宅男怎么改变 运动起来
宅男怎么改变 运动起来
运动除了能保持健康,还能改变一个人的气质。
热爱运动的人,看上去都比较阳光,而反观经常憋在家的人则略显沉郁。
给自己制定一个有效的运动计划,一步步开始,由于宅在家过久,刚开始身体容易出现不适应状态,可以先从跑步登山等缓冲性运动开始,适应过后可以选择健身训练。
生命在于运动健康动起来
近几年来,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和经济收入不断的提升,自我保健意识逐渐被唤醒。然而,经常会有人抱怨不知如何健身,不知怎样的运动才能达到满意的健身效果。其实,选择运动方式亦是因人而异的。不同层次、不同需求、不同生活环境和不同身体素质的人在其运动也不尽相同。总之,科学的合理的而又符合自身条件的运动才能达到最佳效果。
例如,常见的有氧运动:快、慢步行走、慢跑、走跑交替、上下楼梯、骑车、游泳、;如果经济条件和时间允许的话,还可以参加瑜珈练习、健身舞、健身操、扭秧歌、太极拳等低运动强度,持续时间长,不需要较高技巧的运动项目。运动在于锻炼,锻炼贵在持,坚持就是胜利。
另外不可忽略的脑子也是“用进废退”的。下棋打牌、读书看报、笔耕著述、思考问题,意在健脑;“勤于用脑”与“勤于锻炼”同样重要。过分安逸、闲散的生活不符合生命的意旨。适时的锻炼大脑的活动中心,使你的血液从情绪中心流泻出来;此刻,你会变得较理性,而且比较能接受积极思想。
总之,运动是保证人体代谢过程旺盛的重要因素。《吕氏春秋?尽数篇》说:“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形气亦然,形不动则精不流。精不流则气郁”。而华佗更进一步指出:“人体欲得劳动,但不当使极身。动摇则谷得消,血脉流通,病不得生,当譬犹户枢,终不朽也。”诸如此类的论述都强调重视运动锻炼。
情侣瑜伽减脂塑形增感情
瑜伽是一项可以放松身心的运动,同时又能塑造体型。而情侣瑜伽更是好处多多,不仅可以增进两人感情,还能减脂塑形、改善睡眠等。没有异性朋友也没关系哦,可以叫上闺蜜基友一起动起来。
乐趣无穷的情侣瑜伽动作 宅男宅女动起来
贴背前屈式
这个动作能有效地锻炼背部,同时有助于脊柱保健。做动作的时候记得要缓慢,下巴不要太用力下拉,不然容易对颈椎造成损害。
两人背对背坐在床上,两腿打开与肩同宽,脚板勾起,两手垂放在身侧,虎口张开,四指并拢,指尖轻轻点地。抬头挺胸,背部伸直,感觉脊柱向上延伸,两人的臀部是紧紧贴合的,注意上身与双腿成90度角。
乐趣无穷的情侣瑜伽动作 宅男宅女动起来
头部动作
保持臀部背骨贴合,上身慢慢向前屈,直到自己的极限位置,停住,保持3-5个呼吸。注意下屈时下巴与颈部要保持约一个小球的距离,以防过度拉伤颈椎。
肋骨延长式
这个动作能有效舒展身体的侧面线条,同时有促进消化的作用。
两人坐在一直线上,相距约两个虎口距离。两腿向外,外侧的腿伸直,脚背绷直;内侧的腿弯曲膝盖,脚跟贴住大腿根部。两人间的手臂伸直,指尖点地;外侧的手臂向上伸展,肘部微曲,掌心向前。
乐趣无穷的情侣瑜伽动作 宅男宅女动起来
拉伸身体
慢慢地将两手在头顶相握,均将对方的手向外拉,此时两手间作用力相反,感觉身体侧面被拉伸。
背面姿势
两手是利用四指相扣进行相反作用力的拉扯,而且同时进行,使得两手在两人指尖。
乐趣无穷的情侣瑜伽动作 宅男宅女动起来
坐姿扭转式
通过身体的扭曲,有效锻炼到背部与腰部间的肌肉,有利于创建一个美丽的身体线条。
两腿背对背坐着,两腿分开与肩同宽,脚板勾起,背部伸直,抬头挺胸,两手屈肘相扣,双手握拳。
扭转身体
慢慢地向左右扭转上半身,注意做动作的时候背骨要贴合,臀部不要离地。同时扭转是有节奏地一呼一吸,不要闭气。
乐趣无穷的情侣瑜伽动作 宅男宅女动起来
膝盖扭转式
这个动作能伸展躯干,按摩内脏,同时还能促进脂肪燃烧。
坐在床上,两人膝盖微曲,抬起双腿,脚掌贴合,两腿膝盖也要贴紧,两手在身后撑住,上身微微向后伸。
乐趣无穷的情侣瑜伽动作 宅男宅女动起来
腿部动作
两腿向左右放倒,形成连续的晃动,但注意不要太用力,动作要轻。
为什么男人不能养猫 对性格的影响
猫是比较宅的动物,如果男人长期养猫的话,可能会受到猫的影响,变得宅起来,与社会脱节。
想一想我们生活中的各种猫奴,整天就得围着那只猫转,想去追女孩,陪女朋友?还是先得照顾好自己的猫呀。所以男人不养猫的说法,是为了男人的性格不要受到猫的影响。
让大脑动起来
只有多开动脑筋,多分析问题,才能使大脑皮层的记忆神经永葆青春,防止大脑迟钝。“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其实人的大脑也是一样的,只有多开动脑筋,多分析问题,才能使大脑皮层的记忆神经永葆青春,防止大脑迟钝,所以,赶快让您的大脑“动”起来吧!
经常“动”脑很重要
例一 65岁的赵先生曾是某工厂的党委干部,自从退休回家后算是彻底放松了,连以前每天必看报的习惯也丢弃了。最近他觉得记忆力明显变差,以前看一眼、听一次就能记住的东西,现在不行了,而且做事丢三落四。到医院一查,说是有轻微脑萎缩。其时,这些表现是老年痴呆的早期症状。
大脑的逐渐退化是生理上的自然规律。一般认为人到中年后,脑的功能和结构即发生老化,大量神经细胞退化,大脑开始萎缩,脑血流量也比年轻时减少约17%。脑功能衰退的早期表现为记忆力减退。所以,长期以来人们总认为老年人的记忆力和接受新知识的能力越来越差,是由于脑细胞减少、脑萎缩所致。然而,有科学家发现,人的大脑具有高度的可塑性,一些经常积极用脑的健康老年人,大脑传递信息的细胞树突数量并不减少甚至增加,随着年龄的增长,知识经验也越来越丰富,容易建立起多样联系,从而提高记忆力、理解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对问题的分析、归纳、推理和判断能力甚至超过年轻人。所以,延缓大脑衰老、减少痴呆的发生是有可能的,其关键就是要经常“动”脑。
例二 七旬老人圆了“冠军梦”(摘自2006年10月31日《武汉晚报》)。十年前,江岸花桥一村的74岁老人叶金祥体检时查出“轻微脑萎缩”,医生指出要经常动脑健脑,否则会转为老年痴呆。“下象棋就很动脑”。叶老先生重拾旧爱。三年前的重阳节,花桥社区举办老人象棋赛,叶老得了第三;去年是第二届,叶老走失一招,屈居亚军;经过一年卧薪尝胆,在昨天的第三届比赛中,叶老沉着应战,一举夺冠。
可见人类的大脑和思维功能严格遵循“用进废退”的基本规律。勤动脑,大脑接受信息刺激越多,脑细胞越发达越有生命力,越能延缓脑细胞的退化萎缩。如长期懒于动脑,大脑细胞就会加快萎缩、退化。
相关链接
老年痴呆症即阿尔茨海默病,指的是随着年龄增长,一些老年人逐渐出现行为和交往障碍,记忆损坏,情绪紊乱,人格改变,这样10多年后将夺去患者对自己和家人的终生记忆。在全球有2000多万人患有该病。在欧美国家,60岁以上老年人6%~12%发生痴呆,85岁以上的老人这个比率则高达20%~40%。老年痴呆也与家族遗传、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中风、脑外伤等多种疾病有关。
如何“动”脑
通过学习新知识来“动”脑
想要让自己的大脑“动”起来其实也很简单,就是让大脑主动去“记”东西。要经常给大脑以新鲜的知识刺激和训练,如阅读书报、学习电脑、学习外语和进行各种计算等等,而且要对这些知识主动进行摄取和记忆,才能不断保持自己头脑的灵敏性。请注意,这其中并不包括看电视,看电视时大脑是处于一种被动接受的状态。另外,专心致志地从事自己爱好和热衷的事业,也是保持大脑活力的秘诀,不可以让自己的头脑长期处于“无所事事”的状态之中。
通过多活动手指来“动”脑
在大脑皮层中,指挥手指活动的功能区域占了很大的面积。活动手指,可锻炼大脑,经常以手指为中心进行各种活动,可以使大脑皮层得到刺激,保持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对大脑来说,高效率活动手指甚至比用功学习和死记硬背更能增强大脑的活力。手指运动的方式很多,最常见的有写字、绘画、编织、弹琴、玩健身球等。因此,培养一种能多动手的爱好,不仅能修身养性,还能防止大脑过早萎缩,甚至预防老年痴呆的发生,何乐而不为?
通过休闲娱乐来“动”脑
平时的休闲娱乐项目中许多都对健脑益智有帮助,如打牌、下棋等都是促进大脑运动很好的方式。
桥牌
桥牌是一种扑克游戏,和围棋、国际象棋一起统称为“棋牌”。桥牌起源于英国,目前流行的桥牌为定约桥牌。作为一项文明、竞技性强的体育运动,桥牌风靡全球,并以它特有的魅力而称雄于各种牌类游戏。在2002年亚运会和2004年奥运会上,桥牌已经成为表演项目。
玩法 由4人组成两对,分为东西南北几个方向,东西向选手为一方,南北向选手为另一方。打牌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为“叫牌阶段”,在这个阶段玩家要确定牌局的“目标”,即4个人要确定牌局胜负的分数标准。第二个阶段为“打牌阶段”,在确定牌局胜负目标的基础上,一方“坐庄”,另一方“防守”,通过出牌“攻防”,取得“分数”。当选手出完牌后,按照规则计分,总分数最多的一方为胜方。
特点 可提高智力。在打牌的过程中,要运用很多数学、逻辑学、心理学等方面的知识。比如,牌局上并没有一定得分的“牌招”,只是估摸着有个胜算的概率就要出牌,这就要会“算”;牌局里常遇到“鱼与熊掌不可兼得”的时候,优秀的牌手就通过放“小鱼”来钓“大鱼”,演绎出一场好戏。常打桥牌的人,给人感觉都是“很聪明的”,他们的计算能力、记忆力都很强,患老年痴呆的可能性减少。
不足 比较难学且费时。复杂的“叫牌”体系,变化多端的攻防技巧,精确的计算,需要较高的文化素质且长期学习才能掌握。
其他玩牌方式
如“拱猪”、“升级”和眼下流行的“拖拉机”等。其普及面广,会的人多,易学,也可以达到“动”脑的目的。
围棋
下法棋盘盘面有纵横各19条等距离、垂直交叉的平行线,共构成361个交叉点。棋子分黑、白两色。对局双方各执一色棋子,黑先白后,交替下子,每次只能下一子。单个棋子在棋盘上,与它直线紧邻的空点是这个棋子的“气”。如所有的气均为对方所占据,便呈无气状态。无气状态的棋子将被拿掉。以最终所占地盘最大(或交叉点最多)者为胜利。
特点围棋为中国古代的四大艺术“琴棋书画”之一。围棋是锻炼智慧的好方法。对弈时,每下一子就是提出一个问题,接下来就要想办法来解决这一问题。这样在不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大脑像做体操一样,得到良好的锻炼。它可以最大限度地开发智力,启迪思维,锻炼头脑,陶冶情操。在围棋的对弈中,包含着形象思维、逻辑思维的创作。围棋当中运用数字的地方特别多,比如气的计算、围地的大小、胜负的计算等。它能增强机械记忆和理解记忆,提高人们的计算本领。
不足不易学好,下一盘围棋的时间往往较长。
中国象棋
玩法 棋盘是正方形的,棋盘的中间有一条“界河”,把对垒的双方隔在两边。两边画有交叉线的地方共有90个交叉点,棋子就摆在这些交叉点上。中国象棋共有32枚棋子,分为黑、红两组,下棋的双方各用一组,每组各有一帅(将)、两士、两相(象)、两马、两车、两炮、五兵(卒)。两人对局时,按照规定的位置将各自的棋子摆好,红方先走,然后轮流按规则移动棋子,如:马走日字,相走田字,车可以“横冲直撞”,兵只可前行……最后以把对方将死为胜,不分胜负为和棋。
特点 易学,千变万化(人生如棋局局新),能起到很好的“动”脑作用。
不足 易痴迷恋战。
其他棋类
如五子棋、跳棋等等,也能起到较好的“动”脑作用。
运动融入生活瘦身动起来
现代人的生活越发地便利,我们也越发变得懒惰了,平日里活动不多但吃的不少,再瘦的妹子变成了久坐办公室的上班族也会悄然长出小肚腩。生活里融入运动,就要让自己动起来,不要依赖吸尘器和洗碗机,拿起扫帚和抹布,自己做家务也是耗能不少的运动锻炼!
忙碌的上班族何必周末泡在健身房浪费了美好的假期,平日里上下班的时候提前一个站下公交,多步行短短的2公里可能翻倍了你的日常运动量。偶尔时间不着急,放弃和上下班的人潮“亲密接触”,爬爬楼梯也是运动!
不要泡在健身房里度过你的假期,不妨用更健康更阳光的运动来享受你的假期。约上家人或三五知己来个短途的旅行,爬爬山或者游个泳都是不错的选择。你甚至可以在公园里或者海边骑自行车晃悠一个下午,放松你自己的同时,身体也得到锻炼。用运动来改变你的生活,比起派对或者上网、追电视剧,你会有更多的收获。
宅男怎么改变 参加团体活动
宅男的二次元圈是一个小圈子,正因为小,所以往往很难走出去。
去参加一些有意义的活动,正式走出房间的第一步。
在圈内可以尝试作为组织者进行活动,在圈外可以作为参与者加入,譬如公益活动、学校集体活动、公司集体活动等等,可以增加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能增加社交嗯呢管理,扩大自己的朋友圈。
让大脑动起来
只有多开动脑筋,多分析问题,才能使大脑皮层的记忆神经永葆青春,防止大脑迟钝。“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其实人的大脑也是一样的,只有多开动脑筋,多分析问题,才能使大脑皮层的记忆神经永葆青春,防止大脑迟钝,所以,赶快让您的大脑“动”起来吧!
经常“动”脑很重要
例一 65岁的赵先生自从退休回家后算是彻底放松了,连以前每天必看报的习惯也丢弃了。最近他觉得记忆力明显变差,以前看一眼、听一次就能记住的东西,现在不行了,而且做事丢三落四。到医院一查,说是有轻微脑萎缩。其时,这些表现是老年痴呆的早期症状。
大脑的逐渐退化是生理上的自然规律。一般认为人到中年后,脑的功能和结构即发生老化,大量神经细胞退化,大脑开始萎缩,脑血流量也比年轻时减少约17%。脑功能衰退的早期表现为记忆力减退。所以,长期以来人们总认为老年人的记忆力和接受新知识的能力越来越差,是由于脑细胞减少、脑萎缩所致。然而,有科学家发现,人的大脑具有高度的可塑性,一些经常积极用脑的健康老年人,大脑传递信息的细胞树突数量并不减少甚至增加,随着年龄的增长,知识经验也越来越丰富,容易建立起多样联系,从而提高记忆力、理解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对问题的分析、归纳、推理和判断能力甚至超过年轻人。所以,延缓大脑衰老、减少痴呆的发生是有可能的,其关键就是要经常“动”脑。
例二 七旬老人圆了“冠军梦”(摘自2006年10月31日《武汉晚报》)。十年前,江岸花桥一村的74岁老人叶金祥体检时查出“轻微脑萎缩”,医生指出要经常动脑健脑,否则会转为老年痴呆。“下象棋就很动脑”。叶老先生重拾旧爱。三年前的重阳节,花桥社区举办老人象棋赛,叶老得了第三;去年是第二届,叶老走失一招,屈居亚军;经过一年卧薪尝胆,在昨天的第三届比赛中,叶老沉着应战,一举夺冠。
可见人类的大脑和思维功能严格遵循“用进废退”的基本规律。勤动脑,大脑接受信息刺激越多,脑细胞越发达越有生命力,越能延缓脑细胞的退化萎缩。如长期懒于动脑,大脑细胞就会加快萎缩、退化。
相关链接
老年痴呆症即阿尔茨海默病,指的是随着年龄增长,一些老年人逐渐出现行为和交往障碍,记忆损坏,情绪紊乱,人格改变,这样10多年后将夺去患者对自己和家人的终生记忆。在全球有2000多万人患有该病。在欧美国家,60岁以上老年人6%~12%发生痴呆,85岁以上的老人这个比率则高达20%~40%。老年痴呆也与家族遗传、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中风、脑外伤等多种疾病有关。
如何“动”脑
通过学习新知识来“动”脑
想要让自己的大脑“动”起来其实也很简单,就是让大脑主动去“记”东西。要经常给大脑以新鲜的知识刺激和训练,如阅读书报、学习电脑、学习外语和进行各种计算等等,而且要对这些知识主动进行摄取和记忆,才能不断保持自己头脑的灵敏性。请注意,这其中并不包括看电视,看电视时大脑是处于一种被动接受的状态。另外,专心致志地从事自己爱好和热衷的事业,也是保持大脑活力的秘诀,不可以让自己的头脑长期处于“无所事事”的状态之中。
通过多活动手指来“动”脑
在大脑皮层中,指挥手指活动的功能区域占了很大的面积。活动手指,可锻炼大脑,经常以手指为中心进行各种活动,可以使大脑皮层得到刺激,保持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对大脑来说,高效率活动手指甚至比用功学习和死记硬背更能增强大脑的活力。手指运动的方式很多,最常见的有写字、绘画、编织、弹琴、玩健身球等。因此,培养一种能多动手的爱好,不仅能修身养性,还能防止大脑过早萎缩,甚至预防老年痴呆的发生,何乐而不为?
通过休闲娱乐来“动”脑
平时的休闲娱乐项目中许多都对健脑益智有帮助,如打牌、下棋等都是促进大脑运动很好的方式。
桥牌
桥牌是一种扑克游戏,和围棋、国际象棋一起统称为“棋牌”。桥牌起源于英国,目前流行的桥牌为定约桥牌。作为一项文明、竞技性强的体育运动,桥牌风靡全球,并以它特有的魅力而称雄于各种牌类游戏。在2002年亚运会和2004年奥运会上,桥牌已经成为表演项目。
玩法 由4人组成两对,分为东西南北几个方向,东西向选手为一方,南北向选手为另一方。打牌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为“叫牌阶段”,在这个阶段玩家要确定牌局的“目标”,即4个人要确定牌局胜负的分数标准。第二个阶段为“打牌阶段”,在确定牌局胜负目标的基础上,一方“坐庄”,另一方“防守”,通过出牌“攻防”,取得“分数”。当选手出完牌后,按照规则计分,总分数最多的一方为胜方。
特点 可提高智力。在打牌的过程中,要运用很多数学、逻辑学、心理学等方面的知识。比如,牌局上并没有一定得分的“牌招”,只是估摸着有个胜算的概率就要出牌,这就要会“算”;牌局里常遇到“鱼与熊掌不可兼得”的时候,优秀的牌手就通过放“小鱼”来钓“大鱼”,演绎出一场好戏。常打桥牌的人,给人感觉都是“很聪明的”,他们的计算能力、记忆力都很强,患老年痴呆的可能性减少。
不足 比较难学且费时。复杂的“叫牌”体系,变化多端的攻防技巧,精确的计算,需要较高的文化素质且长期学习才能掌握。
其他玩牌方式
如“拱猪”、“升级”和眼下流行的“拖拉机”等。其普及面广,会的人多,易学,也可以达到“动”脑的目的。
围棋
下法棋盘盘面有纵横各19条等距离、垂直交叉的平行线,共构成361个交叉点。棋子分黑、白两色。对局双方各执一色棋子,黑先白后,交替下子,每次只能下一子。单个棋子在棋盘上,与它直线紧邻的空点是这个棋子的“气”。如所有的气均为对方所占据,便呈无气状态。无气状态的棋子将被拿掉。以最终所占地盘最大(或交叉点最多)者为胜利。
特点围棋为中国古代的四大艺术“琴棋书画”之一。围棋是锻炼智慧的好方法。对弈时,每下一子就是提出一个问题,接下来就要想办法来解决这一问题。这样在不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大脑像做体操一样,得到良好的锻炼。它可以最大限度地开发智力,启迪思维,锻炼头脑,陶冶情操。在围棋的对弈中,包含着形象思维、逻辑思维的创作。围棋当中运用数字的地方特别多,比如气的计算、围地的大小、胜负的计算等。它能增强机械记忆和理解记忆,提高人们的计算本领。
不足不易学好,下一盘围棋的时间往往较长。
中国象棋
玩法 棋盘是正方形的,棋盘的中间有一条“界河”,把对垒的双方隔在两边。两边画有交叉线的地方共有90个交叉点,棋子就摆在这些交叉点上。中国象棋共有32枚棋子,分为黑、红两组,下棋的双方各用一组,每组各有一帅(将)、两士、两相(象)、两马、两车、两炮、五兵(卒)。两人对局时,按照规定的位置将各自的棋子摆好,红方先走,然后轮流按规则移动棋子,如:马走日字,相走田字,车可以“横冲直撞”,兵只可前行……最后以把对方将死为胜,不分胜负为和棋。
特点 易学,千变万化(人生如棋局局新),能起到很好的“动”脑作用。
不足 易痴迷恋战。
其他棋类
如五子棋、跳棋等等,也能起到较好的“动”脑作用。
夏天户外运动注意事项 改变运动方案
以跑步为例,长跑(long run)所消耗的能量,比间歇跑(interval training)来得更多,所以不妨因应天气和温度而改变运动的计划,好让身体在运动过程中得到适量的休息,令身体有机会冷却下来。然后,你又可尝试尽量在阴影下运动,同时饮用大量水,将中暑的机会减到最低。
减肥平台期怎么过 改变运动方式
在减肥期间大家都会选择一种或两种运动方式,辅助减肥的进度。无论你是选择固定健身训练,还是居家瘦身小动作,当身体适应某几种运动方式后,体能提升消耗量也会逐渐下降,瘦身效果自然打折扣,因此要学会灵活改变运动的方式。
运动减肥一起动起来
1、早晨吃完早餐喝完茶,太阳升起后运动30~60分钟。慢走、打太极拳(或者快走)。
2、上下班,能够不行或者骑自行车最好,如果乘公交车,尽量站着,老是坐着,屁股会变得扁扁的。
3、到了公司不要乘电梯,去爬楼梯。
4、午餐30分钟后散步30~60分钟,有条件的可以爬楼梯。
5、晚上6:00~7:00进行有氧运动,做哑铃操、健腹操、肌肉拉伸操2遍,一周5次。
很多人会笑,还没有退休呢,打什么太极拳。其实因为年轻,才应该学习太极拳。很多年轻人脾气比较浮躁,做事情没有耐心。太极拳看起来慢悠悠的也不费什么力气,但是真要打好,是很不容易的。
太极拳就讲究天人合一,动静结合,四两拨千。太极拳不仅仅是一种健身运动,而且也是一种生活方式的诠释。在国外学习太极拳每人每小时都要付费10~30美金,在中国学习太极拳都是免费的,到处都有老师,希望大家不要错过这样的好机会。
什么是有氧运动呢?
有氧运动就是指长时间(45~60分钟)进行有强度的运动(像有氧操、跑步、骑自行车、爬楼梯等),使得心(血液循环系统)、肺(呼吸系统)得到充分的有效刺激,提高心、肺功能。从而让全身各组织、器官得到良好的氧气和营养供应,维持最佳的功能,并且消耗机体多余的脂肪,达到减肥瘦身的目的。
燃烧脂肪对运动的强度和时间都有严格的要求,进行中等强度的运动,在20分钟内所消耗的热量几乎全部来自糖类和蛋白质,这对消耗多余脂肪无法起到丝毫作用。在30分钟内消耗的热量有35%来自脂肪,40分钟则上升到40%来自于脂肪。此后随着时间的延长,消耗的脂肪越来越多。
什么是无氧运动呢?
是指肌肉在“缺氧”的状态下高速剧烈运动。比方说举重、投掷、跳高、跳远、拔河等。由于速度过快和爆发力过猛,人体内的糖分来不及经过氧气分解,而不得不依靠“无氧功能”。激烈的短时间的高速运动所消耗的热量几乎全部来自糖类和蛋白质,这对消耗多余脂肪无法起到丝毫作用。
很多人讲,天天上班下班都是走路,可是一个星期下来1斤都没有减掉。想减肥一定要选择有氧运动。作为有氧运动,心率一般都在每分钟130次/分钟左右为最佳。这也叫黄金心率,只有在黄金心率的状态下,脂肪才会燃烧。普通的走路心率只在80次/分钟左右,当然没有办法燃烧脂肪了。因为年龄的不同,黄金心率的标准就不同,一般来说,黄金心率为170减去年龄的数值,比如30岁的黄金心率就是170-30等于140。
在运动时,我们可以自测一下脉搏,就知道自己是否达到黄金心率,如果达到了,也不要高兴太早,这只是燃烧脂肪的开始,一般这段时间应该坚持20分钟左右,然后运动速度慢下来。每周可进行3~5次有氧运动,次数太少难以达到锻炼目的。
怎么有氧跑步?
今天教大家怎么有氧跑步,跑步不是像我们想象的那么简单,下面看具体步骤:
1、5分钟慢走心率(80~90次/分钟)热身,避免身体受到运动伤害。
2、5分钟快走心率(90~100次/分钟)心跳慢慢加快,身体发热。
3、10分钟慢跑心率(110~120次/分钟)心跳加速,身体开始出汗,这只是体内的水分和盐分。
4、20分钟中速跑心率(130~140次/分钟)黄金心跳,开始燃烧脂肪。
5、10分钟慢跑(110~120次/分钟)头上会有汗水滚下。
6、5分钟快走心率(90~100次/分钟)脸部发红。
7、5分钟慢走心率(80~90次/分钟)恢复正常状态。
有氧操一小时更好!
散步1小时燃烧450焦(110卡)的热量;1小时的跑步能够燃烧2500~2900焦(600~700卡)的热量,但是跑一小时有几个人吃得消?
因此建议大家去健身房挑有氧操,因为跳有氧操既有音乐还有跳舞,1小时一转眼就过去了,而且1小时的有氧操可以燃烧3300~4500焦(800~1000卡)的热量。最主要的是有氧操是一项集体活动,大家一起跳很有意思。
另外游泳、骑自行车、跳绳等也都是很好的有氧运动,也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自己喜欢的运动,记住两点,运动45~60分钟,心率需要达到130左右。很多人没有运动的习惯,即使是想运动也不知道做什么,这里给大家一些建议:
在有氧运动后,体温高、肌肉有弹性,这个时候非常适合对身体的局部肌肉训练,可以做哑铃操、健腹操、肌肉拉伸操。哑铃操是一种力量训练,在视线减轻体重的目标上,力量训练和有氧运动一样重要。
力量训练有利于增加肌肉群,这些瘦肌肉群每天要消耗的热量比脂肪高很多。平坦结实的小腹在这个时候非常容易形成,刚开始做,大家会觉得很吃力,慢慢来,不要着急,一样要根据自己的情况做练习。最后的肌肉拉伸会让你觉得非常舒适,肌肉伸展做得好,运动后肌肉没有任何酸痛的感觉。一开始哑铃操、健腹操、肌肉拉伸操各做1遍就可以了,慢慢就要练习2遍了。
运动后就洗澡?
在运动后,汗流浃背于是赶紧洗个澡,认为这样既可洗净汗污,又可消除疲劳。其实这样不仅危害健康,而且容易发生意外。
因为在剧烈运动后体温升高,人的皮下血管明显扩张,血流量增大,如果此时马上洗冷水浴或游泳,就会影响汗孔开张,使热量不得散发,则引起肌肉风湿病;同时,剧烈运动后,肌肉皮肤血管扩张,以适应散热及清除代谢产物的需要。若此时洗冷水浴或游泳,皮肤肌肉血管遇冷就会收缩,大量血液回到心脏,减少了肌肉血液供应而加重了心脏负担。因此,在运动后要休息30分钟,然后再洗澡。
减肥就像万里长征,好的开始就是成功了一半,相信你自己,只有坚持下去,一定会达到成功的彼岸。
糖尿病怎么样进行预防
理由之一:活动量太少。宅男宅女基本上坐着工作、躺着休息,就连做饭的活动量也没有。运动量过少,摄入的热量必然会转化为脂肪积存起来。即使吃得不多,但由于消耗得过少,结果还是热量超标。体内脂肪多,尤其是腹部脂肪蓄积,必然造成胰岛素抵抗。于是,身体需要制造更多的胰岛素来克服这种变化,结果胰岛素水平更高。如此恶性循环,体重增加。
理由之二:饮食结构不合理。成天“宅”着,吃的零食、快餐多,蔬菜往往不足,使得食物中脂肪含量高、纤维素含量低,容易导致胆固醇和甘油三酯升高。高脂血症既是引发动脉粥样硬化的因素,也是促使胰岛素抵抗和胰岛素分泌能力下降乃至发生高血糖的因素。血中甘油三酯水平越高,发生糖尿病的几率越高。此外,高脂血症往往合并高尿酸血症。高胆固醇、高甘油三酯、高尿酸、高血糖和肥胖都是造成患者心血管病变的共同危险因素。
理由之三:吸烟者多。宅男宅女中脑力劳动者居多,他们生活不规律,喜欢用吸烟的方式来提高工作效率和解除工作压力。虽然目前并没有证据说明吸烟与糖尿病有直接关系,但有足够的证据说明,吸烟的糖友更容易出现血管并发症。即使没有糖尿病,吸烟人群的血管病变也远远高于不吸烟人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