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四高人群每年更应该查肾

四高人群每年更应该查肾

我们如何尽早发现肾损伤,如何预防?

余学清:人体内有两个肾脏,它们虽然重量不大,却能清除人体代谢所产生的毒素,除了调节人体水、电解质、酸碱平衡,还能分泌一些激素,调节血压,刺激骨髓中红细胞的成熟与释放,保持人体不贫血等。肾脏有个特点,就是有较强的代偿能力。健康者的肾脏并没有发挥它们所有的能力,当肾脏出现轻微的损伤时,还是可以满足身体需求的。有些人为家属捐献一个肾,并不会明显影响自己正常生活,也反映了肾脏的代偿能力。不过,正因为肾脏有这种特性,我们通过症状很难发现轻微的肾损伤,体检时的化验就显得非常重要了。我想强调一点,尿常规是临床上最基本的化验之一,不少常规体检却忽视了它,其实,尿液中出现红细胞、尿蛋白等,都是肾损伤的预警信号。

哪些人应该坚持体检?

余学清:从30岁开始,人体的肾功能就走“下坡路”了,我们通常建议大家45岁以后,就应该每年体检一次,尤其是患有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高尿酸血症的“四高人群”,以及肥胖者。家族里有肾病的人更应注意。

已经出现肾损伤的患者该怎么办?

余学清:如果能尽早发现并接受正规治疗,很多急性肾损伤患者可以避免发展到肾功能衰竭。慢性肾损伤患者一定要选择正规医院,切勿听信“根治肾病”的宣传去尝试某些“保健品”。另外,有1%的患者可能发展为终末期肾病——尿毒症,估计人数超过100万,但全国血液净化病例信息登记和全国腹膜透析病例信息登记的患者数量合计只有20余万,因此,提高尿毒症患者的救治率是目前慢性肾脏病防治的关键问题。鉴于器官移植资源的稀缺,绝大多数患者只能选择血液净化来维持生命。中国医师协会肾脏内科医师分会近期启动了“全国县级医院血液净化规范化管理和培训项目”,希望在3年内建立县级医院血液净化医师资质培训、考核、认证体系,促进基层终末期肾病患者的医疗服务保障工作。

宫颈癌不必每年查

宫颈癌不必每年查

25—49岁可3年一查,50岁以上5年查一回

编者的话:子宫颈癌是全世界女性第二高发恶性肿瘤,中国每年约新增10万名病例,占全球病例的1/5。4月23日,中国癌症基金会举办的“第九次全国子宫颈癌协作组工作会议”在京举行。会上,多名专家讲授宫了颈癌的防治知识。

中国的癌症态势不容乐观。从1998年到2007年,中国癌症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分别以每年1.2%和1.0%的速度上升。其中宫颈癌已经成为女性第二高发的癌症,严重威胁着妇女生命。

据世界卫生组织2010年报告,全球每年有50万宫颈癌新发病例,中国目前每年新发宫颈癌病例有10万,占全球病例的1/5,每年有3万妇女死于宫颈癌。宫颈癌是一个病因明确的恶性肿瘤,早期发现,早期治疗的技术已经比较成熟,而且有许多方案具有良好的控制前景。

HPV病毒感染,是导致宫颈癌的最大病因。我们发现,中国15—55岁妇女HPV感染率约13.2%,其中20—24岁年轻女性为15.5%,和45—49岁妇女的发病率差不多。

但我们也发现,很多女性对此过于敏感,恨不得每年都去做宫颈癌检查,这其实没有必要。我们建议筛查主要在30岁或以上的女性中展开,现有的组织性筛 查计划中,年龄小于25岁的没必要检查。50岁以上的女性,可5年筛查一次;25—49岁间的女性,可以3年筛查一次。任何年龄都不推荐每年筛查一次。此 外,如果连续2次宫颈涂片结果为阴性,65岁以上女性则不需要再筛查。

肾功能检查每年一次可以吗

关肾脏病的检查有很多,最常用的有尿液检查、肾脏B超和肾功能检查,被称为“肾脏三大常规检查”,它们从多个方面提供肾脏的初步诊断信息,相互之间不能替代,是进行肾脏病筛查的重要、必不可少却又最简便、经济的检查项目。早期发现肾脏病并给以恰当治疗,可以延缓慢性肾脏病的发展速度,降低尿毒症的发生率。还可显著减少心血管等的并发症,从而提高生活质量,重返社会。因此建议,肾脏健康检查一定要每年查一次,对于有肾脏肿瘤等家族史的健康者,如果有条件,可以半年做一次。

喝柠檬水有什么作用 抗菌消炎预防感冒

柠檬水中含有多种天然的消炎杀菌成分,它能有效抑制病毒对人类身体的伤害,健康人群每天坚持喝一杯柠檬水,能有效预防感冒,也能提高人体抗病能力,而那些感冒的人群,每天饮用1到2杯柠檬水,则能有效缓解感冒症状,能让感冒以后出现了流鼻涕咳嗽咽喉肿痛以及发烧等不良症状很快好转。

哪些原因会导致血液循环变差

1.营养不良。这是导致血液循环差的最常见原因。美国印第安纳大学医学院詹姆斯·鲍尔奇博士说,从机体缺乏必需的维生素、矿物质等开始,我们的血管脆性开 始增加,并严重阻碍正常的血液循环。如果不能从新鲜农产品、深海鱼类和粗粮中获得足够的抗氧化剂,毒性物质将会在体内蓄积,进而破坏血管内皮。建议体重指 数正常的人别轻易节食减肥。

2.动脉粥样硬化。这也是血液循环差的重要因素之一,因为动脉粥样硬化的胆固醇斑块可引起血管堵塞,血管脆性增加,弹性下降,从而导致中风和慢性心脏疾病的发生。建议35岁以上人群每年查次血脂。

每年查一次尿微量蛋白

糖尿病肾病发病率高达40%,因早期没有明显的自我感觉,往往被忽视,一旦出现典型的临床症状,如高血压、浮肿、蛋白尿等,糖尿病肾病已发展到中晚期。对糖尿病友来说,每年至少检查一次尿微量蛋白。

徐主任指出,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测定是发现糖尿病肾病最敏感、准确的指标,只要确诊糖尿病,应常规检测尿微量白蛋白,未发现异常者要每年监测一次。

糖尿病患者容易发生尿路感染,尤其是神经源性膀胱炎患者。一旦发生,要合理选择抗生素,防止引起逆行感染引起肾脏病变。

限制蛋白质摄入量很重要。饮食中的蛋白质应首选优质蛋白,如蛋清、牛奶、牛肉、家禽、鱼等,植物蛋白中优质蛋白的含量则比较少,糖尿病患者最好做好饮食换算,适当吃肉。

女性进行妇科检查有哪些常识

多长时间查一次

多长时间进行一次体检尚无定论,要根据各种疾病的自然史和个人情况具体考虑。

目前建议:自30岁开始普查,为避免假阳性,间隔一年再查一次,根据前两次的检查结果列出重点高危人群(如HPV病毒感染和性病患者等)和高危人群(如初次性交年龄在18岁以下、性生活紊乱、经期卫生不良、宫颈糜烂等)。

重点高危人群应每年查一次,高危人群每两年查一次,非高危人群每三年查一次,两次阴性后每五年查一次,两次检查间隔时间不得超过五年,这样可以及时发现癌肿性病变。

做B超前要做哪些准备

腹部B超应憋足尿后再进行。

憋尿的方法:晨起排尿后,喝1000ml左右的白开水或喝2~3 杯非碳酸的含糖饮料,即可在一两个小时内将尿憋好,注意不要喝太烫的水,以免出汗蒸发掉。便秘的患者应在检查当日晨或前日晚排空大便,以免误诊。做肝胆脾B超检查时,需在检查当日清晨禁止饮食、饮水。

做宫颈刮片前注意什么

在进行宫颈刮片时应该避开月经期,24小时内无性生活,经常行阴道上药的患者至少停药3天以上,在做内诊之前进行。

盆腔检查时如何配合

盆腔检查前,首先应排空膀胱,有大便者应解大便后再检查。取一块新的一次性妇检垫垫于臀下,脱下一只裤腿,采取膀胱结石位,充分暴露外阴。

检查时受检者双手放于身体两侧,同时充分放松臀部和腹部的肌肉,以保持腹部平软,必要时可做深呼吸以利于消除紧张情绪,配合医生完成检查。

但要注意:妇科检查要尽量避开月经期,未婚女性可通过直肠-腹部诊或B超了解盆腔情况。检查的前一天应禁忌性交,不做阴道灌洗,平时做阴道上药治疗的妇女在检查前一周停止用药,以免影响阴道细胞学检查的结果。

乳腺检查时如何配合

医生详细询问病史及对患者仔细进行体格检查是发现乳腺癌的最好方法。

受检者在检查时应认真回答医生的提问,同时不要紧张和不好意思,应充分暴露上身,放松身体,注意:乳腺检查最好避开月经前期,因为此时乳房胀满,甚至触痛明显,容易混淆或掩盖某些疾病。

孕前妇检的准备

哪些人需要妇检

一般已婚的所有年龄的妇女都是妇科普查的对象,但是由于近年来妇科肿瘤的发生有年轻化的趋势,建议只要有性行为的女性,都应积极参加定期妇检。

多长时间查一次

多长时间进行一次体检尚无定论,要根据各种疾病的自然史和个人情况具体考虑。

目前建议:自30岁开始普查,为避免假阳性,间隔一年再查一次,根据前两次的检查结果列出重点高危人群(如HPV病毒感染和性病患者等)和高危人群(如初次性交年龄在18岁以下、性生活紊乱、经期卫生不良、宫颈糜烂等)。

重点高危人群应每年查一次,高危人群每两年查一次,非高危人群每三年查一次,两次阴性后每五年查一次,两次检查间隔时间不得超过五年,这样可以及时发现癌肿性病变。

做B超前要做哪些准备

腹部B超应憋足尿后再进行。

憋尿的方法:晨起排尿后,喝1000ml左右的白开水或喝2~3 杯非碳酸的含糖饮料,即可在一两个小时内将尿憋好,注意不要喝太烫的水,以免出汗蒸发掉。便秘的患者应在检查当日晨或前日晚排空大便,以免误诊。做肝胆脾B超检查时,需在检查当日清晨禁止饮食、饮水。

女人健康这些检查不可少

20岁后

全面体检。21~40岁,至少每5年做一次全面体检,40岁后,应每年体检一次。检查内容包括血糖、血脂、甲状腺功能、肝肾功能、等。

巴氏涂片检查。这项检查可发现早期子宫颈癌症状,及早发现,治愈率更高。建议从21岁开始每年查一次。到30岁时,如果连续3次检查结果正常,那么在 65岁前每3年查一次就可以了。对此,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防癌科主任徐志坚认为,二十多岁的女性,感染人乳头状瘤病毒通常都是一过性的,因此选用比较 简单、成本较低的巴氏涂片检查就可以。

性传播疾病检查。美国每年新增的性病患者约为1900万,其中近半数年龄在15~24岁之间。性病治疗不及时,可能会导致一些女性患者不孕。性活跃的高危人群应每年接受一次HIV、衣原体和淋病检查。

皮肤病变检查。黑素瘤是25~29岁女性的头号癌症死亡原因。30年来,年轻女性中黑素瘤发病率增加了50%。有黑素瘤家族病史的人群每年应接受一次皮肤癌检查。

30岁后

HPV检查。从大约30岁开始,女性免疫力开始下降,更容易感染HPV(人乳头状病毒)。“HPV感染是子宫颈癌的必要因素,大多数性活跃女性会在某段 时间感染此病毒。”徐志坚告诉记者,“从30岁开始检查HPV,如结果正常,之后可每3年做一次检查。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检测子宫颈癌的‘金标准’是把巴 氏涂片和HPV检查相结合,这样能发现绝大多数的病毒感染。”

血糖检查。血糖检测有助于及早发现2型糖尿病的苗头。如果你总觉得口渴、疲惫,出现体重减轻等状况,更要进行血糖测试。糖尿病危险会随着年龄增大而增大,建议30岁后每3年查一次血糖,50岁后要每年查一次。

40岁后

血脂检查。40岁后,每年都应查血脂。吸烟的人和有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家族史的人,更应该定期检查。

50岁后

乳房X光片检查。乳腺癌发病率随着年龄增大而上升,在50~59岁的女性中,乳腺癌患病几率为2%;在60~69岁的女性中,乳腺癌发病率则为3%。专家建议,每两年做一次乳房X光检查,有乳腺癌家族史的人,则应在40岁以前就进行检查。假如发现乳房大小、外形有所改变或有包块等情况,应该马上去医院就 诊。

肠镜检查。肠癌在50及50岁以上人群中发病率最高。众多研究表明,肠镜检查从50岁开始,之后每10年筛查一次能很好地检查出肠部病变。

哪些原因会导致血液循环变差

1.营养不良。这是导致血液循环差的最常见原因。美国印第安纳大学医学院詹姆斯·鲍尔奇博士说,从机体缺乏必需的维生素、矿物质等开始,我们的血管脆性开 始增加,并严重阻碍正常的血液循环。如果不能从新鲜农产品、深海鱼类和粗粮中获得足够的抗氧化剂,毒性物质将会在体内蓄积,进而破坏血管内皮。建议体重指 数正常的人别轻易节食减肥。

2.动脉粥样硬化。这也是血液循环差的重要因素之一,因为动脉粥样硬化的胆固醇斑块可引起血管堵塞,血管脆性增加,弹性下降,从而导致中风和慢性心脏疾病的发生。建议35岁以上人群每年查次血脂。

3.高血糖。随着血糖水平升高,逐渐破坏静脉和动脉血管壁,造成心血管系统损害和内皮细胞受伤。

4.缺乏运动。长时间在一个位置躺、坐或站立,可引起血液循环不畅,因为血液会停滞在骨盆和腿部,造成四肢血液循环不佳,导致血栓形成,抽烟者、孕妇或 服用某些药物者更是如此。建议静坐、站立时间超过半小时要走动,长途旅行的乘客途中要多喝水,穿宽松的衣服,并在座位上做腿和脚的局部练习,以增加血液循 环。

20岁起女人必做8种检查

1、全面体检

21-40岁,至少每5年做一次全面体检,40岁后,应每年体检一次。检查内容包括血糖、血脂、甲状腺功能、肝肾功能等。

2、巴氏涂片检查

建议从21岁开始每年查一次。到30岁时,如果连续3次检查结果正常,那么在65岁前每3年查一次就可以了。

3、性传播疾病检查

性病治疗不及时,可能会导致一些女性患者不孕。建议每年接受一次HIV、衣原体和淋病检查。

4、皮肤病变检查

黑素瘤是25-29岁女性的头号癌症死亡原因。30年来,年轻女性中黑素瘤发病率增加了50%。有黑素瘤家族病史的人群每年应接受一次皮肤癌检查。

5、HPV检查

从大约30岁开始,女性免疫力开始下降,更容易感染HPV(人乳头状病毒)。从30岁开始检查HPV,如结果正常,之后可每3年做一次检查。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检测子宫颈癌的“金标准”是把巴氏涂片和HPV检查相结合,这样能发现绝大多数的病毒感染。

6、血糖检查

血糖检测有助于及早发现2型糖尿病的苗头。如果你总觉得口渴、疲惫,出现体重减轻等状况,更要进行血糖测试。糖尿病危险会随着年龄增大而增大,建议30岁后每3年查一次血糖,50岁后要每年查一次。

7、血脂检查

40岁后,每年都应查血脂。吸烟的人和有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家族史的人,更应该定期检查。

8、乳房X光片检查

乳腺癌发病率随着年龄增大而上升,在50~59岁的女性中,乳腺癌患病几率为2%;在60~69岁的女性中,乳腺癌发病率则为3%。建议,每两年做一次乳房X光检查,有乳腺癌家族史的人,则应在40岁以前就进行检查。假如发现乳房大小、外形有所改变或有包块等情况,应该马上去医院就诊。

女人一生必做的检查

一般来说,青光眼和视网膜病变等多种眼病只有通过眼科检查才能发现。另外,检查眼睛还有助于诊断高血压和糖尿病等疾病。专家建议,在20 —29岁期间,至少检查眼睛一次;30—39岁期间至少查两次。如果戴眼镜或隐形眼镜、服用影响视力的药物或患糖尿病,必须每年查一次。

女性一定要重视,这事因为衣原体和淋球菌会导致盆腔炎症,近年来发病情况有上升趋势。专家建议24岁以下每年查一次。有多个性伙伴(无论年龄多大),必须每年查一次。如果怀孕,则必须尽快接受检查。

美国甲状腺协会表示,未被发现的美国甲状腺疾病患者多达1200万。甲状腺机能减退对女性影响的严重程度是男性的7倍。忽视该病,会导致肥胖、关节疼痛、不孕、甚至心脏病。专家建议,从35岁开始,每5年查一次。

70%的子宫颈癌是由两类HPV(人类乳头瘤病毒)导致的。30岁之后,清除会减少患癌风险。专家建议,同时接受Pap(巴氏涂片)检查和HPV检查。如果两种检查结果都正常,那么之后3年可以免查。

乳房X光检查有助于发现可能预示乳腺癌的乳房组织细微变化。经期之后1周,最好接受乳房X光检查。专家建议,40岁后每年查一次。

一般来说,空腹血糖水平不应该超过5.6—6.9毫摩尔/升。否则,应考虑糖尿病的可能。专家建议,从45岁开始,每3年查一次血糖。

一个动作让你早期可发现肝癌

肝癌为什么那么可怕?

——难发现难治疗

钟崇介绍说,肝癌的可怕一方面是因为“肝癌”比较难早期发现。很多乙肝病毒携带者或慢性肝炎患者,平时不注意检查身体,等到出现明显不舒服,比如腹痛、消瘦,甚至腹胀、脚肿等症状时才去医院检查,往往这时候的诊断已经是晚期肝癌了。

肝癌的另一可怕的原因是肝癌恶性程度高,在病灶很小的时候,就可以出现肝内甚至肺部等地方的转移;或者手术后,容易出现肿瘤复发或转移。因此,总体的治疗效果,在危害人体健康的癌症中,肝癌是属于比较差的。

肝癌如何早期发现?

——健康人群每年查甲胎蛋白,大小三阳监测更频密

肝癌如此“隐秘”,如何才能早期发现呢?钟崇指出,对于没有乙肝或丙肝感染的健康人群,可以每年做一次健康检查,内容包括肝脏的彩超以及抽血检查甲胎蛋白这个肝癌的“特异性”肿瘤标记物。而对于通常说的“小三阳”、“大三阳”,甚至已经出现慢性病毒性肝炎或肝硬化的患者,通常建议其每半年,甚至对于高危人群,每两三个月密切监测。检查的项目可以包括抽血验肝功能、甲胎蛋白,甚至监控肝炎病毒DNA拷贝数,仔细的彩色肝脏超声检查。对于有可疑阳性结果的病例,可以申请增强CT或增强磁共振检查。

肝癌如何治疗?

——早期肝癌可用手术治疗

钟崇指出,虽然肝癌恶性程度比较高,容易复发转移。但是目前对于早期的肝癌,最好的治疗手段还是外科手术治疗,这包括传统的开刀手术,还有近几 年迅速发展的微创手术,比如腹腔镜手术、射频消融手术等。很多得了肝癌后仍然生活超过5年甚至10年的患者,基本都是接受了手术等根治性治疗的患者。

而对于中期以及部分晚期病人,手术可能不是唯一的手段,这时候就非常需要包括外科医师、肿瘤科医师、介入科医师、放疗科医师以及中医科医师进行多学科讨论以及多学科综合治疗,这样才能更好地提高肝癌的治疗效果。当然对于已经出现明显黄疸、腹水以及全身多处转移的晚期肝癌患者,目前的治疗效果仍然非常局限。因此,“早期发现,早期治疗”这是肝癌治疗最重要的原则。

宫颈癌不必每年查

25—49岁可3年一查,50岁以上5年查一回

编者的话:子宫颈癌是全世界女性第二高发恶性肿瘤,中国每年约新增10万名病例,占全球病例的1/5。4月23日,中国癌症基金会举办的“第九次全国子宫颈癌协作组工作会议”在京举行。会上,多名专家讲授宫了颈癌的防治知识。

中国的癌症态势不容乐观。从1998年到2007年,中国癌症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分别以每年1.2%和1.0%的速度上升。其中宫颈癌已经成为女性第二高发的癌症,严重威胁着妇女生命。

据世界卫生组织2010年报告,全球每年有50万宫颈癌新发病例,中国目前每年新发宫颈癌病例有10万,占全球病例的1/5,每年有3万妇女死于宫颈癌。宫颈癌是一个病因明确的恶性肿瘤,早期发现,早期治疗的技术已经比较成熟,而且有许多方案具有良好的控制前景。

HPV病毒感染,是导致宫颈癌的最大病因。我们发现,中国15—55岁妇女HPV感染率约13.2%,其中20—24岁年轻女性为15.5%,和45—49岁妇女的发病率差不多。

但我们也发现,很多女性对此过于敏感,恨不得每年都去做宫颈癌检查,这其实没有必要。我们建议筛查主要在30岁或以上的女性中展开,现有的组织性筛 查计划中,年龄小于25岁的没必要检查。50岁以上的女性,可5年筛查一次;25—49岁间的女性,可以3年筛查一次。任何年龄都不推荐每年筛查一次。此 外,如果连续2次宫颈涂片结果为阴性,65岁以上女性则不需要再筛查。

流感疫苗的接种

(1)患流感后发生并发症风险较高的人群 ①6~59月龄婴幼儿。②≥60岁老人。③患慢性呼吸道病、心血管病、肾病、肝病、血液病、代谢性等疾病的成人和儿童。④患有免疫抑制疾病或免疫功能低下的成人和儿童。⑤生活不能自理者和因神经系统疾患等自主排痰困难有上呼吸道分泌物等误吸风险者。⑥长期居住疗养院等慢性疾病护理机构者。⑦妊娠期妇女及计划在流感季节怀孕的妇女。⑧18岁以下青少年长期接受阿司匹林治疗者。

(2)有较大机会将流感病毒传播给高危人群的人员 ①医疗卫生保健工作人员。②敬老院、疗养院等慢性疾病护理机构工作人员。③患流感后并发症风险较高人群的家庭成员和看护人员。

(3)禁忌者 ①对卵蛋白或任何疫苗过敏者。②中、重度急性发热者。③曾患格林巴利综合征者。④医师认为其他不能接种流感疫苗者。

(4)接种方法和时机 ①从未接种过流感疫苗、或前一年仅接种1剂的6月龄~9岁儿童应接种2剂,间隔4周;以后每年在流感高发季节前接种1剂。其他人群每年1剂。②接种途径为肌肉或深度皮下注射,建议婴幼儿选择大腿外侧肌肉注射。③我国大多数地区应在每年10月前开始接种。

相关推荐

老年人八个必做的救命检

1、身体质量指数检多项研究发现,体重增加与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和癌症等多种疾病有关。身体质量指数(BMI)是检测肥胖的便捷指标。BMI在18.5~24.9之间为正常。专家建议至少每3年一次,一段时间内体重变化明显时,应及时检。 2、心脏病检心脏病是全球男女头号致死病因。30岁之后,应该密切关注血压变化。高血压容易增加心脏病、脑卒中和衰竭危险。有心脏病或高血压病史的人,更应注意心脏病检。专家建议至少5年一次。同时,还要关注血脂。研究发现,55%的心脏病发作患者LDL(坏胆固醇)水平正常。因此

小苏打饿死癌细胞 如何正确看待癌症

第一要早发现、早治疗,尤其是40岁以上人群或有家族病史的人群每年都要进行健康体检,很多肿瘤在早期可以治愈,比如淋巴瘤等。 第二,确诊肿瘤后,不要相信所谓能根治的偏方,而应选择正规医院治疗,对于乳腺癌等有些肿瘤而言,即使是二、三期病人的治疗效果也非常好。 第三,定期去医院检,根据医生的建议服用必要的药物。

“春困秋乏”也是一种病

俗话说“春困秋乏”,一些人认为,秋季犯困是季节因素,或是最近没休息好。其实,常犯困可能是血脂升高的信号。 犯困主要是大脑供血不足、相对缺氧所致,除了肥胖、肺功能不全、过度疲劳、服用镇静或抗过敏药、睡眠不佳等,还与血脂有关。高血脂的人,体内血液流动相对缓慢,影响红细胞的携氧能力,而且高血脂会在体内动脉形成粥样硬化斑块,造成血管管腔狭窄,导致大脑缺血缺氧。 如果存在高血脂家族史、肥胖、高血压、皮肤黄色瘤,已有冠心病、脑卒中、糖尿病、慢性脏病,有长期大量饮酒、摄入高脂、高糖饮食等危险因素,或是中老年、绝经后女

老犯困可能血脂高

犯困主要是大脑供血不足、相对缺氧所致,除了肥胖、肺功能不全、过度疲劳、服用镇静或抗过敏药、睡眠不佳等,还与血脂有关。高血脂的人,体内血液流动相对缓慢,影响红细胞的携氧能力,而且高血脂会在体内动脉形成粥样硬化斑块,造成血管管腔狭窄,导致大脑缺血缺氧。 如果存在高血脂家族史、肥胖、高血压、皮肤黄色瘤,已有冠心病、脑卒中、糖尿病、慢性脏病,有长期大量饮酒、摄入高脂、高糖饮食等危险因素,或是中老 年、绝经后女性,经常犯困应尽早去医院检血脂。没有其他明显异常的普通人,建议每2年1次血脂;40岁以上的人最好每年

怎样做癌症筛

乳腺癌 筛对象:年龄40~70岁的女性。 筛方法:双侧乳腺钼靶照相。 时间:每年1次。 筛科室:肿瘤科、普外科。 肺癌 筛对象:年龄50~70岁,吸烟>20年的人。 筛方法:低剂量CT,经济许可者可进行PET检。 时间:每年1次。 定性诊断:痰薄层液基细胞学、经皮肺穿刺、荧光纤支镜。 筛科室:肿瘤科、胸外科、呼吸内科。 食管癌 筛对象:年龄40~60岁。 筛方法:内镜碘染色指示性活检。 时间:每5年1次,中度不典型增生者每3年1次,重度不典型增生者每年1次。 筛科室:肿瘤科、胸外

男性小腹坠痛需要做体检

1、胆固醇检 胆固醇含量可以作为发生心脏病危险的参照。建议20岁后就开始检。每5年1次。如果检中有两项指标都偏高,要每半年到1年1次。 2、血压测量 当血压超过140/90毫米汞柱时,发生中风或患心脏病的几率会大大增加。建议儿童时期就开始量血压。如果结果正常,应每年1次,如果偏高就半年1次。 3、糖尿病筛 这项检通过测试人体对葡萄糖的吸收能力,来判断患糖尿病的风险。如果没有家族病史、超重或高血压等情况,可以从45岁开始检。如果有以上情况,应从年轻时开始。频率为每3年1次。 4、骨密度测

氨基葡萄糖适用养护的人群

1、人群类型:长期伏案工作人群肩周炎 常见病症:颈椎病、 专家提示:由于长时间伏案工作,人体颈椎间的椎间盘(椎间盘也是关节软骨)磨损退化,颈椎骨生理弧度异常,椎体边缘发生骨质增生,继而导致压迫神经或血管,所以会出现颈部疼痛、僵硬且伴有头晕、眼花等现象发生。 专家建议:长期伏案工作人群每年服用氨基葡萄糖30天,逐步修复磨损关节软骨,补充关节滑液,改善由于神经或血管压迫而产生的疼痛僵硬,有效防止骨性关节炎。 2、人群类型:高强度劳动人群 常见病症:腰椎间盘突出症、颈椎病、滑膜炎、肩周炎以及膝关节退行性骨关节炎

癌的早期症状 B超可找到早期癌

不论是无症状,还是伪装成其他疾病,要想早期发现,每年做一次B超检是最简单、有效也是最经济的方法。 一般两厘米以上的肿瘤通过B超是可以发现的。尤其是有癌家族史、肥胖人士以及在工作中经常接触放射性物质、化学有毒物质的高危人群,即便平时没有不适症状,也要每年进行一次脏B超检癌的早期诊断并不困难。

血液不循环是怎么回事呢

1.营养不良 营养不良是导致血液循环差的最常见的原因,美国的印第安纳大学医学院詹姆斯·鲍尔奇博士说,当我们的机体开始缺乏所需的营养时,如维生素、矿物质等,我们的血管脆性就开始增加,这样就严重阻碍血液循环。 如果不能从新鲜农产品、深海鱼类和粗粮中获得足够的抗氧化剂,毒性物质将会在体内蓄积,进而破坏血管内皮。建议体重指数正常的人别轻易节食减肥。 2.动脉粥样硬化 这也是血液循环差的重要因素之一,因为动脉粥样硬化的胆固醇斑块可引起血管堵塞,血管脆性增加,弹性下降,从而导致中风和慢性心脏疾病的发生。建议35岁以上

妇科检哪些项目 宫颈检

主要看宫颈异常和病变。宫颈刮片检是推行较广的检方法,至今已沿用了50年。近年还增加了细胞液基TCT检。性生活活跃、性伴多、可疑宫颈病患者,还应接受HPV检。30岁以上,特别是已婚妇女,建议在头两年每年做一次宫颈刮片和HPV检。如果结果是阴性,可延长为隔两年一次,连续两次后还是呈阴性,可以隔3年一次,连续两次后,再一次。若发现阴道分泌物增多、同房后出血,或有不明原因的阴道流血时,需尽快去正规医院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