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妇发热是怎么回事 传染性感染导致发热
孕妇发热是怎么回事 传染性感染导致发热
怀孕期间如果患上传染性肝炎,会出现发高热的现象,并且还有可能出现黄疸。传染性肝炎往往也是导致流产,早产和分娩时出血的常见原因。
宝宝发热容易与哪些症状混淆
不规则热指发热无一定的规律,持续时间也不一定。可见于多种肺部疾病,心胸膜炎。
广义不明原因发热的概念是指所有的不明原因的发热者。但在临床上还采用发热的狭义概念, 即不明原因发热。发热持续3周以上,体温在38.5℃以上,经详细询问病史、体格检查和常规实验室检查仍不能明确诊断者。
癌性发热是指癌症患者在排除感染、抗生素治疗无效的情况下出现的直接与癌症有关的非感染性发热和患者在肿瘤发展过程中因治疗而引起的发热。
寇热(Q fever)是由贝纳柯克斯体(coxiella burnetii)引起全身性感染的一种自然疫源性传染病,又称柯克斯体病。牛、羊、狗、马、骡和猪等家畜为主要传染源。临床特征为发热、头痛、全身肌肉疼痛;但无皮疹,有时伴间质性肺炎,少数患者出现慢性肝炎或致命性的心内膜炎。
感染性发热:各种传染病如细菌、病毒、真菌、螺旋体、疟原虫等作用于体温调节中枢、体温中枢功能紊乱或各种原因引起的产热过多、散热减少,导致体温升高超过正常范围的情形。
中枢性发热是指因中枢神经系统病变引起体温调节中枢异常所产生的发热。
按照发热的高低,可区分为下列几种临床分度:低热 37.4℃~38℃ 中等度热 38.1℃~39℃ 高热 39.1℃~41℃ 超高热 41℃以上,持续4周以上,为持续性发热。
弛张热又称败血症热型。是指体温持续在39度以上,波动幅度大,24小时内体温波动范围超过2度,但都在正常水平以上。常见于败血症,风湿热,重症肺结核及化脓性炎症等。持续性弛张热可见于恶性肉芽肿。
发热很少是单一病理过程,肿瘤与结缔组织病在发热过程中可夹杂感染因素,致使临床表现复杂,但绝大多数根据临床特点与全面检查后仍可明确诊断。了解原因不明发热病因分布的频率,有助于提供临床诊断的逻辑思维。根据热程、热型与临床特点,可分为急性发热(热程小于2周)、长期发热(热程超过2周,且多次体温在38℃以上)、和反复发热(周期热)。一般认为急性发热病因中感染占首位,其次为肿瘤、血管-结缔组织病。这三类病因概括了90%原因不明发热的病因诊断。感染性疾病在原因不明发热中占多数,以细菌引起的全身性感染、局限性脓肿、泌尿系感染、胆道感染为多见,结核病居第二位,其中肺外结核远多于肺结核。恶性肿瘤以发热为主要表现者,依次为淋巴瘤、恶性组织细胞瘤和各种实质性肿瘤,在原因不明发热中所占比例较既往增高。
孕妇体温过高一定要及时治疗
一般人若体温高于37℃,即可称为发烧;可是一般人可能必须等到体温高于38℃后,才会明显地感觉到体温上升,并有身体不适感。孕妇的体温比一般人高,因为她新陈代谢速率较快,体温就会略高于平日0.5℃,因此,孕妇的体温上升至37.5℃以上,就考虑是否有发烧的可能了;若是体温超过38.5℃时,就必须特别注意。
发热的原因大致可分为三类:一是感染性疾病,包括病毒、细菌等病原体引起的感染,几乎所有的感染性疾病都会引起发热。二是肿瘤引起的发热,尤其是晩期肿瘤会出现发热症状。三是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红斑狼疮等也会引起发热。孕妇发热的常见原因包括:上呼吸道感染(如病毒性感冒、气管支气管炎等)、泌尿系感染、胃肠炎等。
发烧虽然外在表现都是差不多的,但是内在的原因却差别很大。一般来讲,孕妇发烧可以分为三类,一类是由于病毒或细菌感染所引起的,这也是最为常见的一种。另一种则是由于肿瘤所引起的,这就比较严重了,第三类则是因为自身免疫性疾病所造成的,这种情况也相对比较复杂。不过更多的情况还是上呼吸道感染或泌尿系统感染所造成的。不论是何种原因所造成的发烧,一旦超过三十八度五就必须特别对待了,因为高热会严重影响到胎儿的正常发育。
肾结石有哪些症状 发热
肾结石可以由细菌感染导致(感染性结石),也可以诱发细菌感染,导致发热。因为结石阻碍了尿液的排出,细菌不能及时排出,严重时可导致败血症,危及生命。
春季易发生5大疾病
1、流感:即流行性感冒,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具有很强的传染性。流感的主要症状是发热、头痛、流涕、咽痛、干咳,并伴随全身肌肉、关节酸痛不适等,有时也表现为较重的肺炎或胃肠型流感。潜伏期通常为1~3日,传染期为1周,传播途径以空气飞沫直接传播为主,也可通过被病毒污染的物品间接传播。
2、流行性腮腺炎:俗称痄腮,是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急性、全身性感染的传染病。其典型症状是发热、全身不适、颌下及耳下腮部漫肿疼痛,一般2周左右可治愈。严重者可并发脑膜脑炎、急性胰腺炎等疾病。腮腺炎病人或隐性感染者均可能成为传染源,病毒会通经过飞沫使健康人受到感染。
3、流脑:即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是由脑膜炎双球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传染性较强。流脑发病之始,往往类似感冒,有流涕、咳嗽、头痛、发热等症状。当病菌进入脑脊液后,会使头痛加剧、持续高烧、嗜睡、颈部强直、呕吐,甚至昏迷休克等危重症状。传染源主要是病人、带菌者或者鸡、鸭等动物,常以空气飞沫形式直接传播。
4、水痘:是传染性很强的疾病,由带状疱疹病毒引起。主要表现是发烧、倦怠、食欲减退。在发烧的同时或次日成批出现红色斑丘疹,几小时后变成如水珠般清亮的卵圆形小水疱。疱疹主要出现在胸、腹、背及头面、头皮、脚底及手部,瘙痒感较重。2天后水疱变浑浊,易破溃,并逐渐干缩结痂,一般7~10天可痊愈。传染源主要是水痘病人,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和被水痘病毒污染的物品受到传染。
5、风疹:是由风疹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主要通过空气飞沫和日常的亲密接触传播。病毒被人吸入后经过2周左右的潜伏期后出现全身不适,然后开始发热,耳后、颈部及枕部淋巴结肿大,有淡红色斑疹或斑丘疹出现,并迅速扩展至全身,有奇痒。孕妇感染风疹病毒后,可导致胎儿畸形、早产或死亡。风疹患者、带有风疹病毒却未发病的人是重要的传染源。
新生儿发热常见原因
发热其实并不是一种病,只是人体对于身体异常状况的一种抵御反应。新生儿的体温调节功能不完善,产热与散热易失去平衡、故体温容易波动,而且新生儿对高热耐受力差。而且新生儿抵抗力差,身体机能发育不完善,容易受到细菌病毒侵袭。新生儿发热的原因可分为以下几类:
1、感染性
新生儿感染性发热大多由病毒感染引起,包括由细菌、立克次体、原虫、螺旋体、霉菌等所引起的急性感染,对上呼吸道感染、支气管炎、肺炎、败血症和各种急性传染病等,都是引起发热的常见原因。
2、非感染性
产热、散热异常:如惊厥及癫痫持续状态所致的产热过多;由于广泛性鱼鳞病、广泛性皮炎、无汗腺症导致散热困难;或者由于家长包裹过多衣物导致散热系统异常等。
大量失血或失水:若受到外伤宝宝大量失血时,可使有效血循环量减少而致散热障碍,因而体温升高,但如发生循环衰竭,则正常代谢停滞,而产热过少,反而体温不升。
生物制剂或药物反应:多在治疗某些疾病时出现,如使用血清、菌苗、异体蛋白或某些药物(如磺胺类、巴比妥类等)后过敏。
中枢调节失调:新生儿神经发育不完全,会发生某些功能性低热及体温中枢调节失调,夏天室内温度过高,新生儿汗腺发育相对不足,散热差,易导致发热。
无菌组织被破坏或坏死:如白血病、血管内栓塞、烧伤、骨折、血肿、腹腔或胸腔内血液的吸收等。
其他原因:如脱水热。脱水热是由于喂水不够导致宝宝严重缺水,发热现象会持续数小时后逐渐退热,也可以1天内数次发热,但很少有连续发热数十天以上者。另外,如果新生儿出现核黄疸、颅内出血等均可引起发热。
发热的原因
发热是一种常见的疾病症状,引起发热的原因有很多。比如感冒、呼吸系统疾病、肿瘤等等一些疾病都可能引起发热症状。只要准确地找到发热的原因,才能更好地对症下药,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医治,从而让病人早日康复。下面,就来介绍一下发热这种症状的发病机理。 发热是由于发热激活物作用于机体,进而导致内生致热原的产生并入脑作用于体温调节中枢,更进而导致发热中枢介质的释放,继而引起调定点的改变,最终引起发热。 常见的发热激活物有来自体外的外致热原:细菌、病毒、真菌、螺旋体、疟原虫等;来自体内的:比如抗原抗体复合物、类固醇等。内生致热原来自体内的产EP细胞,其种类主要有:白细胞介素、肿瘤坏死因子、干扰素、白细胞介素-6等。EP作用于位于POAH的体温调节中枢,致使正、负调节介质的产生。后者可引起调定点的改变并最终导致发热的产生。 发热本身并不是疾病,而是一种症状。其实,它实际上是体内抵抗感染的机制之一。发热在一定的条件下甚至可能有它的用途,可能对人体产生良性的作用:比如说它可以缩短疾病的发病时间、在一定程度上增强抗生素的效果、使感染较不具传染性。这些能力应可以抵消发热时所经历的不舒服。 不明原因发热是一个世界性难题,几乎有近10%的FUO病例始终不能明确病因。对于FUO这个词汇医学上有准确的定义,其包含3个要点:①发热时间持续≥3周;②体温多次>38.3℃;③经≥1周完整的病史询问、体格检查和常规实验室检查后仍不能确诊。可见,虽然FUO本身是症状诊断,不是疾病诊断,但诊断要求却十分严格。 发热本身可由多类疾病,如感染、肿瘤、自身免疫病和血液病等疾病引起,无法明确归类。过去这类患者通常由内科诊治,在大多数分科较细的医院则主要由呼吸内科来进行接诊。目前很多医院开设了感染科,并将不明原因的发热归于感染科诊治,这种专科化管理是一种进步,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诊治水平。 可见,对发热症状的正确分析至关重要,准确地了解发热原因是治疗疾病的关键因素。多方面进行科学分析与研究,更大范围地剖析发热症状,突破局限性思维,才能准确地查找出发热原因,从整体上提高医学诊疗水平。
高烧不退是怎么回事呢
1、发热是因为身体当中发热激活物作用于机体,进而引起内生致热原(EP)的产生并进入脑作用于体温调节中枢,更进而导致发热中枢介质的释放继而引起身体的变化,然后导致发热。
2、常见的发热激活物有来自体外的外致热原:细菌、病毒、真菌、螺旋体、疟原虫等;来自体内的:抗原抗体复合物、类固醇等。
3、内生致热原(EP)来自体内的产EP细胞,其种类主要有:白细胞介素-1(IL-1)、肿瘤坏死因子(TNF)、干扰素(IFN)、白细胞介素-6(IL-6)等。
4、EP的作用是在身体的体温调节中枢,致使正、负调节介质的产生。负调节介质能够引起调定点的改变并最终导致发热的产生。
5、负调节介质能够引起调定点的改变并最终导致发热的产生发热本身不是疾病,而是一种症状。其实,它是体内抵抗感染的机制之一。
6、发烧甚至可能有它的用途:缩短疾病时间、增强抗生素的效果、使感染较不具传染性。这些能力应可以抵消发烧时所经历的不舒服。
为什么发烧38度感觉全身发热而不是发冷呢
因为发热是由于发热激活物作用于机体,进而导致内生致热原(EP)的产生并入脑作用于 体温调节反馈示意图
体温调节中枢,更进而导致发热中枢介质的释放继而引起调定点的改变,最终引起发热。常见的发热激活物有来自体外的外致热原:细菌、病毒、真菌、螺旋体、疟原虫等;来自体内的:抗原抗体复合物、类固醇等。内生致热原(EP)来自体内的产EP细胞,其种类主要有:白细胞介素-1(IL-1)、肿瘤坏死因子(TNF)、干扰素(IFN)、白细胞介素-6(IL-6)等。EP作用于位于POAH的体温调节中枢,致使正、负调节介质的产生。后者可引起调定点的改变并最终导致发热的产生。
发热本身不是疾病,而是一种症状。其实,它是体内抵抗感染的机制之一。发烧甚至可能有它的用途:缩短疾病时间、增强抗生素的效果、使感染较不具传染性。这些能力应可以抵消发烧时所经历的不舒服。
孕妇发烧怎么退烧
孕妇体温超过38.5℃须特别注意
一般人若体温高于37℃,即可称为发烧;可是一般人可能必须等到体温高于38℃后,才会明显地感觉到体温上升,并有身体不适感。孕妇的体温比一般人高,因为她新陈代谢速率较快,体温就会略高于平日0.5℃,因此,孕妇的体温上升至37.5℃以上,就考虑是否有发烧的可能了;若是体温超过38.5℃时,就必须特别注意。
发热的原因大致可分为三类:一是感染性疾病,包括病毒、细菌等病原体引起的感染,几乎所有的感染性疾病都会引起发热。二是肿瘤引起的发热,尤其是晩期肿瘤会出现发热症状。三是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红斑狼疮等也会引起发热。孕妇发热的常见原因包括:上呼吸道感染(如病毒性感冒、气管支气管炎等)、泌尿系感染、胃肠炎等。
孕妇发热处理三原则
原则一:除了找出发烧病因之外,对孕妇来说,适度的退烧是有必要的,发烧常增加妈妈的新陈代谢速率,且会同时合并许多不适的症状,如头痛、食欲不振、全身倦怠、心悸甚至脱水等,更增加孕妇心肺功能的负担。
原则二:若孕妇的体温未高过38.5℃,且无明显的不适症状,就可以考虑以物理方法帮忙退烧如:冰枕、散热贴片、温水擦拭等。
原则三:但若体温高于38.5℃,且合并有不舒服的症状时,则可以考虑使用药物辅助,会有更好的退烧效果。
发烧患者有哪些诊断方法
1、不规则热指发热无一定的规律,持续时间也不一定。可见于多种肺部疾病,心胸膜炎。
2、广义不明原因发热的概念是指所有的不明原因的发热者。但在临床上还采用发热的狭义概念,,即不明原因发热。发热持续3周以上,体温在38.5℃以上,经详细询问病史、体格检查和常规实验室检查仍不能明确诊断者。
3、癌性发热是指癌症患者在排除感染、抗生素治疗无效的情况下出现的直接与癌症有关的非感染性发热和患者在肿瘤发展过程中因治疗而引起的发热。
4、寇热(Q fever)是由贝纳柯克斯体(coxiella burnetii)引起全身性感染的一种自然疫源性传染病,又称柯克斯体病。牛、羊、狗、马、骡和猪等家畜为主要传染源。临床特征为发热、头痛、全身肌肉疼痛,但无皮疹,有时伴间质性肺炎,少数患者出现慢性肝炎或致命性的心内膜炎。
5、感染性发热:各种传染病如细菌、病毒、真菌、螺旋体、疟原虫等作用于体温调节中枢、体温中枢功能紊乱或各种原因引起的产热过多、散热减少,导致体温升高超过正常范围的情形。
6、中枢性发热是指因中枢神经系统病变引起体温调节中枢异常所产生的发热。
新生儿发由什么引起的
1、感染性
新生儿感染性发热大多由病毒感染引起,包括由细菌、立克次体、原虫、螺旋体、霉菌等所引起的急性感染,对上呼吸道感染、支气管炎、肺炎、败血症和各种急性传染病等,都是引起发热的常见原因。
2、非感染性
产热、散热异常:如惊厥及癫痫持续状态所致的产热过多;由于广泛性鱼鳞病、广泛性皮炎、无汗腺症导致散热困难;或者由于家长包裹过多衣物导致散热系统异常等。
大量失血或失水:若受到外伤宝宝大量失血时,可使有效血循环量减少而致散热障碍,因而体温升高,但如发生循环衰竭,则正常代谢停滞,而产热过少,反而体温不升。
生物制剂或药物反应:多在治疗某些疾病时出现,如使用血清、菌苗、异体蛋白或某些药物(如磺胺类、巴比妥类等)后过敏。
中枢调节失调:新生儿神经发育不完全,会发生某些功能性低热及体温中枢调节失调,夏天室内温度过高,新生儿汗腺发育相对不足,散热差,易导致发热。
无菌组织被破坏或坏死:如白血病、血管内栓塞、烧伤、骨折、血肿、腹腔或胸腔内血液的吸收等。
其他原因:如脱水热。脱水热是由于喂水不够导致宝宝严重缺水,发热现象会持续数小时后逐渐退热,也可以1天内数次发热,但很少有连续发热数十天以上者。另外,如果新生儿出现核黄疸、颅内出血等均可引起发热。
孕妇发烧怎么办
孕妇体温超过38.5℃须特别注意
一般人若体温高于37摄氏度,即可称为发烧;可是一般人可能等到体温高于38摄氏度后,才会明显地感觉到体温上升,并有不适感。孕妇的体温比一般人高,因为孕妇新陈代谢速率较快,体温就会略高于平日0.5℃。因此,孕妇的体温上升至37.5℃以上,就应该考虑是否有发烧的可能了;若是体温超过38.5℃,就必须特别注意。
孕妇发热处理三原则
原则一:找出发热病因,对症治疗,适度退烧。
原则二:若孕妇的体温未超过38.5℃,且无明显的不适症状,就可以考虑用物理方法帮忙退烧如冰枕、散热贴片、温水擦拭等。
原则三:若体温超过38.5℃,且合并有不舒服的症状时,则要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药物辅助退烧。
发热的原因大致可分为三类:
一是感染性疾病,包括病毒、细菌等病原体引起的感染,几乎所有的感染性疾病都会引起发热。
二是肿瘤引起的发热,尤其是晚期肿瘤会出现发热症状。
三是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红斑狼疮等也会引起发热。
孕妇发热的常见原因包括:上呼吸道感染(如病毒性感冒、气管支气管炎)、泌尿道感染、胃肠炎等。
8个月宝宝发烧的原因
1、非疾病性因素
很多情况下小儿发烧的原因并不是身体出现了病症,而是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如温度过高(中暑)、衣服穿太多、水份摄取不够、水份流失(流汗、腹泻)、房间空气不流通、剧烈运动前后、某些特殊药物作用,其它如预防注射也可能引起发烧。
2、感染性发热
感染性发热是发热最常见的病因,各种病原体如细菌、病毒、寄生虫、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体、螺旋体、霉菌等感染所致,均可因病原体的代谢产物或其毒素作用导致发热。最常见的疾病有上呼吸道感染、流感、扁桃体肿大、腮腺炎、阿米巴感染、疟疾、血吸虫病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