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年龄怎么游 1岁以下孩子
不同年龄怎么游 1岁以下孩子
在水中玩耍父母不妨带6个月到1岁的宝宝到儿童泳池内玩耍,可以一边唱歌一边做游戏,让宝宝感受乐趣,适应浮在水中的感受。 在戏水的过程中,父母要时刻用胳膊护住孩子;不要让孩子钻到水面以下。给孩子穿上游泳时专门的尿布,以防在泳池内大小便。此外,还要做好应急准备,在周围放置救生圈、急救箱以及移动电话等。
小孩一天喝多少水为正常
这得看你家小孩多了,不同年龄段孩子,每日对水的需求量不同。
0.5~1岁的孩子,每天需要饮水量为900毫升;1~4岁为1300毫升;4~7岁为1700毫升;7~11岁为1800毫升。当然遇上特殊情况,如孩子运动出汗、生病、发烧,或者因呕吐、腹泻引起身体中的水分流失过多时,都要及时补充水分。
学游泳先学什么泳姿 学游泳几岁合适
5岁之后的任何时间都是学习游泳的最佳时间。
1.游泳的普及性特别广,它不限年龄、不分性别、门槛极低,任何年龄段的人都十分适合。
2.不过如果孩子早点学会游泳,不仅可以对身体的全方位锻炼,还可以促进孩子和其他小朋友之间的交流,培养其沟通能力。
3.同时,如果在5岁以前练习游泳,那么时间过早,一方面,孩子骨骼、呼吸系统等发育并未完全身体并不适合学游泳。另外一方面,在水中,人体是要承受一定压力的,孩子经常承受这种压力反而不利于骨骼的发育和成长。此外,此时孩子学游泳会花费更多的时间,如果没有学会容易使孩子产生挫败感,不利于其心态的健康发展。
孩子的玩具不要太复杂
林林不到2岁,家里的玩具却有几大箱:电动火车、遥控赛车、声控飞机……各个都是功能齐备、颜色鲜艳。然而,这些高科技玩意却受到了林林的“冷落”,玩上两次便扔到一边。儿童教育专家程淮表示:不同的玩具,适合不同年龄的孩子,家长最好不要过早购买功能复杂的玩具,否则可能不利于孩子正常的成长和智力开发。
因为,以5岁前孩子的智力而言,还达不到理解高科技玩具的程度。“孩子的玩具,应该是让他们跳一跳就能摘到的‘果子’,而不是伸出手去够不着东西,过早让孩子玩那些复杂的玩具,不但会令孩子失去兴趣,还会丧失许多成长关键期的发展机会。”程淮说。所以,那些功能多、高科技的玩具,在孩子5岁前,最好尽量少给他们买。
1岁以内,孩子对色彩、声响、动作等有很强的探索欲望。所以最好选颜色鲜艳或发声的玩具,越简单越好,最好只有一种功能。
1-3岁是孩子好奇心、求知欲的萌芽时期,应选择一些能提高观察力、动手能力的玩具,如积木、脚踏车、布娃娃、电子图书等。
4-5岁,孩子开始理解周围的事物,活动能力和模仿能力也更强了。这期间,应多选择橡皮泥、复杂积木、智力拆装车、绘图板、计算玩具等。
程淮建议,家长最好和孩子一起玩,不但能增进亲子关系,还可以帮助孩子提高兴趣。在这个过程中,家长要先看孩子玩,再作为玩伴、支持者和引导者参与进去。“有的孩子喜欢洋娃娃,家长可以拿着洋娃娃,讲一些关于动物的童话,这会增进孩子对玩具的感情。”一种玩具能玩出很多花样,如投掷,可以扔皮球、扔木头、扔小铁器等。不同物质、不同形状、不同重量的东西,扔出去后发出的声音和距离都不一样,会引起孩子思考,促进孩子思维的开发。
此外,孩子面前的玩具,最多不要超过5种。如果玩具过多,孩子容易分散注意力,什么都玩不好。
不同年龄怎么游 4-5岁的孩子
正规学游泳这个年龄阶段,父母可以为孩子报名参加正式的游泳培训班。不过有可能平时喜欢玩水的孩子,到了正规学习时反而害怕下水了。这时父母绝对不要强迫他,而应等他做好准备后再下水。提示:此时,父母或教练可以在安全距离内,时刻注意孩子的情况。要让孩子知道深水区和浅水区的标志;孩子除了要学习游泳技能外,还应该教会他相关的安全常识。
惊!地中海贫血会缺铁性贫血吗? 血常规可否明确确诊
地中海贫血和缺铁性贫血都是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血常规可以提示他们的这一共同特点,正是因为血常规只能发现共同点,所以单靠血常规不能明确诊断。
先看看以下三个共同点:
不同年龄,不同海拔地区有不同的参考值。世界卫生组织给出了关于6月龄到12岁孩子的血红蛋白低限值,但6个月以内暂无统一标准,以下表格6月龄以下是我国的标准,6月龄到12岁是世界卫生组织的标准。
年龄 Hb低限
新生儿 <145g/L
1-4个月 <90g/L
4-6个月 <100g/L
6个月-6岁 <110g/L
6岁-12岁 <120g/L
主要看平均红细胞体积(MCV),MCV在婴儿期有较大范围的变化,出生时约为113fl,1岁时平均77fl,4-5岁达正常低限,以后达成人水平。
由于缺乏黄种人的按年龄的MCV参考值,以下表格是白种人的参考值,可供参考。P2.5代表低限值,p50代表平均水平。
MCV
P50 P2.5 P97.5
1岁 80 71 89
2-3岁 82 74 89
4-6岁 84 77 91
7-10岁 85 78 91
女 87 80 94
11-14岁
男 87 80 94
女 89 81 96
15-18岁
男 89 81 96
主要看MCHC的值,<320g/L可以定义为色素减低。
当血常规提示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后,可以凭借家族史,喂养史,年龄,生长发育史,经验性的补铁治疗等来初步判断哪一种可能性更大,或者两者都有可能,当不好判断时,需要靠实验室或影像学检查来明确诊断。
买婴儿用品注意什么 0-6个月注意奶瓶选择
不同年龄的宝宝要用不同的奶瓶。0-6个月宝宝以玻璃奶瓶为佳,安全、耐热,不易刮伤、不易藏污垢、好清洗,但是不方便孩子捧着喝奶,所以适合在家里或医院使用,并由大人喂食。宝宝满7个月以后可以自己拿着奶瓶喝,最好是选择安全耐摔的硅胶奶瓶。圆形奶瓶适合0—3个月的宝宝用;弧形、环形适合4个月以上的宝宝。带柄小奶瓶适合1岁左右的宝宝。
小孩一天喝多少水为正常 小孩一天的饮水量
不同年龄段孩子,每日对水的需求量不同。0.5~1岁的孩子,每天需要饮水量为900毫升;1~4岁为1300毫升;4~7岁为1700毫升;7~11岁为1800毫升。当然遇上特殊情况,如孩子运动出汗、生病、发烧,或者因呕吐、腹泻引起身体中的水分流失过多时,都要及时补充水分。
TIPS:新生儿每日需水量为150毫升左右,人工喂养的孩子每天除了喂奶外,还要需要再补充少量的水。对于母乳喂养的孩子来说,在添加辅食前不需要喂水。
2岁幼儿有什么样的探索兴趣
2岁小儿的探索兴趣主要是在物体与物体之间的关系,特别是它们的因果关系上。1岁小儿只是喜欢用手指探索各种洞穴、小孔,而2岁小儿则进一步想知道与这些洞穴、小孔有关的东西,例如墙上的插销座与录音机的插头,电视机的按键开关与电视屏幕。1岁孩子拿笔一般在纸上乱画,而2岁孩子拿笔会试着有意识地在墙上、床单上画,他想研究一下在不同东西上画出的不同效果。给这个年龄的小儿买的电动或机械玩具,玩一会儿他就拿起来开始摆弄,这拧拧,那按按,想知道为什么小汽车会跑,为什么小熊会打鼓。的确,操作意识是这个年龄孩子的一大特点。家长不必为2岁的孩子买什么高档的电动玩具,他很快就会因探索欲望而摆弄坏的。您最好买一些拼装玩具,以满足孩子操作探索的需求。
另外,2岁孩子会蹬着椅子上高处,他喜欢爬到桌上或窗台上享受居高临下的兴奋,对暖瓶、小刀等家庭用品也感兴趣,所以容易发生一些意外事故。因此,家长应创造一个安全的、丰富多采的环境,让孩子去玩,不要因噎废食,抑制孩子探索研究外界的企图。如果父母合理地爱护孩子,支持孩子的自由探索,则将对孩子的独立性、自信心和良好的适应性行为的发展起促进作用。
孩子咳嗽怎么办 内伤咳嗽:发烧已好咳嗽不止
内伤咳嗽指长期、反复发作的慢性咳嗽,或是因感冒发烧引起的咳嗽,虽然感冒发烧的症状已消失,但咳嗽却一直好不了。
反复咳嗽的孩子,常因为使用抗生素、止咳药等较多,没有食欲。小儿内伤咳嗽常见的类型分为气虚型和阴虚型。阴虚型咳嗽表现、处理与燥热咳嗽相同,也可用银耳百合汤。
怀山药20克,陈皮5克,熬水代茶饮或煲粥服用,连服3天左右即可。怀山药健脾胃,补肺气,益肾精,此方最适合婴幼儿食用,不但能止咳治哮喘,还对小儿厌食、虚汗多、流口水、气虚胆怯等病症也有很好的疗效。
如果宝宝大便不成形,可以喝山药水、吃山药肉;如果宝宝大便干燥,仅喝山药水即可。如果宝宝大便干燥严重,可以加北杏仁8克打碎放入一起煎煮,杏仁有通肺气促进排便的作用。
要注意的是,不同年龄段的孩子食疗方用量也不同,本文推荐食疗方均为5岁孩子的用量,其他年龄段的孩子需在中医师指导下使用。
不同年龄的孩子怕什么
害怕或恐惧是一个人的本能,但它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呢?近年,国外医学、心理学专家的研究表明,害怕或恐惧其实从一出生便开始了。作为父母,了解孩子的这种感觉非常重要,因为它可以指导父母如何正确对待孩子的这种感觉非常重要,促使儿童的身心健康生长发育。
不同年龄段儿童的恐惧
儿童存在的害怕或恐惧,一般情况都较轻微,并有年龄特点,也是暂的。有些恐惧,会随着儿童正常发育过程消失。不同年龄的儿童会有不同害怕的对象,某个年龄段存在的恐惧特定内容以及恐惧强度,取决于每个儿童的学习和体验的历程。随着他们认各水平的提高,经验的积累,儿童会有更多的经验来判断新环境是否具有新厅性或威胁性,对这些环境的反应也会随着年龄而改变。
1~6个月
婴儿在早期,听觉是较为敏感的。因此,较大的噪音会使婴儿产生恐惧。但偶尔的一两次刺激,不至于对他们产生不良影响。在婴儿哭泣时,给予足够的安抚就可以了。避免连续让婴儿接受令他们恐惧的噪音继续强化。
6~9个月
在婴儿期,对于新奇刺激,特别是陌生人,产生的反应取决于多种情境因素。比如,婴儿所熟悉的人在场还是不在场,与所熟悉的人接近程度,所在的环境是否熟悉,以往与陌生人接触的经历,有哪些可供选择的反应方式(婴儿能否爬到妈妈或的人那儿去)及婴儿个性特征,陌生人的特征,陌生人接近婴儿的方式等等。
婴儿对陌生人普遍有恐惧感,但在不同情况下表现却不同。在某个环境,婴儿见到陌生人会哭泣或回避,而在另一种情况下却可能对陌生人产生兴趣,并做出愿意接触的姿态。因此,在这一时期,父母要对婴儿与陌生人的接触保持警觉,尽可能为他们提供比较安全的环境。在婴儿出现不安情绪时,父母应该及时进行安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