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治慢性肾衰偏方大全
中医治慢性肾衰偏方大全
川芎黑丑治慢性肾衰
【功能主治】荡涤浊邪,泻热行水,降低血中非蛋白氮。主治慢性肾功能衰竭。
【偏方组成】川芎12克,黑丑20克,大黄(后下)、黄芩各15克,黄连10克,薄荷9克,滑石、苏叶各30克,鲜崩大碗500克。
【用法用量】加水1200毫升,煎诸药得300毫升,人大黄,微火煮沸3分钟,去渣。另将鲜崩大碗温开水洗数遍,捣烂后纹取汁约200毫升左右,和药液混匀,1日分3次服。
【加减】神昏者,加安宫牛黄丸1枚;咯血、衄血,加茅根60克,黑桅子15克,呕逆不止者,加竹茹18克、半夏9克;水邪射肺,喘急不得息者,加葶苈子30克、桑白皮15克;闭尿不通者,加川牛膝15克、地龙12克;热盛动风,头痛眩晕抽搐者,加羚羊角9克、钩藤15克。
【病例验证】用此方治疗患者78例,血氮下降率为96.1%,所治存活5年以上者已有6例。
大黄片治慢性肾衰
【功能主治】主治慢性肾功能衰竭。
【偏方组成】大黄适量。
【用法用量】将大黄研细制成肠衣片,每片含生药0.3克,口服,每日4片,1个月为1疗程。
【病例验证】用此方治疗40例,用药1疗程,结果:显效11例,有效17例,总有效率为70%。
二丑归黄丸治慢性肾衰
【功能主治】慢性肾功能衰竭。
【偏方组成】当归80克,生黑白二丑70克,炒杜仲50克,生姜320克,红枣320克,红糖160克,生大黄40克。
【用法用量】先将当归、二丑、生大黄、杜仲粉碎成细面,再把生姜绞碎取汁,红枣煮熟去皮核,然后兑红糖搅拌均匀,放人蒸笼内高温蒸10分钟即取出,做成约9克重药丸备用。每天2~3次,每次2丸,温开水送服。
【病例验证】李某,男,26岁。19岁时患急性肾炎未愈。后每遇劳累、感冒则复发,迁延难愈。近二月来颜面及下肢浮肿、尿少,精神萎靡,泛恶作呕、胃脘痞满、面色萎黄、舌淡红、苔白腻,脉濡。实验检查:CO2结合力13mmol/L ,血尿素氮28.2mmol/L,血肌酐362.4μmol/L,尿蛋白(++),白细胞(+)。用上药治疗1月余,症状明显好转,浮肿消退,精神、胃纳、睡眠均好,尿量正常,尿蛋白(+),血尿素氮19.3mmol/L,血肌酐187μmol/L, CO2结合力21mmoL/L,嘱其出院后继续服上药治疗。半年后随访已参加轻度体力劳动。
生地山药治慢性肾衰
【功能主治】补肾益气。主治慢性肾功能衰竭。
【偏方组成】生地15克,淮山药、枸杞子各12克,茯苓、泽泻各10克,丹皮6克,黄芪20克。
【用法用量】每日1 剂,水煎服,20天为1疗程。
【宜忌】心衰患者慎用。
【病例验证】用此方治疗患者17例,其中显效8例,有效7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88.2%。
中医食疗护肾妙方
治慢性肾炎的偏方1.鲫鱼1条,约重250克,剖腹去内脏洗净,装入大蒜末10克,外包干净白纸,用水湿透,放入谷糠内烧熟。鱼蒜全食,有条件者每日1条。适用于慢性肾炎及营养不良性水肿。
治慢性肾炎的偏方2.糯米、芡实各30克,白果10枚(去壳),煮粥。每日服1次,10日为一疗程。此粥具有健脾补肾、固涩敛精之效。
治慢性肾炎的偏方3.猪肾1个,党参、黄芪、芡实各20克。将猪肾剖开,去筋膜洗净,与药共煮汤食用。此方适用于慢性肾炎恢复期及脾肾气虚患者。
治慢性肾炎的偏方4.青头雄鸭1只,粳米适量,葱白3茎。将青头鸭肉切细煮至极烂,再加米、葱白煮粥,或用鸭汤煮粥,温热食,5~7日为一疗程。此方具有补益脾胃、利水消肿功效。适用于一切水肿病人。
治慢性肾炎的偏方5.粳米50~100克,商陆5克。先将商陆用水煎汁,去渣,然后加入粳米煮粥。每日或隔日1次。适用于慢性肾炎水肿、肝硬变腹水。
治慢性肾炎的偏方6.鲜蚕豆或水发干蚕豆250克,瘦牛肉500克,盐少许。将牛肉切块与蚕豆、盐同放砂锅内,煨炖熟烂即可食用,每日2次,随量食。
治慢性肾炎的偏方7.葫芦皮,冬瓜皮、西瓜皮各30克,红枣10克,同放锅内加水约400毫升,煎至约150毫升,去渣即成。饮汤,每日1剂,至浮肿消退为止。
治慢性肾炎的偏方8.活鲫鱼1~2条,大米50克,灯芯花5~8根。将上3味加水适量,煮成稀粥食用。每日1剂,适用于慢性肾炎、肾盂肾炎。
治慢性肾炎的偏方9.鲜茅根200克,大米200克。先将茅根洗净,加水适量,煎煮半小时,捞去药渣,再加淘洗的大米,继续煮成粥。分顿1日内食用。
治慢性肾炎的偏方10.鲜羊奶每晨空腹服250~500毫升,连服1个月。
治慢性肾炎的偏方11.带衣花生米、红枣各克,文火煎煮汤。食花生米、红枣,饮汤,连续服用。
治慢性肾炎的偏方12.桑椹30克,生苡仁20克,葡萄干20克,同大米适量煮粥,分2次服食。
治慢性肾炎的偏方13.花生米120克,蚕豆250克,同入砂锅内加水3碗微火煮,待水呈棕红色时,加适量红糖服食。每日分2次服。
治慢性肾炎的偏方14.冬瓜500克,鲤鱼250克,加水适量清炖,饮汤,吃冬瓜、鱼肉。每日分2次服。
中医治慢性胆囊炎偏方大全
白术白芍治慢性胆囊炎
【功能主治】敛阴止痛,理气健脾。主治慢性胆囊炎。
【偏方组成】土炒白术12克,酒白芍、陈皮各10克,防风6克。
【用法用量】每日1剂,水煎服。
【病例验证】用此方治疗48例,痊愈38例,好转6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91.7%。
党参合欢皮治慢性胆囊炎
【功能主治】补脾运中,疏泄肝胆。主治慢性胆囊炎。证见右胁疼痛,痛连右肩胛及右背,食荤及脂肪过多则疼痛加剧,经年累月不愈,体质偏虚,属脾虚肝郁症。
【偏方组成】潞党参、合欢皮各15克,炒白术、白茯苓、陈香橼、金铃子各12克,广除皮6克,甘草、广木香山5克,广郁金10克,参三七末2克(分冲)。
【用法用量】每日1剂,水煎服。亦可以此方数倍量,共研细末,过100目筛,水泛为丸如莱菔子大。每服10克,每日3次,开水送下。1个月为1疗程。
【病例验证】用此方治疗患者36例,其者痊愈21例,好转12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1.7%。
金钱草柴胡治慢性胆囊炎
【功能主治】主治慢性胆囊炎、胆石症。证见上腹部间歇作痛,右胁疼痛尤剧,或呕吐苦水,或嗳气、泛酸、恶心,舌苔薄白,脉弦。
【偏方组成】金钱草30克,柴胡、枳实、白芍、郁金、乌贼骨、浙贝母各9克,炙甘草3克。
【用法用量】每日1剂,水煎服。并可随症加减。
【病例验证】用此方治疗患者29例,其者痊愈18例,好转10例,无效1例。痊愈18例中慢性胆囊炎11例,胆石症7例,追访2年,未见复发。
柴胡百合治慢性胆囊炎
【功能主治】疏肝、清胃、活血。主治慢性胆囊炎。适用于肝郁气滞,中焦湿热之患者。
【偏方组成】柴胡、百合、郁金、丹克各15克,川楝子、黄岑各10克,金钱草30克,乌药13克。
【用法用量】每日1剂,水煎服。
【加减】若胸背痛甚者,加瓜蒌壳、薤白各15克;嗳气频愈,加陈皮、广木香各10克;泛酸者,加乌贼骨10克;若有黄疸者,加茵陈20克。
【病例验证】用此方治疗患者21例,其中痊愈14例,好转6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5.2%。
柴胡川楝子治慢性胆囊炎
【功能主治】疏肝利胆。主治慢性胆囊炎。
【偏方组成】柴胡、金钱草、生山楂各15克,川楝子、枳壳、青蒿、黄芪克12克,陈皮、香附山10克。
【用法用量】每日1剂,水煎,分2~3次服。
【加减】如大便于结者,加生大黄10克;恶心呕吐者,加竹茹12克;伴有结石者,加海金沙30克、鸡内金20克;疼痛明显、感染严重者,可适当配用部分西药。
【病例验证】刘某,男,47 岁。上腹部胀痛、钝痛6年余,时轻时重,嗳气频作,食欲不振,且大都因生气着急、劳累或饮酒或进食油腻食物后复发。近因情志不舒和饮酒过多又复发。疹断为慢性胆囊炎,证属盯郁气滞、湿热蕴结、肝胆不利。用此方加大黄10克(后下)、郁金12克。四剂后腹胀大减,大便转溏。此方去大黄,再进5剂,诸症消失,B超正常。随访2年未复发。
生地首乌治慢性胆囊炎
【功能主治】养肝柔肝,疏肝利胆。主治慢性胆囊炎、胆石症证属肝阴不足者。临床胁痛隐隐、体倦乏力,口干咽燥,头晕目涩,舌质红、体瘦小,苔薄黄或少苔,脉弦细为特征。
【偏方组成】生地12克,首乌9克,枸杞9克,茵陈12克,虎杖12克,生大黄6~9克(后入),生山楂12克,鸡内金3克(研粉分吞),麦芽12克,玫瑰花3克,佛手6克,绿萼梅6克。
【用法用量】每日1剂,水煎,分2~3次服。
【病例验证】用此方治疗患者92例,其中痊愈49例,好转38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94.6%。
金钱草治慢性胆囊炎
【功能主治】清热利湿,解毒消肿。主治慢性胆囊炎。
【偏方组成】金钱草100克。
【用法用量】每日1剂,水煎服。
【病例验证】治疗慢性胆囊炎18例,在症状消失方面有一定效果。其者显效6例,有效7例,无效5例。
柴胡丹皮治慢性胆囊炎
【功能主治】凉血疏肝,滋补肝肾。主治慢性胆囊炎。
【偏方组成】柴胡、赤芍、丹皮、薤白、川楝子、威灵仙、苍术、木香各10克,砂仁5克,党克、郁金、枳壳各15克。
【用法用量】每日1剂,水煎,每次煎成100~150毫升,每日2次,饭前温服。15剂为1疗程。
【病例验证】用此方治疗患愈48例,经1~3疗程治疗后,症状和体征基本消失24例,明显减轻22例。
吃中药如何治疗肾衰竭
吃中药能治疗肾衰竭吗?这是许多朋友都很在意的一个问题。其实中医不同于西医的治疗,它有一套独属于自己的处理肾衰竭疾病的思路。
中药治疗肾衰竭,一般认为与脾肾虚损有关,至于诱因,一是外邪侵袭,因多数病人由风水发展而来,部分患者虽无风水史,但有反复感染风热和湿热的病史;二为脏腑虚损,由于其他慢性病、先天不足、后天失养、六淫侵袭、七情所伤、劳倦过度、药物损害、房事不节以及肾虚或年老肾气自衰等各种原因的影响而削弱机体正气,使抵抗力下降,阴阳平衡失调,加之外来风热、湿热等乘虚内侵脏腑所致。
中药药方,慢肾功能衰竭方剂(出自中药方剂大全):
熟附块(先煎)9~15克 姜半夏9~15克 生大黄(后下)6~15克 紫苏30克 绿豆15~30克 落得打15~30克 六月雪30~60克 党参12~30克 川黄连3克 生甘草6克 炒白术12克。
水煎待温,分次服用,功能温肾健脾,扶正降浊,主治慢性肾功能不全所致的氮质血症及尿毒症。
上述就是治疗肾衰竭的中医理念和中药药方,希望能帮到寻求中医治疗的肾衰竭患者。最后,无论各位患者是接受中医治疗还是西医治疗,小编在此都祝各位早日康复,生活幸福。
中医治疗慢性盆腔炎偏方大全
当归元胡治慢性盆腔炎
【功能主治】活血止痛,清热解毒。主治慢性盆腔炎。
【偏方组成】当归、丹参、苋实、土茯苓各25克,赤芍、元胡、川楝子、三棱、莪术各15克,山药30克,香附10克。
【用法用量】制成蜜丸,每丸10克。每日3次,每次1丸。
【加减】湿热瘀结型患者,加黄柏、苦参各15克,寒凝气型患者,加炮姜、茴香各10克。
【病例验证】用此方共治慢性盆腔炎346例,总有效率94.9%。
败酱夏枯草治慢性盆腔炎
【功能主治】活血化瘀,清热、利湿、解毒。主治慢性盆腔炎。汪见腰酸,腹痛下坠感,带下量多,色赤或黄,苔黄腻;或见痛经,舌质暗等。
【偏方组成】败酱草、苡米、夏枯草各30克,丹参20克,赤芍、元胡各12克,木香10克。
【用法用量】以上药水煎为500毫升,每次服50毫升,每日服2次。
【病例验证】用此方治疗慢性盆腔炎患者30例,治疗效果较好。
黄柏红藤治慢性盆腔炎
【功能主治】清热燥温,活血清带。主治慢性盆腔炎。
【偏方组成】黄柏12克,苍术12克,生苡米30克,香附12克,红藤30克,败酱草30克,白芍20克,甘草8克。
【用法用量】每日1剂,水煎服,分3次服。
【病例验证】谷某,女,42 岁。患者己绝育3年,带下痛经一年余。近一年来黄白带下气腥味浊,腰腹坠痛,月事错前(25天左右)色黯质浓,七日方净。经前感觉会阴及腹部胀痛,状如临盆,苦楚不堪,须用止痛片方能缓解。其舌正红,苔略黄,脉细弦而数。妇科检查:外阴已产式,阴道充血,宫颈下唇中糜,附件右侧增厚压痛,宫体大小正常,白带镜检:红血球(十),脓球(卅),证属湿浊之邪久滞带脉,瘀热互结成为带下,治宜燥湿,清热,利带。嘱其共服17剂,带下渐少,色转浅淡,腰腹坠痛明显减轻,经期结束可停服镇痛剂。嘱其照原方再进10剂。自述此次月经28天至,色正红。四天净,腹痛及诸症已消,带下状如蛋清,甚少。惟腰骶略酸。又拟黄柏 12克,苍术12克,生苡米30克,山药30克,芡实20克,白芷炭9克,六帖,以善其后。
白芍蒲公英治慢性盆腔炎
【功能主治】温经散寒,养血通络,清热、解毒、利湿。主治慢性盆腔炎。
【偏方组成】当归12克,木通12克,白芍18克,桂枝9克,细辛3克,甘草6克,萆薢15克,蒲公英30克,二花24克,大枣3枚。
【用法用量】每日1剂,水煎服。1剂水煎2次,取汁400毫升,早晚分服。10天为1疗程。
【病例验证】苏某,女,36 岁。小腹疼痛坠胀3年余,因3年前取环,时间较长,术后感下腹疼痛,阴部坠胀,腰骶部酸痛,流血样带,曾用抗生素治疗,症状未见好转。妇科检查有炎性包块,B超示子宫内膜炎,经诊:经期不准,量少色黯,舌淡苔白,脉沉迟。证属寒湿凝结、气滞血瘀,治以温经散寒、活血通络。用上方加赤芍15克,黄芪、地榆各10克,炮山甲、小茴香各9克,水蛭2克(另冲),吴茱萸、升麻各6克,杜仲炭、橘核各15克,元胡12克。服药7剂后,下腹部及会阴疼痛坠胀减轻,带下量少色白。此方去水蛭、炮山甲、地榆,加苡仁18克,又服20余剂。下腹部及会阴疼痛坠胀消失,经期正常。妇科检查,炎性包块消失,B超复查子宫未见异常。
中医治白发偏方大全
[方一]:
桑白皮30克,五倍子15克,青葙子60克。水煎取汁,外洗。
[方二]:
地骨皮、生地黄、菟丝子、牛膝、远志、石菖蒲适量。蜜丸或水煎服。
[方三]:
酸石榴100克,五倍子150克,芝麻叶50克。研粗末,投入铁器水内,取汁外馀。
[方四]:
女贞子500克,巨胜子250克。水煎,每次服20毫升,每日2--3次,温开水送下。
本方是治疗阴虚血燥所致白发的良方。
[方五]:
大蒜两瓣,姜1块。将药捣成泥状,擦头皮,再用水冲洗,可喷些香水,减少大蒜味,连续擦3--4个月即可生效。
[方六]:
桑白皮90克。将桑白皮锉细,煮5--6沸后,去渣,频抹鬓发,自不坠落。
本方可为头发保健之剂,易得易用,老少皆宜。
[方七]:
女贞子520克,早莲草、桑椹子各300克。先将女贞子阴干,再用酒浸1日,蒸透晒干,早莲草、桑椹子阴干,将上三味药碾成细末,炼蜜成丸,每丸重10克。每日早、晚各服1丸,淡盐开水送股。
[方八]:
黑芝麻粉、何首乌粉各150克。将药加糖适量,煮成浆状,开水冲服,每晚1碗。
本方半年后可使白发转灰,灰发转黑。
[方九]:
乱发(用自己的)30克,椒50粒。将自己的乱发洗净,每30克入椒50粒,泥封固,人炉火中煅如黑漆,细研成末,用白酒送服3克左右。
[方十]:
熟干地黄2000克,杏仁500克(汤浸、去皮尖、双仁、研如膏),诃黎勒皮250克。将药捣研为末,人杏仁令匀,炼蜜和调,用杵捣200-300下,做成梧桐子大丸药。每眼用温水送下刃粒,饭前服,渐加至40粒为度,忌生葱、萝卜、大蒜。
[方十一]:
生柏叶(切碎)1000克,猪膏500克。捣柏叶为末,以猪膏和为20丸,用布裹1丸内泔汁中,化破沐之。日1次,1月后渐黑光润。
中医治疗慢性阑尾炎偏方大全
木香金银花治慢性阑尾炎
【功能主治】主治慢性阑尾炎。
【偏方组成】木香、金银花、蒲公英各25克,牡丹皮、川楝子、大黄各12克。
【用法用量】加水煎沸15分钟,滤出药液,再加水煎20分钟,去渣,两煎所得药液兑匀。分服。每日1~2剂。
【病例验证】用此方治疗慢性阑尾炎43例,治愈38例,好转4例,无效1例。有效率97.6%。
香附治慢性阑尾炎
【功能主治】主治慢性阑尾炎。
【偏方组成】香附15克,桅子、枳实、桃仁、麦芽、山楂、木香、鸡内金各10克,远志、神曲、枳壳、甘草各5克。
【用法用量】每日1剂,水煎服。
【病例验证】用此方治疗慢性阑尾炎28例,治愈23例,好转4例,无效1例,有效率为96.4%。
陈皮炒枳壳治阑尾炎
【功能主治】理气泄热,解毒散结。主治阑尾炎。
【偏方组成】陈皮、青皮、炒枳壳、连翘、甘草各10克,二花、公英各15克,乳香12克,川楝子20克。
【用法用量】每日1剂,水煎服。
【病例验证】王某,女,29岁。上腹疼痛拒按,伴发烧,恶心,呕吐,后疼痛转移到右下腹部。经化验,确诊为急性阑尾炎。用此方3剂症状消退,服完6剂而痊愈出院,追访未见复发。
芍药甘草汤治阑尾炎
【功能主治】解痉止痛,解热抗炎,解毒抗过敏。主治急性阑尾炎,慢性复发性阑尾炎。
【偏方组成】生白芍60~120克,生甘草15~30克。
【用法用量】每日1剂,水煎,分2次温服。3剂为1疗程。服药2个疗程评定疗效。
【病例验证】林某,男,41 岁。以转移性右下腹部疼痛4天入院。伴畏寒发热、口渴、大便秘结、小便短赤。诊为急性阑尾炎。药用:生白芍90克,生甘草20克,大黄10克(后下),黄连10克,丹皮12克,蒲公英15克,银花15克,桃仁12克。水煎,分2次温服。2剂后症状明显减轻,再进2剂症状与体征消失。
蒲公英败酱草治阑尾炎
【功能主治】主治阑尾炎。
【偏方组成】蒲公英、败酱草、忍冬藤各30克,红花、桃仁、丹参、乌药、赤芍各10克,生薏苡仁、茯苓各20克,木香、甘草各6克。
【用法用量】每日1剂,水煎,2~3次口服。
【病例验证】用此方治疗阑尾炎患者133例,其中,治愈128例,无效5例(症状加重后改手术治疗)。服药最少者3剂,最多者10剂。
中医治阳痿偏方大全
灵芝草治阳痿
功能主治
益气补虚,养心安神。主治阳痿。
偏方组成
灵芝草。
用法用量
每日6克切片,文火久煎成浓汁,每次饮服100~150毫升,晨起空腹服或午饭前1小时饮服尤佳,可加少许冰糖或1枚鸡蛋同服。15天为1个疗程,可连服1~2个疗程。
宜忌
用此方期间忌用其它中西药。
病例验证
用此方治疗阳痿66例,临床治愈15例,显效28例,有效19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93.9%。
牛鞭韭菜子治阳痿
功能主治
主治阳痿。
偏方组成
牛鞭1根,韭菜子25克,淫羊藿、菟丝子各15克。
用法用量
将牛鞭置瓦片上文火焙干,磨末;淫羊藿加少许羊油,置于铁锅内用文火炒黄(不要炒焦),再将韭菜子、菟丝子共磨成细末,然后将上药混匀后装瓶备用。用时,每天晚饭后用黄酒冲1匙,或将1匙药粉加人蜂蜜为丸,用黄酒冲服。
病例验证
用此方治疗阳痿患者5例,均获治愈。
生薏苡仁治阳痿
功能主治
主治阳痿。
偏方组成
生薏苡仁30克,白蔻仁、菖蒲、蚕砂、柴胡、牛膝各10克,白芷、蛇床子、萆薢、虎杖各15克,甘草梢6克。
用法用量
每日1剂,水煎服;14日为1个疗程。连续用药至症状消失止。
加减
失眠多梦、烦躁者,加远志、合欢、龙骨、牡蛎;心悸、气短、乏力者,加黄芪、山萸肉、白术;肝气郁滞者,加香附、郁金;喜食肥甘者,加山碴、莱菔子;嗜酒者,葛根增量;湿热伤阴者,加知母、玄参、麦冬。
病例验证
用此方治疗阳萎患者129例,治愈89例。改善27例,无效13例,总有效率为89.92%。
中医治阳痿偏方大全
灵芝草治阳痿
【功能主治】益气补虚,养心安神。主治阳痿。
【偏方组成】灵芝草。
【用法用量】每日6克切片,文火久煎成浓汁,每次饮服100~150毫升,晨起空腹服或午饭前1小时饮服尤佳,可加少许冰糖或1枚鸡蛋同服。15天为1个疗程,可连服1~2个疗程。
【宜忌】用此方期间忌用其它中西药。
【病例验证】用此方治疗阳痿66例,临床治愈15例,显效28例,有效19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93.9%。
牛鞭韭菜子治阳痿
【功能主治】主治阳痿。
【偏方组成】牛鞭1根,韭菜子25克,淫羊藿、菟丝子各15克。
【用法用量】将牛鞭置瓦片上文火焙干,磨末;淫羊藿加少许羊油,置于铁锅内用文火炒黄(不要炒焦),再将韭菜子、菟丝子共磨成细末,然后将上药混匀后装瓶备用。用时,每天晚饭后用黄酒冲1匙,或将1匙药粉加人蜂蜜为丸,用黄酒冲服。
【病例验证】用此方治疗阳痿患者5例,均获治愈。
生薏苡仁治阳痿
【功能主治】主治阳痿。
【偏方组成】生薏苡仁30克,白蔻仁、菖蒲、蚕砂、柴胡、牛膝各10克,白芷、蛇床子、萆薢、虎杖各15克,甘草梢6克。
【用法用量】每日1剂,水煎服;14日为1个疗程。连续用药至症状消失止。
【加减】失眠多梦、烦躁者,加远志、合欢、龙骨、牡蛎;心悸、气短、乏力者,加黄芪、山萸肉、白术;肝气郁滞者,加香附、郁金;喜食肥甘者,加山碴、莱菔子;嗜酒者,葛根增量;湿热伤阴者,加知母、玄参、麦冬。
【病例验证】用此方治疗阳萎患者129例,治愈89例。改善27例,无效13例,总有效率为89.92%。
淫羊藿菟丝子治阳痿
【功能主治】主治阳痿。属肝郁不舒,情志不畅者。
【偏方组成】淫羊藿、菟丝子各30克,柴胡、当归、白芍、云苓、郁金、九节菖蒲各10克,薄荷6克。
【用法用量】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连用10日为1疗程。
【病例验证】用此方治疗阳痿患者20例,痊愈15例,好转3例,无效2例,有效率为90%。一般2~3个疗程痊愈。
干地龙山萸肉治阳痿
【功能主治】滋阴补肾。主治阳痿,证属腰膝酸软,耳鸣头晕,口干舌红等肾阴虚者。
【偏方组成】干地龙、淮山药、山萸肉、菟丝子、天门冬、枸杞子、龟板胶(烊化)各10克,熟地、生牡蛎(先煎)各12克,丹皮6克舀
【用法用量】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
【病例验证】用此方治疗38例,痊愈33例,好转5例,有效率为100%。
蜈蚣当归治阳痿
【功能主治】主治阳痿。
【偏方组成】蜈蚣18克,当归、白芍、甘草各60克。
【用法用量】先将当归、白芍、甘草晒干研细,过90~120目筛。然后将蜈蚣研细,再将两种药粉混合均匀,分为40包(也可制成水丸)。本方蜈蚣不得去头足或烘烤,以免减效。每次半包至1包,早晚各1次。空腹用白酒或黄酒送服。15天为1疗程。
【宜忌】忌食生冷、恼怒。
【病例验证】费某,男,40岁,阳痿6年多。阴茎不能勃起,伴尿道烧灼感。既往患前列腺炎。经用大量补肾壮阳汤药及中成药无效,用此方9天,阴茎勃起坚而有力,持续20分钟,同房2次均成功。
萸肉熟地治阳痿
【功能主治】主治阳痿。
【偏方组成】萸肉40克,熟地40克,杞果40克,石燕40克,白术40克,巴戟天30克,列当25克,五味子25克,茯神25克,山药25克,鹿茸10克,炙海马10克、,炙蛤蚧1对,炙蜂房25克,炙蜗牛50个,阳起石50克,仙灵脾30克,全虫25克,蛇床子25克,地龙25克。
【用法用量】将上药共研细末,过120目筛后分成60包,或炼蜜为丸。每服1包或1丸,日服2次,饭前服用。1个月为1个疗程。
【宜忌】忌生、忌冷、忌烟酒。
【病例验证】用此方治疗阳痿患者297例,治愈274例,无效23例,总有效率占92.25%。
吴茱萸治阳痿
【功能主治】主治阳痿。
【偏方组成】吴茱萸、白胡椒各等份。
【用法用量】研末。取混合物适量,用唾液调成糊状。每晚临睡前敷于肚脐,次晨取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