则呈进行性发展,数月甚至年余不愈合。

2、以形态区分。良性口腔溃疡一般形态比较规则,圆、椭圆或呈线条形,边缘整齐,清楚,与周围组织分界清,凹陷的基底部较平滑,摸上去柔软,疼痛明显。

3、以病程规律区分。良性口腔溃疡常常反复发生,有自限性,恶性口腔溃疡却无复发史,一旦发病,就迟迟不愈合。第四可以全身情况区别。

4、根据患者对药物的敏感程度进行判断:良性口腔溃疡患者一般在应用消炎防腐类药物进行治疗后效果明显,愈合较快。恶性口腔溃疡患者若应用此类药物进行治疗,疗效常不明显。

5、以全身症状区分。良性口腔溃疡全身症状少见,颈部淋巴结不肿大或虽肿大但不硬不粘连。恶性口腔溃疡则相反,有的甚至有恶病质。最后可根据对药物的敏感程度作出判断。良性口腔溃疡一般用消炎防腐类药物后效果明显,愈合加快,而恶性口腔溃疡则常常对药物没反应,疗效不明显。

胃溃疡的检查方法

1.胃镜加活检,准确性和灵敏性都比较好,确诊率高。电子纤维胃镜可准确了解胃溃疡的大小、部位、有无出血、穿透、活动期还是静止期,根据溃疡的病理形态可以大致了解是良恶性,加上病理活检更可以清楚知道是良性还是恶性。同时胃镜还可结合幽门螺杆菌的检测,了解有无幽门螺杆菌的感染。胃镜可以进行某些治疗,如镜下局部止血。

2.钡餐检查,简便易行,痛苦少。可以根据胃的大体形态了解胃的蠕动及是否革袋胃,同时根据龛影和黏膜的改变可以鉴别良性或恶性。良性溃疡龛影多位于胃壁以外,周围黏膜放射状集中。钡餐也可了解十二指肠及幽门有变形、狭窄、梗阻。但钡餐有一定的假阴性。

3.CT检查,不作为本病的首选和常规检查,但在溃疡性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上仍有一定的意义。胃溃疡的CT表现是溃疡、胃壁水肿和瘢痕性改变的综合。

生活中,很多患者不知道自己要做些什么样的检查,常常导致很紧张,希望上述的介绍能帮助胃溃疡患者缓解这种感觉。小编觉得,不管是什么样的疾病,最重要的就是要做好相关的防治工作,配合好医生的检查。

相关推荐

口腔溃疡自我检查方法

1、发作频率和持续时间 良性口腔溃疡一般1—2周即可愈合。若历时较长,超过两个月仍未痊愈,或发作频繁,一个月超过两次,都需要尽快去医院就诊查明病因。 2、形态和数量 形态较规则,圆、椭圆或呈线条形,边缘整齐、清楚,与周围组织分界清晰,凹陷的基底部较平滑,摸上去柔软,且疼痛明显,多为良性。恶性的形态多不规则,边界不清,边缘隆起呈凹凸不平状,溃疡底部不平,呈颗粒状,摸起来感觉些硬,不同于其他部位,而且溃疡不疼或不太疼。 口腔溃疡对药物的敏感程度。 良性口腔溃疡正确使用药物效果明显,能加速愈合,恶性的则不明显

四个方法检查溃疡

1、X线钡餐检查(X线钡餐造影):针对全身状况较差,不能耐受胃镜检查者,或肝功异常者,疑患胃、十二指肠溃疡,胃穿孔,胃出血及幽门梗阻等多种疾病者,推荐X线钡餐检查,患者口服硫酸钡充盈剂,X线透视时它可将胃的轮廓清楚地显示出来。 2、胃镜检查:纤维胃镜检查是目前对胃病最诊断价值和常见方法之一,它具检查安全、图像直观、诊断准确、治疗方便等特点。 3、胃液分析:即一般性状检查,化学检查和显微镜检查;胃液分析不仅能反映一个人胃酸分泌是否正常,还对胃溃疡、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甚至胃癌的诊断一定的意义。 4.大

外阴溃疡检查项目哪些?

血常规、实验室检查、病原检查 应根据病史及溃疡的特点,必要时作分泌物涂片、培养、梅毒血清学实验等以明确诊断。 对生殖器疱疹行脱落细胞学检查、酶联免疫测定法。 对软下疳分泌物涂片检查、分泌物培养、伊东-雷斯特纳(Ito-Reenstieno)反应等可查到病原体。 性病性淋巴肉芽肿的辅助检查:血清补体结合试验,稀释16~64倍为阳性;涂片找细胞内包涵体;鸡胚和细胞培养分离衣原体等。 梅毒病原体检查,即暗视野检查。在一期梅毒的硬下疳可取少许血清渗出液或淋巴穿刺液放于玻片上,滴加生理盐水后置暗视野显微镜下观察,依

溃疡需要做哪些检查

1.胃液分析和胃酸测定 胃液分析与胃酸测定对于胃十二指肠溃疡的诊断和治疗方式的选择都帮助,基础胃酸分泌量(BASALACIDOUTPUT,BAO)5MMOL/H可能为十二指肠溃疡,BAO7.5MMOL/H则应手术治疗,BAO20MMOL/H最大酸分泌量(MAO)大于60MMOL/H,或BAO/MAO0.6者可能为胃泌素瘤,应进一步行胃泌素测定。 2.血清胃泌素及血清钙测定 血清胃泌素的测定可以帮助排除或诊断胃泌素瘤,血清胃泌素20PG/ML则考虑胃泌素瘤可能;当胃泌素100PG/ML则可以肯定为胃泌素

口腔溃疡哪些检查流程

单纯性口腔溃疡,口腔视诊即可;如口腔溃疡病程长或为其他疾病的伴随症状,则还应检查原发疾病。 一、检查 单纯性口腔溃疡,口腔视诊即可;如口腔溃疡病程长或为其他疾病的伴随症状,则还应检查原发疾病。 二、鉴别 如何鉴别良性溃疡和恶性溃疡? 人的一生中,发生口腔溃疡的概率几乎为100%。良性口腔溃疡是指不会变癌的口腔溃疡,恶性口腔溃疡则相反。那么如何来区分良性口腔溃疡和恶性口腔溃疡呢? 根据溃疡愈合的时间进行判断:良性口腔溃疡一般仅需数天至数周就可以愈合。恶性口腔溃疡则呈进行性发展,数月甚至一年多都不愈合。 根据

脾胃不和如何检查是否患消化性溃疡

脾胃不和可能由胃部病变引发,如果你出现脾胃不和的症状怀疑是患胃病,最好去做胃酸检查。消化性溃疡是一种慢性常见病。胃溃疡好发于中老年人,十二指肠溃疡则以中青年人为主。男性患消化性溃疡的比例高于女性。十二指肠溃疡较胃溃疡多见,据统计前者约占70%,后者约占25%,两者并存的复合性溃疡约占5%。 X线钡餐检查溃疡的X线征象直接和间接两种:龛影是直接征象,对溃疡诊断确诊价值。良性溃疡凸出于胃、十二指肠钡剂轮廓之外,在其周围常见一光滑环提,其外围辐射状粘膜皱襞。间接征象包括局部压痛、胃大弯侧痉挛性切痕、十

口腔黏膜溃疡检查

溃疡状:在增厚的白色斑块上,糜烂或溃疡,可或无局部刺激因素,可反复发作史,疼痛。口腔粘膜白斑的好发部位为颊,唇次之,舌、口角区、前庭沟、腭、牙龈也发生,双颊白斑最多见,往往位于咬合线处,宽约1cm左右,的延及口角。在口角1cm处为唇联合区,该区白斑应警惕恶变,特别是伴白色念珠菌感染者。 鉴别诊断 首先以溃疡愈合时间来区分。良性口腔溃疡一般数天至数周可以愈合,而恶性口腔溃疡则呈进行性发展,数月甚至年余不愈合。其次可以形态区分。良性口腔溃疡一般形态比较规则,圆、椭圆或呈线条形,边缘整齐,清楚,与周

诊断溃疡的四大步

1、了解病史 病史分析很重要,典型的周期性和节律性上腹部疼痛是诊断消化性溃疡的主要线索。但必须指出,溃疡症状者不一定患消化性溃疡,而相当部分消化性溃疡患者的上腹疼痛常不典型,更一部分患者可无疼痛症状。因而单纯依靠病史难以作出可靠诊断。确诊需要依靠X线钡餐检查和(或)内镜检查,后者尤诊断价值。 2、体格检查 体格检查应注意患者全身状况及溃疡的发生部位、分布、大小、数目、颜色、边缘清楚与否。形状、基底及表面分泌物等情况。 3、X线钡餐检查 溃疡的X线征象直接和间接两种:龛影是直接征象,对溃疡诊断

简述胃溃疡如何检查

1.内镜检查 内镜下溃疡可分为三个病期: ①活动期:溃疡基底部蒙白色或黄白色厚苔,周围黏膜充血、水肿(A1),或周边黏膜充血、水肿开始消退,四周出现再生上皮所形成的红晕(A2)。 ②愈合期:溃疡缩小变浅,苔变薄,四周再生上皮所形成的红晕向溃疡围拢,黏膜皱襞向溃疡集中(H1),或溃疡面几乎为再生上皮所覆盖,黏膜皱襞更加向溃疡集中(H2)。 ③瘢痕期:溃疡基底部白苔消失,呈现红色瘢痕(S1),最后转变为白色瘢痕(S2)。 2.X线钡餐检查 可见龛影及黏膜皱襞集中等直接征象。单纯痉挛、激惹现象等间接征象。影像

口腔溃疡要做哪些检查

1、询问发病过程 自觉症状、治疗过程及消化道的幽门螺杆菌(HP)感染情况,询问诱因,如精神因素、内分泌失调、自身免疫及感染等。 2、口腔检查视诊 视诊是医生用视觉来观察患者全身或局部表现的诊断方法。口腔视诊着重口腔和颌面部的改变。视诊首先检查患者的主诉部位,然后再按一定的顺序检查其他部位。 3、口腔内窥镜检查 正常人的口腔平整、光洁、滑润、口腔粘膜呈粉红色。需要检查人群口腔异常颜色,疼痛,溃烂,气味等,异常结果由疾病引起的异常征象,比如口腔粘膜红肿、起水疱、发生溃疡或出现斑点等,医师可以在清晰直观的图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