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输尿管口囊肿
什么是输尿管口囊肿
输尿管囊肿是输尿管末端在膀胱粘膜下呈囊状扩张突向膀胱失去正常输尿管口外形常呈针孔状因尿流不畅导致上尿路梗阻乱子受精后天Chwalle膜暂时性分隔输尿管芽和尿生殖窦当Chwalle膜溶解不完全时导致本病此外膀胱壁段输尿管肌肉发育异常亦可导致
输尿管囊肿一般以女性多见可出现反复泌尿系感染排尿不畅输尿管持续梗阻输尿管扩张肾积水早期的输尿管囊肿IVP显示输尿管引流不畅伴重度肾畸形之输尿管口囊肿上肾段常不显影下肾段有受压变形囊肿造影剂充盈较差或不显影膀胱内可见球状或蛇头状充盈缺损膀胱镜检可见输尿管囊肿膀胱内的位置开口狭窄或找不到开口随着蠕动波的到达和消退以及膀胱内压的变化囊肿可“忽大忽小”
最常见的是尿路扩张积水和尿路感染B超检查可显示膀胱内有薄壁囊性肿块静脉尿路造影显示肾输尿管扩张积水合并重复畸形时亦可显示膀胱镜检可见输尿管开口处呈囊状扩张开口呈针尖样随输尿管蠕动时张时缩。
根据病变程度对上尿路的影像以及是否伴有其他尿路畸形而定治疗目的是解除梗阻根除感染和保护肾功能常用手术方法有经尿道切除及抗逆流的输尿管膀胱再植术如果囊肿比较小可以不需要手术治疗
输尿管囊肿怎么治疗
输尿管囊肿是由于输尿管口先天性狭窄或功能性挛缩及输尿管壁发育不全,以致输尿管下端各层形成一囊肿突入膀胱之内。 输尿管囊肿多以尿路梗阻并发感染为主要症状,表现为反复发热、脓尿及不同程度的排尿困难,甚至可致尿潴留。由于异位输尿管囊肿位于膀胱颈或及后尿道,故在女孩排尿时,部分囊肿可脱垂至尿道口外,但也偶见输尿管囊肿绞窄形成一大出血性肿物者。如尿路梗阻严重,双侧肾受回压及感染影响,可导致尿毒症。 对于小的单纯性输尿管囊肿,无尿路梗阻,也无临床症状,就不需要治疗,但对于并发尿路梗阻的异位输尿管囊肿,除用抗生素控制泌尿系感染外,根据患侧肾及输尿管情况决定手术方法。如果患侧上半肾的功能不良,则应做患侧上半肾切除术;如果术后仍有症状,再处理输尿管囊肿。如患侧肾功能良好,则做输尿管囊肿切除及防反流的输尿管膀胱再吻合术,或经尿道于输尿管囊肿底部开窗
囊肿的诊断和鉴别
诊断:
1、囊肿形态大多为圆形,突出皮肤表面为半圆形。一般多位于真皮及皮下组织。因有囊壁包裹,故边缘光滑整齐,与周围组织粘连少,故触之光滑有弹性及囊性感。其表面皮肤多无炎症,而呈正常皮色。一般发展有限局性,不会无限扩大造成局部压迫症状。
2、应与下面的症状相鉴别诊断:
1)骶骨囊肿:骨囊肿为骨的瘤样病变,又名孤立性骨囊肿、单纯性骨囊肿(simplebonecyst)。囊壁为一层纤维包膜,囊内为黄色或褐色液体。
2)输尿管囊肿:是输尿管末端的囊性扩张。胚胎发育期输尿管与尿生殖窦之间的隔膜未吸收消退,形成输尿管口不同程度的狭窄,也可是输尿管末端纤维结构薄弱或壁间段的行径过长、过弯等因素引起,经尿流冲击后形成囊性扩张突入膀胱。
3)纵隔囊肿:纵隔囊肿(cyst of mediastinum)属纵隔肿物(mediastinal masses)中的一类,有将其归属于纵隔肿瘤(mediastinal tumor)者,但较多人主张将其与纵隔肿瘤分别叙述。
对于囊肿的鉴别,不只是鉴别囊肿和其他疾病,不同囊肿之间也是需要鉴别的,这个大家要知道,因为不同种类的囊肿的治疗方法还是非常不一样的,所以我们面对囊肿的时候首先就是要鉴别正确。
输尿管口囊肿的病因
因尿流不畅导致上尿路梗阻。卵子受精后37天Chwalle膜暂时性分隔输尿管芽和尿生殖窦,当Chwalle膜溶解不完全时导致本病。此外,膀胱壁段输尿管肌肉发育异常亦可导致。
因尿流不畅导致上尿路梗阻。卵子受精后37天Chwalle膜暂时性分隔输尿管芽和尿生殖窦,当Chwalle膜溶解不完全时导致本病。此外,膀胱壁段输尿管肌肉发育异常亦可导致。
输尿管囊肿(ureterocele)是由于输尿管口先天性狭窄或功能性挛缩及输尿管壁发育不全,以致输尿管下端各层形成一囊肿突入膀胱之内。故囊肿的外层为膀胱粘膜,内层为输尿管粘膜,两者之间为很薄的输尿管肌层。
按输尿管口位置与囊肿的关系分为单纯型与异位型。
前者输尿管口较正常位置略有偏移(orthotpic ureterocele)囊肿常较小,影响少,多见于成人,又称成人型。异位输尿管囊肿多较大且并发重肾双输尿管畸形,两根输尿管在通常部位穿透膀胱肌层,下肾部输尿管开口于膀胱三角区,而带有输尿管囊肿,引流上肾部的输尿管,则位于粘膜下层,开口于膀胱颈或后尿道。临床上亦见有介于二型之间者。
什么是肾积水
肾积水的原因很多,可分为机械性和动力性两类,前者如尿路结石、结核、肿瘤、狭窄等;后者如神经源性膀胱功能障碍等。也可按部位分为上尿路梗阻和下尿路梗阻。膀胱内输尿管开口以上至肾盅肾盏处的梗阻称上尿路梗阻,如肾的先天性畸形、肾结石、肾结核、肾肿瘤、肾损伤以及肾邻近器官病变(如腹膜后或盆腔炎性包块、肿瘤、腹膜的纤维化等)的压迫或浸润等,其积水发展速度快,对肾功能影响大。梗阻发生在膀胱及其以下者称下尿路梗阻。如良性前列腺增生症、前列腺肿瘤、脓肿、囊肿,前列腺炎、膀胱颈挛缩、膀胱肿瘤、膀胱结石、尿道肿瘤、尿道结石、尿道狭窄、尿道异物及尿道憩室等。
肾积水最常见的是先天性梗阻,发病率在小儿为1:1000,约2/3的患儿为男性,病变以左侧居多,约20%的患儿双侧肾积水。如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多由先天性狭窄,先天性环状肌纤维缺乏、肾盂高位出口、瓣膜或皱襞、异位血管或纤维条索所致,还有多囊肾,海绵肾以及尿酸肾病等;先天性输尿管梗阻病因有畸形,如输尿管瓣膜、输尿管异位开口、输尿管口囊肿、下腔静脉后输尿管、先天性巨输尿管、膀胱输尿管返流(VUR)等;先天性尿道外口及包茎口狭窄、后尿道瓣膜是男性婴幼儿尿道梗阻的常见病因。总之,尿路发生梗阻后,梗阻部位愈高,阻塞愈完全,梗阻时间愈长,肾积水程度就愈重,尤其是继发结石和感染时对肾功能的影响更严重。
输尿管囊肿手术费用
输尿管囊肿是输尿管口狭窄或功能性挛缩致输尿管远端形成囊状扩张突入膀胱囊肿内可并发结石以尿路梗阻并发感染,为这要症状单一的小囊肿也无症状可以不处理,定期复查观察囊肿较大伴有症状,应该手术治疗。可以等哺乳期结束后再做手术,相对来说身体恢复的更好了。手术的方法和费用要看术中的情况怎么样,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费用也不一样。
通过你的描述可以用青霉素和甲硝唑做对症治疗勤换内裤多喝水就可以了,多喝水多排尿避免吃辣椒等辛辣刺激性食物局部保持清洁干爽积极抗炎治疗问题不大的
肾结核如何引起肾积水
(1)输尿管口狭窄:当膀胱结核发展到纤维化时,对侧输尿管口可由于疤痕形成而发生狭窄,阻碍了对侧肾的尿液引流,使对侧肾和输尿管发生积水。
(2)输尿管下段狭窄:对侧输尿管口附近的结核病变可经粘膜表面直接蔓延或粘膜下层的浸润,使输尿管口以上的一段输尿管亦因疤痕形成而发生狭窄,引起对侧肾和输尿管积水。
(3)输尿管口闭合不全:正常输尿管由于在膀胱壁中的有斜行的壁间段所具有括约肌的作用,在膀胱收缩时可阻止尿液回流至尿管和肾盂。输尿管口周围的结核病变可由于纤维化使管僵硬而失去括约肌作用,导致输尿管口闭合不全。因此,膀胱内尿液经常可逆流到对侧尿管和肾盂内,引起肾和输尿管积水。
(4)膀胱挛缩:严重的膀胱结核最后必然造成膀胱挛缩。膀胱挛缩使膀胱失去在充盈过程中逐渐扩大容量而维持正常膀胱压力的能力,造成膀胱内压力很高,特别在膀胱有炎症时,经常刺激膀胱收缩,使压力更高。膀胱内的长期高压状态可阻碍肾盂和输尿管的尿液引流或造成膀胱尿逆流至输尿管和肾盂,引起对侧肾和输尿管积水。
容易与膀胱结石混淆的疾病
1、输尿管口结石:结石强回声团的位置在输尿管口,改变体位不移动。横断面检查能显示结石在膀胱无回声腔之外,仔细观察可见结石被黏膜低回声带包绕。纵断面检查,可见结石以上输尿管扩张乃至合并不同程度的肾积水,与膀胱结石容易鉴别。
2、膀胱肿瘤:膀胱肿瘤的主要临床表现为间歇性或持续性无痛性全程肉眼血尿,主要声像图表现为膀胱壁增厚,大多数为局限性增厚,极少弥散性增厚。
3、输尿管囊肿内结石:较小的输尿管囊肿内形成较大的结石时,易误认为膀胱三角区结石。但囊肿内结石随体位移动很少,静置探头仔细观察,可见结石强回声团被呈周期性增大和缩小的小囊腔包绕,囊壁较薄。患侧肾盂和输尿管积水。
4、膀胱憩室结石:膀胱憩室常合并憩室内结石。经过仔细观察结石的位置和活动范围,鉴别较为容易。
输尿管囊肿的手术步骤
1.切口与显露 下腹正中切口,自耻骨联合向上至脐耻中点,切开皮肤,皮下组织及腹白线,将腹膜向上轻轻推开,显露有纵形血管的膀胱前壁。纵行切开膀胱前壁,吸净液体,再用剪刀向上下扩大膀胱切口。
2.囊肿检查 用牵开器拉开膀胱壁切口,检查囊肿为单侧或双侧及囊壁的输尿管口。如为单侧,应了解对侧输尿管口位置。
3.囊壁做支持线并沿囊肿颈部用手术刀或电刀做环形切口。
4.从膀胱内和膀胱外用止血钳和剪刀解剖游离下段输尿管。
5.用直角钳自输尿管旁通过膀胱壁至膀胱外,向上推开腹膜,在原输尿管口上内3cm处切开膀胱黏膜,直角钳顶端分离进入膀胱内并夹住导管带回到膀胱内。
6.将导管缝合到输尿管,以导管作为引导,将输尿管通过其新的开口进入膀胱。
7.关闭原输尿管口部位的膀胱壁肌肉裂口,用剪刀和止血钳游离黏膜下隧道,并将输尿管通过隧道拉出。
8.剪去多余输尿管,输尿管远断端用4-0平制或5-0铬制肠线间断外翻与膀胱吻合,如果输尿管很粗,可以先整形变细后再通过黏膜下隧道与膀胱吻合。
9.经尿道放置气囊导尿管或耻骨上用蕈形导尿管行膀胱造瘘,用5-0铬制肠线连续缝合膀胱切口之黏膜及黏膜下层,用2-0肠线间断缝合膀胱肌层。膀胱外耻骨后间隙放置烟卷引流,分层缝合腹壁切口。
输尿管囊肿电切手术后遗症
输尿管囊肿的主要危害就是引起肾积水,严重的影响肾功能。一般来说做完囊肿电切术输尿管梗阻就会得到缓解。术后不出现感染和输尿管反流,那么这个手术就是成功的。现在医生建议口服消炎药,有一定的好处。现在你就是定期复查尿常规和B超,平时生活注意多喝水不要吃辛辣加强营养。
输尿管囊肿是由于输尿管口先天性狭窄或功能性挛缩及输尿管壁发育不全,以致输尿管下端各层形成一囊肿突入膀胱之内。如果术后仍有症状,再处理输尿管囊肿, 如患侧肾功能良好,则做输尿管囊肿切除及防反流的输尿管膀胱再吻合术,或经尿道于输尿管囊肿底部开窗。可以在去医院做个B超看看.
膀胱脱垂的诊断方法有哪些
诊断
根据病史及典型的临床症状诊断不困难。
鉴别诊断
膀胱膨出
又称阴道前壁膨出。也因分娩、产伤等因素,使膀胱壁、尿道、阴道壁拉长、松弛、变薄,盆内筋膜松弛所致。不同的是膀胱尿道向阴道内膨胀,并从阴道口膨出。
尿道黏膜脱垂
本病多发生于儿童,主要表现为尿道口处紫红色肿块,呈环形围绕尿道口。肿块质软、表面光滑、不伴有疼痛或触痛、易于出血;无尿失禁症状。肿块中央有腔隙,可顺利插入导尿管。
输尿管囊肿脱出
异位输尿管囊肿经膀胱颈部和尿道脱出于尿道口外,成为一大而紫红色的肿块,有时囊肿处还可见到输尿管开口,形似膀胱脱垂。但输尿管囊肿脱出仅能看到一侧输尿管口,而看不到三角区。IVU可见重复肾和重复输尿管,并可见上位肾积水。
膀胱输尿管反流容易与哪些疾病混淆
1.先天性巨输尿管 也可引起肾、输尿管扩张积水,尤其输尿管扩张较显著,与膀胱输尿管反流造成的积水相似,临床表现也相似。但先天性巨输尿管病变位置在输尿管末端,IVU或逆行尿路造影显示输尿管末端狭窄,造影剂排泄梗阻。膀胱造影无输尿管反流。膀胱镜检查输尿管开口正常。
2.输尿管肿瘤 可引起肾、输尿管积水。但输尿管肿瘤以无痛性肉眼血尿为临床特点。IVU或逆行造影可见输尿管内充盈缺损。排尿期膀胱造影无膀胱输尿管反流。膀胱镜检查见输尿管开口正常或有乳头状或菜花状新生物从输尿管口突入膀胱。
3.输尿管结石 可引起肾、输尿管积水。但多有反复发作的腰腹部绞痛或酸胀伴血尿。IVU检查显示输尿管内结石影及排泄受阻。对少量阴性结石,B超或CT检查可发现结石。膀胱造影无膀胱输尿管反流。膀胱镜检查见输尿管开口正常。
4.输尿管口囊肿 可引起肾输尿管积水。IVU显示膀胱内因囊肿突入膀胱形成的充盈缺损。有“眼镜蛇头”样负影,无输尿管反流。但B超及CT检查均显示膀胱内囊性肿物。膀胱镜检查见输尿管口囊性肿物,中央有孔排尿,呈节律性充盈与萎陷。
5.下尿路梗阻性疾病 下尿路梗阻性疾病如前列腺增生症、尿道狭窄、神经源性膀胱等疾病的晚期都可以引起膀胱输尿管反流。无论体格检查、X线检查等都可以发现原发病的表现,更重要的是由下尿路梗阻性疾病引起的膀胱输尿管反流都是双侧性的。
怎么诊断肾盂肿瘤和输尿管肿瘤
排泄性泌尿系造影:镜下可见病变部位充盈缺损,这时候要与基质石鉴别。肾实质肿瘤和囊肿均可能见肾盂肾盏充盈缺损,有时需配合B超和 CT方可确诊。肾盂小的缺损可能因肾动脉及其分支引起。肿瘤可引起输尿管不显影,尤其是输尿管肿瘤时,有统计肾盂癌不显影时l/3系高期即浸润性癌,输尿管癌引起不显影时60%~80%为浸润性。肾积水占35%,输尿管有充盈缺损而发现肾积水者占20%。泌尿系造影正常者85%为低期的肿瘤。
逆行性泌尿系造影:其重要性为:①造影更清晰,尤其是排泄性造影显影不良时;②可能见到病侧输尿管口喷血,下端输尿管肿瘤向输尿管口突出;③直接收集病侧尿行肿瘤细胞学检查或刷取活检;④膀胱镜检查以除外膀胱内肿瘤。
若要明确诊断输尿管造影须使全输尿管充盈。球状头导管输尿管造影,其输尿管导管头似橄榄或橡子块,插入输尿管口荧屏下注入对比剂,可见肿瘤推向上方,输尿管下方扩张如同“高脚杯状”,如系结石则下方不扩张,浸注性肿瘤表面不光滑,尿石并发水肿时可误诊。有时尿石可合并肿瘤。输尿管息肉常表现为表面光滑的长条状充盈缺损。可有分支。输尿管肿瘤时可使以下导管弯曲或呈圈状。如插管通过肿瘤可发现其上方为清尿,而导管旁边流出的为血尿。
泌尿系统感染的诊断常识
尿路感染的定位诊断
(1)输尿管导管法:是直接定位法,但需在膀胱镜下进行,不能常规应用。
(2)膀胱冲洗后尿培养法:比较简单、准确的直接定位诊断法,但不能区分是哪一侧的肾盂肾炎。
(3)免疫荧光计数检查尿沉渣中抗体包裹细菌(ACB):肾盂肾炎致病菌常被抗体包裹,膀胱炎的细菌常无抗体包裹。不仅可用作定位,而且对选择治疗方案有帮助,主张对阴性者采用单剂或短疗程法。
泌尿系统感染
(4)其他:如尿酶测定,肾盂肾炎时排出量增多;尿β2-微球蛋白(β 2-M)测定,升高者提示,肾盂肾炎;如同时测定尿N—乙酰—β氨基—葡萄糖苷酶(NAG)、溶菌酶和尿THPT(Tamm-Horspall)均增高者,肾盂肾炎诊断价值更高。阳性率从高到底依次为THP>NAG>β2M>溶菌酶,THP假阳性率低。尿渗透压测定,低者提示肾盂肾炎等。
尿路感染的鉴别诊断
1、隐匿性肾小球,肾炎:此病以单纯血尿或单纯性蛋白尿为主。但有些病人会伴有白细胞尿,但这类病人给予相应的抗炎治疗后,红细胞尿、蛋白尿仍然持续存在。必要时可作肾活检进行鉴别。
2、肾结核:肾结核以血尿为主要表现,伴有明显的膀胱刺激症状,易误诊为泌尿系感染。但如患者经过积极抗炎治疗后,仍然有尿频、排尿不适感或尿沉渣异常,应高度重视有无肾结核,仔细检查是否有肺结核或盆腔结核的存在,同时作皮肤OT试验,血结核抗体检查,尿沉渣涂片找抗酸杆菌和结核培养,如为阳性,应诊断为肾结核。
3、无症状性菌尿:亦称隐匿性菌尿,指病人有真性细菌尿,而无泌尿系感染的临床症状。无症状性菌尿常见于女性,临床上常无泌尿系感染的症状和体征,尿常规检查改变不明显,仅有细菌尿。此病可由症状性泌尿系感染演变而来。致病菌多为大肠杆菌。其细菌可来自肾脏或膀胱,故对有持续性细菌尿的病例需进一步定位,并检查是否有泌尿系解剖上的异常,给以恰当的治疗。
4、尿道综合症:又称无菌性尿频—排尿不适综合症。病人间歇或持续出现尿频、尿急、排尿疼痛症状,常以尿频为主要表现。多为女性,但多次尿培养均无细菌。其病因尚不明确,但是有人认为,与尼龙裤、妇科炎症、过分焦虑、尿道动力学功能异常等因素有关。
急性尿道综合症在临床上常可见到,有时中年女性雌激素分泌降低,阴道和尿道粘膜分泌的粘液减少,同时会引起阴道、尿道粘膜干涩,局部抵抗力降低、易引起泌尿系感染外,无泌尿系感染时亦可出现排尿不适感,且反复多次作尿沉渣和尿培养均阴性。在这种情况下,给予小剂量的尼尔雌醇治疗,同时穿宽松的棉内衣裤对症状有明显改善。另外,诊断此病时要同时排除泌尿系结核、厌氧菌、真菌、淋球菌、支原体、衣原体感染。
输尿管的超声诊断
输尿管解剖 位于腹膜后。起自肾盂,终止于膀胱三角。分为上、中、下三段。跨越髂动脉处以上为上段,中段自骼动脉到膀胱壁,下段为膀胱壁内段。
检查方法及正常输尿管超声表现
正常输尿管声像图 大量饮水后,输尿管呈两条平行带状回声之间夹有一条无回声 带,内径2~4mm,有蠕动。
1.输尿管肿瘤
【临床概述】输尿管肿瘤指发生于输尿管壁各种组织中的肿瘤,如上皮性乳头状瘤或癌、输尿管息肉、平滑肌肉瘤等。本病少见。2/3发生于输尿管中下段。有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类,
原发性输尿管肿瘤仅占泌尿系肿瘤的14%。
【超声表现】超声检查时,先找到积水的肾盂和积水的输尿管,向下顺序追踪探测,可在输尿管积水的远侧见到低回声肿瘤,肿瘤部位输尿管往往扩大。
2.输尿管结石
【临床概述】输尿管结石多由肾结石而来。常位于输尿管生理狭窄部。腰部阵发性酸痛和血尿为本病主要临床症状。
【超声表现】扩张输尿管远端管腔内有致密强回声团,常表现为增强弧形光带,后方伴声影。同时肾盂肾盏有不同程度积水。
【检查方法比较】腹平片为常规检查方法,多数阳性结石可被发现。静脉尿路造影或逆行肾盂造影是明确诊断的首选检查方法,肾盂、肾盏显影迟缓,密度淡,输尿管走行区重叠有高密度影为其特征表现。CT定位薄层扫描有利于小结石的显示,在与输尿管肿瘤的鉴别中常被采用。US常因受腹腔内容物的干扰而难于观察输尿管结石。
3.输尿管囊肿
【临床概述】输尿管囊肿又称膀胱内输尿管囊肿、输尿管口囊肿、输尿管下端囊性扩张。病因为各种原因引起不同程度的输尿管下端开口狭窄梗阻,在尿液不断冲击下形成囊肿。囊壁外层为膀胱粘膜,内层为输尿管粘膜,中层系肌纤维结缔组织。
【超声表现】 膀胱三角区出现圆形囊肿样无回声区,较小囊肿可见膨大与缩小的节律性运动。患侧肾盂积水,输尿管扩张。囊肿内合并结石则呈强回声光团,后伴声影,并可随体位改变其位置。较大囊肿可阻塞尿道或向尿道脱出。
胎儿膀胱囊肿要怎么治疗
输尿管囊肿(ureterocele)是由于输尿管口先天性狭窄或功能性挛缩及输尿管壁发育不全,以致输尿管下端各层形成一囊肿突入膀胱之内。故囊肿的外层为膀胱粘膜,内层为输尿管粘膜,两者之间为很薄的输尿管肌层。
输尿管囊肿 是输尿管末端的囊性扩张。胚胎发育期输尿管与尿生殖窦之间的隔膜未吸收消退,形成输尿管口不同程度的狭窄,也可是输尿管末端纤维结构薄弱或壁间段的行径过长、过弯等因素引起,经尿流冲击后形成囊性扩张突入膀胱。早期病例,临床上可无症状,常在诊断重肾畸形时始被发现。有症状主要是尿路梗阻,引起反复尿路感染。由于囊肿开口细小,输尿管口持久的梗阻可导致输尿管和肾积水、肾功能丧失、囊肿堵塞膀胱颈而发生排尿困难或尿流中断,以及复发性尿路感染。有时女孩囊肿可经膀胱颈和尿道而脱出于尿道口外,一般可自行复位。但也可发生嵌顿而成紫色肿物。治疗原则是解除梗阻,防止反流,处理并发症。如患侧上半肾功能不良,可作半肾切除。约有20~25%病例术后仍有症状,此时再处理囊肿。
平时的时候不用特别担心,问题不是特别的大,要定期的到医院里面去检查平时的时候呢,不要多想,不要给自己的心里增加一些负担,一定要注意自己生活上面保持一个规律性,平时的时候可以多走动走动。