吞咽困难是怎么回事
吞咽困难是怎么回事
吞咽障碍是指固体或液体食物从口、咽、食管推进至胃的过程中受到阻碍的一种病理状况。吞咽障碍可发生于任何年龄组,以老年人多见。
接下来就给大家来介绍具体有哪些原因可以导致吞咽困难。
吞咽障碍怎么办
吞咽困难是指食物从口腔至胃、贲门运送过程中受阻而产生咽部、胸骨后或食管部位的梗阻停滞感觉。对于吞咽困难患者临床医师必须重视,器质性疾病所致的吞咽困难必须与假性吞咽困难相区别,后者并无食管梗阻的基础病变,患者仅诉咽部、胸骨后有团块样堵塞感,但往往不能明确指出具体部位,且进食流质或固体食物均无困难,这类患者常伴有神经官能症的其他症状。吞咽困难是食管癌最常见症状,对任何有吞咽困难者,必须要及早明确是否为癌所致。
吞咽障碍是由很多种原因造成的,一般表现为咽东西有困难。对于吞咽障碍的严重程度可以通过观察近期是否有发热的症状,呼吸是否急促等方面。还可以通过观察患者的神智是否清醒,智力记忆力的水平来判断。在准备吞咽的过程,可以观察患者开口闭口时的舌部动作和咀嚼的情况,并且咽下食物后是否喉咙有不舒适的感觉,声音是否出现变化。
老人吞咽如果有困难,首先要自身注意。老人在吃东西的时候不能一边干其他的事一边吃饭,注意力不集中很有可能被呛到。其次老年人最好是坐着吃东西,或者是半卧在床上。老年人吃的食物最好是以糊状物为主,比较好进食的食物。如果是固体类的食物,最好是搅碎后再食用。如果老年人吞咽非常严重,需要去医院做专门的训练来康复咽炎。
吞咽困难的偏方
麦冬、天冬各15克,半夏、沙参、山药各10克,鸡内金
5克(研末,冲服),威灵仙12克,当归10克,甘草5克,桔梗10克。水煎滤取药汁,文火浓缩至200毫升左右。慢慢呷服,1次服完。
功效:养阴润喉,解毒通窍,治食道癌后,吞咽困难,诸食难下。
引起吞咽困难最常见的原因是各种食管疾病,其次是口咽部疾病、与吞咽有关的神经肌肉病变及某些全身性疾病。
吞咽困难是什么感觉 吞咽困难的护理
对于吞咽困难患者,在饮食护理过程中主要包含以下步骤:
向患者讲解吞咽功能的基本原理,使其理解进食训练的目的;同时营造轻松、愉快、整治的进食环境。疲劳有可能增加误吸的危险,进餐前先安排患者充分休息。协助完成排便、洗脸、洗手、刷牙等准备,从而使患者获得良好的心态配合进食。
患者进食时的体位应因人因病情而异。①仰卧位30~60°,偏瘫侧肩部以枕垫起,护士位于患者健侧。⑦侧卧位采用健侧卧位,利用重力的作用使食物主要集中在健侧口腔,减少了食物在偏瘫侧的残留。③坐位,头正中直立,头略向前倾,或颈部向患侧旋转,躯干直立,身体充分支撑,患侧手放于桌上。严禁在水平仰卧及患侧卧位下进食。为预防食管反流,进食后应保持坐立位0.5~1小时以上。
宜用薄而小的勺子从健侧喂食,尽量把食物放在舌根部。不能张口患者,可以选择50 m1注射器作为喂食工具,易控制注入量,但只限于喂食全流质的患者。吞咽障碍的患者不应使用吸管饮水,因为用吸管饮水需要较复杂的口腔肌肉功能,容易导致误吸。为避免患者低头饮水增加误吸的危险,用杯子饮水时,杯中的水应至少保留半杯。
食物的性状:水、茶等稀薄液体易导致误吸,一般采用有适当的新性、密度均一、不易松散且爽滑、通过咽及食管时容易变形糊状或胶脓状的教稠食物,如豆腐脑、藕粉羹等。为便于吞咽,食物通常做成“中药丸”大小,并置于舌根部。
食物的温度:食物的温度不宜太高或太低,以避免不良的物理刺激。如有可能以偏凉食物为宜,因为冷刺激能有效强化吞咽反射。
兼顾食物的色、香、味。
其他:避免进食干、脆易碎的食物如考面包、饼干,难嚼或坚硬的食物如大块肉、花生,带骨头的食物,热的稀的水样食物。
(1)鼓励患者努力试着吞咽,以促进隐窝内食物的清除。
(2)指导患者在食物咽下后再吞咽数次,以便食物全部咽下。
(3)颏向下内收,使食管入口变窄,以增强气道保护。
(4)头偏向患侧,使食团避开患侧,同时使食管上段括约肌舒张。
(1)喂食前备好床边吸引器,确定无松动的牙齿。
(2)每次喂食前应再次评估患者的吞咽功能,可试喂少量水,观察患者是否有呛咳。
(3)每次少量摄人,先确定一口量,从3~4ml开始,然后酌情增加至1汤匙大小食物。若一口量过多,易从患者口中漏出或引起误吸、呛咳等现象,而一口量过少刺激量不够,不足以诱发吞咽反射。
(4)喂食速度宜慢,要有充分的时间咀嚼、吞咽。
(5)在下一口摄人前,一定购保前一口已经吞咽完毕(吞咽后应观察颊囊是否包裹食物),可能的情况下试着二次吞咽。
(6)在吞咽功能比较好的一侧喂送食物。
(7)在峻咽或咳嗽时停止喂食,并且允许一定时间的休息。
(8)喂食时,将食物故在思考易看到或闻到的地方,以刺激食欲。
(9)服药时应谨慎(如片剂、胶囊),如果需要,将药片磨碎后再喂食。
(10)喂食前后应保持口腔清洁。
颈椎病引起吞咽困难是怎么回事
1.骨刺过大如骨刺过大(超过1.5cm者)并超过椎体前间隙及食管本身所承受的缓冲与代偿能力时则可出现食管受压症状。
2.骨刺生成迅速如外伤等因素致使椎体前缘骨刺迅速形成致使局部平衡失调而易出现症状。
3.食管异常临床上可遇到仅有4~5mm长的骨刺即表现吞咽障碍症状的病例,这主要是由于食管本身可能有炎症存在(或食管周围炎)。
4.解剖部位特点症状出现与否及出现早晚、程度轻重等与食管的节段有密切关系。在环状软骨(相当于第6颈椎处)与膈膜部的食管较为固定,因此较小的骨刺即可引起症状。
5.体位影响当颈椎处于仰位时由于食管同时被拉紧因而食物通过障碍。
吞咽困难的病因
口咽部疾病(20%):
口咽炎(病毒性,细菌性),口咽损伤(机械性,化学性),咽白喉,咽结核,咽肿瘤,咽后壁脓肿等咽喉部疾病均可引起吞咽障碍,多数经耳鼻喉科治疗后,吞咽梗阻感能得到改善或解除。
食管疾病(25%):
食管炎(细菌性,真菌性,化学性),食管良性肿瘤(平滑肌瘤,脂肪瘤,血管瘤等),食管癌,食管异物,食管肌功能失调(贲门失弛缓症,弥漫性食管痉挛等),甲状腺极度肿大等,其中食管癌是重要病因。
神经肌肉疾病(20%):
延髓麻痹,重症肌无力,有机磷杀虫药中毒,多发性肌炎,皮肌炎,环咽失弛缓症等。
其他全身性疾病(20%):
狂犬病,破伤风,肉毒中毒,缺铁性吞咽困难(Plummer-Vinson综合征)等。
发病机制
吞咽是一种复杂的反射性动作,是口咽部随意肌群的收缩,食管括约肌的松弛以及食管肌节律性蠕动等一系列有顺序而协调的动作,将进食的流质或食团排进胃内,吞咽动作受延髓等高级神经中枢支配,Ⅸ,Ⅹ,Ⅻ脑神经对吞咽尤为重要,吞咽困难可分为机械性与运动性两类。
1.机械性吞咽困难
机械性吞咽困难是指吞咽食物的腔道发生狭窄引起的吞咽困难,以食管腔狭窄为主,正常食管壁具有弹性,管腔直径可扩张4cm以上,各种炎性与梗阻性疾病使管腔扩张受限时就能出现吞咽困难,这类吞咽困难在临床上常见,例如食管受到化学性灼伤后,因瘢痕形成等原因可使食管腔高度狭窄而致吞咽困难;食管癌时可因癌肿浸润,堵塞食管腔而致食管狭窄,表现为进行性吞咽困难。
2.运动性吞咽困难
运动性吞咽困难是指随意控制的吞咽动作(始动因素)发生困难和(或)随后一系列反射运行障碍而发生的吞咽困难,包括支配吞咽动作的神经中枢受损害和参与吞咽的肌肉的器质性损害或功能失调,最常见的是各种原因导致的延髓性麻痹(球麻痹),食管吞咽肌麻痹等。
吞咽困难是怎么回事
机械性吞咽困难
机械性吞咽困难指吞咽运动所涉及的口腔、咽喉、食管等部位发生狭窄所致的吞咽障碍。机械性吞咽困难主要包括吞咽通道解剖异常和吞咽通道外部受阻两种。
吞咽通道解剖异常
口腔、咽喉、食管及胃上部的化学伤、创伤、炎症感染等因素导致吞咽通道粘连、短痕挛缩、先天畸形,使吞咽受阻。
吞咽通道外部受阻
胸腔肿瘤、食管癌以及扩大的左心房、动脉瘤等压迫吞咽通道,引起通道狭窄,甚至闭塞,导致吞咽障碍。
吞咽困难的原因 吞咽困难吃什么
吞咽障碍部位不同,对食物的要求也不同。食物选择基本原则:质地均匀,粘度适当,不易松散,通过咽和食道容易变形的食物比较安全。
1.舌运动受限、协调性欠佳者,应先吃浓稠质液体,以后再喝稀液体,避免高粘稠度食物;
2.舌力量不足者,应食稀液体,避免大量糊状食物;
3.咽期吞咽延迟者,应食浓稠液体和食物,避免稀液体和流质;
4.呼吸道闭合不足者,应食布丁和糊状食物,避免稀液体和流质;
5.喉上抬不足或环咽肌功能紊乱者和或咽壁收缩不足者应进食稀液体,避免浓稠和高粘稠食物;
6.舌根部后缩不足者应进食稀液体,避免高黏稠性食物。
值得提醒的是进食时应尽量采取端坐位或要高床头60度,头不后仰,卧位进食时,将头与全身向健康侧倾斜45度,每口量大小应合适,进食后及时清洗口腔,避免食物残留。
食道癌与咽炎的区别有哪些
食道癌与咽炎的症状相比有一个很重要的区别就是,慢性咽炎虽然也有的吞咽异物感,但与食道癌吞咽不畅的性质是不同的,对于慢性咽炎来说,进食固体和流质饮食是没有什么分别的,甚至咽唾液时也会有哽噎感。
而食道癌的吞咽困难是有一个过程的,先是难咽固体食物,然后是半固体,然后是流质,最后是水也难以咽下,这是和慢性咽炎本质区别所在。对于不典型的病例,要及时去医院检查,以尽快明确诊断,以免带来不可预知的严重后果,危害身体的健康。
由于慢性咽炎也会有吞咽困难,这跟食道癌早期的症状很相似,因此患有咽炎的患者出现吞咽困难症状时,往往以为自己咽炎又犯了,而贻误了食道癌的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