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香炉瓜的药用价值

香炉瓜的药用价值

香炉瓜:又名灯笼瓜、五彩瓜。一年生草本植物,瓜形上圆下方,下部有3-5个小凸起,很象庙里的小香炉,由此得名“香炉瓜”。瓜生红、白、褐、青、绿、蓝等多种彩色,极美观,故又叫“五彩瓜”。 除此之外恰似多云转阴之状,中间如一条龙色腰带,下部灰褐色至淡红色,偶尔有几条彩纹或图案,并有3-5个小包凸起,被上面一顶大帽紧紧箍住,如同《西游记》中唐僧给孙悟空的紧箍咒一般,又好像雄雌同体或子从母出,奇特无比,妙不可言,此瓜是我国传统吉祥物,该瓜花朵较大,并散发出如兰草、紫罗兰、山茶花的香味,瓜肉口感好,炒食、红烧均可。

“福彩瓜”又名:香炉瓜、福寿瓜、灯笼瓜。好看:瓜形上圆下方, 很象庙里的香炉,所以叫香炉瓜。瓜肉质,口感面、粉、甜、嫩...花、叶具有很好的药用价值。具有治血排浓、消肿解毒、散淤止血的功效;可治吐血、子宫出血、水火汤伤、消炎清热的功效。

香炉瓜的形态

香炉瓜生长势强,生长速度快,前期适当控制浇水,中期适时浇水,瓜坐住后浇1次大水,并追施1次磷酸二铵水溶液,磷酸二铵的用量为10千克/667平方米,后期控制浇水,增强品质。香炉瓜侧蔓生长快,6节以下侧蔓必须全部打掉,其余侧蔓留3~4个。根据土壤肥力和生长期每株选留2~4个瓜。

香炉瓜是雌雄同株异花授粉植物,第一个雌花多位于10~12节。棚室种植的香炉瓜须在每天上午10时前进行人工授粉以提高坐果率,授粉后10天见瓜膨大即可确定瓜已经坐住。选留的最后一个瓜坐住后留2片叶摘心。嫩瓜期进行农事操作时注意不要让嫩瓜碰到茎蔓,否则瓜表面易留疤痕。

香炉瓜的功效与作用

香炉瓜为葫芦科一年生草本植物,为观赏南瓜之一种,观赏、食用兼而有之。其生长期为3个月-5个月,一般3月-7月均可播种;花朵较大,并能散发出淡淡的香味;嫩瓜金黄色,以后逐渐转红,成熟的瓜体橙红色,间有浅黄色纵条,下凸部分颜色较浅,多为乳白色;瓜肉质细,可炒食或烧汤,不同于一般的观赏南瓜,瓜肉硬苦不可食。地栽时单株可结5个-10个瓜,约20千克-30千克,单个瓜重1千克-5千克。盆栽时单个重量要小一些;通常可存放4个月-6个月,供作室内陈列观赏

香炉瓜的栽培要点如下:

播种前可将种子放在30℃的水中浸泡4个-5个小时,捞出后置于25℃-30℃的条件下催芽,待其裂口后再行播种;播后5天-7天出苗,2片-3片真叶时移栽定植;地栽的株行距为1.5米×1.5米,盆栽宜选用口径大于40厘米的大盆,每盆一株;栽前要施足基肥,尤以农家肥为好;生长期可生隔20天施一次追肥;无论地栽或盆栽,均需搭架支撑其藤蔓;对过多的侧蔓,应及时予以摘除。为了保证其后代品种纯正,在严格与南瓜类进行花粉隔离。香炉瓜喜肥、喜光、喜湿,但忌涝渍和重茬,在栽培中要尽量避免。

马泡瓜药用价值

马泡瓜,又名马宝蛋、小野瓜、小马泡、毛皮瓜、绿锒铛瓜,是一年生葫芦科匍匐或攀缘草本植物。马泡瓜的藤蔓枝叶和普通甜瓜的几乎是一样的,在没有结果之前很难把两者区别开,只有在黄色的小花凋谢,结出一个个圆溜溜玛瑙似的小果,才知道是马泡。马泡是很难长大的,最大也就青核桃般大小,再大的,就没有见过了。

马泡常野生在玉米地和菜地里,虽然是野草,但是人们给予了它很大的宽容。很少会像对待其它野草那样无情地拔掉,而是会小心翼翼地留下它,给予它充分的生长空间。我想是因为马泡瓜可爱的样子吧,像玻璃球一样圆圆的,摘下来放在手里把玩着,很有意思。

成熟了的马泡瓜瓜皮变得微黄,远远就可以闻到那股瓜熟蒂落的香甜气息,会让人感觉非常甜蜜,美好。玲珑可爱的马泡瓜虽然闻起来味道香甜,但是却并不好吃,它的果皮和果肉非常薄,里面包裹的全是种子。而除了极个别的吃起来是香甜的,绝大部分都是苦涩难当。

那时候摘到的马泡瓜,偶尔会解馋尝上两个,其他的大都是留着把玩了。小小的马泡瓜可是我们的珍宝,有的藏在枕头底下,睡觉的时候把它放在鼻子旁稳着它香甜的气息入睡。有的放在书桌里,上课的时候也有它丝丝香味传到鼻子里。等到下课的时候拿出来,几个小伙伴玩着,抢着,不亦乐乎。直到它慢慢的蔫了,瘪了,才不舍得扔掉。那时候没有空气清新剂,小小的马泡就充当了空气清新剂的角色,纯天然的。

马泡瓜味甘、性凉、苦、无毒、入脾、胃、大肠经;具有解毒、除热、清热、利水、利尿等功效;主治烦渴、火眼、咽喉肿痛、烫伤。据说也是糖尿病者的最佳食品;水肿患者、癌症患者、热病患者、肥胖患者、高血压患者、高血脂患者、嗜酒患者可以多食;不过马泡瓜性凉味苦,不适合腹痛腹泻、脾胃虚弱、肺寒咳嗽的人,因其性凉,胃寒的人吃了有可能腹痛泄泻。

药用价值

黄皮果还有较高的药用价值,叶、果和种子等都可入药,具有消食健胃、理气健脾、行气止痛等功效,俗有“饥食荔枝,饱食黄皮果”之说。果皮可消风肿,去疳积;种子可治疝气、蜈蚣咬伤和小儿头疮。

黄皮果种子富含油分,出油率高达42%,为优良的润滑剂。黄皮果作为一种优质的水果,其果实除鲜食外,尚可加工成果冻、果酱、蜜饯、果饼及清凉饮料等或盐渍、糖渍。所以,在民间黄皮果素有“果中之宝”之称。

夏天吃黄皮果时,可以将果肉、果皮和果核放在口中嚼碎,连渣带汁一并吞下,味虽有些苦,但可以起到降火、治疗消化不良、胃脘饱胀的作用。

暑天到郊外旅行,暑气迫人,倘能备带一些黄皮果,尤以苦味黄皮果更好,口渴或感到头脑闷热不适时,即嚼几个黄皮果,不但生津、止渴,且有预防中暑的好处。

水果性味:甘酸而温、微苦、辛。含丰富的维生素C、糖、有机酸及果胶;果皮和叶含挥发油,叶又含酚类、黄酮甙和氨基酸;树皮含小檗碱、黄柏碱、掌叶防己碱等多种生物碱、甾醇、黏液质、酚类成分。果有消食化痰、理气功效,用于食积不化、胸膈满痛、痰饮咳喘等症,并可解郁热,理疝痛,叶性味辛凉,有疏风解表,除痰行气功效,用于防治流行性感冒、温病身热、咳嗽哮喘、水胀腹痛、疟疾、小便不利、热毒疥癞等症;根可治气痛及疝痛。

黄皮果图册1.防治流行性感冒:黄皮果树叶2斤半,加水24斤,煎至8斤,将汁水滤出、再在药渣上加水20斤,又煎至8斤,将2次滤液合并,再煎煮浓缩至8斤,然后加防腐剂。成人每次服30毫升(约1小酒杯),一日3次。小孩减半,连服3至6天(或每人每日用叶2—3钱,水煎服,连服数天)。治疗和预防流感有显着效果。此方同时可治疟疾。2.肝胃气痛:生黄皮果晒干,每日10个,水煎服。或用黄皮果树根l至2两,水煎后去渣,加黄酒冲服。

3.疝气偏坠:黄皮果树根2两,小茵香5钱,水煎后去渣,冲入黄酒适量,温服,一日2次。

4.风痰流注,寒性脓疡:黄皮果树嫩叶,黄皮果果核焙燥研细,龟板砂炒研末,各4两,炼蜜为丸,如小豆大,每服2钱,一日2次,以黄酒送下。

5.蛔虫上攻,心下痛:黄皮果果6钱(鲜者2两),水煎空腹服。

6.毒蛇、狂犬咬伤:黄皮果树叶2两,焙燥,研细,用适量好黄酒隔水炖煮,一月分2次温服,并以药渣敷于伤口。

7.肠痉挛,肠癌痛,胃神经痛:黄皮果果核炒香,研细末,以水或黄酒送下,每服2钱,一日2至3次。

8.促进孕妇消化:黄皮有促消化的功效,特别是有些苦味的黄皮,可以刺激胆汁分泌,促进消化,使吸收机能畅旺。所以孕妇饭后或食欲不佳时吃一些黄皮有促消化、增进食欲的作用。

9.缓解孕吐的不适:黄皮有和胃,消食,顺气,止呕的作用,适用于肝胃不和导致的孕后恶心呕吐,吐酸水苦水的孕妇,能一定程度上缓解孕吐的不适感。

香椿药用价值

香椿含钙、磷、钾、钠等成分。有补虚壮阳固精、补肾养发生发、消炎止血止痛、行气理血健胃等作用。凡肾阳虚衰、腰膝冷痛、遗精阳痿、脱发者宜食之。香椿中含维生素E和性激素物质,具有抗衰老和补阳滋阴作用,对不孕不育症有一定疗效,故有“助孕素”的美称。香椿是时令名品,含香椿素等挥发性芳香族有机物,可健脾开胃,增加食欲。

香椿的挥发气味能透过蛔虫的表皮,使蛔虫不能附着在肠壁上而被排出体外,可用治蛔虫病。香椿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胡萝卜素等,有助于增强机体免疫功能,并有润滑肌肤的作用,是保健美容的良好食品。

《日华子本草》指出,香椿能”止泄精尿血、暖腰漆、除心腥痼冷、胸中痹冷、痃癖气及腹痛等,食之肥白人。中风失音研汁服;心脾胃痛甚,生研服;蛇犬咬并恶疮,捣敷”。树皮及根皮的内层皮(椿白皮):苦、涩,凉。除热,燥湿,涩肠,止血,杀虫。

用于痢疾,泄泻,小便淋痛,便血,血崩,带下病,风湿腰腿痛。叶(椿叶):苦,平。消炎,解毒,杀虫。用于痔疮,痢疾。果实(香椿子):辛、苦,温。祛风,散寒,止痛。用于泄泻,痢疾,胃痛。[11]

冬瓜药用价值

一、冬瓜全身可入药:冬瓜肉清肺排毒 冬瓜子化痰利湿

冬瓜,古时称水芝、地芝,又因其体形长圆,类似过去的枕头,故又被称为枕瓜。中医认为,冬瓜性凉味甘淡,入肺、大肠、膀胱经。有清热解暑、利尿通便的功效,有助于人体的清肺排毒,且适用于治疗水肿、胀满、痰喘、痔疮等症。

冬瓜全身都可入药:冬瓜皮利水消肿、清热解暑,常用于水肿和体虚浮肿等,还可用于催乳;冬瓜子功效为清肺化痰、利湿排脓,应用于肺热咳嗽、带下白浊等;冬瓜肉有利水、清热、消痰、解毒的功效,可治水肿、咳喘、暑热、消渴、泻痢、痔漏等,还可解酒毒、鱼毒等。

营养学研究发现,冬瓜中钠含量很低,故对动脉硬化症,冠心病、高血压、肾炎、水肿等疾病有良好的治疗作用。而冬瓜子含葫芦巴碱等,可清肺热,排脓,化痰,利湿,适用于治疗慢性气管炎,肺脓肿等。

冬瓜的显著特点是体积大、水分多、热量低,可炒食、做汤、生腌,也可浸渍成冬瓜条。今天教的橙汁冬瓜条就是一个例子。

二、冬瓜利小便 被称为减肥瓜

冬瓜是瓜菜中唯一不含脂肪的蔬果,被称为“减肥瓜”。《神农本草经》中记载其“久服轻身耐老”。陶弘景《本草别录》说:“冬瓜利小便,治腹水肿胀。”后世本草亦多云其有消肿胀、清热毒、利小便的功效。冬瓜中含有丙醇二酸,对防止人体发胖、增进形体健美有很好的作用。冬瓜所含的B族维生素能加速将糖类、淀粉转化为热能,从而减少体内脂肪,有利于减肥。春夏季经常吃冬瓜,对于人体健康尤其是体型偏胖的人群是十分有益的。

需要注意的是,因冬瓜性凉,久病不愈者与阴虚火旺、脾胃虚寒者慎食。再加上冬瓜解热利尿,服滋补药品时忌食冬瓜。

香炉瓜的育苗

大棚和露地均可栽培,播种时间根据当地的终霜早晚而定,哈尔滨地区大棚栽培,一般在3月中下旬播种。先用55℃的温水浸种,边浸边搅拌,当水温降至30℃左右时,浸泡6小时,然后把种子捞出用纱布包好,放于28~30℃的恒温条件下催芽。当芽长1mm时即可播种。育苗土以肥沃田土6份、腐熟过筛的有机肥4份混匀装入8厘米×8厘米营养钵中,每钵播1粒种子覆土厚1厘米左右,然后用塑料膜盖好保温保湿,此时温度保持白天28℃左右,夜间20℃左右,3天左右即可出苗。出苗后白天温度25℃左右,夜间18℃左右,结合浇水灌1~2次苗菌敌防治猝倒病。

定植/香炉瓜

采取搭架栽培,苗龄35天左右,3~4片叶定植为宜,一般在3月25日~4月10日间,定植深度以子叶距地面5mm为宜。每667平方米施有机肥2000千克、复合肥20千克作基肥,该瓜喜高温,采用地膜覆盖提高地温的方法为好,每667平方米保苗1500~1800株

预防中暑应多吃什么 西瓜

西瓜不仅味道好,而且药用价值颇高,能够消暑、解渴、利尿,在民间有“天然白虎汤”之称。西瓜中含有大量的水分,很够很好地清热解暑,除烦止渴,瓜瓤 中几乎囊括了人体所必需的各种营养素,所以俗话说得好:“暑天几块瓜,药剂不用抓”。

茴香药用价值

小茴香有散寒止痛,理气和胃的功效。盐小茴香有暖肾散寒止痛的功效。用于寒疝腹痛,睾丸偏坠,痛经,少腹冷痛,脘腹胀痛,食少吐泻。盐小茴香用于寒疝腹痛,睾丸偏坠,经寒腹痛。

1、治小肠气疼闷,不省人事:小茴香(盐炒)、枳壳(麸炒)各一两,没药半两。诸药为末。每服一钱,热酒调下。

2、治胃痛,腹痛:小茴香子、良姜、乌药根各6g,炒香附9g。水煎服。

3、治肾虚腰痛,转侧不能,嗜卧疲弱者:小茴香(炒,研末)。破开猪腰子,作薄片,不令断,层层掺药末,水纸裹,煨熟。细嚼,酒咽。

4、治遗尿:小茴香6g,桑螵蛸15g。装入猪尿胞内,焙干研末。每次3g,日服2次。

5、治胃脘部、脘腹部胀痛:小茴香、枳壳各12克,台乌药10~12克,川厚朴8~12克,佛手8~10克,陈皮、甘草各8克。用法:加水煎成300毫升,每日分2次温服。

木瓜的药用价值

宣木瓜不仅有营养价值,还有药用价值。像很多人群利用宣木瓜来治疗消化不良或者是风湿性关节炎。以下是关于宣木瓜药用价值的介绍。

宣木瓜含有皂苷、黄酮类、苹果酸、柠檬酸、酒石酸、维生素C、鞣质、果胶等有效成分,临床上常用它来治疗风湿性关节炎、腰膝酸痛、脚气肿胀、小腿肌肉痉挛等症。宣木瓜还能消食,可用于治疗消化不良,但胃酸过多者不宜用。

宣木瓜既是药品又是食品,它的药用价值被李时珍,苏颂等古代医学家给予较高的评价。宣木瓜尤其是在抗菌方面效果会更好。

相关推荐

杏的药用价值

杏仁放瓦上焙焦研末,香油调搽患处,治黄水疮。 杏仁研末,用香油调搽,治热疖。 杏仁10克,生姜三片,白萝卜60克,水煎服,治伤风咳嗽。 杏仁12克,水煎服,治咳嗽气喘。 甜杏仁炒熟,每日早晚嚼食七至十粒,或加白砂糖共捣烂,开水冲服,一日两次,治肺病虚弱,老年咳嗽,干咳无痰。 咳嗽寒热。用杏仁半两,去皮尖,在童便中浸七日,取出,温水淘洗,研如泥,加童便三升煎如膏。每服一钱,熟水送下。 上气喘急。有杏仁、桃仁各半两,去皮类,炒研,加水调生面和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十丸,姜蜜汤送下。以微泻为度。 喘促浮肿,小便

梨的药用价值

梨味甘微酸、性凉,入肺、胃经;具有生津、润燥、清热、化痰,解酒的作用;用于热病伤阴或阴虚所致的干咳、口渴、便秘等症,也可用于内热所致的烦渴、咳喘、痰黄等症。梨果:生津、润燥、清热、化痰等功效,适用于热病伤津烦渴、消渴症、热咳、痰热惊狂、噎膈、口渴失音、眼赤肿痛、消化不良。梨果皮:清心、润肺、降火、生津、滋肾、补阴功效。根、枝叶、花有润肺、消痰清热、解毒之功效。 梨籽:梨籽含有木质素,是一种不可溶纤维,能在肠子中溶解,形成像胶质的薄膜,能在肠子中与胆固醇结合而排除。梨子含有硼可以预防妇女骨质疏松症。硼充足时

龙骨药用价值

1、治大人、小儿一切癫狂,惊搐,风痫,神志不宁:龙骨一两(火煅,研极细末),犀角、丹砂、琥珀、天竺黄各五钱(俱研极细末),钩藤、怀生地、茯苓各一两五钱(俱微炒燥,为极细末),苏合香三钱,牛黄二钱(俱用酒溶化)。共十味,总和一处,用胆星八钱,研细末,竹沥一碗,打糊为丸,如梧子大。大人服十丸,小儿服二、三丸,俱用生姜汤调灌。 2、治伤寒脉浮,医以火迫劫之,亡阳,必惊狂,卧起不安者:桂枝(去皮)三两,甘草(炙)二两,生姜三两(切),大枣十二枚(擘),牡蛎(熬)五两,蜀漆(去腥)三两,龙骨四两。上七味,以水一斗二

红菇药用价值

红菇药用价值 主治腰腿疼痛,手足麻木,筋络不舒,痰多气短,大便干燥。入药主治眼目不明,能泻肝经之火,散热舒气。此菇加青仁黑豆和瘦肉炖服,主治贫血。 红蘑中含有多元醇,可医治糖尿病;红蘑内的多糖类物质还可抗肉瘤。因此,它在健胃、防病、抗癌、治糖尿病方面有辅助治疗作用,还有防止过早衰老的功效。红蘑有很好的抗核辐射作用,据俄罗斯研究发现,红蘑能在遭受过核污染的地区很好的生长,而其他生物的生存则不那么乐观。经常食用红蘑,有美颜健肤的功效。中医认为红蘑有益肠健胃、止痛理气、强身健体等功效。 据化学分析,该菌蛋白质,

生蚝药用价值

牡蛎药材是牡蛎科动物大连湾牡蛎、近江牡蛎、长牡蛎的贝壳。牡蛎药材全年可采收,将牡蛎去肉、洗净,晒干可得。 其性微寒,味咸;有重镇安神,潜阳补阴,软坚散结的功效;可治疗惊悸失眠,眩晕耳鸣,自汗盗汗,遗精崩带,胃痛吞酸等病症。性味归经:咸,微寒;归肝、胆、肾经。 功能:平肝息风药;养阴药。煅牡蛎:收敛固涩除酸的作用强,治疗胃疼、胃酸等。生牡蛎:上收下敛,治疗头晕、便稀。有收敛、镇静、解毒、镇痛的作用;牡蛎的酸性提取物在活体中对脊髓灰质炎病毒具有抑制作用,使感染的鼠死亡率降低。 该品多服久服,易引起便秘和消化不

桂枝药用价值

①治太阳中风,阳浮而阴弱,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啬啬恶寒,渐渐恶风,翕翕发热,鼻鸣干呕者:桂枝三两(去皮),芍药三两,甘草二两(炙),生姜三两(切),大枣十二枚(擘)。上五味,细切三味,以水七升,微火煮取三升,去滓,适寒温,服一升;服巳须臾,吸热稀粥一升余,以助药力,温覆令一时许,遍身漐漐微似有汗者益佳。 ②治伤寒八九日,风湿相搏,身体疼烦,不能自转侧,不呕不渴,脉浮虚而涩者:桂枝四两(去皮),附子三枚(炮,去皮,破),生姜三两(切),大枣十二枚(擘),甘草二两(炙)。上五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

佛手药用价值

饮食养生剂量:5~25克,用水煎服。 1、慢性胃炎、胃腹寒痛 佛手30克,洗净,清水润透,切成丁,放瓶中,加低度优质白酒500毫升密闭,泡10日后饮用,每次15毫升。 2、哮喘 佛手15克,藿香9克,姜皮3克,水煎服。 3、白带过多 佛手20克,猪小肠适量,一起炖,食肉饮汤。 4、理气解郁 佛手10克,青皮9克,川楝子6克,水煎服。 5、理气、化痰、止咳 鲜佛手15克(干品6克),开水冲泡,代茶饮;或佛手、玄胡索各6克,水煎服。

杏的药用价值

1、咳嗽寒热。用杏仁半两,去皮尖,在童便中浸七日,取出,温水淘洗,研如泥,加童便三升煎如膏。每服一钱,熟水送下。 2、上气喘急。有杏仁、桃仁各半两,去皮类,炒研,加水调生面和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十丸,姜蜜汤送下。以微泻为度。 3、喘促浮肿,小便淋沥。用杏仁一两,去皮尖,熬后磨细,和米煮粥,空心吃二合。 4、头面风肿。用杏仁捣成膏,调鸡蛋黄涂布上,包头面。药干又涂。七、八次可愈。 5、偏风不遂,失音不语。生吞杏仁七枚,逐日增加至四十九枚,周而复始。食后饮竹沥,直到病愈。 6、喉痹痰嗽。用杏仁去皮、熬黄,取

枸杞药用价值

果实(中药称枸杞子),枸杞药材药用功能与宁夏枸杞同;根皮(中药称地骨皮),有解热止咳之效用。 采收加工:枸杞子:6-11月果实陆续红熟,要分批采收,迅速将鲜果摊在芦蔗上,厚不超过3厘米,一般以1.5厘米为宜,放阴凉处晾至皮皱,然后曝晒至果皮起硬,果肉柔软时去果柄,再晒干。枸杞叶:春季至初夏采摘,洗净,多鲜用。 主要成份:枸杞子含甜菜碱(betane),阿托品(atropine),天仙子胺(gyoscyamine)。 枸杞多糖:枸杞多糖是一种水溶性多糖,是枸杞中最主要的活性成分,相对分子质量为68-200,

糖蒜药用价值

1.蒜水能治小儿久咳; 2.糖蒜佐粥佐酒,酸甜可口,有蒜香,又不辣,解腻祛腥,助消化; 3.蒜能保护肝脏,诱导肝细胞脱毒酶的活性,可以阻断亚硝胺致癌物质的合成,从而预防癌症的发生; 4.蒜的抗氧化活性优于人参,常食能延缓衰老,经常接触铅或有铅中毒倾向的人食用,能有效地防治铅中毒; 5.蒜中含有一种叫硫化丙烯的辣素,其杀菌能力可以达到青霉素的1/10,对病原菌和寄生虫都有良好的杀灭作用,可以起到预防流感、防止伤口感染、治疗感染性疾病和驱虫的功效。 1.避免与芒果同食,以免诱发黄疸; 2.糖蒜一般不与补药同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