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助长推拿方法 春季助长第四步:揉中脘
春季助长推拿方法 春季助长第四步:揉中脘
功效:孩子身材矮瘦,不少家长困惑,孩子实在吃得多、补得多,但就是长不高、长不壮。这是因为孩子的肠胃没有吸收营养。而中脘穴最主要的作用就是促进胃肠蠕动,加快消化。
位置:胸骨下端和肚脐连接的中点。
手法:手指揉按穴位,次数为100至120次。
春困多因湿困脾
春天到,天气渐渐暖和,岭南地区开始潮湿多雨的梅雨季节,空气湿度大,让人由内到外都感觉不爽,不少人感到犯困、四肢困重,像被裹住了手脚。这其实就是中医眼里的“水湿困脾”引起的春困。本期的“妙用点穴”栏目,为读者推荐如何通过指压或悬灸中脘穴来达到健脾和胃、祛湿除困的效果。
我们为何会“春困”?冬天,人体受到低温寒冷的影响和刺激,皮肤的毛细血管收缩,血液流量相对减少,汗腺和毛孔也随之闭合,减少热量的散发,以维持人体正常体温。进入春季后,随着气温的升高,人的身体毛孔、汗腺、血管舒张,皮肤血液循环也开始旺盛起来。如此一来,供给大脑的血液就会相对减少。随着天气变暖,新陈代谢逐渐旺盛,耗氧量不断加大,大脑的供氧量则显得不足了,因而人们就会感到困倦思睡,总觉得睡不够。
春主肝”,肝脏在春季活动比较旺盛,容易出现木乘脾土,而损伤脾胃。同时,降雨增多,湿气加重,湿邪易困扰脾胃,让人困乏、疲倦。所以,春天要注意养肝疏肝,并加强对脾胃的养护,健脾祛湿。中脘穴为胃的募穴、又为腑会之所。脾胃互为表里,同为后天生化之本,共同协作以化体内水湿。因此,艾灸中脘穴能够温中散寒、健脾祛湿、和胃理气,是有效预防和治疗春困的方法之一。
中脘穴又名胃脘穴,是阳明胃府的募穴。中医认为,募穴是脏腑之气汇聚的穴位,分布在胸腹部经脉上;根据“阳病行阴”的原则,募穴多用于六腑病的治疗。因此,中脘穴还主治胃腑病,相当于现代医学的消化系统疾病,如胃痛、呕吐、呃逆、反酸、食欲不振、腹胀、腹泻、腹痛、便秘、黄疸等病证。
《黄帝内经》曰:“胃不和则卧不安。”中医认为,脾胃居中焦,为气机升降之枢纽。若饮食不节,损伤脾胃,则聚湿成痰或宿食停滞,壅遏中焦,浊气不降,上扰心神,而出现“卧不安”。因此,通过刺激胃腑的募穴中脘穴亦能治疗胃气不和所致的失眠等病证。
取穴方法
仰卧位,腹正中线上,脐中上四寸(见右图)。
操作方法
1、悬灸法:艾条点燃后放于穴位上方,在施灸部位上进行一上一下的熏灸,使局部有温热感而无灼痛为宜,一般每次灸10~15分钟,以局部潮红为度。每日或隔日1次。
2、指压法:患者坐位或者卧位,5手指并拢,中指指尖垂直按压在中脘穴上,另一手覆于其上协助用力,缓慢加压,使局部感到明显酸胀痛感、但能够耐受为度。按压时间为2~3分钟。再用手掌的大鱼际按揉放松。重复上述治疗3~5次。
春季晒太阳有助孩子长高
1、春季生长激素分泌增多
传统医学理论强调“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春天是万物生长的季节,人体也不例外。春季人体新陈代谢旺盛,血液循环加快,呼吸消化功能加强,内分泌激素尤其是生长激素分泌增多,为正处于生长发育期的儿童创造了“黄金条件”。
2、春季阳光中的紫外线含量充足
春季阳光中的紫外线含量是所有季节中最高的。紫外线对于骨骼的生长发育同样有益,因为无论是食物中的维生素D,还是人体皮肤组织中的维生素D,只有经过紫外线的照射转化成维生素D3,才能被人体吸收,进而在肝肾内转化成具有生物活性的羟化维生素D,后者能促进胃肠道对钙、磷的吸收,减少它们经肾小管的排泄,为骨骼的生长发育提供充足的钙、磷。
二、晒太阳补钙有技巧
1、掌握正确的晒太阳时间
冬季一般在中午11-12点左右;春、秋季节一般在10点-11点;夏季一般在9点-10点。每次晒太阳时间不宜太长,时长可从5~10分钟起逐渐增加,每次日光浴尽量不要超过30分钟。
2、要选择适宜的穿着
晒太阳最好不要让孩子在太阳下接受阳光的直射,更不能让宝宝在太阳下暴晒,给宝宝戴一顶带帽沿的小帽子是必要的。在冬季,也注意要在穿着保暖的情况下晒太阳。
3、要选择适宜的环境
最好到有草坪、有灌木植被的小区或公园内,因为这样的环境比较安静,空气也较清新。不管是大人还是小朋友都能轻松拥有好心情,因此晒太阳最好是避免去人群密集的地方。
4、注意晒太阳前的饮食
晒太阳有时会引起日光性皮炎。食用一些食物如芥菜、马齿苋、马兰头、无花果后晒太阳时,易引起光敏性,药疹或日光性皮炎,所以晒太阳补钙前最好不要吃这些食物。
5、空腹及早餐后1小时内不宜晒太阳。有佝偻病症状或从未服过鱼肝油、钙片的宝宝也不适宜晒太阳。
春季养生妙招 让白领生命充满朝气
白领工作紧张繁忙,而且春夏肝气旺盛,五行中肝属木,若过旺则易横克脾土,导脾胃不和,出现胃胀胃痛、恶心、干呕等症。应对方法其实很简单,除了注意消除外因,我们可以在疾病发作的时候按揉中脘、梁丘,推揉小腿外侧足阳明胃经。春季为四时之首,万象更新之始,此时阳气升发,自然界生机勃发,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因此,春季养生在精神、起居、食等方面,都必须顺应春天阳气升发,万物始生的特点。
一是春季应该多旅游。
因为在寒冷的冬季里,身体被厚厚的棉衣捂了两三个月,体温调节中枢和内脏器官的功能亦有不同程度下降,肌肉和韧带长时间不活动,更是萎缩不展,收缩无力,极需外出踏青赏景,既锻炼了身体,又陶冶了情操,
学人智库《春季养生妙招 让白领生命充满朝气》()。
二是春季宜多散步。
一天紧张繁忙工作之后,到街头巷尾走一走,可以很快消除疲劳,由于腹部肌肉收缩,呼吸均匀乃至加深,利用血液循环,增加胃肠消化功能。众多寿星的长寿秘诀之一,就是每日要有一定时间散步,尤其重视春季散步,因为春季气候宜人,万物生发,更有助于健康。
三是晨起提倡伸懒腰。
因为经过一夜睡眠后,人体松软懈怠,气血周流缓慢,故方醒之时,总觉懒散而无力,此时若四肢舒展,伸腰展腹,全身肌肉用力,并配以深吸深呼,则有吐故纳新、行气活血、通畅经络关节、振奋精神的作用,可以解乏、醒神、增气力、活肢节。祖国医学认为,“人卧血归于肝”,“人动则血流于诸经”,经过伸懒腰,血液循环加快,全身肌肉关节得到了活动,睡意皆无,头脑清楚,同时,激发了肝脏功能,符合春季养肝之道。
宝宝疳积推拿好使吗
宝宝疳积推拿好使吗
宝宝疳积推拿有一定的治疗效果。
推拿一定的穴位,可以起到健脾开胃,消食导致,通畅腑气的作用,从而有效缓解宝宝疳积症状。
宝宝疳积推拿处方
治则:消食导滞,健脾和胃。
常用推拿法:掐四横纹,揉板门,摩腹,捏脊,按揉足三里。
饮食伤脾者加清补脾胃,清大肠,分推腹阴阳,揉中脘。
体虚脾弱者加补脾胃,推上三关,揉中脘,揉脾胃俞。
宝宝疳积推拿方解
揉板门,摩腹,揉中脘,分推腹阴阳,消食导致,疏调肠胃积滞;补脾经,按揉足三里以健脾益胃,消食和中;推三关,揉中脘,捏脊温中健脾,补益气血,增进饮食;捏脊能健脾和胃,消积除疳。
小儿积滞推拿 脾虚夹积小儿推拿
治则:健脾助运,消补兼施。
推拿处方:补脾经,运内八卦,揉四横纹,清大肠,揉外劳宫,摩中脘。
推拿方解:补脾经以健脾助运,运内八卦以理气消食,揉四横纹,清大肠以消食化积;揉外劳宫以温阳益气;摩中脘以理气和中,调和气血。
手把手教,推拿治腹泻积滞
推拿治疗腹泻积滞
夏季即将到来,儿童的消化系统疾病也随之增多。针对消化系统,介绍几种家长可以在家里给孩子做的推拿方法。
针对病症:小儿腹泻
常见小儿肠胃疾病,多发于夏季,如果不及时治疗可发展为慢性腹泻。
方法一:按揉足三里。以膝盖髌骨下方的凸起处为起点,向下四指宽胫骨外侧,用大拇指的指肚按揉这一点100-200下。
方法二:推上七节骨。以尾椎骨为起点,向上1寸到1.5寸为七节骨。将两手张开,四指向外固定在腰椎两侧,大拇指交替向上推七节骨200-300下。
针对病症:小儿积滞
常见小儿胃肠疾病,表现为不思饮食,食而不化,腹胀,呕吐乳食以及大便污臭。
方法一:推中脘。以肚脐和胸骨最下端做一条连线,找中点即为中脘穴。食指和中指并拢后往下推中脘穴,可减轻腹胀和呕吐等症状。
方法二:转八卦。以掌心为中点,周围半寸范围即为内八卦。可用大拇指指肚在内八卦范围内转圈,可减轻恶心、腹胀等症状。
春季助长推拿方法 春季助长第八步:捏脊
功效:脊柱两侧是足太阳膀胱经,捏脊可刺激五脏背腧穴(心、肝、脾、肺、肾)。五脏皆调,自然可以活气血,调节睡眠。
位置:脊柱两侧1.5寸。
手法:捏脊的方式有两种,一种拇指在前,拿-提-捏-放,左右交换,波浪状前进。捏的时候,拇指向前,与食指轻扣在一起,用食指的指间关节轻轻地贴着皮肤,用拇指轻轻提着皮肤。捏的时候,要根据孩子皮肤的松紧度和胖瘦程度,做到拿捏有度。
春季助长推拿方法 春季助长第六步:揉按足三里
功效:足三里是胃经的智能大补穴,主要功效是调理肠胃。俗话说:揉控足三里,胜吃老母鸡。
位置:在小腿外侧,犊鼻下3寸,胫骨前嵴外1横指处。 需要注意的是,判断孩子的足三里穴位位置时,3寸要以孩子的手掌四指并拢来测量,而不能以成人手掌的四指来量测。
手法:拇指揉按50到150次。
小儿推拿春季助长手法 春季助长第三步:揉膻中
功效:膻中穴又被称为气会。常揉膻中穴,具有理气顺气、开胸散结之功。
位置:两乳头连线的中点。
手法:手指揉按穴位,次数为100至120次。
宝宝腹痛推拿方法 虚寒型腹痛
主要症状:腹部暴痛,哭叫不安,得温较舒,面色苍白,肢冷,大便溏薄,小便清长,舌质淡苔薄白,指纹色红。
治疗原则:温中散寒,行气止痛。
推拿处方:揉中脘,摩腹,拿肚角,揉一窝风,揉外劳宫,推三关。
推拿方法:
揉中脘:用拇指或中指顺时针揉脐上4寸的中脘穴, 揉100-300次。
摩腹:用四指指端或手掌顺时针摩腹部,摩100-200次。
拿肚角:用拇指,食指,中指三指拿脐下2寸,旁开2寸的大筋3-5次。
揉一窝风:用拇指揉手背腕横纹正中凹陷处100-300次。
揉外劳宫:用拇指揉掌背上与内劳宫相对的外劳宫100-300次。
推三关:用食指,中指指面推前臂桡侧100-300次,自腕推向肘。
功效:补脾经,摩腹温中健脾,配推三关,揉外劳宫助阳除寒;掐揉一窝风,拿肚角散寒理气止痛。
小儿推拿能治支气管炎吗 小儿支气管炎推拿取穴原理
推拿上述穴位,有解表发汗,宣肺,理气化痰的作用,可缓解患儿发热,咳嗽,气急等不适。小儿支气管炎病程较长,冬春季节容易复发,坚持为小儿进行推拿还有助于预防疾病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