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上呼吸道感染的中医治疗

上呼吸道感染的中医治疗

中医辩证治疗

1.外感风热型。

主证:发热有汗,鼻塞流浊涕,头痛,咽喉红肿痛,咳痰色黄,口渴面赤,唇红干,舌红,苔薄白或薄黄,脉浮数,指纹浮深红。治法:辛凉解表,宣肺止咳利咽。

方药:

(1)咳嗽较多者,用桑菊饮加减:桑叶10 克,菊花10 克,连翘10 克,北杏8 克,苇茎12 克,桔梗8 克,薄荷5 克(后下),甘草3 克,板蓝根10 克,黄芩7 克。

方解:桑叶、菊花、薄荷疏风解表,宣透风热;桔梗、甘草、北杏清咽利隔,止咳化痰;连翘清热解毒,芦根清热生津止渴。加入板蓝根、黄苹增强清热解毒利咽的作用。

(2)咽痛,发热明显者,用银翘散加减:连翘10 克,银花10 克,桔梗8 克,薄荷5 克,竹叶6 克,荆芥6 克(后下),淡豆鼓6 克,牛蒡子5 克,甘草5 克,板蓝根10 克,黄芩7 克。

方解:银花、连翘清热解毒、配竹叶以加强清热之功。薄荷、豆鼓、荆芥辛凉轻散解表。桔梗、甘草、牛蒡子宣肺解表、去风痰、利咽喉。芦根清热生津。加入板蓝根、黄芩更加强清热解毒利咽的作用。

2.外感风寒型。

主证:恶寒无汗,头痛鼻塞,流清涕,喉痒,咳嗽,不发热或发热轻,舌淡红、苔薄白、脉紧,指纹浮红。

治法:辛温解表,宣肺散寒。

方药:苏翘解表汤。

苏叶6 克,荆芥6 克(后下),防风6 克,银花10 克,连翘10 克,桔梗8 克,前胡8 克,北杏8 克,甘草3 克。

方解:苏叶、荆芥、防风辛温解表,桔梗、前胡、北杏宣肺助前药以散寒,小儿外感风寒有旋即化热之变,故加银花、连翘以清热解毒,甘草调和诸药。

病毒性感冒治愈的标准

1,药物疗法治愈的标准,可分去因疗法及支持疗法,去因疗法中对病毒感染多采用中药治疗,细菌性感染则用青霉素或其它抗生素,大多数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为病毒感染,抗生素非但无效,还可引起机体菌群失调,有利于病毒繁殖,必须避免滥用,当合并细菌感染时,如β溶血性链球菌A组所引起的咽炎或扁桃体炎,青霉素有效,如2~3天后无效,应考虑其他病原体感染,高热时,先用冷毛巾湿敷前额或整个头部,每10分钟更换一次,往往可控制高热惊厥,此外,可用一般退热药如适量阿司匹林或用扑热息痛,根据病情可4~6小时重复一次,但忌用过大剂量以免体温骤降,多汗,甚至发生虚脱,对轻症咳嗽小儿,尤其是小婴儿,不宜给大量止咳的中西药品。

2,局部治愈的标准,如有鼻炎,为了使呼吸道通畅,保证休息,应在进食及睡前滴鼻药,每日4~6次,每次每鼻孔2~3滴,婴儿忌用油剂滴鼻,恐吸入下呼吸道而致类脂性肺炎。

3,中医治疗,上呼吸道感染在祖国医学中通称“伤风病毒性感冒”,根据临床表现,可分为风塞病毒性感冒和风热病毒性感冒两型,中医称流行性病毒性感冒为“时行病毒性感冒”,其临床表现与风热病毒性感冒相似,特点有三:①易于寒随热化,表现为高热;②热盛时容易引起惊厥(热惊);③易因食滞引起吐泻等胃肠证候,无论风寒或风热,其病位在表,治法当用解表法,以辛温解表治风寒型,以辛温解表治风热型,此外扁桃体炎为上呼吸道感染中的一种常见病,现对其中医疗法一并叙述。

怎样治疗上呼吸道感染

注意休息、多饮水、增加营养,给易于消化的饮食。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密切观察、监测并预防并发症。呼吸衰竭时给予呼吸支持治疗。在有继发细菌感染时及时使用抗生素。

食物疗方

【风寒感冒食疗方】症状为发热恶寒,头痛身寒,流涕等。

生姜红糖茶:生姜1片,红糖适量,开水冲泡,代茶饮之。

葱白粥:糯米30克,生姜2片,捣烂,入连须葱1节,加米醋1毫升,趁热饮。

紫苏粥:白米25克,常法煮粥,粥熟放苏叶5克。

【风热感冒食疗方】 症状为发热,微恶风寒,头痛、咳嗽、咽痛、目赤。

菊花茶:菊花5克,开水冲泡,代茶饮。

桑菊豆豉饮:菊花5克,桑叶5克,豆豉3克,煎水饮。

薄荷芦根饮:芦根30厘米、薄荷25克,煎水饮用。

白菜绿豆饮:白菜头1个,洗净切片,绿豆芽15克,煎水饮用。

【风湿感冒食疗方】症状为发热、头痛、头晕、鼻塞、声重、困倦乏力,纳减欲吐。藿香饮:鲜藿香叶5克,砂糖适量,煎水饮。

上呼吸道感染的治疗

1、一般治疗及护理

(1)居住环境要注意清洁、安静、光线充足,定时开窗换气,避免对流风直接吹患儿。

(2)高热时卧床休息。

(3)给予易消化物,供给足够水份。

(4)注意口腔、鼻及眼的局部清洁。

(5)注意呼吸道隔离,减少继发细菌感染的机会。

2、对症处理

(1)降温:39℃以上高热可采下列降温措施:①物理降温。②药物降温。

(2)止惊及镇静:

①安定每次0.3mg/kg 静注20—30分钟后可重复注射。

②鲁米那纳每次5—8mg/kg 肌注。

③水化氯醛每次60mg/kg灌肠。

④冬非合剂:冬眠灵、非那更每次各0.5—1mg/kg,6小时一次,可用2—3次。优点是解除血管痉挛,改善微循环,减低脑耗氧量。

上呼吸道感染的治疗

1、一般治疗及护理。

(1)居住环境要注意清洁、安静、光线充足,定时开窗换气,避免对流风直接吹患儿。

(2)高热时卧床休息。

(3)给予易消化物,供给足够水份。

(4)注意口腔、鼻及眼的局部清洁。

(5)注意呼吸道隔离,减少继发细菌感染的机会。

2、对症处理。

(1)降温:39℃以上高热可采用下列降温措施:①物理降温。②药物降温。

(2)发生热性惊厥者可给予镇静、止惊等处理。

(3)咳嗽:一般不用镇咳药,常用祛痰止咳药物。

上呼吸道感染的治疗

一、对症治疗

病情较重或发热者或年老体弱者应卧床休息,忌烟,多饮水,室内保持空气流通。如有发热、头痛,可选用解热止痛片如复方阿司匹林、去痛片等口服。咽痛可用消炎喉片含服,局部雾化治疗。鼻塞、流鼻涕可用1%麻黄素滴鼻。

二、抗菌药物治疗

如有细菌感染,可选用适合的抗生素,如青霉素、红霉素、螺旋霉素、氧氟沙星。单纯的病毒感染一般可不用抗生素。

上呼吸道感染的治疗

(1)休息

病情较重或年老体弱者应卧床休息,忌烟、多饮水,室内保持空气流通。

(2)解热镇痛

如有发热、头痛、肌肉酸痛等症状者,可选用解热镇痛药,如复方阿司匹林、对乙酰氨基酚、吲哚美辛(消炎痛)、去痛片、布洛芬等。咽痛可用各种喉片如溶菌酶片、健民咽喉片,或中药六神丸等口服。

(3)减充血剂

鼻塞,鼻黏膜充血水肿时,可使用盐酸伪麻黄碱,也可用1%麻黄碱滴鼻。

呼吸道消炎药有哪些呢

上呼吸道感染是现代生活当中一种十分常见的疾病,由于表现症状与感冒很相似,因此不少的人都会吃错药物造成病情的加重,因此若是患上了疾病最好去医院进行诊治,防止加重病情,目前针对上呼吸道感染疾病医治的消炎药物也比较多,那么,上呼吸道消炎药有哪些呢?

一般上呼吸道感染患者到医院就诊后医生都建议服用阿奇霉素片,对治疗上呼吸道感染有这不错的疗效。

阿奇霉素片,适用于敏感细菌所引起的下列感染:支气管炎、肺炎等下呼吸道感染、皮肤和软组织感染、中耳炎、鼻窦炎、咽炎等疾病,阿奇霉素片应每日口服给药一次,整片吞服。可与食物同时服用。以阿奇霉素片剂治疗各种感染性疾病,其疗程及使用方法如下:

眼衣原体、杜克嗜血杆菌或敏感淋球菌所致的性传播疾病,仅需单次口服本品0.1g。 对其他感染的治疗:总剂量1.5g,每日一次服用本品0.5g共三天。或总剂量相同,首日服用0.5g,第二至第五日每日一次口服本品0.25g。 禁忌对阿奇霉素或其它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有过敏史的病人,禁忌使用阿奇霉素片。

如何预防上呼吸道感染

1.避免诱因

避免受凉、淋雨、过度疲劳;避免与感冒患者接触,避免脏手接触口、眼、鼻。年老体弱易感者更应注意防护,上呼吸道感染流行时应戴口罩,避免在人多的公共场合出入。

2.增强体质

坚持适度有规律的户外运动,提高机体免疫力与耐寒能力是预防本病的主要方法。

3.免疫调节药物和疫苗

对于经常、反复发生本病以及老年免疫力低下的患者,可酌情应用免疫增强剂。目前除流感病毒外,尚没有针对其他病毒的疫苗。

以上就是专家关于上呼吸道感染消炎的一些药物的详细介绍,相信现在大家对于上呼吸道消炎药有哪些应该已经有了大致的了解和认识了吧,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在此提醒大家,患上了上呼吸道感染疾病应及时的去专业医院就诊,千万不可胡乱的用药,这样只会耽误病情,给身体造成更大的伤害。

上呼吸道感染的中医辨证治疗

1、风寒感冒:此型多见于较大儿童感冒初期,出现恶寒、发热、无汗、鼻流清涕、头身疼痛、咳嗽有痰、舌质淡红、舌苔薄白、脉浮紧,治以辛温解表法。

2、风热感冒:此型多见于婴幼儿,发热较重,或虽汗出而热不解,鼻塞、流黄涕、面赤、咽红,或咳嗽有痰,舌尖稍红,舌苔薄白或黄白相兼,脉浮数或滑数。治以辛凉解表,清热解毒法。

小儿感冒的三大治疗方法

小儿感冒的治疗方法一般分为以下三种:

1,药物疗法 可分去因疗法及支持疗法,去因疗法中对病毒感染多采用中药治疗,细菌性感染则用青霉素或其它抗生素,大多数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为病毒感染,抗生素非但无效,还可引起机体菌群失调,有利于病毒繁殖,必须避免滥用,当合并细菌感染时,如β溶血性链球菌A组所引起的咽炎或扁桃体炎,青霉素有效,如2~3天后无效,应考虑其他病原体感染,高热时,先用冷毛巾湿敷前额或整个头部,每10分钟更换一次,往往可控制高热惊厥,此外,可用一般退热药如适量阿司匹林或用扑热息痛,根据病情可4~6小时重复一次,但忌用过大剂量以免体温骤降,多汗,甚至发生虚脱,对轻症咳嗽小儿,尤其是小婴儿,不宜给大量止咳的中西药品。

2,局部治疗 如有鼻炎,为了使呼吸道通畅,保证休息,应在进食及睡前滴鼻药,每日4~6次,每次每鼻孔2~3滴,婴儿忌用油剂滴鼻,恐吸入下呼吸道而致类脂性肺炎。

3,中医治疗 上呼吸道感染在祖国医学中通称“伤风感冒”,根据临床表现,可分为风塞感冒和风热感冒两型,中医称流行性感冒为“时行感冒”,其临床表现与风热感冒相似,特点有三:①易于寒随热化,表现为高热;②热盛时容易引起惊厥(热惊);③易因食滞引起吐泻等胃肠证候,无论风寒或风热,其病位在表,治法当用解表法,以辛温解表治风寒型,以辛温解表治风热型,此外扁桃体炎为上呼吸道感染中的一种常见病,现对其中医疗法一并叙述。

上呼吸道感染吃什么消炎药比较好

上呼吸道感染的话,建议吃点阿奇霉素,阿奇霉素属于抗生素,并且它非常合适用于敏感细菌所引起的各种感染:,比如说支气管炎,肺炎等等,还有下呼吸道感染,中耳炎,皮肤和软组织感染,咽炎,鼻窦炎,扁桃体炎等等一系列的上呼吸道感染。吃药的话,建议你使用阿奇霉素颗粒,这种药物治疗上呼吸道感染效果非常不错的,所以可以去当地的药店买药吃。

不管是在冬天还是夏天,上呼吸道感染都是一种高发的疾病。我们在平时的饮食的时候一定也要多注意,多吃一些胡萝卜因为胡萝卜里面还有大量的维生素,有利于我的身体健康能够有效地提高自身的免疫力。也可以多喝一些鸡汤,鸡汤是大补的食物可以有效的治疗哮喘以及呼吸道感染的作用。在熬制鸡汤的时候可以放一些洋葱,效果会更好,味道也会更加的鲜美。还有牛肉对于呼吸道的感染也是有特别大的好处,因为牛肉里含有的锌可以促进人体白细胞的增长。

小儿呼吸道感染中医解决方法

一、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简称上感),于冬春季节发生较多,平时患营养不良、佝偻病及平素缺乏锻炼的小儿更易患上感。中医称之为“伤风”、“感冒”。

上感轻症:鼻塞、流涕、喷嚏、咳嗽、发热轻,年长的儿童可述肢体疼痛或头痛。

对策:

小儿感冒口服液(冲剂)、至保元丸、银翘散。上述药可任选一种,另用大葱一根、生姜三片煎水送服。

上感重症:发热较高,还会出现鼻塞流稠涕、咳嗽咽痛、烦躁、口渴等现象。

对策:

①小儿清热解毒口服液、柴胡冲剂。

②如因高热而引起抽风即为高热惊厥,可以用指甲按压孩子的“人中”穴(在鼻子和嘴唇之间的上1/3处),也应及时处理同时伴有的高热。紧急处理后,即应将孩子送到医院去作进一步的检查及治疗。

二、急性喉炎

急性喉炎常见于1~3岁幼儿,以冬春两季发病较多,一般白天症状轻,夜间加重,因病情发展迅速,若治疗不及时可因吸气困难而窒息死亡。中医称之为“喉痹”、“锁喉风”。

喉炎轻症:声音嘶哑或突然失音,有发热、鼻塞、流涕、犬吠样咳嗽、咽痒等症状。

对策:

小儿清咽冲剂、清音丸、喉症丸、泰乐奇含片。

喉炎重症:声音粗糙嘶哑、咽喉干燥疼痛、发热重、频发犬吠样咳嗽。

对策:

小儿清喉剂(大青叶、牛子、锦灯笼、金银花、桔梗和麦冬为主要配方)、金喉健喷雾剂。

小儿急性喉炎病情发展快,易并发喉梗阻,应配合西药抗生素及肾上腺皮质激素,这样比单一疗法治疗作用全面,疗效更佳。

上呼吸道感染的治疗

1、一般治疗及护理。

(1)居住环境要注意清洁、安静、光线充足,定时开窗换气,避免对流风直接吹患儿。

(2)高热时卧床休息。

(3)给予易消化物,供给足够水份。

(4)注意口腔、鼻及眼的局部清洁。

(5)注意呼吸道隔离,减少继发细菌感染的机会。

2、对症处理。

(1)降温:39℃以上高热可采用下列降温措施:①物理降温。②药物降温。

(2)止惊及镇静:①安定每次0.3mg/kg 静注20—30分钟后可重复注射。②鲁米那纳每次5—8mg/kg 肌注。③水化氯醛每次60mg/kg灌肠。④冬非合剂:冬眠灵、非那更每次各0.5—1mg/kg,6小时一次,可用2—3次。优点是解除血管痉挛,改善微循环,减低脑耗氧量。

3、咳嗽:一般不用镇咳药,常用祛痰止咳药物。

上呼吸道感染的治疗

1.治疗原则

上呼吸道病毒感染目前尚无特殊抗病毒药物,治疗以对症处理为主,休息、戒烟、多饮水、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防治继发细菌感染,尤其是病毒感染严重或年老体弱者。

2.具体治疗方珐

(1)对症治疗:高热与身体疼痛较重者可用解热镇痛药,但应防止出汗较多所致的虚脱,在儿童中禁用阿司匹林,防止Reve综合征的发生。干咳者可用咳必清、棕色合剂或可待因。高热、中毒症状较重者,应予以输液与物理降温,密切观察病情,及时处理并发症,如有继发细菌感染时,针对病原菌及早使用适宜的抗菌药物。中药如感冒冲剂、板蓝根冲剂在发病最初1~2日使用,可减轻症状,但无抗病毒作用。

(2)抗生素治疗:如有细菌感染可根据病原菌选用敏感抗生素或其他抗菌药。

1)青霉素640万~960万U/d,分为2~4次静脉滴注。

2)第一代头孢菌素:头孢轻氨苄每次0.5 g,口服,每日3次;或头孢唑林4-6g/d,分为2~3次静脉滴注;或头孢拉定3-4 g/d,分为2~3次静脉滴注。

3)大环内酯类:红霉素2g/d。分4次口服;或1~2g/d。静脉滴注;或罗红霉素0.15 g,口服,每日2次;或阿奇霉素0.5 g,口服。每日1次:

4)喹诺酮类:左氧氟沙星.每次0.4 g。静脉滴注,每口 1次;或环丙沙星,每次0.4 g,静脉滴注,每日 1次。

(3)抗病毒药物治疗:早期应用抗病毒药有一定效果。可减少病毒的排毒量,抑制病毒复制,减轻临床症状,并防止病毒向下呼吸道蔓延导致肺炎等并发症:

1)金刚烷胺:为M2离子通道阻滞剂,可阻断病毒吸附于敏感细胞,抑制病毒复制,对甲型流感有效。发病48小时内用药效果好。

用量:成人为每日100~200 mg,老人每日100 mg,儿童为4—5 mg/(kg·d);

用法:分2次口服,疗程5日;

不良反应:口干、头晕、嗜睡、共济失调等神经系统症状。

2)甲基金刚烷胺用量:100-200 mg/d,分2次口服,其抗病毒活性比金刚烷胺高2-4倍,且神经系统不良反应少。

(4)中医中药治疗:可选用中成药有清热解毒口服液每次10 ml,口服,每日3次;或双黄连口服液每次10-20 ml,口服,每日3次。流行性感冒

(5)可能有用的药物或疗法

1.维生素C:有报道称大剂量的维生素C(8.0g/L)可缩短病程,减轻症状。

2.葡萄糖酸锌锭剂:体外实验显示其对鼻病毒有抑制作用,有临床对照试验表明症状持续时间缩短,但不良反应较多。

3.呼吸加热湿化气:因为鼻病毒复制的最适宜温度是33℃,故提倡呼吸加热湿化气治疗感冒。

相关推荐

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是什么

【概述】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acute upper res piratory infections)是小儿最常见的疾病,主要侵犯鼻、鼻咽和咽部,因此常用“急性鼻咽炎”(感冒)、“急性咽炎”“急性扁桃体炎”等诊断名词,也可统称为上呼吸道感染,简称“上感”。鼻咽感染常可出现并发症,涉及邻近器官如喉、气管、肺、口腔、鼻窦、中耳、眼以及颈淋巴结等。有时鼻咽部原发病的症状已好转或消失,而其并发症可迁延或加重,故必须对上呼吸道感染及其并发症的临床特点作全面的观察和分析,以便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提高疗效,切不可认为是日

上呼吸道感染症状

一、普通感冒 成人多数为病毒引起。起病较急,初期的时候有咽干、咽痒或烧灼感,发病同时或数小时后,可有喷嚏、鼻塞、流清水样鼻涕。 可伴咽痛,有时由于耳咽管炎使听力减退,也可出现流泪、味觉迟钝、呼吸不畅、声嘶、少量咳嗽等。 一般无发热及全身症状,或仅有低热、不适、轻度畏寒和头痛。 检查可见鼻腔粘膜充血、水肿、有分泌物,咽部轻度充血。如无并发症,一般经5-7d痊愈。 二、病毒性咽炎、喉炎和支气管炎 根据病毒对上、下呼吸道感染的解剖部位不同引起的炎症反应,临床可表现为咽炎、喉炎和支气管炎。 急性病毒性咽炎多由鼻病

中医上呼吸道感染治疗方法

(一)辩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或中成药 1.风寒束表证: 治法:辛温解表 2.风热犯表证: 治法:辛凉解表。 3.暑湿袭表证: 治法:祛暑解表。 (二)静脉滴注、肌肉注射中成药注射剂 根据病情可辩证选用:柴胡注射液、双黄连粉针、炎琥宁注射液、热毒宁注射液等。 (三)非药物中医治疗方法 1.针刺疗法 (1)风热感冒 治法:疏风清热,解表宣肺。取手太阴、手阳明经穴及背俞穴为主。 (2)风寒感冒 治法:疏风散寒,解表宣肺。取手少阳、手阳明经穴及背俞穴为主。 2.拔罐疗法 患者取俯卧位,充分暴露背部皮肤,在背部沿脊柱

上呼吸道感染护理

注意呼吸道隔离,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定时开窗。 做好对症护理,督促病人多饮水,高热病人给予物理降温,痰多时给予雾化吸入,有痰及时咯出。 防止并发症,出现听力减退,外耳道流脓,头痛加重,应警惕中耳炎和鼻窦炎。 感冒症状减退后,适当的进行体育锻炼,禁烟,根据季节调整衣服的厚薄,注意营养摄入,增强抗病能力。 做好心理护理,解除不安情绪

上呼吸道感染和下呼吸道感染的区别

上呼吸道感染是指自鼻腔至喉部之间的急性炎症的总称,是最常见的感染性疾病。90%左右由病毒引起,细菌感染常继发于病毒感染之后。该病四季、任何年龄均可发病,通过含有病毒的飞沫、雾滴,或经污染的用具进行传播。常于机体抵抗力降低时,如受寒、劳累、淋雨等情况,原已存在或由外界侵入的病毒或/和细菌,迅速生长繁殖,导致感染。该病预后良好,有自限性,一般5-7天痊愈。 下呼吸道感染是最常见的感染性疾患,治疗时必须明确引起感染的病原体以选择有效的抗生素。临床上供选择的抗生素日益增多,耐药菌株亦明显增多,由于大剂量头孢菌素的

上呼吸道感染护理

⑴居住环境要注意清洁、安静、光线充足,定时开窗换气,避免对流风直接吹患儿。 ⑵高热时卧床休息。 ⑶给予易消化物,供给足够水份。 ⑷注意口腔、鼻及眼的局部清洁。 ⑸注意呼吸道隔离,减少继发细菌感染的机会

上呼吸道感染治疗方法

上呼吸道感染患者的症状一般可累及全身,在病情发作时候头疼的情况是最容易出现的,这个时候总是会让感觉十分痛苦,更是无法专心工作和学习。针对于这种症状来说,一定不能简单的止痛,要进行全面的治疗。那一般是采用什么样的药物呢?下面小编就会作出说明。 病情较重或年老体弱者应卧床休息,忌烟、多饮水,室内保持空气流通。如有发热、头痛、肌肉酸痛等症状者,可选用解热镇痛药,如复方阿司匹林、对乙酰氨基酚、吲哚美辛(消炎痛)、去痛片、布洛芬等。咽痛可用各种喉片如溶菌酶片、健民咽喉片,或中药六神丸等口服。鼻塞,鼻黏膜充血水肿时,

中医如何治疗呼吸道感染

中医认为,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多因正气不足,尤其是肺、脾、肾三脏不足,卫外功能薄弱,对外邪的抵抗力差,加上寒暖不能自调,一旦偏颇,六淫之邪不论从皮毛而入,或从口鼻而受,均及于肺。外邪久恋,稍愈又作,往复不已。若治疗不当,容易发生咳喘、水肿、痹证等病证,严重影响儿童的生长发育与身心健康。 恢复期则通过膏方调理,予以益气固表,或运脾和营,或补肾壮骨等治疗,均可达到良好的效果。其具体辨证分型为: (1)营卫失和,外邪留恋型 证见反复感冒,恶寒怕热,不耐寒凉,平时汗多,肌肉松弛,或伴有低热,咽红不消退,扁桃体肿大;

小儿上呼吸道感染治疗

药物疗法 可分去因疗法及支持疗法。去因疗法中对病毒感染多采用中药治疗。有人从初治疗上呼吸道感染药物治疗上呼吸道感染药物 乳中提取分泌性IgA滴鼻,每日0.3~0.5mg/kg,分6~8次,连滴2~3天,结果认为满意。细菌性感染则用青霉素或其它抗生素。大多 数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为病毒感染,抗生素非但无效,还可引起机体菌群失调,有利于病毒繁殖,必须避免滥用。当合并细菌感染时,如β溶血性链球菌A组所引起的咽炎或扁桃体炎,青霉素有效,如2~3天后无效,应考虑其他病原体感染。高热时,先用冷毛巾湿敷前额或整个头部,每1

上呼吸道感染的原因

上呼吸道感染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普通感冒,上呼吸道感染大概有70%-80%是由于病毒引起,包括鼻病毒、冠状病毒、腺病毒、流感病毒和副流感病毒以及呼吸道合胞病毒、埃可病毒和柯萨奇病毒等,病毒是引起呼吸道感染的主因,除此之外,细菌也是引起上呼吸道感染的重要原因,以下为详细介绍。 其他还有20%-30%是因为细菌的原因而引起的,这个可能单纯的发生或者是因为病毒感染之后发生,以口腔定植菌溶血性链球菌为多见,其次为流感嗜血杆菌、肺炎链球菌和葡萄球菌等,偶见革兰阴性杆菌。 但是如果我们接触到病原体之后是否可能会发病,这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