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几个月长牙 宝宝长牙的症状
宝宝几个月长牙 宝宝长牙的症状
1、流口水:宝宝出牙时,会刺激牙龈神经,从而引起唾液腺分泌增加。
2、牙龈痒:牙齿萌出时对牙龈神经造成的刺激,引起牙龈不适,出现牙龈痒、牙龈疼痛等,宝宝表现为喜欢把东西放进嘴巴里面咬。可以买一些牙胶或磨牙棒产品帮助宝宝缓解不适。
3、烦躁:牙齿带来的不适会让宝宝脾气暴躁和爱哭闹,在出牙前一两天尤其明显。一般只要让宝宝咬磨牙棒,转移其注意力,通常会安静下来。
4、体温升高:出牙能使体温稍稍升高,所以宝宝可能会觉得比平时热一点。只要体温不超过38℃,且精神好、食欲旺盛,就无需特殊处理,让宝宝多喝些开水就行了;如果体温超过38.5℃,并伴有烦躁哭闹、拒奶等现象,则应及时就诊。
宝宝长牙有什么表现
宝宝在长牙的时候,宝宝的身体会出现一些反应,不同的宝宝表现也不同,主要有以下这些:
首先是疼痛,牙齿要冲破牙床,必然给宝宝带来不舒适的疼痛感。这种痛感会让宝宝的脾气变得暴躁,爱哭闹。
其次是脸颊发红,有时候长牙齿会导致宝宝脸部充血,长出红斑,甚至会出现牙龈肿胀。
接着是流口水。出牙时产生的过多唾液会让宝宝经常流口水,这也将影响到宝宝,宝宝也会为了让牙齿舒服一些,开始喜欢啃、嚼或者咬东西。所以,爸爸妈妈们要注意不要把脏东西放在宝宝触手可及的地方,以防止病从口入。
而睡不安稳,体温升高,也是宝宝长牙齿的时候常出现的伴随症状。烦躁不安的宝宝更会时常啼哭,爸爸妈妈们此刻要注意耐心安抚宝宝的情绪,万万不可以急躁,以免让宝宝更加难受。
婴儿几个月长牙?不知道爸爸妈妈们是不是已经对此有了答案了呢?宝宝长牙不是小事,爸爸妈妈们要多花一些心思来照顾长牙中的宝宝,长牙期间的宝宝会因为疼痛而出现各种不良的情绪,甚至出现一些动作误伤了自己,这时候,只有看好宝宝,照顾好宝宝,安抚好宝宝,才是陪伴宝宝度过这个人生关键期的重要保证哦!爸爸妈妈们不妨试着的多陪宝宝玩,给宝宝唱唱歌,转移宝宝的注意力,这样他们的疼痛感也会减轻不少呢!
宝宝几个月长牙
一般来说,宝宝在刚出生的时候,口腔里并没有牙齿,所以刚出生的宝宝并没有咀嚼食物的能力。那么随着他们的成长,大概到六个月的时候呢,宝宝们就开始长牙了。当然,有些宝宝长牙的时间比较早,大概在四五个月的时候,这也是正常的。而一些长牙比较晚的宝宝可能要到一周岁左右才开始长牙,这也是正常的,爸爸妈妈们不需要担心。
宝宝在长牙的时候,下颌的中切牙最先开始萌出,然后会以每个月增加一颗的速度开始长牙,到了宝宝大约一周岁的时候,口腔内大约就有六颗牙齿了。而当宝宝两周岁半的时候,乳牙基本上就已经全部萌出了,此时宝宝的口腔内会有二十颗乳牙。
而如果宝宝在出生后的一年内,出现全身或局部紊乱疾病,那么乳牙釉质的发育就会受到不良的影响,导致宝宝的牙齿发育产生缺陷,患龋齿的概率将大大上升。所以,在宝宝长牙齿的时候,爸爸妈妈们一定要爱护好宝宝的牙齿,这样才能让宝宝的牙齿生长的更加健康哦!
宝宝几个月长牙
宝宝出生时,口腔内没有牙齿,正常的宝宝平均六个月大开始长牙,根据宝宝不同体质,有的宝宝在4、5个月的时候已经开始长牙,有的宝宝要在1岁左右才开始长牙,妈妈不用担心,宝宝在一周岁长牙也是正常的。宝宝长牙时,下颌中切牙开始萌出,以每个月增加一颗的速度长牙,大约一岁大(十二个月)有六颗牙。直到2岁半乳牙全部萌出,二十颗乳牙会都长全。
宝宝出生后1年内(1.5个月-11个月)所有乳牙釉质矿化完成,出生后2年内(6个月-24个月)所有乳牙萌出。因此出生后1年内,如果宝宝出现全身或局部紊乱疾病,将影响乳牙釉质的发育,导致牙齿发育缺陷,易患龋齿。因此当宝宝长牙开始时,妈妈要将宝宝的牙齿护理好,这样才会让宝宝牙齿更健康。
宝宝几个月长牙
孩子出生时,口腔内没有牙齿,正常的宝宝平均六个月大开始长牙,下颌中切牙开始萌出,以每个月增加一颗的速度,大约一岁大(十二个月)有六颗牙。直到2岁半乳牙全部萌出,二十颗乳牙会都长全。
宝宝出生后1年内(1.5个月—11个月)所有乳牙釉质矿化完成,出生后2年内(6个月—24个月)所有乳牙萌出。因此出生后1年内,如果孩子出现全身或局部紊乱疾病,将影响乳牙釉质的发育,导致牙齿发育缺陷,易患龋齿。
宝宝长牙顺序
牙齿萌出时间存在着很大的个体差异。这一点非常重要,因为个体差异的存在,有的孩子牙齿萌出偏早、有的孩子偏晚,但只要在个体差异的范围内,就是正常的。
1、中切牙:下颌 6个月;上颌 7个半月
2、侧切牙:下颌 7个月;上颌 9个月
3、第一乳磨牙:下颌 12个月;上颌 14个月
4、犬牙:下颌 16个月;上颌 18个月
5、第二乳磨牙:下颌 20个月;上颌 2岁
有的孩子会有个别牙齿的萌出顺序颠倒,但最终并不影响牙齿的排列,无需处理。
宝宝乳牙的萌出遵循着这样一个生理规律:一定时间萌出、一定顺序长处、左右牙齿对称发育。一般来讲,宝宝小乳牙是在6—7个月时开始萌出。可有的宝宝会在出生后4个月就长处小乳牙,有的宝宝缺晚到出生后10个月,这都属于正常现象。尽管宝宝出牙的时间有早有晚,但不应相差得太远。
宝宝几个月长牙
正常宝宝平均6个月左右开始长牙。
宝宝6个月左右,开始添加辅食,这时候牙齿也开始萌出。
不过,宝宝长牙时间也是存在个体差异,有些孩子可能在4~5个月就长牙了,有的孩子则稍晚一点,7~8个月才开始长牙,这都属于正常现象,家长不用担心。但如果孩子到1岁左右还没有长牙,就要看口腔科医生了。
宝宝长牙需要的营养元素爸妈知道不
宝宝几个月长牙
孩子出生时,口腔内没有牙齿,正常的宝宝平均六个月大开始长牙,下颌中切牙开始萌出,以每个月增加一颗的速度,大约一岁大(十二个月)有六颗牙。直到2岁半乳牙全部萌出,二十颗乳牙会都长全。宝宝出生后1年内(1.5个月—11个月)所有乳牙釉质矿化完成,出生后2年内(6个月—24个月)所有乳牙萌出。因此出生后1年内,如果孩子出现全身或局部紊乱疾病,将影响乳牙釉质的发育,导致牙齿发育缺陷,易患龋齿。
宝宝几个月长牙?下面就来看看宝宝长牙期所需要的营养元素吧。
宝宝长牙所需营养元素
钙:虾仁、骨头、海带、紫菜、鱼松、蛋黄粉、牛奶和奶制品。钙是组成牙齿的主要成分,少了它,小乳牙就会长不大。
磷:磷在食物中分布很广,肉、鱼、奶、豆类、谷类、以及蔬菜。磷能让小乳牙坚不可摧。
氟:海鱼、茶叶、蜂蜜。咀嚼含氟丰富的食物就和用含氟牙膏刷牙一样能防止细菌所产生的酸对牙齿的侵蚀,抑制细菌中的酶而阻碍细菌的生长。
蛋白质:各种动物性食物(如肉类、鱼类、蛋类等)、牛奶及奶制品中所含的蛋白质属优质蛋白质。植物性食物中以豆类(尤其黄豆)所含的蛋白质量较多。它对牙齿的形成、发育、钙化、萌出也起着重要的作用。
维生素a:鱼肝油制剂、新鲜蔬菜。可以维护牙龈组织的健康。
维生素c:新鲜的水果如桔子、柚子、猕猴桃、新鲜大枣。牙釉质的形成需要维生素c。
维生素d:鱼肝油制剂,另外,日光照射皮肤可使体内自己合成维生素d。缺乏维生素d会造成宝宝牙齿发育不全和钙化不良。
太早长牙原来是这些因素决定的
一、宝宝长牙早
一般情况下,宝宝会在6-7个月开始长牙,有的宝宝在3-4个月就开始长牙了,这就是宝宝长牙早的现象。不少妈妈担心宝宝长牙早会不会影响牙齿的发育,其实,宝宝长牙早是因为妈妈在怀宝宝的时候就很注意补钙,宝宝钙质较多,则长牙时间就会早一些,这也是很正常的,妈妈不需要过分担心。
一般来说宝宝4-12个月长牙都是正常的,如果宝宝超过一岁还没有长牙,妈妈就需要带宝宝到医院检查是否缺钙。另外,宝宝长牙早晚会受到遗传因素的影响,如果爸爸妈妈也比较早长牙,宝宝也会比较早。因此,宝宝长牙在正常的时间下是可以的,不会对宝宝牙齿发育有影响。
二、宝宝长牙晚
宝宝长牙的早晚和宝宝自身因素有关。有的宝宝长牙晚,在一岁时候才开始长牙。宝宝的长牙周期都不尽相同,虽说应在约6个月大时长出第一颗牙齿,不过就乳牙而言,出牙的时间差距在半年之内都算正常,而恒牙萌出时间的合理差距甚至可延长至1年。所以,一般无需过度担心,通常只是长牙时间的快慢不同,并不会影响到牙齿的功能。一般宝宝长牙晚的原因有:
1、先天遗传:宝宝长牙较慢的主要原因来自遗传,包括家庭病史、种族等,甚至连性别也会有所差异。根据多数研究报告来看,女宝宝的长牙时间会比男宝宝早一些。
2、后天环境:除了先天遗传因素之外,后天环境也可能间接造成长牙缓慢。就拿早产儿来说,他的长牙时间就必须先扣除早产时间,这样得出的结论才比较准确。如果是胎龄30周就出生的早产儿,那么长出第一颗牙的时间就必须延后10周(通常是出生后6-8个月时)。另外,凡是出生体重过轻的宝宝,也很可能出现长牙较慢的问题。
3、系统性疾病:唐氏症、脑下垂体分泌异常、外胚层发育不全症候群等,都有可能造成宝宝长牙的速度有所差异,必须通过抽血检查才能确定真正的病因。
4.、外伤与感染:如果宝宝的乳牙出现高低不一的情况,则很有可能是牙齿受到过外力撞击,导致与牙齿相连的韧带坏死,而以新生骨头取代(骨粘连),从外观看来只是某颗牙齿生长较慢,实际上却会影响到恒牙的萌发。如果宝宝乳牙提早丧失,牙龈表面便会生成结缔组织,一旦恒牙此时还未充分成长,就会受到压迫而导致恒牙出牙较慢。另外,有时宝宝所服用的药物会让牙龈增厚,牙齿不易冒出,也会让妈妈产生长牙较慢的误解。
宝宝几个月长乳牙
宝宝的牙齿有两副,包括乳牙和恒牙。乳牙时宝宝最先有的牙齿,宝宝几个月长乳牙?
宝宝最早在4个月的时候乳牙开始萌出的,但大部分宝宝是从6个月以后开始长牙。牙齿通常是一对一对长出,最早出现的是下方的门牙(前牙),之后是上门牙,然后是侧门牙,再后是前磨牙和犬齿,最后是后磨牙。一般到3岁时,20颗乳牙全部出齐。
宝宝的第一颗牙长出早晚不同,一般是4-12个月之间长出都算正常。如果1岁时还未长牙,只要其他发育都正常。也不必太担心,只有极个别情况是由于代谢紊乱而出牙迟,但通常这不会只表现在牙齿上,也会在其他方面表现出来。
一般情况下,宝宝1岁以前长牙都属正常。宝宝长牙时可以给宝宝一些较硬的小饼干,、面包干、烤馒头片等,让宝宝磨磨牙龈,帮助宝宝尽快长牙。
宝宝几个月长牙
宝宝几个月长牙
宝宝一般在六个月之后开始长牙。不过,有些妈妈认为自家的宝宝长得快,不到六个月已经长牙了。有的妈妈却说自家的宝宝八个月了,还是没有长牙。在这个问题上,是和宝宝的体质有联系的。
当孩子的发育比较快,营养的补充比较充足,那么会比其他的宝宝更早长牙。孩子的乳牙全部长齐也是需要一段时间的。在宝宝出生的两年时间里,宝宝的乳牙一般都会长齐了。
有些宝宝在刚刚长了乳牙之后,就出现了龋齿的问题。这种龋齿的问题,一方面可能和宝宝的自身疾病影响有关,另一方面和孩子的饮食习惯有关,当爸爸妈妈没有及时为宝宝做好牙齿的护理,就易出现该情况。
宝宝长牙顺序
宝宝的牙齿发育也是存在规律的,为了保证牙齿的美观性,一般都是对称生长的。在宝宝六个月的时候,一般先长中切牙,再长出侧切牙。当宝宝16个月左右,一般会长出犬牙以及上颌。
爸爸妈妈们了解了牙齿的生长顺序,这样能够更好的观测孩子的牙齿发育是否正常。牙齿生长对称,对于宝宝的脸型也是有影响的。有些宝宝长乳牙的时间比较晚,爸爸妈妈们也不必过于着急,长牙的时间有些许偏差,并不会有太大的影响。
在了解宝宝长牙的时期之后,爸爸妈妈们可以准备足够的饮食营养,为宝宝长牙助力。
宝宝长牙症状
对于新手爸爸妈妈来说,还不熟悉孩子的长牙周期,也不了解孩子的长牙症状,就容易让宝宝受苦。那么,接下来,就请爸爸妈妈们来详细了解宝宝的长牙症状吧。
1.疼痛和牙龈肿胀。孩子在刚刚要长牙阶段,宝宝的牙齿受到了挤压,宝宝会感受到一些痛苦。孩子的牙龈也会有变化,甚至会有一些肿胀的问题。
2.脸发红。孩子长牙阶段,小脸蛋会比较容易发红。有些宝宝的体质比较弱,还出现了红色斑点的问题。
3.流口水。有经验的爸爸妈妈们会发现宝宝长牙之后,会一直流口水。这是由于孩子长牙阶段,唾液的分泌量会比较多。此时,爸爸妈妈们要随时为宝宝准备手巾,及时擦拭宝宝的口水。
4.爱咬东西。宝宝长乳牙阶段,宝宝的牙床除了会有疼痛感,还会有痒的感觉。因此,宝宝还是会比较喜欢咬东西。孩子牙床不舒服,晚上的睡眠质量也会比较差一些,容易被惊醒。宝宝睡眠时间不够,脾气也会变得比较差,比较容易烦躁。
5.体温高一些。孩子在长乳牙阶段,身体的温度会略微高一些。不过只要温度还是处于正常值,就不会对于宝宝的健康造成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