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如何根除幽门螺杆菌

如何根除幽门螺杆菌

幽门螺杆菌危害巨大,又容易反复发作。那么如何根除幽门螺杆菌呢?根除幽门螺杆菌方法有哪些呢?

幽门螺杆菌三联疗法

目前临床上用的做多的幽门螺杆菌治疗方案为三联疗法:

三联疗法简介:

胃三联疗法是指胶体铋剂或者质子泵抑制剂(PPI)+两种抗生素的治疗方法。一般来说三联用药时间是一至二周。此外,还可根据病情适当使用胃黏膜保护剂,促进胃排空药物、抗胆碱类药物等。

三联疗法的优势:

相对于单一抗生素疗法及二联疗法,三联疗法具有根除率高的优势。在前几年,幽门螺杆菌耐药性没有如今那么常见的时候,三联疗法的根除率可以达到85%-95%。

三联疗法存在的问题:

首先是副作用的问题,几乎所有常用的抗菌素,都用一定的副作用。比如三联里最常用的两种抗生素甲硝唑可发生恶心和毛刺舌;阿莫西林、红霉素可出现腹泻、恶心、舌炎、过敏性荨麻疹、皮疹和药物热等。

然后,近几年困扰临床医生们的最主要的问题,是幽门螺杆菌耐药性提高的问题。最近的第六届幽门螺杆菌临床诊治论坛发布的数据显示,目前由于耐药性的提高,传统三联的幽门螺杆菌根除率正在逐年下降,目前部分地区的三联根除率已经下降到了65%左右。

幽门螺杆菌四联疗法

四联疗法简介:

四联疗法,是指胶体铋剂+三种抗生素的治疗方案。常用的药物组合及用量如下:

1、枸橼酸铋钾240mg+阿莫西林750mg+甲硝唑400mg+奥美拉唑20毫克

2、枸橼酸铋钾240mg+红霉素500mg+甲硝唑400mg +奥美拉唑20毫克

3、枸橼酸铋钾240mg+四环素500mg+甲硝唑400mg +奥美拉唑20毫克

7~14日为一疗程.一疗程结束后,要继续单独服用枸橼酸铋钾6周,剂量和用法同前. 注意阿莫西林要皮试(阿莫西林为青霉素类光谱抗菌素。)

四联疗法的优势:

四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缓解率、根除率都要比三联疗法高,其中缓解率要高出十几个百分点,根除率要高几个百分点。四联的耐药率略微比三联低一些,是目前临床上最常用幽门螺杆菌一线治疗方案,及三联治疗失败后的二线治疗方案。

四联疗法的问题:

由于增加了一种抗菌素,四联疗法不仅缓解率、根除率要高于三联,副作用的发生率也高于三联5个百分点作用,约为30%左右。而耐药率虽然暂时低于三联,但是也是越来越高的。所以四联疗法的幽门螺杆菌的根除率也是逐年降低的,目前最新的数据显示四联疗法的根除率已经降到了70%左右。

四联疗法的研究进展:

和三联疗法一样,最新研究显示:如果用耐药率较低的抗菌素乳呋喃唑酮等,代替甲硝唑等耐药率较高的抗菌素的话,同样也能提高四联的根除率。另外研究还表明,延长四联的疗程同样能够提高幽门螺杆菌的根除率。

幽门螺杆菌益生菌疗法

随着三联、四联的幽门螺杆菌根除率逐年下降,第六届全国幽门螺杆菌感染及消化疾病临床论坛,以及幽门螺杆菌治疗新路径圆桌会议上,幽门螺杆菌益生菌疗法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认可。

杜奕奇、胡伏莲等专家对幽门螺杆菌益生菌疗法做了详细的介绍:

益生菌疗法简介:

益生菌疗法是指,在传统三联、四联基础上加入益生菌制剂,或者直接使用卫悦可益生菌制剂根除幽门螺杆菌的方法。

益生菌疗法的优势:

目前的国内外临床研究表明,益生菌疗法可以将三联、四联根除率提高10-20%,并能将三联、四联的不良反应降低20%以上。

益生菌疗法的问题:

目前主要的问题是,益生菌究竟是和三联、四联合用,还是单独使用效果更好,仍待验证。

幽门螺杆菌愈后护理

1.要改变用餐方式,宜选择分餐制或使用公筷。

2.要做到喝开水不喝生水、吃熟食不吃生食,牛奶则要在消毒后再饮用。

3.实验证明,溃疡病患者与人接吻,也有传播此病的危险,应加警惕。

4.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做到饭前便后洗手。经常使用的餐具也一定要严格的消毒。

5.牙具等清洁用品不要放在卫生间内,一定要放在通风的地方。而卫生也需要经常的通风以及接受阳光的照射,卫生间在阴面的可采用紫外线灯照射,5-10分钟即可。

6.定期到医院接受幽门螺杆菌检查。

7.定期使用益生菌制剂,改善胃肠微生态,增强胃肠道免疫力。

抗幽门螺杆菌治疗可以预防胃癌

胃癌是全球第三大主要致死癌种,而幽门螺杆菌感染者更容易罹患胃癌。三分之二的人群体内都存在幽门螺杆菌,但是大多数人并不会感到身体不适或者出现临床症状。然而,幽门螺杆菌可以通过短程的抗生素治疗并联合另一种抑制胃酸分泌的药物得到根除。

该文章共同作者McMaster大学Michael G. DeGroote医学院教授、Farncombe家庭消化健康研究所的科学家、Hamilton健康科学的胃肠病学家PaulMoayyedi博士认为:“这篇系统综述的结果提供了证据支持,证实根除幽门螺杆菌对大多数人来说有潜在预防胃癌作用。在国际指南中,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处理可能会因此做出改变”。

为了证明根除幽门螺杆菌是否真的可以降低胃癌的发生率,研究者分析了目前所有已发表的随机对照试验,包括健康人群和无症状的幽门螺杆菌阳性人群,将其分为两组,一组为抗幽门螺杆菌治疗至少1周的人群,另一组为使用安慰剂或者未治疗人群。纳入的研究必须符合以下要求:随访时间至少两年,至少有两名患者罹患胃癌。

六项试验共有近6500例患者符合入选标准。该研究主要是将抗生素与一类抑制胃酸分泌的药物(称为质子泵抑制剂)联合应用。分析研究结果显示:与安慰剂或未治疗组相比,1~2周的联合治疗可以预防胃癌的发生。相比安慰剂或未治疗组中76/3203(2.4%)的胃癌发生率,抗幽门螺杆菌治疗组的发生率只有51/3294(1.6%)(HR=0.66,95%CI0.46~0.95)。但是,研究中因胃癌死亡的病例太少,因此没有充足的证据来确定根治幽门螺杆菌能带来的生存获益有多大。

Moayyedi补充道:”我们认为对于胃癌发生率较高的国家,这项研究为普遍开展幽门螺杆菌的检测和治疗提供了有力依据。我们仍需要更多的研究来探讨抗幽门螺杆菌的治疗效果及其潜在的不良反应,因此开始筛选的国家都应该先开展项目试点来获得关于这些问题的更多信息”。

来自英国St,James大学医学院及利兹大学的第一作者Alex Ford也指出:”这篇系统综述强调了需要针对不同的人群开展进一步的试验以便获取更多信息,提供更多证据,并对该方法的利弊进行报道”。

胃癌是全世界范围内常见的癌症,是全球第三大主要致死癌种,它的发病危险因素很多,很多并没有完全弄清楚,但幽门螺杆菌感染是重要的致病危险因素之一(记住是“之一”哦,不是“唯一”),也就是说幽门螺杆菌感染者更容易患胃癌。

幽门螺杆菌感染其实非常普遍,据报道,三分之二的人群都存在幽门螺杆菌,只是由于多数人并不会因此感到有身体的不适表现而并不知晓感染的幽门螺杆菌感染。有的人可能会说,呀,哪可怎么办?这个太恐怖了,怎么才能知道有没有感染这个“可怕的”幽门螺杆菌?会不会得胃癌啊?

其实,也没有那么可怕!首先,有没有感染幽门螺杆菌,可以检测;其次,即便感染了幽门螺杆菌感染,也是有办法根除的;另外,也并不是感染了幽门螺杆菌就一定会得胃癌,癌症的发病是多因素的;最后,要有早诊筛查意识,对胃癌来说,其中最重要的是胃镜检查。

对于幽门螺杆菌感染,可喜的是,可以通过短程的抗生素治疗并联合另一种抑制胃酸分泌的药物得到根除。幽门螺杆菌是胃溃疡的主要致病因子,短程应用两种常用药物根除幽门螺杆菌可降低胃癌的发病风险。(注意,是降低风险,不是绝对避免,以前说了,癌症发病是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研究结果提供了证据支持,证实根除幽门螺杆菌对大多数人来说有潜在预防胃癌作用。与安慰剂或未治疗组相比,1~2周的联合治疗可以预防胃癌的发生。但是,研究中因胃癌死亡的病例太少,因此没有充足的证据来确定根治幽门螺杆菌能带来的生存获益有多大。对于胃癌发生率较高的国家,这项研究为普遍开展幽门螺杆菌的检测和治疗提供了有力依据,但我们仍需要更多的研究来探讨抗幽门螺杆菌的治疗效果及其潜在的不良反应,强调需要针对不同的人群开展进一步的试验以便获取更多信息,提供更多证据,评估该方法的利弊。


胃溃疡的治疗办法有哪些呢

胃溃疡的治疗目的是消除病因、缓解症状、愈合溃疡、防止复发和防治并发症。针对病因的治疗如根除幽门螺杆菌,有可能彻底治愈溃疡病,是近年消化性溃疡治疗的一大进展。

(1)一般治疗

胃溃疡患者的生活要有规律,避免过度劳累和精神紧张。注意饮食规律,戒烟、酒,NSAID类药物应停用,且今后慎用。

(2)西药的治疗

治疗消化性溃疡的药物可分为抑制胃酸分泌的药物和保护胃黏膜的药物两大类,主要起缓解症状和促进溃疡愈合的作用,常与根除幽门螺杆菌治疗配合使用。抗酸药具中和胃酸作用,可迅速缓解疼痛症状;保护胃黏膜药物硫糖铝和胶体铋目前已少用作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一线药物。枸橼酸铋钾(胶体次枸橼酸铋)因兼有较强抑制幽门螺杆菌作用,可作为根除幽门螺杆菌联合治疗方案的组分;对幽门螺杆菌感染引起的消化性溃疡,根除幽门螺杆菌不但可促进溃疡愈合,而且可预防溃疡复发,从而彻底治愈溃疡。

(3)溃疡复发的预防

有效根除幽门螺杆菌及彻底停服NSAID,可消除消化性溃疡的两大常见病因,因而能大大减少溃疡复发。对溃疡复发同时伴有幽门螺杆菌感染复发(再感染或复燃)者,可予根除幽门螺杆菌再治疗。

(4)外科手术指征

外科手术治疗胃溃疡主要限于少数有并发症者,包括:

①大量出血经内科治疗无效;

②急性穿孔;

③瘢痕性幽门梗阻;

④胃溃疡癌变;

⑤严格内科治疗无效的顽固性溃疡。

如果你的身上出现上述现状况的时候,这个时候一定要提高警惕,及时的去到医院检查,因为很有可能是换上了胃溃疡了。

有幽门螺杆菌怎么治

幽门螺杆菌感染的自发清除率极少,也就是说,几乎是无法自愈的,如果没有经过医源性的处理,可能会导致终生的感染。 目前,国内外对幽门螺杆菌处理的共识意见是根除幽门螺杆菌需要多种药物联合治疗,分三联疗法和四联疗法,疗程是2周。 幽门螺杆菌根除后,成年人的再感染率很低,但是对儿童来讲再感率会比成年人高一些。幽门螺杆菌感染了以后,也不是所有的人都需要根除的,如果说是有溃疡、有糜烂、有萎缩或者有相对的症状的才需要根除的。

幽门螺杆菌检测阳性等于患上胃病吗

发现幽门螺杆菌阳性并非都要治疗,沙卫红指出,目前幽门螺杆菌的根除指南提出,做这项检查的基础,不是因为发现阳性才会进行治疗,而是为了做治疗才会去做这项检查,即是“抱着治疗目的去做检查”,如果没有准备治疗就不要查幽门螺杆菌。她建议胃溃疡、胃淋巴瘤、胃癌、胃癌高危人群者在治疗时要查幽门螺杆菌,对病情的治疗帮助极大,若没有这些病者无需检查幽门螺杆菌。

对于需要杀菌的患者,幽门螺杆菌的治疗规范性相当重要。沙卫红强调:“幽门螺杆菌需要治疗者,一定要找大医院的专科医生进行治疗。现今由于部分医院治疗幽门螺杆菌方案不规范,导致很多患者对幽门螺杆菌耐药,细菌很难杀死。原有除幽门螺杆菌方案目前因耐药只有不到70%的根除率,现在已提倡用四联疗法除HP,疗程10-14天左右,可大大提高幽门螺杆菌根除率。”

此外,她还呼吁大众,根除幽门螺杆菌必须到正规医院进行正规治疗,要严格遵医嘱服药,切勿“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杀菌效果跟不吃药是一个样,必须规规矩矩、老老实实用药。

幽门螺杆菌会传染吗 4类人群应对幽门螺杆菌进行根治

关于幽门螺杆菌是否需要彻底根治在医疗界也有一定争议,治疗应分情况对待。国际共识推荐幽门螺杆菌感染者需进行根除治疗,除非有抗衡因素如高龄、合并重大疾病、社区再感染率高等方面的考虑。

基于我国感染者人口众多、医疗水平和药物使用的地域差异明显,专家建议以下4类人群对幽门螺杆菌进行根治:

患有消化性溃疡的人群;

慢性胃炎有胃癌家族史的人群;

胃癌术后的人群及其一级家属;

患有胃粘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的患者。

此外,根除幽门螺杆菌可有效预防胃癌,有着来自我国科学、严谨、客观的临床研究数据支持。有相关研究结果表明根除幽门螺杆菌(尤其是在萎缩和肠化发生之前来根除)可以明显降低胃癌发生率。在台湾马祖地区,一项随访15年之久的根除幽门螺杆菌在预防胃癌中的作用相关研究发现,根除幽门螺杆菌后胃癌的发生率下降了25%,胃粘膜萎缩的发病率下降超过70%。

我们的邻国日本也是胃癌高发国家,日本于2013年起开始实施消灭胃癌计划,推荐对12~20岁人群进行幽门螺杆菌筛查,实施该策略后,预期至2020年日本胃癌病死率可下降约40%。现有的大量的基础和临床研究证据支持幽门螺杆菌感染者行根除治疗。


十二指肠溃疡的治疗方法

(1)一般治疗

生活要有规律,避免过度劳累和精神紧张。注意饮食规律,戒烟、酒。服用NSAID者尽可能停用,即使未用亦要告诫患者今后慎用。

(2)治疗消化性溃疡的药物及其应用

治疗消化性溃疡的药物可分为抑制胃酸分泌的药物和保护胃黏膜的药物两大类,主要起缓解症状和促进溃疡愈合的作用,常与根除幽门螺杆菌治疗配合使用。

(3)根除幽门螺杆菌治疗

对幽门螺杆菌感染引起的消化性溃疡,根除幽门螺杆菌不但可促进溃疡愈合,而且可预防溃疡复发,从而彻底治愈溃疡。因此,凡有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消化性溃疡,无论初发或复发、活动或静止、有无合并症,均应予以根除幽门螺杆菌治疗。杀灭幽门螺杆菌作用的抗生素有克拉霉素、阿莫西林、甲硝唑(或替硝唑)、四环素、呋喃唑酮、某些喹喏酮类如左氧氟沙星等。PPI及胶体铋体内能抑制幽门螺杆菌,与上述抗生素有协同杀菌作用。

(4)外科手术指征

由于内科治疗的进展,目前外科手术主要限于少数有并发症者,包括:①大量出血经内科治疗无效;②急性穿孔;③瘢痕性幽门梗阻;④胃溃疡癌变;⑤严格内科治疗无效的顽固性溃疡。

幽门螺杆菌会传染吗 幽门螺杆菌感染无症状者可不治疗

一些专家学者不提倡根除幽门螺杆菌,最大的顾虑或许基于我国幽门螺杆菌感染无症状人群太庞大,以及根除方案混乱导致抗生素滥用等。根除幽门螺杆菌往往需要3-4种药物联合使用,其中至少两种是抗生素,抗生素的使用其实是把双刃剑,杀死病菌的同时也可能带来其他问题,比如胃部不适、肝功能损害、皮疹以及肠道菌群紊乱等。

所以,尽管研究显示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胃癌之间存在明确的相关性,但这并不是说感染了幽门螺杆菌就一定会得胃癌。胃癌的发生与遗传、饮食结构不合理、环境污染严重以及病菌感染等多种因素有关,幽门螺杆菌感染只是其中重要的致病因素之一,而且幽门螺杆菌感染者中最终仅有不到1%发生胃癌。所以专家建议,幽门螺杆菌感染无症状者可不治疗,以免增强其耐药性。


消化性溃疡最重要的发病原因 幽门杆菌感染因素

幽门杆菌感染是消化性溃疡的主要病因,消化性溃疡患者的幽门螺杆菌检出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普通人群,成功根除幽门螺杆菌后溃疡复发率明显下降。


幽门螺旋杆菌的治疗方法

第一步:科学治疗,选择适合的根除方案:

根除幽门螺杆菌的方案有很多:三联疗法、四联疗法、益生菌疗法等等。根除幽门螺杆菌药物也很多:奥美拉唑、阿莫西林、甲硝唑、庆大霉素、呋喃唑酮、卫悦可益生菌等等。在这么多得方案和药物中,我们一定要选择适合自己的。

比如,平时不经常用抗生素的,可以用奥美拉唑+阿莫西林+甲硝唑等,这个方案价格便宜,经济负担小,对耐药性较低的人群效果也比较理想。如果平时经常使用抗生素的,我则会选择奥美拉唑+阿莫西林+呋喃唑酮的方案,这个方案根除率高,但是副作用较大。如果不良反应较为强烈的,我会选择卫悦可益生菌,这个方案根除率较高、不良反应较少,但是价格略高。

总之,不管选择哪一种方案,只要适合自己就好。

第二步:注意愈后,避免幽门螺杆菌反复:

大家都知道幽门螺杆菌是很容易反复的,所以在清除幽门螺杆菌之后,一定要做好愈后护理,给胃调节局部微生态的时间,逐渐恢复对幽门螺杆菌的免疫力。

在这期间我一般严格按照预防幽门螺杆菌的注意事项,来调整自己的生活方式。比如:实行分餐制,避免家庭间的相互传播;不吃生食、不喝生水;极为注意口腔卫生等等。同时偶尔使用一些益生菌,来帮助胃恢复微生态。

幽门螺杆菌如何治疗?只要做好这两步就够了。对于耐药性幽门螺杆菌感染,可以在治疗方案增加益生菌制剂,提高三联、四联的根除率。

消化性溃疡的治疗措施有哪些

一般治疗:生活要有规律,避免过度劳累和精神紧张。注意饮食规律,戒烟、酒。服用NSAID 者尽可能停用,即使未用亦要告诫患者今后慎用。

治疗消化性溃疡的药物及其应用:治疗消化性溃疡的药物可分为抑制胃酸分泌的药物和保护胃黏膜的药物两大类,主要起缓解症状和促进溃疡愈合的作用,常与根除幽门螺杆菌治疗配合使用。

根除幽门螺杆菌治疗:对幽门螺杆菌感染引起的消化性溃疡,根除幽门螺杆菌不但可促进溃疡愈合,而且可预防溃疡复发,从而彻底治愈溃疡。因此,凡有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消化性溃疡,无论初发或复发、活动或静止、有无合并症,均应予以根除幽门螺杆菌治疗。

溃疡复发的预防:有效根除幽门螺杆菌及彻底停服NSAID,可消除消化性溃疡的两大常见病因,因而能大大减少溃疡复发。对溃疡复发同时伴有幽门螺杆菌感染复发(再感染或复燃)者,可予根除幽门螺杆菌再治疗。

消化性溃疡的危害是不言而喻的,患者们都希望能够尽快得到治疗康复,但是消化性溃疡的治疗一定要根据个人的体制以及发病原理来进行,因人而异才能治标又治本!所以,患者应该首先去医院检查诊断后根据个人情况选择具体的治疗方法。

根除小细菌预防胃癌变 不能忽视的幽门螺杆菌

“幽门螺杆菌感染了全世界半数以上的人口。在中国的感染率也非常高,但它在不同的地区有不同的感染率。几年前曾经有过调查,幽门螺杆菌在北京的感染率为57%,上海的感染率为59%。广东省最低只有42%。为什么北京、上海的感染率那么高呢?这可能与这些大城市基础的流动人口比较多有一定的关系。其中值得注意的是,儿童的感染率是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增加,大家知道小孩身上本来是没有幽门螺杆菌的,但因为大人有幽门螺杆菌,所以传染给了孩子,而且随着孩子年龄的增加,在社会上接触面越来越广,所以感染率就越来越高了。在日常生活中保持一个良好的卫生习惯,注意喝水卫生、吃饭分餐具等,会降低感染幽门螺杆菌的几率”。

二、感染幽门螺杆菌会得哪些疾病?

小细菌可致大毛病,人感染幽门螺杆菌后,会引发许多疾病。

第一 慢性胃炎

慢性胃炎很大一部分是因为感染了幽门螺杆菌,尤其是活动性胃炎,几乎100%都由幽门螺杆菌引起的。

第二 消化性溃疡

如果你得了十二指肠溃疡和胃溃疡,一定要想到根除幽门螺杆菌,如果不治幽门螺杆菌,溃疡是治不好的。

第三 低度恶性胃MALT淋巴瘤

低度恶性胃MALT淋巴瘤并不是胃癌,在根除幽门螺杆菌以后,这个淋巴瘤会缩小甚至消失。

治疗幽门螺杆菌的药物有哪些

第一步、科学治疗,选择适合的根除方案:

根除幽门螺杆菌的方案有很多:三联疗法、四联疗法、益生菌疗法等等。根除幽门螺杆菌药物也很多:奥美拉唑、阿莫西林、甲硝唑、庆大霉素、呋喃唑酮、卫悦可益生菌等等。在这么多得方案和药物中,我们一定要选择适合自己的。

比如,平时不经常用抗生素的,可以用奥美拉唑+阿莫西林+甲硝唑等,这个方案价格便宜,经济负担小,对耐药性较低的人群效果也比较理想。如果平时经常使用抗生素的,我则会选择奥美拉唑+阿莫西林+呋喃唑酮的方案,这个方案根除率高,但是副作用较大。如果不良反应较为强烈的,我会选择卫悦可益生菌,这个方案根除率较高、不良反应较少,但是价格略高。总之,不管选择哪一种方案,只要适合自己就好。

第二步、注意愈后,避免幽门螺杆菌反复:

大家都知道幽门螺杆菌是很容易反复的,所以在清除幽门螺杆菌之后,一定要做好愈后护理,给胃调节局部微生态的时间,逐渐恢复对幽门螺杆菌的免疫力。

在这期间我一般严格按照预防幽门螺杆菌的注意事项,来调整自己的生活方式。比如:实行分餐制,避免家庭间的相互传播;不吃生食、不喝生水;极为注意口腔卫生等等。同时偶尔使用一些益生菌,来帮助胃恢复微生态。

幽门螺杆菌如何治疗?只要做好这两步就够了。对于耐药性幽门螺杆菌感染,可以在治疗方案增加益生菌制剂,提高三联、四联的根除率。

幽门螺杆菌首次根治很重要

随着胃癌成为中国第二大常见癌症,正确防治胃癌已成为刻不容缓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幽门螺杆菌感染使胃癌的患病危险增加了2.7-12倍,同时是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的主要致病因素。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幽门螺杆菌与溃疡学组组长、南昌大学附一医院消化内科吕农华教授指出:“幽门螺杆菌感染是世界性的问题,在中国,每两个人中就可能有一人感染幽门螺杆菌。目前,由于不规范的治疗,导致幽门螺杆菌对抗生素耐药,三联疗法的根除率日趋下降,所以正确认识幽门螺杆菌感染、规范幽门螺杆菌检测和治疗尤为重要。”

70岁以上感染率高达78.9%

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简称Hp。1982年,澳大利亚学者巴里·马歇尔和罗宾·沃伦发现了幽门螺杆菌,并证明该细菌感染胃部会导致胃炎、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和胃淋巴瘤甚至胃癌。幽门螺杆菌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最高警示级别的I类致癌物,与胃癌及胃MALT淋巴瘤的发生密切相关。此外,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幽门螺杆菌也是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的主要致病因素。

我国20-40岁人群感染幽门螺杆菌的几率为45.4%-63.6%,70岁以上高达78.9%,然而其感染潜伏期长、难以察觉,20%感染者没有明显症状。目前幽门螺杆菌最常用的检测方法为快速尿素酶检测和呼气试验,快速尿素酶检测对做胃镜的患者是快捷、便利的,当然也是有创的;呼气试验的特点是无创、准确率高。吕农华建议市民应该到具有检测资格的医院及检测中心进行幽门螺杆菌的检测。

胃癌高危人群需根除

检测出幽门螺杆菌后,医生对于是否需要立刻着手进行根治却有不同见解。对此,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消化科主任房静远教授指出,目前全球已有超过40%的胃癌患者来自中国,幽门螺旋杆菌与胃癌已被证实有密不可分的关系,临床研究显示:根除幽门螺杆菌可以降低胃癌发生风险约39%。根据我国第四次幽门螺杆菌感染处理共识,如幽门螺杆菌阳性患者又同时伴有消化性溃疡(不论是否活动和有无并发症史)、胃MALT淋巴瘤、慢性胃炎伴消化不良、慢性胃炎伴胃黏膜萎缩、糜烂、早期胃肿瘤已行内镜下切除或手术胃次全切除、胃癌家族史等,应尽早进行根除治疗。“我们呼吁这部分高危人群尽早确诊,尽早根治,对自己的身体负责。”

首次治疗应选最有效方案

目前临床上最常见的幽门螺杆菌治疗方案为三联或四联疗法。三联疗法是:质子泵抑制剂(PPI)+两种抗生素;四联疗法是:质子泵抑制剂(PPI)+两种抗生素+铋剂。吕农华介绍,治疗上过去多采用三联疗法,但临床治愈率低于80%,且成功率还在日趋下降。她分析说,导致Hp根除失败的原因主要包括:不合理的治疗方案、患者依从性差、胃内细菌负荷量大、CYP2C19基因多态性以及对抗生素产生耐药等,其中抗生素耐药是根除率下降的主要原因。而导致Hp产生耐药的原因主要有三点:一是抗生素的滥用,很多不该使用抗生素的场合违规使用了抗生素,还有就是动物饲料中大量添加抗生素;二是治疗方案不规范,包括不合理联合用药以及不按疗程全程用药。服用抗HP药物,必须严格按照医嘱完成疗程,至少10-14天坚持服药;三是根除适应证掌握不严。此外,患者不定时服药、私自减少药量等均可导致根除治疗失败。

“所以,目前国际上推荐仅在克拉霉素低耐药(耐药率15%-20%)地区,首先推荐铋剂四联疗法。我们国家克拉霉素耐药率普遍已超过20%,所以三联疗法不再适合中国,应首选铋剂四联疗法根除幽门螺杆菌,根除率可以达到95%以上。”吕农华介绍,首次成功根除幽门螺杆菌尤为重要,研究发现,如首次根除不成功,由于抗生素耐药的原因,再次根除的成功率将大大降低。所以,根除幽门螺杆菌的治疗目标就是尽可能确保首次根除成功率,选择最有效的根除方案。

相关推荐

胃窦炎如何治疗

胃窦炎是一种慢性胃部疾病,很多时候这种病情不仅造成了患者心理上的伤害,更多的是给患者身体带去伤害。面对胃窦炎的治疗很多患者都不知道怎么面对,下面我们看下胃窦炎患者要如何治疗?胃窦炎患者要如何治疗?慢性非萎缩性胃炎的治疗目的是缓解消化不良症状和改善胃黏膜炎症。治疗应尽可能针对病因,遵循个体化原则,对无症状、幽门螺杆菌阴性的非萎缩性胃炎的患者无需特殊治疗。1.关于根除幽门螺杆菌慢性非萎缩性胃炎的主要症

浅表性胃炎到底需不需要治疗

什么是浅表性胃炎自从胃镜出现后,胃镜的在胃部疾病的诊断中的地位越高,从过去叫法混乱的各种“慢性胃炎”,逐步统一为三类:浅表性胃炎(非萎缩性胃炎)、萎缩性胃炎和和特殊类型胃炎。胃镜下视角看浅表性胃炎:胃粘膜充血、水肿及点状出血与糜烂或伴有黄白色粘液性渗出物。红肿充血是炎症的普遍表现,就像眼结膜感染了会泛红、充血的道理一样。显微镜下的视角浅表性胃炎:与萎缩性胃炎的区别在于,显微镜下看,浅表性胃炎的腺体

非萎缩性胃窦炎的症状及治疗

临床表现多数慢性非萎缩性胃炎患者可无任何症状,有症状者主要表现为上腹痛或不适、上腹胀、早饱、嗳气和恶心等非特异性消化不良症状。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可伴或不伴有慢性胃炎,根除幽门螺杆菌后慢性胃炎组织学可得到显著改善,但并不能缓解多数组织学改善者的消化不良症状,提示慢性胃炎与消化不良症状无密切相关。治疗慢性非萎缩性胃炎的治疗目的是缓解消化不良症状和改善胃黏膜炎症。治疗应尽可能针对病因,遵循个体化原则,对

如何根除幽门螺杆菌

目前临床上用的做多的幽门螺杆菌治疗方案为三联疗法:三联疗法简介:胃三联疗法是指胶体铋剂或者质子泵抑制剂(PPI)+两种抗生素的治疗方法。一般来说三联用药时间是一至二周。此外,还可根据病情适当使用胃黏膜保护剂,促进胃排空药物、抗胆碱类药物等。三联疗法的优势:相对于单一抗生素疗法及二联疗法,三联疗法具有根除率高的优势。在前几年,幽门螺杆菌耐药性没有如今那么常见的时候,三联疗法的根除率可以达到85%-9

幽门螺杆菌阳性就代表感染吗

幽门螺杆菌阳性也未必感染幽门螺杆菌呈阳性,也不能说明已经感染幽门螺杆菌。因为这种检查是抽血检测有没有幽门螺杆菌抗体,如果幽门螺杆菌抗体阳性,说明他以前确实感染过幽门螺杆菌,但现在胃内是否仍有这种细菌,还不能肯定。幽门螺杆菌有多种检查方法,包括有创检查和无创检查。随着C14呼气试验的普及和C13呼气试验的崛起,这两种无创检查方法逐渐成了检查HP感染与否的主流手段。这两种检查,不仅可以查出患者是否感染

十二指肠溃疡的治疗

药物治疗的目标就是消除病因和控制症状,促进溃疡愈合,预防复发及避免并发症 目前最常用的药物分为以下几类:1、抑制胃酸分泌药:目前临床上主要有H2受体拮抗剂(H2-RA)及质子泵抑制剂(PPI)。H2-RA可抑制基础及刺激的胃酸分泌,常用的如西咪替丁、雷尼替丁、法莫替丁和尼扎替丁;PPI作用于壁细胞胃酸分泌终末步骤中的关键酶H+-K+ATP酶,使其不可逆失活,抑酸作用更强且作用持久。PPI促进溃疡愈

胃溃疡的症状及治疗

1、反酸患有此病的患者,会有长期反酸的症状,偶可见胸骨后疼痛,灼烧感;2、嗳气、打嗝胃溃疡患者也会有吃饱后由于消化不良等,会出现,打嗝、嗳气的症状,常持续30分钟左右;3、长期上腹疼痛患者在吃饭后1小时左右会感觉腹痛、空腹疼痛,饭后缓解,严重者也不见得会缓解;4、呃逆饭后老呃呃作响,提示胃部供血不足或者功能紊乱。5、腹胀这是由于消化不良导致的症状,患者自我感觉饭后饱胀,很久才能消化完,常伴有打嗝、

幽门螺杆菌传染吗

深居胃黏膜兴风作浪的幽门螺杆菌(简称Hp),近年发现幽门螺杆菌并不那么老实,不仅与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胃癌有关,还可引起其它器官和组织疾病,特别是心血管疾病、贫血以及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只要消灭Hp,这些疾病可意外改善或恢复。幽门螺杆菌感染是我国感染率最高的一种慢性疾病,是慢性胃炎的主要病因,它启动了一系列致病事件,导致萎缩性胃炎、化生、异型增生和最终胃癌的发生。根除幽门螺旋杆菌可预防胃粘

胃内幽门螺杆菌感染危害

1、幽门螺杆菌会导致胃炎患者久治不愈,甚至与上消化道疾病有密切的联系,尤其是慢性疾病,如:慢性胃炎、胃溃疡的诱发和反复发作与幽门螺杆菌有着必然的联系。2、目前(21世纪初)已证实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胃腺癌、胃粘膜相关性淋巴瘤有着密切的联系,其中80%的胃溃疡都有幽门螺旋杆菌感染。3、胃粘膜相关性淋巴样组织样(MALT)恶性淋巴瘤。根除幽门螺杆菌可治愈消化性溃疡,防止溃疡复发。4、幽门螺杆菌通常寄居在人

螺旋杆菌超标是怎么回事

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在我国相当普遍,人群幽门螺旋杆菌的感染率约59%,但大多数感染者终身无症状,仅小部分表现为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极少数发展为胃癌或者胃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因此,健康体检时发现存在幽门螺旋杆菌,不一定都需要杀菌治疗。但对于幽门螺旋杆菌超标并且胃部有不舒适症状的人,就需要到专科就诊。有些患者需要做杀菌治疗,但根除幽门螺旋杆菌所用药物的种类、剂量、疗程与其他细菌感染不同。普通抗生素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