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齿矫正的十个误区
牙齿矫正的十个误区
误区一:矫正只是为了美观。很多年轻人矫正是为了改善牙齿甚至容貌美观,但矫正的功效不仅限于此。多数中老年人寻求矫正的目的是健康和牙齿功能。整齐的牙齿更易被清洁,有利于牙齿和牙周组织健康,矫正后获得理想的咬合关系,改善咀嚼功能。完美的矫正是健康、功能、美观和长期稳定的和谐统一。
误区二:年龄大了不能矫正。牙齿移动是生命体内都会存在的骨改建过程,因此牙齿矫正老少皆宜。但不同个体存在的问题不一样,开始矫正的时机也不尽相同。下至三四岁的孩子,上至八九十岁的老人,都有可能成为矫正牙齿的目标人群。是否可以矫正、是否需要矫正,应从专业的正畸医师处寻求答案。
误区三:牙齿矫正后会松动。牙齿本身也不可能一辈子待在原地不动,而是处于稳定与移动的平衡中。矫正就是通过外力暂时打破这个平衡,为牙齿“搬家”。矫正产生的骨改建带来牙齿生理性移动,在移动过程中暂时有一定程度的松动很正常。当牙齿移动到新的位置上,自然又回归到平衡中,重新稳定下来。
误区四:牙齿矫正,老了会掉牙。很多人认为“老掉牙”是一个正常的生理现象,其实不然,健康的牙齿应伴随人终生。目前在我国,牙周炎已成为成年人牙齿缺失的首要原因,所谓“老掉牙”主要是因为牙周炎导致牙齿松动脱落,而牙周炎的关键致病因素是口腔菌斑微生物,是否罹患牙周炎与是否做矫正无关。
误区五:矫正牙齿一定很疼。对疼痛的畏惧使很多人不敢矫正,其实矫正牙齿并不可怕,矫正戴的牙箍并非“紧箍咒”。现今矫治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倾向于轻力矫治,很多技术可以提供安全舒适的矫正,让患者感觉不到疼痛或仅有轻微不适。治疗中,牙齿受力感觉酸胀和咬合无力也是暂时现象,偶尔会有黏膜溃疡产生的疼痛,一般均可耐受。
误区六:矫正只能戴牙套,影响美观。如今, 矫正牙齿的方法灵活多样。目前的主流技术是粘在牙齿上患者无法取下的固定矫治器即俗称的牙套,包括金属材质的钢牙套和接近牙色的美观陶瓷牙套。此外,还有放在牙齿内侧的舌侧矫治和患者可自由摘戴的无托槽隐形矫治,对美观均不产生影响。患者可根据自己的需求做出选择。
误区七:严重的牙周炎不能矫正。严重的牙周炎常有明显的病理性牙移位或松动,但牙齿矫正同时也是在治疗牙周病,施以生物限度内的矫治非但不会使牙周病恶化,反而会改善病情。未经治疗或控制的牙周炎不能矫正,但稳定的牙周炎可以。
误区八:牙齿矫正只能解决牙齿问题。矫正可以改变牙齿的位置,正所谓“唇齿相依”,矫正牙齿能改变嘴唇的前后位置,带来软组织侧貌突度的变化。此外,唇齿关系的变化还可以带来微笑美学的变化。所以,牙齿矫正不单能解决牙齿问题,在很大程度上会带来容貌美。
误区九:牙齿矫正影响孩子成长发育。有些家长担心矫正期间很多饮食会受到禁忌,继而会影响孩子发育。但实际上,牙齿矫正对饮食没有绝对禁忌,关键是要注意方式方法。矫正是牙槽骨改建的过程,治疗结果会与上下颌骨的生长发育有关,但矫正本身不会影响儿童身高的生长。
误区十:成年人没必要矫正牙齿,因为会反弹。牙齿矫正结束在一段时间后均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复发,但复发与否和矫正开始的年龄无关。实际上,青春期生长发育对矫正稳定性的影响更不容忽视。复发不可避免,在临床上专业的正畸医师会通过多种方法减轻复发的程度。
儿童牙齿矫正误区
牙齿矫正误区之只有到了12岁牙换完后才能矫牙
传统观念认为,只有到了12岁才能矫正。这个观念其实是片面的,甚至是有害的。牙颌畸形其实是一种发育畸形,最好在生长发育过程中预防和矫治。对于牙齿“地包天”、小下巴、面部左右不对称、严重的龅牙和严重的牙齿拥挤不齐、面部肌功能异常如睡眠时张口呼吸、各种口腔不良习惯如咬下唇、偏侧咀嚼等,这些均影响面部骨骼的正常发育和口腔功能,宜越早矫正越好。正所谓“每个人、畸形异、最佳期、也不一”。
牙齿矫正误区之矫牙是小孩和青年人的专利
很多人认为牙齿矫正只是针对儿童和青年人,中老年人不能进行正畸治疗,其实这种观点是错误的。成年人虽然生长发育已经停止,骨的外部形态已稳定,但骨内部的再生改建能力依然存在(如骨折后愈合),一般来讲,成年人如果没有严重牙周炎症的话,牙齿是可以矫正的。对于60岁成年人和12岁儿童,矫正力对健康牙齿的移动效果没有太大差异。欧美成人正畸人数占正畸患者的1/3以上,笔者矫正的患者中最大为 81岁,50-60岁也较多。这里需要特别强调的是:年龄大一些,矫正难度可能也大一些;成年人业已定型的颌面部骨骼畸形只能靠外科手术来解决,单纯正畸只能解决其牙齿问题。
牙齿矫正误区之矫牙很简单,找谁都一样
牙齿矫正是很复杂的治疗过程,普通牙医只有经过专门的正畸机构培训至少1年以上,取得了正畸医师资格才能胜任。对牙齿矫正患者的检查、诊断,制定合理的矫正计划,乃至整个矫正过程,每一步都很关键。我们经常碰到一些矫正失败的病例,如拔错牙了或者治疗时机被耽误,这些损失是无法挽回的。所以建议广大患者慎重选择,尽量选择正规医疗机构有资质的正畸医生来完成牙齿的矫正。有听说为了美观,选择矫正牙齿,结果引起神经疼痛到难以忍受的地步,因此不要随意找些小诊所、游医。
隐形矫正器不适用于哪些人群
大家需要注意的是隐形牙齿矫正这种方法并不适合所有人,据调查有相对一部分人对隐形牙齿矫正存在一定的误区,认为是可以通过牙套矫正牙齿畸形。但是大家需要注意的就是如果是由于牙根本身的畸形造成的牙齿畸形,仅仅通过牙套是达不到矫正的目的的,并且采用这种方法还是非常有可能造成损坏牙根和牙齿松动的后果。而目前,隐形牙齿矫正目前主要针对牙齿错位不是很严重的患者。相当于其他的牙齿矫正方式来说,隐形牙齿矫正的适应症相对来说比较窄,它只适合以下几种症状:
1、牙齿错位、牙齿不整齐、牙间隙小于4mm间隙的矫正。
2、非骨性前牙反合(地包天)、非骨性牙齿前突。
3、可以获得间隙的切牙扭转矫治。
4、下切牙拔除后矫治。
牙齿矫正的认识误区
误区一
必须换完牙后才能矫正
我国北方人群中有不少的大下巴患者,这类畸形属于骨骼发育不协调,需要早期矫治。
另一类多见的是“龅牙”,虽然大部分患者可以等乳恒牙全部交替换完后开始,但参差不齐的牙齿容易藏污纳垢,增加牙齿患龋、牙周病等机会,有时候更会影响到说话发音及面部美观。
严重的哨牙伴有下颌后缩和气道狭窄,容易晚上打呼噜,由于血氧饱和度降低,白天更是没有精神,甚至影响到身体健康。
龅牙的成因分先天性及后天性。先天因素因牙床太小牙齿过大,没有足够位置容纳牙齿造成;后天成因包括长期吸吮手指等不良习惯导致的牙齿移位等。建议从孩子六七岁开始,定期到牙齿矫正专科医师处检查颚骨和牙齿的生长状况,以了解最佳治疗时机。
误区二
成年人矫正效果不好
暑假是儿童牙齿矫正的高峰期,而成年人矫正得相对较少。很多人认为牙齿矫正只是针对儿童和青少年,成年人不能进行正畸治疗。
成年人虽然生长发育已经停止,骨的外部形态已稳定,但骨内部的再生改建能力依然存在。一般来讲,成年人如果没有严重牙周炎症,牙齿是可以矫正的,而且也能获得良好的矫正效果。如今越来越多的成年患者到医院矫正牙齿,使用隐形透明矫正器,将成年人的美容矫正进行到底。
误区三
矫治后牙会松动、早脱落
还有些家长担心,牙齿矫正后会造成老来牙齿松动,甚至早脱。其实,这个观点是不科学的。
牙齿矫正是通过轻的矫治力诱导牙齿移动,是一种缓慢的生物改建过程,被移动牙齿的一侧骨吸收,另一侧骨新生重建,最终使牙齿移动至正常位置。矫正过程是渐进的,牙齿也是稳定的,专业医生对牙齿施加的力量完全符合生物学原则,使牙齿在健康的基础上移动,不会对牙齿、牙周组织产生创伤。
误区四
拔牙矫治影响咀嚼对牙有害
牙齿矫正有时候要拔牙,而且矫正拔牙率不低,不少人担心拔牙会影响咀嚼以及剩余牙齿的健康,以致于放弃矫正。
矫治拔牙是矫正一些牙颌畸形必须采取的步骤,正畸治疗通过矫治力对牙齿进行重新排列,而在重新排列的过程中往往需要一定的间隙来排齐拥挤错乱的牙齿,或者某些龅牙患者利用间隙来内收过突的门牙,从而改善面型,所以必须拔牙。拔牙矫正的患者在牙齿排齐后,前牙内收,嘴形面型都得到改善,而且牙齿的健康不会受到任何影响。
误区五
牙齿矫正时间越短越好
做牙齿矫正都要戴上牙套,多多少少影响个人的美观;有些人还会担心矫正牙齿无法正常进食,影响生活和工作学习等,于是不愿意去做矫正,或者要医生缩短矫正时间,其实这种做法是不当的。
牙齿移动的量是有限度的,移动太快会导致牙齿松动。因此,根据每个个体牙齿不齐的严重程度不同,牙齿矫正疗程也不一样,一般在1.5~2.5年左右,临床上一些极严重病例的疗程达3~7年也很正常。
误区六
每个牙医都能矫正牙齿
张晓东主任提醒,不是每个牙医都有资格矫正牙齿。
牙齿正畸是很复杂的治疗过程,普通牙医不具备正畸医师资格,只有研究生或是经过专门机构培训至少一年以上,取得了正畸医师资格才能胜任。
同时,口腔科治疗是一项特殊的治疗,在治疗过程中,消毒控感非常重要,否则将利于艾滋病、乙肝等传染性疾病的传播。所以,建议广大患者在正畸过程中,尽量选择正规医疗机构,由获得正畸专科资质的正畸医生来完成牙齿的矫正。
矫正牙齿稀疏的几大误区
误区一:牙齿稀疏矫正越快越好
牙齿移动的量是有限度的,一般每月移动1.5毫米,移动太快会导致牙齿松动。根据每个个体的牙齿稀疏的严重程度不同,疗程也不一样,一般1.5-2.5年左右,临床上一些极严重病例的疗程达3-7年也很正常。有的医生或患者为缩短时间,不遵循科学规律,施加太大矫治力,结果患者的疼痛较重,牙齿松动度大,严重者会造成患者矫治牙脱落。
误区二:牙齿稀疏矫正很简单,找谁都一样
牙齿矫正是很复杂的治疗过程,只有经过专门的正畸机构培训至少1年以上,取得了正畸医师资格才能胜任。对牙齿矫正患者的检查、诊断,制定合理的矫正计划,乃至整个矫正过程,每一步都很关键。我们经常碰到一些矫正失败的病例,如拔错牙了或者治疗时机被耽误,这些损失是无法挽回的。所以建议广大患者慎重选择,尽量选择正规牙科机构,有资质的正畸医生来完成牙齿稀疏的矫正。
误区三:牙齿稀疏很痛,治疗期间不能正常饮食
每次矫治加力后,患者两三天内会感觉少许酸痛,这些轻微的不适感一般人都能忍受且很快会消失,属正畸治疗引起的机体的正常反应,无须担忧。至于饮食方面,在矫治期间不可吃较硬的东西如(骨头、硬核类)和很粘的东西,其他基本都能吃,一般矫治后都可正常饮食。
误区四:矫牙是小孩和青年人的专利
成年人虽然生长发育已经停止,骨的外部形态已稳定,但骨内部的再生改建能力依然存在(如骨折后愈合),一般来讲,成年人如果没有严重牙周炎症的话,牙齿是可以矫正的。对于60岁成年人和12岁儿童,矫正力对健康牙齿的移动效果没有太大差异。这里需要特别强调的是:年龄大一些,矫正难度可能也大一些,牙齿稀疏矫正所需的时间也就更长一些。
矫正牙齿中的常见误区
牙齿矫正如今已经越来越普遍,有些人可能对矫正牙齿有“偏见”,对于大家比较热议的偏见,我们进行了汇总,请正畸专家的一一作了解答。
矫正牙齿误区一 儿童才做牙齿矫正
很多人认为牙齿矫正只是针对儿童,成年人不能进行正畸治疗,其实这种观点是错误的。成年人虽然生长发育已经停止,骨的外部形态已稳定,但骨内部的再生改建能力依然存在(如骨折后愈合),一般来讲,成年人如果没有严重牙周炎症的话,牙齿是可以矫正的。对于成年人和儿童,矫正对健康牙齿的移动效果没有太大差异,欧美成人正畸人数占正畸患者的1/3以上。
矫正牙齿误区二 只要是牙科医生就会正畸
牙齿正畸是很复杂的治疗过程,普通牙医需要经过专门的正畸机构培训至少1年以上才能胜任。对牙齿矫正患者的检查、诊断,制定合理的矫正计划,乃至整个矫正过程,每一步都很关键。在临床上经常碰到一些矫正失败的病例,如拔错牙了或者治疗时机被耽误,这些损失是不易挽回的。所以建议想要进行牙齿正畸的患者慎重选择,为保证正畸效果应尽量选择正规医疗机构、专业牙科医院来完成牙齿矫正。
矫正牙齿误区三 要等到换完牙后才能进行牙齿正畸
要等到换完牙后才能进行牙齿正畸,这是指儿童在生长发育过程中,由先天的遗传因素或后天的环境因素,如疾病、口腔不良习惯、替牙异常等导致的牙齿、颌骨甚至是面部畸形,主要表现为牙齿拥挤(如“虎牙”)、上牙前突(俗称“龅牙”)、下牙前突(俗称“地包天”、“兜齿”)等。传统观念认为,只有到了12岁才能矫正。其实这只是片面的。牙颌畸形其实是一种发育畸形,最好在生长发育过程中预防和矫治。对于牙齿“地包天”、小下巴、面部左右不对称、严重的龅牙和严重的牙齿拥挤不齐、面部肌功能异常如睡眠时张口呼吸、各种口腔不良习惯如咬下唇、偏侧咀嚼等,这些均影响面部骨骼的正常发育和口腔功能,宜越早矫正越好。
矫正牙齿误区四 牙齿矫正时间越短越好
牙齿矫正时间越短越好是很多家长朋友或者成年牙齿正畸朋友认为最好的方式,新桥牙科专家说牙齿移动的量是有限度的,一般每月移动1.5毫米,移动太快会导致牙齿松动。根据每个个体的牙齿不齐的严重程度不同,疗程也不一样,在临床上一些极严重病例的疗程达3-7年也很正常。如果在正畸过程中施加太大矫治力,患者的疼痛较重,牙齿松动度大,严重者会造成患者矫治牙脱落。
矫正牙齿误区五 牙齿矫正拔牙不可取
不少有正畸需求的患者或家长朋友对牙齿正畸需要拔牙不理解,担心拔了牙会影响咀嚼以致于不愿拔牙而放弃了矫治,这种顾虑是多余的。新桥牙科正畸专家介绍,正畸拔牙是矫正某些牙颌畸形必须采取的步骤,正畸治疗通过矫治力对牙齿进行重新排列,而在重新排列的过程中往往需要一定的间隙来排齐拥挤错乱的牙齿,或者为某些龅牙患者内收过突的门牙,改善面型。拔牙矫治相对于不拔牙矫治无明显害处。
牙齿矫正对牙齿到底有没有伤害
牙齿矫正对牙齿到底有没有伤害?其实对于牙齿矫正很多人都存在着很多误区,牙齿矫正也是属于口腔整形技术。那么,牙齿矫正对牙齿到底有没有伤害呢,随着口腔整形技术的不断发展,牙齿矫正对牙齿的伤害越来越小,但是多少都会存在一定的副作用的。一般进行牙齿矫正后由于戴上牙套,很容易影响到患者的面容。
牙齿矫正对牙齿的危害:
1、牙齿矫正时,牙根表面也发生着吸收、增生这种重建活动。治疗后,牙根凭着自身修复能力而恢复正常,但如果治疗中加力过大,会增加牙根吸收的危险性。
2、做过牙齿矫正治疗的人,牙槽骨高度都会有少量的下降,这是由于戴矫治器使口腔卫生不易保持,增加患牙龈炎的机会,对牙槽骨有一定的影响,在治疗完成后,牙槽骨不会再继续发生吸收,如果口腔卫生保持好,牙槽骨会逐渐恢复正常。
3、在正常情况下,每个牙都有一定的生理动度以便能缓冲咀嚼压力,防止牙齿受创伤。在做矫正治疗时,牙齿松动度增加,这是正常反应。牙齿要移动,需要牙槽骨和牙周膜的重建,因为牙齿是靠牙周膜固定在牙槽骨里,这样牙齿就会变松动。但牙齿矫正到正常位置停止移动后,牙齿能够能通过自身的修复能力便牙周膜重新附着而变稳固,不会发生永久性损伤。所以,如果临床上发现牙齿松动度太大,应暂停加力,让其恢复一段时间后再继续加力。
4、在治疗初期,牙髓内产生轻度的、暂时性的炎症反应,表现为患者在加力的头几天内有疼痛或不适感,但实验证明,这种影响是没有临床意义的。综上所述,只能说,牙齿矫正可能会产生这些危害,但临床上治疗案例那么多,也足已说明牙齿矫正的危害无必须性,一般只要选择正规医院,由专业的矫正医师进行,这些危害是完全可以避免的。
以上就是关于“牙齿矫正对牙齿到底有没有伤害”的具体介绍,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最后口腔专家表示大家,牙齿矫正的方法是因人因病而异的,因此牙齿矫正必须做到到对症下药,才能达到预期效果,建议到专业医院进行牙齿矫正,才能保证牙齿矫正的效果以及安全。
儿童牙齿矫正的误区
专家也指出,在牙齿矫正盛行的今天,许多人仍存在着矫正观念上的误区。而在进行牙齿矫正前,一定要对矫正有一个正确的认知,才能顺利拥有一口整齐的牙齿和美丽的笑容。
误区一
必须等到牙换完后才能矫正
我国南方人群中有不少的哨牙患者,“哨牙”问题看似微不足道,但其实参差不齐的牙齿容易藏污纳垢,增加牙齿患龋齿、牙周病等牙病的机会,有时候更会影响到说话发音及面部美观,从而令患者的社交及自信心受到影响。严重的哨牙伴有下颌后缩和气道狭窄,不仅容易晚上打呼噜,由于血氧饱和度降低,白天更是没有精神,甚至影响到身体健康。专家指出,哨牙的成因有先天性及后天性之分。先天方面包括有因为牙床太小而牙齿过大,以及没有足够的位置容纳牙齿,造成哨牙。另外,牙齿根部先天性歪斜亦会造成哨牙。后天成因包括长期吸吮手指等不良口腔习惯导致的牙齿移位等。而哨牙可以通过牙齿矫正得到治疗。除了常见的不锈钢牙套,对于因社交和职业对牙套隐形效果有要求的特殊人群,现在还有陶瓷牙套、舌侧牙套或者塑料隐形牙套的治疗提供,将治疗过程对日常生活和工作的影响降至最低。
何时最适合开始矫正牙齿的治疗?传统观念认为,12岁开始才是牙齿矫正的最佳年龄。不过,医生指出,这个观念其实是片面,甚至是有害的。“不少牙颌畸形其实是一种骨性发育畸形,最好在生长发育过程中进行预防和矫治。”张晓洁说,一般来说,对于不良习惯以及发育性畸形,如牙齿“地包天”、小下巴、面部左右不对称、严重的龅牙和严重的牙齿拥挤不齐、面部肌功能异常,这些均影响面部骨骼的正常发育和口腔功能,只要孩子配合,越早矫正效果越好。张晓洁认为,最小的患者为3岁8个月,使用活动矫正器矫正“地包天”,3个月就能获得满意的治疗效果。“这个问题因患者个体差异、症状不同而异。”彭聪建议在六七岁起前往牙齿矫正专科矫正医师处检查颚骨和牙齿的生长状况,以了解适合自己孩子的最佳治疗时机。
误区二
成年人矫正效果不好
暑假是儿童牙齿矫正的高峰期,深圳一些医院的口腔正畸科坐满了“地包天”、“大龅牙”、“哨牙”的孩子,而成年人矫正的相对较少。
“很多人认为牙齿矫正只是针对儿童和青少年,成年人不能进行正畸治疗,矫正效果不好,其实这种观点是错误的。”在听了文小姐的想法后,张晓洁进行了纠正。她还指出,近几年来医院做牙齿矫正的人特别多,也有很多成年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