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常灸10大长寿穴轻松活过100岁

常灸10大长寿穴轻松活过100岁

1、消化:天枢穴

精准取穴:腹部脐旁,前正中线旁开2寸。

保健功效:理气通畅,调节腹泻、便秘。

丈灸方法:对准天枢穴,距离皮肤1.5~3厘米处温和施灸。

施灸时间:每日灸1次,每次灸5-15分钟。

2、固审:关元穴

精准取穴:腹正中线脐下3寸。

保健功效:调补肝肾、调经止带、调理肠道、强身健体。

艾灸方法:距离皮肤1.5~3厘米,左右方向平行往复或反复旋转施灸。

施灸时间:每日灸1次,每次灸3~15分钟,灸至皮肤产生红晕为止。

3、理气:膳中穴

精准取穴:两乳头连线中点即膻中穴。

保健功效:理气止痛、生津增液,调治气息不畅引起的胸部疼痛、呼吸困难等。

艾灸方法:对准膻中穴,距离皮肤1.5~3厘米处温和施灸。

施灸时间:每日1次,每次灸3~15分钟。

4、通鼻:迎香穴

精准取穴:面部鼻翼外缘中点,鼻沟中。

保健功效:祛风通窍,理气止痛。调治鼻塞、过敏性鼻炎等。

艾灸方法:对准迎香穴,离皮肤1.5~3厘米,像鸟雀啄食一样上下施灸。

施灸时间:每日灸1次,每次灸5~10分钟。

5、健脾养胃:中脘穴

精准取穴:腹正中线上脐上4寸处。

保健功效:强壮要穴,具有健脾益胃、增补后天的作用。

艾灸方法:对准中脘穴,离皮肤1.5~3厘米处。

施灸时间:每日1~2次,每次灸10~15分钟,灸至皮肤产生红晕为止。

6、补气助阳穴:气海穴

精准取穴:脐下1.5寸前正山线上。

保健功效:利下焦、补元气、行气散滞。调治肠胃疾病、虚证、遗精。

艾灸方法:距离皮肤1.5~3厘米,像鸟雀啄食一样上下施灸。

施灸时间:每次灸10~15分钟。

7、活血化瘀穴:血海穴

精准取穴:股前部,髌底内侧端上2寸,股内侧肌隆起处。

保健功效:理气止痛、生津增液,调治气息不畅引起的胸部疼痛、呼吸困难等。

艾灸方法:艾条对准血海穴,距离皮肤1.5~3厘米处,温和施灸。

施灸时间:每次施灸3~5分钟,隔日灸1次。

8、益气补肾穴:神阙穴

精准取穴:肚脐即神阙穴。

保健功效:神阙穴为任脉要穴,具有温阳益气、补肾健脾的功效。

丈灸方法:对准天枢穴,距离皮肤1.5~3厘米处温和施灸。

施灸时间:每日灸1-2次,每次灸10-15分钟。

9、清热解毒穴:曲池穴

精准取穴:在肘部,尺泽穴与肱骨外上髁连线的中点处。

保健功效:清热和营,祛风通络。调治感冒、外感发热、咳嗽、气喘、腹痛等。

艾灸方法:对准曲池穴,离皮肤1.5~3厘米处温和施灸。

施灸时间:隔日灸1次,每次灸10~15分钟。

10、养心安神穴:内关穴

精准取穴:在前臂前区,腕掌侧远端横纹上2寸,掌长肌腱与格侧腕屈肌腱之间。

保健功效:宁心安神,和胃降逆。调治心悸、心痛、失眠、呕吐等。

艾灸方法:对准内关穴,离皮肤1.5~3厘米处温和施灸。

施灸时间:隔日灸1次,每次灸10~15分钟。

十种长寿药,全是免费的!做好这些,轻松活过100岁! 咀嚼

还有一种长寿药竟然是咀嚼,准确地说,是一口饭要嚼30次,吃饭的时候提醒自己细嚼慢咽就行了。

有调查证明,吃饭老是囫囵吞枣的人,患胃癌的几率比较高。而多咀嚼可以减少食物对消化道的负担,降低患胃肠道癌症风险。

此外,美国佐治亚大学实验发现,唾液有很强的“灭毒”作用,能让导致肝癌的罪魁祸首黄曲霉素的毒性,在30秒内几乎完全消失。因此,按照一秒钟咀嚼一次来计算,一口饭最好嚼30次。


十种长寿药,全是免费的!做好这些,轻松活过100岁! 泡脚

泡脚男女老少都适宜,中老年人泡脚能防治各种血管疾病、糖尿病、调整血脂、血压等,男人泡脚补肾,女人泡脚美容养颜、抗衰老,小儿泡脚促进新陈代谢。

风湿病、脾胃病、失眠、头痛、感冒等全身性疾病,截瘫、脑外伤、中风、腰椎间盘突出症、肾病、糖尿病等大病、重病后的康复治疗等等都在泡脚的治疗范围之内。

晚上9点泡脚效果最好,在此时泡脚,能让肾脏得到最大程度的放松,最好用木盆或搪瓷盆,水温40℃左右是最好。

泡脚水最好盖过脚踝,如果在泡脚同时能不断用手按摩涌泉穴及按压大脚趾后方偏外侧足背的太冲穴,还有助于降低血压。


针灸保健未得长生亦保寿

针灸保健:

灸法是养生保健的有效疗法。晋代《范东阳杂病方》中有灸法防霍乱使人“终无死忧”的记载,并首次提出“逆灸”的概念,即指使用灸法保健防病的预防性灸疗。明代的《针灸聚英》也说“无病而先针灸曰逆,逆,未至而迎之也。”意指病未至灸之。“逆灸”重视机体自身潜能的激发与调动,是“治未病”的重要手段。

在古代日本民间普遍运用灸法预防保健、延年益寿,并流行“勿与不灸足三里之人行旅”、“风门之穴人人灸”等谚语。无论男女,一生中都必须灸治4次,即十八岁时灸风门,预防感冒;二十四岁灸三阴交,旨在增强生殖能力;四十岁灸足三里,以促进脾胃功能、预防疾病;至老年多灸足三里和曲池以防止视力衰退,灸曲池可使眼睛明亮,牙齿坚固。

灸法在养生保健中的应用

《扁鹊心书》曰:“人于无病时,常灸关元、气海、命门、中脘……虽未得长生,亦可保百余年寿矣。”又云:“余(窦材)五十时,常灸关元百余壮,……渐至身体轻健,羡进饮食……每年常如此灸,遂得老年康健。”《外台秘要》:“三里养先后天之气,灸三里可使元气不衰,故称长寿之灸。”唐代孙思邈是艾灸“治未病”的积极倡导者,他指出“膏肓灸无所不治”,“此灸讫,令人阳气康盛”。在日本民间提倡婴儿期灸身柱,即婴儿出生后不久,用小麦粒大的艾炷灸身柱穴,3壮左右,连续灸三日至十数日不等,可以促进健康发育。

灸法养生保健的前景广阔

“治未病”是让人不生病,如今,医学的重点是防患于未然。在机体尚处在“未病”状态时及时介入一些安全简便的方法,不仅疗效好、痛苦小,而且费用低。灸法 “治未病”的理论及临床应用被延用两千余年,受到历代医家的推崇。今天,灸法仍以其独特的疗效和无毒副作用、方便经济等特色在预防保健医学领域中占有一席之地,为预防疾病、增进健康、延缓衰老、提高人们生活质量发挥更广泛的作用。

中医保健灸养生长寿少不了

相传日本德川幕府时代江户有一老寿星名万兵卫虚度174岁,其妻173,其子153岁,其孙105岁,个个精神矍铄,健步如飞。一日得到了日本天皇的接见,天皇问其长生之术,答曰:祖传每月初八连续灸足三里穴,始终不渝,仅此而已。这正是古代中医养生家所推崇的疤痕灸,使灸疤延久不愈,可以保健延年。瘢痕灸是指使用艾柱放在穴位上直接燃烧,每烧艾柱一枚,称为一壮。中医界有句话叫做“若要安,三里常不干”。这里的常不干就是指经常使用灸法。足三里可以调节免疫系统的功能以及肠胃、心脑血管、内分泌等功能。足三里可隔日采用温和灸,以灸至局部稍有红晕为度,而足三里瘢痕灸只需要每三年灸一次,每次各灸三到五壮。

在延年益寿的保健穴中还有神阙穴,神阙穴位于肚脐的中央,神阙属于任脉,有温补元阳,健运脾胃,复苏固脱之效,并可以延年美容。在《聊斋》中也有记载有人年老而颜如童子,盖每岁用鼠粪灸脐中一壮故也。神阙可以采用隔姜灸和隔盐灸。神阙隔姜灸,取0.2~0.4cm的姜片附于脐上,然后施灸,每次三到五壮,每月至少十次,最好于早九点施灸。神阙隔盐灸,将干净的盐研细放于脐中,再在其上施灸.最好配伍神阙隔姜灸使用,以防食盐遇热飞溅。

除了足三里和神阙外,脐下1.5寸的气海穴也是强身健体和抗衰老的著名穴位。气海又名丹田,属于任脉。气海是男子生气之海,常灸此穴有培补元气益肾固精的作用,是保健穴的要穴,针对此穴常用的有气海温和灸,气海膈姜灸和气海附子灸,其方法和前文的方法相同。除了以上介绍的保健灸法外,还有中脘灸,三阴交灸,肾腧灸,命门灸,曲池灸和涌泉灸,以及专在夏天伏天施灸的“伏天灸”等多为人们所采用。在药店中可以买到艾条,也可以自己制作。

日本人也灸足三里换长寿

在古代的日本东京(古称江户),每建成一座新桥,都要邀请年龄最高的长者第一个踏桥渡河。有一年(德川幕府时代),江户的永代桥建成之后,依照习俗,三河国的174岁的万兵卫第一个“初渡”。在举行“初渡”的仪式上,德川将军(当时日本的实际统治者)问万兵卫有何长寿之术。万兵卫答道:“这事不难,我家祖传每月月初八天连续灸三里穴,始终不渝,仅此而已。我虚度174岁,妻173岁,子153岁,孙105岁。”德川听后,很是感慨,而三里穴这个长寿穴也因之脍炙人口,并进而日本人——“婴儿灸身柱,促发育;十七八岁灸风门,预防感冒;二十四五岁灸三阴交,促生殖健康;三十以后灸足三里,促长寿;老年时灸曲池,促耳聪目明,预防中风”的灸法保健习俗也就形成了。

其实,日本人善灸法的习俗来自于中国,特别是其中“灸足三里,得长寿”的“养生秘决”,更是为古今医学大家和养生大家所珍视。

“足三里”的部位及找穴方法

足三里在小腿外侧之前上部,胫腓两骨间。如何找准“足三里”呢?有两个方法:

其一,正坐在椅子上,屈膝,足掌放平,自然平铺地面,用本人之手虎口围住膝盖,食指放于膝下胫骨前缘,四指并拢,当中指尖着处是穴位。在外膝眼之下方三寸,胫骨外缘,胫骨前肌与伸趾长肌之间。

其二,伸足取之,在膝下胫骨粗隆最高点下一寸,外开一寸处。它和阳陵泉的关系是斜上下各差一寸。即足三里比阳陵泉低一寸,再外开一寸处。阳陵泉在胫骨粗隆与腓骨小头之间,向下呈三角形,下角即是穴位,此穴压之酸困,可用之证实足三里的位置。

以上说的尺寸是按骨度法从外踝尖至膝眼折作一尺六寸计算的。

“足三里”的特性

“足三里”为足阳明胃经之合穴,是五俞穴之一,其性属土经土穴,“合治内腑”凡六腑之病皆可用之。“胃者五脏六腑之海也。”所以,胃为水谷之海,能包容五谷。

胃和脾相表里,均为仓廪之官。主要职责是受纳、运化水谷,输布精气、津液于全身。“足三里”为胃经之主要穴位,它有理脾胃、调气血、主消化、补虚弱之功效。

灸“足三里”能调整消化系统使之功能旺盛,吸收营养增加能源,对全身各系统都有强壮作用。金元时代,四大医学家之一的李东垣特别注重脾胃,认为脾为后天之本,是生化的源泉,是生命的根本。灸“足三里”有温中散寒,健运脾阳,补中益气,宣通气机,导气下行,强壮全身的作用。

灸“足三里”的意义

⒈ 常灸足三里可以养生保健:能增强体力,解除疲劳,强壮神经,预防衰老,对结核病、伤风感冒、高血压、低血压、动脉硬化、冠心病、心绞痛、风心病、肺心病、脑溢血及其它病症都有防治作用。三里之灸能却病延年,所以古来把三里灸叫做长寿灸。

⒉ 防治肠胃病:足三里是胃经的穴位,主消化系统。有“肚腹收于三里”之说。对于腹部疾病,如胃肠虚弱、功能低下、食欲不振、赢瘦、腹膜炎、肠雷鸣、腹泄、便秘、消化吸收不良、肝脏疾患、胃痉挛、急慢性胃炎、口腔及消化道溃疡、急慢性肠炎、胰腺炎、腹水膨胀、肠梗阻、痢疾、胃下垂等灸足三里穴相当有效。但胃酸过多空腹时烧心者,不宜灸足三里,灸其邻近处阳陵泉有良效。

⒊ 灸足三里有健步作用:能加强下肢体力,防治四肢肿满、倦怠、股膝酸痛,软弱无力诸症。对胫腓骨神经痛、坐骨神经痛、小儿麻痹、脚气、末稍神经炎等均有防治作用。

⒋ 有补益肾气的作用:对耳鸣、眩晕、腰痛、尿频、遗尿、小便不通、遗精、阳痿、早泄、哮喘等有效。

⒌ 一些疑难杂症:头痛、失眠、贫血、神经衰弱、乳痛、气臌、半身不遂等均可灸足三里。

⒍ 其它各种慢性病,如眼疾、视力减退,鼻病、耳病、过敏性疾病都可取用此穴。

中医针灸法的养生秘诀

中医养生已经受到很多养生朋友的认可,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下中医针灸的保健养生秘诀。中医保健针灸,坚持以中医经络理论为指导依据,在人体特定穴位上施灸,可达到通经络、和气血、延年益寿、保健的目的。

德川幕府时代江户有一老寿星名万兵卫虚度174岁,其妻173,其子153岁,其孙105岁,个个精神矍铄,健步如飞。一日得到了日本天皇的接见,天皇问其长生之术,答曰:祖传每月初八连续灸足三里穴,始终不渝,仅此而已。这正是古代中医养生家所推崇的疤痕灸,使灸疤延久不愈,可以保健延年。瘢痕灸是指使用艾柱放在穴位上直接燃烧,每烧艾柱一枚,称为一壮。中医界有句话叫做“若要安,三里常不干”。这里的常不干就是指经常使用灸法。足三里可以调节免疫系统的功能以及肠胃、心脑血管、内分泌等功能。足三里可隔日采用温和灸,以灸至局部稍有红晕为度,而足三里瘢痕灸只需要每三年灸一次,每次各灸三到五壮。

寿的保健穴中还有神阙穴,神阙穴位于肚脐的中央,神阙属于任脉,有温补元阳,健运脾胃,复苏固脱之效,并可以延年美容。在《聊斋》中也有记载有人年老而颜如童子,盖每岁用鼠粪灸脐中一壮故也。神阙可以采用隔姜灸和隔盐灸。神阙隔姜灸,取0.2~0.4cm的姜片附于脐上,然后施灸,每次三到五壮,每月至少十次,最好于早九点施灸。神阙隔盐灸,将干净的盐研细放于脐中,再在其上施灸.最好配伍神阙隔姜灸使用,以防食盐遇热飞溅。

里和神阙外,脐下1.5寸的气海穴也是强身健体和抗衰老的著名穴位。气海又名丹田,属于任脉。气海是男子生气之海,常灸此穴有培补元气益肾固精的作用,是保健穴的要穴,针对此穴常用的有气海温和灸,气海膈姜灸和气海附子灸,其方法和前文的方法相同。除了以上介绍的保健灸法外,还有中脘灸,三阴交灸,肾腧灸,命门灸,曲池灸和涌泉灸,以及专在夏天伏天施灸的“伏天灸”等多为人们所采用。在药店中可以买到艾条,也可以自己制作。

用灸法健身防病,男女老幼皆可以应用,并没有什么窍门,贵在“坚持”二字,坚持数年必有好处,俗话说“功到自然成”。实践证明,只要定期施灸,持之以恒,把保健灸作为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件事,养成习惯,定能收到强身延年的效果。

中医艾灸常用穴位

1、神阙(脐中)

取穴:在脐窝正中。

作用:本穴是古代重要保健穴之一。如宋代《扁鹊心书》提到期“凡用此灸,百病顿除,延年益寿”。明代《针灸集成》也记述一老者,“年逾百岁,而甚壮健”,原因是“每交(指春分、秋分、夏至、冬至)灸脐中”之故。现代用它调节肠胃功能,提高免疫力,延缓衰老,预防中风。

操作:灸法:隔盐灸,以黄豆至枣核大之艾炷,灸5~30壮。关于壮数,《类经图翼》认为:“若灸三、五百壮,不惟愈疾,亦且延年”。可作参考。艾条灸,每次15~20min,以局部潮红为度。

2、气海

取穴:在腹正中线上,脐下1.5寸处取穴。

作用:培补元气、固益肾精。是防病强身穴之一。古人认为该穴是“元气之海”,也是“男子生气之海也”(《铜人腧穴针灸图经》)。现代本穴用于增强人体的免疫力、延年益寿,改善亚健康状态,以及预防休克,增强男性性功能。

3、关元

取穴:在腹正中线上,脐下3寸处取穴。

作用:本穴为历代重要的保健益寿之穴。关元属任脉经穴,为足二阴与任脉之会,手太阳小肠的募穴。具有温肾固精,益气回阳,培元固本, 理气和血,通调冲任及强壮的作用,灸之能调整膀脱的张力,促进垂体性腺功能,提高机体免疫力,防病强身保健。《医经精义》有“元阴、元阳交点之所”的说法,《扁鹊心书》对本穴颇为推崇,曾有诗云:“一年辛苦唯三百(壮),灸取关元功方多;健体轻身无病患,彭篯(又称彭祖,相传为古代长寿者)寿数更如何。”对防治遗尿、遗精,习惯性便秘等有较好效果。可作为中老年保健、男性性功能障碍防治等的要穴。

操作:灸法:采用艾灶无疤痕灸或艾条温和灸,药物(附子饼)敷灸,每次每穴5壮或15-20分钟,灸至小腹温暖舒适,局部皮肤红晕发热为度,每日或隔日1次,每月灸10次。注意孕妇忌用。

天津传统特色的长寿面四碟捞面

过生日,吃面条,是我国传统习俗,历史由来已久,查看了很多资料,说法不一。一个最为相近的传说是这样:西汉年间,汉武帝崇信鬼神又相信相术。一天与众大臣聊天,说到人的寿命长短时,汉武帝说:《相书》上讲,人的人中长,寿命就长,若人中1寸长,就可以活到100岁。”坐在汉武帝身边的大臣东方朔听后就大笑了起来,众大臣莫名其妙,都怪他对皇帝无礼。

汉武帝问他笑什么,东方朔解释说:“我不是笑陛下,而是笑彭祖。人活100岁,人中1寸长,彭祖活了800岁,他的人中就长8寸,那他的脸有多长啊。” 众人闻之也大笑起来,看来想长寿,靠脸长长点是不可能的,但可以想个变通的办法表达一下自己长寿的愿望。脸即面,那“脸长即面长”,于是人们就借用长长的面条来祝福长寿。渐渐地,这种做法就演化为生日吃面条的习惯,称之为吃“长寿面”。

“长寿面”有很多种,与各地的饮食习惯和风俗有关,四川风味的插肉面,南方风味的桐皮熟脍面,以及丝鸡面、三鲜面、盐煎面、炒鸡面、笋泼肉面等,太多了,味道都很棒。做法除了煮之外,还有炒、焖、煎,面条的浇头也有很大扩展,各种荤素菜都可以拌面而食。天津的传统捞面以四碟为特色,主要有四碟炒菜、四碟菜码,有的还会加上四蝶调料汁。今天的最家常最美味的四碟捞面。这样的捞面在天津不仅是生日时吃,办喜事时也是这样的做法,现在就详细介绍下哈:

四碟炒菜:香干炒肉丝、蒜薹炒牛肉、韭菜炒鸡蛋、青椒肉丝

四碟菜码:黄瓜丝、豆芽、胡萝卜丝、白菜丝

人类寿命的上限是多少

来自美国科学家的研究,通过近100年的人类死亡数据详细和全面的分析,在研究过程中,对某个年龄段死亡人数增加和下降都做出了精确的对比,才得出这样的结论,这个结论是具有权威性的。此外,科学家认为,未来随着人类医疗成就的发展,人们的平均寿命将能够顺利延长,但不会超过这个生命的极限。例如,中国人的平均寿命是73岁,可能会延长到83岁,但绝对不会超过115岁。

人类寿命的上限是多少 长寿有何秘诀 长寿的秘诀是什么

生死是一种自然法则,无法逃避,如果健康生活100岁,对人的医生来讲是值得开心和快乐的,因为生命的质量高,但如果是疾病缠身货到100岁,人备受疾病的折磨,还会拖累别人,确实是一件非常痛苦的事情。所以,健康的长寿才是人们追求的,一些长寿的老人家在健康方面都做的非常的出色,那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下可以长寿有哪些秘诀吧。

1.定期参加劳动或运动,使身体每天都能得到锻炼。运动不是故意运动和锻炼,主要是做一个勤劳的人,很多事情要自己做,减少依赖,尽量的多走路,能走路的就不骑自行车,能骑自行车就不开车,每天做家务也是锻炼身体的一种方法。

2.吃饭只吃八分饱,饮食上不贪心,但要有法律,睡眠不贪睡,起床后不再睡觉,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早点睡觉,晚饭后散步。

相关推荐

夏季艾养生的6大保健

是中医传统的疗法之一,艾能治疗很多的疾病,同样可以起到很好的养生的功效。艾养生也是以位为基础的,艾特定的位可以起到更好的养生功效。下面为大家介绍一下夏季艾养生的六大位。关元。常关元,能防病保健、强壮体质,对全身衰弱、少气乏力、精神不振、下腹部虚寒有防治作用。治时点燃艾条,距关元3厘米处熏,局部有温热舒适感时,固定艾条不动,每次10~20分钟,以至局部稍红为度,每周

如何按摩头皮让自己更健康

常挠挠头,防病治病另外,头皮上有很多位,像上星、百会、脑户、前顶、玉枕等,针这些位,能够防治疾病。按摩这些位,虽不像针那样强烈,但是按摩的面积较大,动作轻柔,同样能够通经络,起到防治神经衰弱、头痛、失眠、老年性痴呆、健忘的作用,所以没事经常挠挠头,尤其是脑力工作者。按摩头皮,延年益寿防脱发现代科学研究证明:经常按摩头皮能刺激头皮上的毛细血管,使它们扩张变粗,血液循环旺盛,供给大脑组织更

冬天脸上湿疹反反复复怎么办 艾治疗

温和湿疹部位、足三里、涌泉、合谷每天一次(每处约10-20分钟)。 足三里位于外膝眼下3寸,胫骨前嵴外侧一横指处、按压时有酸胀麻感可向下肢和足背发散。被成为长寿第一,具有疏风化湿,通经络作用。涌泉为足少阴肾经上的大,位于足底前三分之一与后三分之二交界处。艾这个位有明显的补肾阳作用。肾阳充足则气化作用正常,水液从膀胱排出,不会羁留人体。合谷位于侧拳,在手背部第一、二掌骨之间,约平第

手脚凉哪里

足三里是个强身健体的万能,长寿。有“若想身体安,三里常不干”说法。这个常不干指的是用艾条熏灼位,使该处的皮肤起水疱,又称其为“花,疮”,这水疱老流水可以及时把脾胃的寒湿祛除,“常不干”因此而来。有关研究发现,艾足三里,可以改善胃的蠕动和胃的供血状况,刺激消化液的分泌,从而增强消化能力。【施方法】:艾足三里是以温和为主,尽量不要发生疮。艾足三里,可以使用单眼艾盒艾,每

关节疼痛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在人体所有的关节中,膝关节劳损和运动伤发病率都排在首位。15岁以前膝关节处于发育阶段,青春期的生长痛多发在膝关节附近。15岁~30岁膝关节处于“完美状态”,运作起来可以说是不知疲倦;30岁~40岁髌骨软骨产生了早期轻度磨损,会出现短期的膝关节酸痛;40岁~50岁在走远路之后,膝关节内侧容易出现酸痛,用手轻揉之后会缓解;50岁以上膝关节会感觉到明显疼痛,这是因为髌骨软骨的“使用寿命”已到,软骨全层磨

小孩突然发烧39度怎么办

推脊柱:用毛巾或者手沾水从大椎到龟尾沿着脊柱从上到下的方向擦拭孩子背部,叫推脊柱,是退热的手法,适宜38.5℃以上的高热,做100~300次。大椎:低头的高骨处,平肩峰。龟尾:尾椎骨端(肛门上方)。推天河水:家长用蘸了清水的食、中二指指面在孩子双手前臂从腕横纹中点推至肘横纹中点,做100~500次,能起到清热解表的作用。搓痧和吮痧:适合较小的宝宝,大约2周岁以下。如果超过3周岁,可以在大椎至身

值得珍藏的艾常用养生

1.神阙神阙(肚脐)属任脉经.又名脐中。艾神阙,有温补元气,健运脾胃,固脱复苏之功效。现代研究发现,艾实验性关节炎大白鼠的神阙,其炎症区坏死程度及细胞浸润明显减轻,隔盐正常小白鼠的神阙,其杀伤细胞性,在24小时内迅速升高,72小时至120小时复原,若间日连续,则性升高可维持更长的时间。神阙多采用隔盐,还有一种叫做神阙脐法的保健法,其法是,先以生五灵脂24克、生青盐15

经典美容方法-让容颜永驻

一、按摩美容:按摩美容可以促进颜面气血流通,面部焕发光泽。具体做法可以在清晨起床后,用左右手摩擦耳朵,然后轻轻牵拉耳朵;再用手指摩擦头皮,梳理头发;最后把双手摩热,以热手擦面,从上向下十四次。二、针美容:通过针刺激位,调整各脏腑组织功能,促进气血运行而延缓皮肤衰老。临床上可根据具体情况,辨证取组方进行调整。如在除皱方皱方面,可针刺丝竹空、攒竹、太阳、迎香、颊车、翳风等。三、药物美容:药物美

冬季体虚怕冷怎么办 足三里

足三里是个强身健体的万能,长寿。有“若想身体安,三里常不干”说法。这个常不干指的是用艾条熏灼位,使该处的皮肤起水疱,又称其为“花,疮”,这水疱老流水可以及时把脾胃的寒湿祛除,“常不干”因此而来。艾足三里是以温和为主,尽量不要发生疮。艾足三里,可以使用单眼艾盒艾,每时间在10-20分钟,如果图方便也可以使用艾罐,每时间在20-30分钟。

头部按摩法的保健作用

1、常挠挠头,防病治病头皮上有很多位,像上星、百会、脑户、前顶、玉枕等,针这些位,能够防治疾病。按摩这些位,虽不像针那样强烈,但是按摩的面积较大,动作轻柔,同样能够通经络,起到防治神经衰弱、头痛、失眠、老年性痴呆、健忘的作用,所以没事经常挠挠头,尤其是脑力工作者。2、按摩头皮,延年益寿防脱发现代科学研究证明:经常按摩头皮能刺激头皮上的毛细血管,使它们扩张变粗,血液循环旺盛,供给大脑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