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中暑的原因
儿童中暑的原因
1、保暖过度,尤其是新生儿期(从出生到28天),家长怕孩子受凉,一味地给孩子加衣保暖,导致幼儿体液减少,盐成分丢失,细胞脱水,容易发生中暑;
2、幼儿在炎热的环境中饮水量不足;
3、是幼儿在热环境下活动过多。
儿童铅中毒的原因
1、学习用品和玩具的污染:迄今为止,铅仍然广泛应用于油漆的生产中。学习用品中以课桌油漆层、教科书封面及彩页、深色铅笔漆层的可溶性铅含量最高。由于幼儿常有吸吮手指和啃咬玩具的习惯,在胃液中,玩具和学习用品所含的可溶性铅的吸收率非常高。
2、工业污染:铅广泛用于蓄电池制造、金属冶炼、印刷等行业,我国的工业铅污染很严重。
3、含铅汽油的广泛使用:我国由于种种原因尚未广泛使用无铅汽油,而汽车的拥有量却以极快的速度递增。
4、铅作业工人对家庭环境的污染:工人不注意卫生安全,将工作场所的铅带回家污染家庭环境。
5、食品的污染:儿童对铅的吸收率较成人高,大约为50%,因此,应劝阻儿童不食用某些含铅量较高的食物。如:爆米花:传统用的爆花机的炉膛和炉盖是由含铅的生铁铸成,铅的熔点和沸点相对较低,因此,在密闭加热时极易挥发并掺入爆米花中。松花蛋(皮蛋):在传统的制作过程中需加入氧化铅作为食品添加剂以加快其成熟,因此,皮蛋的含铅量也较高。水果表皮:砷酸铅被广泛用作水果园的杀虫剂,因而水果表皮层的含铅量也很高,要彻底清洁或削皮后再吃,可大大减少铅的摄入量。
夏季三大常见儿童疾病
第一宗罪:腹泻
在我国儿童病类中,儿童腹泻是仅次于呼吸道感染的第二大儿童常见病、多发病,尤其是夏季更是儿童腹泻的频发季节,为何会这样?首先儿童肠道尚未成熟,夏天又习惯过多进食冷饮,本来不多还被稀释了的胃酸不能有效杀死病菌。另外儿童肠胃中的消化酶比成人分泌得少,容易消化不良导致腹泻。此外夏天气温高,细菌容易迅速繁殖。
第二宗罪:中暑
夏季炎热,烈日下直接曝晒,容易引起体温调节功能失衡、失控,从而体内余热大量蓄积,即我们通常所说的中暑。儿童由于体质很弱,且需在阳光的帮助下吸收钙质,更是成为了中暑的忠实“患者”。儿童中暑时症状表现为高热,体温检测一般为38℃-39℃左右,严重的可高达41℃以上。儿童中暑时容易出现惊厥和昏迷,严重时引发脑水肿、呼吸衰竭和重要肝脏器功能损害。
第三宗罪:感冒
有人认为夏季不会感冒,其实不然。夏季感冒在中医上又称为暑湿感冒,与冬天的风寒感冒和风热感冒不一样,暑湿感冒是因为夏季闷热、湿度较大,同时又贪凉,比如吃冷饮、吹空调等导致的。儿童怕热,太热易烦躁不安、易中暑,所以就需要一定的降温环境,而此时若降温不当,敏感脆弱的体质就容易患上感冒。而且需要注意的是,感冒存在一定的危险性,可诱发其它疾病,如慢性支气管炎、哮喘等,所以需要及时给予治疗。
泡澡为什么会头晕
洗浴时间太长会感到胸闷、无力、呼吸急促、头晕、出冷汗甚至发生晕厥。这与夏季的中暑原理是一样的,其原因是浴室内门窗紧闭,室内湿度明显高于外界,开始时人体会感觉舒适,肌肉放松,但浴室内人多,空气流通差,时间久了,空气相对浑浊。人若长时间处于此环境中,会使皮肤毛细血管扩张,大量血液流于体表,回心血流量不足,心脏排血量减少,造成体内重要器官供血不足而出现一系列症状,如脑组织缺血缺氧可有头晕目眩感,冠状动脉供血不足有胸闷、心悸感,还会有恶心、口干、四肢无力、呼吸不畅甚至窒息等。若体质较差或年老体弱,本身就有疾病,此时还可能发生晕厥,造成难以预料的后果。
孕妇夏天中暑了怎么办
孕妇中暑原因和危害:
孕妇妊娠期间,由于孕妇的生理负荷加大,机体代谢产热增多,而且她们的皮下脂肪层比任何时候都要厚,这一切都不利于产热和散热的平衡。如果再碰上居住环境狭小、不通风,就很容易发生中暑。孕妇中暑轻则头晕、胸闷、多汗、恶心,重则高热、昏迷、抽搐,不仅严重影响孕妇的健康,对胎儿的危害有时甚至是毁灭性的。
孕妇中暑后急救措施:
1、如发现产妇有中暑的症状,应立即离开高温环境,到通风较好的凉爽处休息。
2、解开衣服,多饮些淡盐水或服十滴水、仁丹、解暑片、藿香正气水等,短时间内即可好转。
3、出现高烧、昏迷、抽搐者,应让患者侧卧、头向后仰,保证呼吸道畅通。在呼叫救护车或通知急救中心的同时,可用湿毛巾或用30-50%的酒精擦浴前胸、后背等处。
孕妇如何做好中暑防范措施:
1、注意个人卫生,经常用温水擦洗。
如用冷水洗浴,皮肤污垢不易消除,且孕妇受凉容易感冒,如用热水泡浴,高温会伤害胎儿正在发育的中枢神经系统,造成胎儿畸形。
2、衣着应凉爽宽大。
孕妇最好选择真丝或棉织的衣料做贴身的衣裤,衣着宜宽松,胸罩和腰带不宜束缚过紧。
怎样预防儿童中暑
1、穿衣要适当。只要孩子手脚不凉,就表明穿得合适。特别是在炎热的夏季,儿童衣料的柔软、宽松,可使汗液容易被吸收而感到身体凉爽。
2、儿童活动时,要鼓励多饮水。儿童在活动的时候,比较容易失去水分,妈妈最好每30分钟给予一些水。
3、家长若带儿童外出,最好安排在早上或黄昏。外出时要戴上防晒帽,暴露部位涂一些防晒霜。
4、室内要尽量打开窗户通风,利用风扇或空调以保持室内温度适宜。
5、暑天可喝些绿豆百合汤,也可以用芦根60克加水煎汤代茶饮,有清热消暑功效。
儿童铅中毒的原因
大众都认为会有铅类化工厂的周围才有铅中毒的可能,其实铅无处不在。铅元素主要通过消化道和呼吸道进入体内,儿童受铅污染主要有以下三个原因:
1、工业污染是罪魁祸首
工业废气、含铅汽油、汽车尾气、燃煤、钢铁冶金、化学工厂排放废气等都含有大量的铅。儿童呼吸道中铅的吸收率是成人的1.6-2.7倍,消化道呼吸率更是成人的8-9倍,所以儿童比成人更容易成为铅工业污染的受害者。
对策:尽量少带孩子到铅污染严重的道路、工厂玩耍;尽可能不带小孩到汽车流量大的马路。
2、文具、玩具中都有铅
铅笔是儿童最常用的学习用具,爱咬铅笔头的儿童真不少。很多家长误以为铅笔芯里面含铅,事实上,铅笔芯不含铅(是由石墨掺合一定比例的粘土制成的)但是铅笔外面的彩色涂层却含铅。
除了铅笔,儿童的生活、学习环境,可以说是处处有铅。由于铅是传统油漆添加剂,颜色鲜艳的家具、玩具、文具、餐具中都可能含铅。比如深色课桌椅、儿童彩色的房间、一些油画棒或者蜡笔等。假如将油画棒的纸质外皮撕掉,拿着棒体直接作画,里面的铅就更容易渗进皮肤。
有些毛绒玩具的眼睛、嘴唇等部位也有漆,喜欢抱着玩具睡觉的孩子将吸收更多铅。
另外,妈妈经常使用的化妆品和染发剂也有可能是铅污染源。长期吸父母的二手烟也会引起铅中毒。
对策:教育孩子不要乱咬铅笔等文具用品;给孩子买玩具要买有3C认证的安全玩具,经常清洗儿童玩具等可能被小儿放在口中的物品。
装修房屋的用品要注意选择合格产品,认清产品成分,尽量不要采用含铅油漆装饰家中的墙壁、地板和家具等;选购儿童餐具应避免彩色图案和伪劣产品。
年幼的宝宝多粘着妈妈,因而年轻的妈妈尽量采用无铅化妆品和染发剂。父母在家中最好不要吸烟。
3、食物、药物铅污染
用含铅生铁炉膛(老式爆花机)制作的爆米花;制作过程中加入氧化铅的皮蛋;砷酸铅等广泛运用作果园的杀虫剂;薯条等膨化食物;添加色素的果冻;儿童补钙的保健食品;隔夜沉积在生铁水龙头的的水等含铅量均很高。
对策:首先饭前洗手十分重要,环境中的铅尘可在儿童玩耍时沾污双手,很容易被吃进去。儿童的指甲缝是特别容易藏匿铅尘的部位,所以要勤剪指甲。
少吃膨化食品,不要给孩子吃含铅较高的食品,如松花蛋、果冻等,水果一定要清洗干净;空腹和食品过分油腻会增加肠道内铅的吸收,所以儿童应定时进食,避免食用过分油腻的食品。
留意饮食均衡,留意饮食平衡,多补充钙、铁、锌、维生素B等,尽量多吃高纤维的食物如燕麦、糙米、蔬菜等,另外富含果酸、维生素C及生物黄铜的水果如刺梨、猕猴桃等有助于拮抗铅损伤和去除体内的铅。平时饮食中还可以多吃些大蒜、洋葱和豆类等。
不能用长时间滞留在管道中的自来水为儿童调制奶粉或烹饪,早上起来水龙头应开放1分钟左右再用来饮用。
4、母源性铅污染
母体铅可通过胎盘进入胎儿体内,同时铅还可通过哺乳,经过乳汁传递给婴儿。
对策:为确保宝宝健康,在怀孕和哺乳期间,妈妈要多吃促进排铅的食物,少吃或不吃高铅食物;蔬菜水果在使用前要洗净;注意个人卫生,少用护肤品,尤其不要用美白类化妆品。尽量不要染发。注意周围环境,不要在交通繁忙区和工业生产区逗留,一定要做好孕期和哺乳期的排铅工作。
儿童中暑的紧急处理方法
1、立即脱离高温环境
孩子中暑了,应立即脱离高温的环境,将他们转移至走廊、树荫下、空调房等通风、阴凉的地方,让他们好好休息,不过要注意的是,降温方式要温和,避免骤降。
如不应将中暑的孩子立刻抱进温度过低的空调房,而是给孩子吹风扇,或者温度还适宜的空调间内。
2、物理降温
孩子中暑了,让他们别再打闹或到处乱跑,而是让他们平躺仰卧,并保持呼吸道的通畅,并立即解开他们衣扣,脱去或松开衣服。
同时,家长给孩子做物理降温,可以通过用湿毛巾擦拭孩子的全身给他们降温,也可以通过冷帕子敷孩子的额头给他们降温。
3、药物祛暑
孩子中暑了,家长可以给他们口服仁丹、十滴水、藿香正气水等药物,还可以在他们的额部、颞部涂抹清凉油、风油精等药物。但是家长不要擅自给他们吃退热药,或者抗生素等药物。
4、刮痧
刮痧是中医特色疗法之一,当孩子中暑了,可以给他们尝试刮痧。
刮痧疗法指用光滑的硬物器具或者手指、金属针具等,在人体表面特定部位反复进行刮、挤、揪、捏、刺等物理刺激。
造成皮肤表面瘀血点、瘀血斑或点状出血,通过刺激体表脉络,改善人体气血流通状态,从而达到活血祛瘀、调整阴阳、舒筋通络、清热消肿、扶正祛邪的作用。不过,家长不懂刮痧疗法,别胡乱尝试,避免伤及孩子。
5、饮食调理
孩子中暑了,在意识清醒的情况下,家长应让他们多次饮淡盐水,补充足够的水分和盐分。
如果不是很严重,或者已经基本恢复时,家长给可以他们煮些绿豆粥、冬瓜汤等食物,或者给他们喝一些鲜果汁、吃些西瓜等水果,但是不要给孩子吃油腻的食物。
6、及时送医院就诊
如果孩子中暑症状严重,出现精神萎靡、烦躁不安、惊厥、昏迷、抽搐等症状时,应立即送医院,以免延误孩子的病情。
中暑的原因
患者对高温环境适应能力减退,体内产热和吸收热量超过散热量是致病的主要原因。
1、气候和环境的原因
夏天的7、8、9 月,我地区的气温是全年气温最高的时期, 日平均气温达到32℃以上,湿度大于60%。
2、自身原因
平时运动量小,尤其在室外活动少,对疾病的抵抗力和热耐受力较差。 特别对于新生来说是一个新的环境,饮食和睡眠都不十分好。
3、其他
有时气温虽未达到高温,但由于湿度较高和通风不良,亦可发生中暑。老年、体弱、疲劳、肥胖、饮酒、饥饿、失水、失盐、穿着紧身、不透风的衣裤以及发热、甲状腺机能亢进、糖尿病、心血管病、广泛皮肤损害、先天性汗腺缺乏症和应用阿托品或其他抗胆碱能神经药物而影响汗腺分泌等常为中暑的发病因素。如果机体产热大于散热或散热受阻,则体内就有过量的热蓄积,引起器官功能和组织的损害致中暑。
除了上述原因外,精神过度紧张、人员过于密集、工作强度过大、时间过长、睡眠不足、过度疲劳等均为常见的诱因。
三伏天需要谨防宝贝中暑
4岁女孩馨馨跟外婆到重庆朝天门码头看长江涨水,在36摄氏度高温下玩耍近3个小时后,出现了眼花、耳鸣、头晕的中暑迹象。专家提醒,儿童比成年人在“三伏天”更容易中暑,应予以重视。
儿童身体各项机能正处于发育中,对周围环境温度变化的适应能力较差,再加上普遍好动又缺乏防护措施,头部神经受到烈日直射后,容易导致高热、头疼,甚至昏迷。小儿中暑的典型症状为婴儿烦躁不安,哭闹,呼吸和脉搏加速,肤色看似红润,但触摸感觉干燥温热;较大的儿童会出现头晕、恶心、失去方向感的症状。
遇到小儿中暑时切忌慌张,大人应尽快把孩子带到荫凉通风的地方,用温凉的湿毛巾擦拭孩子全身以降低温度。但不可降温太快,一旦过快会使皮肤血管极度收缩,体内血流阻断无法继续排热。此后,应及时饮水,最好是淡盐水以补充出汗流失的钠盐。如果这时孩子精神仍不见好转,就要及时送医。
有些家长爱子心切,孩子中暑后立即给孩子大补特补,但结果往往得不偿失。儿童中暑后应避免吃油腻的食物和冷饮,饮食过量会增加消化系统的负担,凉性食品也会损伤脾胃,正确的做法是应尽量让孩子多吃一些清淡爽口的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