哮喘的临床症状都是什么表现
哮喘的临床症状都是什么表现
1、哮喘患者的胸中紧迫如重石压迫,约10分钟后出现呼气困难,这时甚至不用医生的听诊器就可以听到“哮喘音”, 哮喘患者被迫端坐着,头向前伸着,双肩耸起,双手用力撑着,用力喘气。这样的发作可持续几十分钟至半小时,自行或经治疗而缓解。因此,这是属于患有哮喘的症状表现之一。
2、哮喘的症状还表现为慢性哮喘,即四季都能发作,不管哮喘的发作与否,经常有胸闷气急,平时即有喘息及哮喘样呼吸,哮喘的症状还可伴咯痰粘稠,可有低烧,这样的哮喘患者多不能参加一般工作,这也是哮喘的症状。
3、有时哮喘没有先兆症状即开始发作。有的哮喘的症状在发作持续数天不止,常常因为呼吸极困难而窒息,哮喘患者常常因心力衰竭、体力不支而死亡。
从上面对哮喘的症状的介绍,大家可以看出不同类型的哮喘的症状表现是不同的。所以,相对的来说,哮喘的治疗方法也是不一样的。
为啥有鼻炎的哮喘患者需同时治疗鼻炎
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哮喘和鼻炎常发生于同一患者,哮喘患者中有60%-80%伴有过敏性鼻炎,过敏性鼻炎患者中10%-40%伴有哮喘。为此,2001年世界卫生组织专门发布了《过敏性鼻炎的处理及其对哮喘的影响》一书,指出哮喘与鼻炎实际上是“同一气道的同一疾病”,从而开启了共病共治的新篇章。
在临床表现上,过敏性鼻炎与哮喘都具有反复发作、经常治疗或自行缓解性的特点。许多患者反映在哮喘发作前有“感冒”症状(打喷嚏,流清鼻涕),而所谓的“感冒”,实际上就是过敏性鼻炎发作。
无论是在流行病学、病理生理机制,还是临床症状及治疗原则上,鼻炎与哮喘均有很大的相关性。很多哮喘患者症状控制不理想,常因鼻炎所致,因此,伴有鼻炎的哮喘患者可通过治疗鼻炎消除哮喘的症状,减少哮喘的发作。同时,采取联合治疗策略来治疗上、下气道的过敏反应,可以优化疗效,达到理想控制。因此,需将鼻炎、哮喘作为一个整体来共同管理。
儿童哮喘支气管炎的临床分类
2008年儿童哮喘PRACTALL共识报告及2011年国际儿童哮喘共识(iCON)分别就儿童哮喘的表型进行了论述。前者将儿童哮喘分为4个表型:即病毒诱发哮喘、运动诱发哮喘、变应原诱发哮喘以及未定型哮喘,后者对儿童哮喘分型除以上4个表型外,尚包括多因素型和肥胖型。
新GINA指南虽然提出了如下5个常见临床表型:(1)变应性哮喘:儿童期起病,伴个人或家族特应性疾病史;(2)非变应性哮喘:痰细胞学检查可见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或少量炎性细胞;(3)迟发型哮
喘:成人后发病,与过敏无关;(4)固定性气流受限型哮喘:一些病程长的患者,可能由于呼吸道重塑而发展为固定的气流受限;(5)哮喘伴肥胖:一些肥胖的哮喘患者,呼吸道症状明显而呼吸道嗜酸性粒细胞性炎症轻微。
但应注意,以上5个表型的提出基本是针对成人患者。其中提出的某些表型,如迟发性哮喘不属儿童范畴。国定性气流受限虽可见于儿童,但在儿童中具体情况如何,尚需探讨。同样,哮喘伴肥胖在儿童较多,但有无必要作为一个类型提出,尚存在不同观点。
年幼儿童哮喘的诊治和管理是目前儿童哮喘防治的重点和难点。新GINA指南对5岁及以下儿童并未提出哮喘分型,只提出了喘息表型,即基于临床症状的分型和基于病情发展趋势的分型:前者包括间歇性喘
息(常由病毒感染引起,感染期有症状,非病毒感染期正常)和多因素触发喘息(病毒感染期有症状,非病毒感染期仍有症状,常在夜间、活动、哭/笑时出现或加重);后者包括暂时性喘息(症状始于并消失于3岁前)、持续性喘息(症状始于3岁前,持续至6岁后),迟发性喘息(症状始于3岁后)。这种分型方法中,前者对临床诊治有一定指导意义,后者来自回顾性流行病学研究,通常认为仅限于理论探讨,难以用于指导临床,缺乏临床实用性。
支气管哮喘表现症状
常见症状:胸闷 呼吸困难 喘息 哮鸣音 发作性咳嗽 咳嗽伴哮鸣音 咳嗽 咳痰 1.典型的支气管哮喘出现反复发作的胸闷、气喘、及呼吸困难、咳嗽等症状。在发作前常有鼻塞、打喷嚏、眼痒等先兆症状,发作严重者可短时间内出现严重呼吸困难、低氧血症。有时咳嗽为惟一症状(咳嗽变异型哮喘)。在夜间或凌晨发作和加重是哮喘的特征之一。哮喘症状可在数分钟内发作。有些症状轻重可自行缓解,但大部分需积极处理。
发作时出现两肺散在、弥漫分布的呼气相哮鸣音,呼气相延长,有时吸气、呼气相均有干啰音。严重发作时可出现呼吸音低下,哮鸣音消失,临床上称为“静止肺”,预示着病情危重,随时会出现呼吸骤停。
哮喘患者在不发作时可无任何症状和体征。
2.根据临床表现可分为急性发作期、慢性持续期和临床缓解期。慢性持续期是指不同频度和(或)不同程度地出现症状(喘息、气急、胸闷、咳嗽等);临床缓解期是指经过治疗或未经治疗,症状、体征消失;肺功能恢复到急性发作前水平,并持续3个月以上。
长期咳嗽是怎么回事
专家提示,有一种咳嗽是不易不发现也最容易发生的,就是咳嗽变异性哮喘。咳嗽性哮喘,又称咳嗽变异性哮喘,是指以慢性咳嗽为主要或惟一临床表现的一种特殊类型哮喘。
咳嗽是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主要临床症状 临床上有不少病人常认为感冒后的咳嗽都是“气管炎”或“支气管炎”,自行服用抗生素和化痰止咳药物。但不少市民虽然药吃了很多,咳嗽仍不能缓解。所以,别以为咳嗽都是感冒“后遗症”之类的小事情,吃些化痰止咳药物慢慢就会好,一旦感冒后咳嗽久治不愈和出现长期慢性咳嗽,要及时到医院就医,尽早找出病因。
咳嗽变异性哮喘又称为过敏性咳嗽、隐匿性哮喘、咳嗽性哮喘。该病的发病机制与典型的哮喘类似。主要表现为慢性咳嗽,以刺激性干咳为主,痰少,常在夜间或清晨持续反复发作,运动后加重;感冒、冷空气、灰尘、油烟等容易诱发或加重咳嗽。
咳嗽变异性哮喘病人大多没有明显的气喘症状,听诊也听不到哮鸣音,胸部X线片也显示正常或者肺纹理增加,但无其他器质性改变。这类病人常常同时合并有过敏性鼻炎、过敏性皮炎等过敏症和哮喘家族史。
哮喘的临床症状和诊断标准
哮喘是春季高发疾病之一,人们常常把哮喘引起的咳嗽、打喷嚏误认为是感冒,因而了解哮喘的症状,对治疗有很大帮助。以下为大家具体介绍哮喘的临床症状和哮喘的诊断标准。
典型的支气管哮喘,发作前有先兆症状,如打喷嚏、流涕、咳嗽、胸闷等,如不及时处理,可因支气管阻塞加重而出现哮喘,严重者可被迫采取坐位或呈端坐呼吸,干咳或咯大量白色泡沫痰,甚至出现紫绀等。但一般可自行或用自行或用平喘药物等治疗后缓解。某些患者在缓解数小时后可再次发作,甚至导致哮喘持续状态。
在临床上还有非典型症状的哮喘。如咳嗽变异型哮喘,患者在无明显诱因咳嗽2个月以上,夜间及凌晨常发作,运动、冷空气等诱发加重,气道反应性测定存在有高反应性,抗生素或镇咳、祛痰药治疗无效,使用支气管解痉剂或皮质激素有效,但需排除引起咳嗽的其他疾病。
根据有无过敏原和发病年龄的不同,临床上分为外源性哮喘和内源性哮喘。外源性哮喘常在童年、青少年时发病,多有家族过敏史,为Ⅰ型变态反应。内源性哮喘则多无已知过敏源,在成年人发病,无明显季节性,少有过敏史,可能由体内感染灶引起。
以上文章就是有关这方面问题的介绍,相信读者和患者朋友一定有所了解,对您肯定也能有所帮助。在此,专家建议患者和家属,病发原因还是要去医院进行科学规范的检查之后才能确定,建议尽快到正规医院就诊,以便查明原因后能够及时针对性的治疗,以免延误最佳治疗时机,给您的工作和生活带来更大的影响。
过敏性哮喘有哪些表现
过敏性哮喘这类疾病对我们大多数人来说都是不太了解的,就是因为这些个原因,往往就会导致患过敏性哮喘疾病的病人错过最佳的治疗时间,那么过敏性哮喘的临床症状有哪些呢?
过敏性哮喘发作前有先兆症状如打喷嚏、流涕、咳嗽、胸闷等,如不及时处理,可因支气管阻塞加重而出现 哮喘,严重者可被迫采取坐位或呈端坐呼吸,干咳或咯大量白色泡沫痰,甚至出现紫绀等。但一般可自行或用自行或用平喘药物等治疗后缓解。某些患者在缓解数小时后可再次发作,甚至导致哮喘持续状态。
在临床上还存在非典型表现的哮喘。如咳嗽变异型哮喘,患者在无明显诱因咳嗽2个月以上,夜间及凌晨常发作,运动、冷空气等诱发加重,气道反应性测定存在有高反应性,抗生素或镇咳、祛痰药治疗无效,使用支气管解痉剂或皮质激素有效,但需排除引起咳嗽的其他疾病。
通过对上面的关于过敏性哮喘的临床症状的相关信息的了解,我们知道了一些关于过敏性哮喘的临床症状,但是对于我们来说,我们毕竟不是以学医为专业的;所以为了我们的身体健康着想,如果我们要发现自己有什么样的关于喉咙的不适,我们还是要去医院检查治疗的。
哮喘对老年人的危害有哪些
老年人患哮喘临床症状表现为咳嗽、喘息、气短现象,一般患者很少存在有气短喘有数年的咳嗽病史,但是常被忽视,不能及时治疗。随着病情进一步发展,患者呼吸系统器官的减退,很容易导致危重型哮喘甚至呼吸衰竭的发生,应注意提高警惕。
老年人患哮喘症状存在很多并发疾病,像冠心病、糖尿病等,很容易造成病情的误诊误治,老年患者容易合并慢性阻塞性肺气肿,也容易引起混淆,从而导致误诊的发生。除此外,合并呼吸道感染也老年人患哮喘症状之一。
老年患者的病情发作期长,并且由于患者自身抵抗力差,因此在寒冷季节,病情明显加重。患者的缓解期相对较短,自行缓解能力更低,常常会反复发作不退。
老年人患哮喘症状很多,并且容易存在并发症状,给患者的危害很大,生活中要注意正确治疗,对于没有患病的人来说,生活中也要做好相关的防护,远离疾病的困扰。
什么是月经性哮喘
哮喘为一种异质性疾病,常以慢性气道炎症为特征,包含随时间不断变化的呼吸道症状病史,如喘息、气短、胸闷和咳嗽,同时具有可变性呼气气流受限。临床上发现哮喘的临床特征、气道炎症等具有不同表型,如月经性哮喘即为临床特征表型之一,属特殊类型哮喘。
月经性哮喘是指哮喘妇女与其月经周期有关,在月经前期或月经期哮喘症状加重的现象,一般常于育龄妇女在月经来潮前5~7天有明显的哮喘发作倾向,尤以月经前2~3天发生率达到高峰,称为“月经前哮喘”,月经来潮后症状逐渐减轻。有的则在月经期间发作,称为“月经期哮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