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黄热病的症状 潜伏期症状

黄热病的症状 潜伏期症状

人感染后潜伏期通常为3-6天,偶尔有10-13天者。人感染后多表现为隐性感染或者仅表现有1-2天的低热、头痛、全身不适等轻微症状,血液中可分离出病毒。

4个方法区分乙肝早期症状和感冒症状

1、乙肝早期症状潜伏期不同,流感潜伏期为1~3天,突然起病,迅速蔓延。感冒潜伏期与流感相仿,但传染力较低,往往气候突变时流行。而乙肝的潜伏期较长,乙肝为6周~6个月。

2、乙肝的初期症状只要有持续性低热症状,即使没有消化道的症状,也应到正规医疗机构做进一步的检查,一旦发现有肝、脾增大且较坚实者,就应立即按照乙肝常规项目加以检查

3、乙肝患者患有流感或感冒时,会有发热、尿液浓缩或颜色略增深等症状,但乙肝黄疸前期的尿色呈深黄色或浓茶色,在这一点上乙肝患者平时自己都可以观察得到。

4、乙肝患者要定期到医院做HBsAg、肝功能、超声波等综合检查。

黄热病有什么症状表现

黄热病又俗称“黄杰克”、“黑呕”,是由黑热病病毒所致的急性传染病,黄热病有什么症状表现?带着这个疑问,我们来看看下文的介绍。

黄热病有什么症状表现?黄热病潜伏期3~6天。多数受染者症状较轻,可仅表现为发热、头痛、轻度蛋白尿等,持续数日即恢复。黄热病根据病情轻重,可分为极轻型、轻型、重型和恶性型。极轻型和轻型仅靠临床难以作出诊断,因其发热,头痛,肌痛仅持续1~2天自愈,难以与流感,登革热等相鉴别,只有依靠病原学或血清学试验方能证实。这两型病例数多,易忽略,是流行病学上的重要传染源。重型患者只发生在约15%的病例。病程经过可分为4期。

黄热病感染期(病毒血症期) 急起高热,可达40℃以上,可伴畏寒或寒颤、剧烈头痛、背痛、腿痛和全身衰竭、眼部充血、鼻衄、恶心呕吐,舌尖及舌缘鲜红,中央有苔,相对缓脉,上腹不适,压痛明显。随病情逐渐加重,病人烦躁不安,第3天出现黄疸,第4天出现蛋白尿。血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比例下降。本期持续3~4天。

中毒期(器官损伤期)病毒血症期后,病程第4天左右,病人症状可出现短暂的缓解,体温降低,症状改善。但几小时~24小时后症状再度出现并加重, 表现为热度上升,心率减慢,心音低钝,血压降低,黄疸加深,尿蛋白量增多,频繁呕吐,上腹痛更明显。各种出血征象相继出现,如牙龈出血,鼻衄,皮肤瘀斑,呕血,黑粪,血尿,子宫出血等。如出现频繁呃逆或呕吐鲜血,黑便,昏迷,谵妄,无尿等,均为病情转危的先兆,常于第7~9天内死亡,偶见暴发型病例在病程第2-3天死亡,而无明显肝肾损害。 该期一般3~4天,少数病例可延长至2周以上。

热病按传播媒介蚊种的不同划分为城市型黄热病与丛林型黄热病。由埃及伊蚊传播的黄热病称城市型黄热病,病例多发生于城镇。由埃及伊蚊以外的野栖(非宅栖)蚊种传播的黄热病称丛林型黄热病,病例多发生于山野、森林地区。但在东非部分地区宅、野两栖的辛浦森伊蚊也曾导致城市型黄热病暴发。

以上介绍的是黄热病有什么症状表现,希望本文能让你对黄热病有进一步的了解,全球医院网提供了相关黄热病的治疗介绍,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破伤风的症状 潜伏期

破伤风的潜伏期一般为1-2周时间,也有长达数月者。潜伏期越短则病情越重,短于1周者往往为重型破伤风。

黄热病症状

黄热病的潜伏期为3~6天,最长可达13天。感染后大部分病人为轻型或亚临床感染者,仅少数病人病情严重终至死亡(约占5%~15%)。

黄热病症状根据病情轻重,可分为极轻型、轻型、重型和恶性型。极轻型和轻型仅靠临床难以作出诊断,因其发热,头痛,肌痛仅持续1~2天自愈,难以与流感,登革热等相鉴别,只有依靠病原学或血清学试验方能证实。这两型病例数多,易忽略,是流行病学上的重要传染源。重型和恶性型黄热病,临床上可分为三期,全病程10天左右。

(一)、感染期(病毒血症期)黄热病症状急起高热,可达40℃以上,可伴畏寒或寒颤、剧烈头痛、背痛、腿痛和全身衰竭、眼部充血、鼻衄、恶心呕吐,舌尖及舌缘鲜红,中央有苔,相对缓脉,上腹不适,压痛明显。随病情逐渐加重,病人烦躁不安,第3天出现黄疸,第4天出现蛋白尿。血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比例下降。本期持续3~4天。

(二)、中毒期 (器官损伤期) 病毒血症期后,病程第4天左右,病人症状可出现短暂的缓解,体温降低,症状改善。但几小时~24小时后症状再度出现并加重, 表现为热度上升,心率减慢,心音低钝,血压降低,黄疸加深,尿蛋白量增多,频繁呕吐,上腹痛更明显。各种出血征象相继出现,如牙龈出血,鼻衄,皮肤瘀斑,呕血,黑粪,血尿,子宫出血等。如出现频繁呃逆或呕吐鲜血,黑便,昏迷,谵妄,无尿等,均为病情转危的先兆,常于第7~9天内死亡,偶见暴发型病例在病程第2-3天死亡,而无明显肝肾损害。 该期一般3~4天,少数病例可延长至2周以上。

(三)、恢复期 从病程第7、8天开始体温下降,尿蛋白逐渐消失,黄疸渐退, 食欲渐渐恢复。乏力可持续1~2周。一般无后黄热病症状遗症。

(四)、治疗 黄热病尚无特效治疗方法。急性期病人应就地处理,以防止感染扩散。对病人应进行精心护理和对症治疗。

1、一般处理 应卧床休息至完全恢复,加强皮肤及口腔护理,保持大便通畅,补充维生素B,C,K类,给予流质或半流质饮食,注意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

2、对症处理 高热时宜采用物理降温,可给予少量镇静剂, 但阿斯匹林应慎用或忌用,因其有抗血小板凝集作用,可诱发或加重出血。腹痛明显者可给予阿托品,呕吐频繁时给服胃复安。有出血征象时用大剂量维生素K类。肾脏或心脏受累时,应及时作相应处理,并严密观察病情变化。

黄热病的症状 恶型黄热病症状

恶性黄热病具有非常典型的临床症状,其中爆发型的病人通畅在发病3-4日内病死。恶型黄热病患者高热可高达41度以上。发病第3天即可发生黄疸、尿闭、大量出血,还可出现黑粪、黑色呕吐物、鼻衄、血尿及紫癜等。此外,恶型患者神经系统症状明显,有呃逆、震颤、腱跳动及谵妄等症状。

怎样区分感冒与乙肝

一是得肝病的初期症状潜伏期不同,流感潜伏期为1~3天,突然起病,迅速蔓延。感冒潜伏期与流感相仿,但传染力较低,往往气候突变时流行。而乙肝的潜伏期较长,乙肝为6周~6个月。

二是得肝病的初期症状只要有持续性低热症状,即使没有消化道的症状,也应到正规医疗机构做进一步的检查,一旦发现有肝、脾增大且较坚实者,就应立即按照乙肝常规项目加以检查。

三是患者患有流感或感冒时,会有发热、尿液浓缩或颜色略增深等症状,但乙肝黄疸前期的尿色呈深黄色或浓茶色,在这一点上乙肝患者平时自己都可以观察得到。

四是患者要定期到医院做hbsag、肝功能、超声波等综合检查。

麻疹初期症状 潜伏期症状

麻疹潜伏期大约为6~18天,一般情况下潜伏期在10天左右。如果是过去接触过麻疹或在潜伏期接受被动免疫者,潜伏期可延长到3-4周。麻疹潜伏期症状不是很明显,部分麻疹患者可在潜伏期内体温有轻度升高。

黄热病在潜伏期有什么症状

潜伏期症状

人感染后潜伏期通常为3-6天,偶尔有10-13天者。人感染后多表现为隐性感染或者仅表现有1-2天的低热、头痛、全身不适等轻微症状,血液中可分离出病毒。

黄热病疫苗副作用有哪些

据了解,黄热病疫苗从20世纪30年代起,到目前为止一共有6亿剂疫苗,而在众多的人群中只有12人出现了黄热病疫苗副作用的表现。但是,有证据显示,在这些部分“疫苗失灵”病例中,所有的人都是在接种疫苗5年以后发生疾病的,也就说明了黄热病疫苗副作用是很小的,而且有一定的潜伏期。

从以上情况也说明接种黄热病疫苗,10年后必须续种。但是,很多数字已经证明,接种单剂黄热病疫苗实际上就已经有明显作用了,这对黄热病的传播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可以重新考虑疫苗接种计划。

但是,并不是说黄热病疫苗副作用是肯定没有的,一般的情况下接种黄热病疫苗不会有任何其它的反应,但是,有很少的人,会在接种黄热病疫苗后出现轻度的的红肿和地热的情况,但是,通常一天之内就会自行消退的。

通过以上本文对于黄热病疫苗副作用的相关介绍,相信您已经了解了,黄热病疫苗副作用基本是没有的,因此,为了自身的安全和健康,要及时的注射相关疫苗,而且,生活中有健康意识,发现疾病及时治疗。

艾滋病早期症状红疹出现时间

艾滋病红疹症状通常出现在感染HIV后的1-6周。感染者会出现发热、皮疹、淋巴结肿大、全身乏力、咽痛、关节疼痛和肝脾肿大等症状,另外,还可以出现神经系统症状,少数感染者甚至出现急性无菌性脑膜炎的表现。急性感染期症状往往比较轻微,甚至是仅仅感到稍有不适,往往为人所忽视。约50%~90%的人会出现急性感染期症状。症状一般持续2~3周后可自越。

需要指出的是,并不能因为出现以上的症状或不适就判定自己感染了艾滋病红疹,诊断是否感染HIV的最好办法是到有关的医疗机构去进行HIV抗体检测。HIV感染人体后,病毒激发人体的免疫系统,产生抗体,可在血液及其他体液中测出。从感染HIV到产生抗体有一个免疫应答的过程,在这段时间内无法检测出抗体,称为“视窗期”。“窗口期”的长短因人而异,但绝大部分人在2周~6个月内可产生抗体,故目前认为“视窗期”为2周~6个月。在“视窗期”可进行抗原或病原体的检测,但因这些检测往往技术复杂、价格昂贵,且假阳性率较高,故只能作为研究或辅助诊断技术,不能作为确诊手段。

潜伏期随著急性感染症状的消退,艾滋病红疹感染者转入无症状HIV感染期,即潜伏期———从感染HIV开始到出现爱滋病临床症状和体征的时间。潜伏期约2~15年,平均8年。潜伏期间感染者可以没有任何临床症状。潜伏期的长短与病毒的数量、型别、感染途径、机体免疫状况、个体差异、营养条件和生活习惯等因素有关。潜伏期内具有传染性,处于潜伏期的感染者往往是传播HIV的最大传染源。

奥密克戎病毒核酸能检测出来吗

奥密克戎变异新冠毒株能不能被检测出来取决于疾病发展阶段和采样手法。

1、如果奥密克戎病毒感染者刚接触感染源,患者正处于无症状潜伏期,个体免疫力较好的人,抵抗病毒的能力也相对较强,此时病毒载量少,可能就检测不出来。

2、但如果奥密克戎病毒感染者个人体质较弱,潜伏期内感染者的病毒载量发展相对迅速,尤其是有发病症状后,此时进行核酸检测就容易被检测出阳性的结果。

另外潜伏期的感染者最好进行多次核酸检测,这样可避免“漏网之鱼”,尽快发现感染病例,并采取管控措施,才能阻止病毒传播链延长,避免传染更多人。

相关推荐

艾滋病的潜伏期症状

1、淋巴结肿大 发生率为55%~100%,当高危人群患者出现全身淋巴结肿大又不能用其他原因解释时,很可能与艾滋病毒感染有关。肿大的淋巴结虽然是全身性的,但是多见于颈后、颌下或腋下淋巴结。肿大的淋巴结不融合,质硬,偶有压痛,表面皮肤无改变。淋巴结肿大的程度与血清内艾滋病抗体滴度高低相关。 此外,艾滋病伴发有淋巴瘤,包括Burkitts淋巴瘤,免疫母细胞淋巴瘤及何杰金氏病等亦可发生淋巴结肿大。 2、皮肤损害 皮肤粘膜是艾滋病侵袭的主要部位之一。许多艾滋病患者是以皮肤损害为首发症状的。在临床上有多种表现,如皮疹

艾滋病初期症状 艾滋病潜伏期

一个健康人从感染艾滋病病毒到死亡时间为2-20年不等,存活时间长短取决传入体内艾滋病病毒数量的多少、个人健康的差异、是否对症医治等,感染者的存活时间还跟感染途径有密切关系。

登革热有什么症状 潜伏期时间

登革热的潜伏期为2—15天,平均为6天左右,其长短与侵入的病毒量有一定的关系。在我国近年来所见的登革热,临床上可分为典型登革热、轻型登革热及重型登革热3型。

男性艾滋初期症状

成年男性初期的艾滋病三大症状表现:一、成年男性的艾滋病急性期症状也有一部分人在感染早期可以出现男性艾滋病初期症状,发生率50%左右,主要表现为发烧、头晕、无力、咽痛、关节疼痛、皮疹、全身浅表淋巴结肿大等类似“感冒”的症状,有些人还可发生腹泻。这种症状通常持续1-2周后就会消失,此后男性艾滋病感染者便转入无症状潜伏期。二、成年男性的艾滋病潜伏期症状大多数的人在潜伏期是没有症状的,但少部分成年男子在艾滋病潜伏期会有淋巴结肿大和神经系统症状,主要是,头晕、抑郁、记忆力减退、行动和语言障碍、急性无菌性脑膜炎,表

艾滋病的早期症状 艾滋病潜伏期症状

从感染艾滋病后到发病这短时间称为潜伏期,根据患者年龄的不同,感染病毒剂量及被感染的方式不同,艾滋病的潜伏期长短不一。一般成年人潜伏期约为8-9年左右,儿童平均1.2年,但也有部分人群,虽然感染多年,仍为无症状的艾滋病病毒携带者。需要注意到的是,在潜伏期的人群虽然没有什么明显的症状表现,但仍然具有传染艾滋病病毒的能力。

轻型黄热病症状有哪些

轻型黄热病症状 极轻型的黄热病感染可能仅出现2-3天的发热,不用实验室检查的方法一般无法确诊。 轻型黄热病病程一般持续2-3天左右,其症状表现主要有一下3个方面: 1、全身症状:急性发作,有明显的畏寒、发热39度以上,头痛、头昏、失眠、全身无力、肌肉及关节酸痛,食欲减退。 2、皮肤及黏膜充血:眼结膜充血,面部、颈部和上胸部充血潮红,皮肤黏膜可见有出血点和瘀斑。 3、其他症状:轻型黄热病患者还可以出现恶心、呕吐、鼻衄、轻度蛋白尿及轻度黄疸等。

奥密克戎病毒症状潜伏期多久

奥密克戎潜伏期比较短,最短只需要2-3天。 奥密克戎病毒与之前的德尔塔病毒一样,两者都是新冠病毒的变异毒株,只是不同的是,奥密克戎病毒有32个突变,而德尔塔只有15个突变,由于病毒突变是多样化的,这就可能会导致奥密克戎传染性增强。 根据披露的数据,奥密克戎的潜伏期可能只有72小时左右,根据报告显示,奥密克戎可能潜伏期只有2-3天就会出症状了。

如何判断艾滋

关于潜伏期和窗口期的概念: (1)窗口期:是指从感染HIV到抗体形成所需要的时间。人体感染HIV-1后产生血清抗体的平均时间为45天,或者更短。一般在感染5周左右出现HIV抗体阳性。性交感染出现血清抗体阳性时间为2~3周。国内窗口期时间长短尚未确定。 (2)潜伏期:是指从感染HIV起,至出现艾滋病症状和体征的时间。成人平均29个月,个别人可能超过5年,最长可达14.2年,最短仅6天是由于输入血液制品而感染的急性病例。潜伏期病人体内有HIV,是重要的传染源。 2.HIV感染临床分期:感染HIV后,由于细胞免

被狗咬了不打针多久会发病

潜伏期为10天~1年,一般30~90天。 人在被狗咬后到感染狂犬病发病期间的这段时间称之为潜伏期潜伏期无任何症状,缓慢渐进,目前从临床上来看,其发病初期症状很少在20天内发生,多数病例在30天后甚至2~3个月后才发病,超过一年即极其少见,而病程一般在6日以内,超过10日者极少见。 初期发病症状 1、有低热、嗜睡、食欲缺乏,少数有恶心、呕吐、头痛(多在枕部)、背腰痛、周身不适等; 2、对痛、声、光、风等刺激开始敏感,并有咽喉紧缩感; 3、已愈合的伤口部位及神经通路上,有麻木、发痒、刺痛或虫爬、蚁走等异常感

蚊子与黄热病

黄热病是由黄热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病人常出现黄疸伴发热,故名。主要症状有发热、头痛、黄疸和出血等。根据流行学特点分为城市型和丛林型。应用疫苗预防后,发病率明显减低。17~19世纪,本病曾在美洲和非洲及少数欧洲国家流行,在开凿巴拿马运河时,几万人得病,死亡较多。20世纪以来,仅局限在中南美洲和非洲。本病的传播媒介是蚊,城市型黄热病的传播媒介是埃及伊蚊,西非也是埃及伊蚊,东非有可能是黄头伊蚊、白点伊蚊和泰氏伊蚊等。人与人之间是通过蚊叮刺病人传播的。丛林型黄热病是兽类的地方病,也是家畜的流行病。若人偶然进入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