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活血化瘀止痛汤

活血化瘀止痛汤

1、 当归红枣煲鸡脚能活血化瘀止痛

材料:鸡爪5个,猪肉(瘦)50克,当归5克,枣(干,大)4颗,桂圆(干)6颗,枸杞子1小把,食盐1小匙,水适量。

做法:鸡脚斩成小块,瘦肉切块,红枣、枸杞、桂圆和药材洗净;锅中烧水,水开后放入鸡脚和瘦肉焯烫;焯烫后捞出,冲洗干净表面浮沫,放入炖盅,加入红枣、枸杞、桂圆和药材,加足量水;隔水炖2-3个小时;喝之前加入少许盐调味即可。

功效:在粤菜中,当归是一种常用来煲汤或炖肉的药材,它甘温质润,可以补血活血,还可以消肿止痛。而且对于女性来说,当归可以调经止痛,润肠通便,对贫血也有一定帮助。

2、山药鳝鱼汤能活血化瘀止痛

食疗功效:健脾祛湿、强肾补虚、补气补血、祛风通络、保护眼睛、健脑益智。

营养价值:蛋白质、多种维生素、DHA、卵磷脂、钙、镁、铁、锌、硒等。

适宜人群:一般人群皆可食用,尤其适合身体虚弱、气血不足、风湿麻痹等患者。

活血化瘀止痛的方法

活血化瘀为中风病常用治法,肝风妄动,扰乱气血,内则清窍气血瘀滞;外则肢体筋脉失养。故见口舌歪斜,言语謇涩,肢体拘挛,不能屈伸;手脚麻木,肿胀沉困,舌质黯,边现瘀斑等症,此时宜用活血化瘀之法,可化神明之府的瘀滞,开诸经络的闭塞,展肢体的痿废,舒指趾的拘挛,是谓中风主治的大法之一。 药选当归、川芎、赤芍、桃仁、红花、丹参、琥珀、川牛膝、乳香、没药、茺蔚子等药。其中,当归祛瘀血,养新血,又能补血,一药而多能;川芎上行头目,畅血之气,《药品化义》上说:川芎气辛温,能横行利窍,使血流气行,为血中之气药以其性温行血海,能通周身血脉,宿血停滞。 当归、川芎配伍,能上开脑络之瘀闭,外舒肢体筋脉之拘挛,效果较好。红花辛香走窜,活血通经脉,以通经络之不利,达四肢祛瘀血;桃仁甘苦相兼,性平濡润,去瘀血,润肠道,以治遍身之疼;四肢麻木,大便燥结,桃仁、红花相伍,辛润结合, 功效益彰。川牛膝引血下行,以化脑脉之瘀滞,止脑之出血,并通利四肢关节。 丹参、乳香、没药均能活血而祛瘀。其中丹参尚能降而行血,清血中之火,安神志为其长;乳香长于散结、活血、止痛,以治筋骨指节之拘挛;没药、茺蔚子善于祛瘀散血,琥珀安心神而化瘀血。当归、丹参、乳香、没药四药合用,组成了张锡纯的活络效灵丹,用于活血祛瘀,通络止痛,尤见其长。 以上就是中医关于一些拥有活血化瘀效果的中药的介绍,希望通过介绍可以帮助到大家。另外,大家在不了解药物功效的时候,为了安全起见,一定要先咨询医生之后再进行服用。

大家都可以尝试着使用以上的活血化瘀止痛方法来帮助我们缓解自身因为磕碰出现的淤血问题,我们在剧烈运动之前一定要做好相应的热身运动,否则可能会加剧我们自身出现意外伤害的几率,用热毛巾敷一敷患病处效果非常不错。

山楂粉有什么作用 活血化瘀

活血化瘀也是山楂粉的主要功效,因为山楂粉性质温和,胃酸可以入血分,活血化瘀是它的主要功效,平时人们出现淤血肿痛和女性恶露不尽,以及女性月经不调时,都能多吃一些山楂粉,它能活血调经也能散瘀止痛。

痛经中医处方

方1 理气活血方

当归12克、桃仁9克、郁金9克、莪术6克、乳香9克、没药9克、川芎6克、附香12克、乌药12克、延胡索12克、柴胡6克、枳壳12克、失笑散30克(包煎)。月经来潮前开始服药,至经行后第二天停药,每个月经周期用药5剂为一疗程。服药期间停用其他药物。

功效:活血化瘀,行气止痛。

疗效观察:用理气活血方治疗痛经104例,其中年龄最小15岁,最大46岁。病程短者1年以内,长者8年。治愈75例,显效23例,有效率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96%。

处方来源:摘自杂志 江苏中医 1997,18(8)

方2 调肝止痛汤

醋炒柴胡、酒炒赤芍、白芍、当归、川芎、炒枳壳、制香附、延胡索,郁金、五灵脂、蒲公英各10克,炙甘草6克。每日一剂。煎服两次。

功效:活血化瘀,理气止痛。

疗效观察:用调肝止痛汤治疗痛经180例,其中已婚79例,未婚101例,年龄最小16岁,年龄最大40岁,痊愈135例,好转36例,无效9例。

处方来源:安徽中医学院学报 1995,14(4)

方3 痛经汤

柴胡6~10克、白芍10~15克、蒲黄10克、无灵脂10克、丹参10~15克、香附10克、元胡10克、川楝子10克、甘草3克。经前一周服汤药,平时亦可服丸药,如乌鸡白凤丸等,配合治疗,效果更佳。

功效:活血化瘀,行气止痛。

疗效观察:治疗痛经30例,其中原发性痛经24例,继发性痛经6例,总有效率为86%。

小产后调理身体的中医妙方

圣愈汤

做法:圣愈汤3克、金锁固精汤4克,麦冬、阿胶各1克,此为一日之量。

效果:填补骨髓、定志安神,治疗产后情绪低落。

益母草煲鸡蛋

做法:益母草30-60克、鸡蛋2个,加水同煮,鸡蛋熟后去壳取蛋再煮5分钟,吃蛋并喝汤。

效果:治人工流产后恶露不止,功能性子宫出血,益母草能活血调经,利水消肿,治各种妇女血瘀之症,产后用可帮助子宫复原和减少恶露。

散结定痛汤

做法:当归酒洗、炒山楂各18克、川芎酒洗、牡丹皮、黑荆芥穗、炒桃仁各7克、益母草10克、乳香4克,以水煎两次取汁,早晚温服。

效果:收缩子宫,养血化瘀、促进淤血排出,止痛,当归养血补虚、活血散淤,川芎活血行气、止痛,牡丹皮、炒桃仁、益母草、乳香活血化瘀,黑荆芥穗止血。

盆腔炎按摩哪里 慢性盆腔炎推拿治则

治疗原则:活血化瘀,消炎止痛。

湿热蕴结者,宜清热利湿,化瘀止痛。

气滞血瘀者,宜理气活血,软坚散结。

寒湿凝滞者,宜温阳化湿,散寒化瘀。

肋骨骨折的治疗偏方

肋骨骨折的偏方1:活血镇痛汤

【来源】林如高,《林如高骨伤验方》

【组成】当归、白芍、生地、连翘、枸杞子、骨碎补、续断各9克,川芎、制乳香、制没药、三七各4.5克,桃仁、防风各6克,茯神12克,炙甘草3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功用】活血舒筋,化瘀止痛,补肾壮骨。

【方解】筋骨损伤初期,血离经脉,形成血肿,阻塞经络,气血凝滞。《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气伤痛,形伤肿。”吴昆注为:“气无形,病故痛,血有形,病故肿。”所以损伤必有肿痛,又肾主骨,骨折脱位后,因积瘀化热,必见红肿之症。本方是由桃仁四物汤化裁而成。方中生地凉血散瘀,并用防风、连翘祛风清热;以桃仁、乳香、没药、三七活血化瘀、舒筋止痛;因骨断筋绝,故用枸杞子、续断、骨碎补补益肝肾、续筋骨;加上茯神宁心安神;甘草调和诸药。诸药合用,共奏活血舒筋、化瘀止痛、补肾壮骨之功。

【主治】骨折脱位初期,瘀血作痛。

【疗效】多年临床验证,效果甚佳。

肋骨骨折的偏方2:跌打养营汤

【来源】林如高,《林如高骨伤验方》

【组成】西洋参3克(或党参15克),黄芪、白芍、川续断、补骨脂、骨碎补、木瓜各9克,当归6克,川芎、三七各4.5克,熟地、枸杞子、怀山药各15克,砂仁、甘草各3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功用】大补气血,健脾益肾。

【方解】《正体类要》云:“肢体损于外,则气血伤于内,营卫有所不惯,脏腑由之不由。”骨伤日久,由于长期卧床或伤肢不经常活动以致气血亏损,营卫不惯。本方是由四物汤加味而成。方中四物汤,是调血养血之良方。加西洋参、黄芪、怀山药、甘草补气扶正;砂仁醒脾调胃、行气宽中;三七、木瓜舒筋活络;续断、枸杞子、骨碎补,补骨脂补肝肾、壮继筋骨,以促进骨痂生长。综观全方具有大补气血、健脾益肾之功,故用之颇效。

【主治】骨折中、后期,能促进骨痂生长。

【疗效】多年临床验证,对骨折愈合,确有促进生长之效,效果颇著。

肋骨骨折的偏方3:仙复汤

【来源】周福贻,《中国中医秘方大全》

【组成】当归、柴胡、花粉、山甲、桃仁、红花、防风、乳香、没药、赤芍、贝母、白芷、陈皮、甘草。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功用】活血散瘀、软坚消肿。

【方解】骨折,除复位固定外,中药内治亦相当重要。方用当归、桃仁、红花、乳香、没药、赤芍活血散瘀;柴胡、陈皮疏肝理气;防风、白芷疏风散邪;花粉、山甲、贝母软坚散结消肿,以助活血化瘀之力,组合成方,有活血散瘀、软坚消肿之效。用药遣方独辟蹊径,实为治病良方。

【主治】骨折后瘀结肿胀。

【疗效】治疗锁骨骨折58例,均获痊愈。骨折临床愈合平均天数:儿童一般为10~15天,成人一般在20~30天。

肋骨骨折的偏方4:活血止痛汤

【来源】陈志文,《中国中医秘方大全》

【组成】当归、桃仁、牛膝、络石藤、丹参、苏木、地鳖虫各9克,红花、川芎、乳香、没药、陈皮、枳壳各4.5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功用】活血化瘀,消肿止痛。

【方解】根据“坚者削之”、“客者除之”,“留者攻之”的治疗原则,方以当归、桃仁、丹参、苏木、红花、地鳖虫、乳香、没药、川芎等共奏活血化瘀之效;然血随气行,故在活血化瘀药中佐以理气之药,如陈皮、枳壳等调达气机,有气行则血行之意,既照顾到调气疏肝之特点,又能增强活血化瘀之功。本方适用于跌打损伤、筋断骨折导致的瘀血阻滞、疼痛肿胀等症。用之临床,效果颇佳。

【主治】骨折初期瘀血内结,疼痛肿胀。

中医分型治疗慢性子宫内膜炎效果十分显著

湿热蕴结型慢性子宫内膜炎:治以清热利湿,活血止痛。方用四妙丸(《成方便读》)合解毒活血汤(《医林改错》)加减。若伴有乏力,舌体胖大、边有齿痕等气虚之象,可加太子参15克,炒白术12克,云苓15克以益气健脾利湿。若经血淋漓不断,或产后恶露量多,加用益母草20克,三七粉3克(冲服),蒲黄炭10克以化瘀止血。若腹痛甚,加木香6克,元胡10克,川楝子10克以行气止痛。腰骶酸痛明显者,可加川续断20克补肾强腰。

瘀热互阻型慢性子宫内膜炎:治以活血化瘀,清热解毒。方用少腹逐瘀汤(《医林改错》)加减。腹痛甚者,加乳香、没药各10克以活血化瘀止痛。若带下量多,可加黄柏10克,车前子(包)10克以清热利湿止带。大便秘结者,加枳实6克,大黄6克以泻下通便。若恶露不绝或经血淋漓不止,加益母草20克化瘀止血。

热毒壅盛型慢性子宫内膜炎:治以清热解毒,活血化瘀。方用五味消毒饮(《医宗金鉴》)加味。若高热不退,口渴喜饮,可加生石膏30克,知母12克,天花粉15克以清热养阴。若小腹痛甚,加用蒲黄10克,五灵脂10克以活血化瘀止痛。若患者倦怠嗜睡,少气懒言,加用西洋参15克,麦冬12克以益气养阴。若带下量多,可加黄柏10克,车前子(包)20克以清热利湿。

中医治疗慢性子宫内膜炎采取辨证论治的方法。认为慢性子宫内膜炎虽然病属热证,也不能过于攻伐,应视患者情况在克伐邪气的同时,加用益气补血之品。慢性子宫内膜炎的治疗,首先当辨别寒热与虚实,属热属实者,急当清热解毒、利湿止带、化瘀止痛,以防病势深入。属寒属虚者,当以温肾助阳、散寒除湿、化瘀止痛之法,以利扶正祛邪,在具体疗法上,可选用内服汤剂、外敷、针刺、灌肠等法,根据不同的病情配合应用。

夏枯草口服液的作用 活血化瘀止痛

夏枯草的作用很多,但我想大家只是对它有所了解,却不知道它还有其他不为人知的地方,提到夏枯草大家大家会不会有这样的疑问,什么是夏枯草。其实夏枯草是一种中草药,它的价值很高,很多时候我们对于它到底有哪些作用都只是一知半解的。下面就来了解一下夏枯草的价值有哪些吧,又有哪些我们不知道的地方。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适应症

乳腺增生,毒性弥漫性甲状腺肿,高血压,心血管内科,内分泌科,乳腺外科

功用主治

夏枯草(5张)夏枯草为清肝火、散郁结的要药。本品配以菊花、决明子,可清肝明目,治目赤肿痛、配以石决明、钩藤,可平降肝阳,治头痛、头晕;配以玄参、贝母、牡蛎等品,可软坚散结,治瘰历结核。

夏枯草口服液的作用 活血化瘀止痛

①清火明目:治目赤肿痛、头痛。

②清肝火、降血压:治高血压病、高血脂、高血粘和高血糖。

③散结消肿:治瘰疬、瘿瘤、乳痈肿痛。

用法用量

口服,一次10ml,一日2次。

药理作用

本品具有明显的抗菌、消炎、活血化瘀、止痛、降压作

用,药效学研究证明,对戊酸雌二醇所致的乳腺增生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对巴豆油、角叉菜胶性、蛋清性、棉球肉芽增生所致的多种急慢性炎症模型均有明显的抗炎作用,明显降低右旋糖酐所致的血瘀模型大鼠的全血粘度、血浆粘度及红细胞压积的百分数,明显减少醋酸所致的扭体次数,抑制甲亢小鼠模型的体重减低

来月经喝什么汤好 益母草鸡蛋汤祛瘀止痛

取鸡蛋两个,益母草30克,元胡15克,放入砂锅中加适量清水同煮,待鸡蛋煮熟后,去掉蛋壳再煮片刻,将药渣倒掉,吃鸡蛋喝汤,从经前1-2天开始服用,每日一剂,连服5-7天,益母草可以活血化瘀,元胡行气活血,散瘀止痛,鸡蛋滋阴养血,三者一起使用,可以起到行气,养血,活血,祛瘀,止痛的效果,适宜于气滞血淤型的痛经患者食用。

泡脚对痛经有好处吗

泡脚对痛经有好处。

通过热水对脚部神经,血管的温和刺激,可以获得运行气血,驱散寒邪,化瘀止痛的效果,一般来说,痛经以寒湿凝滞,气滞血瘀多见,用温热水泡脚,或是在泡脚水内适当加一些行气活血,化瘀止痛的药材,缓解症状效果明显。

肋软骨炎的中医治疗方法

中药处方一

【辨证】风热入侵经络,毒热交炽,气血壅遏不通。

【治法】清热解毒,疏通气血。适应肋软骨炎患者食用。

【方名】解毒定痛汤。

【组成】银花15克,连翘9克,公英15克,地丁15克,黄柏12克,桔梗12克,黄芪15克,乳香9克,没药9克,防风3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殷悦武方。

中药处方二

【辨证】热毒内结,瘀阻胸胁。

【治法】清热解毒,化瘀散结。

【方名】抗毒汤。

【组成】板蓝根30克,鱼腥草30克,贯众30克,虎杖18克,紫草15克,丹皮18克,赤芍21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高文武方

中药处方三

【辨证】肝郁气滞,络脉瘀阻。

【治法】疏肝理气解郁,活血化瘀止痛。

【方名】疏肝解郁活血汤。

【组成】柴胡10克,枳实10克,白芍10克,制香附10克,广郁金10克,玄胡索10克,甘草6克,炙乳香5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陈南扬方。

中药处方四

【辨证】气滞血瘀,毒热交炽。

【治法】行气活血止痛、清热凉血。

【方名】肋软骨炎散

【组成】马钱子、大黄,生天南星、红花、乳香、没药、白芷、冰片

【用法】取本方适量,用醋调成糊状,敷于压痛点12小时后换下。

什么是活血止痛汤

活血止痛汤当归10克,延胡索15克,香附 10克,白芍20克,甘草6克,桃仁15克, 红花5克,川楝子10克,焙附子5克,生 地黄20克。做法:共水煎,于月经干净后第5天始服 药,连服5剂,每日1剂。功效:行气活血,化瘀止痛。

相关推荐

藏红花是凉性还是热性

温性。 藏红花既不是凉性也不是热性的药物,中医认为藏红花入心、肝两经,有活血化瘀、清热解毒、清肝明目、化瘀止痛的功效,日常处理可以泡水喝,还可以炖汤、入药煎服等多种方式食用,但是要注意藏红花活血化瘀的功效很强,所以孕妇需要慎用,无论是属于寒性体质还是热性体质的人,平时都可以食用一些藏红花来达到调理身体的目的。

中医治疗精索静脉曲张方法

湿热瘀阻证 治则清热利湿,化瘀通络。方药防己泽兰汤加减。方用防己、萆薢利湿;茵陈清热利湿;泽兰、牛膝、赤芍、丹皮、丹参活血化瘀,以通血脉;荔枝核、川楝子、柴胡疏肝理气;青陈皮理气健脾燥湿。若湿邪较重见厌食加苍术、麦芽;阴囊肿物明显,加乳香、夏枯草。 瘀血阻络证 治则活血化瘀,通络止痛。方药少腹逐瘀汤加减。方用当归、川芎、赤芍活血化瘀;失笑散通利血脉、祛瘀止痛;元胡行气止痛;小茴香、干姜温通血脉。若团块状肿物较大加皂角刺、荔枝核;痛甚加三七、川楝子。 治则补肾,佐以通络 方药左归丸加味。方中熟地、山药、菟丝

静脉曲张如何治疗能够改善

1、湿热瘀阻证治则清热利湿,化瘀通络。方药防己泽兰汤加减。方用防己、萆薢利湿;茵陈清热利湿;泽兰、牛膝、赤芍、丹皮、丹参活血化瘀,以通血脉;荔枝核、川楝子、柴胡疏肝理气;青陈皮理气健脾燥湿。若湿邪较重见厌食加苍术、麦芽;阴囊肿物明显,加乳香、夏枯草。2、瘀血阻络证治则活血化瘀,通络止痛。方药少腹逐瘀汤加减。方用当归、川芎、赤芍活血化瘀;失笑散通利血脉、祛瘀止痛;元胡行气止痛;小茴香、干姜温通血脉。若团块状肿物较大加皂角刺、荔枝核;痛甚加三七、川楝子。3、治则补肾,佐以通络方药左归丸加味。方中熟地、山药、菟

盆腔炎可以推拿嘛

中医理论认为,盆腔炎多因湿热,气滞,寒湿之邪,客入胞中,气血瘀滞,壅结阻遏或肝气郁结,气机不畅,瘀血内庭,脉络不通,治疗当以活血化瘀,清热利湿,软坚散结,化瘀止痛为主,推拿疗法能理气活血,散寒利湿,疏通经络,因此对盆腔炎有一定的调理治疗作用。

痛经拔罐拔哪个位置图 痛经拔罐常用取穴方解

除了血热外的痛经,都可以采用拔罐疗法。寒湿凝滞,气滞血瘀者治则温经散寒,化瘀止痛;气血不足者治则益气养血,调补冲任。 中极为任脉经穴,与足三阴经交汇,可活血化瘀,通络止痛;三阴交为足三阴交会穴,可调理肝,脾,肾三脏气血;地机为足太阴脾经郄穴,可调血通经止痛;次髎,足三里为痛经的经验效穴,治疗痛经有显著效果。

中医治疗精索静脉曲张方法

湿热瘀阻证治则清热利湿,化瘀通络。方药防己泽兰汤加减。方用防己、萆薢利湿;茵陈清热利湿;泽兰、牛膝、赤芍、丹皮、丹参活血化瘀,以通血脉;荔枝核、川楝子、柴胡疏肝理气;青陈皮理气健脾燥湿。若湿邪较重见厌食加苍术、麦芽;阴囊肿物明显,加乳香、夏枯草。瘀血阻络证治则活血化瘀,通络止痛。方药少腹逐瘀汤加减。方用当归、川芎、赤芍活血化瘀;失笑散通利血脉、祛瘀止痛;元胡行气止痛;小茴香、干姜温通血脉。若团块状肿物较大加皂角刺、荔枝核;痛甚加三七、川楝子。治则补肾,佐以通络方药左归丸加味。方中熟地、山药、菟丝子、鹿角胶

北败酱草的功效与作用 祛瘀止痛

北败酱草使用后还有一定活血化瘀的功效,对实热瘀滞所致的胸腹疼痛、产后瘀滞腹痛等症都具有缓解作用,且含有的含挥发油、败酱皂甙、败酱烯、异败酱烯等成分有一定镇静作用,可以达到止痛的效果,所以北败酱草有祛瘀止痛的功效。

胃疼拔罐的位置图片 胃疼拔罐的治疗原则

脾胃虚寒,寒邪犯胃者治则温经散寒止痛;胃阴不足者宜养阴清热,益胃止痛;肝气犯胃者宜疏肝理气,和胃止痛;食积伤胃者消食化积,行气止痛;瘀血停滞者行气活血,化瘀止痛。

经期能艾灸吗 艾灸能缓解痛经吗

痛经主要是气滞血瘀所致,而艾灸的作用是理气活血,化瘀止痛,通经络,经量正常或比较少的时候,用艾灸的方式可以帮助身体排出血块,清理与瘀滞,对于缓解痛经有一定的效果。

伤口老是不愈合怎么办 七厘散

方药:制乳香、没药、红花、儿茶、冰片、麝香、朱砂 功效:此方有活血化瘀、止痛止血的作用,主要用于跌打损伤、血瘀疼痛、外伤出血等。 使用方法:口服,每次1.5g,每日3次,外用调敷患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