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怎么样预防风疹
春季怎么样预防风疹
风疹在春夏易发生,多见于5岁至9岁的儿童,成人也可能感染风疹。风疹的主要症状是发热、全身皮疹,常伴有耳后、枕部淋巴结肿大。儿童与成人风疹主要由飞沫经过呼吸道传播,人与人之间密切接触也可经接触传染。如果孕妇早期感染风疹病毒,胎儿可能发生先天性风疹,引起死产、早产及各种先天性畸形。
预防风疹首先要避免与风疹病人接触。风疹患者一般病症较轻,如果没有并发症,可以在家隔离、休养,一定不能带病上学、上班,少接触其他人,更不要到人群密集的公共场所。多饮水,吃一些清淡、易消化的食物,不要受凉。
少数患者若出现中耳炎、咽炎、肺炎、扁桃体炎、关节炎或心肌炎、脑炎等并发症,需及时送医治疗。在风疹流行期间,儿童、孕妇尤其在怀孕前3个月内,不要去公共场所,避免与风疹患者接触。风疹是一种抵抗力很弱的病毒,多开窗通风,保持空气的流通,可加速空气中风疹病毒的死亡。以下是预防风筝的具体措施:
1、经常开窗通风可加速空气中风疹病毒的死亡。
2、勤打扫环境卫生,勤晒衣服和被褥等。
3、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打喷嚏、咳嗽和清洁鼻子后要洗手。洗手后用清洁的毛巾和纸擦干。不要共用毛巾。
4、注意均衡饮食、经常运动、充足休息、减轻压力和避免吸烟,根据气候变化增减衣服,增强身体的抵抗力。
5、尽量减少与风疹病人的接触,避免与其面对面讲话,当周围同学发病后应避免到医院进行探望。
6、尽量到空气流通处活动。
7、如发热、皮疹等不适症状,应立即进行诊治,不要到私人诊所看病或自行服药。
8、一旦被诊断为风疹,为避免传染给其他人,应隔离治疗至出疹后5天,同时要注意休息,保持正常饮食,多吃水果,多饮水。
如果条件允许,最好对所有儿童都进行风疹痊苗接种,这样不仅可以避免儿童发病,由于减少了传染源,还可以间接减少孕妇和育龄妇女感染风疹,同时女孩子小时候注射风疹疫苗,持她们成年怀孕时就不必顾虑风疹对胎儿的危害了。
除儿童外,没有接种过风疹疫苗也没有得过风疹的育龄期妇女也应该接种风疹疫苗,主要作用是避免其怀孕后把病毒传给胎儿,导致先天性风疹综合征的发生。由于风疹疫苗是由活的风疹病毒制成的,如果孕妇接种,疫苗中的病毒同样会毒害胎儿,因此怀孕3个月内的孕妇不能接种风疹疫苗。
怎么预防风疹
首先,风疹是一种由风疹病毒引起的、通过患者的分泌物、飞沫进行传播的一种会使得胎儿流产、畸形的传染性疾病。知道了它的成因,我们就应该思考怎么预防。首先,远离风疹患者及其分泌物包括用过的毛巾、内衣裤以及生活用品等。不要近距离接触这些患者,如果必要情况下,一定记得戴口罩和消毒洗手。由于它主要通过病毒传播,所以一切可能沾染上病毒或者间接被其感染的物品都不要接触。远离病毒是最重要的一点。其次就是,如果您在备孕期,最好是进行孕检,检测出自己是否带有此病毒,如果有,则要清除病毒后再备孕,如果无,则要进行疫苗注射以避免被感染。这对孕妇和胎儿都是很关键的。最后就是在自己的身体抵抗力上下功夫,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均衡营养,保持良好的心情和健康的体魄,只有自己免疫力增强了,才能在病毒感染面前不被打败。即使感染,症状也不会太严重,只要稍加治疗就可以恢复。这就是要求我们对自己的健康多下苦力,积累抵抗力是一个人对自己健康最大的投资。同时,在平时一定要注意勤洗手和开窗通风,注意室内卫生和清洁,保持良好的居家环境也是避免感染的前提之一。相信牢记住以上这些要点和注意事项,风疹病毒就不会轻易找上门了。
春季流行病预防知识 风疹
常见的儿童呼吸道传染病,系病毒感染,主要通过空气飞沫和接触传染,目前尚无特效药物。在发病期间一定注意让孩子休息及必要的对症处理。
传播途径:病人是唯一的传染源,病人的眼结膜、鼻、口、咽等处的分泌物(如眼泪、鼻涕、痰等)以及尿和血液中都存在着麻疹病毒。
预防措施:为了减少幼儿的患病率,建议家长双休日不要带幼儿去公共场合玩耍。
如何预防风疹
1、控制传染源:隔离患儿,隔离期从起病至出疹后5日。
2、切断传播途径:风疹?流行期间,尽量不带易感儿到公共场所,避免与风疹病儿接触。对密切接触者加强医学观察,注意皮疹与发热,以利及早发现病人。幼托机构的接触班级,在潜伏期内应与其他班级隔离,不收新生,防止传播。
3、免疫接种:
(1)主动免疫:风疹减毒活疫苗已证明安全、有效。接种后抗体阳性率可达95%以上,抗体可维持有效7年以上。接种主动免疫单价风疹减毒活疫苗是预防风疹的主要措施,免疫对象为1岁至12岁儿童及易感育龄妇女。或用麻疹、风疹、腮腺炎三联疫苗,可减少小儿预防接种次数。
(2)被动免疫:因儿童期风疹病情较轻,不需要作被动免疫。应用免疫球蛋白的被动免疫效果至今尚不肯定。
(3)对孕妇的保护:特别是妊娠初3个月者,应尽量避免与风疹病人接触,如已接触风疹患者,可注射高效价免疫球蛋白20—30ml,以预防胎儿感染风疹。对于确诊有风疹病毒感染的早期孕妇.一般应终止妊娠。
风疹预防当心春风
风疹的一大特点是疹子来得快,去得也快,如一阵风。通常于发热1~2天后出现皮疹,皮疹先从面颈部开始,在24小时蔓延到全身。皮疹初为稀疏的红色斑丘疹,以后面部及四肢皮疹可以融合,类似麻疹。风疹预防不是没有可能的,下面将为大家介绍一下,关于风疹预防的小技巧。
一、风疹由什么引起
风疹病毒是一种囊膜病毒,直径约60~70nm,呈粗糙球状,由一单股RNA基因组及脂质外壳组成,内含一个电子稠密核心,覆盖两层疏松外衣。病毒不耐热,在37℃和室温中很快灭活,-20℃可短期保存,-60℃可相对稳定几个月,出疹前7天及疹退后7、8天,鼻咽部分泌物中可发现病毒,亚临床型患者亦具传染性。 人类是风疹病毒的唯一自然宿主,通过飞沫传播,在出疹前、中、后数天内传染性最强,除鼻咽分泌物外,血、粪、尿中亦有病毒存在。多在冬春季发病,多见于 1~5岁儿童,男女发病率均等。母亲的抗体可保护6个月前婴儿不发病。广泛使用疫苗后发病率降低,发病年龄提高。母亲孕期原发感染可通过胎盘导致胎儿宫内感染, 其发生率和致畸率与感染时胎龄密切相关,以孕早期为最高。先天性风疹患儿在生后数月内仍有病毒排出,故具有传染病。
二、当心春风吹来风疹
眼看着冬天将过去,春天即将到来。随着气温的升高,各种病原体开始活跃起来,干燥、多风的天气为疾病的传播创造了有利的机会,其中风疹病毒是春季高发期,一旦母体感染病毒最易影响胎儿。准妈妈在享受春光的同时,要注意避免感染风疹病毒。
风疹又叫德国麻疹,由风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主要是通过接触风疹患者说话,打喷嚏或咳嗽时喷出的飞沫而感染风疹病毒,多见于冬春季。发生手任何年龄组。但多见于学龄儿童,常在幼儿园和小学引起暴发流行,多数成人患风疹时临床表现轻微而不典型,而且很多成年人为不出现任何症状的隐性感染。风疹对于非准妈妈来说只是一种轻症急性传染病,但是无论是显性感染(有感染症状)还是隐性感染(没有感染症状),风疹病毒对准妈妈以及腹中的胎儿都危害极大。
三、风疹病毒对胎宝宝的危害
风疹病毒会通过胎盘引起胎儿宫内感染,引起胎儿流产、胎死宫内,胎儿会发生先天性出生缺陷,如先天性心脏病、先天性白内障、视网膜炎、小头畸形、耳聋、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肝脾肿大、痴呆等,这些疾病出生时可能不明显,但生后数周、数月甚至数年可明显地表现出来。
温馨提醒:发病后患者应及时隔离治疗,隔离至出疹后1周。病人应卧床休息,给予维生素及富有营养易消化食物,如菜末、肉末、米粥等。注意皮肤 清洁卫生,细菌继发感染。风疹并发症很少,一旦发生支气管炎、肺炎、中耳炎或脑膜脑炎等并发症时,应及时治疗。
如何预防风疹
传播途径:传染源主要是病人和先天性风疹的患儿,病人鼻咽部分泌物(如鼻涕、痰等)、血及尿中均带有病毒,主要经空气飞沫传播,一年四季均可传染得病,以冬春季为多。风疹病毒还可通过胎盘感染胎儿,如果孕妇在怀孕期间感染本病,可导致胎儿畸形。
主要症状:以低热、上呼吸道轻度炎症、全身散布红色斑丘疹及耳后、枕部淋巴结肿大为特征,若孕妇在妊娠早期感染风疹可能导致胎儿先天畸形。
易感人群:好发于1-5岁儿童,育龄妇女;成人偶见感染。
预防措施:风疹的预防与麻疹、水痘等出疹性传染病不同,其对象不仅仅是儿童,同时还应当包括育龄妇女。预防风疹最可靠的手段是接种风疹疫苗。在春季风疹高发期,尽量少带儿童到人群密集的场所,如商场、影院等地,避免与风疹病人接触。孕妇尤要当心,以免感染而殃及胎儿。保持室内开窗通风,空气流通,增加户外活动,加强体育锻炼,讲究个人卫生。
早春时节“肝硬化”患者的保健常识
肝硬化患者春季预防保健常识1.饮食方面应提供足够的营养,食物要多样化,供给含氨基酸的高价蛋白质、多种维生素、低脂肪、少渣饮食,要防止粗糙多纤维食物损伤食道静脉,引起大出血。
肝硬化患者春季预防保健常识2.血氨偏高或肝功能极差者,应限制蛋白质摄入,以免发生肝昏迷。出现腹水者应进低盐或无盐饮食。
肝硬化患者春季预防保健常识3.每日测量腹围和测定尿量,腹部肥胖可是自我鉴别脂肪肝的一大方法。
肝硬化患者春季预防保健常识4.注意出血、紫癜、发热、精神神经症状的改变,并及时和医生取得联系。
肝硬化患者春季预防保健常识5.补硒养肝,补硒能让肝脏中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的活性达到正常水平,对养肝护肝起到良好作用,硒麦芽粉、五味子喂成分的养肝片,对养肝护肝起到良好作用调节免疫,对养肝、护肝有良好作用。
肝硬化的病因很多,以下几种因素均可引起肝硬化。
1.病毒性肝炎在我国病毒性肝炎(尤其是乙型和丙型)是引起肝硬化的主要原因,其中大部分发展为门脉性肝硬化。肝硬化患者的肝细胞常显HBsAg阳性,其阳性率高达76.7。
2.慢性酒精中毒在欧美国家因酒精性肝病引起的肝硬化可占总数的60~70。
3.营养缺乏动物实验表明,饲喂缺乏胆碱或蛋氨酸食物的动物,可经过脂肪肝发展为肝硬化。
4.毒物中毒某些化学毒物如砷、四氯化碳、黄磷等对肝长期作用可引起肝硬化。
春季怎么样预防风疹
预防风疹首先要避免与风疹病人接触。风疹患者一般病症较轻,如果没有并发症,可以在家隔离、休养,一定不能带病上学、上班,少接触其他人,更不要到人群密集的公共场所。多饮水,吃一些清淡、易消化的食物,不要受凉。
少数患者若出现中耳炎、咽炎、肺炎、扁桃体炎、关节炎或心肌炎、脑炎等并发症,需及时送医治疗。在风疹流行期间,儿童、孕妇尤其在怀孕前3个月内,不要 去公共场所,避免与风疹患者接触。风疹是一种抵抗力很弱的病毒,多开窗通风,保持空气的流通,可加速空气中风疹病毒的死亡。以下是预防风筝的具体措施:
1、经常开窗通风可加速空气中风疹病毒的死亡。
2、勤打扫环境卫生,勤晒衣服和被褥等。
3、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打喷嚏、咳嗽和清洁鼻子后要洗手。洗手后用清洁的毛巾和纸擦干。不要共用毛巾。
4、注意均衡饮食、经常运动、充足休息、减轻压力和避免吸烟,根据气候变化增减衣服,增强身体的抵抗力。
5、尽量减少与风疹病人的接触,避免与其面对面讲话,当周围同学发病后应避免到医院进行探望。
6、尽量到空气流通处活动。
7、如发热、皮疹等不适症状,应立即进行诊治,不要到私人诊所看病或自行服药。
8、一旦被诊断为风疹,为避免传染给其他人,应隔离治疗至出疹后5天,同时要注意休息,保持正常饮食,多吃水果,多饮水。
如果条件允许,最好对所有儿童都进行风疹痊苗接种,这样不仅可以避免儿童发病,由于减少了传染源,还可以间接减少孕妇和育龄妇女感染风疹,同时女孩子小时候注射风疹疫苗,持她们成年怀孕时就不必顾虑风疹对胎儿的危害了。
春季预防风疹应少去公共场所
春夏是风疹的易发期,很多人认为风疹是由风吹引起,风疹是一种由风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与风无关。
预防风疹首先要避免与风疹病人接触。风疹患者一般病症较轻,如果没有并发症,可以在家隔离、休养,一定不能带病上学、上班,少接触其他人,更不要到人群密集的公共场所。多饮水,吃一些清淡、易消化的食物,不要受凉。少数患者若出现中耳炎、咽炎、肺炎、扁桃体炎、关节炎或心肌炎、脑炎等并发症,需及时送医治疗。在风疹流行期间,儿童、孕妇尤其在怀孕前3个月内,不要去公共场所,避免与风疹患者接触。风疹是一种抵抗力很弱的病毒,多开窗通风,保持空气的流通,可加速空气中风疹病毒的死亡。
风疹病毒通过什么传播 怎么预防风疹病毒传播
我们知道风疹主要通过飞沫和空气传播,所以预防风疹病毒首先要避免去人群密集的场所。
其次在春夏风疹病毒高发的季节,要注意个人卫生以及室内卫生,避免风疹病毒感染。
在风疹病毒的高发季节,还可以通过接种风疹病毒疫苗来防止感染风疹病毒。
孕妇春季保养要注意四大事项
一、防水痘
春季是水痘的高发季节,除了婴幼儿易被传染水痘外,孕妇抵抗力低,同样也要注意孕期的水痘预防,一旦感染,对胎儿的健康发育极为不利。
孕妇在孕期抵抗力低,尤其在水痘高发季节很容易受到传染,而感染上水痘的孕妇极有可能把病毒传染给胎儿,情况严重的甚至可能导致胎儿发育畸形。而且孕妇在孕期一旦感染水痘,用药受到很多限制,治疗起来顾忌因素很多。因此,在水痘高发季节,孕妇一定要注意自身预防。
防水痘小诀窍
在春季水痘以及其他传染病高发期,孕妇应注意增减衣物,避免受凉引起抵抗力下降,平日还要注意合理膳食、增强营养,尽量避免和水痘患者接触,同时尽量不要去一些人流集聚、空气不流通的场所。
二、防滑防摔跤
春节过后,春雨绵绵,随着雨水节气的到来,雪花纷飞,冷气浸骨的天气渐渐消失,而春风拂面,冰雪融化,这时地面,楼梯间都会有水,孕妈妈一定要注意防滑。
三、防风疹
风疹是一种由风疹病毒引起的通过人气传播的急性传染病,以春季发病为主。1940年澳大利亚风脊流行,次年出生的新生儿发生白内障者明显增加。1964年美国发生一次风疹大流行,致使此后的两年中出生了三万多名畸形儿,教训是惨重的。
四、防紫外线
在春季若雨水少,空气比较干燥,这时孕产妇皮肤就容易表现干燥、有脱屑。应注意护理皮肤,对干性皮肤来说尤应注意。据测定,在一年四季中,春季阳光紫外线含量最高,冬季紫外线含量最低。科学家还就人们对紫外线的敏感性作了统计。春季敏感性最高,冬季则最低。因此,对于皮肤敏感型的孕产妇来说,春季就要预防发生面部皮炎。
风疹和麻疹的区别
麻疹和风疹都是冬春季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
麻疹,俗称痧子,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性疾病,以发热、咳嗽、流涕、眼结膜充血、口腔粘膜疹(koplik’sspots)及全身斑丘疹为临床特征,并常可并发肺炎,而危及婴幼儿生命。麻疹是通过呼吸道飞沫途径传播,病人是唯一的传染源。患过麻疹又未接种过麻疹疫苗者普遍具有易感性,尤其是6个月~5岁幼儿发病率最高(占90%)。患病后可获得持久免疫力。
在我国实施计划免疫政策以后,麻疹发病率和病死率已明显降低,麻疹大流行基本上得到控制,但是人口流动导致部分流动儿童漏种、免疫失败等因素致使“老麻疹”呈现新特点。①发病年龄后移:现在患麻疹者大多是8个月以内婴儿和7岁以上学龄儿童,成人亦有发病。这主要与人体初免时获得的免疫抗体质与量逐年下降有关;②轻型或非典型患者增多:过去典型麻疹具有“烧三天、出(疹)三天、退三天”的特征,如今皮疹以斑丘疹多见,而发热、上呼吸道炎症及全身中毒症状较轻,常无麻疹黏膜斑;③发病季节改变:普种麻疹疫苗后,发病季节后移至每年3~5月份,这是因为春季以后,人群社会交往流动频繁,接触感染者几率上升;④少数患者第一次患麻疹后于两年内第二次发麻疹。
那么如何预防风疹和麻疹呢?在加强个人锻炼,避免劳累,增加营养的基础上,我们拥有了一种既安全又有效的武器——疫苗。麻疹疫苗是我国计划免疫内对所有儿童免费接种的疫苗,免疫程序是:8月龄初免,4岁时加强免疫,它可以有效地预防麻疹。我国自行生产的风疹减毒活疫苗免疫效果非常好,由于风疹病毒的最大受害者是胎儿,因此其预防的对象不仅限于儿童,还包括育龄妇女。需要指出的是,注射风疹疫苗后3个月内不宜怀孕。此外麻疹、风疹、腮腺炎三联疫苗(mmr)一次注射不仅可以预防风疹和麻疹,还可以预防腮腺炎,是一种既经济又有效的预防手段,接种对象是满1周岁以上的易感人群。
春季注意防风疹
伴随着春天的来临,风疹病毒也在蠢蠢欲动,它会伴随人的咳嗽和喷嚏而漂浮在空气中。抵抗力较弱的人吸入风疹病毒后,经过2-3周的潜伏期,便开始出现症状。先是全身不适,继而出现发热,耳后及枕部淋巴结肿大,并有淡红色细点状丘疹,短期内扩展到全身,奇痒难忍,多在2-3天内消退,不留痕迹。由于风疹的症状和体征与感冒及荨麻疹相似,因而不太引起人们的重视。但对于孕妇来说,风疹病毒的侵入则会导致胎儿畸形、早产或胎儿死亡,应引起重视。
孕妇感染风疹病毒后,一部分人症状较轻微,但也有一些孕妇会出现典型症状。怀3个月以内的孕妇感染风疹病毒后,风疹病毒可通过胎盘进入胎儿体内,引起胎儿畸形。而且孕妇感染风疹病毒的时间越早,致畸的可能性就越大。血清学研究表明,感染过风疹病毒的育龄妇女即使再被感染,怀孕后也不会对胎儿造成危害。但是,约有百分之十的育龄妇女属于风疹易感者,她们在怀孕的头3个月内如果是初次感染风疹病毒,胎儿致畸率高达百分之八十以上。这是因为孕育3个月以内有胎儿尚不具备合成干扰素的能力,难以抵制风疹病毒的感染,以致风疹病毒大量繁殖,阻滞细胞分裂,妨碍组织的分化,从而形成畸形,如兔唇、腭袭、小头、白内障、先天性聋哑、骨发育障碍等。
预防风疹病毒的关键是减少与风疹病人的接触,不要与风疹病人面对面地谈话。孕妇应尽量避免去公共场所。如果孕妇接触了风疹患者,5天内应注射大剂量的胎盘球蛋白,进行被动免疫。如果孕妇在妊娠头3个月内确诊患了风疹,则需要考虑进行人工流产。风疹初愈的育龄妇女6个月内最好不要怀孕。
春季预防风疹需要认清症状
一般情况下,病毒通过呼吸道、鼻和嘴进入人体,开始在这些地方繁殖,病毒越来越多,进入脖子两侧的淋巴结,然后通过血液的流动,播散到全身的其他部位,引起全身的病毒血症而发病,这一段时间叫“潜伏期”,一般为14至21天。发病时,多数人会有38℃左右的发烧,有头痛、身上没劲、嗓子痛等较轻微的上呼吸道症状,类似—般的感冒,这段时间一般1~2天左右,出现皮疹后这些症状不明显了。
需要注意的是,风疹和麻疹、猩红热同是春季流行的呼吸道传染病的识别。三种传染病有明显的不同,麻疹也是一种病毒感染的呼吸道传染病,但比风疹重,一般持续高烧39℃以上,3~4天后全身出现紫红色皮疹,有明显的眼红、怕光流泪、分泌物多、咳嗽、流鼻涕症状。猩红热是细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突然出现高热、头痛、嗓子痛、恶心呕吐等等,扁桃腺肿大、口周呈“苍白环”舌体呈“杨梅样”,到医院查血就可以鉴别了。
如果被诊断为风疹,病人应与健康人隔离,防止传染,一般5天就可以,病人需卧床休息,多喝水,吃稀饭和咸菜等易消化的食物,可服用疏风清热、解毒类药对症治疗。愈后偶尔可能引起并发的支气管炎、中耳炎及脑炎等病。特别注意,孕妇在怀孕头4个月内患风疹可能出现流产、死产、早产及胎儿畸形等。因此,要注意不要接触风疹病人,万一不小心接触了,应立刻到医院就诊,预防发病。
春季准妈妈有哪些保健要点
一、防水痘
春季是水痘的高发季节,立春过后,多名孕妇感染了水痘的患者。春季除了婴幼儿易被传染水痘外,孕妇抵抗力低,同样也要注意孕期的水痘预防,一旦感染,对胎儿的健康发育极为不利。
孕妇在孕期抵抗力低,尤其在水痘高发季节很容易受到传染,而感染上水痘的孕妇极有可能把病毒传染给胎儿,情况严重的甚至可能导致胎儿发育畸形。而且孕妇在孕期一旦感染水痘,用药受到很多限制,治疗起来顾忌因素很多。因此,在水痘高发季节,孕妇一定要注意自身预防。
防水痘小诀窍
在春季水痘以及其他传染病高发期,孕妇应注意增减衣物,避免受凉引起抵抗力下降,平日还要注意合理膳食、增强营养,尽量避免和水痘患者接触,同时尽量不要去一些人流集聚、空气不准妈妈流通的场所。
二、防滑防摔跤
春节过后,春雨绵绵,随着雨水节气的到来,雪花纷飞,冷气浸骨的天气渐渐消失,而春风拂面,冰雪融化,这时地面,楼梯间都会有水,孕妈妈一定要注意防滑。以下是一位准妈妈得亲身经历:
我的摔跤经历是怀孕4个月的时候,下雨天,楼梯有雨水,和老公说着话,他正在收伞,我一不留神从楼梯上跌倒了,一屁股坐在楼梯上还向下滑了好几格,老公根本还没反映过来要去拉我的时候,我已经滑倒了。腰的脊椎尾骨碰伤,屁股摔的很重。那时脑子一片空白,动也不敢动,想感觉一下是否有流血。好半天,我就坐着,连正好在附近执勤的警察也跑过来问,是否要帮忙叫救护车!我谢绝后,仍然不敢动。后来,确定没流血后,我慢慢站起来坐车回家。怀着忐忑的心过了一晚,第二天还好没发生担心会发生的事情,但是,真的当时脸都吓白了!
自从怀孕后行动很缓慢的,特别是下雨人多时。今天一早,公司有个大肚皮也在下楼梯时滑倒了,才10周,虽然还未见红,不过,现在去医院了检查了。所以,MM们一定下楼梯时,特别是雨天要注意哦!
防滑防摔跤小诀窍
1、选择一双好鞋:购鞋还应注意,鞋和脚要紧密联系,不易脱落。鞋底最好有防滑纹,避免摔倒,鞋要柔软,弹性良好,这是最理想的了。
2、注意看路走稳:走路,特别是上、下台阶时,一定要注意一步一步地走稳;不走路,特别是上、下台阶时,一定要注意一步一步地走稳,不要贪急。
三、防风疹
风疹是一种由风疹病毒引起的通过人气传播的急性传染病,以春季发病为主。1940年澳大利亚风脊流行,次年出生的新生儿发生白内障者明显增加。1964年美国发生一次风疹大流行,致使此后的两年中出生了三万多名畸形儿,教训是惨重的。
伴随着春天的来临,风疹病毒也在蠢蠢欲动,它会伴随人的咳嗽和喷嚏而漂浮在空气中。抵抗力较弱的人吸入风疹病毒后,经过2-3周的潜伏期,便开始出现症状。先是全身不适,继而出现发热,耳后及枕部淋巴结肿大,并有淡红色细点状丘疹,短期内扩展到全身,奇痒难忍,多在2-3天内消退,不留痕迹。由于风疹的症状和体征与感冒及荨麻疹相似,因而不太引起人们的重视。但对于孕妇来说,风疹病毒的侵入则会导致胎儿畸形、早产或胎儿死亡,应引起重视。
防风疹小诀窍
预防风疹病毒的关键是减少与风疹病人的接触,不要与风疹病人面对面地谈话。孕妇应尽量避免去公共场所。如果孕妇接触了风疹患者,5天内应注射大剂量的胎盘球蛋白,进行被动免疫。如果孕妇在妊娠头3个月内确诊患了风疹,则需要考虑进行人工流产。风疹初愈的育龄妇女6个月内最好不要怀孕。为了下一代的健康,当孕妇发生类似感冒的症状或发烧、身上起皮疹时,要及时就医,以防不测。
温馨提示:
风疹是一种很常见的传染性疾病,主要在春季发病。风疹本身是一种危害甚微的疾病。但是,它一旦和妊娠连在一起,则会变得令人生畏。因为孕妇得了风疹,就可能把疾病传给腹中的胎儿,假如在妊娠头3个月内得病,可造成胚胎夭亡,或者胎儿发育不全和畸形。在妊娠3个月之后得了风疹,风疹病毒可能导致各种病变。所以,有的妇女怀孕以后就要接种风疹疫苗。以预防风疹的发生。殊不知,怀孕的妇女绝对不能接种预防风疹的疫苗。这是因为,疫苗是用一种活的病毒培养制成的,尽管这种病毒得到了一定的抑制,但仍然可能给胎儿带来危险。妊娠4个月内患风疹,应中断妊娠。
四、防紫外线
在春季若雨水少,空气比较干燥,这时孕产妇皮肤就容易表现干燥、有脱屑。应注意护理皮肤,对干性皮肤来说尤应注意。据测定,在一年四季中,春季阳光紫外线含量最高,冬季紫外线含量最低。科学家还就人们对紫外线的敏感性作了统计。春季敏感性最高,冬季则最低。因此,对于皮肤敏感型的孕产妇来说,春季就要预防发生面部皮炎。
专家提示:防紫外线小诀窍
1、有春季皮炎的孕产妇,可适当外用防晒剂,如二氧化钛霜、素配洗剂等。
2、谨防一次性大量强烈日光曝晒,如在春游时,要戴上宽边遮阳帽或伞。
3、洗脸用水不可过热,不用碱性肥皂洗脸,不用粗糙毛巾使劲擦脸。
4、每天洗脸后可进行5分钟的穴位按摩,也可用蒸气浴面,以增强血液循环,改善皮肤的环境,有利于皮肤的保温。
5、在日常饮食中,多食富含维生素A的食物和新鲜蔬菜、水果。注意每天饮水量要充足。
爱心小叮咛:
准妈妈春节后的保养要点
春季孕妇保健首先要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胎儿生长所处的内分泌环境与母体的精神状态密切相联,孕妇保持心情舒畅,乐观豁达,情绪稳定,有利于胎儿生长及中枢神经系统的发育。提倡户外运动,为了积极预防佝偻病,春季来临之际提倡孕妇走出家门,多晒太阳,呼吸新鲜空气,适当的日光浴有利于钙、磷的吸收及胎儿骨骼的生长,并可以防止孕期缺钙引起的小腿抽筋现象。程泽莉主任特别提醒敏感体质的孕妇,春季空气中花粉含量增高,户外运动应避免去人多拥挤之地。
同时,孕妇应注意个人卫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勤洗澡、勤换衣,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注意饮食卫生,防止病从口入。孕妇要保证足够的睡眠和休息,还要定期进行产前检查,有特殊情况可随时去医院检查,及时发现和治疗孕期疾病,确保母婴安全及胎儿正常发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