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前纵韧带钙化

前纵韧带钙化

这种韧带钙化是有很多种类型的,不同类型的患者可有不同的表现。因此,认识韧带钙化的临床表现以及发病原因是十分重要的。这样才能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治疗。临床上,颈椎前纵韧带钙化者远比椎节后纵韧带骨化者为多在年龄50岁以上者的颈椎侧位X线片上,约80%可显示这一特征,其中发生在 腰椎者约占半数而胸椎椎节的发病率最低。

而且不同类型的患者可能发病原因也会有很大的差异。其中,除了特发性前纵韧带钙化症的病因不明外,其他的绝大多数病例是由于椎体间关节的退行性变所致。此外,颈椎及腰椎的超限运动或外伤为其继发因素。由于椎节的退变从脱水、松动开始渐而引起前纵韧带的松弛,渐而出现韧带-骨膜下出血及髓核前移在形成椎节前方骨刺的同时局部的韧带亦随之钙化并渐而钙化。此 病理过程常持续多年最后引起椎节活动度的减少,甚至椎节完全钙化而呈融合状态。此种现象亦可视为人类机体自我防御保护性反应的一种形式,以减缓病变椎节 病理过程的继续发展。

通常情况下,在早期,患者可有颈部不适,活动不灵活,以及局部 疼痛感等,伴有椎节前缘巨大骨刺者在颈段可引起吞咽障碍及咽喉部的异物感。单纯前纵韧带骨化者少有阳性体征所见范围广泛者,颈椎及腰椎活动度可有轻至中度受限主要影响伸、屈功能。

为什么部分颈椎病术后症状不完全缓解

颈椎病术后症状不完全缓解,有下述常见原因:(1) 病变较严重,椎体后缘骨质增生明显,手术不可能完全彻底切除,残留一部分增生组织。这种患者由于手术已经做植骨融合固定,残留的增生组织会逐渐被吸收,症状也会逐渐好转,所以只需对症处理,观察几个月。如残留增生组织或后纵韧带钙化仍然有较重压迫,建议先保守治疗,可以服用根痛平颗粒。根痛平颗粒具有活血化瘀、软化增生的作用,一般可取得良好效果。如果经过严格保守治疗无效,可以再做后路手术。(2) 脊髓变性、病情严重、压迫脊髓时间过长者,虽然完全解除了脊髓压迫,造影显示已经无梗阻,但临床症状仍然不能恢复,这是由于麵长期变性造成的。如果进行活血化瘀、高压氧和神经营养药物长时间治疗,或可有部分改善。所以如有颈椎病应划中冶疗 影响 。(3) 患者同时存在有前方椎间盘、椎体后部骨增生组织压迫,又有脊髓后部椎板增生变厚压迫或黄韧带钙化压迫,这些情况则在前路手术后需再行后路手术如先行后路手术者需再行前路手术),才能获得彻底减压的效果。(4) 其他系统疾病的影响。有些患者虽然手术做得很好,...

脊髓型颈椎病有哪些检查方法

由于其主要压迫或刺激脊髓及伴行血管而出现脊髓神经的感觉、运动、反射与排便功能障碍故称之为脊髓型颈椎病。

1.X线平片及动力性侧位片主要表现为:

(1)椎管矢状径大多小于正常:按比值计算,椎体与椎管矢状径比值大多在1∶0.75以下;绝对值也多小于14mm,约半数病例在12mm以下。

(2)梯形变:病程较短的病例,大多系因突出或脱出的髓核及椎节不稳所致。因此,在动力性侧位片上患节椎体间关节可显示明显的梯形变,其出现时间较MRI技术检查阳性所见的时间为早。同样,在已有骨刺形成的病例,其邻节在出现骨刺之前亦先从梯形变(椎节不稳)开始。

(3)骨刺形成:约80%左右的病例于患节椎体后缘有较明显的骨刺形成,其矢状径可为1~6mm或更长,一般以3~5mm者居多。

(4)其他改变:某些病例可伴有后纵韧带钙化、先天性椎体融合(以颈3~4为多)及前纵韧带钙化等异常所见。此种异常与本型症状的发生与发展亦有密切关系。

2.MRI技术

MRI图像如一幅脊髓及其周围组织的纵向剖面解剖图,可使局部的病变一目了然,所以每个病例均应争取选用,这不仅对颈椎病的诊断、分型至关重要,且为手术的决定、手术部位的判定及术式的选择等都具有重要意。

3.其他,包括CT检查、脊髓造影等对本型的诊断均有作用,可酌情选择。

脊髓型颈椎病应该做哪些检查

脊髓型颈椎病,是一种压迫所造成的,它的病因有很多,它的检查项目却很简单。你只有做脊髓型颈椎病的检查,才能知道自己患病的程度,还患得脊髓型颈椎病的病症,为了你的健康,我们一定要懂得脊髓型颈椎病应该做哪些检查才能帮助你回复正常。

1.X线平片及动力性侧位片

主要表现为:

(1)椎管矢状径大多小于正常:按比值计算,椎体与椎管矢状径比值大多在1∶0.75以下;绝对值也多小于14mm,约半数病例在12mm以下。

(2)梯形变:病程较短的病例,大多系因突出或脱出的髓核及椎节不稳所致,因此,在动力性侧位片上患节椎体间关节可显示明显的梯形变,其出现时间较MRI技术检查阳性所见的时间为早,同样,在已有骨刺形成的病例,其邻节在出现骨刺之前亦先从梯形变(椎节不稳)开始。

(3)骨刺形成:约80%左右的病例于患节椎体后缘有较明显的骨刺形成,其矢状径可为1~6mm或更长,一般以3~5mm者居多。

(4)其他改变:某些病例可伴有后纵韧带钙化,先天性椎体融合(以颈3~4为多)及前纵韧带钙化等异常所见,此种异常与本型症状的发生与发展亦有密切关系。

2.MRI技术 MRI图像

如一幅脊髓及其周围组织的纵向剖面解剖图,可使局部的病变一目了然,所以每个病例均应争取选用,这不仅对颈椎病的诊断,分型至关重要,且为手术的决定,手术部位的判定及术式的选择等都具有重要意义。

3.其他

包括CT检查,脊髓造影等对本型的诊断均有作用,可酌情选择。

那么,对于脊髓型颈椎病的检查项目,你应该知道,这样有助于你治疗脊髓型颈椎疾病。你还应该积极的面对疾病,咱们有病就治,不要怕,你越怕就越不容易治疗,有些疾病靠的是你的心态和坚强的意志力。

腰椎间盘突出症椎管狭窄的原因和治疗

腰椎椎管狭窄是导致腰痛及腰腿痛等常见腰椎病的病因之一,按部位可分为中央型(主椎管)狭窄症、侧方型(侧隐窝)狭窄症及神经根管狭窄症三大类,按病因可分为先天发育性及后天继发性两种。“间歇性跛行”是本症的临床特征,表现为安静或休息时常无症状,行走一段距离后出现下肢痛、麻木、无力等症状,需蹲下或坐下休息一段时间后缓解,方能继续行走。随病情加重,行走的距离越来越短,需休息的时间越来越长。

病症原因:

1.先天性椎管狭窄;

2.腰椎体后沿增生,椎板增厚;

3.小关节增生肥大;

4.椎间盘突出,髓核脱出钙化;

5.黄韧带肥厚、后纵韧带钙化;

6.椎体滑脱、错位;

7.硬膜组织外水肿、粘连,血管增生曲张。

腰椎管狭窄大多数可用非手术方法治疗,严重者可手术治疗

1.适当休息:注意睡床的软硬度要适中,缓解腰肌痉挛。

2.推拿按摩理疗:可活血化瘀,疏能经脉,缓解症状。

3.药物治疗:主要指应用中医药进行治疗,口服或外用中药通过改善病变部位微循环,清除导致痉挛的致痛因子,促进由椎间盘突出、后纵韧带钙化、黄韧带肥厚、椎体增生等卡压和刺激神经、血管发生炎性水肿"胀大"的消除,促进椎间盘等突出物的化消吸收,使狭窄的椎管相对扩大,从而达到显著的治疗效果。

4.手术治疗:适用于非手术治疗无效,神经压迫症状较重者。(特别注意:慎用“牵引、重手法按摩、推拿复位”治疗!)

肾钙化灶的鉴别诊断

1.松果体钙化

位于鞍背上端后上方约3cm处,后前位居中线。成人显影率达40%,在10岁以下很少出现。其位置较为恒定,是较好的定位标志。

2.大脑镰钙化

正位上位于中线,呈带状或三角形,出现率约为10%。

3.床突间韧带钙化

为蝶鞍前后床突间的韧带钙化,使蝶鞍呈“桥形”。

4.侧脑室脉络从钙化

居中线2.5cm内不规则影,出现率低于0.5%。

5.其他

少数情况下还可见到基底节区、小脑齿状核、颈内动脉虹吸段、小脑幕、岩床韧带以及硬脑膜的局限性钙化。

颈椎项韧带钙化的原因

颈椎项韧带为人体颈部后方的一组韧带,主要功能是维持颈部姿势稳定,限制颈部过度前屈。项韧带钙化一般认为由颈部外伤、劳损(如长期低头工作)及颈椎退行性变引起。因项韧带的局部钙化,可对颈椎起到制动和增加稳定性的作用,从而有利于减缓颈椎病的发展进程。如果已出现项韧带钙化,应该尽量避免颈部过劳,以及过度、过多运动,工作时注意维持颈部直立或稍后仰姿势。饮食方面无特别要求和限制。

颈椎项韧带是连接颈椎后方的一条纵向的韧带,由于长期低头、弓背,项韧带被颈椎所磨损,使得它发生无菌性炎症变化,这就是项韧带炎。这种炎症反复发作,会使项韧带和与其接触的颈椎都进一步损伤,导致项韧带发生钙化。项韧带炎不是一种严重的疾病。你可做低头仰头、耸肩等健颈操等,甚至伸懒腰都是很好的锻炼。关键的问题是你在工作中一定要避免过久地低头、弓背。如果你在今后伏案写作时能够保持正确的姿势,并注意休息,这种病也会不治自愈。

项韧带为颈项部强而有力的韧带,与颈椎部其余韧带一起参与保护脊柱颈段,维持头颈部的直立体位,防止过度屈曲所致的损伤。颈椎病患者在椎间盘、椎体边缘和钩椎关节退变的同时,长期的过度负荷和劳损也导致了包括项韧带在内的颈椎有关韧带的退变。在椎体失稳、颈椎曲度改变的条件下,早期可以使项韧带纤维增生或硬化,后期则因长期慢性的刺激,碳酸钙和磷酸钙不断沉积于与病变椎体相一致的局部而发生钙化,以至骨化。由于项韧带的局部硬化与钙化,可直接对颈椎起到制动作用,从而可增加颈椎的稳定性,减缓颈椎病病情的进一步发展。因此,项韧带钙化不妨可以认为是一种人体自然的、本能的防御机制的产物。

我上面也给大家介绍了这个引起颈椎项韧带钙化的原因,希望有这个颈椎疼痛困扰的人可以看看,因为平时很多不好的习惯都会给我们带来这个颈椎项韧带钙化的后果,平时适当的要锻炼身体,经常拉伸一下自己的四肢,坚持下来,我们的身体会更加的健康。

腰椎间盘突出要卧床吗 腰椎间盘突出能喝酒吗

腰椎间盘突出是在腰部椎间盘退变的基础上,椎间盘的纤维环和髓核脱出或者膨出压迫神经根,或者是后纵韧带、前纵韧带钙化,导致椎管狭窄而产生的症状。椎间盘突出的患者是一般不建议喝酒的,第一个,喝酒可以使治疗期间很多药物的药效打折扣。第二,喝酒酒精能够加速骨质的退变,从而加重病情。第三、酒精有活血的作用。

脊髓型颈椎病应该做哪些检查

1.X线平片及动力性侧位片

主要表现为:

(1)椎管矢状径大多小于正常:按比值计算,椎体与椎管矢状径比值大多在1∶0.75以下;绝对值也多小于14mm,约半数病例在12mm以下。

(2)梯形变:病程较短的病例,大多系因突出或脱出的髓核及椎节不稳所致,因此,在动力性侧位片上患节椎体间关节可显示明显的梯形变,其出现时间较MRI技术检查阳性所见的时间为早,同样,在已有骨刺形成的病例,其邻节在出现骨刺之前亦先从梯形变(椎节不稳)开始。

(3)骨刺形成:约80%左右的病例于患节椎体后缘有较明显的骨刺形成,其矢状径可为1~6mm或更长,一般以3~5mm者居多。

(4)其他改变:某些病例可伴有后纵韧带钙化,先天性椎体融合(以颈3~4为多)及前纵韧带钙化等异常所见,此种异常与本型症状的发生与发展亦有密切关系。

2.MRI技术 MRI图像

如一幅脊髓及其周围组织的纵向剖面解剖图,可使局部的病变一目了然,所以每个病例均应争取选用,这不仅对颈椎病的诊断,分型至关重要,且为手术的决定,手术部位的判定及术式的选择等都具有重要意义。

3.其他

包括CT检查,脊髓造影等对本型的诊断均有作用,可酌情选择。

相关推荐

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常见并发

脱水、瘫痪 一、并发病症 1、颈椎退行性改变: 颈椎退行性改变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加重,其病理改变累及椎间盘、椎体、椎板、小关节、韧带等各个部位,如椎间盘脱水变性、突出、椎间隙狭窄、椎体后缘骨赘增生、小关节增生、椎板增厚、韧带肥厚等。颈椎退行性改变与后纵韧带骨化之间存在着密切关系,一方面,尽管后纵韧带骨化的病因尚未明确,但退行性改变是引起后纵韧带骨化的因素之一已为大家所公认。另一方面,当颈椎某一节段发生后纵韧带骨化而使活动受到限制时,该部位的上、下椎间隙和小关节承受的负荷活动将增加,可逐渐出现并加速退行性改变

颈椎的活动范围

颈椎为了适应视觉 、听觉和嗅觉的刺激反应,需要有较大而敏锐的可动性。因此, 颈椎 的活动范围要比胸椎和腰椎大得多,如前屈后伸,左右侧屈,左 右旋转以及上述运动综合形成的环转运动。 在医学上,关节活动 范围称为关节活动度,一般用量角器进行测定。测量时颈部自然伸 直,下颔内收。一般情况下,颈椎的前屈、后伸(俗称低头、仰头)分别为45°颈椎的前屈、后伸运动是上下椎体的椎间关节前后滑动的结果。过度前屈受后纵韧带、黄韧带、项韧带和颈后肌群限制;过度后伸则受前纵韧带和颈 前肌群的约束。颈椎的屈伸活动主要由第二至第七颈

颈椎退行性变的过程

(一)椎间盘变性阶段 颈椎间盘的退变从20岁开始。椎间盘的纤维环变性造成椎节不稳,这是引起与加速椎间盘髓核退行性变的主要因素。由于椎间盘整体的退变,颈椎稳定性下降,如果此时颈椎受到外伤、长期的劳损、环境刺激等因素情况下,就会发生颈椎病。所以,我们要从年轻时开始就要很好地保护颈椎,避免颈椎加速退变。 (二)骨赘形成和韧带变性阶段 1、骨赘(骨质增生)的形成。由于椎间盘的退变,椎间盘内压升高,椎节失稳和颈椎应力分布不均与颈椎平衡改变,源于韧带-椎间盘间隙血肿的机化、骨化和钙化,就会出现骨质增生。在骨赘的机化期

不同年龄治疗腰突需采用不同的方法

1、膨隆型:纤维环有部分破裂,而表层完整,此时髓核固压力而向椎管局限性隆起,但表面光滑。这一类型的腰突症经保守治疗大多可缓解或治愈。 2、突出型:纤维环完全破裂,髓核实向椎管,仅有后纵韧带或一层纤维膜覆盖,表面高低不平或呈菜花状。这种类型的腰突症常需微创和手术治疗。 3、脱垂游离型:破裂突出的椎间组织或碎块脱入椎管内或完全游离。此型不但可引起神经根症状,还易压迫马尾神经,非手术治疗往往无效。 4、Schmorl结节及经骨突出型:前者是指髓核经上、下软骨板的发育性或后天性裂隙突人椎体松质骨内;后者是髓核沿椎

脊髓型颈椎病退行性病变的表现

脊髓型颈椎病约占各型颈椎病的10%~15%,虽然所占比例不高,但对人体危害却很严重,轻者影响生活、工作,重者出现大小便及性功能障碍,甚至四肢瘫痪。但不少病人,甚至有些医生对此认识不足, 脊髓型颈椎病系指颈椎退变所致的椎管狭窄或椎间盘变性突出、椎体后缘骨刺、黄韧带肥厚及钙化、后纵韧带钙化等突入颈椎椎管,对颈脊髓造成直接压迫刺激;或者因交感神经的刺激,造成脊髓血管痉挛,导致颈脊髓的某一节段缺血变性以致局灶性坏死,并由此出现以慢性进行性四肢瘫痪为特征的颈椎病。 由于脊髓受压迫刺激的部位和程度不同,其临床表现各异

颈椎病的X线检查

大家肯定知道颈椎病的一些常见的检查方法,但是并不是所有的颈椎病都能通过简单的物理检查诊断出来的,一些比较特殊的颈椎病还是需要X线检查来诊断的,X线检查能准确的诊断出患者的病情,接下来给大家介绍几种常用的X线检查: 1正位 观察有无枢环关节脱位、齿状突骨折或缺失。第七颈椎横突有无过长,有无颈肋。钩椎关节及椎间隙有无增宽或变窄。 2 侧位 ①曲度的改变 颈椎发直、生理前突消失或反弯曲。②异常活动度 在颈椎过伸过屈侧位X线片中,可以见到椎间盘的弹性有改变。③骨赘 椎体前后接近椎间盘的部位均可产生骨赘及韧带钙化。

骨刺与哪些因素有关

关节软骨退行性病变 骨刺的主要病因与关节软骨的退行性病变有关,腰椎的骨刺是因为中年以后, 随着年龄的增大,机体各组织细胞的生理功能也逐渐衰退老化,退化的椎间盘逐渐失去水份,椎间隙变窄,纤维环松弛向周边膨出,椎体不稳,纤维环在椎体边缘外发生撕裂,导致髓核之突出,将后纵韧带的骨膜顶起,其下面产生新骨,形成骨刺或骨刺。也有人认为椎间盘退变萎缩后,椎体向前倾斜,椎体前缘在中线为前纵韧带所阻,两侧骨膜掀起,骨膜下形成新骨。 局部受压 另外,局部的受压因素也是引起骨刺的主要因素,关节边缘受压较重,故此处骨刺的发生也较

什么是胸腰椎骨折

胸腰椎骨折分为下面几种类型: 单纯性契形压缩性骨折这是脊柱前柱损伤的结果暴力来自沿着X轴旋转的力量使脊柱向前屈曲所致后方的结构很少受影响椎体通常成契形该型骨折不损伤中柱脊柱仍保持其尊稳定性此类骨折通常为高空坠落伤足臀部着地身体猛烈屈曲产生了椎体前半部分压缩 稳定性爆破型骨折这是脊柱前柱和中柱损伤的结果暴力来自Y轴的轴向压缩通常亦为高空坠落伤足臀部着地脊柱保持正直胸腰段脊柱的椎体受力最大因挤压而破碎由于不存在旋转力量脊柱的后柱则不受影响因而仍保留了脊柱的稳定性但破碎的椎体与椎间盘可以突出于椎管前方损伤了脊髓

脊柱退行性变病理

1 引发退变的因素 1.1过度负荷过度负荷可使退变年龄相应提前。如某些项目的运动员及脊柱长期处于被压体位的劳动者。椎间盘最大承受压力为600kg~700kg如果长时间平均压力在350kg以上,即可使纤维环由中心向周围膨出,甚至断裂。 1.2不良体位人体直立位时第3腰椎间盘内压力负荷量约为70kg,如果腰椎向前屈曲,则可达120kg,在此情况下再负重20kg,间盘内压力可升至340kg。但仰卧位时其压力则是站立位的一半。由此可见体位的变化对脊柱退变有重要意义。 1.3慢性劳损某些慢性劳损及某些职业,使脊柱长

背痛的原因

髓核这一软组织位于椎间盘中央,其四周被轮状软骨纤维环环绕,纤维环外侧前部是前纵韧带,后部是后纵韧带,起辅助作用。 纤维环里有强韧的胶原纤维,是一种非常有弹性的组织,位于中央的髓核呈明胶状态,含有许多水分。因此,椎间盘有弹性,能吸收并缓和对脊椎的冲击。 车的轮胎能支撑极重的车体运行,同时还起着软垫的作用,避免将因道路崎岖所带来的冲击直接传向车体。这是因为,轮胎是由富于弹力的橡胶制成,里面充满了空气。椎间盘也与之一样,富于弹性的纤维环组织和髓核的水分发挥着软垫的作用。 然而,髓核的水分从20岁左右开始逐渐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