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枯草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 平肝潜阳
夏枯草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 平肝潜阳
夏枯草既能清肝,又能平肝,对肝阳上亢兼见肝火者最适宜,用于肝阳上亢,眩晕头痛,烦躁易怒者,常与养阴平肝的生地黄,菊花配伍。
珍珠母的功效与作用 平肝潜阳
珍珠母咸寒入肝,有平肝潜阳,清泻肝火作用,适用于肝阴不足,肝阳上亢所致的头痛眩晕、耳鸣、心悸失眠等症,也用于高血压头晕痛,常与钩藤、天麻等同用。
中药足疗治疗高血压
桑叶芹菜足浴方:桑叶、桑枝各30克,芹菜50克。用法:将上列药物加水4000毫升煎煮取液,先薰足后浸足,每日一次,发作时每日2次,1剂可用2~3次,10天为1疗程。可清肝降压。
钩藤桑叶足浴方:钩藤20克,桑叶15克,菊花20克,夏枯草30克。用法:上药加水4000毫升煎煮取液,先薰脚后温洗双足,每日一次,1剂可用2~3次,10天为1疗程。可平肝潜阳,清热安神。
石决明的功效与作用是什么
方法/步骤
功效
清肝潜阳,退翳明目。
功效特点
本品能清肝热,补肝阴,可用于肝阳独亢或阴亏阳亢所致的眩晕、抽搐、目赤翳障、青盲雀目等证,且能清虚热,用治肺结核之低热。
功效作用
1.清肝潜阳:用于肾阴素亏、水不涵木引起的肝阳上亢,症见头胀痛,眩晕,耳鸣,易怒,失眠者,常与牡蛎、白芍、生地、女贞子、菊花、牛膝同用。2.清肝明目:用于目生翳障、青盲、雀目及肝热目疾,可与菊花、谷精草、桑叶、苍术、荆芥、旋覆花、木贼、枸杞子、蛇蜕等同用,如石决明散。3.清肺祛热:用于肺结核骨蒸潮热,可与地骨皮、女贞子、青蒿等同用。
鉴别应用
生石决明平肝潜阳、清热明目功力较强,善治肝火上炎所致的目赤肿痛、头目眩晕;煅石决明减咸寒之性,加强收涩之功,多能平肝敛肝,用于骨蒸劳热、青盲内障、外伤出血;盐石决明增咸寒滋阴之力,长于补肝益肾、滋阴清热。
配伍应用
1.配草决明:草决明为种子,偏在清肝,且能补肝;石决明为介壳,长于平肝,兼能潜阳。二.药配伍,相须为用,平肝潜阳、清热明日之力大增,无论肝火上炎或血虚肝热、肝阳上亢所致的目赤肿痛、头胀眩晕、羞明多泪、目睛干涩等均有“决明”之功,常为最佳对药选用。2.配嫩桑枝:平肝泄风。嫩桑枝以枝达肢,祛风通络,专疗四肢麻木;石决明介类质重,平肝潜阳,凉肝泄热,善治肝经风热。二药相合,平肝泄风,治肝风如络之四肢麻木、抽动及头晕头胀等甚宜。3.配菊花:凉肝潜阳,泄热明目。菊花能清泄肝热,兼养益肝阴;石决明既平肝潜阳,又清热明目。二药合用,尤能清肝明目,每多用于肝火目疾,症见眼痛,红肿羞明,迎风流泪,视物昏花等。4.配紫石英:镇肝潜阳。石决明平肝阳、清肝热,偏治肝阳上亢;紫石英镇心降气、定惊悸,长于益肝宁神。二药配伍,介石皆备,善能镇肝潜阳、平肝降逆,用治肝阳上逆所致的头晕胀痛、目眩眼花等证尤佳。5.配女贞子:补肝肾,清虚热,明眼目。女贞子长于滋补肝肾之阴,石决明偏在平肝益肝泄热,二药合用,益肝之力大增、最宜用治肝肾阴虚,症见发热,头昏眩晕,耳鸣膝软,目暗不明者。6.配黑山栀:平肝降火。石决明平肝潜阳、清热明目;黑山栀气血并走,除三焦之火。二药配用,平肝明目、清热降火,治肝火上炎之头目眩晕、心烦不安等常有妙效。
用法用量
内服:3~15克,捣碎先煎。外用:水飞极细末点眼用。
偏头痛食疗方法 肝阳上亢型偏头痛食疗方法
大鲢鱼头1个,天麻25克,川芎、茯苓各10克。将鱼头整理干净,入锅,加入上述药物及调料,加水适量,先用武火煮沸,后用文火纯熟.再放入=入味精、水豆粉、葱、姜末即成。可平肝息风、活血补虚,适用于偏头痛属于肝阳上亢,症见头昏头痛、情绪激动、面色潮红者。
用猪瘦肉50克,夏枯草6-24克,分别洗净后放入锅中加水煮汤,待汤成后加入适量调料即可,吃肉喝汤,每日1次,连续服食3-5日。可以起到平肝潜阳,缓解肝阳上亢引起的各种头痛不适。
夏枯草功效与作用
夏枯草(学名:Prunella vulgaris L),别名:麦穗夏枯草、铁线夏枯草(云南丛书),麦夏枯、铁线夏枯(滇南本草),夕句、乃东(本经)等,为多年生草本植物,匍匐根茎,节上生须根。茎高达30厘米,基部多分枝,浅紫色。花萼钟形,花丝略扁平,花柱纤细,先端裂片钻形,外弯。花盘近平顶。小坚果黄褐色,花期4-6月,果期7-10月。
夏枯草生长在山沟水湿地或河岸两旁湿草丛、荒地、路旁,广泛分布于中国各地,以河南、安徽、江苏、湖南等省为主要产地。夏枯草适应性强,整个生长过程中很少有病虫害。有清火明目之功效,能治目赤肿痛、头痛等。
平肝息风药概念是什么
在中医药理论中平肝息风药是指具有平肝潜阳、息风止痉的功效,主治肝阳上亢或肝风内动病证的药物。功效:平肝息风药都属肝经,为昆虫、介类等动物药及矿石类药物,有息风止痉、平肝潜阳的功效。部分药物以其质重、性寒沉降的特性,同时具有镇静安神、解毒生肌、清肝明目、降逆、凉血等作用。药理作用:中医科学研究表明,平肝息风药主要具有抗惊厥、镇静、镇痛、降压、解热的作用。
中药泡脚治疗高血压
1.吴茱萸30克,刺蒺藜30克,夏枯草、茺蔚子各15克。上药水煎后去渣取汁200毫升,以1:10比例对入温水中,每日早晚2次泡脚,每次30分钟,连续1~2周。可滋阴柔肝,平肝降逆。
2.夏枯草30克,钩藤、菊花各20克,桑叶15克。将上药水煎取汁足浴,每日1~2次,每次10~15分钟,每日1剂。可平肝潜阳,清热安神。
3.罗布麻叶、牡蛎各15克,議莶草、夜交藤、吴茱萸各10克。上药水煎取汁如上法足浴。可镇肝熄风,滋阴潜阳,补脑安神。
4.地肤子、蒲公英各500克,硫黄、雄黄各50克。上药加水浸泡10~15分钟后水煎取汁,对入温水中足浴,每日1~2次,每日1剂。可引热下行。
5.白矾100克。将白矾研为细末,置于沸水中溶化,候温足浴,每次30~60分钟,每日3次(使用时须再加温),每日1剂。可清热化痰。
6.桑叶、桑枝各50克,芹菜100克。将上列药物加水煎煮,取汁约半脸盆,临睡前趁温足浴,浸至水冷为止,每日1次,每天1剂。可清热平肝。
7.桑叶、竹叶、当归、菊花、益母草各100克。将上药水煎2次,取汁去渣,放入浴盆中,倒入温水适量足浴,每日1次,每次1剂。可清热通淋。
8.磁石、石决明、党参、黄芪、当归、桑枝、乌药、蔓荆子、白蒺藜、白芍、炒杜仲、牛膝各6克,独活18克。将上方水煎取汁泡脚1小时,每天1次,每剂药可用2~3次。可平肝潜阳,一般用药1~3次后,血压即可下降。
菊花决明子茶对肝有好处吗
有一定好处。
菊花和决明子都入肝经,且两者都是药性偏寒凉的药材,因此两者对肝脏是有一定作用的,菊花入肝经,能清肝热、平肝阳,常用于治疗肝阳上亢、头晕目眩症候,每与石决明、珍珠母、白芍等平肝潜阳药同用,而且对于肝火上攻所致的目赤肿痛,配合石决明、决明子、夏枯草等清肝明目药同用是很不错的。
一般温水高血压有效吗
1.吴茱萸30克,刺蒺藜30克,夏枯草、茺蔚子各15克。上药水煎后去渣取汁200毫升,以1:10比例对入温水中,每日早晚2次泡脚,每次30分钟,连续1~2周。可滋阴柔肝,平肝降逆。
2.夏枯草30克,钩藤、菊花各20克,桑叶15克。将上药水煎取汁足浴,每日1~2次,每次10~15分钟,每日1剂。可平肝潜阳,清热安神。
3.罗布麻叶、牡蛎各15克,议莶草、夜交藤、吴茱萸各10克。上药水煎取汁如上法足浴。可镇肝熄风,滋阴潜阳,补脑安神。
如果血脂和血糖都没偏高,单纯的高血压,平时要多吃豆类、粗粮、杂粮、蔬菜如:灵芝、黑木耳、白木耳、香菇;芹菜、茼蒿、苋菜、汕菜、韭菜、黄花菜、荠菜、菠菜等;茭白、芦笋、萝卜、胡萝卜、荸荠、马蹄;菊花、罗布麻、芝麻、豌豆、蚕豆、绿豆、玉米、荞麦、西瓜子、向日葵子、莲子心;海带、紫菜、海蜇、海参、青菜、海藻、牡蛎、鲍鱼、虾皮、银鱼;猪胆、牛黄、蜂蜜、食醋、豆制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