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小儿补脾经正确手法图 补脾经适合多大的孩子

小儿补脾经正确手法图 补脾经适合多大的孩子

补脾经的手法是小儿推拿的一种,一般小儿推拿适合0-14岁的孩子,0岁就是指出生24小时之后,各个年龄段的孩子推拿手法和效果都是有一定的区别的,6岁以下的孩子推拿效果最好,一般9岁以上就要配合一些成人手法才能有较好的效果了。

小儿腹胀推拿手法图解 补脾经150次

将小儿拇指屈曲,沿着拇指的侧面从指尖一直推到指根,推100-300次,称为补脾经。

补脾经能有效健脾养胃,调理肠道,对于腹胀,腹泻,消化不良,食欲缺乏等症有很好的缓解作用。

补肾经正确手法图小儿 补肾经正确图

补肾经之前要找准肾经的位置,它就在手掌小指的螺纹面,将孩子小指伸直,由指根推向指尖为补,称为补肾经。

补脾经作用 补脾经的正确手法

按摩者用左手握患者左手同时以拇指,食指二指掐捏住患儿拇指,使之微屈,再用右手拇指自患儿拇指推向拇指根,即为补脾经。若来回用力推之,称为清补脾经,一般操作100-500次。

小儿补脾经的作用是什么

按摩者用左手握患者左手同时以拇指,食指二指掐捏住患儿拇指,使之微屈,再用右手拇指自患儿拇指推向拇指根,即为补脾经。若来回用力推之,称为清补脾经,一般操作100-500次。

补脾经能健脾胃,补气血,主治脾胃虚弱气血不足引起的腹泻,食欲不振,肌肉消瘦,消化不良等症。

清补脾经能和胃消食,增进食欲,主治脾胃不和引起的胃脘痞满吞酸恶食,腹泻呕吐等;若湿热留恋,久不消退,或外感发热兼湿者,可单用本法治之。

清肝经正确手法图 清肝经手法

一手托住小儿的手掌,用另一手食指掌面末节指纹推向指尖,即为清肝经,每次推100-500次。正确推拿,可缓解发热。

小儿积食推拿手法图解 补脾经300次

旋推脾经能健脾胃,促进胃肠功能改善,同时还可以充补气血。

用大拇指指面在宝宝的大拇指末节螺纹面上,作顺时针的旋推。频率要高,300次最好在2分钟内完成。这个手法使用前可以使用润肤露、爽身粉等按摩介质,可以使按摩更加顺畅。

小儿脾经的定位及功效 小儿补脾经手法

按摩者一手持患儿拇指以固定,另一手以拇指指腹旋推患儿拇指指腹;或将患儿拇指屈曲,以拇指指端循患儿拇指指尖桡侧缘向指根方向直推100-500次。

小儿健脾推拿手法 补脾经

定位:拇指的螺纹面。

推拿方法:用拇指螺纹面着力,在小儿拇指的螺纹面旋推500次。

小儿推拿健脾胃手法图 补脾经

脾经位于拇指桡侧缘或拇指末节螺纹面,推拿时用拇指螺纹面着力,在小儿拇指的螺纹面旋推500次。

作用:健脾养胃,调理肠道,主治食欲缺乏,消化不良,疳积,腹泻,咳嗽,消瘦等病症。

相关推荐

三伏贴适合多大孩子

三岁以下。 一般三岁以上的小孩子就能使用三伏贴了,小孩子处于生长发育期,阳气非常旺盛,属于纯阳之体,通过三伏贴的治疗,更加的激发人体的阳气,增强机体的抗病能力,所以三伏贴对小朋友的生长发育,抗病能力都有非常好的提升作用。 但三岁以下的婴幼儿皮肤十分娇嫩,而三伏贴都是由温热性药材制成,使用时会有一定的热痛感,这些婴幼儿使用可能会出现皮肤发红、起水泡等不适症状,因此慎用。

儿童保健按摩哪里

摩腹 用掌面摩小儿腹部3~5分钟,摩腹具有健和胃,理气消食的作用。这是最简单的儿童按摩保健手法 循拇指末节罗纹面,由指尖向指根方向直推,或是旋推拇指末节罗纹面即为有健胃,气血的作用,一般可操作300~500次。 按揉足三里 足三里位于膝眼下3寸(相当于小儿四个手指的宽度),胫骨外旁开1寸(相当于小儿中指的宽度)。按揉足三里具有健胃和胃,通络导滞的作用。一般可按揉50~100次。 捏脊 脊柱穴位于背部的正中线,颈部到骶尾骨的连线上。操作时食指、中指在前,拇指在后自下而上捏脊柱5

三九贴适合多大孩子

两岁以上儿童。 三九是一年中最冷的日子,此时用中药外敷特定的穴位能起到预防和祛除疾病的效果,同时还能巩固夏日“冬病夏治”三伏贴的效果。一般两岁以上的儿童就能进行三九贴治疗,但由于小孩子皮肤娇嫩,因此在贴三九贴时一定要控制好时间。另外像两岁以下的婴幼儿皮肤十分娇嫩脆弱,如果进行贴敷容易导致皮肤破损,还可能出现烫伤情况,所以不建议使用。

小儿疳积推拿手法

定位:位于拇指末节螺纹面。 操作:用拇指指腹,从患儿拇指指尖桡侧面向指根方向直推60-100次。

小儿推拿治感冒流鼻涕的方法

1、治外感法 操作:用两手大拇指指腹自两眉中间直推至前发际,即为开天门。开天门具有疏风解表、开窍醒神、镇惊安神作用。用两手大拇指指腹沿眉毛上缘向两侧分推至眉梢,为推坎宫。推坎宫有发汗解表、醒脑明目的作用。用拇、中指指腹按揉两侧眉梢与目外眦之间的太阳穴,为运太阳。运太阳有疏风解表、清热、明目、止头痛的作用。耳后高骨位于耳后入发际。乳突后缘高骨下凹陷中。揉耳后高骨能疏风解表。 作用:四法合用,能起到疏风解表、止头痛的作且。用于风寒、风热感冒。 2、保健手法 方法:300~500次、摩腹3-5分钟、按揉足

小儿推拿手法解 揉板门

定位:手掌大鱼际平面,在大指本节之下0.5寸,相当于鱼际穴处。 推拿手法:指端揉,称揉板门或运板门,以拇指端自指根推向腕横纹,称板门推向横纹,反之称横纹推向板门。100-300次。 功效:揉板门能健和胃,消食化滞,运达上下之气,多用于食积,腹胀,食欲不振,呕吐,腹泻,气喘,嗳气等症。

小儿荨麻疹推拿手法 第1步:200次

定位:拇指末节螺纹面。 操作:家长用拇指在孩子的拇指螺纹面旋推。 主治:食欲不振、呕吐、疳积、痢疾、惊厥、疹、痘、改变面色等。

推拿手法大全

保健四大手法 小儿拇指、食指、中指、无名指、小指末节的罗纹面分别为、肝经、心经、肺经和肾经。循拇指末节罗纹面,由指尖向指根方向直推。或是旋推拇指末节罗纹面即为有健胃,气血的作用。 摩腹即是用掌面摩小儿腹部3-5分钟。摩腹具有健和胃,理气消食的作用。 足三里位于膝眼下3寸(相当于小儿四个手指的宽度),胫骨外旁开1寸(相当于小儿中指的宽度)。按压足三里具有健胃和胃,调中理气,通络导滞的作用。 脊柱穴位于背部的正中线,颈部到骶尾骨的连线上。食指、中指在前,拇指在后自下而上捏脊柱穴3-5遍

小儿内热发烧怎么推拿

家长注意到孩子发热,除了观察发热程度,还要了解孩子是否有其他不舒服的表现,以便帮助了解小儿发热的原因,并根据发热的原因选择正确的调养方法,一般把发烧分成外感发烧,内热发烧两类,其中内热发烧又包括肺胃实热,阴虚发热等类型,因此推拿时应分型选择推拿手法: 肺胃湿热型发烧推拿手法 主证:高热,面赤,烦躁,气喘,不思饮食,渴而欲饮,便秘,溲黄,舌红苔燥,脉数实,指纹深紫。 治则:清泻里热,理气消滞。 推拿处方:清肺经,清胃经,清大肠,揉板门,运内八卦,水底捞明月,清天河水,退六腑,揉天枢,摩腹。 推拿方解:清肺经

小儿推拿手法解 摩腹

定位:腹部。 推拿手法:以双手拇指沿肋弓角边缘或自中脘至脐,向两旁分推,称为推阴阳。用掌或四肢摩,称摩腹。 功效:摩腹,分推腹阴阳能健和胃,理气消食,对于小儿恶心,呕吐,腹泻腹痛,厌食,消化不良有缓解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