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胀气按什么穴位
宝宝胀气按什么穴位
1、宝宝胀气可以按内关穴
内关穴属心包经,除益气安神,还有和胃降逆、宽胸理气之功,常按摩内关穴,对缓解胃部胀气有一定作用。因此,宝宝平时如果胀气的话可以多按摩内关穴。内关穴位于前臂正中,腕横纹上2寸,在桡侧屈腕肌腱同掌长肌腱之间取穴。具体来说,就是将右手三个手指头并拢,把三个手指头中的无名指,放在左手腕横纹上,这时右手食指和左手手腕交叉点的中点,就是内关穴。
2、宝宝胀气可以按足三里穴
足三里穴属足阳明胃经穴,是人体的一个重要穴位,除了强壮身体、调节机体免疫力,还有调节脾胃的好处。足三里穴在膝盖下外侧,约四横指(约3寸)的小腿胫骨外侧有一凹沟处,这是强壮穴,力度按大一点,酸麻的经络传感可到脚背。按摩本穴可治一切肠胃消化系统疾病,包括消化不良、胃胀胃痛。
3、宝宝胀气可以按太白穴
如果宝宝吃饭的时候总觉得刚吃一点就胃胀,甚至还不断打嗝,有想呕吐的感觉,不妨在平时多按太白穴。太白穴是脾经的原穴,对调理脾气虚弱有好处。它在足内侧缘,第1跖骨关节后下方赤白肉际凹陷处。另外,常按太白穴还能缓解运动后肌肉酸痛感。
坐月子正确的喂奶姿势 特殊情况时喂奶的最佳姿势
胃食管返流状况的宝宝,采用直立或半直立的位置最好,如背靠式或直立抱式,因为重力的作用可防止胃食管反流,若宝宝因为胃食管反流不愿意吃奶,可尝试站着或走着哺乳,因为温柔的动作能安抚宝宝,并帮助他们进食。
注意:在给宝宝喂奶之后,一定要让宝宝保持直立15-20分钟,可以是直立抱着,也可以用婴儿背带,在宝宝刚吃过奶后,最好不要坐着或者晃动,因为这样更容易造成胃食管反流。
宝宝胀气时,可采用和胃食管反流同样的哺乳姿势,即背靠式或直立抱式,因为这两种体位能更好的控制母乳的流速,避免产生气体,加重宝宝胀气。
宝宝感冒鼻塞时,最好采用背靠式或直立抱式喂奶法,若鼻塞时躺下喂奶鼻塞会变得更严重,因此直立的状态能避免这种状况。
当妈妈涨奶的时候,母乳量大而且流速很快,宝宝很快就会吃饱,同时也容易导致宝宝胀气或者吐奶,这时需要减轻重力的作用,宜采用背靠式,这种方式在喷奶时宝宝更容易躲开,还可防止被呛到。
宝宝肚子胀气怎么办 护理小妙招
1、喂奶后拍嗝,把宝宝竖抱轻拍后背中上部,帮助宝宝排出胃内气体,防止胀气。
2、喂奶后2小时,按摩宝宝腹部帮助排出肠胃气体。
3、宝宝胀气时,可以用婴儿薄荷油按摩宝宝腹部或者用温毛巾热敷肚子,以加速肠道蠕动, 通过放屁排气。
4、避免让宝宝饿得太久后才喂奶,喂奶前后安抚情绪,避免哭闹加重胀气。
婴儿薄荷油消除胀气要注意些什么
注意事项:
一、哺乳期妈妈,不能将薄荷油涂抹在自己身上,瓶口设计是滚珠型的,身边如果没有其他人帮忙处理,可以直接将滚珠在宝宝肚子上涂抹5-8圈。不按摩也没关系。不会影响效果。
二、不能接触眼鼻口,不能弄到宝宝肚脐眼上,距离肚脐眼至少2厘米远。
三、遇到宝宝胀气,先涂抹5-8圈,如果隔20分钟不见明显效果,再加用5圈。每次使用不能超过8圈。
四、涂抹完薄荷油后用指腹顺时针按摩肚子,稍微带些力度。
五、如果宝宝胀气严重,或存在积食现象,建议每天早晚用一次,起到预防作用,每次不超过4圈。
三、遇到宝宝胀气,先涂抹5-8圈,如果隔20分钟不见明显效果,再加用5圈。每次使用不能超过8圈。
四、涂抹完薄荷油后用指腹顺时针按摩肚子,稍微带些力度。
五、如果宝宝胀气严重,或存在积食现象,建议每天早晚用一次,起到预防作用,每次不超过4圈。
宝宝肚子胀气可以吃鸡内金吗
你孩子的情况考虑是消化不好引起的,
建议服用鞣酸蛋白,金双歧胶囊治疗。祝您健康.
宝宝胀气是常见的现象,宝宝胀气肚子会鼓鼓的,有些宝宝因为肚子胀气难受,不舒服会哭闹不止,那导致宝宝肚子胀气的原因是什么?主要原因:
1、吞食过多的空气。
宝宝以奶瓶喂食时,吸吮如果太急容易吸入过多空气,奶瓶的奶嘴孔大小不适当或瓶身倾斜时,空气也会经由奶嘴缝隙让宝宝吸入肚内,以及宝宝过度哭闹也容易导致胀气。
2、消化不良。
肠道因粪便堆积,使产气的坏菌增生,或牛奶蛋白过敏、乳糖不耐、肠炎等引起消化、吸收不良,易产生大量的气体。
3、肠胃蠕动障碍。
分为单纯功能性的称为“假性肠阻塞”,和肠胃道真正缺乏神经节的“先天性巨肠症”。这类问题的严重程度不同,可从慢性便秘和腹胀到严重呕吐观察,可以是暂时或终身的。
预防孩子肚子胀气的方法
宝宝胀气重在预防,妈妈在护理宝宝时应注意按时喂奶,不要等宝宝哭很久在喂奶,因为久哭会使宝宝吸进很多空气而造成胀气;另外,喂奶后要注意轻拍宝宝背部,促进宝宝排气。此外,选择合适大小的奶嘴时也很重要。
1、按时喂奶
不要等宝宝哭很久才喂奶,只要他有饥饿的表情就喂奶,否则会因久哭而吸进很多空气造成胀气。而且因为太饿,当一吃到奶时会很急、很用力,也会吸进过多空气。
爸爸妈妈要学习如何安抚宝宝,不一定看到宝宝哭,就拚命给他喝奶,或用让吸奶嘴的办法安慰宝宝,可能这反而令他的肚子更胀;有时宝宝的哭闹,只是希望爸爸或妈妈多抱抱他陪陪他而已。
2、喂食后轻拍宝宝背部
在喂食后,轻轻拍打其背部以促进打嗝和排气,减少宝宝胀气的可能性。
3、注意奶瓶嘴儿大小适度
要注意奶嘴孔不要过大、瓶身的倾斜度不要太大,通常选择让宝宝在10到15分钟内吃完240ml的奶水为宜,这样就不容易造成空气进入奶嘴,随宝宝喝奶水时进入体内。宝宝如果有拉肚子或胀气的情形,建议妈妈,将牛奶泡成原来一半的浓度,举例说明,如果一般泡牛奶的比例是1:60,就转变成1:120;如此一来,可以减轻宝宝的肠胃负担,减少胀气的情形。
4、少吃不好消化的食物
已经开始吃辅食的宝宝要少吃不容易消化、容易胀气的食物,例如地瓜、豆类等,韭菜也应让宝宝少吃。
宝宝为什么容易胀气 如何预防宝宝胀气
不要等宝宝哭很久才喂奶,只要宝宝有饥饿的表情就喂奶,不然因哭久了而吸进很多空气造成胀气;也会因为太饿,当一吃到奶时会很急、很用力,也会吸进过多空气。
另外,爸妈不要一看到宝宝哭,就一味地给他喝奶,或给宝宝安抚奶嘴,这可能导致宝宝肚子更胀。有时宝宝的哭闹,只是希望爸妈多抱抱他陪陪他而已。
在喂食后,轻轻拍打其背部以促进打嗝和排气,减少宝宝胀气的可能性。
要注意奶嘴孔不要过大、瓶身的倾斜度不要太大,不要让宝宝喝奶喝过快过急,这样就减少空气进入奶嘴,随宝宝喝奶时进入体内。
母乳喂养的妈妈要避免吃些容易让宝宝胀气的食物,如:豆类、玉米、红薯、花菜以及辛辣食物。已经开始吃辅食的宝宝要少吃不容易消化、容易胀气的食物。
宝宝肚子胀气的表现 宝宝胀气的分类
宝宝胀气又可分为肠胀气和胃胀气。“胃胀气”主要是气体在胃内产生,通常为进食时摄入过多的气体所造成,而“肠胀气”则是因为消化分解时出现的气体所造成。
胃胀气时,轻压宝宝的胃部,可能会出现打嗝的情况;若是肠胀气,轻压宝宝腹部,过一阵子就可能排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