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俞什么意思
胃俞什么意思
胃俞穴,经穴名。出《针灸甲乙经》。属足太阳膀胱经。胃之背俞穴。
“胃俞穴”:“胃”,胃腑也。“俞”,输也。该穴名意指胃腑的湿热水气由此外输膀胱经。
肝俞是什么意思 肝俞主治病症
1.消化系统疾病:急慢性肝炎,胆囊炎,慢性胃炎,胃扩张,胃痉挛,黄疸;
2.五官科系统疾病:眼睑下垂,结膜炎,青光眼,夜盲症,视网膜炎;
3.精神神经系统疾病:偏头痛,神经衰弱,肋间神经痛,精神病;
4.外科系统疾病:淋巴结结核,胃出血,肠出血,胆石症;
5.其它:月经不调等。
中膂俞是什么意思
1、中膂俞穴:经穴名。属足太阳膀胱经。亦称中膂内俞,出《针灸甲乙经》。《灵枢.刺节真邪》名中膂。《千金要方》。
2、别名:中膂,中膂内俞,脊内俞。
3、名解:中膂俞:中,与外、与旁相对,指体内。膂,脊骨也。俞,输也。中膂俞名意指脊骨中的气化之气由此外输膀胱经。
4、本穴位在脊背下部,脊骨为肾之所主,内藏水液,水液气化后由此外输膀胱经,故名中膂俞。别名之意与中膂俞同。
5、穴位含义:脊骨内的气化之气由此外输于膀胱经。
6、气血特征:气血物质为水湿之气。
7、运行规律:外散之热循膀胱经上行,冷降之液循膀胱经下行。
肾俞是什么意思
肾俞穴,经穴名。出《灵枢。背腧》。属足太阳膀胱经。肾之背俞穴。
别名:高盖。
1.“肾俞穴”:“肾”,肾脏也。“俞”,输也。肾俞穴意指:肾脏的寒湿水气由此外输膀胱经。
2.“高盖穴”:“高”,天部也,气也。“盖”,护盖也。高盖名意指肾脏外输膀胱经的气血物质为天部的水湿之气。本穴物质为肾脏输出的寒湿水气,所处为天部,为卫外之护盖,故名高盖。
腰俞是什么意思
腰俞穴,经穴名。出《素问.缪刺论》。属督脉。
别名:髓空穴,背解穴,腰户穴,腰柱穴,髓俞穴。
1.腰俞:腰,腰部也。俞,输也。腰俞名意指督脉的气血由此输向腰之各部。本穴物质为长强穴传来的水湿之气,至本穴后,因其散热冷缩水湿滞重,上不能传于腰阳关穴,下不得入于长强穴,因此输向腰之各部,故名腰俞。腰户名意与腰俞同。
2.髓空穴:髓,肾之精也,气也。空,空虚也。髓空名意指督脉的上行强劲之气至此后即变空虚。本穴物质为长强穴传来的强劲之气,至本穴后散热冷缩而成天之下部的湿冷水气,天之上部气血为空虚之状,故名髓空。髓俞名意与髓空同。
3.背解穴:背,背部也。解,散也。背解名意指督脉的上行阳气至此为散解之状。理同髓空名解。
4.腰柱穴:腰,腰部也。柱,支柱也。腰柱名意指本穴外输腰部的气血为腰部阳气的栋梁支柱。本穴外输腰部的气血为温性的水湿之气,此气对于寒湿之地的腰部来说则为阳热之气,它为充实腰部阳气的栋梁支柱,故名腰柱。
膀胱俞的意思是什么
膀胱俞穴,经穴名,属足太阳膀胱经。膀胱背俞穴。
膀胱俞穴:膀胱,膀胱腑也。俞,输也。膀胱俞名意指膀胱腑中的寒湿水气由此外输膀胱经。
中医针灸助排湿
1、肺俞穴
湿热体质偏于湿热内蕴,表现为痤疮、口臭的可以选用肺俞穴。肺俞穴中的肺就是指的肺脏,俞就是输的意思。所以,肺俞这个名字的意思就是指肺脏的湿热水汽由此外输膀胱经。肺俞位于背部第三胸椎棘突下左右旁开二指宽处。取穴时一般采用正坐或俯卧姿势,对清肺经的湿热疗效显著。操作时,用食、中二指端在穴上按揉,约揉15-30次,用两手大拇指腹自肺俞穴沿肩胛骨后缘向下分推,约分推30-50次。
2、中脘、足三里、阴陵泉
可以和胃健脾,促进脾胃运化水湿,阴陵泉是脾经的合穴,也可以健脾除湿。这三个穴位也都比较适合湿热体质的人进行按摩。
3、八髎穴
在骶椎上,分上髎、次髎、中髎和下髎,左右共八个穴位,分别在第一、二、三、四骶后孔中,合称“八穴”。八髎穴有清热利湿的作用,可每天按摩2次,每次15分钟,对于湿热体质偏于湿热下注的人比较适合。
4、丰隆、三阴交、内庭、足三里
如果拔火罐,可以选择丰隆、中脘、内庭、三阴交、丰隆、足三里、阴陵泉,这样的顺序。
膈俞的意思是什么 膈俞主治病症
消化系统疾病:神经性呕吐、胃炎、胃溃疡、肝炎、肠炎、肠出血、胃痛等;
外科系统疾病:厌食、食道癌、胃癌、食道狭窄、淋巴结结核、胸膜炎等;
呼吸系统疾病:哮喘、咳嗽、支气管炎等;
皮肤方面疾病:面色青黄、眼袋、皮肤粗糙等;
其它:贫血、慢性出血性疾患、膈肌痉挛、荨麻疹、小儿营养不良等。
刮痧想吐怎么回事 恶心想吐刮痧方法
取穴
胃俞、胃仓、膈俞、隔关、内关、足三里。
治法
用刮痧法。均取双侧依次刨刮至出现痧痕为度。若兼形寒畏冷加温灸脾俞、肾俞、足三里。每日1次。
主治
主治反胃、恶心。屡用效佳。
取穴
胃俞、肾俞、足三里。脾胃虚寒配脾俞、中魁;脾肾阳衰配气海、章门、水分;气阴两虚配中脘、梁门、天枢。
治法
用刮痧法,先刮主穴至出现痧痕为止,每日1次。再随证加刮配穴:脾胃虚寒,其中以针点刺中魁穴,手法力度中等,操作范围较广泛;脾肾阳衰的手法力度中等,操作范围较局限;气阴两虚的手法力度宜轻,操作范围较广泛。
主治
主治反胃、恶心、呕吐。用之临床可取得一定的疗效,若配以药物治疗则疗效较佳。术前应明确诊断,以免延误病情。
取穴
脾俞、胃俞、意舍、胃仓、关元、府舍、中脘、内关、足三里。
治法
用刮痧法。先刮背部的脾俞、胃俞、意舍、胃仓,再刮腹部的关元、府舍、中脘,然后刮上肢前臂、内关及下肢部的足三里穴。用泻法或平补平泻法,刮至出现痧斑为度。每日或隔日1次。
主治
主治反胃、恶心想吐。屡用有效。
气海俞是什么意思
气海俞穴,经穴名。出《太平圣惠方》。属足太阳膀胱经。气海穴,脐下的气海穴也,指气血来源于生气之海的腰腹内部。俞,输也。气海穴俞穴名意指腰腹内部的温热水气由此外输膀胱经。本穴物质为来自于腰腹内部的湿热水气,所对应的部位为脐下的气海穴,故名气海俞穴。
肝俞是什么意思
肝俞穴,经穴名。出《灵枢。背俞》。属足太阳膀胱经。肝之背俞穴。
“肝俞穴 ”:“肝”,肝脏也。
“俞”:输也。肝俞名意指肝脏的水湿风气由此外输膀胱经。
三焦俞是什么意思
三焦俞穴,经穴名。出《针灸甲乙经》。属:足太阳膀胱经。
“三焦俞穴”:“三焦”,三焦腑也。“俞”,输也。三焦俞名意指三焦腑的水湿之气由此外输膀胱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